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月考测试卷分析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月考试卷分析(大全五篇)

八年级物理月考试卷分析(大全五篇)

八年级物理月考试卷分析(大全五篇)第一篇:八年级物理月考试卷分析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一课时)本次测试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分值100分。

试卷能充分体现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试题有梯度,无偏题、怪题、难题,注重学生生活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题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注重科学探究,能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导向性强。

二、生答题基本情况1、填空题:总分27分,学生平均得分20分,主要错误出现在第5小题、7小题、10小题,主要是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和对物理情景,物理过程没有真正理解。

2、选择题:总分30分,学生平均得分21分,主要错误:11、16、20小题。

3、实验题:总分28分,学生平均得分18分,作用错误:21小题。

作用原因一是学生没有认真审题,没有真正理解题意;二是对研究物理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

5、计算题:总分15分,学生平均得分6分,本大题学生失分较多,作用问题是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基础较差,缺乏分析能力和基本的计算能力。

三、与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此次考试,我们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以下问题:a)基础知识的教学有待加强;b)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有待提高;c)实验教学进一步落实;学生基本技能训练不到位;d)学生课外实践活动未能认真开展;e)课堂教学中缺少物理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f)学生基本计算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培育力度不够。

四、今后教学的建议在以后的物理教学中,应加强基础知识的落实,充分用活教材,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认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训练学生技能,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注重物理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物理知识的应用,加强科学探究,使学生真正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学生分析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探索,勇于创新。

八年级物理月考试卷分析.docx 2

八年级物理月考试卷分析.docx   2

八年级物理月考试卷分析一、试题分析这次考试的目的是:一方面考查这段时间学生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学生学习松懈。

试题的范围有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的所有内容;试卷的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与简答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五大类型。

选择题中的大多数题、填空题中的少数题和作图题是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其余题是考查能力的。

试题较难、知识点多、有少数题偏。

选择题和填空题比例过大,实验和探究题分值太少。

二、分析各题出错的原因(一)选择题:普遍存在的问题第二题,学生主要对公式中的p=ρ液gh中的h的物理意义搞不清楚(h指的是液面到研究点的深度),通过学生的选项可知学生判断点b和点d压强相等,h是研究点到底面的深度。

第五题,学生主要对大气压很大理解还是很模糊,他并不清楚,小试管中有一个向上的大气压,在大气压作用下,小试管会竖直向上运动。

第八题,学生不会用比较法,先比较A、B对地面的压强根据P=F/S,受力面积一定,压力越大,压强越大;在比较 B、C对地面的压强,根据P+F/S,压力一定,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第九题,从题中可知,学生对于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并没有掌握。

第十一题,学生不知道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由于外部压强变小,气泡内的气压大于外部压强,所以气泡体积变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变大。

学生对所学知识不会灵活运用,没有综合知识的能力。

其他问题1、对增大压强的方法没有掌握,不能理论联系实际;3、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与哪些因素无关弄不清楚;4、二力平衡条件没有掌握;6、不会根据图像结合公式找到不变量去对两外两个量进行比较;7、没有掌握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0、没有搞清液体沸点与液体表面气压有怎样的关系,不知道降低沸点需要降低气压。

(二)填空题这道题失分最多,有关物体的浮沉条件的题有13、14、18、21,因为这部分知识没有学,学生失分多;16题连通器的原理:在叙述过程中把关键字丢了,如“同种液体”、“液体静止”、“各容器中的液面保持相平”,说明学生对概念理解不清;15题有关液体内部的压强计算学生因为对h不理解,所以数据代入错误;17题学生不写单位,单位换算错误,图钉尖对强的压力加上重力,根本不清楚力只有在同一直线上才能直接相加减;19题不清楚乒乓球不上浮是因为上表面受到水和大气压强大于下表面受到大气压强,能上浮了应该是下表面受到的压强比上表面受到的压强大。

八年级物理月考试卷分析

八年级物理月考试卷分析

八年级物理月考试卷分析一、试题分析:这次八年级月考试卷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注重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本卷分别以选择、填空、计算、实验探究四大题型对学生进行考查,试卷考察范围是八年级下册教材中力、运动和力及压强第一节内容的考察,试卷注重了对物理学科中的观察、判断、分析、理解、综合等各种能力的考查,试卷比较注重物理学科的实用性,试卷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

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的教学中注意联系身边的物理知识,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本次试题难度不是很大,各部分试题分数分配比较合理,试题的覆盖面广,重点突出,我认为试题的最大特点是基础性,且与实际生产生活联系非常紧密。

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考查,注重过程与方法的考查。

二、卷面各题分析成绩年级8.1 8.2 8.3 8.4 8.5 8.6 平均分35.5 30.9 36.3 49.1 35.1 34.7 22.9 及格率42.6% 32.43% 43.6% 72.1% 46.34% 32.3% 21.9% 优秀率8.1% 8.11% 20.5% 46.5% 9.76% 19.4% 12.5%1、选择题:总体来看,这次考试对于学生来说不是很难,错的比较多的题出错的根源主要在于很多同学审题不严,如选择题6、8小题。

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宽度不够。

其它的题整体答题情况还可以,针对学生答题情况,可以看出,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每一个知识点,还要注重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针对考试形式的变化今后要多加练习。

2、填空题:覆盖知识点比较全面,而且比较突出了对重点知识的考查,也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联系,最后一题很多同学分析错误,体现出学生对于刚刚学过的新知识掌握不够,总的来说填空题还是比较简单。

3、计算题:第19题很简单,有一部分学生没有读清题意,结果做错;第2 0题是关于压强的计算,综合性比较强,考查学生数学的面积单位换算、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压强的计算能力,所以丢分比较多,这一点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加强联系。

八年级物理第二次月考质量分析

八年级物理第二次月考质量分析

八年级物理第二次月考质量分析张远芳本次月考包括八年级上册前五章内容,第五章为重点,内容多刚刚学习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够系统,也不能准确地把握重难点,因此成绩不够理想。

二、试卷分析本次月考,选择题的内容,内容比较简单,题目难度适中,但由于学生的读图能力不够扎实,很多能在图中找到的知识,同学们都不能认真对待,不知道图中知道什么,而有些本该知道的东西也常犯常识性错误,好多同学竟然答不出近视原因,主要还是审题不严,再加上对所学的知识掌握不牢固,犯了最低级的错误。

答非所问,不能一一对应。

画图题光线的名称,不能完整落实到图上,很多学生就张冠李戴,不能标注具体光线位置及方向。

三、今后改进的措施1、让同学们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能够学以致用,学到实用的物理知识。

2、重点训练同学们的读图分析能力,使同学们能从图像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3、上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目前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不强,平时很少主动学习,除了教师指定的以外,不想再看书。

学生会在基础学科下功夫,而对物理理学科放任自流……除了要逐步引导学生转变其观念、行为外,教师一定要上好每一节课,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性,把每一节课都当作提升物理学科成绩的重要机会、重要时间,努力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到、学会更多的知识,提高综合物理能力。

4、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使学生“会学”。

(1)、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

使学生在物理学习中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会学”新知识。

(2)、强调图像的重要性,使学生会分析图像,能从图中找到有条件。

只靠死记课本内容,而没有把各种物理事物相互联系起来,落实在图上,是学不好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图,课本中的插图,要引导学生填图、绘图,提高分析图像的能力。

画图能力(3)、强化学生预习、听课、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的地理成绩不断提高。

八年级十月月考物理质量分析

八年级十月月考物理质量分析

八年级物理月考质量分析刘涛八年级月考成绩已经全部统计结束,为了更好地促进今后教学,现将这次考试结果分析如下:一、命题说明本次考试主要主要范围是考查八年级第一章《机械运动》和第二章《声现象》。

这次考试是一次阶段性测试,目的是检验十月以前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试卷总分为100分,考查题型分为四种题型。

由于还没有学习光现象,故没有涉及作图题,特此说明。

二、试卷题型分析从上面比例可以看出试卷侧重点偏向于《机械运动》。

从试卷题目来看试卷具有重基础、覆盖知识点全面、重点知识重点考察的特点。

三、学生成绩统计整个年级均分为:65.28,难度系数为0.6528,符合一般考试的难度系数。

说明试卷能够让好学生考出成绩,也能选出学习不认真的同学,具有很好的区分度。

现各班成绩比较如下:四、学生错题分析1.选择题错题主要集中在6,7,8,11,12题,一般的同学选择题分数集中在21分和24分。

第6题,是长度和速度估测的题,是中考中常考题型。

学生主要选C选项,反映学生不注意审题,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和速度缺乏认识。

第7题,是记录长度数据问题。

学生主要错选B选项,说明学生能判断记录结果需要单位,但不能正确判断分度值的位置,不能正确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第8题,是厚刻度尺的使放置问题。

学生错选为C选项,说明能把握一般刻度尺的用法,但没有理解刻度尺使用规则中的“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紧贴被测长度”这句话。

第11题,平均速度问题。

学生不能把握平均速度计算方法,还不习惯用字母表示计算表达式。

第12题,图像问题。

中考中常考题型,在运动中是必考题型。

学生虽然学习了直角坐标系知识,但还不能识别正比例图像,不能正确判断图像含义。

2.选择题第13题,学生错答为“m”,反映学生对单位换算不熟悉。

不能识别题目题意的变化。

第14题,选择数据是哪个,学生错答为选择代号。

反映学生审题不认真,没有准确理解题意就考试答题。

第15题,学生不能准确换算单位。

第18题,学生不能准确用声音三个特征关键词作答,很多学生还不能区分声音特征。

初二物理月考分析(共6篇)

初二物理月考分析(共6篇)

初二物理月考分析^p 〔共6篇〕篇1:初二物理月考分析^p 初二物理月考分析^p 上周七、八年级进展了月考,月考卷阅完后,我认真分析^p 了八(1)班的卷面情况,总结了如下几点问题:一、内容的抽象性,造成了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初二力学七、八章是力的根底局部,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的认识和力与运动的关系,内容抽象,且与生活现象不易联络,学生生活中的常识往往与理论知识相抵触。

如牛顿第一定律的.推导,实验是不能呈现结论的,而是在实验根底上经想象推导出来的,与生活脱节,学生单靠想象难以理解。

再如惯性问题、力与运动的关系。

都存在着与学生已有生活经历相抵触的情况,学生在这些题目上丢分严重。

二、内容的互扰,造成学生知识的混淆这一局部内容涉及到重力、摩擦力、惯性等概念,在日常生活中这些现象随处可见,讲解时有一种形式:如力的三要素,举生活中的现象,想象假设没有这些力或惯性,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等,学生在单独讲授时举例情况很好,但混在一起现象就混淆了。

三、认识问题的片面性,问题的不集中表达八(1)班从卷面上表现出来的问题突出集中在共性问题极少,个性问题较多,卷面上的题目在授课过程中根本都涉及过,所以共性问题较少,而每个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片面性就表达出来了。

八(1)班学生在平时学习方式上爱讨论、爱交流,缺乏独立考虑的习惯,讨论中认为自己掌握得挺好,但实际对知识的饿理解并不深化,考试中问题就显现出来了。

针对以上问题,我采用的方式就是单独辅导,逐一攻破。

尤其对前几名的学生问题逐一面对面的找寻他们的问题症结所在,并加以解决。

同时要加大卷面考试力度,减少课下讨论时机,要求学生逐渐养成独立考虑的习惯。

篇2:初二物理月考总结在本次月考中,全级718人有304人到达了80分以上,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优秀,占全级总人数的42.3%;及格人数577人,占全级总人数80.4%。

全级物理平均分数72.2分。

本次月考物理试卷是由我命题的,在命题过程中,我尽可能将书上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以各种不同的题型出如今试卷上,着重考察了长度时间的测量以及第二章声音的一些题目。

八年级物理月考质量分析

八年级物理月考质量分析

八年级物理月考质量分析一、基本情况: 本次月考181 人参加考试,优秀人数37 人。

占20.56% 合格人数95 人,占52.78%。

人均57.34 分。

二、试题特点。

本次考试内容为八年级物理第一、二章,试题具有以下特点: 1、重视基础背诵与运动知识的考查。

如著名物理学家及贡献,运动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2、重视了基础知识简单应用考查。

如运动静止的判断、参照物的选择,速度的相关计算等。

3、注重了易混知识点的考察。

4、重视了易混点和难点的考查。

如物理学家与相应著作容易混淆,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改变等。

5、重视了物理知识在实际中应用的考查,试题与实际紧密结合,体现了物理知识的使用性。

如根据交通标志牌求相应物理量,根据车票内容求时间、路程和速度等问题。

三、存在问题及赶紧措施。

1、本次考试中优秀率没有大的滑坡,但及格率却有下降,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 在此问题主要是由于9 月份师生忙于组织校庆工作,没有把主要精力用于教育教学和组织学生学习上来,在今后要加大对差生的思想工作和督察工作。

2、优秀学生成绩有上下波动不稳定情况、部分优秀生成绩忽高忽低,此类学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对自己的要求不甚严格,教师应适当施加压力,使他们的学习兴趣不致减退。

3、学生答题缺乏规范而失分。

填空题中知识要求能力并不高,但学生不能答到要害。

计算题目学生没有形成相应的解题规则和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很多学生都是按照数学的解题方式解题。

4、学生缺乏应对综合题解题能力,此类题历来为考试的难点,同时也是选拔不同能力学生的区分题,在今后教学中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加大训练5、现阶段正是交给学生科学的学习物理方法阶段,要做到不过分追求进度,注重基础,加大检查,及时小考。

时时评价,为提高下次考试成绩打实基础。

初二物理月考物理质量分析

初二物理月考物理质量分析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教师方面
教师这一块存在始对教学有一点慌乱,不知道哪种方式最适合我们现在的学生,目前通过一个多月的教学初步了解学生,根据每个班的特征,有目的地不断地调整教学。
学生方面
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薄弱点:1探究固体熔化是温度的变化规律。2沸腾及沸腾条件图像法,3升华和凝华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4液化的两种方法,熔化的规律及吸热的特点。(其中3,4点个别班级对记忆部分掌握不牢,可能是考前没有进行复习,7班是我所教的班级中成绩最差的班级,上课的情况,学生的接受能力跟8班相差不大,但成绩跟8班差距太大,可能与班级情况有一定的关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相对差一些)。面对这种情况,采取的措施是,对于这些薄弱的知识点,周末作业把这些错题集中起来稍作修改,让学生重做一次,加强巩固,达到完全掌握的效果。对于低分段的学生,各个班级老师采取单独谈话,个别辅导。让他们做一些最基础的练习,从而掌握基础知识。对于消极学习的学生,个别谈话找出根本原因,进行个别辅导。对于优秀段的学生,在后面的章节中,练习难度会加大,争取让更多的学生到优秀的队伍中来。
今后教学的改进意见
一、加强集体备课,钻研教材。
二、认真研读中考报,知道中考方向。
三、对学生抓常规抓落实。
四、开展培优扶差工作。
第一次月考试卷、考情分析及改进措施
年级:八年级班级:学科:物理任课教师:
对试卷的评价
本次考试内容为八年级第二第三章,这两章内容在整个初中物理22章内容中相对简单的两章,理解记忆的知识相对较多,试卷整体难度系数中等偏易,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实验探究,注重了易混知识点的考查,重视了中考常考点和易考点的考查,重视了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考查,试题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体现了物理知识的使用性,如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和读数。夏天和冬天开着空调,‘’雾气‘’分别出现在玻璃的那一侧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月考测试卷分析
本次月考内容分为四大部分,即填空、选择、实验与探究和计算,涵盖密度与浮力、压强等知识。

基本知识与概念约占60﹪,基本技能与应用30﹪,思考与探究等难度稍大约占10﹪。

从学生答题来看,基础题大部分同学掌握不错,但对应用于分析方面的知识略显不足,如填空的第4、5、11、12小题,选择题第13、16、17、22小题,计算题的27小题,有较多的同学有畏难情绪,甚至根本不知怎样完成。

存在问题的原因,有可能是因为训练不够,作为老师认为学生已经掌握了,其实学生并不一定真正的理解,这就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基本功训练,让学生多联系身边的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次测试卷也有亮点,比如23小题:
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都要被送到专业医院的“负压病房”进行医学隔离观察和治疗,以防止病毒扩散。

同学们对“负压”两字的含义有如下三种猜想:
A、病房内大气的压强大于病房外的大气压强
B、病房内大气的压强小于病房外的大气压强
C、因为病房是封闭的,所以病房内大气的压强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病房外大气的压强
(1)你认为猜想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号)
(2)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小题既考了压强知识,也从气体流动会传播病毒方面的科学知识应用,拓宽了知识的应用面,对学习物理兴趣的培养有很多的帮助。

提高本次测试认为,单独传授知识,而不教学生怎样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不够的,既要传授知识,又要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特别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

这在今后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实验与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城东中学物理教师:王正安
2010-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