2019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真题

合集下载

《高考真题》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019年高考历史母题题源系列(解析版)

《高考真题》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019年高考历史母题题源系列(解析版)

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母题来源一】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母题题文】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

这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答案】B【试题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代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11代出现12位王,平均每代有王,从而可以推导出周代的王基本是代际相传,其王位继承方式已经不是兄终弟及,故答案为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夏王朝建立后,“传贤”变为“传子”,禅让制瓦解,排除A项;材料中并没有明确证据证明商代诸王和西周诸王的寿命有明显差别,排除C项;西周实行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排除D项。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课标中的“早期国家的特征”,题型是“反映类”选择题,考查学生提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题干提供了商朝与西周王位继承的代际变化,要求深层次理解早期国家的特征。

考生通过王位代际的变化,找出商周政治制度的演变规律,从而得出历史结论。

【考查素养】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等学科核心素养。

考查了学生对商周时期的史实的掌握,同时考查学生通过史料理解和论证问题的能力。

【得分技巧】解答本题,应对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的区别与联系进行掌握。

(1)王位世袭制是夏朝开创的一种制度,体现了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的特点,存在于中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到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才得以结束。

(2)分封制是周朝将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被封诸侯具有一定的权利, 同时又对周天子负有一定的义务。

被分封的并不都是具有王族血缘的诸侯。

(3)宗法制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权力和地位,以保证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它以血缘关系为维系政治统治的纽带,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4)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基础和核心,最高统治权即王权的确立及传承运作和地方各级统治权的确立及传承运作,均依附于嫡长子继承制。

2019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细读”是一种专注的阅读,也是一种开放式的阅读。

“细读”要求读者先_________ 自己的立场和想法,从写作者的角度看看他说的是否有道理,评估文本是否能够_________ 、言之有据、论之有理。

“细读”还要对文本的内容有所思考和判断,看它是否___________ 普遍道义原则,如尊重他人的自由、平等和尊严。

A.搁置自圆其说符合________ B .搁置无懈可击吻合C.放弃无懈可击符合________ D .放弃自圆其说吻合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云南彝良地区,震后出现强降雨,引发泥石流,附近省市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救援人员第一时间前往灾区抢救。

B .中秋、国庆长假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客流量大增,服务部门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服务环境和快乐的人性化服务。

C .批评学生先要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否则批评过头或无端发泄愤怒,很可能造成对毫不知情或偶有小错的人受到伤害。

D .经过网友推荐和专家评定,佳木斯市十九中语文教师张丽莉被评为“十大教书育人楷模”,成为大家公认的最美女教师。

3. 下列各句所引诗文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虽然年老漂泊、疾病缠身,但这种生活阅历也使这位老人的人生变得更加厚重。

B.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古代官僚贵族荒淫享乐以致误国,这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要以史为鉴,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C.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我和朋友在暑期里,乘船沿江而下,祖国壮美的山川深深地打动了我。

D.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先贤为我们树立了标杆,即便身处简陋的环境,我们也要拥有高洁的情操和高远的志向。

4.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经过几年锻炼,小刘进步很快,工作上可以独当一面了。

2019届宁夏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理数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宁夏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理数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宁夏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理数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已知集合,,则()A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2. 设命题:,则为()A . ________________B .C .D .3. 在下列函数中,是偶函数,且在内单调递增的是()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4.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BD为对角线,若=(2,4),=(1,3),则=()A.(2,4) ________ B.(3,5)C.(-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3,-5)5. “ ” 是“ ” 的()A .充要条件_________ ___________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必要不充分条件 _________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 已知函数则的值为()A. B. C. D.7. 函数的图象大致为()8. 函数的零点个数是()A.1 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2 个C.3 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4 个9. 已知函数 , 则的值为() A.________ B.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10. 定义在上的奇函数满足是偶函数,且当时,,则()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C.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111. 下图是函数在区间上的图象.为了得到这个函数的图象,只需将的图象上所有的点()A.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B.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 C.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D.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12. 设函数,,若当时,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二、填空题13. 函数的定义域是________ .14. 已知,令,,,那么之间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已知函数,则=________.16. 在△ABC中,若则△ABC的形状一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7. 已知函数为奇函数,且函数的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到最近的对称轴的距离为 .(1)求函数的解析式.(2)若,为第二象限角,求的值.18. 宁夏育才中学航模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在湖面上航模航行的速度,采用如下方法:在岸边设置两个观察点A,B,且AB长为 80米,当航模在C处时,测得∠ ABC =105°和∠ BAC=30°,经过20秒后,航模直线航行到D处,测得∠ BAD=90°和∠ ABD=45°.请你根据以上条件求出航模的速度(单位:米/秒).(答案保留根号)19. 已知命题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命题函数的图象上任意一点处的切线斜率恒大于1,若“ ”为真命题,“ ”也为真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0. 本小题12分已知函数,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1)求的值;(2)求的单调区间及极值.21. 已知函数 ,其中.(Ⅰ)若在区间上为增函数,求的取值范围;(Ⅱ)当时,证明:;(Ⅲ )当时,试判断方程是否有实数解,并说明理由.四、选择题22.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极坐标系中,已知圆的圆心,半径 .(Ⅰ)求圆的极坐标方程;(Ⅱ)若,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直线交圆于两点,求弦长的取值范围.五、解答题23. 不等式选讲设(1)当,求的取值范围;(2)若对任意x∈R,恒成立,求实数的最小值.参考答案及解析第1题【答案】第3题【答案】第4题【答案】第5题【答案】第6题【答案】第8题【答案】第9题【答案】第10题【答案】第11题【答案】第12题【答案】第13题【答案】第14题【答案】第15题【答案】第16题【答案】第17题【答案】第18题【答案】第19题【答案】第20题【答案】第21题【答案】。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三)历史试卷含答案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三)历史试卷含答案

湖南师大附中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三)历史审题人:高三历史备课组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得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图1可推知,夏商时期A.国家对矿藏实现直接控制B.黄河中游资源相对不足C.跨区域经济联系已经出现D.长江流域手工业更发达2.荀子访秦国,发现其“固塞险”而“天材之利多”,“百姓朴”且“甚畏有司而顺”,都邑官府“恭俭、敦敬、衷信”,士大夫“无有私事”。

据此可推知,秦崛起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条件优越B.人民朴实温和C.官员吏治清明D.国家治理良好3.韩愈在《与孟尚书书》中认为:“假如释氏能与人为祸祟,非守道君子之所惧也。

”守道之君子,只要信奉天命,自有天地神祇为之庇佑。

其意在A.推崇天命观念B.巩固儒学地位4.辽朝的国号变迁复杂。

建国之初称大契丹,辽太宗时期实行双重国号(燕云汉地称大辽,草原地区称大契丹);后多次在大辽和契丹中复改国号。

这体现出辽A.疆域版图不断变迁B.政治体制的二元性C.民族交融逐渐加深D.内外政策左右摇摆5.明朝中后期,有史料记载“无籍之徒”日渐猖獗,“投托权豪势要之家,充为家人伴当”,“不务本等生业,三五成群,白昼在街撒泼、殴打平人、抢夺财物”。

这一群体A.加剧了土地兼并的矛盾B.有利于人身依附的放松C.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D.削弱了政府的行政效力6.1898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主编《劝学篇》一书,在序言中写道:“学者摇摇,中无所主,邪说暴行,横流天下……吾恐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矣。

”《劝学篇》的指向是A.纠正维新派理论中的偏颇之处B.为康梁变法革新运动造势C.抨击顽固派学者们的保守论调D.为光绪帝看世界提供帮助7.湖南手工业向称发达。

然而20世纪初,时人“欲求一匹真土纱织布,几如披沙拣金”;大批手工业者被抛入城市,正业之农耕变成副业,副业的苦力变成正业。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有答案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有答案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度检测高二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由南之蔡)北绕而与鲁、齐,以及于卫、晋,而宋人自在大包围之中”“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其时燕亦移于河北,大约在齐、卫之间。

镐京与曲阜,譬如一椭圆之两极端,洛邑与宋则是其两中心。

周人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抱殷宋于肘腋间。

”这一格局()A.便于周天子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B.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团结C.导致诸侯国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D.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有效统治2.下表反映了汉代农业生产的部分情况。

据表中信息推断合理的是,汉代()C.犁耕技术不断提髙D.铁犁牛耕普及全国3.下表是世祖至元五年四川行省请示中书省的咨文及中书省的回复。

据此可知()C.行省行使权力受到中央节制D.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最终确立4."清制,凡巡幸上陵、经筵、蠲(juan)赈、内臣外臣黜陟,及晓谕中外事,用明发上谕,交内阁,以次交部、科。

凡诰诫臣工、指授兵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罪之不当者等事,用寄信上谕,由军机大臣面承后撰拟进呈,岀发即封入纸函,用办理军机处银印铃(qián)之,交兵部加封,发驿驰递。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内阁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B.六部已经变成内阁下属机构C.军机处有军国大事的决定权D.中枢机构分权提高行政效率5.《南京条约》签订后,清廷议和大臣耆英就如何处理通商口岸的华夷纠纷向璞鼎查发出照会;“此后英国商民,如有与内地民人交涉案件,应即明定章程,英商归英国自理,内人由内地惩办,俾免衅端。

”此照会实质上反映出清廷()A.企图解决华夷纷争B.主动放弃对英人的审判权C.避免英国再起衅端D.缺乏近代国际法则的意识6.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写道:“臣近于直之南境磁州山中议开煤铁,饬津沪机器局委员购洋器、雇洋匠,以资倡导,固为制造军器要需,亦欲渐开风气以利民用也……若南省滨江近海等处,皆能设法开办,船械制造所用煤铁、无庸向外洋购运,榷其余利,并可养船练兵,此军国之大利也。

河南省桐柏县2019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河南省桐柏县2019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河南省桐柏县2019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50分钟 满分50分)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21 22 23 24 2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下列答题卡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货币被称为一个国家的“名片”。它不仅具有经济价值,它那精美的图案上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它集流通、观赏、收藏、研究等价值于一身。那么,你知道右图这张精美的纸币应是 A.美元 B.英镑 C.印度卢比 D.埃及镑

2.“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日本大 化改新与查理马特改革相比较,共同之处在于 A. 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B. 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C. 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D. 是封建性质的改革,促进本国封建制度的形成 3.“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语)这里的“她”是指 A.斯巴达 B.罗马帝国 C.罗马共和国 D.雅典 4.一天,阿基米德光着身子从浴室中狂奔而出,高声大喊:“我明白了!我明白了!”。阿基米德这样惊喜,是因为他从洗澡中发现了 A.杠杆定律 B.浮力定律 C.万有引力定律 D.惯性定律 5.有人说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 A.君主专制 B.君主立宪制 C.总统制 D.民主共和制 6.在一次战役中,美军对被包围的英军散发传单说:“自独立战争开始两年来,尽管我们遭受了巨大的困难和挫折,但今天,你们必须投降,因为上帝正全力支持我们的正义事业。”据此判断这场战役是: A.波士顿倾茶事件 B.来克星顿的枪声 C.萨拉托加战役 D.约克镇战役 7.右图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机车──“0”号机车,现收藏于中国铁道博物馆。该机车是在1882年从英国购进,运用于唐胥铁路。那么,下列有关“0”号机车的说法肯定错误的是 A.它用蒸汽机作发动机 B.它用内燃机作发动机 C.它是由英国人制造的 D.它是伴随着洋务运动出现在中国的 8. 近几年索马里海盗活动猖獗。2008年11月,英国海军在获得索马里 政府授权后,进入索马里海域打击海盗,并与索马里海盗交火。但在近代史上,英国曾经“靠着一群海盗起家”,而成为①“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 ②18世纪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 ③黑人奴隶的最大使用国 ④甘蔗、棉花、烟草的最大出口国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9.2008年的清明节,来自海内外的八千名中华儿女汇聚在河南黄陵县桥山轩辕殿前,共同缅怀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现在美洲有大量的黑人后裔,他们如果去拜祭祖先应该去. A.欧洲 B.亚洲 C.美洲 D.非洲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10.有人说亚历山大、凯撒和拿破仑是三位颇具代表性的军事征服者。他们所发动的征服战争的共同点是 A.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B.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 C. 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11.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了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那么,成为“一粒火星” 的事件是 A.萨拉热窝事件 B.“9?11”事件 C.卢沟桥事变 D.凡尔登战役 12.截至目前,全世界现运转中的核反应堆发电占世界总电力约15%。核能一般称为原子能,这是二十世纪人类发现的一种新能源。你知道是哪位科学 家为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A.牛顿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伽利略 13.来到巴黎这个城市,你会看到法文所写的“1871年5月21日-5月28日公社的牺牲者”的墙壁,这是为了纪念: A.宪章运动 B. 里昂起义 C.巴黎公社革命 D.拿破仑远征 14.男士穿西服,女士打洋伞,这是19世纪中期日本上层人物崇尚的行头,这里所反映的情景最符合下列哪一口号: A.废藩置县 B. 置产兴业 C.求知识于世界 D. 文明开化 15.周总理跟李德伦谈话时曾经说:“贝多芬交响曲是好的嘛。拿破仑怎么了?拿破仑并不是那么坏嘛,他是革命的嘛。拿破仑当皇帝,不是封建皇帝,是反封建的嘛。”这里他们谈论的音乐作品是 A.《英雄交响曲》 B.《命运交响曲》 C.《悲怆奏鸣曲》 D.《月光奏鸣曲》 16.下列对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叙述,你认为相同点有:①改革前两国的社会性质都相同,②改革后两国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③都是自上而下地改革,④改革都不彻底,⑤改革改变了社会性质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 17.下列陈述不属于法国启蒙思想的是 A、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 B、宣传“自由”“平等” C、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欧洲的进步 D、对亚洲没有什么影响 18.下列图中的人物不属于亚洲和拉丁美洲人民反抗殖民统治领导人的是

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试卷(含答案)

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试卷(含答案)

桂林市第十八中学16级高三第二次月考试题理综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Cl 35.5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1 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17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现代生物科学研究有多种方法,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方法,研究种群的数量变化B.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通过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D.通过假说-演绎法,孟德尔发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A.二者都与细胞的能量代谢有关,都含有少量染色体B.[H]在叶绿体中随水的分解而产生,在线粒体中随水的生成而产生C.线粒体内产生的CO2到达相邻细胞的叶绿体用于光合作用至少需要通过6层生物膜D.叶绿体中发生CO2→C3→C6H12O6的变化,线粒体中发生C6H12O6→C3→CO2的变化,两过程中的C3为同一种物质3.关于真核生物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DNA和RNA上B.转录翻译的场所相同,二者是同时进行的,互不干扰C.DNA复制、转录都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翻译则是以mRNA为模板D.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4.下列实验中涉及“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A.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色素分离是因其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度不同B.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滴加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细胞质与细胞壁分离C.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姐妹染色单体动态地彼此分离D.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5.某植物果肉颜色(绿色、红色、黄色)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相关基因间完全显性并独立遗传。

明代学校及科举制度

明代学校及科举制度

明代科举制度从学校开始明代科举制的一大特点就是学校制度与科举联系极其紧密,若要了解科举,必先了解学校。

注意哈,在这里所讲的学校主要指的是官学,那些开在乡下的小破私塾就别跑出来丢人现眼了,就算你是很出名的私学读书人也不如人家官学好使,比如白鹿洞书院、豫章书院之类的。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官家的东西一直是要比私人的好,这一点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君不见中考的时候公立高中的分数线一直是要高于私立高中的?小学——社学社学其实算不上典型意义上的官办学校,它只是由政府倡导,民间兴办的具有启蒙性质的学校。

但是它作为最低一级的教育机构,数量上最多,容纳的学生人数最多,造成的社会影响力也是最大的。

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实力考上真正的官学的,所以这种有一定官方性质的私学就盛行了,这当中也有政府推动的结果。

数量上达到多少呢?————明初估计全国上下至少9万所社学。

社学生出路在哪里呢?————优秀学生会被选拔入县学、州学、府学等更高级一点的学校成为生员。

中学——府、州、县学从这一级开始,你才算正式步入公家的学校,要知道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据统计,绝大多数的读书人一辈子也没能通过最基本的童生试,进入官学成为生员。

数量上:以洪武年间为例,全国上下共设府、州、县学1318所,设学率达到惊人的93.78%,可以说只要你是大明的臣民,住的不是那种鸟不拉屎的蛮荒之地,那么你所在行政区的城里一定会有相应的官学这里是真能感受到老朱重视教育啊,这种学校设置的规模和比例是空前的,在封建时代是相当不容易的。

学生类型:主要分为两类,其一是享受官供伙食和候选岁贡为特征“廪生”,他们数量有限,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官学生。

数量上府学40名,州学30名,县学20名。

待遇上有政府补贴还有可以参加岁贡考试进入高等学府——国子监的可能。

其二是“增广生”,这是由于后来读书人数逐渐增多,有需求加入更多名额,但是前面讲的廪生数目是由老朱定好的,没人有胆子去改,因此就干脆开辟一条新路,搞出来了“增广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一、单选题1. 《汉书》云:“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

”这表明在西汉()A . 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B . 宗法制度趋于瓦解C . 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D . 官僚制度未能建立2. 古代中国曾存在这样一个机构“……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阙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该机构是()A . 中朝B . 参知政事C . 内阁D . 军机处3. 《唐律疏议》规定商人有行滥短狭者(指假冒伪劣商品)而卖者,杖六十,得利赃重者按盗窃论处;宋代《太平广记》中多有卖油条者在油中掺杂鱼膏以图厚利,终被暴雷击死,商人背信弃义而家遭火灾等记载。

这些记载说明唐宋时期()A . 严格推行重农抑商B . 获取重利遭到严惩C . 注重规范商业行为D . 商人笃信因果之说4. “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形成上述观念的根源()A . 重农抑商政策B . 资本主义萌芽C .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D . 君主专制制度5. 董仲舒称:“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不明于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这表明他主张()A . 君主专制B . 天人感应C . “大一统”D . 君权神授6. 清初的学者颜元指出:“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

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矣。

”由此可见颜元()A . 抨击理学的空疏无用B . 赞扬儒家的忠君思想C . 反对理学的统治地位D . 赋予了儒学新的内涵7. 儒家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A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 . 制天命而用之C .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D .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8. 有一初唐书法家,尤擅正书。

他最初效法王羲之,后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开颜柳先河,被后世书法家奉为圭臬。

该书法家最可能是()A . 张旭B . 颜真卿C . 柳公权D . 欧阳询9. 古罗马征服意大利半岛后,意大利人不能参与罗马政治活动和担任官职,没有资格分享公有地和战利品,但却要为罗马提供兵役,因此反抗斗争不断。

这些斗争源于()A . 公民与非公民的不平等B . 贵族世袭特权不受限制C . 公民对贵族专权的不满D . 公民利益缺乏法律保护10. 卢梭认为,代表的观念是近代的产物,在古代的民主国家里,人民从不曾有过代表,他们并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名词。

卢梭的本质意图是()A . 否定近代的代议制B . 强调“人民主权”说C . 主张实行直接民主D . 倡导“社会契约论”11. 宗教改革领袖加尔文说:“通过永恒的、不变的意图,上帝始终决定着谁可以被拯救,谁将被毁灭。

”这反映了宗教改革的何种主张()A . 《圣经》高于一切B . 上帝永恒C . 反对罗马天主教会D . 信仰得救12. 某同学为写历史小论文设计了下面提纲,据此判断这篇论文的主题是()A . 能源革命与人类生活B . 物质文明与环境问题C . 科学进步与征服自然D . 工业革命与社会转型13. 阿克顿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

达尔也说:“民主依赖妥协”。

下列事件与“妥协”相距甚远的是()A .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B . 1787年美国宪法C . 1945年国共《双十协定》D .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14. 假如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为主题收集相关资料,你不需要选择的是()A . 19世纪初西欧社会的贫富分化状况B . 马克思在柏林大学的求学经历C . 欧文建立“新和谐”公社D . 巴黎公社起义的经验教训15.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设立了“五口通商大臣”、总税务司、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等职务和机构,从历史发展趋势来看()A . 清朝的官僚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B . 清朝建立起了办理外交事务的部门C . 启动了中国社会政治的现代化进程D .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16. 民国初年中国人的着装,据1912年3月的《申报》记载,当时出现了“中国人外国装,外国人中国装”,“男子装饰像女,女子装饰像男”,“妓女效女学生,女学生似妓女”,以及平民穿官服、官僚穿民服的现象。

材料主要反映了()A . 民国时期人们服饰观念开放B . 民国时期告别了森严的等级制度C . 辛亥革命瓦解了中国的衣冠体制D . 辛亥革命使得民主平等观念深入人心17. 下表为中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增长情况。

它反映了()年份出口各类货物的总值(千元)农产品出口值及其占出口总值的百分比(%)出口值(千元)占出口总值的百分比(%)1873108,4492,8662.61893181,71328,42315.61903333,96189,49626.81910593,337231,95739.11920843,860307,04736.4A . 农产品在外贸中处于顺差B . 农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C . 农产品的世界竞争力上升D . 资本主义经济已渗入农村18. 近代以来,历届中国政府均重视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

其中,集中组织修建叙(宜宾)昆、滇缅、湘黔、黔桂等铁路;兴建川湘、湘黔、川黔、汉渝、兰(兰州)新、川滇等公路的中国政府是()A . 晚清政府B . 南京临时政府C . 北洋政府D . 重庆国民政府19. 清末,在挽救危亡的压力下,中国新兴知识阶层产生了现代乡土意识,开始书写现代乡土史志。

政府也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在历史和地理两科规定对儿童进行乡土教育。

这一现代乡土史志运动()A . 促使张謇在家乡创办保兴面粉厂振兴地方工业B . 被维新派和革命派利用来建立反清组织C . 是传统“家——国——天下”观念动摇的结果D . 利于政府消除军阀割据土壤增进民众国家认同20. “虽然苏联成功地消灭了几乎所有的私人农场,但集体化农业的产量一直令人非常失望”,造成苏联农业落后的主要原因是()A . 苏联气候不利于农业生产B . 农业集体化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 .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牺牲农业的政策导向D . 赫鲁晓夫大规模垦荒不切实际21. 以下是1933年主要国家的经济状况表。

此表最能说明当时()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世界工业下降46.2% 40.6% 28.4% 16.5% 8.4% 1/3外贸缩减70% 69.1% 50% 60% 50%2/3失业人数1700万600万近300万85万300万3000万A . 德国遭到的破坏最严重B . 世界各国经济普遍下降C . 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D . 经济危机破坏力巨大22. 下图是20世纪某一时期大国关系示意图,图中“——”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

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 . 甲是美国、乙是中国、丙是苏联B . 甲是日本、乙是苏联、丙是美国C . 甲是英国、乙是中国、丙是法国D . 甲是苏联、乙是日本、丙是中国23.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史学界对于李鸿章的评价多是“投降卖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史学界开始承认李鸿章对于近代社会转型的推动作用。

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A . 极左思潮的影响B . 改革开放的影响C . 儒学复兴的影响D . 计划经济的影响24. “两次世界大战彻底打破了欧洲社会岌岌可危的旧秩序。

战争给整个欧洲带来的巨大灾难,致使敏感的知识分子,尤其是文学家和艺术家们,对资本主义的价值体系和伦理体系产生严重的怀疑,并滋生反叛情绪。

”以下作品体现“反叛情绪”的是()A .B .C .D .二、非选择题25. 对公权力运行进行监察的行政监督机制,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之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监察制度的国家之一,自秦汉就开始有了专门的监察部门。

它在西汉时叫“御史府”,东汉以后叫“御史台”,明清改称“都察院”。

不论御史台,还是都察院,都是直属天子的独立部门。

不但不受其他官员和部门的制约,反倒有权监督一切部门和官员……。

何况历代王朝不但有监督官员的专门机构,也都有惩治腐败的严刑峻法,打击的力度也很大。

朱元璋甚至规定凡受贿八十贯者,就要剥皮实草。

然而腐败却并未因此有所收敛,反倒有“前赴后继”之势……。

最后的结果,则是一个又一个的王朝在不可救药的腐败中垮台。

这几乎成了一个规律。

原因之一,恐怕就在于帝国的反腐倡廉治标不治本,也不可能治本。

唯一可以指望的是道德。

不可否认,正是由于道德的作用,帝国的官员才不至于腐败的全军覆没——易中天《帝国的终结》材料二:美国的建国者从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制衡体制,以防止某一分支的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

美国没有建立统一的监察体系,行政的监督任务被分散到各个行政部门分别执行。

美国的行政监督系统包括议会监督系统、政府内部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等,其中并没有设立专门负责行政效能监察的机构。

在美国效能监察和廉政监察基本是并重的,“好的政府就是高效廉洁的政府”。

——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成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的行政监督系统是如何发挥相互监督的作用的?简要分析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和美国监察制度的本质不同。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古代汉语中引入的部分外来词骆驼(匈奴语)琵琶(一说古波斯语)阿弥陀佛(梵语)刹那(梵语)频婆罗(苹果,梵语)芒果(马来语)豆蔻(阿拉伯语)胡同(蒙古语)萨其马(满语)几何(意大利语)近代汉语中引入的部分外来词德律风(电话,英语)咖啡(英语)马达(英语)荷尔蒙(英语)逻辑(英语)芭蕾(法语)苏维埃(俄语)吨(日本用自创汉字音译英语)主义(日本改动汉字愿意,音译英文后缀ism)、社会(日本改动汉字愿意,翻译英文society)阅读材料,比较古代汉语与近代汉语处来词,提取一项有关汉语中外来词引入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王安石自任己见,非毁前人,尽变神宗法度,上误神宗皇帝。

天下之乱,实兆于安石,此皆非神祖之意,——【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十九材料二:将次天明,老抠起身,蓬着头同一赤脚蠢婢,赶二猪出门外。

婢携糠秕,老妪取水,用木杓搅于木盆之中,口中呼:“罗,罗,罗,拗相公(王安石执拗,民间称为拗相公)来!”二猪闻呼,就盆吃食。

婢又呼鸡:“朔,湖,湖,翊王安石来!”群鸡俱至……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畜养鸡豕,都呼为拗相公王安石,把王安石当做畜生。

——冯梦龙《警世通言》材料三:“呜呼,皋夔伊周,遐哉邈乎,其详不可得闻,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