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常见问题及答题策略

合集下载

古代诗歌鉴赏的五种题型及答题策略

古代诗歌鉴赏的五种题型及答题策略

古代诗歌鉴赏的五种题型及答题策略古诗词鉴赏题是中考语文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纵观历年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这类题目一般文字浅易,学生对考点也比较熟悉,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

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

一、品味炼字类[题目形式](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

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

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解析:“断”字面上是“断绝、隔绝”的意思,结合“音书”一词,可以理解为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含义,再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故答案应为: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二、名句赏析类[题目形式](1)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2)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

(3)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精选)古代诗歌鉴赏题型归纳 六大类型答题技巧

(精选)古代诗歌鉴赏题型归纳 六大类型答题技巧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 句》中的一 首。 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 答案示例:“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 暖的独特美感;“涌”字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的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 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
(三)考查语言方面 1、炼字型 一般提问: 这首诗中最生动传神的字是什么字?为什么? 变式提问: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步骤: (1)指出该字并解释该字含义(表层、深层)。 (2)描述该字所在诗句的景象或内容。 (3)揭示作者传达的深层情感或评价表达效果(突出了……作用)。 答 题 套 路 :某 字 在 诗 中 的 意 思 是 _ _ _ _ _ ,生 动 形 象 地 写 出 了 _ _ _ _ _ 的 情 景,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_____的情感或营造了_____意境。
采桑子 (宋)欧阳修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解。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分析下面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案 示 例 :这 首 诗 描 写 西 湖 月 夜 (步 骤 一 ),展 现 了 湖 水 天 光 相 映 ,柔 风 习 习 ,夜 鸟闲眠,一片宁静、美好的画面,好似人间仙境(归纳时要善于摘录诗中词语组合) (步骤二)。 抒发了诗人爱恋西湖风光和现实生活的美好情怀。(步骤三)
10、观点态度类
1.提问方式: 你是否同意某人对这首诗的评价?为什么?请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理由。 2 答题范式: (1)同意。理由是:……(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不同意。理由是:……(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古诗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新)

古诗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新)

古诗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新)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一、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

解答分析: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必须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描述时应结合诗句,概括出是一幅什么样的图景或画面。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回答要具体,不能空洞。

例如只答出“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XXX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XXX睡鸳鸯。

明确: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XXX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步骤1)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步骤2)表现了诗人结束了颠沛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步骤3)军城早秋XXX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明确: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

(步骤1)昨夜深沉,北风呼啸,长驱汉关;天空阴云密布,边关冷月高悬,西山战鼓犹急。

(步骤2)暗示着边境局势的紧张;也反衬边关将士誓死破贼、决战必胜的豪迈情怀。

(步骤3)二、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表现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就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主要有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方法三大类。

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一、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进行赏析。

古诗鉴赏答题模式总结

古诗鉴赏答题模式总结

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
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
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
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
18
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 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 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为什么?
.
19
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
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
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
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
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步骤三)。
.
6
第二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
效果?
.
9
参考答案:主要用了反衬手
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
斗纵横,分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
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
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步骤三)。
.
10
第三种模式 分析语言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古诗词鉴赏答题规范
.
1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2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 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 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 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 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境、 情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 缺一不可。

语文古诗文鉴赏的答题思路和方法

语文古诗文鉴赏的答题思路和方法

语文古诗文鉴赏的答题思路和方法语文的古诗文鉴赏可以说是一个难点,是很多同学都非常头疼的题目。

除了加强平时的积累之外,掌握一些出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也是很有必要的,今天就给大家列举一些常用的解题思路,帮助大家更好掌握古诗文。

一、答题总则:仔细审题,根据题目要求,问什么,答什么。

基本规律:1、如果问“写了什么”,则必答内容(可翻译后概括)。

2、如果问“怎样写”,则必答手法和内容(即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顺便还可以答这样写的效果和作者情感)。

3、如果问“作用(效果或好处)怎样”,则必答手法、内容、作用、情感(注意:先答有什么作用、效果或好处,接着答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

这样才完整,不至于无谓失分)。

4、如果问“为什么这样写”,则必答内容(即原因,可从诗句中概括,往往是对表现诗的主旨的作用,要注意“知人论世”),还要从结构上回答(即在结构上的作用)。

5、如果题目要你“简析”,则可按2的方式回答。

二、熟悉并分清古典诗歌的类别(从内容角度划分)。

熟悉以后,可以快速推断出诗歌的内容,以及常用什么手法。

譬如:1、写景抒情类。

如山水田园诗,这类诗,内容当然是写所见所闻的自然景物,手法常从修辞角度和抒情方式角度考查。

2、即事感怀类。

如送别、登高等,这类诗,不外乎即景生情,睹物思人,即事有感,譬如惜花、伤春、悲秋等等,手法多样。

3、咏物言志类。

如咏物诗,则托物抒情、托物言志(总说),怀才不遇、坚贞不屈、孤芳自赏、洁身自好、积极进取、孤傲高洁、不流于俗、不同流合污等等(思想内容),象征、比喻、拟人、对比、衬托、双关、比兴等等(表现手法)。

4、怀古咏史类。

这类诗,则怀古伤今、怀古伤己、借古讽今(总说),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忧国忧民、壮志未酬(思想内容)、用典、联想、对比、衬托、扬抑、讽刺(表现手法)。

5、边塞征战类。

这类诗,多着意于绝域风物的描写,以抒写军旅之苦辛、戍卒之离思乡情或表现将士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英雄气概兼儿女心肠”的创作模式,但也有例外。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第一种模式分析意象、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第四种模式炼字型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古代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思路

古代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思路

古代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思路一、分析意境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应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倦夜杜甫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此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此诗通过描写凉气、月光、重露、飞萤、宿鸟等意象展现出深秋月夜的景象。

(步骤一)渲染了幽清冷寂的氛围。

(步骤二)寄寓了诗人忧国忧时的感情,抒发了诗人无限的感慨和忧愤。

(步骤三)实战演练:一、江宁夹口(其三)王安石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这首诗的首句用了“月黄昏”三个字,请问,诗人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月黄昏”三字为这首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

客船、“无灯”小店、半死枫树,这些形象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显得暗淡朦胧(步骤一),从而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步骤二),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步骤三)。

二、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 此诗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古代诗歌鉴赏临场答题要诀

古代诗歌鉴赏临场答题要诀

古代诗歌鉴赏临场答题要诀1. 引言1.1 古代诗歌鉴赏临场答题要诀古代诗歌鉴赏临场答题要诀是学习古诗文必备的技能之一。

在考试或比赛中,面对古代诗歌的鉴赏题目时,要做到心中有数,条理清晰,不能武断或随意。

以下是几点关于古代诗歌鉴赏临场答题要诀的建议:1. 熟悉常见的古代诗歌形式和题材,掌握常用的评价词汇和表达方式。

2. 在阅读古诗文时,要注重整体把握,掌握诗歌的背景、作者和主题等重要信息。

3. 注意细节,如诗歌的结构、韵律、语言运用等,这些都是鉴赏题目的考点。

4. 要具备一定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尝试从作者的角度去理解诗歌,领会其意境和情感。

5. 及时总结归纳,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进行整理和梳理,形成完整的鉴赏思路和观点。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相信大家都能够在古代诗歌鉴赏临场答题中游刃有余,取得优异的成绩。

希望以上要诀能够对大家在古诗文的学习和应试中有所帮助。

2. 正文2.1 古代诗歌鉴赏的重要性古代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鉴赏古代诗歌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还能增进对古人思想情感的理解,培养审美情趣,提高人文素养。

通过欣赏古代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诗人们对生活、情感、自然的独特感悟,了解古代社会的风土人情和历史风貌。

古代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学意蕴和情感表达,可以启发人们的想象力,引领人们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体验他们的生活体验和审美境界。

古代诗歌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它对语言文学的熏陶和修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丰富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鉴赏古代诗歌不仅是一种文学欣赏的活动,更是一种对心灵的滋养和熏陶,有助于提升个人的人文修养和审美水平。

2.2 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要素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要素包括诗歌的体裁、题材、艺术特点和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

诗歌的体裁是指诗歌的形式分类,主要包括古体诗、近体诗以及其他特定形式的诗歌,如律诗、绝句、词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鉴赏常见问题及答题策略
语文组康理明
在“唐宋诗词”这一模块的学习中,学生提出了很多的问题:如如何把握诗人在作品中流露的情感,如何使自己的理解和诗人情感结合到一起,回答问题时有没有相应的公式套话,有没有什么具体技巧等等。

古代诗歌鉴赏题一般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鉴赏,对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态度进行评论。

从近几年全国各地的考题来看,所选的古代诗歌并不难懂,但从考试情况来看,考生答题失误频频,得分的情况很不理想,其实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层面:即学生读不懂诗,不明题意,不会表达。

这就要求教师在训练过程中要使学生具备这么四种意识:整体意识﹑语言意识﹑审题意识和表达意识。

整体意识和语言意识的作用是让考生能够把一首诗读懂。

所谓整体意识,就是诗歌虽然很短,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是一个完整生命力,所以有些学生把某一句孤立的理解,脱离整体来理解这是不恰当的,应该有一个整体的理解,整体的把握,局部问题要依托整体得到…如果一个考生善于把握诗歌的语言,比如说情语,就抒情的语言,比如说论语,议论的语言,因为议论是表达诗人主张的,抒情语是表达诗人情感的,抓住了这些,一首诗的中心就有了。

其实学生不仅读懂一首诗应该具备这两种素质,读文也应该具备。

那么答题则需要另两种意识,一种意识是审题意识,就是学生懂不懂这个题目在问什么,现在的考题它的题目很少直来直去,它有时候要出一个诗论,比如说“外诗造化,中得心缘”,向大自然学习,从自然景物里引起感悟,实际上这就是平时老师教的,我们训练的借景抒情,或者说融情于景。

考生把这个题看透了,这个题本质是什么他才好下笔,有时候学生答题答了很多,但是最后一分不得或者得分很低,常常是由于答非所问,通俗的说他说的这些话并不是命题者让它说的话。

要想把这个题答对,除了审题意识,看清题之外还要有一种表达意识,有时候学生答了很多字,和答案要的那个要点却靠不上,这是什么原因?首先说学生是不是按某种规律答题的,命题者那个答案并不是想当然的,而是要符合一定的规律。

即阅读的一般规律,诗歌欣赏的一般规律。

这就需要和前面说的整体意识与语言意识再联系起来。

比如让学生鉴赏一个字,要使这个字达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局部要向整体看齐。

我们鉴赏某一个地方好还是不好是说它能不能很好反映这个诗歌的整体。

学生要总借出答某一种题要鉴赏某一个点规律的话,带着这些点上做题他就会有个正确的大方向,而不是瞎转,最后他离标准答案无限趋近。

学生若是四种意识都具备,我想古诗鉴赏很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啦。

其次是答题不规范。

考生在答题时常见的失误有以下几种:
一、忽略信息,答非所问
命题者一般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设题由易到难。

标题、注解往往暗含提示,但不少考生常忽视题目要求,漏掉标题或注解提供的信息,在混沌状态中仓促答题,结果答非所问。

二、审题不当,任意发挥
一些考生误把对古代诗歌的语言、形象、表达技巧等进行鉴赏,理解为借题抒怀,抛开诗歌的思想内容大谈自己的感想,任意发挥,结果离题万里。

三、寻章摘句,硬套术语
与“借题发挥”相反,部分考生由于担心漏掉得分点,生怕鉴赏得不够全面,常常引经据典,生搬硬套术语,而不去认真揣摩品味诗句本身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态度。

结果往往导致画蛇添足,徒劳无益。

以上是考生在答题时常犯的错误,那么,如何读懂诗歌,避免答题失误呢?考生不妨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读诗要读标题
古代诗歌的标题有时对作品内容有提示或概括作用,有时对理解全诗有着导向作用。

它或点明主旨,或表明诗人的情感基调。

如韩愈《晚春》中的“晚”字,暗示春将逝去,花草树木试图留春而争妍斗艳的景象便可想象到了。

所以,如果忽视诗歌作品的标题,对作品的理解就容易出现偏差,甚至完全误解作品的内容。

二、审清命题要求
对一些意蕴丰富的诗歌,高考诗歌鉴赏题有时为了适当降低难度,命题设置时会有一定的指向性和暗示性。

考生一定要根据命题的具体要求来作答,问什么答什么,绝对不能任意发挥,写些与设题无关的内容。

三、抓住关键字句,筛选重要信息
诗是形象语言,写诗要将抽象的事物或情感用典型形象表现出来,而读诗要将具体形象还原为抽象的事物或情感。

在这一鉴赏过程中,考生一定要注意抓住关键字句,筛选出与主旨或题目要求有关的重要信息,思考它们的深层含义、修辞意义及情感意义,然后根据这些信息点来组织答案,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得分率。

四、熟悉答题步骤
平时训练时考生不妨按如下步骤进行有意识训练:
默读全诗,看标题或注解的提示,找出诗中写景、写物、写人的词语,弄清大致内容→找出诗中反映诗人情感态度的词语→细心审题,弄清题目要求→全面思考,斟酌答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