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程试卷(1)
微生物发酵工试卷(1)

微生物发酵工高级理论知识试卷(1)注意事项1、本试卷依据2001年颁布的《发酵工》国家职业标准命制,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仔细阅读答题要求,在规定位置填写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50题。
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
每题1分,共50分。
)()1双水相萃取主要是用于()的提取。
A小分子糖B小分子蛋白质 C 大分子蛋白质D氨基酸()2 下列属于嫌气性发酵产物的是:A 青霉素B 酒精C 柠檬酸D 谷氨酸()3 柠檬酸是食品、化工、制药等工业的重要原料,根据碳原子数可知是:A 四碳酸B 五碳酸C 六碳酸D 七碳酸()4 引起发酵液中pH值下降的因素有:A 培养基中碳、氮比例不当,氮源过多,氨基氮释放B 生理碱性物质存在C 中间补料中氨水或尿素等的碱性物质的加入过多D 生理酸性物质的存在()5 在菌体生长和发酵产物生成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为:A 先高后低B 先低后高C 一直不变D 一直升高()6 发酵是利用微生物大量生产有用代谢产物的一种生产方式。
通常说的谷氨酸发酵又属于A 液体发酵和需氧发酵B 液体发酵和厌氧发酵C 固体发酵和需氧发酵D 固体发酵和厌氧发酵()7 有关酶的固定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分离后的酶加填充剂B 分离纯化后的酶加稳定剂构成C 分离后的酶包埋在明胶中D 固定化酶的形状单一()8 ()是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大规模生产的最关键环节。
A 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B 细胞工程和酶工程C 基因工程和酶工程D 酶工程和发酵工程()9 在发酵工程中,()是发酵成功与否的关键。
A 无目标微生物B 无目标微生物以外的微生物C 无菌D 无氧()10 谷氨酸发酵结束后,常用哪种方法进行提取A 离子交换树脂法B 膜过滤C 凝胶电泳D 沉淀法()11 发酵过程中,不会直接引起pH变化的是A 营养物质的消耗B 微生物呼出的CO2C 微生物细胞数目的增加D 次级代谢产物的积累()12 某药厂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谷氨酸,结果代谢产物没有谷氨酸而产生乳酸及琥珀酸,其原因是A 温度控制不适B 通气量过多C pH呈酸性D 溶氧不足()13 发酵是利用微生物生产有用代谢产物的一种生产方式,通常说的乳酸发酵属于A 厌氧发酵B 氨基酸发酵C 液体发酵D 需氧发酵()14 下列关于发酵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 发酵工程的产品是指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和菌体本身B 通过人工诱变选育新品种C 培养基、发酵设备和菌种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D 环境条件的变化,不仅会影响菌种的生长繁殖,而且会影响菌体代谢产物的形成()15 连续培养酵母菌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 及时补充营养物质B 以青霉素杀灭细菌C 以缓冲液控制pH在5.0~6.0之间D 以酒精浓度测定生长状况()16大量生产酵母菌时,不正确的措施是A隔绝空气B在对数期获得菌种C过滤沉淀进行分离D使菌体生长长期处于稳定期()17在发酵中有关氧的利用正确的是A微生物可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氧B微生物只能利用发酵液中溶解氧C温度升高,发酵液中溶解氧增多D需向发酵液中连续补充空气并不断地搅拌()18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时,投放的最适原料和产生酒精阶段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A玉米粉和有氧B大豆粉和有氧C玉米粉和无氧D大豆粉和无氧()19用发酵工程生产的产品,如果是菌体,则进行分离提纯可采用的方法是A蒸馏过滤 B 过滤沉淀C萃取离子D沉淀萃取()20成熟的酒母液中,酵母的数量为:A 1亿/mlB 1亿/LC 1万/LD 1万/ml()21在下列什么时期容易染菌,通常要将培养基废掉或者重新灭菌。
吉首大学发酵工程试卷

吉首大学发酵工程试卷一、判断题:1.1857年,美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酒精发酵是由活的酵母菌引起的。
(选择性必修3P5)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发酵是指人们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
(选择性必修3P5)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腐乳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经过微生物的发酵,豆腐中的蛋白质被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而腐乳本身又便于保存。
(选择性必修3P5)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曲霉。
(选择性必修3P5)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传统发酵以混合菌种的液体发酵及半固体发酵为主,通常是家庭式或作坊式的。
(选择性必修3P5)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6.乳酸菌是厌氧细菌,在无氧的条件下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反应式),可用于乳制品的发酵、泡菜的腌制等。
(选择性必修3P5)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7.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细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能进行酒精发酵(反应式),可用于酿酒、制作馒头、面包等。
(选择性必修3P6)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8.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约为30~,当缺少糖源时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反应式)。
(选择性必修3P7)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9.泡菜制作时,发酵期间,乳酸会不断积累,当它的质量百分比为4%~8%时,泡菜的口味、品质最佳。
(选择性必修3P6)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0.制作果酒、果醋时,取新鲜葡萄,应先去除枝梗,再用清水冲洗1~2次。
(选择性必修3P7)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1.果酒发酵过程中,每隔12 h左右将瓶盖打开一次进行排气。
(选择性必修3P7)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2.在培养霉菌时,要将培养基调至中性或弱碱性。
人教生物学选择性必修3单元检测卷 (1) 发酵工程

人教生物学选择性必修3单元检测卷一发酵工程(本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
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果酒、果醋、泡菜的制作都离不开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果酒时,自始至终都要保持无氧状态,这样才能提高产量B.果醋发酵时,要保持充足的氧气C.参与泡菜制作的微生物不能用于生产酸奶D.泡菜发酵过程中,在泡菜坛盖边沿的水槽中一次性注满水即可2.下列有关果醋制作原理的说法,错误的是()A.果醋制作利用的是醋酸菌,它是一种能进行有氧呼吸的原核生物B.当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先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C.当氧气和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D.实验表明,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不是很敏感,可以短时间内中断通气3.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基种类及配制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A.任何培养基都必须含有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及生长因子B.液体培养基可用于观察菌落,固体培养基可用于工业生产C.微生物的生长除受营养因素影响外,还受到pH、O2、渗透压等的影响D.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pH调到中性或微碱性4.下列关于消毒和灭菌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们常用化学药剂对水源和双手进行消毒B.接种室和超净工作台可用紫外线进行消毒C.培养基转移到锥形瓶后可以采用干热灭菌D.接种环可在火焰充分燃烧层进行灼烧灭菌5.下列关于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A.培养乳酸菌时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B.平板划线法是在培养基上连续划线以纯化菌种的接种方法C.培养硝化细菌时可不用在培养基中加有机碳源D.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尿素是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和碳源6.想要对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进行分离与计数,下列操作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的有()①土壤取样②称取土壤③稀释土壤溶液④涂布平板⑤微生物的培养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③④⑤D.②③④7.人体皮肤表面存在着多种微生物,某同学拟从中分离出葡萄球菌。
发酵工程复习题

发酵工程复习题《发酵工程》期末复习题试卷结构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6题,合计12分)二、填空题(每空0.5分,合计20分)三、单选题(每题1分,共20题,合计20分)四、多选题(每题2分,共6题,合计12分)五、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题,合计10分)六、简答题(18分,3-4题)七、分析题(8分)第一章绪论一、掌握发酵史的六个阶段和四个转折点。
答:六阶段:1、天然发酵时期;2、纯培养技术的建立;3、通气搅拌发酵技术的建立; 4、人工诱变育种与代谢控制发酵技术的建立;5、开拓新型发酵原料时期;6、基因工程阶段四转折:1、纯培养;2、通气搅拌发酵;3、代谢控制;4、化学合成与微生物发酵二、发酵工业有何特点?发酵工业的范围包括哪些?答:特点:原料广;微生物主体;反应条件温和,易控制;产物单一,纯度高;投资少,效益好范围:1)以微生物代谢产物为产品的发酵工业2)以微生物酶为产品的发酵工业 3)以微生物细胞为产物的发酵工业 4)生物转化或修饰化合物的发酵工业 5)微生物废水处理和其他3、掌握发酵工业生产流程的6个环节。
答:1) 生产用菌种的扩大培养(微生物菌种的选育及扩培技术);2) 发酵培养基的配制(发酵原料的选择及预处理);3) 培养基、发酵罐以及辅助设备的消毒灭菌(灭菌技术);4) 将已培养好的有活性的纯菌株以一定量转接到发酵罐中(接种技术); 5) 将接种到发酵罐中的菌株控制在最适条件下生长并形成目的产物; 6) 将产物提取精制(发酵产物的分离提取);第二章菌种及扩大培养名词解释:菌种选育:是应用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理论,用一定的方法造成微生物的变异,再经过人工筛选得到人们所需要的优良品种。
种子扩大培养:是指把保存在砂土管、冷冻干燥管中处于休眠状态的生产菌种接入固体试管斜面活化后,再经过摇瓶或静置培养,以及种子罐逐级扩大培养而获得一定的数量和质量的纯种制备过程。
黄酒微生物学与发酵工程考核试卷

2. ACD
3. ABC
4. ABC
5. ABCD
6. ABCD
7. ABCD
8. ABC
9. ABCD
10. ABC
11. ABCD
12. ABC
13. AD
14. ABC
15. ABCD
16. ABC
17. ABC
18. ABC
19. BCD
20. ABCD
三、填空题
1.玉米
2.黄酒酵母
B.醋酸菌
C.毛霉
D.乳酸菌
8.下列哪种因素会影响黄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生长繁殖?()
A.温度
B.湿度
C.光照
D.压力
9.黄酒发酵过程中,如何判断发酵已经进入稳定期?()
A.酒精含量达到最高
B.残糖含量降至最低
C.气泡停止产生
D.酵母菌数量开始下降
10.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加快黄酒发酵的速度?()
A.提高温度
3.分解淀粉为糖
4.发酵、糖化、陈化
5.酒精
6.消毒
7. 20-30
8. 10-15
9.温度
10.陈化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五、主观题(参考)
1.酵母菌在黄酒发酵中起主导作用,其生长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20-30℃)、pH值(4.0-5.0)、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1.下列哪种微生物是黄酒发酵的主要微生物?()
A.酵母菌
B.醋酸菌
C.毛霉
D.乳酸菌
2.黄酒发酵过程中,哪种酵母菌起主要作用?()
2020-2021《发酵工程设备》期末课程考试试卷A1(含答案)

2020-2021《发酵工程设备》期末课程考试试卷A1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1分,共10分)1、典型的细菌生长曲线中指数生长期和减数生长期比生长速率为 。
A.max μ,S K S S +maxμ B.max 2ln μ,max μ C. max μ max μ/2 D.max μ/2, SK SS +max μ 2、在细胞活动热释放过程中,基质氧化态越 ,耗氧量越 ,热释放越 。
A.高,少,多 B.低,少,少 C.高,少,少 D.低,少,多 3、机械搅拌发酵罐内以下装置不具有防止液面中央形成漩涡流动,增强湍动和溶氧传质作用的是 。
A 树立的列管 B.挡板 C. 树立的蛇管 D.涡轮式搅拌器 4、以下可以用于杂交瘤细胞培养(生产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反应器有 。
①笼式通气搅拌器②气升式细胞培养反应器③中空纤维细胞培养反应器④大载体细胞培养反应器A. ①、②B. 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 5、罐式连续蒸煮糖化设备中,为了使真空冷却器达到一定的真空度,除了________之外都可以选用。
A.真空泵B.蒸汽喷射泵C.水力喷射泵D.高压水泵 6、动物细胞培养的操作方式中,哪一种细胞不是始终留在反应器中? A.流加式操作 B.分批式操作 C.连续操作 D.灌注培养 7、对黏度较高的液体的蒸发浓缩最好应采用 。
A.管式升膜蒸发器B.套筒式升膜蒸发器C.套管式升膜蒸发器D. 降膜蒸发器8、管道式光培养反应器最适合以下哪类细胞培养? 。
A.酵母菌B.长春花细胞C.Hela 细胞D.海藻细胞。
9、以下设备需要装设搅拌器的是 。
A.喷射自吸式发酵罐B. 酒精发酵罐C.流化床生物反应器D.啤酒多罐式连续发酵设备10、从多个地方向较远处运送玉米采用哪种气流输送方式最好? 。
A.吸引式 B.压送式 C. 真空、压力输送 D.螺旋输送二、 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打“×”每题1分,共10分)1、气升环流式发酵罐的高径比一般为1.7~3.5。
发酵工艺 试卷加答案

答:贵州茅台酒,山西汾酒,四川泸州老窖特曲酒,陕西西凤酒,四川 五粮液,四川全兴大曲酒,安徽古井贡酒,贵州遵义董酒。 2.说明酱油中风味物质的来源。 答:蛋白质的水解,淀粉的分解,脂肪的分解,纤维素的分解。 六、论述 1.试述啤酒发酵过程中对绿麦芽的质量要求及其质量控制措施? 答:(1)质量要求:①有新鲜味,无霉味及异味,握在手中有弹性和 松软感 ②发芽率不低于85%。 ③浅色麦芽的叶芽伸长度为麦粒长度的 3/4者占麦芽总数70%以上浓色麦芽的叶芽伸长度为麦粒长度的4/5者占 麦芽总数75%以上 ④用手搓捻胚乳,呈粉状散开,且手感润滑细腻为 好。 (2)控制措施:①严格把好麦粒关,挑选优质麦粒作发芽材料,这是 绿芽达标的基础 ②浸麦时充分洗涤,要严格执行卫生制度,温度不超 过20度,防止长霉 ③适当调节发芽温度,水分和供氧量,使绿麦芽的 根芽和叶芽长度适宜。 选择题 1 在酒的酿造过程中加入SO2,以下不是SO2的作用的是:(D) A 杀菌作用 B 溶解作用 C 除醛作用 D 氧化作用 2 蒸煮的时间约为:(A) A 15-20min B20-30min C30-35min D 35-40min 3 葡萄酒发酵缪的制备中,下列不是SO2添加方法的是:(C) A 通SO2气体 B加6%-8%H2SO3溶液 C加6%-8%H2SO4溶液 D加固体 K2S2O8 4 下列各种葡萄酒混浊的不同造成原因与PH值有关的是:(D) A铁混浊 B蛋白质混浊 C铜混浊 D酒石酸氢钾混浊 5 下列酒的品种中,属于黄酒的是:(A) A绍兴酒 B茅台 C汾酒 D五 粮液 6下列选项不是黄酒制曲选用小麦的原因是:(B) A小麦含丰富的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和适量的无机盐,更符合曲霉的生长 B 小麦含丰富的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和适量的无机盐,更符合酵母的生 长 C 小麦松散,不粘结,透气性好,散热快,不会发生烧苗现象
发酵工程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下列关于发酵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C ꢀ)A 发酵工程产品主要是指微生物的代谢产物、酶和菌体本身B 可以通过人工诱变选育新菌株C 培养基、发酵设备和菌种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D环境条件的变化既影响菌种的生长繁殖又影响菌体代谢产物的形成2.当培养基pH发生变化时,应该(Cꢀ)B 加碱C 加缓冲液D 加无机盐A 加酸3. 甘油生物合成主要由下列哪种物质引起(D ꢀ)A 尿素B 硫酸铵C 酶D 亚硫酸盐4.对谷氨酸发酵的叙述正确的是(D ꢀ)A 菌体是异养厌氧型微生物ꢀB生物素对谷氨酸生成无影响C 谷氨酸的形成与搅拌速度无关D产物可用离子交换法提取5.为使淀粉和纤维素进行代谢而提供能量,(B ꢀ)A 它们必须第一步变成脂肪分子B它们的葡萄糖单位必须被释放C 环境中必须有游离氧存在D遗传密码必须起促进作用6.关于微生物代谢产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A 初级代谢产物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须的B 次级代谢产物并非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须的C 初级代谢产物在代谢调节下产生D 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无需代谢调节7.在发酵中有关氧的利用正确的是(B ꢀ)A 微生物可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氧ꢀB微生物只能利用发酵液中溶解氧C 温度升高,发酵液中溶解氧增多ꢀD机械搅拌与溶氧浓度无关8.某药厂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谷氨酸,结果代谢产物没有谷氨酸而产生乳酸及琥珀酸,其原因可能是(B )A 温度控制不适B 通气量过多ꢀC pH呈酸性D 溶氧不足9.下列可用于生产谷氨酸的菌种是(Cꢀ)A 谷氨酸棒状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B 链球菌、大肠杆菌C 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D 大肠杆菌、乳酸菌10.酵母菌培养液中常含有一定浓度的葡萄糖,但当葡萄糖浓度过高时,反而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原因是(B)A.碳源供应太充足B.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C.改变了酵母菌的pH值D.葡萄糖不是酵母菌的原料二、判断正误(共15小题,每题1分,共计15分)1、在微生物杀虫剂中,引用最广泛的是苏云金芽孢杆菌,他用来毒杀鳞翅目和双翅目的害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理工大学课程考试试卷(学生考试用)
课程名称:发酵工程学分: 4 教学大纲编号:
试卷编号:考试方式:满分分值:考试时间:分钟组卷日期:年月日组卷教师(签字):审定人(签字):2.发酵过程中合理的微量使用的促进剂和抑制剂的共同作用是(2')。
3.为了保证纯种生产,稳定生产和提高产量,通常要把在出现退化现象群体中的少量变异细胞除掉,以保持群体的纯正,这种操作叫做。
(2')
4.若右图为酵母菌从摇瓶对数期接种到发酵罐后测得的生长曲线,请回答:
(1)图中曲线AB形成的最可能原因(2'),试举一基
因表达调控的例子(2')。
(2)衰亡期对应图中的(1')段,其主要特点是
(3')。
(3)在生产上,要想扩大培养需选用BC段菌体;如要获得
较多的产物,则应该注意缩短BC段时间,延长CD段时
间,延长方法是进行(1')(填发酵培养方式)培养,
采取的主要措
施。
(2')
(4)假定测得酵母菌消耗糖中,98.5%形,成了酒精和其他发酵产物,其余1.5%则用于用于
(2')。
三.简答题(25分)
1.比较一般情况下孢子培养基和种子培养基成分及其C/N的区别。
(5')
2.简述连续发酵的优缺点。
(10')
3.分批发酵中不同时间,染菌对发酵有什么影响,染菌如何控制?(10')
四.计算题(35分)
1.在一定培养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符合Monod方程,测定实验数据如下:
S(mg/L)100 120 153 170 220
μ(h-1)0.667 0.706 0.754 0.773 0.815
(1)计算在该培养条件下,大肠杆菌的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饱和常数K S
(2)比生长速率为μMAX时的倍增时间τd。
(3)说明Ks值的大小与该菌种对培养基营养物质的亲和力的关系。
(15')
2.以葡萄糖为碳源,NH3为氮源进行酵母厌氧培养。
培养中分析结果表明,消耗100 mol葡萄糖和12 molNH3生成了57 mol菌体、43 mol甘油、13 mol乙醇、154 molCO2和
3.6mol H20。
(1)求此培养条件下酵母的经验分子式。
(2)求Y X/S。
(10')
3.在理想条件下用CSTR反应器串联进行酶反应S→S1→P。
假设当有底物流入反应器便会有产物流出,且进入反应器的底物都会完全反应为产物。
底物S的进料浓度随时间变化恒定,料液的体积流速为F,两个反应器的体积均为V,设t为反应时间。
试求:(1)先用示踪剂对反应器进行测试,在dt时间内加入浓度为c0的示踪剂,其他条件同上,试求单个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密度。
(2)当开始进料后F=0.5 m3/min,V=1m3,物料浓度恒定为c0=1mol/L,求第二个反应器终产物的浓度变化函数。
(10分)
一.选择题(2×10=20)
1.放线菌作为工业生产常用菌种的最重要价值在于()
A.作为真核表达载体
B.产生抗生素
C.作为食用菌
D.酒精发酵
2.常作为生产菌种和科研材料的细菌群体,应该是代谢旺盛、个体形态和生理特性比较稳定的。
所以应选择在它的( )
A 稳定期
B 衰亡期
C 对数期
D 延滞期
3.农副产品在发酵工业培养基中广泛使用,下列对于农副产品的作用说法错误()
A.提供生长因子
B.作为氮源
C.作为磷源
D.为一般菌种提供微量元素
4.分批发酵的优点不包括()
A.菌种不易变异
B.不易染菌
C.设备成本要求低
D.劳动强度大
5.流加补料是发酵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一般情况下,通过补料维持发酵液中高含糖量的目的是(B)
A.增加目标代谢产物
B.菌体数目迅速增加
C.抑制杂菌生长
D.有利于溶氧
6.发酵法生产酵母菌时,正确的措施是()
A、密闭隔绝空气
B、用萃取、离子交换获得产品
C、在稳定期获得菌种
D、使菌体生长长期处于稳定期
7.下列物质中,不能为异养生物作碳源的是()
A.蛋白胨B.含碳有机物C.含碳无机物D.石油、花生饼
8.发酵接种量最大的是哪一种菌体()
A.大肠杆菌
B.酿酒酵母
C.产抗生素放线菌
D.黄青霉菌
9.酿酒过程中,要使产量提高,必须要有足量的酵母菌。
在扩大培养阶段,相应的条件及酵母菌
所处的生长期是()
A.无氧条件,调整期
B.无氧条件,对数期
C.有氧条件,调整期
D.有氧条件,对数期
10.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已成功的培育出生产干扰素的酵母菌。
某制药厂引入该菌后进行生产研究。
下表是在一固定容积的发酵罐内培养该酵母菌,并定时取样测定培养基的pH及菌体数量(万个/
毫升)几次取样结果如下:
样品代号 a b c d e f g h
菌体数量32 56 127 234 762 821 819 824
pH 6.0 4.7 5.9 4.9 5.7 5.3 5.1 5.6
由于取样时技术员的粗心,忘了标记取样的时间。
下面对该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取样次序:a→c→b→g→f→h→d→e
B.g样时次级代谢产物已有相当的积累
C.如果要扩大培养,可在c样时期选取菌种
D.d样时培养基中的养分几乎被耗尽
二.填空题(20分)
1.在工业生产上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的过程称为淀粉的(1'),其原因是
(2')。
第 1 页共 1 页
时
间细菌数目对
数
A B
C D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