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墩身立柱首件总结

合集下载

立柱首件工程总结报告

立柱首件工程总结报告

目录一、立柱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报告三、施工原始记录表桥梁立柱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报告一、工程概况我部根据场地条件和施工顺序,选定K36+613龙塘大桥4#墩0#立柱作为本标段桥梁立柱的首件工程。

该立柱主要设计参数为:直径Φ1.3m,柱高11.663m,柱底标高:131.500m, 柱顶标高:143.163m,C40砼15.48m3 , 光圆钢筋269.52kg、带肋钢筋1462.41kg。

其平面位置图如下:该立柱于2016年4月21日成功浇筑。

施工过程比较顺利,为保证后期的立柱施工能够更加顺利,现对首件立柱施工进行全面总结。

二、施工准备立柱用砼由我部拌和场依据监理工程师允许使用的原材料和批准的配合比拌和、砼罐车送料;钢筋制作在我部钢筋加工场内完成半成品制作,运至现场拼装、安装。

1、临时道路本立柱附近交通较为发达,与我部砼拌和场相邻。

2、材料准备工程材料砂、碎石、水泥、钢筋经检验合格后购进。

试验室已作好各种混凝土配合比和各种原材料的试验工作,并已报监理工程师批复。

3、供电本立柱施工的生产电力由架设在砼拌和场内的一台630KW变压器提供,同时搭设发电机房一间,配备200KW发电机两台以防备用。

4,砼配比控制立柱砼设计强度为C40Mpa,设计配合比为:432:1075:779:164(水泥:碎石:砂:水),坍落度为120mm~160mm。

5,技术准备首件工程开工前由项目部组织对一线工作人员进行质量、安全、文明施工作业技术交底,并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针对问题,商议确定解决办法。

6,设备准备对进场设备、机具进行安装、调试检查和试运转,确保机械正常工作。

对进场的立柱钢模进行打磨、除锈,同时浇筑了多节试验柱进行外观检验。

三、总结目的1. 确定合理的施工工艺流程;2. 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人员组合;3. 确定合理的施工周期;4. 通过首件工程的施工,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用于指导全部立柱工程施工并达到技术质量标准。

墩身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墩身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承台首件工程施工总结一、首件承台的意义为了加强工程质量;立足于“预防为主,先试点”的原则,认真贯彻执行“以工序保分项,以分项保分部,以分部保单位,以单位保证总体”的质量保证体系。

为了确保承台工程质量符合要求及技术标准,我部选择3#墩左幅作为承台首件工程,对承台施工过程中的工艺工法、质量检测标准、方式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出最佳的工艺工法,为将来建立样板工程,以指导后续承台工程大规模施工,预防后续施工生产中可能产生的质量、安全问题。

二、首件承台工程概况本首件工程,飞虹大桥3#墩左幅承台,承台长m、宽3m、高2m,设计砼强度为C30,砼方量为45m³,于2016年3月12日18点完成混凝土浇筑。

拆模后经现场仔细检查,承台菱角顺直,无变形、跑模现象;顶面、侧面表面平整、光洁,无明显施工缝;没有出现露筋和空洞现象,无明显蜂窝、麻面现象,没有出现裂纹。

三、首件工程存在的不足;1、施工工序街接不紧凑,从钢筋绑扎、模板安装到混凝土浇筑时间过长。

2、底节模板有局部少量漏浆。

3、局部有微小的错台。

4、振捣存在一定的问题,出现小部分气泡。

5、吊车和现场指挥吊车的专职人员配合不默契,导致承台边角被起吊模板撞破角。

四、下步施工注意事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此次首件工程的施工,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了我们工作中的很多不足之处。

在首件施工完毕后,我们在现场对工人召开了首件工程总结会。

根据此次首件工程暴露出的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措施确保以后同类工程的顺利进行。

1、合理安排好各工序衔接,确保质量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满足工期要求。

&2、加强对模板安装过程控制,保证模板接缝严密,不出现漏浆。

3、模板安装过程中保证相邻模板接缝要严密。

4、加强振捣班组的培训教育,增强质量意识,不能盲目凭经验而漏振、少振、过振,并严格控制振捣过程。

5、加强砼塌落度控制,承台砼设计塌落度为120~180mm,实际浇筑为170mm,以后尽量控制160mm以下。

立柱施工总结报告(首件工程)

立柱施工总结报告(首件工程)

中交西安萌兴公司青兰高速公路宜瓦段QL3合同段首件立柱施工总结首件立柱施工总结2008年6月24日,我项目部对YK43+129小南川大桥1-a立柱进行了混凝土浇筑施工,这是我项目部浇筑的第一根立柱,我们项目经理部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一、确定施工工艺1、模板安装钢模板支立牢固,缝隙严密,无锈蚀,颜色一致,干净。

模板内侧均匀涂刷隔离剂。

在台座上组合钢模板时,模板外侧用上下调整螺丝支撑固定,缝隙严密,防止跑模。

立柱内模采用组合钢模板,模板的腿子下面我们采用了方木块支垫。

预制箱梁模板采用厂制组合钢模板。

模板安装就位后,特别注意测量调整侧模标高和横向坡度及方向。

2、钢筋加工及安装(1)、材料要求进场钢筋按照JTJ055-83《公路工程金属试验规程》进行屈服点、抗拉强度、延伸量和冷弯试验;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放,并立牌以识别;厂家提供的钢筋必须附有质量保证书或检验合格证,并进行抽检,也对钢筋进行机械性能及可焊性能试验。

(2)、钢筋的加工a、钢筋调直采用冷拉方法进行,Ⅰ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大于2%,Ⅱ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大于1%。

b、钢筋的截断及弯曲工作在工地场地内进行,钢筋的弯曲采用冷弯的方法。

(3)、钢筋的焊接与绑扎a、所有钢筋准确安设,当浇筑混凝土时,用支撑将钢筋进行结构固定,保证钢筋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发生移动。

固定后的钢筋必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不在浇筑混凝土时安设或插入钢筋。

b、预制混凝土垫块或塑料垫块保证钢筋固定于正确位置的,其形状大小符合钢筋保护层要求并取得监理工程师的许可;c、钢筋的垫块间距在纵横方向均不大于1.2m;不使用卵石、碎石、木块及金属等其它材料作为钢筋的垫块。

d、钢筋绑扎完成后,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才能浇注混凝土,箱梁钢筋检验标准如下:钢筋接头一般采用焊接和绑扎两种处理方法。

钢筋连接点不设在最大应力点处,严格按规范要求处理接头。

4、混凝土的拌和、运输与浇筑:a、混凝土的拌和模板、钢筋检验合格后,进行砼的浇筑;拌和采用集中拌和。

墩柱首件工程总结

墩柱首件工程总结

墩柱首件工程总结一、工程概况高速公路合同段完成第一根墩柱位于头道河1#大桥,全长307米,中心桩号K180+167,上部结构为10×30m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T梁,下部结构为柱式和肋板式台,双柱式墩,墩柱径1.5m 挖共40根,墩高3.756~9.209m;墩柱混凝土C30。

二、资源配置1、进场设备2、劳动力配置三、施工工期1#大桥2#墩左幅2-1墩柱高8.679m,开工日期2010年7月10日,完工日期2010年7月12日,工期3天。

四、施工过程1.模板模板制作:采用大块整体钢模,选用8mm厚钢板面板,框架采用10×10的角钢、加劲肋采用8mm厚的钢板。

要求模板表面平整,尺寸偏差符合设计要求,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稳定性,且拆装方便接缝严密不漏浆。

并应指定专人,在砼灌注过程中加强检查、调整,以保证砼建筑物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

模板拼装前安排工人进行打磨,打磨完成后刷脱模剂,刷完脱模剂后开始拼装模板。

模板每节高2m,按照模板已经加工好的螺栓孔进行拼装,每节拼装完成后准备安装模板。

模板安装前,首先在系梁顶凿毛,并在系梁顶用红蓝铅在混凝土表面标出墩柱的直径以及模板的外边缘。

开始吊装第一节模板,模板按照已经画好的轮廓线安装,安装时注意调整模板的平整度,保证模板平整,不平整的部分下面垫平。

第一节模板安装好后,按照第一节模板的程序安装第二节,第二节调整位置对准第一节的螺栓孔后开始安装螺栓。

第二节加固完成后依此类推安装其他节模板。

共安装5节模板。

模板安装完成后检查轴线、高程符合设计要求后加固,保证模板在灌注混凝土过程受力后不变形、不移位。

模板加固采用揽风绳,在距离墩柱8m处,分别打4个地锚,地锚位置为互相垂直的,揽风绳安装在地锚和模板之间,然后吊垂球调整模板的垂直度并加固揽风绳。

揽风绳加固完成再检查模板的垂直度,使墩柱的垂直度满足设计要求。

模板加固完后,在墩柱底用水泥砂浆将模板密封,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漏浆。

2024年桥梁工程桥墩首件工程总结范本(2篇)

2024年桥梁工程桥墩首件工程总结范本(2篇)

2024年桥梁工程桥墩首件工程总结范本一、项目背景在____年,随着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桥梁工程的建设也日益增多。

本报告总结了____年桥梁工程中桥墩首件工程的情况,对该工程的实施情况、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二、项目概况1. 工程名称:某某桥梁工程桥墩首件工程2. 工程地点:某某地区3. 工程规模:共建设X座桥墩4. 工程周期:从____年X月开始,预计于2025年X月竣工三、实施情况1. 前期准备:在项目启动前,我们充分了解了工程的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并对人力、物力、材料等资源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2. 施工过程:a. 桩基工程:根据设计要求,我们选取了适合的施工方法,确保桩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b. 组合结构:结合桥墩的设计要求和实际施工条件,我们采用了预制柱加浇筑桥座的组合结构,提高了施工效率。

c. 质量监控:我们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进行了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检查和验收。

d. 安全管理:我们充分重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并制定了详细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

3. 成果展示:经过几个月的施工,桥墩首件工程于____年X月X日顺利完成,所有桥墩均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建设,质量符合预期。

四、问题与解决措施1. 施工难题:在桥墩首件工程中,我们遇到了某些难以预料的问题,例如地质条件复杂、天气不利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解决措施:a. 地质条件复杂:在施工前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勘察和分析,确定了合适的施工方法,并进行了必要的加固措施。

b. 天气不利:根据天气情况进行合理调整施工计划,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2. 管理问题:在工程施工中,我们发现了一些管理问题,例如施工进度不稳定、材料供应不及时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a. 施工进度不稳定:加强施工计划的编制和管理,确保施工进度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b. 材料供应不及时:与供应商保持紧密联系,提前预订和储备材料,确保施工材料的及时供应。

立柱首件工程总结报告

立柱首件工程总结报告

立柱首件工程总结报告一、项目概述二、工程过程分析1.设计阶段:设计师充分考虑了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和安全性,设计了合理的立柱数量和尺寸。

在设计过程中,与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了充分沟通和协调,确保了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材料采购: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我们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选择了高质量的钢筋和混凝土,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了采购,确保了材料的合格性和供货的及时性。

3.施工准备:在施工前,我们组织了专业的施工人员进行工程规划和操作流程的制定,确保施工过程的有序进行。

同时,还准备了必要的施工设备和工具,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4.施工过程: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操作,注重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同时,我们还优化了施工流程,采用了高效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提高了工程施工效率。

5.质量把控: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加强了质量管理,严格控制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我们对施工现场进行了定期巡查和检测,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施工过程中存在人员安全意识不强的问题。

在今后的工程中,需要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制定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2.施工流程中存在不协调和不顺畅的问题。

今后的工程中,需加强协调工作,优化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

3.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质量问题,如一些立柱的尺寸不符合要求等。

今后的工程中,需要加强质量控制,加强对施工工艺的把控,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四、经验总结1.设计阶段要与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充分沟通和协调,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材料采购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确保材料的合格性和供货的及时性。

3.施工前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操作流程,确保施工过程的有序进行。

4.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操作,注重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墩身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墩身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墩身首件工程施工总结为确保××大桥建设成高品质大桥,根据首件许可制度的相关要求,我合同段于××××年××月××日-××月××日进行墩身首件施工。

现将墩身首件施工情况总结如下:一、工程概况试验墩以引桥××#墩身为模拟实例浇筑高度3m(分两次浇筑),底节为6m×1.5m的实心墩,顶节为6m×1.5m的空心墩,空心墩部分底部内腔断面尺寸为3m×1m,顶部内腔断面尺寸4.5m×1.6m,钢筋按照30#墩钢筋布置进行绑扎。

砼累计浇筑45m3,其中:第一次浇筑27m3,第二次浇筑18m3。

二、墩身首件施工流程1、编制首件施工方案上报审批,根据审批意见对方案进行完善;2、进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施工方案交底、材料准备、场地准备等;3、现场钢筋绑扎;4、对钢筋组织验收,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4、根据确定的整改措施对钢筋进行调整,完成转序验收;5、模板安装;6、对模板组织验收,对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办法;7、根据确定的整改措施对模板进行调整,完成转序验收;8、砼浇筑;9、模板拆除及砼养护,进行砼外观验收;10、对砼外观质量缺陷原因分析,确定改进措施;11、完成首件施工总结。

三、实体检测××月××日,对墩身首件实体质量进行了相关项目的检测,检测结果见附表。

(模板是整体安装,两次砼浇筑间隔时间为3天)首件墩身各指标抽检实测数据及合格率序号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实测数据合格率1 混凝土强度(Mpa)3d 26.1、25.7、25.96d 35.2、36.1、34.82 断面尺寸(mm)±206008、6004、2997、2995 100%3 墩身竖直度(mm)H/1500且不大于202、1、2、1、2、1、1、2 100%4 节段错节(mm)5 3、2、4、5、0、3、2、1 100%5 大面积平整度5 4、3、2、2、5、5、4、5 100%6保护层厚度(mm)40≤L≤8576、65、55、78、45、53、66、65100% 墩身实体质量相关项目检测数据表明,混凝土强度等内在质量指标能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施工采用的模板及施工工艺满足施工要求。

桥梁工程桥墩首件工程总结

桥梁工程桥墩首件工程总结

桥梁工程桥墩首件工程总结一、工程概况桥梁是交通运输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桥墩作为桥梁的支撑结构,承受着桥梁的整体荷载。

桥墩首件工程是桥梁建设的重要环节,对于保证桥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桥梁工程桥墩首件工程是位于XX地区的XX桥梁首件工程,桥墩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度XXm,宽度XXm,总计XX个桥墩。

工程总造价XX万元,项目周期为XX个月。

二、工程过程1.前期准备在工程开始前,项目经理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测,确定桥墩的最佳位置和设计方案。

并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流程,确定了施工人员的职责和工作计划。

2.基础施工在桥墩首件工程中,基础施工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首先是对基坑进行开挖和排水工程,在确保基坑稳定后,进行了桩基础的施工。

施工团队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对桩基进行了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等工序。

施工期间,对沉积在基坑底部的软土进行了加固处理,提高了桩基的承载能力。

3.立柱施工在基础完成后,进行了立柱的施工。

首先是进行了立柱的模板制作和安装,然后进行了钢筋的绑扎和安装。

施工人员使用了高效的施工设备和安全防护措施,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最后进行了混凝土浇筑,确保了桥墩的整体稳定性和坚固性。

4.质量检验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和工程验收标准进行了质量检验。

对混凝土强度、钢筋布置等进行了现场检测和核实。

施工团队高度重视质量控制,确保了桥墩首件工程的合格率。

三、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在桥墩首件工程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但通过适当的解决措施,顺利完成了工程。

1.土质问题由于工程地区土壤含水量较高,且存在泥浆黏性大的问题,给施工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采取了加大排水设备的投入,加强了基坑降水工作,并对基坑进行了防渗处理,确保基坑的稳定性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2.工期问题由于施工地区气候条件恶劣,存在大雨等天气因素,给工期的安排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为了避免因天气原因延误工期,我们加大了施工人员的投入和施工设备的使用,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梁墩身立柱首件总结————————————————————————————————作者:————————————————————————————————日期:云湛高速公路TJ11标桥梁墩柱首件工程施工总结一、工程概况云湛高速公路云浮至湛江段及支线工程位于珠三角西部地区外围,是广东省高公路网规划的“第二横”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标段为汕(头)湛(江)高速公路云浮至湛江段及支线工程第TJ11标段,位于阳春市八甲镇境内,路线总体呈东西走向,途经八甲镇、那霍镇。

起讫桩号K127+515~K138+600,路线全长11.085km。

全线桥梁共计2057.8m/6座。

根据云湛高速公路管理中心阳化管理处下发的《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手册》及“首件工程认可制”等相关要求,我部选择扶林埇大桥右幅2#墩柱作为首件工程,立足于“预防为主,先到试点”的原则,为指导续工程批量生产,及时预防和纠正后续批量生产中可能产生的各种质量问题。

墩柱首件工程施工目的:①确定合理的施工工艺流程;②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人员组合;③通过首件工程的施工,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用于指导全部墩柱(台身)工程施工并达到技术质量标准。

扶林埇大桥在K136+110处,桥跨布置为左幅6×25m,右幅5×25m 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桥面连续组合箱梁;桥台采用座板台、柱式桥台、桩基础,桥墩采用柱式墩,桩基础;墩柱共18个;柱径1.4m墩柱共计17个;柱径1.6m墩柱1个。

扶林埇大桥右幅2#-1墩柱柱径为1.4m,墩柱高14.925m,墩柱混凝土标号为C35。

二、施工组织及资源配置1、工期计划根据资源配置及工艺要求,统筹安排首件工程扶林埇大桥右幅2#-1墩柱的施工工期计划。

施工工期: 2015年12月28日~2016年1月11日。

施工总结:2016年1月11日~2016年1月13日。

2、资源配置2.1、施工人员配置①管理人员配置我部根据桥梁结构形式、工程数量及相应的技术难度系数,配置包括主要生产负责人、主要技术负责人、质检工程师、现场施工员、试验员、测量员、安全员、材料员等相关管理人员。

施工组织及施工人员配备表编号职务备注1 项目经理全面负责2项目总工负责技术指导3 副经理负责组织安排4 质检工程师负责施工质量控制5 工程部长负责现场控制与总结6 专职安全员负责施工安全工作7 现场工程师负责施工管理8 测量队长负责测量放样9 试验工程师负责试验工作10 试验员负责试验检测11物设部长负责机械与物资供应12 桥梁作业队队长现场组织施工管理工作②施工工人配置我部将根据工程数量、节点工期及相应的技术难度程度和现场实际情况,安排具有多年经验并施工过同类桥梁施工的专业施工队伍进行施工,配备混凝土工4人,钢筋工3人,电工1人,机械工2人,修理工1人,普工10人,辅助人员5人等相关施工工人。

2.2拟投入主要机械设备配置序号机械名称规格单位数量1 发电机180kw 台 12空压机15KW 台 13 振捣棒50 台 44 吊车25吨辆 15钢筋切断机Q40台16钢筋调直机GT口型台 17钢筋弯曲机CW40台 18 挖掘机PC200 台19 装载机50 台 110 电焊机BX工500 台 311 数控钢筋弯箍机WG12D-2台112 钢筋套丝机GS40台113 拌和机HZS90 套 214 混凝土运输罐车8m3辆615 墩柱模板柱径1.4m套 216 串桶套 13、墩柱所用砼采用强制式搅拌机进行拌和,砼罐车运输到施工现场,砼由吊车配合入模,振捣棒振捣密实。

三、施工工艺流程1、施工准备清理现场:墩桩系梁完成后,待砼的强度初步形成后(一般在14天左右),清理现场所有墩桩系梁施工物品、泥浆和杂物,平整场地,达到清洁卫生,文明有序,不宜运走的施工材料要求堆码整齐、机具停放有序。

测量放样:现场清理完成后,由测量队现场施工放样,放样前先行对放设的导线点进行复核,复核无误后,才能进行墩柱放样,以免造成因放样失误而引起的质量事故。

浇筑试验柱:在K135+500处钢筋加工场旁场地及施工现场浇筑试验柱2根,通过试验柱确定施工工艺参数;调校模板消除模板错台;优化配合比确保混凝土质量和外观;制定操作性强的施工工艺流程等为后续大面积墩柱指导施工。

2、桩顶凿除施工墩柱施工前要凿毛,对墩柱轮廓线范围内的桩顶面(承台顶面)混凝土全部凿毛(包括钢筋保护层范围内)。

待桩砼强度不小于10Mpa时,采用人工手持风镐凿除桩顶(承台顶)的浮浆。

经过凿毛处理后的混凝土表面,用压力水冲洗干净,使表面保持湿润但不积水,在浇筑墩柱混凝土时,按照规范要求铺一层1~2cm厚的高标号水泥砂浆。

有系梁的桩基,在桩系梁顶凿毛准备墩柱施工。

3、地基处理为使砼罐车、吊车等重型机械进入施工现场,在墩柱施工前对原地面进行压实处理。

便道及墩柱四周采用30~50cm厚碎石土填筑,上铺20cm石粉,压路机碾压,局部采用10cm厚C20砼硬化,保证墩柱底部标高精度要求。

4、测量放线根据墩身位置和尺寸,由测量队在桩基上放出墩柱中心点,然后利用十字线控制桩点,根据十字交叉法定出墩柱模板位置的控制线。

5、钢筋制作与安装采用钢筋成型机集中制作钢筋。

钢筋、机械连接器、焊条等的品种、规格和技术性能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受力钢筋同一截面的接头数量、搭接长度、焊接和机械接头质量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距墩柱顶2m和墩柱桩基连接的系梁1.5m范围内为箍筋钢筋加密区,钢筋间距10cm。

墩柱主筋与桩基主筋连接方式采用焊接,焊接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施工,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要求。

主筋下料时要满足设计长度,并预留伸入盖梁的钢筋长度。

主筋连接采用直螺纹套筒机械连接,钢筋接头按规范要求错开布置。

钢筋拉丝后内螺纹不得有缺牙、错牙、污染、生锈、机械损伤等严重现象;钢筋下料时,要确保切口端面平整,不得有马蹄形、挠曲、缺角和与钢筋轴线不垂直的现象,确保钢筋端部顺直;加工完后丝头要有塑料保护套,不得有污染、生锈、机械损伤现象,丝口经检验合格后再进行连接。

钢筋箍筋绑扎,加劲箍筋采用双面焊焊成闭合环形,焊缝长度不小于5D,定位钢筋要按规范设置,在钢筋制作时注意系梁钢筋位置。

在搭设好脚手架后,即可开始钢筋安装。

为确保施工过程中钢筋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钢筋四周设置高强度砂浆垫块,垫块根据设计要求的钢筋保护层厚度预先制作。

钢筋连接完成后报现场监理工程师验收,通过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钢筋安装检查实测项目见表3-1:表3-1 钢筋安装检查实测项目项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次1主筋间距(mm) ±20 尺量2 箍筋间距(mm) ±10 尺量3钢筋骨架长(mm) ±10尺量直径(mm) ±54保护层厚度(mm) +10~-7 尺量6、模板安装与支撑A、测量放线由测量队根据设计图纸在桩顶放出墩中心,然后采用十字交叉法定出墩柱中心位置,确定墩柱的轮廓边线。

B、模板设计及安装①根据设计图纸墩柱尺寸大小,墩柱模板统一在预制厂家订购,按标准化要求实行准入制度。

墩柱圆弧模板内直径1.4m,模板面板厚度5mm,圆弧模板单节长度分别为1.0m、2.0m、3.0m及6.0m不等,可根据实际需要配置一定数量不同长度模板。

每节采用两块模板围成。

拼缝处采用螺栓固定,横竖向法兰螺栓均要拧紧,保证模板的整体性,使模板在吊装过程中不变形。

圆柱墩模板设计图见图3-2所示。

②模型拼装:模板在正式安装前需在现场进行试拼工作,拼装之前要仔细检查模板的规格型号、平整度和光洁度,并涂刷脱模剂,不符合要求的模板不能使用。

模板安装时节面之间设置一道双面胶条,防止浇筑施工中浆液串漏,保证模板错台小于1.0mm。

模板在现场预拼检验合格后进行整体吊装、安装,模板安装前需检验模板底口地面平整度满足要求,四周紧靠模板外侧设置4-6个固定锚栓,确保模板整体安装后垂直精度及模板移位。

第一节段模板安装至墩系梁上口,模板的安装与拆卸均由吊车完成。

墩柱模板安装时的垂直度用经纬仪精确控制,模板安装完成后用4根风缆固定,风缆上设手拉葫芦调节、紧固。

图3-2 圆柱墩模板设计示意图③ 模板校正、支撑稳固:模板拼装好后,安装4根钢丝绳作缆风绳,上端拉住模板,下端固定在地面上的预埋钢筋桩上,然后利用全站仪进行放样定位,在测量队的指挥下,调节缆风绳上的手拉葫芦使模板垂直,最后用脚手架钢管撑紧模板,以保稳定。

墩柱模板安装、加固形式如图3-3所示。

图3-3 墩柱模板安装与加固图④ 安装第二节段模板:安装第二节段墩柱模板至盖梁下口50cm-100cm 处,模板的安装由吊车配合人工完成。

墩柱模板安装时的垂钢管排架缆风绳支撑钢管整体模板150.0150.080.080.0100.0100.0直度用经纬仪精确控制,浇筑混凝土前进行校核。

模板用4根风缆固定,风缆上设手拉葫芦调节、紧固;模板拼装好后,安装4根钢丝绳作缆风绳,上端拉住模板,下端固定在地面上的钢筋桩上,然后利用全站仪进行放样定位,在测量队的指挥下,调节缆风绳上的手拉葫芦使模板垂直,最后用脚手架钢管撑紧模板,以保稳定。

⑤搭设浇筑平台:墩柱模板安装完毕后,采用钢管脚手架在墩柱周边搭设混凝土施工作业平台,排架间排距按1.0×1.0m控制,步距为1.5m,四周设置剪刀撑结构,排架搭设高度根据墩身的高度不同而定,以满足墩柱混凝土灌注捣固、养护和拆模的需要。

作业平台排架搭设不得与墩柱模板连接,防止荷载影响墩柱模板变形移位,施工人员上下采用“爬梯”通行。

排架施工平台搭设形式如上图3-3所示。

⑥安全防护:模板、施工平台及上下通道搭设完成后,墩柱模板按十字型设置4根风缆地锚对称锁定,对钢管排架四周均设置安全防护网一道,防护网与排架绑扎牢固。

模板拼装完成后,利用全站仪检查调整模板的垂直度、平面尺寸、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误差不大于3mm。

模板加固及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浇筑砼。

模板加工、安装允许偏差见表3-2。

表3-2 模板加工、安装允许偏差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1长和宽0,-12 面板端偏斜≤0.53 模板标高柱、墙和梁±104 模板内部尺寸墩台±205 轴线偏差106 模板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7 模板表面平整(用2m直尺检查)57、墩身砼浇筑墩柱砼标号为C35,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水:减水剂=392:759:1092:157:3.92;砼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合,砼罐车运输,吊车、下料斗和窜筒配合浇注砼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捣固。

砼拌制前根据天气、气温适当的调整施工配合比,水泥、砂、碎石等原材料要符合要求,砼塌落度设计值为140mm~180mm,对于到场混凝土进行坍落度和外观检查,不合格的退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