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20210215093448)
商的近似数(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商的近似数教学目标:1. 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 能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并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
3. 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商的近似数的概念和求法。
2. 四舍五入法的运用。
3. 商的近似数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能够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概念,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2. 学具:练习本、铅笔、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商的近似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在实际生活中求商的近似数的必要性。
2. 通过示例,让学生初步感受商的近似数的特点和求法。
二、探究1. 讲解商的近似数的求法,重点讲解四舍五入法的原理和步骤。
2. 通过示例,让学生动手实践,加深对四舍五入法的理解。
3. 引导学生思考商的近似数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练习1. 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 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解和指导,及时纠正错误,解答疑惑。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商的近似数。
板书设计:1. 商的近似数的概念和求法。
2. 四舍五入法的原理和步骤。
3. 商的近似数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作业设计:1. 基础题:求给定数的商的近似数。
2. 提高题:运用商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3. 挑战题:研究商的近似数的其他求法。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商的近似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了在实际生活中求商的近似数的必要性。
通过讲解和示例,学生掌握了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特别是四舍五入法的运用。
在练习环节,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加深了对四舍五入法的理解。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商的近似数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知识。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第【1】篇〗商的近似数教学目标.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应用价值。
在解决问题中感受数学解题策略的巧妙运用,体验数学乐趣。
本节课我将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秋游情境将两个例题和对比练习题贯串起来,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集体交流等形式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
最后,能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当中,深刻体验到求商的近似值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从而使学生学会用一双数学的眼睛去观察,去思索。
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知识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
在学习过程中尽量增加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大胆放手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观察、思考、同学之间的互相补充、评价质疑中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实际意义,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商”。
最后通过多层次练习强化,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类化,拓展思维,提升能力。
3重点难点评论.重点是让学生学会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难点是理解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去尾法”或“四舍五入法”。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评论.教师谈话,创设秋游情境,引出问题。
师:同学们,首先老师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下星期学校要组织去秋游了!一提秋游,很多同学的脸上马上露出兴奋的表情!501班的小强也特别开心,和妈妈一起走进超市购物,为秋游做准备。
看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课件呈现问题:小强和妈妈还买了一袋棒棒糖有12支共19.4元,你能算一算每支需要多少钱吗学生独立列式解决后集体交流。
预设:生1:19.4÷12=1.616(元)每支1.616元生2:19.4÷12≈1.62(元)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以元为单位一般保留两位小数,表示1元6角2分生3:19.4÷12≈1.6(元)现实生活中已经没有分币,所以保留一位小数,每支1元6角。
五年级数学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教学设计

c.教师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提高计算准确度。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对商的近似数的理解。
2.教学过程:
a.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b.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4.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及时给予反馈,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
(3)课堂练习: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求商的近似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度。
(4)实际应用:布置一些实际问题的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的商的近似数应用于解决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3.教学策略:
-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个别辅导,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勇于表达,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1.教学内容:商的近似数的概念、四舍五入法的步骤。
2.教学过程:
a.教师讲解商的近似数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其意义。
b.演示四舍五入法的具体步骤,让学生明确如何进行计算。
c.通过示例,让学生观察、总结求商的近似数的规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年级数学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概念,知道在实际问题中,为何需要求商的近似数。
2.学会使用除法运算,并能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
3.能够运用求得的商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总价与单价的关系、长度、面积、体积的估算等。
商的近似数(教案)

商的近似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商的定义和概念。
2.掌握商的概念和求商的方法。
3.学会如何用估算的方法来求出商的近似值。
二、教学重点1.商的定义和概念。
2.商的求法。
3.估算法求商的近似值。
三、教学难点估算法求商的近似值。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板书题目:“小学数学,商的近似数”教案。
(2)用实物,如苹果,葡萄等数量作为引入,学生感性理解商的含义,教师可问:①”小明手上有10个葡萄,小红手上有4个葡萄,小明和小红拥有的葡萄谁多?”②“如果小明和小红把所有的葡萄平分,在每个人的手里有几个葡萄?”③“小明和小红每人手里有几个葡萄?”2、新课讲解(1)商的定义:两个数中,前一个数除以后一个数所得的数称为商。
(2)商的概念:如20÷5,20为被除数,5为除数,4为商。
(3)商的求法:①用竖式方法②用提数法(4)估算法求商的近似值①10以内的数以5为单位估算,位于5的上方取6,位于5的下方取4,其他同理。
②100以内的数以10为单位估算,位于10的上方取11,位于10的下方取9,其他同理。
3、练习(1)小学生学习新知识需要配合大量的实例进行练习。
①10以内:②20以内:③50以内:④100以内:(2)提醒学生要注意估算的方法,尽量在计算前估算一下答案是否合理。
4、巩固(1)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巩固学过的知识。
(2)作业布置:难度:简单练习1:估算10以内的以下除法。
(1)5÷2 (2)6÷3 (3)2÷4练习2:估算100以内的以下几个除法。
(1)47÷8 (2)86÷13 (3)94÷5难度:中等练习:运用估算法求商的近似值。
(1)用估算法求57÷9(2)用估算法求862÷13(3)用估算法求1056÷36五、教学反思估算法求商的近似值,是小学数学内容中比较难的一部分,需要学生对基本的数学知识,如数线、数形等有相应地了解,并能够熟练地掌握快速估算的方法,这是需要学生不断的练习和巩固,多用常见数字进行估算,让学生通过练习和反复测算,逐渐熟练掌握。
商的近似数的数学教案

商的近似数的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数学思维。
3. 能够运用商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商的近似数的概念。
2. 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
3. 运用商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商的近似数的概念,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 教学难点: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实例讲解,让学生直观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概念。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运用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反馈,指导学生纠正错误。
五、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商的近似数。
2. 讲解商的近似数的概念,阐述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3. 举例演示,让学生直观理解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4. 小组合作学习,探讨商的近似数的应用。
5. 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反馈,指导学生纠正错误。
6.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练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表现,评价学生对商的近似数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实例和练习题。
3. 分组合作的材料和工具。
4. 教学视频或实物模型(可选)。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商的近似数的基本概念。
2. 通过实际例子,展示如何求商的近似数,重点讲解四舍五入法。
3. 引导学生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含义,并通过例题演示。
4. 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练习求商的近似数,并分享解题策略。
5. 进行课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在求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八、课堂练习:1. 选择适当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他们对商的近似数的理解。
2.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商的近似数的方法来解决。
3. 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思考和应用所学知识。
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优秀3篇)

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优秀3篇)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本文是作者人美心善的小编给大家分享的3篇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篇一目标确定依据:结合具体情境,学会求商的近似数教材分析:求商的近似数是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在学习小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小数除法有时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还有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情况。
但是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并不总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而往往只要求出商的近似值就可以了。
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很重要。
在本册前面,已经学过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以及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值,本节课通过学习应用题,让学生体验求商的近似数的必要性。
让学生自己想一想,怎样取商的近似值。
学情分析由于本学段的学生年龄多在9—11岁,富于形象直观思维,但他们都有比较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表现欲望,在学习素材的选取和呈现、学习内容和活动的安排上,一定要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感受到数学学习活动有意义、很重要、可以做。
在这些过程中,初步学习数学思考的方法,形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同一个问题的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的例7和“做一做”中的题目。
学习目标:1、使学生学会根据实际需要用“四舍五入”来求小数的近似数.2、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评价任务1、结合具体事例根据实际需要用“四舍五入”来求小数的近似数.2、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教学难点:比较求商的近似值与求积的近似值的异同。
教学过程:一、复习1.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一位小数.3.724.185.256.037.982.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两位小数.1.4835.3478.7852.8647.6024.0035.8973.996做完第1、2题后,要让学生说明其中小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二、新课1.教学例6.教师出示例6,要求根据书上提出的信息列式计算.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时,还除不尽.教师问:“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生:应该保留两位小数,只要算出三位小数,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32页例6。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正确的按题意求商的近似数。
2.过程与方法:(1)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求近似数。
(2)根据实际情况,帮学生从计算过程中理解根据需要保留上的位数的方法。
(3)通过自主探究交流,让学生掌握求商的近似数时,商中的小数位数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求商的近似数时,商中的`小数位数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按照“四舍五入”法求出下面各数的近似值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精确到千份位6.02940.92989.99492.计算:0.38×0.14(得数保留两位小数)二、进入新课1.学习例6。
出示例6:有个小朋友叫王鹏,他特别喜欢打羽毛球,这天他爸爸给他新买了一筒羽毛球,一筒里面装了一打羽毛球。
师:那你们知道这一筒羽毛球有多少个吗?(12个)师:你怎么知道有12个?(一打就是12个)师:如果这筒羽毛球19.4元,那你们现在能算出一个羽毛球是多少钱吗?请同学们在课堂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出结果。
(学生自主列式计算,老师巡视)师:好了,同学们,请大家停止计算。
你们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问题了?(算式除不尽)师:那一个羽毛球到底是多少钱呢?这个1.61666……到底是多少钱呢?是不是我们就没办法定出一个羽毛球的价钱呢?同学们,四人一小组讨论一下,你们准备怎么给这个羽毛球定价?为什么?(学生讨论并汇报)师:同学们,这么多定价,你们觉得哪种更合理些?为什么?师:给这个羽毛球定价1.6元和1.62元,两种定价有什么不同呢?(定价1.6元,是保留一位小数;定价1.62元,是保留两位小数)师:如果是定价2元呢?(是保留整数)师:那这些价格是不是一个羽毛球的最精确的价格呢?(只是接近准确价格,是近似数)师:当用近似数作为结果的时候,应该用什么数学符号呢?(用约等于号)教师板书:19.4÷12≈1.6(元)或19.4÷12≈1.62(元)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遇到小数除法除不尽的情况,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你们会解决吗?怎样解决?(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根据不同情况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些题目,大家有信心吗?设计意图: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四舍五入,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商的近似数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商的近似数一教材分析小数除法经常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情况。
但是在实践工作和生活中,并不总是需求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而常常只需求出商的近似值就可以了。
例6教学求商的近似数。
一是领会求商的近似数的必要性;二是掌握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先生曾经掌握了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
在求积的近似数中,先生曾经知道在解决成绩时,有时要根据实践情况取近似值。
三教学目标1.使先生学会根据实践需求用“四舍五入”来求小数的近似数.2.引导先生根据生活中的实践情况多角度考虑成绩,灵活取商的近似数,进步先生的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3.培养先生理论能力和思想的灵活性和解决成绩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2.比较求商的近似值与求积的近似值的异同。
五教学内容(一)复习旧知1.按“四舍五入”法求出以下各数的近似数。
(PPT第2页题签第1题)2.质疑:将19.0045保留一位小数是多少?(19.0)19.0的小数末尾的“0”为甚么不能去掉?这与小数的性质中化简小数能否矛盾?(二)探求新知1.教学例6.领会求商的近似数的必要性。
(1)出示例6。
(PPT第3页)(2)先生浏览理解题意。
(3)当先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时,还除不尽.教师问:“实践计算钱数时,可以精确到‘角’,该当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分该当怎样办?(PPT第4页)教师问:如果保留两位小数,就表示精确到“分”。
要除到小数后面第几位?进行四舍五入后,该当等于多少?(PPT第5页)(4)小结:计算价钱时,可以根据需求取不同精确度的近似值。
精确到分,即保留两位小数; 精确到角,即保留一位小数。
2.掌握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1)引导先生考虑:怎样求商的近似值?(2)先生汇报。
(PPT第6页)(3)随堂练习做教材第32页“做一做”中的标题。
(PPT第7页题签第2题)教师让先生按要求进行计算,巡查时,留意先生计算时取商的近似值的做法对不对.做完后,让先生说一说按照不同的要求,取不同的商的近似值是怎样求出来的?(4)介绍一种简便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课题】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商的近似数》
【教材分析】在小数除法经常会出现除不尽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情况。
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并不总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而往往只要求出商的近似值就可以了。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商,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很重要。
同时,根据这部分内容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一方面进一步巩固了小数除法,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学有所用。
【学情分析】在学习了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小数除法后,学生再来学习求商的近似数,不会感到太困难。
应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正确地分析,选择正确的方法取商的近似数。
同时,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求商的近似数的简便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使学生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能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求商的近似数。
能力目标:
1. 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目标:
1.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2. 学好数学并应用于生活,让生活因为数学而精彩。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难点:结合实际情况和要求来求商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课件展示)
二•探究新知(多媒体展示)
1.教学例7:爸爸给王鹏新买了1筒羽毛球。
一筒羽毛球有12个,共19.4元,一个羽毛球大约多少钱?
(1)学生读题提问:从情景图中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如何列式?你的根据是什么?
(2)计算:同学们在计算的过程当中发现什么?哪可以看出?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
(板课题:求商的近似数)
小组讨论:保留哪一位比较合适,发挥你的聪明才智,联系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动脑想一想,说出你的想法。
2. 发现求商的近似数的规律
求商的近似值,一般先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照四舍五入
法取商的近似值。
3. 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分几步来做。
师总结:1.看一一需要保留几位小数或整数。
2.除一一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
3取――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4. 想一想:求商的近似值和求积的近似值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生:自由发表意见师总结:相同点:都是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不同点:求商的近似值只要计算时除到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就可以了;而求积的近似值要算出乘得的积后再取近似值。
三•拓展延伸(课件展示)
1•选一选:37.3艺7的商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A、13.82
B、13.80
C、13.81
2. 求商的近似值
1.9 0.7* (保留一位小数)。
3.6 1.7 “(保留两位小数)
3. 解决问题:
一支钢笔13元,老师有50元最多可以买到多少支钢笔?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求商的近似数
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19.4 12= 1.616666…
1. 看一一需要保留几位小数或整数。
保留两位小数:1.62
2. 除一一除到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
保留一位小数:1.6
3. 取一一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