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现代产业技术组织及岗位人选表
现代农业技术专业职业岗位标准

现代农业技术专业职业岗位标准
一、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专业适用于现代化农业生产管理、观赏植物生产、蔬菜生产、果树生产等行业发展的需求, 面向果蔬花卉生产、农业科技推广、现代化农业生产管理等职业群, 培养扎实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 能够从事具有农场管理、果园技术员等工作, 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工匠精神和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现代农业技术专业职业岗位面向
面向现代农业技术专业职业岗位有: 温室管理员、农作物种植技术员、植保技术员、育苗技术员、组培技术员、农产品和农资营销员、肥料配方师等。
表1职业岗位及职业能力分析表。
柑橘的组织培养

柑橘的组织培养柑橘的组织培养是柑橘生物技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个世纪70 年代以来,柑橘组织培养技术在器官的发生、发育以及生理机制等基础性问题到应用性课题如种苗快速繁殖、无病毒苗木获得、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在品种改良、新品种育成以及遗传转化等相关领域都取得了不少成果,组织培养实际上是应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柑橘育种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的平台,虽然在成果转化和应用方面还有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以生物技术提升柑橘科研水平,进而转化应用,依此加速柑橘产业的全面升级的目标应该是明确的。
1 成年态柑橘茎尖诱导和微芽嫁接成年态柑橘茎尖诱导指从柑橘成年树上获取茎段芽的茎尖作组培外植体,诱导成苗的技术途径。
目的是:是用再生苗的茎尖微芽嫁接达到柑橘脱毒或用于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等。
尤其在遗传转化的研发中,一般用无菌播种的实生苗节间及上胚轴切段作为外植体,虽有再生率高,其耐受性好,操作比较简单,是较理想的转化受体的优点,但是这类外植体用于再生体系及转化往往处于幼龄阶段,转基因植株需经过一个相当长的童期才能开花结果,这使得对转基因植株性状的评价和利用周期太长,而以成年态茎段为外植体离体培养再生苗可以克服童期长的问题。
(1)外植体消毒方法—间二消毒法成年态柑橘茎段或其它器官、组织作组培培养物,初代培养材料取自自然生长的植株,都带有各种各样的微生物,若消毒不成功就导会致失败,只有对这些材料进行成功的消毒,才能进行进一步的培养研究. 材料消毒措施的力度越大,灭菌效果越好,但是消毒剂对植物材料又具有毒害作用,特别是常用的升汞,不但有残毒,而且对环境的污染也比较严重.有研究报道,0. 5 cm长的柑橘纵切茎段外植体污染率较低,用70 %的酒精处理30 s, 10 %的次氯酸钠溶液处理30min,放置48 h后,再用10 %的次氯酸钠溶液处理30min,成功率最高。
高温干燥季节取材,污染率较低。
这种消毒方法的优点在于:用次氯酸钠作为消毒剂,处理以后残毒能够自然降解,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因而优于用升汞处理;间隔2 d再进行第二次灭菌处理,残存的微生物孢子萌发后被杀死,不仅大大降低了污染率,同时也没有对材料造成大的损伤,因而成功率较高.称之为“间二消毒法”.(2)成年态柑橘茎段再生体系①鱼橙等成年态茎段培养技术材料与方法:供试柑橘品种是GL橙、AW 橙、鱼橙和霜橙四个杂交种,树龄约15 年。
依托单位和岗位聘用人员名单doc-龙江奶业信息网.doc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第一批试点建设依托单位和岗位聘用人员名单农科教发[2007]1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畜牧、水产)厅(委、局、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委,有关单位:根据“农业部财政部关于印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农科教发〔2007〕12号)精神,2007年我部决定开展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油菜、棉花、柑橘、苹果、生猪、奶牛等10个农产品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按照遴选程序,并经网上公示,确定了第一批试点建设依托单位和岗位聘用人员名单,现予以印发。
附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第一批试点建设依托单位和岗位聘用人员名单(2007-2010年)二○○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附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第一批试点建设依托单位和岗位聘用人员名单(2007-2010年)(一)水稻(一)国家水稻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依托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程式华1、育种与繁育研究室建设依托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室主任:胡培松岗位聘用人员:程式华(中国水稻研究所)赵炳然(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陈温福(沈阳农业大学)黎用朝(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任光俊(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陈志强(华南农业大学)朱英国(武汉大学)谢华安(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何予卿(华中农业大学)潘国君(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2、病虫害防控研究室建设依托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研究室主任:彭友良岗位聘用人员:周雪平(浙江大学)翟保平(南京农业大学)傅强(中国水稻研究所)刘志恒(沈阳农业大学)3、栽培与土肥研究室建设依托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室主任:朱德峰岗位聘用人员:赵国臣(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邹应斌(湖南农业大学)熊洪(四川省农业科学院)4、设施和设备研究室岗位聘用人员:马旭(华南农业大学)5、产后处理与加工研究室建设依托单位:江南大学研究室主任:陈正行(二)国家水稻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1.内江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站长:肖培村2.宜宾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院;站长:林纲3.南充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四川省南充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站长:谢树果4.江门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广东省江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站长:刘朝东5.肇庆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广东省肇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站长:张志中6.衡阳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湖南省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站长:曾良贵7.嘉兴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院;站长:姚海根8.连云港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站长:徐大勇9.铁岭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辽宁省铁岭市农业科学院;站长:卢铁钢10.三明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站长:张受刚11.哈尔滨水田机械化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机推广总站;站长:霍立君12.永胜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站长:卢义宣13.重庆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重庆市再生稻研究中心;站长:李贤勇14.祁阳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站长:徐明岗15.德宏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云南省德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站长:董保柱16.常德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湖南省常德市金健米业有限公司;站长:王建龙17.沈阳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站长:陏国民18.南京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站长:王才林19.杭州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站长:金庆生20.合肥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站长:李泽福21.武汉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站长:游艾青22.南昌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站长:陈大洲23.南宁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站长:邓国富24.通化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吉林省通化市农业科学院;站长:赵基洪25.贵州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贵州省黔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站长:鹿占黔(二)玉米(一)国家玉米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张世煌1.遗传育种研究室建设依托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研究室主任:李建生岗位聘用人员:李新海(中国农业科学院)李明顺(中国农业科学院)陈绍江(中国农业大学)王绍平(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郭庆法(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潘光堂(四川农业大学)2.栽培生产与土壤研究室建设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赵明岗位聘用人员:王立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董树亭(山东农业大学)刘永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陈新平(中国农业大学)3.植物保护研究室建设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王振营岗位聘用人员:王晓鸣(中国农业科学院)晋齐鸣(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张敏(四川农业大学)董金皋(河北农业大学)4.设施和设备研究室岗位聘用人员:张东兴(中国农业大学)(二)国家玉米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1.吉林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吉林省吉林市农业科学院;站长:王铁成2.通化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吉林省通化市农业科学院;站长:姜立雁3.沈阳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站长:王延波4.丹东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辽宁省丹东市农业科学院;站长:景希强5.铁岭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辽宁省铁岭市农业科学院;站长:栾化泉6.哈尔滨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站长:曹靖生7.绥化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农业科学研究所;站长:南元涛8.佳木斯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站长:张亚田9.克山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农业科学研究所;站长:刘兴焱10.通辽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站长:冯勇11.济宁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山东省济宁市农业科学院;站长:郭新平12.聊城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山东省聊城市农业科学院;站长:侯廷荣13、莱州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山东省莱州市农业科学院;站长:柳京国14、浚县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河南省浚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站长:常建智15、新乡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站长:张学舜16、洛阳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河南省洛阳市农业科学院;站长:沈东风17、石家庄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河北省农业科学院;站长:张文英18、唐山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河北省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站长:佟文悦19、关中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站长:薛吉全20、忻州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站长:翟广谦21、长治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站长:李洪22、宿州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安徽省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站长:陈洪俭23、南充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四川省南充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站长:郑祖平24、昆明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站长:番兴明25、德宏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云南省德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站长:黄必华26、贵阳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站长:任洪27、遵义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贵州省遵义市农业科学院;站长:毕世敏28、明阳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玉米研究所;站长:程伟东29、乌鲁木齐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站长:梁晓玲30、广州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站长:胡建广31、东阳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浙江省东阳市玉米研究所;站长:王桂跃三、小麦(一)国家小麦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首席科学家:肖世和1.遗传育种研究室建设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岗位聘用人员:程顺和(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肖世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许为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郭进考(河北省石家庄市农业科学院)赵振东(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肖志敏(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传喜(安徽农业大学)2.栽培与设施研究室建设依托单位:山东农业大学研究室主任:于振文岗位聘用人员:曹卫星(南京农业大学)王志敏(中国农业大学)郭天财(河南农业大学)3、病虫害防控研究室建设依托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室主任:康振生岗位聘用人员:程登发(中国农业科学院)武予清(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陈剑平(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喻大昭(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马忠华(浙江大学)4、土壤和养分研究室建设依托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室主任:沈阿林岗位聘用人员:张佳宝(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5、产后加工研究室建设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室主任:魏益民岗位聘用人员:卞科(河南工业大学)尹成华(河南省粮食科学研究所)6、产业经济研究室建设依托单位: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韩一军(二)国家小麦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1、北京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站长:赵昌平2、栾城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站长:李俊明3、衡水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河北省衡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站长:陈秀敏1.新乡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站长:赵宗武5.周口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院;站长:李新平6.洛阳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站长:蔡典雄7.烟台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院;站长:姜鸿明8.德州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站长:赵秉强9.徐淮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江苏省徐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站长:陈荣振10.武汉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站长:高春保11、云南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站长:于亚雄12、宝鸡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站长:高翔13、山西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站长:张定一14、内蒙古河套地区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站长:李元清15、甘肃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甘肃省冬小麦研究所;站长:周祥椿(三)大豆(一)国家大豆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首席科学家:韩天富1.遗传育种研究室建设依托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室主任:刘丽君岗位聘用人员:韩天富(中国农业科学院)李文滨(东北农业大学)王曙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张万海(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张孟臣(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周新安(中国农业科学院)邢邯(南京农业大学)年海(华南农业大学)2、病虫害防控研究室建设依托单位:南京农业大学研究室主任:王源超岗位聘用人员:段玉玺(沈阳农业大学)赵奎军(东北农业大学)史树森(吉林农业大学)3、栽培与土壤营养研究室建设依托单位: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研究室主任:胡国华岗位聘用人员:李俊(中国农业科学院)严小龙(华南农业大学)4、设施与设备研究室建设依托单位:东北农业大学研究室主任:陈海涛2.产后处理和加工研究室建设依托单位:吉林农业大学研究室主任:胡耀辉岗位聘用人员:江连洲(东北农业大学)3.产业经济研究室建设依托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研究室主任:司伟(二)国家大豆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1.绥化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农业科学研究所;站长:陈维元2、黑河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农业科学研究所;站长:魏新民3、佳木斯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站长:郭泰4、九三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科学研究所;站长:宋喜清5、长春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吉林省长春市农业科学院;站长:郭秀芹6、铁岭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辽宁省铁岭市农业科学院;站长:付连舜7、济南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站长:徐冉8、汾阳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站长:刘学义9、郑州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站长:卢卫国10、杭州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站长:朱丹华五、油菜(一)国家油菜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首席科学家:王汉中1.遗传改良与繁育研究室建设依托单位:华中农业大学研究室主任:周永明岗位聘用人员:傅廷栋(华中农业大学)王汉中(中国农业科学院)李加纳(西南大学)胡胜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戚存扣(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陈社员(湖南农业大学)蒋梁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2、耕作栽培与营养施肥研究室建设依托单位:湖南农业大学研究室主任:官春云岗位聘用人员:吴江生(华中农业大学)张书芬(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宋来强(江西省农业科学院)3、病虫草害防治与监控研究室建设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刘胜毅岗位聘用人员:姜道宏(华中农业大学)胡宝成(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杜德志(青海省农林科学院)4、设施与设备研究室建设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机化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吴崇友岗位聘用人员:廖庆喜(华中农业大学)5、加工与品质检测研究室建设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室主任:黄凤洪岗位聘用人员:李培武(中国农业科学院)6、产业经济研究室建设依托单位:华中农业大学研究室主任:冯中朝(二)国家油菜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1.黄冈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湖北省黄冈市农业科学院;站长:李蔚2、宜昌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湖北省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站长:张明海3、长沙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站长:陈卫江4、常德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湖南省常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站长:杨鸿5、巢湖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安徽省巢湖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站长:吕孝林6、六安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安徽省六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站长:荣维国7.成都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四川省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站长:张汝全8.绵阳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站长:郭子荣9.扬州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站长:张永泰10.苏州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江苏省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站长:许才康11.九江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江西省九江市农业科学院;站长:沈福生12.宜春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江西省宜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站长:刘尊文13、贵阳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站长:饶勇14、思南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贵州省油菜研究所;站长:杜才富15、昆明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站长:李根泽16、上海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站长:孙超才17、湖州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浙江省湖州市农业科学院;站长:周可明18、信阳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河南省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站长:王友华19、咸阳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陕西省咸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站长:贾战通20、张掖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甘肃省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站长:王浩瀚21、互助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青海省互助县农技推广中心;站长:蔡有华22、海拉尔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海拉尔农管局;站长:张建民23、乌鲁木齐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站长:陈跃华六、棉花(一)国家棉花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喻树迅1.遗传改良研究室建设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室主任:李付广岗位聘用人员:邢朝柱(中国农业科学院)杨代刚(中国农业科学院)张献龙(华中农业大学)张天真(南京农业大学)马峙英(河北农业大学)王留明(山东省棉花研究中心)李雪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房卫平(河南省农业科学院)2、栽培与耕作研究室建设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室主任:毛树春岗位聘用人员:董合忠(山东省棉花研究中心)别墅(湖北省农业科学院)3、病虫草害防控研究室建设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吴孔明岗位聘用人员:崔金杰(中国农业科学院)马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马平(河北省农业科学院)4、生产设备与机械化研究室建设依托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垦科学院机械化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周亚立5、棉副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研究室建设依托单位:浙江大学研究室主任:祝水金岗位聘用人员:王坤波(中国农业科学院)6、产业经济研究室建设依托单位: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杜珉(二)国家棉花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1.运城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站长:石跃进2、冀南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河北省邯郸市农业科学院;站长:宋玉田3、海河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农业科学院;站长:赵国忠4、鲁西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山东省聊城市农业科学院;站长:褚丁印5、豫东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河南省开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站长:高俊山6、渭河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站长:邢宏宜7、黄河三角洲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山东农业大学;站长:沈法富8、南阳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河南省南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站长:徐志森9、皖北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站长:路曦结10、洞庭湖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站长:杨芳荃11、皖南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站长:周晓箭12、鄱阳湖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站长:田绍仁13、徐淮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江苏省徐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站长:陈萍14、四川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站长:毛正轩15、鄂东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湖北省黄冈市农业科学院;站长:李蔚16、孔雀河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站长:李卫平17、乌鲁木齐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站长:刘骅18、鄂尔齐斯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设兵团农七师农业科学研究所;站长:李家胜19、塔里木河下游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设兵团农三师农业科学研究所;站长:侯金星20、阿拉尔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设兵团农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站长:朱朝阳21、辽河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站长:王子胜22、三亚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海南综合试验基地;站长:张西岭七、柑橘(一)国家柑橘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依托单位:华中农业大学首席科学家:邓秀新1、遗传育种研究室建设依托单位:华中农业大学研究室主任:伊华林岗位聘用人员:邓秀新(华中农业大学)邓子牛(湖南农业大学)钟广炎(西南大学)陈善春(西南大学)徐建国(浙江省柑橘研究所)2、栽培与耕作研究室建设依托单位:西南大学研究室主任:彭良志岗位聘用人员:彭抒昂(华中农业大学)胡承孝(华中农业大学)谢深喜(湖南农业大学)焦必林(西南大学)3、病虫害防控研究室建设依托单位:西南大学研究室主任:周常勇岗位聘用人员:王进军(西南大学)张宏宇(华中农业大学)李红叶(浙江大学)邓晓玲(华南农业大学)4、采后处理与加工研究室建设依托单位:华中农业大学研究室主任:潘思轶岗位聘用人员:王华(西南大学)张俊(浙江省农业科学院)5、机械研究室建设依托单位:华南农业大学研究室主任:洪添胜岗位聘用人员:张衍林(华中农业大学)6、产业经济研究室建设依托单位:华中农业大学研究室主任:祁春节(二)国家柑橘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1、中晚熟柑橘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站长:陈克玲2、湘西椪柑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湖南省湘西州柑橘研究所;站长:彭际淼3、湘西南柑橘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湖南省邵阳市柑橘研究所;站长:唐俊4、湘南脐橙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湖南省宜章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站长:谭振华5、宜昌宽皮柑橘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柑橘研究所;站长:刘进6、三峡库区脐橙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湖北省秭归县柑橘育种繁育示范场;站长:谭勇7、柑橘北缘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湖北省丹江口市柑橘试验站;站长:郭元成8、赣南脐橙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江西省赣州脐橙研究所;站长:方贻文9、南丰蜜橘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江西省南丰县柑橘研究所;站长:曾知富10、桂北柑橘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柑橘研究所;站长:赵小龙11、岭南晚熟柑橘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广东省果树研究所;站长:马培恰12、华东柑橘综合试验站。
柑橘种植项目商业计划书

柑橘种植项目商业计划书尊敬的投资者:感谢您对柑橘种植项目的关注与支持。
现将商业计划书提交给您,请您仔细阅读。
1. 项目背景与概述:本项目旨在通过柑橘种植,实现稳定的盈利和投资回报。
柑橘是我国重要的水果之一,消费量大且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该项目将选取适合柑橘种植的土地,并采用科学种植技术,实现高质量、高产量的柑橘产品。
2. 市场分析: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柑橘作为我国主要水果之一,市场需求量一直保持在稳定增长状态。
消费者对于高品质、口感好的柑橘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并且,柑橘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因此,柑橘种植项目具备巨大的市场潜力。
3. 技术工艺:本项目将采用现代化的柑橘种植技术,包括科学的选地、标准的栽植、合理的施肥与病虫害防治等。
通过规范化管理,确保柑橘生产的品质和产量。
同时,还将采用智能化的温室设备和先进的灌溉系统,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4. 项目规划与运营模式:(1)选地:根据土壤和气候条件,选取适合柑橘生长的土地,确保柑橘的品质和产量。
(2)品种选择与繁殖: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柑橘品种,并结合繁殖技术,确保良种的生产。
(3)科学栽培:采用标准的栽培方法,包括定期修剪、适量施肥、病虫害防治等。
(4)市场开发:通过与超市、批发商和电商平台合作,将产品销售给终端消费者。
策划营销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5)资金运营: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合理利用资金,实现盈利和回报。
5. 投资回报与风险分析:根据市场需求和计划产量,本项目预计可实现可观的投资回报。
同时,柑橘种植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天气灾害、病虫害等。
因此,项目将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并寻求合适的保险措施。
6. 市场竞争与可持续发展:柑橘种植市场竞争激烈,但由于柑橘的消费量大,仍然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在竞争中,本项目将侧重于提供高品质的柑橘产品和优质的售前售后服务,以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口碑。
同时,项目将积极探索新的市场渠道和新产品的开发,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聘任人员2012年度考评结果的通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聘任人员2012年度
考评结果的通报
【法规类别】农业管理
【发文字号】农办科[2013]25号
【发布部门】农业部
【发布日期】2013.04.23
【实施日期】2013.04.2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聘任人员2012年度考评结果的通报
(农办科[2013]25号)
各有关单位、各体系:
按照《农业部财政部关于印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农科教发[2007]12号)和《农业部关于印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人员考评办法(试行)〉的通知》(农科教发[2009]9号)要求,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我们组织开展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2012年度聘任人员考评工作。
现将考评结果予以通报。
附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聘任人员2012年度考评结果
农业部办公厅
2013年4月23日附件: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聘任人员2012年度考评结果
一、水稻
(一)首席科学家
程式华中国水稻研究所综合考评:优秀
(二)岗位科学家。
中国农科院柑橘研究所

中国农科院柑橘研究所一、中柑所背景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缙云山麓,风景秀丽的嘉陵江畔,成立于1960年,占地面积1918亩,是唯一的国家级柑桔专业科研机构。
现任所长周常勇同志,党委书记龙力同志。
历史沿革:成立于1960年,系农业部所属全国性柑桔科学研究专业机构。
2001年9月起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与西南农业大学共建。
2005年7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与西南大学(由原西南师范大学与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共建该所,在保留原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名称同时,成立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
职能机构:综合管理办公室,科研开发管理办公室,财务与国有资产管理科,保卫科。
研究机构:资源育种研究室,栽培研究室,植物保护研究室,贮藏加工研究室,南方果树信息资源研究室。
科研平台: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柑桔品种改良中心,国家柑桔苗木脱毒中心,国家果树种质重庆柑桔圃,国家柑桔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国家柑桔野外观测台站,农业部柑桔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柑桔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柑桔学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重庆市植物病害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重庆市柑桔危险性有害生物检测鉴定中心,重庆市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柑桔病虫害防控功能研究室,农业部柑桔栽培与耕作功能研究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科研队伍:全所在职职工216人。
其中,科技人员92人,行政管理人员21人,技术工人103人(含提前退养21人)。
在科技人员中,拥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农业部突出贡献青年专家1人,国家现代农业(柑桔)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6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中国农业科学院二级学科(植物病理、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和农产品加工)岗位杰出人才4人,三级学科岗位杰出人才7人,重庆市“百人计划”人选2人,“巴渝学者”1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重庆市“322”人才工程入选专家2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44人。
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

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和综合示范与培训站设置方案、水稻、生猪、岭南水果、特色蔬菜和花卉5个产业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和综合示范与培训站具体设置1•水稻品种选育岗位(4个)重点支持常规优质稻新品种选育、杂交稻新组合选育、超级稻新品种(组合)、水稻生物技术与种质创新育种选育。
b5E2RGbCAP2•水稻病虫害防控岗位(2个)重点支持水稻病害防控研究、水稻虫害防控研究。
3•水稻耕作栽培与土肥岗位(3个)重点支持水稻栽培与耕作制度研究、水稻土肥、水稻高产水肥耦合技术研究。
4•水稻机械化配套研究岗位(1个)重点支持水稻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探索水稻直播核心技术研究。
5•水稻采后处理与稻米精深加工研究岗位(1个)重点支持稻米产后处理和加工现代化、标准化,精深加工配套技术规程。
6•产地环境与规划(种植业综合)研究岗位(1个)重点支持研究分析我省种植业产业相关的产地环境情况与发展规划。
7•综合示范与培训站(9个)主要支持有条件承接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的技术转移,开展产业集成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培训技术推广人员和科技示范户,开展技术推广服务的市、县农业科研、技术推广机构。
p1EanqFDPw1•生猪育种与繁育岗位(4个)重点支持遗传评估与数据分析、种质资源与良种选育、遗传育种新技术研究、现代养猪繁殖技术研究与应用岗位研究。
DXDiTa9E3d2•疫病防控岗位(2个)重点支持猪群重大疾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侧重病毒病和综合防控研究)、猪群重大疾病防控及猪场生物安全技术体系研究。
RTCrpUDGiT3•营养与饲料研究岗位(2个)重点支持猪饲养标准、营养价值评定和新型饲料资源开发、饲料配方研究与新型饲料添加剂研制。
4•现代养猪生产与环境控制岗位(3个)重点支持养猪生产与设施研究、养猪生产与信息化管理研究、环境保护与控制技术研究。
5•产后处理与肉品加工技术研究岗位(1个)重点支持生猪制品的品质控制技术、生猪屠宰工艺技术、猪肉制品加工关键技术和质量安全保障与控制技术等研究。
小麦现代产业技术体系组织结构及岗位人选

科学家岗位11个 大豆广适应育种技术及应用 韩天富 博士/研究员 44 男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北方优质食用大豆育种 刘丽君* 硕士/研究员 49 女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大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李文滨 博士/研究员 49 男 东北农业大学 大豆抗病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 王曙明 博士/研究员 44 男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东北高寒地区大豆抗逆育种 张万海 学士/研究员 53 男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大豆生化品质育种 孙君明 博士/副研究员 35 男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黄淮北部优质食用夏大豆品种选育 张孟臣 硕士/研究员 51 男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黄淮南部高蛋白夏大豆品种选育 张 磊 学士/研究员 50 男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长江中下游抗病虫大豆品种选育 周新安 博士/研究员 44 男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南方菜用大豆品种选育 邢 邯 博士/研究员 44 男 南京农业大学 大豆养分高效利用遗传和热带、亚热带大豆育种 年 海 博士/教授 44 男 华南农业大学 2、大豆病虫害防控研究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高级农艺师
49
男
所长
南丰蜜橘试验站
南丰及周边县
江西省南丰县柑橘研究所
江西省农业厅
曾知富
本科/高级农艺师
44
男
所长
桂北柑橘试验站
广西各柑橘产区
广西柑橘研究所
广西农业厅
赵小龙
本科/副研究员
40
男
副所长
岭南晚熟柑橘试验站
广东各产区
广东省果树研究所
广东省农业厅
马培恰
本科/研究员
45
男
技术人员
衢州椪柑试验站
柑橘生理性病害
李红叶
博士/教授
40
女
浙江大学
柑橘黄龙病
邓晓玲
博士/教授
41
男
华南农业大学
4、采后技术与柑橘加工研究室
建设依托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科学家岗位4个
加工产品开发
潘思轶*
博士/教授
43
男
华中农业大学
柑橘贮藏
程运江
博士/副教授
34
男
华中农业大学
橙汁加工
王华
研究员
45
男
西南大学(中国农科院柑橘研究所)
衢州地区
浙江衢州市经济特产站
浙江省农业厅
陈健民
本科/高级农艺师
47
男
站长
华东柑橘试验站
黄岩地区
浙江省柑橘研究所
浙江省农业厅
陈国庆
本科/高级农艺师
48
男
所长
极早熟柑橘试验站
玉溪地区
云南省玉溪市柑橘所
云南省农业厅
朱联书
本科/高级农艺师
48
男
所长
柠檬试验站
云南各柠檬产区
云南省农科院红瑞柠檬研究所
云南省农业厅
男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所
花果治理技术
王金政
本科/研究员
48
男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果园机械
刘俊蜂
本科/教授
50
男
河北农业大学
柑橘现代产业技术体系组织结构及岗位人选
国家柑橘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首席科学家:邓秀新教授
依托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功能研究室:6个
科学家岗位:25个
功能研究室名称
科学家岗位
聘用人姓名
学历/职称
年龄
性不
所在单位
1、遗传育种研究室
建设依托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科学家岗位6个
常规育种
伊华林*
博士/教授
37
男
华中农业大学
赵政阳
博士/教授
43
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早中熟育种
过国南
硕士/研究员
52
男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所
常规育种
伊 凯
本科/研究员
54
男
辽宁省果树研究所
抗性育种
马锋旺
博士/教授
43
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特色品种引育
翟 衡
硕士/教授
50
女
山东农业大学
加工品种选育
戴洪义
博士/教授
51
男
青岛农业大学
2、栽培与机械研究室
湘西椪柑试验站
湘西山区
湖南省湘西柑橘研究所
湖南省农业厅
彭际淼
本科/高级农艺师
45
男
技术人员
湘西南柑橘试验站
湘西南地区
湖南省邵阳市柑橘研究所
湖南省农业厅
唐俊
本科/高级农艺师
45
男
技术人员
湘南脐橙试验站
湘南地区
湖南省宜章县农业科所
湖南省农业厅
谭振华
本科/高级农艺师
44
男
技术人员
宜昌宽皮柑橘试验站
宜昌地区
41
男
副所长
三峡库区加工甜橙试验站
重庆市加工甜橙产区
重庆市长寿区果树站
重庆市农业局
余德全
本科/高级农艺师
44
男
站长
三峡库区鲜食甜橙试验站
重庆市鲜食甜橙产区
重庆市奉节县脐橙研究所
重庆市农业局
黄涛江
本科/高级农艺师
43
男
技术人员
苹果现代产业技术体系组织结构及岗位人选
国家苹果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首席科学家:韩明玉教授
罐头加工
张俊
博士/研究员
36
男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5、机械研究室
建设依托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科学家岗位2个
采收机械
洪添胜*
博士/教授
46
男
华南农业大学
修剪机械
张衍林
博士/教授
49
男
华中农业大学
6、业技术经济研究室
建设依托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科学家岗位1个
产业经济
祁春节*
博士/教授
44
男
华中农业大学
国家柑橘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
研究员
48
男
西南大学(中国农科院柑橘研究所)
3、病虫害防控研究室
建设依托单位:西南大学(中国农科院柑橘研究所)
科学家岗位5个
柑橘病毒病
周常勇*
博士/教授
45
男
西南大学(中国农科院柑橘研究所)
虫害发生规律
王进军
博士/教授
46
男
西南大学(中国农科院柑橘研究所)
危险性虫害
张宏宇博士/ຫໍສະໝຸດ 授41男华中农业大学
资源创新
邓秀新
博士/教授
46
男
华中农业大学
新品种开发
邓子牛
博士/教授
49
男
湖南农业大学
遗传改良
钟广炎
博士/教授
43
男
西南大学(中国农科院柑橘研究所)
特色品种选育
徐建国
研究员
48
男
浙江省柑橘研究所
生物技术
陈善春
博士/研究员
46
男
西南大学(中国农科院院柑橘研究所)
2、栽培与耕作研究室
建设依托单位:西南大学(中国农科院院柑橘研究所)
宜昌市夷陵区柑橘研究所
湖北省农业厅
刘进
本科/高级农艺师
48
男
副所长
三峡库区脐橙试验站
三峡库区下游
秭归县柑橘育种繁育示范场
湖北省农业厅
谭勇
本科/高级农艺师
49
男
场长
柑橘北缘试验站
丹江口库区
丹江口市柑橘试验站
湖北省农业厅
郭元成
本科/高级农艺师
43
男
技术人员
赣南脐橙试验站
赣南脐橙主产区
赣南脐橙研究所
江西省农业厅
第一批建设21个
试验站名称
试验示范区域(或写出5个县名称)
建设依托单位
主管部门
站长姓名
学历/职称
年龄
性不
职务
长江上游柑橘试验站
长江上游地区
四川省泸州市农业局科兴农场
四川省农业厅
张立
本科/高级农艺师
47
男
技术人员
中晚熟柑橘试验站
成都平原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四川省农业厅
陈克玲
本科/研究员
38
女
技术人员
依托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功能研究室:6个
科学家岗位:28个
功能研究室名称
科学家岗位
聘用人姓名
学历/职称
年龄
性不
所在单位
1、创新与遗传改良研究室
建设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所
科学家岗位8个
资源创新
丛佩华*
博士/研究员
44
男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所
生物技术与砧木育种
韩振海
博士/教授
44
男
中国农业大学
中晚熟育种
科学家岗位7个
山地果园治理
彭良志*
研究员
45
男
西南大学(中国农科院院柑橘研究所)
柑橘微肥
彭抒昂
博士/教授
52
男
华中农业大学
柑橘品质
李国怀
博士/教授
43
男
华中农业大学
柑橘营养诊断
胡承孝
博士/教授
44
男
华中农业大学
生态
曾明
博士/教授
42
男
西南大学
宽皮橘栽培
谢深喜
博士/教授
47
男
湖南农业大学
促成栽培
焦必林
建设依托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科学家岗位7个
整形修剪技术
李丙智*
硕士/教授
51
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光能利用与树形评价
魏钦平
博士/研究员
45
男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果所
苗木繁育与栽培方式
韩明玉
硕士/教授
45
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砧木评价与利用
孙建设
博士/教授
50
男
河北农业大学
栽培技术体系建立
刘凤之
本科/研究员
45
岳建强
本科/副研究员
40
男
所长
永春芦柑试验站
福建各芦柑产区
福建省永春县天马柑橘场
福建省农业厅
张生才
本科/高级农艺师
46
男
场长
平和蜜柚试验站
福建各柚类产区
平和县农业局经作站
福建省农业厅
黄天瑞
本科/高级农艺师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