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第7版第6章PPT课件(樊昌信版)
合集下载
樊昌信通信原理第7章 数字调制(7版)

1
式中,n1c(t) 和 n2c(t) 均为低通型高斯噪声,( 0,
n
2
)
判决 规则
x1 > x2 时,判为“1” x1 x2 时,判为“0”
x1 (t )
定时 脉冲 抽样 判决器 输出
Pe
发 “1” 错判为“0”的概率为
x2 ( t )
P(0 /1) P( x1 x2 ) P( x1 - x2 0)
带通 滤波器
1
相乘器
低通 滤波器 定时 脉冲 低通 滤波器
x1 (t )
抽样 判决器 输出
发送端
信道
yi ( t )
带通 滤波器
y1 (t )
2 cos 1t
相乘器
sT (t ) ni (t )
Pe
2
x2 ( t )
y2 (t )
2 cos 2t
发“1”时:
y1 (t ) a cos 1t n1 (t )
b0 =b / n 归一化门限值 发“0”错判为“1”的概率为
P (1 / 0) P (V b) f 0 (V )dV
b
b
2 2 V V 2 / 2 n2 b2 / 2 n b0 /2 e dV e e n2
系统的总误码率为
Pe P (1) P (0 / 1) P (0) P (1 / 0)
K
a = kA
发“1”时 发“0”时
ni (t )
a cos c t ni (t ) yi (t ) ni (t ) 0
a cos c t n(t ) y (t ) n(t ) 0
发“1”时 发“0”时
通信原理第7版第6章PPT课件(樊昌信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
课件制作:曹丽娜
§6.1.2 基带信号的频谱特性 ---PSD
思路:
分解 交变波 稳态波
s(t) u(t) v(t)
Ps ( f ) Pu ( f ) Pv ( 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
课件制作:曹丽娜
推导:设二进制的随机脉冲序列:
1 4
fS
G( f ) 2
1 4
f
2 S
G(mf S ) 2 ( f
m
mf S )
PS ( f )
1 4
f
STS2
sin
fTS
fTS
1 4
(
f
)
TS 4
Sa 2
(fTS
)
1 4
(
f
)
例
解
参见教材P137~139
自行推导
示意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
P[g1(t nTs ) g2 (t nTs )], 以概率(1 P)
或写成
un (t) an[g1 (t nTs ) g2 (t nTs )]
其中
1 P, 以概率P an P, 以概率(1 P)
显然, u(t)是一个随机脉冲序列 。
1 v(t)的功率谱密度---Pv( f )
g1(t+2TB) g2(t+TB)
g1(t )
g1(t-2TB)
g2(t-TB)
g2(t-2TB)
-TB
s(t) sn (t) n
樊昌信版通信原理课件

数字信号的表示与处理
数字信号的表示方法:包括模拟信号的抽样、量化、编码等过程,以及数字信号的二进制表示 形式。
数字信号的处理方法:包括数字信号的滤波、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处理技术,以及数字信号 处理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数字信号的传输方式:包括数字信号的传输码型、传输速率、传输距离等,以及数字信号在光 纤、无线等传输介质中的传输特性。
通信原理的基本原理与概念
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信号的传输方式
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信道容量与香农定理
樊昌信版通信原理的特点与优势
内容丰富:涵盖了通信原理 的各个方面,包括信号分析、 信道特性、调制解调、编码 解码等。
结构清晰:采用模块化的方式 组织内容,使得学习更加系统 化、条理化。
理论性强:注重理论推导和 证明,对于通信原理的核心 概念和原理进行了深入的探 讨。
实践性强:通过大量的例题和 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 掌握通信原理的应用。
语言简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 描述复杂的概念和原理,使得 学习更加轻松愉快。
樊昌信版通信原理的应用与发展
樊昌信版通信原理的应用领域 樊昌信版通信原理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樊昌信版通信原理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 樊昌信版通信原理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因果系统与非因 果系统
线性时不变系统
定义:满足线性 性和时不变性的 系统
特性:具有叠加 性和比例性,满 足齐次性和可逆 性
描述方式:常系 数线性微分方程 或差分方程
分类:连续时间 系统和离散时间 系统
Part Four
模拟通信原理
调制的基本概念
调制的作用:将低频信号转换 为高频信号,以便传输
调制的方式:调幅、调频、调 相
数字信号的接收与处理:包括数字信号的接收、解码、解调等处理过程,以及数字信号处理在 接收系统中的应用。
通信原理第7版课件樊昌信版

? 2 F2 (x1,x2;t1, t2 ) ?x1?x2
?
f2 ( x1,x2;t1,t2 )
二维概率密度函数
大家好
? n 维分布函数 n 维概率密度函数
大家好
§3.1.2 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 ---描述随机过程的主要特性
? 均值 ---随机过程的n个样本函数曲线的摆动中心
? E ??(t)??
t1
t2
t
? 特性描述 :
大家好
§3.1.1 随机过程的分布函数
? 一维分布函数 ---描述孤立时刻的统计特性
F1(x1,t1) ? P[t?() 1 ? x1]
?F1 (x1,t1 ) ? ?x1
f1(x1,t1 )
一维概率密度函数
? ? ? 二维分布函数 F2 (x1,x2;t1,t2 ) ? P? (t1 ) ? x1, (t2 ) ? x2 ?
—— 自变量的 递减 函数
erf (c0) ? 1 erf (?c ) ? 0
大家好
课件制作:曹丽娜
erfc()x ? 1 ? erf ()x
erf (? x) ? ? erf (x) erf (? x)c ? 2 ? erf (x) c
利用误差函数,可将F(x)表示为:
意义:
F
(x)
?
? ??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院
大家好
课件制作:曹丽娜
例
解题 第1步:判断? (t)是否平稳,即求其统计平均值
思路:
若均值为常数,且自相关函数只与时间
间隔? 有关, 则? (t) 是广义平稳的。 第2步:求? (t) 的时间平均值
第3步:比较 统计平均值 和 时间平均值
解题 过程: 参见教材41页
通信原理樊昌信课件

2DPSK信号的产生方法
(a)绝对码
1
1
0
1
0
(b)相对码
0
1
0
0
1
1
参考
(c)2DPSK t
由上图可见,先对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进行差分编码, 即把表示数字信息序列的绝对码变换成相对码(差分 码),然后再根据相对码进行绝对调相,从而产生二进 制差分相移键控信号。
上图中使用的是传号差分码,即载波的相位遇到原数字
2DPSK信号相位:(0) π 0 0 π π π 0 π π
或
(π ) 0 π π 0 0 0 π 0 0
相应的2DPSK信号的波形如下:
(a)绝对码
1
1
0
1
0
(b)相对码
0
1
0
0
1
1
参考
(c)2DPSK t
由此例可知,对于相同的基带信号,由于初始相位不同,2DPSK信 号的相位可以不同。
即:2DPSK信号的相位并不直接代表基带信号,而前后码元的相对
b
低通
滤波器
低通 滤波器
c
抽样
判决器
定时 脉冲
d
输出
输出 抽样 判决器
cosωct
定时 脉冲
26
第7章数字带通传Βιβλιοθήκη 系统非相干解调过程的时间波形
1
0
0
1
a t
b t
c t
d
1
0
0
1
t
27
第7章数字带通传输系统
功率谱密度
2ASK信号可以表示成
e2ASK (t) = s(t )cosωct
式中 s(t) -二进制单极性随机矩形脉冲序列
《通信原理》_樊昌信_曹丽娜_编著第六版课件_1-14全

第1章绪论
1.1通信的基本概念
通信原理
第1章绪论
通信的目的:传递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 消息:是物质或精神状态的一种反映,例如 语音、文字、音乐、数据、图片或活动图像 等。 信息:是消息中包含的有效内容。 实现通信的方式和手段:
非电的:如旌旗、消息树、烽火台… 电的:如电报、电话、广播、电视、遥控、遥测、 因特网和计算机通信等。
满足上述3条件的关系式如下:
1 P(x)
IlogalogaP(x)-信息量的定义
第1章绪论
IlogalogaP(x)
1 P(x)
上式中对数的底: 若a=2,信息量的单位称为比特(bit),可简记为b 若a=e,信息量的单位称为奈特(nat), 若a=10,信息量的单位称为哈特莱(Hartley)。 通常广泛使用的单位为比特,这时有
接收设备:从受到减损的接收信号中正确恢复出原始电 信号。 受信者(信宿):把原始电信号还原成相应的消息,如 扬声器等。
第1章绪论
1.2.2模拟通信系统模型和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tt
图1-2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代表消息的信号参量取值连续,例如麦克 风输出电压:
(a)话音信号(b)抽样信号
第1章绪论
【例1】一离散信源由―0‖,―1‖,―2‖,―3‖四个符 号组成,它们出现的概率分别为3/8,1/4,1/4,1/8, 且每个符号的出现都是独立的。试求某消息 2010201302130 01203210100321010023102002010312032100120210的 信息量。 【解】此消息中,―0‖出现23次,―1‖出现14次,―2‖ 出现13次,―3‖出现7次,共有57个符号,故该消息的
1.1通信的基本概念
通信原理
第1章绪论
通信的目的:传递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 消息:是物质或精神状态的一种反映,例如 语音、文字、音乐、数据、图片或活动图像 等。 信息:是消息中包含的有效内容。 实现通信的方式和手段:
非电的:如旌旗、消息树、烽火台… 电的:如电报、电话、广播、电视、遥控、遥测、 因特网和计算机通信等。
满足上述3条件的关系式如下:
1 P(x)
IlogalogaP(x)-信息量的定义
第1章绪论
IlogalogaP(x)
1 P(x)
上式中对数的底: 若a=2,信息量的单位称为比特(bit),可简记为b 若a=e,信息量的单位称为奈特(nat), 若a=10,信息量的单位称为哈特莱(Hartley)。 通常广泛使用的单位为比特,这时有
接收设备:从受到减损的接收信号中正确恢复出原始电 信号。 受信者(信宿):把原始电信号还原成相应的消息,如 扬声器等。
第1章绪论
1.2.2模拟通信系统模型和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tt
图1-2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代表消息的信号参量取值连续,例如麦克 风输出电压:
(a)话音信号(b)抽样信号
第1章绪论
【例1】一离散信源由―0‖,―1‖,―2‖,―3‖四个符 号组成,它们出现的概率分别为3/8,1/4,1/4,1/8, 且每个符号的出现都是独立的。试求某消息 2010201302130 01203210100321010023102002010312032100120210的 信息量。 【解】此消息中,―0‖出现23次,―1‖出现14次,―2‖ 出现13次,―3‖出现7次,共有57个符号,故该消息的
通信原理樊昌信第七版

1. 传输特性
H ()H ()ej ()
H() ~ 幅频特性
()~相频特性
2. 无失真传输
H ( )K ejtd
H() K
()td
n 无失真传输(理想恒参信道)特性曲线:
恒参信道
|H()|
K
() td
td
0
H() K
幅频特性
0
0
()td ()dd ()td
相频特性
群迟延特性
n 理想恒参信道的冲激响应:
定义·分类
模型·特性
影响·措施
信道噪声 信道容量
20
§4.3 信道数学模型
1. 调制信道模型 n 模型: 叠加有噪声的线性时变/时不变网络:
si (t)
C()
输入
r(t)
+
输出
n 共性:
信道
n(t)
有一对(或多对)输入端和输出端
大多数信道都满足线性叠加原理
对信号有固定或时变的延迟和损耗
无信号输入时,仍可能有输出(噪声)
地球
对流层散射通信
r 流星余迹散射
无线信道
流星余迹
特性: 高度80 ~ 120 km,长度15 ~ 40 km 存留时间:小于1秒至几分钟
频率: 30 ~ 100 MHz 距离: 1000 km以上 用途: 低速存储、高速突发、断续传输
12
§4.2 有线信道
n 明线 n 对称电缆 n 同轴电缆 n 光纤
本章内容:
第4章 信道
信道分类
信道模型
恒参/随参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信道噪声
信道容量
定义·分类
模型·特性
影响·措施
信道噪声 信道容量
通信原理第7章(樊昌信第七版)PPT课件

参考相位
载波相位 φn
A 方式
0° 90° 180° 270°
B 方式
225° 315° 45° 135°
11Biblioteka 0001t
01
A方式
第16页/共46页
2) QPSK调制
正交调相法
b(1)
01
11
QPSK信号可视为两个互为
a(0)
正交的2PSK信号的合成。
00
I (t) x
a(1)
10 b(0)
B方式
第21页/共46页
22
改进思路:
Q
01
11
0
I
00
10
QPSK 相位路径 最大相位跳变 180°
第22页/共46页
改进思路:
信号点不作对角线移动 即双比特ab不同时跳变
Q
01
11
0
I
00
10
第23页/共46页
4 OQPSK (偏置或交错QPSK,Offset QPSK)
改进思路:
信号点不作对角线移动 即双比特ab不同时跳变
10
4DPSK
10
11
00
参考相位
01
A方式
11
01
10
4PSK
第33页/共46页
00
t
00
t
2 QDPSK调制
也有正交调相法 和 相位选择法 仅需在QPSK调制器基础上增添差分编码(码变换)
a
输入 串/并 变换
b
差分 编码
将绝对码 ab ⇨相对码 cd
c
载波 振荡
d
x
cosct
移相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1 1 2 2 2 PS ( f ) f S G ( f ) f S G (mf S ) ( f mf S ) 4 4 m
讨论:
1, g t 0, t TS 2 其他t
若表示“1”码的波形g2(t) = g(t)为 不归零(NRZ)矩形脉冲,即
2 m S 1 S 2 S
2
f [PG (mf ) (1 P)G (mf )] ( f mf )
S
2
可得到由其构成的随机脉冲序列的双边功率谱密度为
PS ( f ) f S P(1 P) G ( f )
当P=1/2时,上式简化为
m
f
S
(1 P)G (mf S ) ( f mf S )
第6章
数字基带传输
通信原理(第7版)
樊昌信 曹丽娜 编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 课件制作:曹丽娜
本章内容:
数字基带信号的特性 如何设计传输总特性 如何提高抗噪声性能
第6章 数字基带
— 波形 频谱 码型 — 以消除码间干扰 — 以减小噪声影响
眼图 — 估计系统性能的实验手段 部分响应 时域均衡
m N n N
a
2
N
N
m n
ae
N
j 2 f n m TB
G1 f G2 f G1 f G2 f
2 j 2 f n m TB E UT f E am an e G1 f G2 f m N n N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 课件制作:曹丽娜
§6.1.2 基带信号的频谱特性 ---PSD
目的:
确定信号带宽 获得位定时分量、直流分量等
由于数字基带信号是一个随机脉冲序列,没有确定的频谱函数,所以只 能用功率谱来描述它的频谱特性。 将从随机过程功率谱的原始定义出发,求出数字随机序列的功率谱公式
n
v (t )
n
——周期性信号,
v(t)在每个码元内的统计平均波形相同,故v(t) 是以Ts为周期的周期信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
课件制作:曹丽娜
稳态波 v(t) 和 交变波 u(t)
交变波u(t)是s(t)与v(t)之差 v (t )
即
于是
u (t ) s (t ) v(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 课件制作:曹丽娜
E[ U T ( f ) ] Pu ( f ) lim N (2 N 1)T B
2
UT ( f )
2
n N
N
an e j 2 f nTB [G1 ( f ) G2 ( f )]
UT ( f ) UT f UT f
n
[ Pg (t nT ) (1 P) g (t nT )]
1 B 2 B
周期TB
可展成傅里叶级数
v(t )
1 Cm TB
m
Cm e j 2 m f B t
v(t )e j 2 m f B t dt
式中
TB 2 T B 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
方法:
相关函数 功率谱密度 由功率谱密度的定义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
课件制作:曹丽娜
§6.1.2 基带信号的频谱特性 ---PSD
思路:
分解
交变波
稳态波
s(t ) u(t ) v(t )
Ps ( f ) P u( f ) P v( 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 课件制作:曹丽娜
课件制作:曹丽娜
1 Cm TB
TB 2 T B 2
v(t )e
j 2 m f B t
dt
∵ 在(-TB/2,TB/2)内: v(t ) Pg1 (t ) (1 P) g2 (t )
∴
1 Cm TB
Pg (t ) (1 P) g (t ) e
1 2
TB 2 T B 2
/ Ts 1
接收端很容易识别出每个码元的起止时刻,便于同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
课件制作:曹丽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
课件制作:曹丽娜
四电平波形 00—— +3E 01—— +E 10—— - E 11—— -3E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 课件制作:曹丽娜
数 字 基 带 信 号 的 表 示 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 课件制作:曹丽娜
稳态波 v(t) 和 交变波 u(t)
v(t):所谓稳态波,即随机序列s(t)的统计平均分量,它 取决于每个码元内出现g1(t)和g2(t) 的概率加权平均:
v ( nT
1
B
) (1 P ) g 2 (t nTB )]
N
uT (t ) UT ( f )
N n N n 1 B 2 B
uT (t )
n N
u (t ) a [ g (t nT ) g (t nT )]
n
课件制作:曹丽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
UT ( f )
其中
G2 ( f ) g2 (t )e j 2 ft d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 课件制作:曹丽娜
E[ U T ( f ) ] Pu ( f ) lim N (2 N 1)T B
2
P 1 P ,m n E am an ,m n 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
课件制作:曹丽娜
3 s(t ) =u(t)+v(t) 的功率谱密度---Ps( f )
G1 (mfB ) g1 (t )e j 2 m f Bt dt
2
2
根据周期信号的功率谱密度与傅里叶系数的关系可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
课件制作:曹丽娜
2 u(t)的功率谱密度---Pu( f )
取截短时间:
T (2 N 1)TB
UT ( f )
u(t)的截短函数:
其中
u n (t ) a n [ g1 (t nTs ) g 2 (t nTs )] 1 P, 以概率P an P, 以概率(1 P)
显然, u(t)是一个随机脉冲序列 。
1 v(t)的功率谱密度---Pv( f )
v(t)是以为Ts周期的周期信号
v(t )
双边谱
单边谱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
课件制作:曹丽娜
讨论:
1 fB RB TB
连续谱
连续谱 带宽 B 离散谱 定时分量,形状(m=1)等
离散谱
连续谱能否消失 ?
离散谱消失的条件?
连续谱总是存在的,这是因为代表数据信息的g1(t) 和g2(t)波形不能完全相同,故有G1(f) ≠ G2(f) 对于双极性信号 g1(t) = - g2(t) = g(t) ,且概率 P=1/2(等概)时,则没有离散分量(f - mfs)
推导:设二进制的随机脉冲序列:
g1(t+2TB) g2(t+TB) g1(t ) g1(t-2TB) g2(t-TB) g2(t-2TB)
-TB
TB
s(t )
n
s (t )
n
“0” ---- g1(t) ----- P “1 ”---- g2(t) ----- 1-P
g1 (t nTB ), 以概率P出现 sn (t ) , 以(1 P)出现 g( 2 t nTB)
单个
几种基本的基带信号波形
序列
六种基本信号波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
课件制作:曹丽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
课件制作:曹丽娜
归零
/ Ts 1
通常,归零波形使用半占空码,即占空比为50% 单极性波形和双极性波形属于非归零(NRZ)波形,其占空比等于100%
课件制作:曹丽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 课件制作:曹丽娜
基带传输系统组成:
基带脉冲 输入 发送 滤波器 信道 接收 滤波器 同步 提取 抽样 判决器
引言
基带脉冲 输出
噪声
信道:给基带信号提供传输通道。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学院
课件制作:曹丽娜
引言
基带脉冲 输入 发送 滤波器 信道 接收 滤波器 同步 提取 抽样 判决器 基带脉冲 输出
u (t )
n
[ Pg (t nT ) (1 P) g (t nT )]
1 B 2 B
n
u
n
(t )
n
v (t )
n
式中,
g1 (t nTs ) Pg1 (t nTs ) (1 P) g 2 (t nTs ) (1 P)[ g (t nT ) g (t nT )], 以概率P 1 s 2 s un (t ) g 2 (t nTs ) Pg1 (t nTs ) (1 P) g 2 (t nTs ) P[ g1 (t nTs ) g 2 (t nTs )], 以概率(1 P) 或写成
j 2 m f B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