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取和分液 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室萃取实验报告[最新版]
![实验室萃取实验报告[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5832840f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1e.png)
实验室萃取实验报告实验室萃取实验报告篇一:萃取和分液实验报告萃取和分液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萃取分液的基本原理。
(2)熟练掌握分液漏斗的选择及各项操作。
二、实验原理:利用某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在利用分液的原理和方法将它们分离开来。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药品:碘水、CCl4 器材:分液漏斗、100ml烧杯、带铁圈的铁架台、20ml四、实验步骤:1、分液漏斗的选择和检验: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水,检查完毕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上;2、振荡萃取:用量筒量取10 ml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再量取5 ml萃取剂CCl4加入分液漏斗,盖好玻璃塞,振荡、放气;需要重复几次振荡放气。
3、静置分层:将振荡后的分液漏斗放于铁架台上,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怀内壁;4、分液:调整瓶塞凹槽对着瓶颈小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轻轻旋动活塞,按“上走上,下走下”的原则分离液体;五、实验室制备图:(见右图)六、实验总结(注意事项):1、分液漏斗一般选择梨形漏斗,需要查漏。
方法为:关闭活塞,在漏斗中加少量水,盖好盖子,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看是否漏水。
2、将溶液注入分液漏斗中,溶液总量不超过其容积的3/4;3、振荡操作要领:右手顶住玻璃塞,左手握住活塞,倒置振荡;振荡过程中要放气2-3次,让分液漏斗仍保持倾斜状态,旋开旋塞,放出蒸气或产生的气体,使内外压力平衡;4、要及时记录萃取前后的液面情况及颜色变化;振荡前,上层为黄色,下层为无色;振荡静置后,上层为无色(或淡黄色),下层为紫色;5、萃取剂的选择a.溶质在萃取剂的溶解度要比在原溶剂(水)大。
b.萃取剂与原溶剂(水)不互溶。
c.萃取剂与溶液不发生发应。
6、按“上走上,下走下”的原则分离液体是为了防止上层液体混带有下层液体。
七、问题:1、如果将萃取剂换成苯,实验现象是否相同?使用哪种有机溶剂做萃取剂更好些?为什么?篇二:蒸馏、萃取实验报告单蒸馏萃取实验报告单姓名:班级:一、实验室制取蒸馏水1、蒸馏是利用物质沸点的不同,加热使液体混合物中的液体变为气体挥发出来,再冷凝为液体,除去难挥发或不挥发杂质的方法。
液_液萃取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液液萃取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
3. 通过实验验证萃取分离的效率。
4. 学习如何通过萃取分离混合物中的特定成分。
二、实验原理液液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通过混合、振荡、静置分层和分液等步骤,将混合物中的某一组分从另一组分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具有不同的溶解度,溶质会从溶解度小的溶剂转移到溶解度大的溶剂中,从而实现分离。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仪器:- 分液漏斗(梨形)- 铁架台(带铁圈)- 烧杯- 振荡器- 秒表药品:- 混合溶液(含有待萃取的溶质)- 萃取剂(与混合溶液不互溶的溶剂)- 水或无水乙醇(用于洗涤)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 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水,确保密封性良好。
- 准备好混合溶液和萃取剂。
2. 加入溶液:- 将混合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注意不要超过漏斗容积的2/3。
- 向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的萃取剂。
3. 振荡混合:- 盖好分液漏斗的玻璃塞,轻轻振荡,使混合溶液和萃取剂充分混合。
- 振荡过程中,注意观察两相液体的混合情况,确保充分接触。
4. 静置分层:- 将分液漏斗放置在铁架台上,静置一段时间,等待两相液体分层。
- 观察分层情况,确认两相液体已完全分层。
5. 分液:- 打开分液漏斗下端的活塞,使下层液体(通常为萃取剂层)缓慢流出至烧杯中。
- 待下层液体流尽后,关闭活塞,打开上端玻璃塞,将上层液体(通常为混合溶液层)倒入另一个烧杯中。
6. 洗涤:- 向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水或无水乙醇,重复振荡、静置分层和分液的步骤,以去除萃取剂层中的残留溶质。
7. 回收萃取剂:- 将萃取剂层倒入烧杯中,加热蒸发,回收萃取剂。
五、实验现象1. 振荡混合过程中,混合溶液和萃取剂充分接触,形成乳白色混合物。
2. 静置分层后,上层液体(混合溶液层)通常颜色较浅,下层液体(萃取剂层)通常颜色较深。
3. 分液过程中,下层液体(萃取剂层)和上层液体(混合溶液层)分离清晰。
分液萃取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分液萃取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掌握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3. 通过实验,了解不同溶剂对同一溶质的萃取效果。
二、实验原理分液萃取是一种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将溶质从混合物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实验中,选取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将待萃取的混合物加入其中,通过振荡、静置分层等步骤,使溶质在两溶剂中分配,然后分离出含有溶质的有机相。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1. 仪器:分液漏斗、烧杯、铁架台、振荡器、量筒、滴定管、滴定瓶、锥形瓶、移液管等。
2. 药品:碘水、苯、四氯化碳、乙醇、无水乙醇、氢氧化钠、盐酸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分液漏斗:将分液漏斗洗净、干燥,检查是否漏水。
2. 配制混合溶液:将一定量的碘水加入烧杯中,用移液管量取一定量的苯,加入烧杯中,充分振荡混合。
3. 装液:将混合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确保溶液不超过漏斗容积的2/3。
4. 振荡:用右手握住分液漏斗,左手握住活塞部分,将漏斗倒转,使溶液充分振荡混合,重复此步骤3-5次。
5. 静置分层:将分液漏斗放置于铁架台上,静置,待溶液分层。
6. 分液:打开分液漏斗下端活塞,缓慢放出下层苯溶液至锥形瓶中,关闭活塞。
7. 再次振荡:将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水相倒入烧杯中,用移液管量取一定量的四氯化碳,加入烧杯中,充分振荡混合。
8. 再次分液:重复步骤6,将下层四氯化碳溶液收集于锥形瓶中。
9. 洗涤:将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水相倒入烧杯中,用移液管量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烧杯中,充分振荡混合。
10. 再次分液:重复步骤6,将下层氢氧化钠溶液收集于锥形瓶中。
11. 中和:将锥形瓶中的四氯化碳溶液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充分振荡混合,静置分层。
12. 再次分液:重复步骤6,将下层四氯化碳溶液收集于锥形瓶中。
13. 测定:将锥形瓶中的四氯化碳溶液加入一定量的无水乙醇,充分振荡混合,静置分层。
14. 再次分液:重复步骤6,将下层无水乙醇溶液收集于锥形瓶中。
实验室萃取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萃取实验,掌握萃取原理和方法,学习如何利用萃取法分离混合物中的组分,并了解萃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萃取法是一种利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之间的溶解度差异,将混合物中的某一组分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的分离方法。
在萃取过程中,被萃取的物质在两种溶剂中的分配系数决定了其在两种溶剂中的浓度比例。
当达到平衡时,根据分配系数的不同,被萃取物质可以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分液漏斗、烧杯、锥形瓶、移液管、滤纸、铁架台、玻璃棒等。
2. 试剂:氯仿、苯、水、碘化钾溶液、硫酸铜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氯仿、苯、碘化钾溶液、硫酸铜溶液分别倒入锥形瓶中,分别标记。
2. 萃取:将锥形瓶中的碘化钾溶液加入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的氯仿,振荡混合,静置分层。
3. 分离:待分层后,将下层的氯仿溶液从分液漏斗中放出,加入适量的苯,再次振荡混合,静置分层。
4. 检验:将上层的苯溶液加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颜色变化。
5. 结果记录:记录氯仿、苯溶液的颜色变化,计算分配系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在氯仿溶液中加入碘化钾溶液后,溶液呈紫色;在苯溶液中加入碘化钾溶液后,溶液呈蓝色。
根据实验结果,氯仿溶液中的碘化钾浓度高于苯溶液中的碘化钾浓度。
2. 分析:根据分配系数的定义,氯仿溶液中的碘化钾浓度与苯溶液中的碘化钾浓度的比值即为分配系数。
本实验中,氯仿溶液的分配系数大于苯溶液的分配系数,说明碘化钾在氯仿中的溶解度大于在苯中的溶解度。
六、实验讨论1. 影响萃取效果的因素:萃取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萃取剂的选择、温度、pH值等。
本实验中,选择氯仿作为萃取剂,因为氯仿与水互不相溶,且碘化钾在氯仿中的溶解度大于在苯中的溶解度。
2. 实验误差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误差:①分液漏斗中氯仿和苯的加入量不准确;②振荡混合不充分,导致分层不彻底;③分离过程中,上下层溶液混合,导致实验结果偏差。
萃取和分液实验报告

萃取和分液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萃取分液的基本原理。
(2)熟练掌握分液漏斗的选择及各项操作。
二、实验原理:利用某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在利用分液的原理和方法将它们分离开来。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药品:碘水、CCl4器材:分液漏斗、100ml烧杯、带铁圈的铁架台、20ml四、实验步骤:1、分液漏斗的选择和检验: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水,检查完毕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上;2、振荡萃取:用量筒量取10 ml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再量取5 ml萃取剂CCl4加入分液漏斗,盖好玻璃塞,振荡、放气;需要重复几次振荡放气。
3、静置分层:将振荡后的分液漏斗放于铁架台上,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怀内壁;4、分液:调整瓶塞凹槽对着瓶颈小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轻轻旋动活塞,按“上走上,下走下”的原则分离液体;五、实验室制备图:(见右图)六、实验总结(注意事项):1、分液漏斗一般选择梨形漏斗,需要查漏。
方法为:关闭活塞,在漏斗中加少量水,盖好盖子,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看是否漏水。
2、将溶液注入分液漏斗中,溶液总量不超过其容积的3/4;3、振荡操作要领:右手顶住玻璃塞,左手握住活塞,倒置振荡;振荡过程中要放气2-3次,让分液漏斗仍保持倾斜状态,旋开旋塞,放出蒸气或产生的气体,使内外压力平衡;4、要及时记录萃取前后的液面情况及颜色变化;振荡前,上层为黄色,下层为无色;振荡静置后,上层为无色(或淡黄色),下层为紫色;5、萃取剂的选择a.溶质在萃取剂的溶解度要比在原溶剂(水)大。
b.萃取剂与原溶剂(水)不互溶。
c.萃取剂与溶液不发生发应。
6、按“上走上,下走下”的原则分离液体是为了防止上层液体混带有下层液体。
七、问题:1、如果将萃取剂换成苯,实验现象是否相同?使用哪种有机溶剂做萃取剂更好些?为什么?鱼儿,在水中串上串下,吐着顽皮的泡泡;鸟儿从荷叶上空飞过,想亲吻荷花姑娘的芳泽。
高一化学萃取实验报告

高一化学萃取实验报告篇一:萃取和分液,溶液配制化学实验报告(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化学实验报告时间: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组员: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课题:萃取和分液,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一、萃取和分液实验目的:1.掌握萃取、分液的操作技能;2.理解萃取、分液方法分离混合物的原理实验原理:萃取是利用__________的溶剂里______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将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叫做__________。
实验仪器和试剂:铁架台、分液漏斗、100mL烧杯、10mL量筒、试管、溴水、碘水、苯、四氯化碳实验目的:1.学会配制溶液的操作技能和方法;2.练习使用托盘天平、容量瓶等;3.加深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实验仪器和试剂:______容量瓶、药匙、托盘天平、表面皿、100mL烧杯、250mL烧杯、玻篇二:高中化学必修一《萃取和分液》教学设计萃取和分液教学设计殷铁新一、课标要求高中化学新教材的实(本文来自: 小草范文网:高一化学萃取实验报告)施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的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实验中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主动进行交流。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⒈知道什么是分液,初步学会分液的基本操作,理解其适用范围。
⒉知道分液漏斗与三角漏斗、长颈漏斗的区别,了解分液漏斗的种类和适用范围,学会使用分液漏斗。
⒊知道什么是萃取、萃取剂,初步学会萃取的基本操作。
⒋学会应用萃取和分液操作从碘水中提取碘。
萃取和分液-溶液配制化学实验报告(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

化学实验报告
时间: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组员: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课题:萃取和分液,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一、萃取和分液
%
实验目的:1.掌握萃取、分液的操作技能;2.理解萃取、分液方法分离混合物的原理
实验原理:萃取是利用__________的溶剂里______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将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叫做__________。
实验仪器和试剂:铁架台、分液漏斗、100mL烧杯、10mL量筒、试管、溴水、碘水、苯、四
二、L的NaOH溶液的配制
实验目的:1.学会配制溶液的操作技能和方法;2.练习使用托盘天平、容量瓶等;3.加深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
.
实验仪器和试剂:______容量瓶、药匙、托盘天平、表面皿、100mL烧杯、250mL烧杯、玻。
萃取的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萃取实验目的:1. 学习萃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萃取实验的操作步骤。
3. 熟悉有机溶剂的选择和应用。
4. 了解萃取效率的测定方法。
实验原理:萃取是一种利用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所需组分的方法。
萃取过程基于以下原理:1. 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具有不同的溶解度。
2. 溶质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与两相的浓度成正比。
3. 通过选择合适的溶剂和操作条件,可以使溶质从一相转移到另一相,实现分离。
实验材料:1. 有机溶剂:乙醚、氯仿、苯等。
2. 混合溶液:含有目标物质的有机混合溶液。
3. 分液漏斗、烧杯、玻璃棒、滴定管等。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检查分液漏斗是否密封良好。
2. 将混合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的有机溶剂。
3. 振荡分液漏斗,使两相充分接触并混合。
4. 静置分液漏斗,待两相分层后,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下层有机溶剂相放出至烧杯中。
5. 重复步骤3-4,直至两相分层明显,且上层有机溶剂相中目标物质的含量达到要求。
6. 将有机溶剂相转移至另一烧杯中,进行回收或进一步处理。
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两相分层情况,记录分层时间、分层高度等数据。
2. 分析有机溶剂的选择对萃取效率的影响,比较不同溶剂的萃取效果。
3. 计算萃取效率,分析实验误差。
讨论与结论:1. 萃取实验中,有机溶剂的选择对萃取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选择合适的溶剂可以提高萃取效率,降低实验成本。
2. 实验过程中,振荡和静置时间对萃取效率有较大影响。
合理控制振荡和静置时间,可以提高萃取效果。
3. 本实验成功实现了目标物质的萃取,验证了萃取方法的有效性。
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操作,避免有机溶剂接触皮肤和眼睛。
2. 实验结束后,妥善处理实验废液,防止环境污染。
3. 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萃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了萃取实验的操作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静置分层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待液体分层。
5、分液(取下层溶液)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的活塞拧开,使。
6、分液(取上层溶液)待下层液体全部流尽时,迅速关闭活塞。烧杯中的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回收到指定容器中,分液漏斗内上层液体由倒出。
7、回收将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倒入到指定的容器中
实验结论
1、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再注入四氯化碳可以观察到:溶液,上层色,下层。2、振荡时有少量气泡。静置溶液,上层,下层色。结论:四氯化碳(CCl4)能碘水中的碘。
大余中学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
萃取和分液
日期
班级
组别
姓名
类型
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
体验从碘水中提取碘单质,树立实验环保意识。认识各种仪器,熟悉和掌握分液漏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
实验器材
量筒、烧杯、分液漏斗、铁架台(带铁圈)。试剂:碘的饱和溶液,四氯化碳(或煤油)
实验步骤
1、检漏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打开上口的玻璃塞,往分液漏斗中注入适量水,盖紧上口玻璃塞。把分液漏斗垂直放置,观察。再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部分,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观察,用左手转动活塞,看是否灵活。
2、装液用量筒量取5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2mL四氯化碳(CCl4),盖好玻璃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