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种流行病学调查表

合集下载

健康状况检测表(SF-36)

健康状况检测表(SF-36)

健康状况检测表(SF-36)简介健康状况检测表(SF-36)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估的问卷。

它由36个项目组成,分为八个维度,涵盖身体功能、心理状态、健康变化和日常活动等方面。

本问卷旨在为医疗保健提供者、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有关个体和人群健康状况的重要信息。

问卷结构身体功能(10项)1. 您有疼痛、不适或痛苦吗?2. 您有关节疼痛或僵硬吗?3. 您有精力充沛吗?4. 您感到疲劳吗?5. 您有睡眠问题吗?6. 您有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吗?7. 您有呼吸困难或气促吗?8. 您有失眠吗?9. 您有关节炎症或肿胀吗?10. 您有其他身体问题吗?心理状态(4项)11. 您感到情绪低落、沮丧或绝望吗?12. 您感到紧张、焦虑或担忧吗?13. 您感到抑郁、沮丧或绝望吗?14. 您感到快乐、满意或幸福吗?健康变化(3项)15. 您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何感受?16. 您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在过去一年中有何变化?17. 您对未来的健康状况有何担忧?日常活动(4项)18. 您有多少天感到由于健康状况而无法完成日常活动?19. 您有多少天由于健康状况而无法从事您喜欢的活动?20. 您有多少天由于健康状况而无法正常工作?21. 您有多少天由于健康状况而需要他人照顾?评分方法每个维度得分范围为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健康状况越好。

具体评分方法如下:1. 将每个问题选项的得分相加,除以问题选项数量,得到维度得分。

2. 对于身体功能、心理状态和日常活动维度,得分越高表示健康状况越好。

3. 对于健康变化维度,得分越高表示健康状况越差。

应用领域健康状况检测表(SF-36)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流行病学调查、健康评估和政策制定等领域。

它可以用于比较不同人群或干预措施对健康状况的影响,并为医疗保健提供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注意事项在填写健康状况检测表(SF-36)时,请注意以下事项:1. 请根据您近期的实际情况回答问题,而不是根据您的一般感受。

SF-36生活质量评定量表

SF-36生活质量评定量表

SF-36生活质量评定量表介绍SF-36生活质量评定量表是一种常用的、被广泛接受的评估个体健康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工具。

它由36个问题组成,涵盖了8个方面的健康状况和功能能力,包括:1. 生理功能:评估个体在日常活动中的身体功能状况;2. 生活活力:评估个体的活力和精力水平;3. 身体疼痛:评估个体的疼痛状况和影响;4. 总体健康:评估个体对自身健康的总体评价;5. 社交功能:评估个体在社交活动中的能力和参与度;6. 角色功能(身体):评估个体在家庭和工作中因身体问题而受限制的程度;7. 角色功能(情感):评估个体在家庭和工作中因情感问题而受限制的程度;8. 心理健康:评估个体在情感和心理方面的状况。

应用SF-36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可以用于评估个体的整体健康状态和生活质量。

它可以被用于以下情境:1. 临床研究:通过衡量个体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评估治疗的效果、疾病进展的情况等;2. 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在大规模人群中应用该量表,可以了解不同群体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用于流行病学研究和政策制定;3. 临床实践:医生可以使用该量表来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优点SF-36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具有以下优点:1. 简短:只包含36个问题,填写时间较短,便于使用;2. 全面: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健康状态和生活质量,可以提供全面的评估结果;3. 可比较:已被广泛使用和研究,可以与其他研究和调查结果进行比较;4. 可信度高:经过验证和标准化,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总结SF-36生活质量评定量表是一种有效的工具,用于评估个体的健康状态和生活质量。

它可以在临床研究、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

其简短、全面、可比较和可信度高的特点使其成为研究和实践中常用的量表之一。

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篇一」前言:了解此次食物中毒的原因,爆发范围及途径等相关方面,为合理采取有效的预防及控制措施提供重要依据。

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1953年6月27号下午2时后,上海某中学内每小时有数名腹泻、呕吐患者到保健科就诊,当晚十点后至28日黎明患者人数剧增,29日起病例逐渐减少,7月3号大体平息。

[2]调查方法:对于该学校全部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以调查表的形式,采用叉生分析法。

[3]总罹患率:罹患率=1425/2418×100%=58.9%[4]三间分布:1、时间分布:首发病例发生于27日下午2时左右,末例病例发生于29日早晨时左右。

根据患者食谱的调查,怀疑可疑餐次为6月27日的午餐,据此判断,该事件的潜伏期为2-36小时,高峰期是进餐后约10-16小时。

2、地点分布:患者来自上海某中学,均在学校食堂用餐。

人群分布:患者性别男女均有,发病年龄不等(此次调查中发病与年龄、性别、班级的关系均无统计学意义)[5]症状和体征:病人诊断标准:(1)、学校食堂就餐史;(2)、症状与体症(有发热、腹泻、腹痛、头痛、呕吐等症状);(3)、实验室检验[6]食谱调查接受调查患者当日均有在食堂吃饭,早餐为油条,豆腐干,稀饭;中餐有茄子,小白菜,凉拌菜,榨菜汤,米饭;晚餐有茭白烧肉,咖喱洋芋,米饭,汤。

结果1.用餐地点与罹患率2.用餐情况与罹患率3.午餐种类与罹患率还应进行早晚餐的食品与罹患率的调查,患者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等讨论1、事件定义:本次事件中,发病症状主要为腹泻,腹痛,呕吐等肠道症状,潜伏期短,发病急,病程进展快。

所有的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本次事件所发生的病例有明显聚集性。

初步怀疑为细菌感染食物后引起的食物中毒。

2、可疑餐次与可疑食品分析通过对患者的共同进餐史分析,结合首发病例发病时间,可以初步排除27日的早餐为可疑餐次,因此引起食物中毒可疑餐次为27日的午餐。

36种流行病学调查表

36种流行病学调查表

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第一章概述第一节一般疫情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设计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必须收集与调查研究内容有关的数据,其中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简称流调表)就是准备收集数据的工具之一。

一张完善的流调表,最能体现研究的实质内容,也最能反映调查研究计划的完善程度。

设想把一张粗制滥造的流调表塞在计划中,事后定需进行修改,造成人、财、物和时间的浪费。

由于调查研究内容各不相同,不可能有一张统一的调查表,因此每一次都应根据本次调查研究项目的内容设计自己的调查表。

作为某一种已知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由于疾病已经明确,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的内容大致相同,因此表格的基本格式也大都相似,编制一份较为规范或较为完善的某一种疾病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是可能的。

为此我们以传染病防治法所列的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种类为主,设计了涉及疾病控制范畴内各类主要疾病的调查表格,供基层卫生单位用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1. 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的基本格式1.1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的的名称、编号。

1.2一般项目:如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

1.3 主要临床表现:如发病日期、就诊日期、隔离日期、隔离方式、转归及临床表现等。

1.4 流行病学史。

1.4.1预防接种史。

1.4.2居住条件。

1.4.3个人卫生状况。

1.4.4饮食卫生状况。

1.4.5有害因素暴露史(含接触史)。

1.5 小结。

1.6 调查日期、调查人、审查人。

2. 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的设计原则2.1在设计某病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时,一定要反映出该病的特征,包括临床特征、流行病学特征等。

2.2流调表的内容不要盲目贪多。

不需要的项目一个不要,需要的项目一个不能少。

随意增加不必要的调查项目,不仅增加工作量,更严重的是它会影响必须调查项目的调查质量。

2.3每一个调查项目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不是可有可无的,拟表者必须自问,要通过调查得到什么,每一个调查项目能起到什么作用,各个问题能否得到结果。

中国六省市银屑病流行病学调查_丁晓岚

中国六省市银屑病流行病学调查_丁晓岚

[作者单位] 1.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北京100044;2.山西省太钢总医院迎新医院皮肤科,山西太原030003;3.四川省西昌市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四川西昌615000;4.西昌卫校,四川西昌615000;5.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皮肤科,河北廊坊065000;6.河南省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皮肤科,河南焦作454000;7.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皮肤科,内蒙古海拉尔021000;8.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医院皮肤科,山东淄博255000;9.山东省淄博市齐鲁石化医院集团中心医院皮肤科,山东淄博255000 [通讯作者] 张建中,E -m a i l :r m z j z @126.c o m中国六省市银屑病流行病学调查丁晓岚1,王婷琳1,沈佚葳1,王晓艳1,周城1,田珊1,刘盈1,彭光辉1,周俊娥2,薛树旗2,王仁利3,唐英4,孟雪梅5,裴广德6,白云花7,刘青8,李航9,张建中1[摘 要] 目的 通过多地区、大样本量的流行病学调查,获得中国银屑病患病情况的基本资料。

方法 在中国6个省或自治区中各选择一个城市作为调查点,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

所有被调查者填写问卷和接受皮肤科医生检查。

调查表数据录入E p i D a t a 软件,用S P S 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共抽样调查19974人,完成调查人数17345人,发现银屑病患者102人,总患病率为0.59%,标化患病率0.47%。

其中男性患病率为0.65%,标化患病率为0.54%;女性患病率为0.54%,标化患病率为0.44%。

男女银屑病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临床分型中以寻常性为主(97.06%),28.43%的银屑病患者有家族史,59.80%的患者认为银屑病影响了生活质量。

结论 通过中国六省市银屑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银屑病患病率为0.47%,高于国内其他调查的结果,被调查人群的男、女银屑病患病率接近。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
持的;
2)描述性流行病学结果分析后尚无法判断可疑餐次和可疑食品的;
3)事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或可能有再次发生风险的; 4)调查组认为有继续调查必要的。
第三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十分。
6 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
❖ 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可用于定量分析可疑食品 或餐次与发病的关联性,常采用病例对照研究 和队列研究。
❖ 接报和报告 ❖ 相关条例、预案对报告时限做了要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 第二十条 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
关单位发现有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 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 部门报告。
十九条之(四):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
职业中毒事件的。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十分。
一、事件的接报、报告和队伍集结
❖ 接报和报告
《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规定:
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应在知悉重大 食品安全事故后1小时内作出初次报告;根据事故 处理的进程或者上级的要求随时作出阶段报告;在 事故处理结束后10日内作出总结报告。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十分。
一、事件的接报、报告和队伍集结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十分。
二、人群流行病学调查
❖ 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程序
核实诊断 制定病例定义 病例搜索 个案调查 描述性分析 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建立假设\验证假设)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十分。
1 核实诊断
❖ 调查组到达现场应核实发病情况、访谈病例、采集病例标本和食物 样品等。
❖ (1)核实发病情况。通过接诊医生了解患者主要临床特征、诊治
(1)对可疑餐次明确的事故,如因聚餐引起的食物中毒,应收集所 有参加聚餐人员的名单,调查全部聚餐人员发病情况;

流行病学中的病例调查和数据收集方法

流行病学中的病例调查和数据收集方法

流行病学中的病例调查和数据收集方法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病例调查和数据收集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它们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和控制疾病的传播和流行情况。

本文将介绍流行病学中常用的病例调查和数据收集方法,以及它们的应用。

一、病例调查方法1.1 病例报告法病例报告法是最常见的病例调查方法,通常适用于疾病初期的调查和监测。

研究人员通过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疾病病程、治疗记录等,来获取有关疾病发展和传播的数据。

此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追踪疾病的起源,确定暴露因素以及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

1.2 病例对照法病例对照法是一种常用的回顾性病例调查方法,主要用于寻找疾病的危险因素和风险因子。

研究人员通过比较患病者和非患者的暴露历史,找出可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因素。

此方法可以评估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性,并推测可能的病因机制。

1.3 病例系列研究病例系列研究是一种病例调查方法,通过收集多个类似病例的信息,来描述疾病的特点和趋势。

研究人员可以利用病例系列研究了解疾病的临床表现、病理变化、预后等方面的信息,并探索可能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二、数据收集方法2.1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一种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通过向受访者提出问题,收集他们的观点、态度和行为等信息。

对于流行病学研究,研究人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受访者的暴露历史、疾病症状、生活方式等,来评估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在进行问卷调查时,研究人员需要设计合理的问题,确保问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2 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收集和管理研究数据的工具。

研究人员可以利用该系统收集病例的基本信息、检测结果、治疗记录等,同时进行数据管理和分析。

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可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减少数据录入和分析的时间。

2.3 病案回顾病案回顾是一种回顾性的数据收集方法,通过研究医院或诊所的病案记录,获取有关患者的诊断、治疗、预后等数据。

病案回顾可以提供大量的疾病信息和记录,为研究人员提供有力的支持和证据。

(完整版)SF-36中文评估表

(完整版)SF-36中文评估表

完整版)SF-36中文评估表1.简介SF-36中文评估表是一种常用的健康评估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临床实践和流行病学调查中。

该评估表通过问卷的形式,获取被评估者在生理和心理健康方面的自我评价,为疾病研究、健康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2.SF-36评估维度SF-36评估表共包含8个维度,分别涵盖了个体在生理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多个方面。

下面是每个维度的具体介绍:a。

生理健康维度1.生理功能(Physical ning): 评估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身体能力和功能。

2.生理角色限制(Role-Physical): 评估个体因健康问题影响到的日常活动和角色扮演。

3.身体疼痛(Bodily Pain): 评估个体在过去一段时间内身体疼痛的程度。

b。

心理健康维度1.健康状况(General Health): 评估个体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认知和评价。

2.精神健康(___): 评估个体在情感、心理和社交方面的健康状况。

3.情感角色限制(Role-___): 评估个体因情感问题影响到的日常活动和角色扮演。

c。

社会健康维度1.社交功能(Social ning): 评估个体与他人的社交互动和交流能力。

2.健康变化(Vitality): 评估个体在精力充沛和活力方面的感受。

3.评估流程SF-36中文评估表的评估流程如下:1.将SF-36中文评估表提供给被评估者,让其自行阅读并理解问卷内容。

2.被评估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符合自己现状的答案。

3.对于部分题目,被评估者可以选择多个答案或写下具体描述。

4.根据被评估者的回答,计算每个维度的得分。

5.最后,综合所有维度的得分,得到一个综合评估结果,用以反映被评估者的健康状况。

4.评估结果解读SF-36中文评估表的结果可以通过计算各个维度的得分来解读。

得分越高,表示个体在该维度上的健康状况越好;得分越低,表示个体在该维度上的健康状况越差。

同时,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维度的得分,评估个体在不同方面的健康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