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 第10章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第10章 寡头市场

微观经济学第10章 寡头市场

10.3.2囚徒困境
• 占优策略是指无论其他参与者采取什么策略,他所采取的 策略是他所能选择的策略中最好的。 • 纳什均衡是指在其他参与者所选策略既定的情况下,每个 参与者选择其最佳策略从而达到的均衡。 • 在囚徒困境中,纳什均衡并不是一个最好的结果,因为如 果Jack和John都沉默,每个人只会被判处1年,但每个 参与者出于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导致了“损人不利 己”的结果。囚徒困境揭示了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矛盾, 反映了寡头市场上企业之间存在的合作与利己的冲突。
10.3.3 存在囚徒困境的寡头
• 1、产量博弈
10.3.3 存在囚徒困境的寡头
• 2、价格博弈
10.3.3 存在囚徒困境的寡头
• 3、广告博弈
第10章 寡头市场
10.1寡头市场的含义与特征 10.1.1寡头市场的形成
• 自然进入壁垒——规模经济
• 关键资源的所有权
• 政府设置的壁垒
10.1.2寡头市场的特征
(1)市场内企业数量极少
(2)企业之间相互依存
(3)企业不能自由进出市场
10.2寡头市场的经济分析
10.2.1双头的例子
10.2.1双头的例子
• 完全竞争市场:P=MC=0;Q=60;利润=0 • 垄断市场: P=6;Q=30;利润=180 • 寡头市场
▫ 相互勾结:P=6;Q1=Q2=15;利润1=利润2=90 ▫ 相互竞争:P=4;Q1=Q2=20;利润1=利润2=80
10.2.2寡头市场的效率评价
10.2.2寡头市场的效率评价
• 一般来说,市场竞争程度越高,经济效率越高。因此,完 全竞争市场经济效率最高,垄断市场经济效率最低,垄断 竞争市场经济效率介于完全竞争和垄断之间。 • 相比之下,寡头市场的情况比较复杂。一般认为,寡头和 垄断竞争虽然都属于不完全竞争,但寡头比较接近垄断, 而垄断竞争比较接近完全竞争。因此,在寡头市场达到均 衡时,均衡价格较高、均衡产量较低,所以经济效率较低。 但与其他市场结构相比,寡头市场有个突出的优点——有 利于研究与开发。这是因为,在完全竞争和垄断市场不存 在对企业研发的激励,而且,垄断竞争企业和完全竞争企 业一样,由于规模较小,通常无力承担研发的高额成本。

微观经济学-第十章-博弈论初步PPT课件

微观经济学-第十章-博弈论初步PPT课件
12
[资料] 约翰·纳什
[资料] 约翰·纳什
❖ 1994年与泽尔腾、海萨尼 分享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 他说自己只做了两件事: 一是研究过讨价还价的问 题;二是关注了经济问题 并从数学角度加以分析。
❖ 理性决策决不会无缘无故 地损害自身的利益,也就 是一个人肯定不会故意做 出对自己不利的事。
13
[案例]“华容道”里的纳什均衡(1)
1/2
1/2




1×1/2
▲▲
27
第四节 动态博弈 一、竞争者-垄断者博弈
第四节 动态博弈
一 竞争者-垄断者博弈
竞争者
进 入 不进入
竞争者
进 入 不进入

垄制


不 抵

600
900
800
1300
1200
900
900
1300

垄制


不 抵

600
900
800
1300
1200
900
700
1300
23
第三节 混合策略均衡 一、混合策略与策略组合
第三节 混合策略均衡
一 混合策略与策略组合
❖ 在混合策略博弈中,对于每一个混合策略组合也
存在一个支付组合。 ❖ 参与人都以一定的概率
乙厂商
q1
q2
来选择其纯策略,相应
形成“期望支付”。 甲 p1
1
p1 0,1
q1 0.7 q1 0.7
0
q1 0,1
p1厂 0.5 p1商 0p.52
0 q1 0.7
1 p1 0.5
6– 4

微观经济学第10-12章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第10-12章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

生产者D的等产量线是ⅠD、ⅡD、ⅢD,产量水平增加。

2、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和生产契约线 如图21
水平线表示要素L的数量L, 垂直线表示要素K的数 量D的K。原O点C。为第一个生产者C的原点,OD为第二个生产者
图中任一点a’反映了两种生产要素在两个生产者 之间的分配状况。 a’对于生产者C的生产消费量是
第十章 一般均衡论

均衡理论分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1.局部均衡分析:只研究单个市场,
把某个市场从市场体系中单独拿出来研究,如某一市 场某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仅仅是该商品本身价格的函数, 其他商品的价格假定为不变,结论是该市场的需求和 供给决定了该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2.一般均衡分析:把所有的互相联系的市场看成
第二节 帕累托最优及其实现条件
一、帕累托最优状态
pp345
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资源配置最有经济效率的状态。
对于某种资源配置状态,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 一个人的状况变好的同时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
如果某种资源配置状态已经达到:任何改变使至少 一个人的状况变好的同时必须使其他人的状况变坏,叫 做帕累托最优状态,此时资源配置是最有效率的。

再把生产契约线上的e’点,等产量线ⅠC和
ⅢD的切点,最优产量分别是X2和Y2,转换到产品
图上的e’’(X2,Y2)是两种要素的最优产出量。
这样把生产契约线上的每一点都转换到产品图上 得到生产可能性曲线PP’。表示在既定要素下所能实 现的最大产量组合,又叫产品转换线。增加一种产品 的产量必须减少另一种产品的产量。
要素均衡价格实现了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三、完全竞争与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微观经济学第十章

微观经济学第十章

Q
“传统公司”和“绿色公司”的短期
微观经济学
§10-2 外部性与环境经济
四、解决外部性的措施
政府的税收(庇古税)和补贴
罚款 确定所有权 合并企业 政府规制 公众参与
微观经济学
根据最优污染程度,如果企业的污染超出这一标 准,政府将予以重罚,处以高额罚金。 对污染企业收费的办法控制企业的污染,使其污 染量符合社会最优标准。污染费是按照平均每 一单位污染量征收的。
二、投票悖论 假设甲乙丙三人,面对A、B、C三个备选方案,有如的偏好排
序 :甲(A > B > C)
> B)
乙(B > C > A)
丙(C> A
三个社会偏好次序——(A > B )、(B > C )、(C> A )
(矛盾)
阿罗不可能定理:在非独裁情况下,不可能存在有适用于所有个 人偏好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即满足所有个人偏好的社会偏好选
1、消费上不具有排他性
2、供给上不具有竞争性
微观经济学
边际成本为0
非竞争性是指,对于任一给定的公共产品产出水 平,增加额外一个人消费该产品不会引起产品 成本的任何增加,即消费者人数的增加所引起 的产品边际成本等于零。 非排他性是指很难或禁止他人不付代价消费该种 产品。非排他性表明要采取收费的方式限制任 何一个消费者对公共产品的消费是非常困难、 甚至是不可能的。
牛群数量(头) 1 2 3 4 5 6 边际成本 (万元) 1.0 1.05 1.15 1.3 1.5 1.75 养牛人的边际收益 (万元) 2.2 2.1 1.95 1.75 1.5 1.2 菜农的边际成本(损失) (万元) 0.36 0.38 0.41 0.45 0.5 0.56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学习笔记(曼昆经济学原理)10章节

微观经济学学习笔记(曼昆经济学原理)10章节

经济学习笔记第10章外部性一、重要名词解释外部性:也称外溢性、相邻效应,指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一个经济活动的主体对他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影响)。

外部性内在化:改变激励,以使人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部效应。

矫正税:又称庇谷税,旨在引导私人决策者考虑负外部性引起的社会成本的税收。

科斯定理:认为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他们就可以自己解决外部性问题的观点。

(科斯定理是揭示市场经济中产权安排、交易成本和资源配置效率之间关系的原理。

科斯定理的内容是: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财产权的配置是怎么样的,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科斯定理进一步扩大了“看不见的手”(价格)的作用。

按照这个定理,只要那些假设条件成立,则外部影响就不可能导致资源配置不当。

或者以另一角度来说,在所给条件下,市场力量足够强大,总能够使外部影响以最经济的办法来解决,从而仍然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

但是,科斯定理解决外部影响问题在实际中并不一定真的有效。

原因主要有:资产的财产权不一定总是能够明确地加以规定;已经明确的财产权不一定总是能够转让;分派产权会影响收入分配,而收入分配的变动可以造成社会不公平,引起社会动乱,在社会动乱的情况下,就谈不上解决外部效果的问题了。

)交易成本:各方在达成协议与遵守协议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

(交易成本包括:获取某种产品质量信息的成本,如产品价格、使用性和耐久性等;交易双方进行谈判的成本;交易双方履行合同的成本。

)二、重要摘抄1.由于买者与卖者在决定其需求量或供给量时忽略了他们行为的外部效应,因此在存在外部性时,市场均衡并不是有效的。

外部性的影响如果是对旁观者不利的,就称为负外部性;如果是有利的就称为正外部性。

2.如果生产铝会造成环境污染,那么由于该过程会产生负外部性,生产铝对于社会的成本大于对于铝生产者的成本,因此考虑社会成本的铝的供给曲线应当左移(或者说上移)收缩,这就会导致铝的均衡数量大于社会的最优量。

《中级微观经济学》教材第10章 跨时期选择

《中级微观经济学》教材第10章 跨时期选择
1200
1+15% 2
= 82
= −49
现值分析
2.内涵报酬率
r
B
C
当 = 10%, = −2000 +
15%
E
10%
−49
O
当 = 15%, = −2000 +
A
D
82
NPV
1200
1+10%
1200
1+15%
+
+
1200
1+10% 2
1200
1+15% 2
= 82
= −49
但利率是7%。如果该消费者今年上20节钢琴课,那么他明年会参加
几节滑冰课?
例子2
张先生将他的生活大致分为两个时期(退休前),退休前他总计赚了
100万元,退休后他靠之前的储蓄生活。张先生的效用函数为柯布-道格
拉斯函数(1 , 2 ) = 12 2 ,1 、2 分别表示他在时期1与时期2的消费量。
整理化简可得: (1 + )1 + 2 = (1 + )1 + 2
这就是以终值(未来值)来表示跨时期消费的预算约束,左边表示支出
的终值,右边表示收入的终值。
2
或者:1 +
1+
= 1 +
2
1+
这就是以现值(现在值)来表示跨时期消费的预算约束,左边表示
货币支出的现值,右边表示货币收入的现值。
整理化简可得:
1
2
1 + 1 + 2 =
1
2
1 + 1 + 2
4. 有通胀预算约束

【微观经济学】第10章 寡头垄断市场

【微观经济学】第10章 寡头垄断市场
气设备 • 类型 • 纯粹寡头(pure oligopoly)与差别寡头
(differentiated oligopoly) • 勾结行为的(即合作的collusion)独立行动的(即
不合作的)
第二节 古诺(双头)模型
• 数量(产量)竞争(quantity competition):企 业之间的竞争在于选择不同的产出水平
• 每家公司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产出决策会影响价格 • 另一个假定为厂商作为一个集团来行动和协调决策,
因此可以获得垄断利润
9
卡特尔模型
• 在这种情况下,卡特尔就像一个多工厂的垄断厂商来行动,选择 产量每个厂商的产量qi来最大化整个行业的利润
• = PQ – [C1(q1) + C2(q2) +…+ Cn(qn)]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公司1的产量是公司2的两倍,利润也是 公司2的两倍。公司1拥有先发优势。
13第五节 寡头厂商的供来自曲线• 寡头厂商的供给曲线是不存在的。
14
本章概要
• 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 • 古诺模型 • 斯威齐模型 • 卡特尔模型 • 斯塔克伯格模型
15
本章结束
16
本节内容结束
11
卡特尔模型
• 卡特尔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 这些垄断决策是非法的 • 要求卡特尔的领导者知道市场的需求函数和每家公司的边际成本 • 卡特尔可能是不稳定的 • 每家公司都有动力去增加自己的产量
12
先发优势——斯塔克伯格模型
是一个公司在另一个公司之前设定产量的寡头垄断模型。
假定公司1首先设定产量,然后公司2再根据公司1的产量决定 产量。因此,在设定产量时公司1必须考虑公司2如何反应。
的结论可知这两家厂商的均衡产量是( )。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十章 市场势力:垄断和买方垄断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十章 市场势力:垄断和买方垄断
垄断者可以在不同的价格上供给量是 相同的。
垄断
税收的效果
垄断的情况下,有时候价格的上升会超过税 收。
分析税收的影响:
t = 每单位产量征收的特定税额(税率) MC = MC + t MR = MC + t :最佳产量决定
对垄断者课税的效果
美元/ 数量
P1
P
价格的增长: P0P1 > 税收的增加
垄断
多工厂厂商
用代数方法推导结论:
PQT C1(Q1) C2 (Q2 ) (PQT ) C1 0
Q1 Q1 Q1
垄断
多工厂厂商 用代数方法推导结论:
(PQT ) C1 0 Q1 Q1
MR MC1
垄断
用代数方法推导结论:
MR MC1 MR MC2 MR MC1 MC2
管制自然垄断的价格
美元/ 价格
Pm
Pr PC
无价格管制时, 垄断者的产量是 Qm
价格是 Pm。
如果价格被管制在PC, 厂商将赔本并退出市场。
将价格定在 Pr 时, 实现最大的产量,
超额利润为零。 AC
MC
AR MR
Qm
Qr
QC
数量
垄断势力的社会成本
管制的实践
当市场条件变化时,厂商的需求 曲线和成本曲线也会变动,所以 实践中很难确定厂商的成本和需 求函数。
牙刷的市场需求
美元/ 数量
2.00
市场价格是1.5美元时, 需求弹性是-1.5。
美元/ 数量
2.00
厂商A面临的需求曲线取决于 它的产品与其他竞争者的产品 有多少差别及四个厂商相互之 间竞争的激烈程度。A所面临的需 求弹性比市场大
1.6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 George A. Akerlof
2015-4-10 17
(二)信息不对称的分类
• 从非对称发生的时间来看,非对称性可分为事前非对 称和事后非对称。如当企业雇用工人时,企业对工人 内在能力的了解就不如工人自己,这种情况属于事前 非对称;即使企业对工人内在能力的了解与工人自己 一样,当企业雇用工人之后,就工人的努力程度来说, 工人比企业更清楚,这种情况属于事后非对称。 • 研究前一种情况的经济学模型叫逆向选择模型,研究 后一种情况的经济学模型叫道德风险模型(委托-代 理论)。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三、外部性
• 只要一个消费者的福利或一个厂商的生产 可能性受到经济中另一经济单位行动的直 接影响,则存在外部性。 • 当存在外部性时,市场结果不再是帕累托 最优的。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四、公共物品
• 公共物品,正如它们的名字所示,是一些内在具 有“公共”属性的物品,即一个行为主体消费一 个单位的该种商品并不排除另一行为主体对它的 消费。如,铁路、国防、防洪设施和知识等。 • 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外部性: 如果某一个人提供一单位的公共物品,将使所有 人受益。结果是:私人供给公共物品为典型的帕 累托无效。
2015-4-10 19
11.3.2 逆向选择与信息沟通
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由于交易双方 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 而出现市场上交易的产品质量下降的现象 1970年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G.Akerlof) 发表《柠檬市场:产品质量的不确定性与市 场机制》举了一个旧车市场的案例
• 偏离完全竞争理想状态的情形主要表现在四 个方面: • 一、市场势力 • 二、信息不完全 • 三、外部性 • 四、公共物品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一、市场势力
• 市场势力(Market Power):指厂商或要素所 有者对市场价格的控制能力。垄断厂商、寡头 厂商及垄断竞争厂商对其产品的价格都有不同 程度的控制力。 • 当厂商有市场势力时会产生社会福利的损失: 垄断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就不及 完全竞争市场。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二、信息不完全
• 理想的完全竞争状态有一个隐含的基本假定:所有 市场参与者都能观测到全部商品的特性。没有这个 假设,差别商品的不同市场就不能存在,因而完全 竞争的市场假设就不能成立。事实上,市场参与者 对商品的不同信息的拥有通常是不对称的。 • 后面的具体分析将使我们看到,在非对称信息的情 况下,市场结果常常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
这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掌握更多信息的人是永远的赢家
2015-4-10 15
二、信息不对称对市场运行的影响
2015-4-10
16
(一)信息经济学的发展
• 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市场运行 的研究,是过去二十多年来微 观经济理论研究中最为活跃的 领域。 •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三 位信息经济学专家: George A· Akerlof Michael Spence Joseph E· Stiglitz
• 市场面对此种情况,是否完全无能为力 的?不尽然! • 从两个方面来看市场行为是如何适应信 息不对称的: •知情者一方的行为 •不知情者一方的行为
2015-4-10
13
安然事件
• 美国能源巨擘安然(Enron)
– 安然公司成立于1985年,它的发展犹如坐上了火箭,从1985年到2000年短 短的15年中 ,就与通用、埃克森、美孚、壳牌等百年老店平起平坐,成 为一代商业巨擘。 – 2000年股价一度达到90.56美元,股票攀升至历史最高水平,吸引了众多 投资者, – 2000年,在美国《财富》杂志的“美国500强”大排队中位列第7名,在世 界500强中位列第16位,并在《财富》杂志的调查中连续6年荣获“最具 创新精神的公司”称号。 – 2001年10月16日,公司公布第三季度的财务状况,宣布公司亏损总计达到 6.18亿美元。 – 2001年11月30日,安然股价跌至0.26美元,市值由峰值时的800亿美元跌 至2亿美元,市值缩水99% 。 – 2002年1月15日,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宣布,将安然公司股票从道·琼斯 工业平均指数成分股中除名,并停止安然股票的相关交易,至此,安然这 个曾经辉煌一时的能源巨人已完全崩塌。
信号传递与信息甄别
信息传递:信息优势方主动向信息劣势方发 送信息
- 广告—告知性广告和说服性广告 - 提供“三包”承诺 - 建立厂商信誉和产品信誉(名牌、连锁经营)
信息甄别:信息劣势方主动发现或诱使信息 优势方暴露信息
- 制度设计—保险公司实行不同的保费政策 - 学习或积累一定的专门知识
2.市场本身的反应
微观经济学
第十一章 信息不对称、外部性与公共产品
实际上买卖双方关于旧车质量的信息是不对称的,旧 车的卖方对车的质量比买方要知道得多。在有低劣品存在 的市场,逆向选择造成了劣品驱逐良品的后果。
P
(元)
8000
S0 E E0
P
(元)
6000
D D'
6000 4000
E'

2015-4-10
12
“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 ”回放
• 2003年8月13日,安徽阜阳,出世仅130天的女婴荣荣由于严 重的营养匮乏死去。 • 扼杀荣荣的“元凶”,是一种伪劣婴儿奶粉。这种因脂肪、 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基本营养物质不及国家标准的三分之 一,从而终止婴儿生长的奶粉,被当地人称为“空壳奶粉”。 • 2004年4月12日,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了两位患病的“大头 娃娃”。阜阳“空壳奶粉”事件中,又多了两名受害者。 • 自2003年以来,阜阳市人民医院共收治患有“重度营养不良 综合症”的“大头娃娃”66个,其中勾注死亡的就有8个。 • 安徽阜阳劣质奶粉坑害儿童事件经媒体曝光后,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作出批示,要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这一事件 进行调查。
2015-4-10
18
二、逆向选择
市场上的交易双方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信息少的 一方选择信息多的一方进行交易,就是逆向选择。逆向选 择会导致高质量产品在市场上被低质量产品驱逐出去。 ⒈逆向选择的产生
真正的好东西又不会按低价出售,按低价销售的东西 质量真的较差。最终的结果是所出售的东西确实低劣,消 费者出的价钱也极低,高质量的产品被驱逐出这一市场。 阿克洛夫的旧车市场模型:设想这样一种情形,在一 个市场上有高质量的和低质量的两种旧车出卖。
• 在这个案例中,投资者处于信息劣势,损失惨重。
2015-4-10 14
3. 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
• 信息不对称是市场参与者对商品的不同信息的拥 有通常是不对称的
– 当企业雇用工人时,企业对工人内在能力的了解就不如 工人自己; – 汽车保险公司对个人承保,个人往往会比公司更了解自 己的驾驶技术,也更准确地知道事故发生的概率; – 旧车市场上,汽车出售者比购买者拥有更多的关于她自 己车的质量的信息。
第10章
外部性
一、外部性和市场无效率 二、外部性的私人解决方案 三、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引言
• 20世纪初的一天,列车在绿草如茵的英格兰 大地上飞驰。车上坐着英国经济学家A· C· 庇 古(庇古税和庇古补贴)。他边欣赏风光, 边对同伴说:列车在田间经过,机车喷出的 火花(当时是蒸汽机车)飞到麦穗上,给农民 造成了损失,但铁路公司并不用向农民赔偿 。这正是市场经济的无能为力之处,称为“ 市场失灵”。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 现实世界中,还没有一种经济能够完全依 照“看不见的手”的原则而顺利运行。相 反,每个市场经济都会遭受其不完备性之 苦,它导致了过度的污染、失业、贫富两 极分化等病症。 • 当实际市场偏离完全竞争理想状态时,市 场结果不是帕累托最优的,我们称之为市 场失灵。 • 市场失灵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可能性, 但不是必要性。
图11-1
信息对称时的旧车市场
旧车市场的例子:
在一个市场上有100辆旧车,其中50辆质量好,50辆 质量差。假设质量好的车值10000元,质量差的车值 5000元。买方知道上述情况。 问题:买方愿意支付多少价格?理论上,买方愿意支 付的价格为车的预期价值7500元。 实际中,谁愿意以7500元的价格出售旧车?显然是质 量差的车的车主。因此,买方不会支付7500元,而只肯 支付5000元 在这样的旧车市场上,均衡价格只能是5000元,能实 现交易的只有质量差的车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引言
• 将近70年后,1971年,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斯 蒂格勒(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和阿尔 钦(产权经济学创始人,张五常的老师)同游 日本。他们在高速列车(这时已是电气机车)上 想起了庇古当年的感慨,就问列车员,铁路附 近的农田是否受到列车的损害而减产。列车员 说,恰恰相反,飞速驰过的列车把吃稻谷的飞 鸟吓走了,农民反而受益。当然铁路公司也不 能向农民收取赶鸟费。这同样是市场经济无能 为力的,也称为“市场失灵”。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引言
• 同样一件事情在不同的时代与地点结果不 同。两代经济学家的感慨也不同。但从经 济学的角度看,火车通过农田无论结果如 何,其实说明了同一件事:市场经济中的 外部性与市场失灵的关系。
• 所谓的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是通过市场机 制配置资源达不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外部性就是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之一。
O
250 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