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向大树道歉 2教案 西师大版
《向大树道歉》教案

《向大树道歉》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大树对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 通过情景模拟,提高学生的沟通技巧,学会尊重生命,关爱身边的人和事。
3.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大树对环境的重要性2. 沟通技巧的运用3. 责任感的培养三、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关爱大自然的重要性2. 如何在情景模拟中自然地运用沟通技巧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情景模拟道具(如大树模型、花草等)3. 学生分组名单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课件展示大树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树的外观特征,激发学生对大树的好奇心。
2. 课堂讲解:1. 讲解大树对环境的重要性,如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持生态平衡等。
2.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讨论如何关爱大自然。
3. 讲解沟通技巧的重要性,如倾听、表达、尊重等。
3. 情景模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情景模拟任务,如砍伐大树、保护树木等。
2. 要求学生在模拟过程中运用沟通技巧,解决问题。
3. 各小组展示模拟过程,其他同学担任评委,评价沟通技巧的应用。
4. 课堂总结:1. 总结大树对环境的重要性,强调关爱大自然的重要性。
2. 总结沟通技巧在情景模拟中的应用,提高学生沟通能力。
3.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责任感。
5. 作业布置:六、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进一步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2.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情景模拟等方面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参与程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课后感悟文章的质量,了解他们对大自然的态度和环保意识。
八、教学反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
向大树道歉 教学设计(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教案

10、向大树道歉教材分析:本文按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讲述了美国曼哈顿区的一家快餐店老板丹尼尔因“虐待”餐馆门前的一棵大树,公开向大树道歉的感人故事。
丹尼尔的这一举动充分展示了“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事实,也赢得了大家的掌声,体现了人们渴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感情。
学习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揭发”、“制裁”、“生意兴隆”、“水泄不通”等词语的意思。
2. 学习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情感的波动,理解丹尼尔为什么向大树道歉,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 默读课文,能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丹尼尔向大树道歉的原因。
教学难点:感悟丹尼尔的行为对人们的启发,激发自觉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人类自己创造一个美好家园的愿望,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准备:教师:制作课件学生:搜集环保小故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审题质疑。
1.板书“道歉”二字,师:“道歉”是什么意思?生活中你向谁道过歉?为什么道歉?预设:(1)向妈妈道过歉,因为做错了事。
(2)向同学道过歉,因为我不小心弄坏了同学的文具盒。
2.板书“向大树道歉”。
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国的真实故事。
孩子们,读了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预设:(1) 谁向大树道歉?(2)为什么向大树道歉?(3) 怎样向大树道歉?二、初读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或者工具书解决。
2.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障碍,并及时在黑板上板书。
板书:虐待曼哈顿区铁链手铐脚镣鞠躬罚款拥挤浇水3.解决字词类,扫除阅读障碍。
(1)学习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拥挤揭发罚款浇水鞠躬虐待(2)指名分节读课文,正音,随文理解重点词语。
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查工具书理解“虐待”、“制裁”。
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理解“生意兴隆”。
第三、四自然段:用换词、给词语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亲善”一词,“亲善”可换成“亲近”、“亲昵”、“友好”等词。
西师大版四上第0课《向大树道歉》教案设计

西师大版四上第0课《向大树道歉》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生字,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关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课文主题。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课后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关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2)学会尊重生命,珍惜自然资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并能灵活运用。
(3)培养关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教学难点:(1)课文主题的深入理解。
(2)课后实践活动的实施与指导。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一棵大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大树的特点。
(2)提问:你们知道大树对人类有什么作用吗?2.朗读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学生自读课文,感受课文内容。
(3)分组朗读,检查学生的朗读效果。
3.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2)学生回答:课文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因为破坏了大树,后来认识到错误,向大树道歉的故事。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男孩的心理变化过程。
4.学习生字(1)教师展示生字,引导学生认读。
(2)学生组内交流,分享生字的记忆方法。
(3)教师检查学生的生字掌握情况。
5.深入理解课文主题(1)教师提问:为什么小男孩要向大树道歉?(2)学生回答:因为小男孩破坏了大树,伤害了大自然。
6.课后实践活动(1)教师布置课后实践活动:观察身边的大树,记录它的生长情况,和大树交朋友。
(2)学生分享课后实践成果,交流感受。
(2)学生反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四、板书设计1.向大树道歉2.小男孩、大树、道歉3.关爱大自然、保护环境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向大树道歉》一文,使学生认识到尊重生命、关爱大自然的重要性。
(精选)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向大树道歉课件2 西师大版

39.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34.有人在光明中注视着阴影,有人在阴影中眺望着光明。 41.一切成就都缘于一个梦想和毫无根据的自信。 29.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记昨天的痛! 90.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在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 26.做好自己其他的让别人说去吧! 79.死亡教会人一切,如同考试之后公布的结果――虽然恍然大悟,但为时晚矣! 89.千万别迷恋网络游戏,要玩就玩好人生这场大游戏。 27.不要只听说,要看怎么做。这个世界从来不缺看热闹的。自己不努力谁也给不了你想要的生活! 30.好运不会总是降临在你身上,你的努力是唯一能让你站住脚跟的依靠。 55.有人能让你痛苦,说明你的修行还不够。 15.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34.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17.即使道路坎坷不平,车轮也要前进;即使江河波涛汹涌,船只也航行。 83.行为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36.天下没有不可能的事,只要你有信心、有勇气,腔子里有热血,灵魂里有真爱。 42.你想要的,岁月凭什么给你?所有逆袭,都是有备而来。所有光芒,需要时间才能被看到。所有幸运,都是努力埋下的伏笔。
我决不干这种蠢事,请你
原谅!”说完,上前几步,把树抱得 紧紧的,并将脸颊贴在树上.
建议
在报道时把自己放在事件发生的 现场,既要说清楚事情的经过,还要 关注当时人们的反应,同时加上自己 的简单评价。
为树支付“丧葬费”
在德国,一次雷电击中了一位杂志撰稿人院子里的一棵 老树。事发不久,林业局派官员来到他家对这棵被击中的树 进行反复检查测量,然后作出了同意砍伐的决定。接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伐 木工人来了,当这棵老树伐掉后,工人递上一份帐单,要该 撰稿人交纳2000马克的砍伐费。
2019-2020年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向大树道歉》教学设计2

2019-2020年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向大树道歉》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2隆”、“水泄不通”、“衣冠楚楚”等词语的意思。
3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新词。
难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感悟丹尼尔的行为对人们的启发。
教学准备教师:生字、词卡片,教学挂图或课件。
学生:收集环保小故事。
教学时间1-2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文题目当我们说了中伤别人、不尊重别人的话或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的时候,我们应该主动向别人道歉,这是一种美德。
你听说过有人向大树道歉吗?这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呢?《向大树道歉》这篇课文将告诉你原因。
二、齐读课文题目,质疑问难12(1)谁向大树道歉?(2)他为什么要向大树道歉?(3)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三、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由轻声读课文,勾画本课生字、新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新词。
23456四、学生读课文,感悟体会(一)自主学习第1-4段。
11-4段,想想每段写了什么内容。
2隆”、“媒体”、“采访”、“亲善”等词。
3画出来。
引导学生朗读悟出这句话的意思和体会美国人民的环保意识。
(二)合作学习第5-6段。
15段,说说这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流。
34——”勾出丹尼尔向大树道歉的话,用“△”标出表示丹尼尔向大树道歉时动作的词进行体会,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56段,说说你从人们的掌声中悟出了什么。
65-6段。
可采用小组赛读、男女生赛读、分角色读等形式练习读。
(三)集体讨论。
丹尼尔为什么向大树道歉?你从中感悟到什么?(四)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五、课外延伸,升华情感12中,你有什么建议,又能做些什么?六、教学反思附送:2019-2020年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向大树道歉》教案教学目标12隆”、“水泄不通”、“衣冠楚楚”等词语的意思。
3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新词。
难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感悟丹尼尔的行为对人们的启发。
教学准备教师:生字、词卡片,教学挂图或课件。
【精品】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 向大树道歉_西师大版

第10课《向大树道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揭发”、“媒体”、“采访”、“虐待”、“制裁”、“生意兴隆”、“水泄不通”、“衣冠楚楚”等词语的意思。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交流:同学们,大部分人都有过犯错误的时候。
当你犯了错误,当你说了中伤别人、不尊重别人的话或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主动向别人道歉。
)2.教师评议并小结:有的同学觉得当众道歉是一件很不好意思的事,其实犯错并不可怕,贵在知错就改,赔情道歉是一种美德。
3.导入课题: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区一家快餐店门口,众目睽睽之下有一个人当着新闻记者和围观群众的面,公开向一棵大树道歉,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十课《向大树道歉》,来了解事情的真相。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4.再读课文题目。
读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吗?5.学生质疑,教师评议,并整理归纳学生的问题:(1)谁向大树道歉?(2)他为什么要向大树道歉?(3)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二、诵读课文,初步探究。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轻声地读课文,勾画出本课生字、新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新词。
2.多媒体课件出示文中词语,检查学生认读情况,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虐待制裁纽约快餐外卖火暴拥挤方便送货铁链揭发罪行罚款违反心疼罚金真诚警醒公开采访奇特浇水鞠躬赐给原谅自行车生意兴隆手铐脚镣赔礼道歉水泄不通衣冠楚楚二氧化碳3.分自然段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师生评议并正音。
4.鼓励学生带着质疑再读课文。
5.全班交流自学收获,提出不理解的词句或问题,交流解决。
6.指名说说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本文按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讲述了美国曼哈顿区的一家快餐店老板丹尼尔因“虐待”餐馆门前的一棵大树,公开向大树道歉的感人故事。
)三、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向大树道歉课件2 西师大版

建议
在报道时把自己放在事件发生的 现场,既要说清楚事情的经过,还要 关注当时人们的反应,同时加上自己 的简单评价。
为树支付“丧葬费” 在德国,一次雷电击中了一位杂志撰稿人院子里的一棵 老树。事发不久,林业局派官员来到他家对这棵被击中的树 进行反复检查测量,然后作出了同意砍伐的决定。接着,伐 木工人来了,当这棵老树伐掉后,工人递上一份帐单,要该 撰稿人交纳2000马克的砍伐费。 当他对此提出异议时,林业局官员一面拿出林业法规的 有关条文,一面幽默地说:“这棵树在您家里,您一直在享 受它的荫凉,现在它死了,埋葬费当然该由您支付?”
向大树道歉
把自行车用铁链锁在树 上,与给一个无罪的人戴 上手铐脚镣无异。
把自行车用铁链锁在树 上,与给一个无罪的人戴 上手铐脚镣无异。
把自行车用铁链锁在树 上,与/给一个无罪的人/
戴上手铐/脚镣无异。
衣冠楚楚的丹尼尔大步走向大树, 先向它鞠了三个躬,然后高声说: “大树,我的好兄弟,我真对不起你! 你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又把氧 气赐给我们,还给我们遮阴,而我却 把铁链锁在你的身上,虐待你.今后 我决不干这种蠢事,请你 原谅!”说完,上前几步,把树抱得 紧紧的,并将脸颊贴在树上.
• • • • • •
• • • • • • •
● 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功大事业。──卡耐基 ● 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 ● 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 ──爱因斯坦 ● 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 ──雨果 ●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 益人,才能到达彼岸。──马克思 ● 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是慢性自杀。──列 宁 ●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 ●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达尔文 ● 没有伟大的愿望,就没有伟大的天才。──巴尔扎克 ● 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笛卡尔 ● 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 ──爱因斯坦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0. 向大树道歉,教学设计,教案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丹尼尔为什么向大树道歉。
【重点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丹尼尔为什么向大树道歉。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趣,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大部分人都有过犯错误的时候,其实犯错并不可怕,贵在知错就改,赔情道歉。你有过犯错的经历吗?如果你在班里犯了错误,现在让你到讲台上来,对着全班同学和老师的面,赔礼道歉,会有什么感觉呢?是啊,当众道歉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很不好意思的事,可是在美国却有一个人当着新闻记者和围观群众的面,向一棵大树道歉,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十课向大树道歉。
3.请学生有感情的读画出的句子。(读的形式要多样:先自由读,汇报读,融入情感后读……)
4.演一演,丹尼尔向大树道歉的过程。
5.评一评。
6.再演一演,请其余同学当新闻记者(其中可适机理解“水泄不通”。)
三、拓展延伸,实践体验
如果你是现场的一名小记者,你将怎样向人们报道这条奇特的新闻?请注意现场表演。
教学创新
2.读课题。
3.师问:奇怪吗?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等会我们一起来解决。
(1)谁向大树道歉?(2)为什么会向大树道歉?(3)怎么向大树道歉的……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圈画生字新词。
2.同桌合作学习生字词,交流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记住这些生字。
3.教师出示生字卡,检查生字、新词认读情况。
3.汇报交流。
在理解“虐待树木”罪名时,要反复引导学生读那位先生的信,并结合实际经验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向大树道歉 2教案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水泄不通”、“衣冠楚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丹尼尔向大树道歉的行为,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能根据对课文的理解,以小记者的身份报道“向大树道歉日”的情况。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读懂课文,感悟丹尼尔的行为对人们的启发。
教学准备:课件、搜集环保小故事。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谈话引入:(板书:道歉)道歉,这事大家都做过吧,能讲讲让你印象深刻的一次吗?2.我们将一起学习的一篇文章,和道歉有关系,但道歉的对象不是人,它是《向大树道歉》(板书),请大家齐读课题,再读一次。
3.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二、了解课文大意(一)初读课文,初步感知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理清课文,了解写作顺序大家都了解了课文内容,现在我们来回答大家刚才提出的问题。
1.谁为什么向大树道歉?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这部分的内容。
2.怎样向大树道歉课文哪一部分在叙述?3.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课文的写作顺序,请一个孩子说说。
三、深读课文,体会情感(一)重点学习向大树道歉的原因1.话说丹尼尔,一个普普通通的生意人,在餐馆里忙里忙外,一天却收到了一张1000美元的罚款,怎么回事?(用铁链把自行车锁在树上)2.通常人们会怎么看给树上锁链这件事情?3.在一位在餐厅用餐的先生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4.重点语句品读“把自行车用铁链锁在树上,与给一个无罪的人带上手铐脚镣无异。
”①“……与……无异”理解吗?“和……没有区别”这里指把自行车用铁链锁在树上的行为和给一个无罪的人戴上手铐脚镣的行为没有什么区别。
②试读,理解句子含义,你有怎样的感受?③指导感情朗读:点重音、划节奏读。
④齐读句子。
(二)重点学习向大树道歉的过程1.“向大树道歉日”的景况怎么样?(联系上下文理解水泄不通)2.默读课文的5.6自然段,勾画出让你印象深刻的句子。
默读要沉静下来,把心放进课文,注重内心的感受。
3.读一读勾画的部分写上你的感受。
4.找出丹尼尔的动作和语言里,读一读,你又明白了什么?(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真诚地悔过。
)5.出示道歉的话,指导朗读,理解句子意思。
体会到什么?从哪里看出来。
(三层意思要理解出来)(1)真诚道歉(2)说明树的作用(3)保证要爱惜树木6.看到他这么做,周围的人是怎么反应?(体会报以热烈的掌声是因为人们的理解和对他行动的认同。
)7.齐读课文5.6自然段。
四、深刻领会、情感迁移1.如果你是一名小记者,就在事件发生的现场,你准备怎样向大家报告这条奇特的新闻?老师建议大家:在报道时把自己放在事件发生的现场,既要说清楚事情的经过,还要关注当时人们的反应,同时加上自己的简单评价,请大家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2.现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报道》节目开始了,在你们面前的是主播的话筒,选出你们小组的优秀记者给大家做新闻播报。
3.我们学了这篇课文,也走进了现场感受了丹尼尔向大树道歉,你从向大树道歉这件事情联想到什么?4.小结:其实善待树木就是善待人类自己。
老师带来了几幅图片,请大家看看。
世界因为有了树木变得苍翠,充满生机;世界因为有了动物变得鲜活,富有动感。
每一样生物都是可贵的,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奇迹。
我们幸运地了和众多的动物植物生活在一起,让我们尊重其他生命,尊重其他生物的权利,把我们生活的地球建成一个更加和谐更加美好的世界吧!附送: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听泉 1教案鄂教版一、揭题1.请大家看老师写一个字“听”,自己读读看。
谁会用它来组词?老师听了大家的发言,觉得有两点特别好:首先,大家的发言没有重复的。
“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其次,大家在组词的时候,有的同学把“听”放在词的前面,有的放在后面,字放的位置不同,组的词就多。
以后我们知道了,组词的时候,可以把要组的词放在不同的位置,这样,我们的词汇就丰富了,就美了,思维也就活跃了。
2.譬如说刚才有同学说到的“倾听”“聆听”这些词就非常好。
就是说,我们在听的时候,不但要用耳,还要用心,这样才能听出味道来。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广东省肇庆市的鼎湖山听泉。
3.写题4.齐读课题5.师介绍:鼎湖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那里群峰罗列,古木参天,鸟语花香,满目青翠;那里不但有浩瀚的林海,更有高悬的飞瀑,成为鼎湖山的一大特色。
你想,既然是听泉,主要听什么?6.检查预习:预习了课文,你觉得鼎湖山的泉声怎样?课文哪几节写了泉声?二、自学课文,思考问题我们只是预习了课文,就感觉到了鼎湖山泉声的美,如果我们用心细读课文,一定会对这泉声有更深刻的了解。
我们来读课文描写泉声的第二节和第四节,请你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的方式不同,但内容是一样的,问题也是一样的,那就是:作者听到了怎样的泉声?三、讲读第二节(一)课文第二节主要写了作者白天听泉。
他听到了怎样的泉声?1.(找句子)点出:淙淙指读2.(找句子)点出:不绝于耳理解词意读词读句3.(找句子)点出:清纯悦耳指读齐读句子4.(找句子)点出:欢快活泼齐读句子(二)教师小结:在轻纱似的薄雾中,鼎湖山的泉水交错流泻,时隐时现。
清纯悦耳、欢快活泼的泉声和安详厚重的钟声汇成一片美妙的音响,在每一位游客的耳边、心头回荡。
能把这一节读好吗?四、讲读第四节到了晚上,山中万籁俱寂,只有泉声一直传送到枕边。
一路上听到的各种泉声,这时候躺在床上,可以用心细细地聆听、辨识、品味。
看第四节,作者主要写了哪几种泉声呢?1.媒体点出:小溪、涧水、无数道细流、飞瀑急流2.请你用心细细地聆听、辨识,听听这是哪一种泉声?(播放媒体)3.作者主要写的就是这四种泉水的声音。
齐读这段话。
4.夜是那么的寂静,作者身处山中,耳边传来丰富多彩、不绝于耳的泉声,他不但在用心聆听,更在细细品味。
下面老师给大家放一段画面,请大家和作者一样细细品味。
注意:我们不但要用眼看,还要用心听,更要用心品味。
一会把你的感觉告诉大家。
(播放媒体,师配乐朗读)5.学生谈体会。
6.师相机播放乐器声,同时媒体出现:轻柔清脆、厚重回响、雄浑磅礴7.读好这些词。
8.引说:这轻柔的声音其实是——小溪的声音;这清脆的声音其实是——涧水的声音;这厚重回响的声音其实是——无数道细流的声音;这雄浑磅礴的声音其实是——飞瀑急流的声音。
9.鼎湖山的泉声真像音乐一样妙不可言啊!这就是作者用心聆听、品味的结果。
10.把你品味到的所有感觉放到文字中,通过读来表现。
11.指读。
12.分角色读。
13.师通过提问总结“这小提琴是谁拉响的?这琵琶是谁弹响的?这大提琴是谁拨响的?这铜管齐鸣是谁奏响的?”(大自然)14.引读:更令人称奇的是,还有一些泉声——五、总结。
在这万籁俱寂的晚上,一切似乎都已沉睡,只有鼎湖山的泉声如歌、如诗,多姿多彩,不绝于耳。
美吗?妙吗?大自然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它借鼎湖山清纯悦耳、欢快活泼的泉声演奏出一首首美妙动听的乐曲,让人不由自主地喜爱上它。
当然,这些乐曲只有用心聆听、品味才能听出来。
作者就是因为用心聆听、品味鼎湖山的泉声,才深深地喜爱上了它,使这泉声汩汩地流进了他的心田,相信也流进了你的心田。
六、作业。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受到鼎湖山泉声的多美响,感受到泉声的丰富变化,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评赏析感受到泉声的美妙,在读中感悟。
2.通过想象,感受到泉声的变化多端,体会泉的趣味。
三.教学准备录音,投影片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听泉》(齐读)2.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留下了一个问题:泉声是怎样?现在我们一起来细读课文,随作者去聆听、辨识、品味。
(二)新授第二段——感受泉声多美响过度:请大家自己读读第二节,边读边想象这幅情景。
1.自读第二节。
2.交流各自想到的内容。
3.学生再读该节,作者看到怎样的清泉,听到了怎样的泉声?画出有关的句子。
4.交流。
过了寒翠桥,就听到淙淙的泉声。
——淙淙可以看出泉声很响。
很好听。
进山一看,草丛石缝,到处都涌流着清亮的泉水。
草丰林茂,一路上泉水时隐时现,泉声不绝于耳。
有时几股泉水交错流泻,遮断路面,我们得寻找着垫脚的石块跳跃着前进。
——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泉水很多)——哪些词语让你特别能体会到?(到处、涌流、时隐时现、不绝于耳、交错流泻,遮断路面)——指导朗读。
读出一种愉快的感觉。
(练读、指名读、齐读)泉水隐到了浓阴的深处,而泉声却更加清纯悦耳。
忽然,云中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
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活泼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汇成一片美妙的音响。
——你体会到了什么?(泉声很好听)——从哪些词语上特别可以体会到?(清纯悦耳、欢快活泼、美妙的音响)——听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活泼的泉声融合在一起的录音。
说说听到的声音。
——指导朗读。
通过轻重的变化读出泉声的清纯美妙。
(练读、指名读、齐读)愈往上走树愈密,绿阴愈浓。
湿漉漉的绿叶,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涌向山顶。
——指名读。
——这句花虽然没直接写到泉水,但细读却也能体会到,自己练练。
——说说体会。
(正因为有了这么多的泉水的滋润,树木才会长得这么茂盛)——齐读。
过度:第三节起了过度作用,庆云寺里繁花似锦,古树参天,都是因为什么呀?(泉水的滋润)(三)教学第四节过度:借宿在庆云寺,作者听到的泉声和白天听到的有什么不同呢?请大家自己读第四节,体会体会,并画出描写泉声的句子。
1.生自读并画出句子,师巡视。
2.交流句子。
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那像琵琶一样清脆的,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那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的,是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那像铜管齐鸣一样雄浑磅礴的,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
——说说这分别是什么地方的泉声?——同学们能把这几句话换一种说法表达吗?用上:那是()的声音,多象()一样()呀!——师:果然不同,此时不仅能辨识出是什么地方的泉声,还能品味出音乐般的美妙。
——想听一听吗?(师放不同泉声的录音)边放边讲解各种泉声。
听,这是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这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请大家练习用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好吗?——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这里采用点评、鼓励、个人竞赛、教师范读、音乐创设情境等方法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进行多层次,大范围的朗读训练)过度:作者还听到哪些泉声?还有一些泉声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忽清忽浊,忽扬忽抑,是泉水正在绕过树根,拍打卵石,穿越草丛,流连花间……——指名读,齐读。
——你体会到了什么?(泉声很美,变化很多)师相机板书:泉声美妙3.配乐齐读第四节。
(四)教学第五节过度:鼎湖山的清泉只是给人美妙的享受吗?它还有什么作用呢?1.学生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