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5新课标全国高考分析及2016高考预测讲述
2016年新课标高考全国卷考纲解读及历年高考试题对比分析(化学部分)

化学全国Ⅰ卷一、全国Ⅰ卷近三年高考考点对比1.从试卷结构分析2013 年Ⅰ卷2014 年Ⅰ卷2015 年Ⅰ卷元素化合物[与氨、有机结构(不同类元素化合物(物质7碘、氮有关的常识(候别物质同分异构氧化性的判断)氏制碱法、氨管检验、体种类判断)碘、黑火药)]有机性质[碳碳双键元素化合物(氯、N A题(阿伏加德罗8及醇羟基的化学性质铁化合物及水解常数与微粒数的(香叶醇)]原理)关系判断)元素周期律推断(影反应速率、反应热有机结构(元素守9响水电离平衡的因中活化能判断恒法的应用)素)电化学原理(银器与元素周期律(涉及化学实验(对反应10铝)原子序数、半径、现象、结论的判最外层电子数、沸断)点比较)电解质溶液(氯离子、电解质溶液(沉淀电化学原理(对原11溴离子、铬酸根离子溶解平衡图像应电池反应的判断)与银离子的沉淀溶解用)平衡)12 13有机结构[酯的水解、化学实验(仪器使元素周期律(元素酯化反应、同分异构用及实验操作,涉推断,元素化合物102及锥形瓶、容量性质的判断)体的数目(C5HO)]瓶、滴定管及中和滴定考查)化学实验[实验基本元素化合物(硫电解质溶液(电解操作(萃取、分液、酸、盐酸、硝酸酸质强弱的判断、溶重结晶、蒸馏)]性及二氧化硫性液稀释的判断)质)及电解质溶液(沉淀溶解平衡常数 K sp判断)化学有机实验[醇的性质、仪器名称(直形冷凝管)、实验安全26(防暴沸)、生成醚的反应、分液操作、提纯(除醇、水)、蒸馏操作(蒸馏所需要仪化学有机实验(仪器名称-- 球形冷凝管、洗涤目的、分液操作、提纯、蒸馏操作、蒸馏所基本知识;化学实的性质;化学实验化学实验( CO、CO21器)、产率的计算(环析、产率计算)已烯产率)]工业流程推断[化合化学反应原理拼工业流程推断(元价标定(C o)、氧化凑(电离方程式书素及其化合物知还原反应原理(两个写、化合价判断、识;化学工艺常化学方程式)、原电池物质分类、盐类水识;物质结构)27原理(锂离子电池)、解、氧化还原反应铝与碱的反应、氯离方程式书写及判子及双氧水的性质]断应用、电化学电极反应式及交换膜应用)化学反应原理拼凑[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盖斯定律、燃料电池原理、铝及其化28合物的性质(工业上铝土矿制备三氧化二铝)、盖斯定律的有关计算、能量密度的计算]技术(化学方程式书36写、产物分析、纯度技计算)术结构(原子结构、单37质硅的空间结构、键结参数、分子杂化、晶构胞的有关计算)有机(烯、醇、酚的性质,反应类型,同38分异构体的判断及书有写,核磁共振氢谱)机化学反应原理拼化学反应原理拼凑(盖斯定律、影凑(化学平衡常数响化学平衡的因计算;化学平衡知素、化学平衡图像识的综合运用)判断及平衡常数的有关计算)技术(化学方程式技术(对工业流程书写、多步反应计的分析,物质制备算、物质推断、尾原理的分析判断,气成分分析、流程质量分数的计算)评价)结构(电子排布结构(物质结构与式、杂化类型、氢性质的应用,化学键、晶胞基础知键类型的判断,晶识、晶胞的有关计胞的计算)算)有机(烯、卤代烃、有机(有机物分子醛的性质、反应类结构;有机化学基型、反应条件、同本反应类型;简单分异构体的判断有机合成路线设及书写、核磁共振计)氢谱)2.从教材版本进行分析必考:必修1、必修 2、选修 4选考:选修2、选修 3、选修 5 任选一题下面 5 幅图分别是每本书各章节内容占比,以期帮助同学们有重点地进行复习:化从实合物验质学化及其学变化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学、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化学与生活、实验综合、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仍然是占分最多的 5 个部分(包括选考题在内)。
新课标全国卷历年高考试题对比分析及命题趋势

新课标全国卷历年高考试题对比分析及命题趋势1.论述类文本阅读近年高考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选材有文艺论文与史学论文交替轮换的趋势。
2014年,全国Ⅰ卷是文艺论文,全国Ⅱ卷是史学论文;2015年,全国Ⅰ是史学论文,全国Ⅱ卷是文艺论文。
2014年、2015年的文艺论文,都属于美学论文,且都与学生阅读密切相关;2014年、2015年的史学论文都与现实密切相关,如2014年论述古代食品安全监管问题,2015年论述宋代的金融特点。
综观近年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试题,考查的重点是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和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2.文言文阅读选材上,二十四史材料仍然是热点,但是,不应忽视二十四史以外的材料,因为属于“典范的文言文,文字较为浅易”的文言材料还有很多。
2015年高考卷最大的变化就是对“能够体现古代文化涵义的词语”的考查。
高考命题组把这道题归入“理解”层级,而非“识记”层级,其实是对实词更深层次的理解。
市场上很多高考应试资料,罗列所谓古代文化知识清单,全面铺开,来个“地毯式”的“扫荡”,极大地增加了考生的负担,而结果往往事倍功半。
这道题的变化体现了重视传统文化的精神。
今后的文言文阅读,应会少一些知识性的考查,多一些与现代生活的关联,多一些文化意味。
3.古诗词鉴赏选材上,唐宋诗词仍然是热点。
2015年最大的变化是全国Ⅰ卷的第8题要求比较岑参的《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这道题同样体现了重视传统文化的精神。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也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背诵篇目,考生应当熟悉。
全国卷古诗词的问题设计的特点是忠于文本内容和考查一般诗歌技巧。
4.名篇名句默写应当会延续2015年的形式,即给出一定的语境,考生须根据语境的要求进行补写。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考生能更好地理解要背诵的篇目,在理解的基础上来背诵。
5.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材上,小说仍然是热点。
【名师指津】2013-2015年全国新课标Ⅰ卷语文试题比较分析报告

一、论述类 文章阅读
分析、推断和想象(强加因果、论据不能证 归纳内容要点(强加因果) 明论点)
《旧唐书·于休烈传》(584字) 实词:属文、践祚、励精、荡覆 断句 文意理解 翻译 宋词无名氏《阮郎归》 景物描写作用(奠定感情基调) 局部情感
选材|字数 2013《明史•马文升传》(647字) 第 Ⅰ 甲 卷 、 必 考 阅 题 读 题
二 、 古 代 诗 文 阅 读
( 一 ) 文 言 文 阅 读
4 实词:登、录、振、勒 5 信息筛选人物性格 题点 6 文意理解 7 翻译
( 选材 二 歌) 阅 古 读 代 题点 诗 ( 名 三 句) 默 名 写 篇
选材
宋词陆游《鹊桥仙》
8 内容及情感 9 用典及寓意
既有直接填句,更有依据情境默写,以后者为主;涉及诗、词、文、赋,初中、高中;注意《离骚》《逍遥游》,教材
2013-2015年国标Ⅰ卷语文试题比较分析报告 2013
选材|字数 李学勤《<老子>的年代》(1102字) 1 理解文章概念(偷换概念、指代错误) 题点 2 理解和分析内容(因果条件缺失) 3
2014
王晓旭《美的奥秘》(1060字)
理解重要概念(适用范围不同、文章外现实 与艺术等实例)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因果颠倒)
选择题(说法不准确、曲解文意) 概括传主传记文学观形成原因 概括文本特点
选材特点:传主以中外现当代著名人物,如科学家 、实业家、军事将领等为主;篇幅在1600字左右, 含链接材料。设题特点:围绕考试说明中“分析思 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 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设 题。
( 名 三 句) 默 名 题点 写 篇
三 、 文 学 类 文 本 阅 读
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卷评述暨2016年考向蠡测

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 语文
总论
6.实用类文本阅读相对稳定,继续保持近几年的风格,分别 考查了信息筛选、形象分析、归纳概括、探究等能力,总体上难 度不大。 7.语言文字运用题依然保持了 2014 年成语、语病、语句衔 接、补写语句、图文转换等基本题型。这些题型都是常规题型, 对于语文基础较好的考生难度不大。只不过第 15 题的语句衔接 题,由往年的句子排序变成了选句填空,题干表述由“依次填入下 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变为“填入下 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8.虽然作文题仍采用了新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但全国新课 标卷Ⅰ一改常态,要求考生以书信的形式写作,有回归传统的趋 势。这种作文形式的改变打破了以往单纯论证或者单纯记叙的
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 语文
总论
写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要求考生能灵活运用记叙、抒情、议论 等多种形式,提高了对考生写作素养的要求,作文考查更加趋向 于综合性。 (三)个别瑕疵。 1.语言表达题考查重复和不够严谨:2015 年高考改变最大的, 让人们诟病最多的是第 15、16 题两题的设计。第 15 题,由往年 的排序题变成了语句衔接题,虽说两者有比较大的区别,毕竟都 是考查语言的逻辑性与严密性;而紧随其后的第 16 题,补写语句 题,考查的依然是语言的连贯性和逻辑性。两个题考查一个知识 点,并不利于全面考查考生的能力。另外,成语考查继续以近义成 语辨析的方式命题,但新题型在命题上存在严重漏洞:考生不
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 语文
总论
7.作文:关注社会生活,贴近考生实际,着力于让所有考生都 有话说。2015 年全国新课标卷仍然采用材料作文的考查方式,卷 Ⅰ的作文题以女大学生小陈举报自己的父亲在高速路上开车时 接电话这一事件为材料,要求考生对这件事情“表明你的态度,阐 述你的看法”。这则材料取材于近年颁布实施的新交规,旨在引 导考生关注并思考现实,对于现实问题能做出正确的评判。材料 的审题立意没有什么难度,绝大多数考生都有话可说。但在文体 上,则回归传统,要求考生用书信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卷Ⅱ的 命题材料介绍了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的最后三名候选人:笃学 敏思,矢志创新的大李;爱岗敬业,踏实肯干的老王;酷爱摄影,把 美丽都带给别人的小刘。要求考生围绕“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 具风采”来表达自己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这三个
2015年新课标全国高考试卷分析

2015年新课标全国高考试卷分析XX2015年是众多省份并入新课标全国高考试卷的前一年。
好些省份密切关注新课标全国高考试卷的试卷特点和命题规律,以便充分应对本省试卷可能出现的衔接性变化。
新课标全国高考试卷具有怎样的风格特点?命题有怎样的思路和规律?为师生教学备考带来怎样的启示?笔者现通过分析新课标全国高考试卷,捕捉命题中透露的最新动向,为大家提供一些教学备考的建议。
一、近四年命题规律探究对比分析近四年的新课标全国卷命题,可以看出有以下特点:1、试卷整体保持平稳试卷整体稳健,题目选材与问题设置都基本沿用了去年高考的套路。
对考生来讲,整体框架亲和,没有突兀违和的感觉。
无论是阅读、表达运用还是写作等版块的设置,还是具体题目的设问形式,基本符合考生日常的复习备考思路,这样做较有利于考生在考场上的正常发挥,也能体现出高考改革的连续性,这种稳步的方式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相较于2014年的考题,当时的一些亮点在2015年仍然保留。
(1)现代文阅读中继续考查学生运用文中阅读得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第3小题。
不再局限于对文本内容的梳理,而是进一步向外延展,与日常阅读相关联,去进一步思考阅读中会遇到的某些问题。
(2)在背诵默写版块继续沿用去年强调考生“理解性记忆”的考查方式。
从去年开始,背诵默写一改以往“机械记忆”的考查方式,采用了根据理解提示进行默写的考查方式,这种考查更能检验出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所背内容。
这对于那些只凭机械记忆期望得分的学生来说,就需要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了,不要再以为语文学习就是“死记硬背”。
(3)在语言运用版块中继续保留“读图”题。
各种图形在现代生活中十分常见,读懂图案,能用准确简洁的语言表述,应是现代学生的基本能力,这也是实际生活必需的一种能力。
在考题中有对此能力的考查,说明考试对社会生活实际的密切关注,也是今后备考要加强的一点。
(4)写作命题素材继续贴近生活,举出与现实生活关联紧密的平常人与平常事,没有使用带有寓言色彩的小故事,降低了考生审题的难度,让考生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如何写好作文上,而不是过多纠缠于是否审题准确上。
2015年高考试题分析及2016年复习策略

b 1, 2 ,则 (2a b) a ( )
B. 0 C. 1 D. 2 (2015 新课标 I 卷文科 2)2、已知点 A(0,1), B (3, 2) ,向量 AC (4, 3) ,则向量 BC
21 22
导函 几何 数 证明
24
不等 式 10
知 识 点
分 值
5
5
5
5
12
12 12 12 12 10 10
(二)2015年新课标1卷文理科试卷比较
相同题 理科
6(6)立体几何 应用题 8(8)三角函数 9(9)程序框图 11(11)三视图 19(19)概率 三选一22;23; 24
姊妹题
1(3)复数 5(5)解析 几何 12(12)函 数
(1 i )3 (2014 新课标 1 卷理科)2. = 2 (1 i )
A .1 i
B . 1 i C . 1 i
D . 1 i
(北京西城一摸 4. )如图,在复平面内,复数 z1 , z 2 对应的向量
z1 分别是 OA , OB ,则复数 对应的点位于( z2
其中真命题是
A . p2 , P3
B . p1 , p4
C . p1 , p2
D . p1 , P3
则 z 2 x y 的最大值为( ) A. 10 B. 8 C. 3 D. 2
x y 1 (2014 新课标 1 卷理科)9.不等式组 的解集记为 D .有下面四个命题: x 2 y 4 p1 : ( x, y ) D, x 2 y 2 , p2 : ( x, y ) D, x 2 y 2 , P3 : ( x, y ) D , x 2 y 3 , p4 : ( x, y ) D, x 2 y 1 .
2013―2015 年高考新课标卷Ⅰ理综物理试题考查情况分析与启示

2013―2015 年高考新课标卷Ⅰ理综物理试题考查情况分析与启示[摘要] 文章通过对2013年至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物理试卷各小题考点分布统计和对比,分析2015年物理试题的考查目标、难度变化、特点,从而探讨2016年高考命题可能趋向。
[关键词] 新课标高考物理趋向[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6)11 0060自2010年开始,新课标卷Ⅰ理科综合就在全国一些省份使用,使用这一套理科综合试卷已经有6年的时间。
文章结合近三年的试卷,探讨近三年高考物理试卷的命题特点和变化,对我们备战2016年高考可能有一定的帮助。
一、2013―2015年新课标卷Ⅰ理综物理试题数据统计分析(一)2013―2015年新课标卷Ⅰ理综物理试卷选择题考点统计(二)2013―2015年新课标卷Ⅰ理综物理试卷实验题考点统计(三)2013―2015年新课标卷Ⅰ理综物理试卷计算题考点统计(四)2013―2015年新课标卷Ⅰ理综物理试卷选修模块考点统计(五)2011―2015年各模块所占总分百分比分布统计从表格可以看出近三年新课标卷Ⅰ理综物理试卷命题的特点:1.题型稳定,考查重点突出;2.重视对物理基础知识、基本物理方法、物理思想的考查,试题紧扣物理教学大纲和高考考纲;3.重视对物理模型的考查,着重考查学生的建模能力;4.物理实验的考查,推陈出新,重视考查对基本实验的改进和创新;5.考查内容和试题设计紧贴社会生活实际。
三年来,物理试题对接新课程改革,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了考纲对知识综合性的考查;重视物理图像问题的处理能力,考查学生对信息的提炼整合能力;注重考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2015年高考新课标卷Ⅰ理综物理试题特点分析(一)试题设计,力求突出基础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既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又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在试题的情境设置上。
高考卷分析2013-2015

2013-2015年全国卷Ⅰ地理试卷分析及高考前两个月备考策略仁化一中2016届高三地理备课组组长李季军一、2015年高考全国卷Ⅰ地理试卷分析地理试题在整体上延续了“平稳变化,注重联系实际”的一贯风格;突显了“多视角重内涵,多层次重逻辑”的测试特点。
知识点分布合理,无偏、繁、怪、难和超纲题目。
充分体现了学习“有用的地理”的考查方向,试卷的结构设置合理,保持稳定,试题的难度较2014年略有提升。
(一)注重考查主干知识1.选择题:独特视角,精巧构思1-3题以“雨水花园”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花园中“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作用和其它各层的作用,进而让学生思考“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
考点涉及城市雨涝及解决措施、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生物工程措施等;4-6题以“纽芬兰岛的甘德国际机场”为材料,主要考查甘德国际机场的重要性及地位下降的原因,并巧妙地将经纬网知识与主题结合,考点涉及交通运输点(航空港)的区位及变化,距离的计算等;7-9题以“渤海海冰资源”为背景信息,考点涉及水资源问题、等值线图的判读等;10-11题以“黄河三角洲的变化”为材料,主要考查外力地貌的形成过程及环境的变迁。
2.立足区域,综合分析36题以美国大盐湖地区的区域图为背景,结合卤虫的习性与用途等文字材料,围绕“美国大盐湖的卤虫产业发展”主题,依次探索了“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的原因”以及后来产业的蓬勃发展和今后发展的思考。
最后一问为开放性思维,为考生用地理学的不同视角对比分析、表达不同见解提供了空间。
主要考点有工农业区位及变化、设计巧妙、层层递进。
37题以“青藏区域图”“热棒工作原理图”为背景,结合冻土、热棒工作原理等文字信息,考查青藏高原的独特气候成因、青藏地区的地质条件和热棒工作季节及倾斜设置的原因,考查学生结合当地自然环境解决交通发展问题的探究能力。
3.选考题:联系实际,重点内容三道选考题,分别结合“峡谷旅游”、“东南亚水灾”、“南方喀斯特地区道路建设”三组现实性的图文材料,突出了选修课程标准重点要求的内容,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发展、关注现实问题,强调了问题的解答需要生活常识、地理技能及地理思维等,结合自然条件和答题模板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坚持五种能力的考查
运算求解能力
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 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 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
环球铜陵校区数学教研组
1.坚持五种能力的考查
数据处理能力
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 能从大量数据中抽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并作出判 断.数据处理能力主要依据统计或统计案例中的方法 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解决给定的实际问题.
集合 同角三角 复数运算,模 双曲线、离心率 奇偶函数 向量(几何) 三角函数 三视图 算法框图
2013
10
抛物线
11
线性规划
导数应用, 12零点Fra bibliotek13概率
14
逻辑推理,
15
分段解不等式
16
测量,解三角
17
等差数列定义,等比和(错位)
18
统计(填表)
19
立几(斜棱柱,垂直)
20
直线,圆
函数导数应用 21
2015年全国新课标数学学科《考试大纲》和 《考试说明》理科和2014年对比,在内容、能力要 求、时间、分值(含选修比例)、方面都没有发生 变化.后阶段的复习中,回归基础,查漏补缺,突出 主干知识的复习与整合。加强训练,提高答题的技 巧与效率。注重对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考查,体现数 学的基础、应用和工具性的学科特色,多视角、多 维度、多层次地考查数学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考 查考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考查考生的数学素养和 学习潜能。
4
双曲线、离心率渐近线
双曲线、渐近线
独立重复试验;互斥事件和概率公式
5
算法框图
概率
向量数量积;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6
球、体积
三角函数,图象
圆锥的体积公式
7
数列
算法框图
平面向量运算
三视图体积
8
三角化简,方程
三角函数图像与性质
二项式定理
9
直线区域、全称特称命题
程序框图
10
椭圆
抛物线、向量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
量(面面角)
非线性拟合;线性回归方程求法;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报预测;应用意识
20
直线圆、椭圆
直线,椭圆,基本不等式
抛物线的切线;直线与抛物线位置关系;探索新问题;运算求解能力
21
函数导数应用
函数导数应用
利用导数研究曲线的切线;对新概念的理解;分段函数的零点;分类整合 思想
22
平几
平几
三角形全等、相似及勾股定理的应用
环球铜陵校区数学教研组
2.坚持两个意识的考查
应应用意意识识
创新意识
环球铜陵校区数学教研组
3.2015年高考数学主客观题考试特点
理科必考知识点:复数、常用逻辑用语、程序框图、三视 图、球的组合体、概率、函数与导数、圆锥曲线、三角函数 等。
理科高频考点:集合、线性规划、数列、平面向量、二项 式、排列组合、解三角形、定积分、直线与圆等。
这一能力的考查在试卷中主要以立体几何中的三视图得以体现, 且难度有逐年递增的趋势。
环球铜陵校区数学教研组
1.坚持五种能力的考查
抽象概括能力
对具体的、生动的实例,在抽象概括的过程 中,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 从给定的大量信息材料中,概括出一些结论, 并能应用于解决问题或作出新的判断.
环球铜陵校区数学教研组
1.坚持五种能力的考查
推理论证能力
根据已知的事实和已获得的正确数学命题,论证 某一数学命题真实性的初步的推理能力.推理包 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论证方法既包括按形式划分的演绎法和归纳法, 也包括按思考方法划分的直接证法和间接证法. 一般运用合情推理进行猜想,再运用演绎推理进 行证明.
环球铜陵校区数学教研组
11
分段函数、解绝对不等式
导数应用,零点
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球的表面积公式;圆柱的测面积公式
12
数列
三视图
导数的综合应用
13
向量
二项式(定理)展开
函数的奇偶性
14
数列
逻辑推理
椭圆的几何性质;圆的标准方程
15
三角函数
向量(几何
线性规划解法
16
函数图象、导数
正余弦定理、基本不等
正余弦定理;数形结合思想
17
环球铜陵校区数学教研组
10
5
年份
选 择 题 ( 每 题 分 )
( 每填 题空 分题 )
解 答 题
(三 分每选 )题一
5
二、(1)理科考点分布
2013
2014
2015
1
集合、二次不等式
集合、二次不等式
1复数的运算;2.复数的模.
2
复数运算
复数运算
诱导公式;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公式
3
抽样
奇偶函数
特称命题的否定
环球铜陵校区数学教研组
新课标考试说明与去年的考试说明比较,可以看出: 依然是对如下知识和能力的考查:
1.空间想象能力
3.推理论证能力
2.抽象概括能力
4.运算求解能力 5.数据处理能力
环球铜陵校区数学教研组
1.坚持五种能力的考查
空间想象能力
能根据条件作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 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 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 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
2015 集合 向量运算 复数运算 古典概型 抛物线性质;椭圆标准方程与性质 圆锥的体积公式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 三角函数图像与性质 程序框图 分段函数求值;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图像与性质
(三项式分解因式、讨论)
22
平几
23
直、椭参数方程
2014 集合 复数运算 概率 双曲线、离心率渐近线 逻辑 数列 算法框图 抛物线 三角图象 解三角形
三视图体积
分段函数、解绝对不等式
向量 线性规划
球截面
三角函数
等差数列和,裂项和
统计(绘图)
立几(斜棱柱,垂直)、体积 函数导数应用
直线,圆(轨迹)
平几 直、圆极参方程
2013-2015新课标全国高考分析及2016高考预测
环球铜陵校区数学教研组
目录纲要
01 2015年高考全国1卷数学试卷分析 02
02 2013-2015全国卷题型结构对比分析
研究方法
03 考点内容、题量与考分统计
04 近几年全国高考新课标数学Ⅰ卷情况分析
05 2016高考预测
一、2015年高考全国1卷数学试卷分析
23
直、圆极参方程
直、椭参数方程
圆的参数方程及极坐标的应用
24
绝对值函数、解绝对不等式
基本不等式,反证
绝对值的意义,不等式的性质以及分类讨论的思想的运用
5
选 择 题 ( 每 题
分 )
5
( 每 题 分填 )空
题
解 答 题 (
)
60
10
题
三 选
分一
二、(1)文科考点分布
年份 1 2 3 4 5 6 7 8 9
解三角形
(递推)数列概念(约分)、等差数 列定义
数列前n项和与第n项的关系;等差数列定义与通项公式;拆项消去法
18
立几初步(斜棱柱,垂直),空间向量 (线面角)(隐式建系)
统计,正态分布、期望
空间垂直判定与性质;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计算;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 能力
19
概率期望
立几初步(斜棱柱,垂直),空间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