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mechanics地质力学模块(一)
地质英语

地质英语词汇地质(geology)1.stratum 地层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地层对比horizon 层位key bed 标志层barren bed 哑层lacuna 缺失hiatus 间断continuity 连续discontinuity 不连续conformity 整合unconformity 不整合angular unconformity 角度不整合para-unconformity 平行不整合geochronologic unit 地质年代单位eon 宙era 代period 纪epoch 世stage 期chron 时chronostratigraphic unit 年代地层单位eonothem 宇erathem 界system 系series 统stage 阶chronozone 时带biostratigraphic unit 生物地层单位biostratigraphic zone 生物地层带lithostratigraphic unit 岩石地层单位group 群formation 组member 段bed 层geochronologic scale 地质年代表Phaneozoic Eon(Eonothem) 显生宙(宇)Cainozoic Era(Erathem) 新生代(界)Cenozoic Era(Erathem) 新生代(界)Quaternary Period(System) 第四纪(系)Holocene Epoch(Series) 全新世(统)Pleistocene Epoch(Series) 更新世(统)Tertiary Period(System) 第三纪(系)Neogene Period(System) 新第三纪(系)Pliocene Epoch(Series) 上新世(统)Miocene Epoch(Series) 中新世(统)Paleogene Period(System) 老第三纪(系)Oligocene Epoch(Series) 渐新世(统)Eocene Epoch(Series) 始新世(统)Paleocene Epoch(Series) 古新世(统)Mesozoic Era(Erathem) 中生代(界)Cretaceous Period(System) 白垩纪(系)Jurassic Period(System) 侏罗纪(系)triassic Period(System) 三叠纪(系)Palaeozoic Era(Erathem) 古生代(界)Permian Period(System) 二叠纪(系)Carboniferous Period(System) 石炭纪(系)Devonian Period(System) 泥盆纪(系)Silurian Period(System) 志留纪(系)Ordovician Period(System) 奥陶纪(系)Cambrian Period(System) 寒武纪(系)Cryptozoic Eon(Eonothem) 隐生宙(宇)Proterozoic Eon(Eonothem) 元古宙(宇)Neoproterozoic Era(Erathem) 新元古代(界)Sinian Period(System 震旦纪(系)Mesoproterozoic Era(Erathem) 中元古代(界)Palaeoproterozoic Era(Erathem) 古元古代(界)Archaean Eon(Eonothem) 太古宙(宇)Precambrian 前寒武纪2.地质构造(geologic structure)fault,断层normal fault,正断层reversed fault,逆断层paralled fault,平移断层gouge,断层泥stria,擦痕joint,节理primary joint,原生节理secondary,次生节理tension joint,张节理unloading joint,卸荷节理schistosity,片理bedding,层理foliation,板理(叶理)ripple mark,波痕mud crack,泥痕rain print,雨痕orientation of bedrock,岩层产状strike,走向dip,倾向angle of dip(dip angle),倾角fold,褶皱anticline,背斜syncline,向斜monocline(homocline),单斜dome,穹隆soft stratum,软弱岩层zone of fracture(broken zone),破碎带affected zone,影响带platy structure,板状构造cleavage,解理fracture(rupture),断裂fissure(crack,fracture),裂隙3.岩石类型(rock type)petrology,岩石学igneous rock,火成岩magmatic rock,岩浆岩lava(vocanic rock),火山岩intrusive(invade)rock,侵入岩effusive rock,喷出岩plutonic rock,深成岩pypabyssal rock,浅成岩acid rock,酸性岩inter-mediate rock,中性盐basic rock,基性岩ultrabasic rock,超基性岩granite,花岗岩porphyry,斑岩porphyrite,玢岩rhyolite,流纹岩syenite,正长岩trachyte,粗面岩diorite,闪长岩andesite,安山岩gabbro,辉长岩basalt,玄武岩aplite,细晶岩pegmatite,伟晶岩lamprophyre,煌斑岩diabase,辉绿岩dunite,橄榄岩pumice,浮岩sedimentary rock,沉积岩clastic,碎屑岩clay rock,黏土岩chemical rock,化学岩biolith,生物岩conglomerate,砾岩siltstone,粉砂岩mudstone,泥岩shale,页岩saline rock,岩盐limestone,石灰岩dolomite,白云岩marl,泥灰岩volcanic breccia,火山角砾岩volcanic agglomerate,火山块集岩tuff,凝灰岩metamorphic rock,变质岩slate,板岩phyllite,千枚岩schist,片岩gneiss,片麻岩quartzite,石英岩marble,大理岩mylonite,糜棱岩migmatite,混合岩cataclasite,碎裂岩sediment(deposit),沉积物、沉积层boulder,漂石、顽石cobble,卵石gravel,砾石sand,砂silt,粉土clay,粘土sandy clay,砂质粘土clayey sand,粘质砂土sandy loam,壤土、亚黏土regolith(topsoil),浮土(表土)loess,黄土laterite,红土peat,泥炭ooze,软泥(海泥)4.造岩矿物(rock-forming minerals)talc,滑石gypsum,海石calcite,方解石fluorite,萤石apatite,磷灰石feldspar,长石quartz,石英topaz,黄玉corundum,刚玉diamand,金刚石orthoclase,正长石plagloclase,斜长石biotite,黑云母muscovite,白云母amphibole,角闪石phroxene,辉石olivine,橄榄石dolomite,白云石kaolinite,高岭石montmorillonite,蒙脱石bentonite,斑脱石(膨润土)illite,依砾石garnet,石榴子石chlorite,绿泥石serpentine,蛇纹石pyrite,黄铁矿hematite,赤铁矿magnetite,磁铁矿limonite,褐铁矿5.工程地质(engineering geology)geotechnics(geotechnique),土工学、土工技术、岩石工程rock mechanics,岩石力学soil mechanics,土力学geomechanics,地质力学(岩石力学)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工程地质条件engineering geological problems,工程地质问题rock mass structure,岩体结构geographic and geomorphic conditions,地形地貌条件geophysical phenomenon,物理地质现象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水文地质条件natural materials,天然材料reservoir,水库settlement,沉降displacement,位移deformation,变形tectonic stress,构造应力residual stress,残余应力angle of internal friction,内摩擦角cohesion,内聚力(凝聚力、粘聚力)pressure tunnel,压力隧洞underground cavern/cavity,地下洞室overburden,覆盖物bed rock(base rock,foundation rock),基岩firm rock(sound rock),硬岩weak rock(soft rock),软岩interbed,夹层zone of fracture(broken zones),破碎带homogeneity,均质性nonhomogeneity(heterogeneity),非均质性isotropy,各向同性anisotropy,各向异性6.矿物质的物理性质(physical character of minerals)hardness,硬度luster,光泽color,颜色transparency(pellucidity),透明度streak,条痕rent(fracture),断口crystal form,晶形岩石学(petrology)classification,分类structure,构造texture,结构fabric,组成mineral composition,矿物组成crystalline,结晶质amorphous substance,非晶质fossil,化石degree of rounding,磨圆度degree of grains,粒度7.地层地貌(stratum and physiognomy)basin,盆地river valley,河谷river bed,河床topography,地形terrain,地势attitude,产状rock base(batholite),岩基rock stock,岩株rock flow,岩流rock loccolith,岩盖rock lopolith,岩盆rock dike,岩墙rock sill,岩床vein dyke,岩脉sediment(deposit),沉积物(层)alluvium,冲击物(层)proluvium(diluvium),洪积物(层)deluvium,坡积物(层)eluvium,残积物(层)eolian deposit,风积物(层)lake deposit,湖积物(层)marine deposit,海积物(层)glacial(drift)deposit,冰川沉积物(层)colluvial deposit(colluvium),崩积物(层)cross-bedding,交错层geologic structure,地质构造geotectonics,大地构造学graben,地堑horst,地垒cordance(conformity),整合discordance(unconformity),不整合deceptive cordance/conformity,假整合8.地质作用(physical geology action)weathering,风化erosion,侵岩transportation,搬运deposition/sediment,沉积denudation,剥蚀corrasion,磨蚀corrosion,腐蚀dissolution,溶蚀landslide,滑坡collapse(rock fall),崩塌mud flow,泥石流earthquake,地震intensity,烈度magnitude,震级水文(hydrology)ground water(subsurface water),地下水surface water,地表水atmospheric water,大气水runoff,径流fresh water(plain water,sweet water),淡水river flow/discharge,河水流量peak flood flow,洪峰流量flood out flow,洪水下卸流量dry season,枯水季wet season,丰水季flood(raining)season,汛期non-flood season,非汛期5% frequency flood,20年一遇洪水flood control,防汛第一节开发地质基础名词解释火成岩igneous rock由地壳、地幔中形成的岩浆在侵入或喷出的情况下冷凝而成的岩石。
浅谈TGS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深埋长施工隧道中的应用

浅谈TGS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深埋长施工隧道中的应用作者:***来源:《建筑与装饰》2020年第25期摘要近年来,新引入我国的隧道三维地质预报系统TGS360 Pro具有预报距离长、施工干扰小和预报成果丰富等显著特点,是一种开挖施工中长距离超前地质预报的优选方法。
本文通过某隧道工程实例,阐述了TGS360 Pro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的基本原理、数据处理及成果解释的方法,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超前地质预报;TGS360 Pro;隧道目前隧道工程中运用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种类繁多,主要包含超前钻探类、地震反射类(TRT、TGP、TST、TSP等)、红外线探水预报、电磁法类以及直流电法类方法。
而在深埋长施工隧道中,现场仪器易对电磁场产生强烈干扰,导致电磁法类超前预报方法在施工隧道中无法实施。
针对上述情况,TGS360 Pro(tunnel geological scismic 360 Pro,以下简称TGS)法是基于不同极化反射地震波记录地震波信号来预报隧道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条件和岩石特性变化的一种方法(Pisetski,1998)。
这种方法具有全球唯一获得两项美国专利的地质预报系统,不仅可以确定地下流体(油、气、富水区)的位置,而且可以预报地下流体(油、气、富水区)的动态参数,这种技术可以有效预报断层、节理密集带、破碎地层,特别对软弱夹层富水断层、岩溶水预报效果明显,可以以三维或切片形式呈现岩体力学物性参数,包括围岩应力P、杨氏模量E、泊松比、地震波波速Vs和Vp、富水区位置、溶洞位置、断层带状态分布,其对应的参数成果图可以相互验证,最大可能预测开挖面前方不良地质体的类型和位置。
本文利用TGS360Pro在某施工隧道中的预报中,验证该方法的实用性[1]。
1 TGS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1.1 TGS工作原理TGS地质超前预报法是基于不同极化反射地震波记录地震波信号来预报隧道掌子面前方及其周围不良地质或岩性变化带等地质状况的一种方法。
地质力学之基础与方法和地质力学概论

地质力学之基础与方法1. 地质力学的概述地质力学是研究地球内部岩石和构造的力学性质及其变形规律的科学。
它主要关注地球表层的岩石和构造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破裂和运动过程。
地质力学在矿山工程、隧道工程、岩土工程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2. 地质力学基础知识2.1 岩石的物理性质岩石是由各种矿物和胶结物组成的固体,具有一定的物理性质。
常见的岩石物理性质包括密度、孔隙率、抗压强度等。
这些性质对于分析岩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非常重要。
2.2 构造与变形构造是指地壳中各种断裂、褶皱以及构造面等地貌特征,它们记录了地球历史上发生过的变形事件。
而变形则是指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形态改变,常见的变形方式包括拉伸、挤压、剪切等。
2.3 地震及其影响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一种形式,它会引发地表和岩石的震动。
地震不仅对人类造成威胁,还可以导致岩体的破坏和变形。
因此,地震对于地质力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3. 地质力学方法3.1 实地观察与取样实地观察是研究岩体和构造的基础,通过观察岩石的颜色、纹理、结构等特征,可以初步了解其力学性质。
同时,采集样品进行室内实验也是研究岩石物理性质和力学行为的重要手段。
3.2 室内试验与分析室内试验主要包括单轴压缩试验、剪切试验等,通过这些试验可以得到岩石的强度参数和变形特性。
同时,还可以利用显微镜、扫描电镜等设备对岩石进行微观结构分析。
3.3 数值模拟与计算机仿真数值模拟是利用计算机对复杂的地质力学问题进行仿真和求解的方法。
它可以模拟地震、岩石变形等过程,为工程设计和灾害预测提供依据。
4. 地质力学的应用4.1 矿山工程地质力学在矿山开采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岩石力学性质的研究,可以确定开采方法和支护方案,保证矿山的安全稳定运营。
4.2 隧道工程隧道是人类工程中常见的地下结构,地质力学在隧道施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岩体稳定性和变形规律的分析,可以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支护措施。
4.3 岩土工程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中与岩石和土壤有关的专业领域,地质力学是岩土工程设计与分析的基础。
地质学学科门类

地质学学科门类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及其组成部分的科学,涉及地球内部、地表和地球表面的各种地质过程和现象。
地质学可以分为几个学科门类:
1. 物质成因与地质力学(Lithology and Geomechanics):
- 研究岩石的成因、分类、结构和性质,包括岩石的形成、变质作用、沉积过程等;地质力学则研究地质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如地质体的形变、破裂和应力分布等。
2.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质学(Structural Geology):
- 研究地球表面和地球内部的构造特征和演化过程,包括地质构造形态、地层变形、褶皱、断裂、地震等地质现象的成因和规律。
3. 矿床学与矿物学(Mineralogy and Economic Geology):
- 研究矿物的性质、分类和分布规律,以及矿床的形成、类型、勘探和开采;经济地质学则关注地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4. 地球化学(Geochemistry):
- 研究地球物质的组成、构造、变化和地球化学循环,包括岩石和矿物的化学成分、地球内部物质的组成以及地球化学过程对地球的影响。
5. 古生物学与古地理学(Paleontology and Paleogeography):
- 研究地球历史上生物的演化和地球的演化过程,通过古生物和古植物的化石记录重建古环境、古气候和古地理条件。
6. 地球动力学与地球表层变化(Geodynamics and Surface Processes):
- 研究地球表层的动态变化过程,包括地貌变化、河流、地质灾害、海岸线变迁等,以及地球的自转、地磁场和板块构造等动力学过程。
地质学的不同学科门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对地球形成、演化和现象的全面研究。
GeoFrame模块详细技术说明

GeoFrame模块详细技术说明1、地震解释平台Seis2DV二维地震资料构造解释运用Seis2D模块可以对2D地震测线进行选择、显示及解释。
同时,该模块可以方便地进行显示比例、显示类型选择及填写标注等。
Seis3DV三维地震资料构造解释运用Seis3D模块可以对3D地震测线或三维地震数据体中抽任意测线进行生成、选择、显示及解释;同时,该模块可以方便地进行显示比例、显示类型选择及填写标注等。
BasemapPlus工作底图具有网格化和等值线勾绘功能的工作底图软件。
其特点为:综合岩石物理数据、地球物理数据和地质数据进行综合平面成图。
网格数据,等值线和散点数据的交互编辑。
网格之间的数学运算。
彩色填充形式的等值图。
SeisTie闭合差校正是IESX中对2D测线或3D地震数据体之间的闭合差进行校正的应用模块之一。
一般地,2D测线在相交点上存在下列现象:两条测线存在时移、视地震相位差异、同时存在时移和视相位差。
Seistie通过相关分析和(或)解释成果方法确定时移或相移差。
选择基准测(站)线,运用变时移量或常量计算校正量。
编辑闭合差估计量和校正量。
将时差或相位差校正到其他2D测线、层位和断层解释结果上。
AutoPix 层位自动追踪及拾取地震数据体内单属性快速拾取软件。
Surfaceslice层位切片将时间或深度域的特定时窗或深度窗的地震相位的振幅属性进行平面显示的模块。
Synthetics 合成地震记录制作合成地震记录制作是IESX模块中的应用模块之一,Synthetics子模块具有以下特点:利用声波和密度数据制作合成地震记录时,可以进行子波定义、复合或自动增益控制,正反极性选择。
可以生成理论、时变子波、或从地震数据中提取子波。
从地震数据中提取子波时,可以采用统计的或确定性子波提取方法。
在交互式界面上进行声波数据标定和时深数据编辑。
时间、深度,井曲线,反射系数,子波,地质层位和地震数据等均可显示在合成地震记录模板上。
地质力学

地球科学大辞典地质力学地质力学总论【地质力学】geomechanics李四光创立,是地质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地质力学最早把力学系统地引入地质学,是地质学与力学相结合的边缘科学,是用力学原理研究岩石圈变形和水圈运动的过程和方式,进而探讨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规律及其起因的科学。
1926年和1928年李四光先后发表《地球表面形象变迁之主因》及《晚古生代以后海水进退规程》等,从理论上探讨自水圈运动到岩石圈形变、自构造形迹到大陆构造运动等问题。
1929年提出构造体系这一重要概念,建立了一系列构造体系类型。
1941年他在演讲“南岭地质构造的地质力学分析”时正式提出“地质力学”一词。
1945年发表《地质力学之基础与方法》,1962年《地质力学概念》出版,对其理论和方法作了系统概括。
它从观察地质构造的现象(构造形迹)出发,分析地应力分布状况和岩石力学性质,追索力的作用,从力的作用方式进而追索地壳运动程式,并结合海水进退规程,探索地壳运动的规律和起源。
它研究地壳运动产生的各种形变的规律及其引起的物质变化规律,以及二者间的相互关系。
地质力学强调:①任何一种地壳构造运动的正确假说,都必须能够完满地说明客观地质现象,必须接受客观地质构造实际(和水圈变化)的严格检验,地质构造就成为探索地壳构造运动的主题;②各种地质构造大都是力作用的直接结果,它们都有一定的力学属性和力学本质,查明地质构造的力学性质就成为首要的基础性工作;③任何地质构造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它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必有其不可分割的伴侣,成群成带相伴出现的地质构造现象的总体构成统一的构造体系。
每一类型的构造体系,均可当作一幅形变图像来看待,它反映一定方式的地壳运动。
上述论点是地质力学的三个主要立论依据及其三个基本特征,它们分别反映了地质力学实践的观点、本质的观点和联系的观点。
现已认识的构造体系,可划分为三大主要类型,即纬向构造体系、经向构造体系和扭动构造体系。
这些构造体系主要是地壳的水平运动(经向的和纬向的)造成的,而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是发动地壳水平运动的主因。
主要地质学分支及研究领域

主要地质学分支及研究领域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演化和地质过程的学科。
它包括许多分支,每个分支都关注地球不同方面的研究。
以下是地质学的几个主要分支及其研究领域。
1.岩石学(Petrology):岩石学研究地球上不同类型的岩石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它通过对岩石的成分、结构、纹理和矿物组合进行分析,来揭示过去地质时代的地壳运动、构造活动和地球内部的岩浆运动等。
2.矿物学(Mineralogy):矿物学研究地球上的矿物物质,包括它们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结构和形成条件等。
矿物学家通过研究不同矿物的特征和分布,帮助解析地球内部的构造和演化过程,以及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形成机制。
3.地球化学(Geochemistry):地球化学研究地球物质的化学组成以及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地球化学家通过分析岩石、矿物和水体中的元素和同位素的分布和组成,研究地球内部的化学作用、大气-水体-地壳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
4.地球物理学(Geophysics):地球物理学研究地球的物理性质和物理过程。
它利用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地球内部的结构、磁场、地震活动、重力场和地热等。
地球物理学家通过观测和测量,来揭示地球的内部结构和演化以及地震活动的机理。
5.地质地图学(Geological Mapping):地质地图学是制作地质地图的学科。
地质地图是通过研究和分析地质剖面、岩石、构造和地貌等地质要素,用图形和符号表示地层、构造和矿产资源的分布和空间关系。
地质地图学家通过地质地图的制作和解读,来揭示地质历史和地质构造的演化过程。
6.古生物学(Paleontology):古生物学研究地球历史上的生命形态和演化过程。
通过研究化石,古生物学家可以了解过去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结构和演化、地质时代的划分以及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7.地质力学(Geomechanics):地质力学研究地壳和岩石的力学性质和变形过程。
它通过研究岩石的断裂、滑动、折叠等变形过程,揭示地球的构造和地震活动的机理。
47个三维地质模型

47个三维地质模型文/小桔来源:桔灯勘探3D模型图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地下布局。
今天整理了构造地质学及地质力学、推覆构造、沉积岩构造、普通地质学等多方面的三维模型,供大家欣赏和学习。
推覆构造阶梯状逆冲断层立体模型▼重力滑动构造结构要素立体模型▼构造窗和飞来峰立体模型▼沉积岩构造有障壁滨海带的各种沉积环境▼蛇曲河的沉积环境▼由地转等深流构成的陆隆形态▼新月形沙丘迁移形成交错层理▼浪成沙纹交错层理▼舌形沙纹迁移形成交错层理▼直脊沙纹迁移形成交错层理▼弯曲形沙纹迁移形成交错层理▼构造地质学及地质力学同一褶皱在不同方位切面上的出露形态▼5个V字形法则:当红色构造面倾斜和地形坡向相反时变化规律▼吴氏网▼赤平投影机理▼正断层▼断层要素▼两侧挤压下结构面的分布和序次分析▼新华夏系与其他的构造体系复合关系分析▼海底扩张说和板快构造说解析地壳运动的模式▼褶皱和断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其力学分析立体图▼褶皱构造几何要素▼三轴应变椭球▼普通地质学各种地貌模型第1部分▼各种地貌模型第2部分▼地层接触关系▼断层地质模型▼褶皱地质模型▼晶体光学单斜晶系(角闪石)不同方向切面消光类型▼二轴晶正光性晶体垂直Bxa切面上光轴面及Nm方向上光▼一轴晶光轴正光性干涉图成因▼正交偏光系统中光波通过晶体切片时的干涉作用▼均质体光率体▼光波通过晶体切片时的分解作用▼二轴晶负光性▼一轴晶正光性▼结晶学示教模型三方偏方面体(左、右对映形)▼十字石晶体▼橄榄石晶体▼四轴定向示教模型▼黄铁矿的聚行分析▼求晶面符号图解▼结晶学单形模型五角十二面体,偏方复十二面体▼四方偏方面体 (左右形)▼双面(酒石酸),无轴双面(钙沸石) ▼单面(酒石酸锶),板面(钠长石)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力学模块(一)(Geomechanics I)操作流程中科合力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本讲义包含IP地质力学模块的Strength(岩石强度)和Stress(地质应力)两部分的内容。
Wellbore Stability(井眼稳定性)和SandPit3D(出砂预测)将在下一章中讲解。
目录简介 (4)井位选择 (4)Mechanical Properties岩石强度参数计算工具 (6)Input Curves输入曲线 (9)Output Curves输出曲线 (12)Parameters模型参数 (14)运行岩石力学模型 (15)Stress地应力 (16)Density Estimation密度曲线重构 (17)Vertical Stress垂直应力/上覆地层压力梯度 (18)Pore Pressure孔隙压力/地层压力 (20)Input Curves输入曲线 (20)Output Curves输出曲线 (22)Parameters参数设置 (23)Well Data井数据 (24)Result Xplot结果交会图 (25)运行模型 (25)编辑泥岩截取值线 (26)Horizontal Stress水平应力 (28)简介Wellbore Stability井眼稳定性和SandPit3D出砂预测模块都要求岩石力学参数作为输入数据。
直接的力学参数数据只来源于岩心分析实验。
然而由于岩心是不连续的,所以其对井眼的覆盖程度有限。
IP的Rock Strength岩石强度模块提供了通过常规测井数据来计算岩石力学参数的一种方法。
井位选择该模块是支持多井处理,在Well Selection里面选择需要处理的井。
在解释途中如果需要更改井,可以点击Select Wells按钮Mechanical Properties岩石强度参数计算工具在Strength-Mechanical Properties工具里计算岩石强度,摩擦角和弹性模量。
在Setup里对需要处理的井进行层位设置,该层位设置适用于接下来的岩石强度,力学性质,井眼稳定性和出砂预测分析整个流程。
如果选择的井当中,存在没有地质力学Parameter Set的井,则Create Default Interpretation Set对话框就会生效,相反如果所有的井都有地质力学的Parameter Set存在,则不需要进行层位设置,该对话框失效(灰色)。
蓝色的字提示了有多少口井没有Parameter Set。
如上图。
Create Default Interpretation Set下有三个选项。
e Correlation Set:应用该井别的模块的Parameter Set里的层位设置,在Correlation Zone Set(Optional)下拉菜单里选择对应的Parameter Set,可以是之前保存的Tops,或者是别的模块的Parameter Set里的层位设置。
在#Wells栏下面的数字表示了该Parameter Set在多少口井中存在。
如果选择的Set并不是覆盖所有的井,则会出现报错,用户可以把没有Parameter Set的那些井设置为全井一个层位,点击Yes。
Set Link to Correlation Set:如果勾选了该选项,则在该模块中对层位的修改,会影响到Correlation Zone Set 里选择的层位。
比如在Correlation Zone Set选择了Clay Volume的Set,那么在地质力学解释过程中,如果修改了层位,那么Clay Volume里面的层位也会一并修改。
e default well interval(One zone):把整个井段设置为一个层位,即不分层。
e Parameter distribution module:通过参数分配工具Parameter Distribution来拷贝层位和参数到其他的井。
如果用户已经解释过一口关键井,便可以用这个选项来分配参数和层位。
需要把Reference Well和Correlation Zone Set(Optional)设置好,然后点击Create。
会弹出参数分配工具的对话框,如下图。
Input Curves输入曲线输入曲线包括两类,一类是必须输入的曲线,一类是可选输入曲线(Optional)。
必须输入的曲线包括:·Density·Sonic·Shear Sonic·Neutron·Porosity·V Clay可选(optional)曲线输入又分成两类,一类是用于测井图结果展示,QC为目的曲线,一类是校正用的岩心曲线。
测井图结果展示,QC为目的曲线包括:·TVD(true vertical depth)·Gamma Ray·Caliper·Bit size·Lithology岩心校正曲线包括:·TWC(Thick Wall Cylinder)厚壁圆筒应力结果校正岩心曲线·UCS(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ss)单轴受压应力结果校正岩心曲线·泊松比结果校正岩心曲线·杨氏模量结果校正岩心曲线·体积压缩系数结果校正岩心曲线·孔隙压缩系数结果校正岩心曲线对于必须输入的曲线,它们各自对应着用于计算Output Curves里面的输出曲线,如果勾选了Output Curves里面的输出曲线但是缺少输入曲线,软件则会报错,提示具体哪条曲线缺失。
如下图,左边是输入曲线,右边是用来计算的结果参数。
在多井选择曲线时,首先在第一口井选择对应的曲线,然后把鼠标悬浮在左边的曲线类型上点击左键,自动填充剩下的井所对应的曲线。
在QC Plot里可以通过IP默认的测井图模板来QC输入的曲线,共两种模板:·Wellbore Stability井眼稳定性模板;·SandPit3D出砂预测模板。
井眼稳定性模板如下图所示,包含GR(及岩性曲线如果提供),MD,TVD,层位信息,Caliper和BitSize,密度/中子,声波(纵波和横波如果提供),泥质含量和孔隙度曲线。
相似的,出砂预测测井曲线模板如下:GR栏里,泥质含量曲线替代了岩性曲线。
Output Curves输出曲线用同样的方法可以为多井设置输出曲线,默认输出到Default Set下面,可以通过Change Output Set for all Wells来为多井改变输出位置。
通过勾选Use来设置是否输出该曲线。
如果某条曲线已经在之前的计算中生成,可以不勾选该曲线并且通过Delete curves for unused equations来删除之前生成的曲线。
在Parameters按钮里面可以查看参数设置情况,这和Parameters和Parameters by Zone标签里的参数设置是一样的,只是显示方式不一样而已。
在Interpretation Plot按钮里,有针对于井眼稳定性和出砂预测解释而提供的默认测井解释图版。
用户可以针对于不同的解释目的,在运行模型之后查看解释结果显示。
绝大多数测井图版的输入曲线栏都相似,输出曲线栏略有不同。
具体使用的计算模型和方法论(详细的公式)详见帮助手册Output Curves-USC Models/TWC Models/Friction Angle Models/Elastic Moduli Models。
Parameters模型参数有三种方式可以设置模型参数:1.通过Show Parameter按钮设置;2.通过参数标签设置;3.通过Parameter by zones标签修改。
各参数含义解释如下:Lithology type岩性类型定义指定层位的岩性,和UCS砂岩,页岩,碳酸盐岩和白云岩模型一起使用,用来计算UCS组合曲线UCS Sand model定义要使用的砂岩模型,适用于砂岩地层UCS Shale model定义要使用的页岩模型,适用于页岩地层UCS Carb model定义要使用的碳酸盐岩模型,适用于碳酸盐岩地层UCS Dolom定义要使用的白云岩模型,适用于白云岩地层TWC Model定义要使用的TWC模型Friction Angle Model定义要使用的摩擦角模型TWC–UCS Upscaler Coeff A TWC–UCS模型放大系数ATWC–UCS Upscaler Coeff B TWC–UCS模型放大系数BPoisson Factor静态泊松比模型放大系数Static Youngs Transform定义要使用的静态杨氏模型,来计算静态杨氏模量综合曲线。
Generic Youngs Coefficient A通过Generic模型计算静态杨氏模量的放大系数AGeneric Youngs Coefficient B通过Generic模型计算静态杨氏模量的放大系数BGrain Compressibility动态孔隙体积压缩系数,静态孔隙体积压缩系数以及动态Biot Alpha因子模型的参数运行岩石力学模型点击单井的View Interpretation Plot,Make Interpretation Plot(多井),或者Run All Wells按钮,都可以运行岩石力学模型。
运行之后测井图会自动更新。
Stress地应力在地应力模块里包含求取Vertical Stress垂直应力,Pore Pressure孔隙压力和Horizontal Stress(Minimum Horizontal Stress和Maximum Horizontal Stress)最大、最小水平应力的计算工具。
Density Estimation密度曲线重构密度重构模块是一个单井模块,为独立的一个窗口。
该模块可以根据纵波速度曲线重构出密度曲线。
IP提供了Gardner,Bellotti et al和Lindseth经验公式模型。
该模块可以让用户在还没有钻井之前,根据地震数据得到声波曲线,然后预测地层密度曲线。
勾选要使用的模型,修改相应的参数,得到各模型的输出结果曲线。
可以同时输出三条曲线,然后跟实际的地层密度曲线进行对比,找到适合本地区地层的最佳模型。
比如,Bellotti et al模型对于非压实地层效果最好。
Vertical Stress垂直应力/上覆地层压力梯度和密度曲线重构模块一样,垂直应力模块为单井模块,提供独立的解释窗口。
该模块提供从以下数据计算上覆地层压力梯度的工具:·密度曲线·平均地层密度值(以及相应的顶底深度)·如果缺少密度曲线,可以从查阅表(Look-up Table)里寻找地区值·或者从Amoco压实经验公式(Amoco Compaction Relationship)或平均沉积物密度(Amoco Avg.Sediment Density)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