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核心考点全攻略 第十五章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四节
护理学中的内分泌系统护理和代谢疾病

护理学中的内分泌系统护理和代谢疾病内分泌系统是人体重要的调节系统之一,它通过分泌激素的方式对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起到协调、调节作用。
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对于维持身体的稳定和健康至关重要。
然而,当内分泌系统发生紊乱或出现代谢疾病时,就需要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以维持患者的健康状态。
本文将探讨护理学中的内分泌系统护理和代谢疾病,并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
一、内分泌系统护理的重要性内分泌系统是由一系列腺体组成的,包括垂体、甲状腺、胰腺、肾上腺等。
这些腺体通过分泌激素进入血液循环中,以控制和调节身体的各种生理过程。
例如,甲状腺激素能够调节基础代谢率,胰岛素则参与葡萄糖的代谢调节。
因此,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对于维持身体的稳定和健康至关重要。
内分泌系统护理的重要性在于,通过对病人的内分泌功能的监测和干预,可以帮助他们维持平衡的内环境。
护士在内分泌系统护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负责监测病人的内分泌指标,观察可能存在的异常和变化,并参与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护理计划。
二、代谢疾病的护理代谢疾病是指与体内代谢过程有关的疾病,包括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肾上腺功能异常等。
这些疾病的发生与内分泌系统的紊乱相关,因此,在护理中需要针对具体疾病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
首先,对于糖尿病患者,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血糖、血压等指标,协助病人进行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的注射或服用。
在饮食护理方面,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其的饮食计划,并教育患者掌握正确的饮食原则。
此外,护士还需要关注病人的足部护理,避免足部溃疡和感染的发生。
对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者,护士需要监测他们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并协助医生调整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
此外,护士还可以通过教育患者掌握应对甲状腺功能异常的自我管理技巧,例如定期服药、避免暴露于辐射等。
对于肾上腺功能异常的患者,护士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皮肤色素等指标,并协助医生调整其激素替代治疗方案。
此外,护士还需要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建议其控制盐摄入和饮水量,以维持体液和电解质的平衡。
内科护理学: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病人护理知识点部分归纳整理

内分泌部分重点内容梳理1. 参与内分泌调节的腺体及各自分泌的激素(激素中文名称及英文缩写)。
促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下丘脑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催乳素释放因子()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因子() 抑制激素:生长抑素()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促黑素细胞激素抑制因子()腺垂体: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垂体促卵泡素()催乳素()促黑素细胞激素()神经垂体:抗利尿激素()甲状腺:四碘甲腺原氨酸(T4) 三碘甲腺原氨酸(T3) 甲状旁腺:甲状旁腺激素() 肾上腺皮质:糖皮质激素(主要为皮质醇)、盐皮质激素(主要为醛固酮)、肾上腺性激素(少量雄激素和微量雌激素)肾上腺髓质: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胰腺: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卵巢/睾丸:雌激素()/雄激素( )2. 以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为例简述内分泌系统的激素调节机制。
T3、T4 T3、T4 身体器官3.内分泌系统疾病病因:1、功能减退;2、功能亢进;3、激素敏感性缺陷4.简述应从哪几个方面对内分泌系统疾病患者进行护理评估:病史:患病经过,诊治经过,个人史、生活史及家族史,心理和社会支持; 身体评估:一般情况,皮肤粘膜等;辅助检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血液生化(含激素水平),免疫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同位素检查。
5.内分泌系统疾病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①营养失调(高于/低于机体需要量);②身体意像紊乱;③活动无耐力;④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⑥潜在并发症。
6.学会利用体质指数()判断患者的体重情况:体重指数()=体重()/身高(m2)(正常:19~25)7.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以代谢亢进和血浆游离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为特征。
8.简述(病、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典型临床表现:甲状腺毒症、弥漫性甲状腺肿、眼征(甲状三联征)9.理解甲状腺毒症及突眼●甲状腺素症:精神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增强:紧张,易激动;焦躁,多言多动,喜怒无常;失眠多梦,注意力分散–淡漠型:少言寡语,抑郁,淡漠——老年人多见–腱反射增强–细微肌震颤:伸舌、双上肢平举心血管系统:–症状:心悸、气短、胸闷–体征:心率快:90-120次/分;S1亢进;心脏增大-甲亢心;心率失常:早搏(最常见)心房纤颤;–:脉压增加,常>40,周围血管征消化系统:多食善饥,体重下降;排便次数增多;重者可有肝大、肝功能异常,偶有黄疸运动系统:甲状腺毒症周期性瘫痪,甲亢性肌病,肌无力、易疲劳,骨质疏松,肢端粗厚生殖系统:–女性:月经减少或闭经;流产、早产–男性:勃起功能障碍;不育造血系统:白细胞总数降低,淋巴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贫血●甲状腺肿:弥漫性、对称性肿大,质地不等、无压痛;肿大程度和甲亢病情轻重无明显关系。
内科护理学讲义-内分泌与代谢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讲义-内分泌与代谢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概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皮质醇增多症糖尿病第一节概述包括:内分泌系统的生理与功能内分泌系统疾病病人的症状评估一、内分泌系统的生理与功能(一)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及作用内分泌系统由人体内分泌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胰岛等)及一些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脏器、组织及细胞所组成的一个体液调节系统。
内分泌系统主要通过它所分泌的激素对人体生长、发育、生殖、代谢、运动、脏器功能、衰老等生命现象进行调节,以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平衡和稳定。
(二)主要内分泌腺、激素及其生理功能常见的内分泌激素及其作用有:①生长激素:由腺垂体分泌,刺激骨及身体组织的生长。
②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主要调节热能代谢,同时促进糖、蛋白质、脂肪代谢,促进生长发育。
③皮质醇:由肾上腺皮质分泌,参与物质代谢、抑制免疫功能,抗过敏、抗炎、抗毒素等。
④醛固酮:肾上腺皮质分泌,调节远端肾小管电解质含量,维持有效血容量。
⑤胰岛素:由胰岛分泌,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转化,使血糖下降。
(三)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调节1.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相互调节内分泌系统直接由下丘脑所调控,下丘脑是联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枢纽。
2.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正常情况下,下丘脑-垂体-靶腺激素的相互作用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反之,内分泌系统对下丘脑-垂体存在反馈调节作用,当周围靶腺激素分泌增高时,下丘脑-垂体促激素的分泌受到抑制。
而靶腺激素水平减退时,下丘脑-垂体促激素的分泌增加。
3.神经、内分泌与免疫系统的相互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双向信息传递机制,相互作用,这种功能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共有的化学信息分子与受体而实现的,形成一个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调节网络。
二、内分泌系统疾病病人的症状评估1.评估身体外形的改变(1)身材的变化:评估病人有否:①巨人症:在发育成熟前垂体功能亢进,体格可异常高大;②侏儒症:垂体功能减退,生长激素及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缺乏致骨骼及组织生长发育迟缓,体格异常矮小,最终身高<130cm;③呆小症:婴幼儿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则生长受限,造成呆小症。
15章内分泌、营养及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护士考点串讲.

2.尿糖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对诊断有疑问者可进行 4.糖化血红蛋白(GHb)测定
可反映取血前8~12周的血糖水平
4/26/2019
治疗原则
1.饮食治疗:最基本的治疗措施
目的:在于减轻胰岛负担,降低血糖
原则
• 以控制总热量为原则
• 实行低糖、低脂(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 • 适当蛋白质 • 高纤维素(可延缓血糖吸收)、高维生素饮食 • 特别强调——定时、定量
4/26/2019
2型糖尿病
第三节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
4/26/2019
临床表现
代谢紊乱综合征:
1.血糖升高
2.糖尿
3.多尿
4.多饮 5.体重下降
4/26/2019
并发症
1.慢性并发症
(1)感染:以皮肤、泌尿系统多见
(2)血管病变
血管病变:心、脑、肾等严重并发症是糖尿病
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 可引起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视网膜 病变、肾衰竭等
-
粒细胞↓
131I
30岁以上、 不能用药物、 不能手术、 复发者 甲状腺较大、结节性 甲状腺肿、怀疑恶变 等
妊娠哺乳期、 肝肾功能差、 活动结核等
甲减
手术
4/26/2019
-
妊娠期
甲状腺危 象…
历年考题
例:患者女,35岁。因甲亢接受放射性碘治疗。治疗
后护士应嘱患者定期复查,以便及早发现
A.甲状腺癌变
临床表现
2.急性并发症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最常见
原因:脂肪动员和加速分解;酸性的酮体
(2)诱因
1)胰岛素、口服降糖药剂量不足或治疗中断
2)感染 3)生理压力(手术、妊娠、分娩) 4)饮食不当
第十五章 习题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十五章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1.人体最重要的神经内分泌器官是A .下丘脑B .腺垂体C .神经垂体D .甲状腺E .肾上腺2.单纯性甲状腺肿的最主要病因是A .摄碘过多B .妊娠C .硫脲类药物D .碘缺乏E .先天性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3. 单纯性甲状腺肿的病因是A .碘量不足B .碘量过多C .甲状腺分泌过度D .甲状腺分泌不足E .甲状旁腺分泌不足4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进行基础代谢率测定的时间宜在A .下午6 点、餐后和静卧B .清晨、空腹和静卧C .下午4 点、静卧D .午间12 点、餐后和静卧E .下午2 点、静卧5 .甲状腺危象时的首选药物是A .甲硫氧嘧啶B .丙硫氧嘧啶C .糖皮质激素D .普萘洛尔E .复方碘化钾溶液6 .成人基础代谢率为十45 %。
其甲状腺功能为A .轻度甲亢B .中度甲亢C .正常范围D .重度甲亢E .功能低下7 .符合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代谢率增高的表现是A .神经过敏、失眠B .心动过速、收缩压增高C .肠蠕动增快、腹泻D .甲状腺弥漫性肿大E .怕热、多汗、食欲亢进8 .停用抗甲状腺药物的指征是A .甲状腺肿大加重B .突眼加剧C .牙齿即中胀D .血粒细胞缺乏E .出现胃肠道症状9 .甲亢危象最常见的诱发原因为A .治疗不当B . T3、T4 大量释放入血C .精神创伤D .妊娠E .外科手术10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最具特征的临床表现是A .易激动B .怕热多汗C .多食易饥D .皮肤温暖E .突眼征11 .甲亢患者术前准备最重要的是A .测定基础代谢率B .心理护理C .喉镜检查D .抗甲状腺药物和碘剂的应用E .钡餐和心电图检查12 .关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错误的是A .食欲亢进B .脉压减小C .突眼征D .甲状腺肿大E .心率增快(13~15 题共用题干)患者,女,40 岁。
因近2 个月来怕热、多汗、情绪激动,经常腹泻、心悸,来门诊检查,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收人院进一步诊治。
第15篇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十五章内分泌、营养及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一、内分泌系统的解剖生理及常见症状体征1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不包括A通风B垂体瘤C肢端肥大症D类风湿关节炎E腺垂体功能减退症2计算严重肥胖者发热摄入量,应在按理想体重计算的摄入量的基础上减少A5%B15%C30%D40%E50%3婴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造成A粘液性水肿B呆小症C单纯型甲状腺肿D垂体性侏儒症E席汉综合征4内分泌腺中与婴幼儿智力发育关系最密切的是A下丘脑B甲状腺C肾上腺D腺垂体E甲状旁腺5促进能量代谢、物质代谢和生长发育的激素有A肾上腺素B胰岛素C生长激素D甲状腺素E抗利尿激素1.D2.C3.B4.B5.D二、单纯型甲状腺肿病人的护理1单纯型甲状腺肿的最主要原因是A摄碘过多B妊娠C硫脲类药物D碘缺乏E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亢进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与单纯性甲状腺肿的鉴别指标是A促甲状腺素测定BT3抑制实验C血清甲状腺测定D甲状腺摄131I率E垂体TSH测定3患者,女性,15岁,诊断为弥漫性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肿较明显,为其采取的主要治疗措施是A放射性131I率B多食含碘食物C抗甲状腺药物治疗D甲状腺大部分切除E给予小剂量甲状腺激素1.D2.B3.E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的护理1关于甲状腺危象的诱因,应除外A严重精神刺激B口服过量HT制剂C131I治疗反应D手术中过度挤压甲状腺E多食2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脉压增大的原因A应激B收缩压升高C舒张压降低D心率增快E周围血管阻力降低3对甲状腺功能亢进面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结膜充血水肿B表情亢奋C上眼睑挛缩,睑裂增宽D口唇发绀E眼球突出4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非浸润性突眼的特点是A怕光流泪B易并发眼角膜炎C是物模糊D眼部刺痛E睑裂增宽5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最具特征的心血管体征为A水冲脉B房性期前收缩第3页共21页C脉压减小D短绌脉E收缩压增高6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病人最常出现的心律失常是A期前收缩B室性期前收缩C室上心动过速D心房纤颤E心室纤颤7基础代谢率(BMR)公式正确的是ABMR=脉率+收缩压一105BBMR=脉率+舒张压一111CBMR=脉率+脉压DBMR=脉率+脉压一111EBMR=脉率+收缩压一1108某成人基础代谢率为+55%,其甲状腺功能为A轻度甲状腺功能亢进症B正常范围C功能低下D中度甲状腺功能亢进E重度甲状腺功能亢进9患者行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后,出现了手足抽搐,考虑最可能损伤了A甲状旁腺B双侧喉返神经C交感神经D迷走神经E喉上神经内侧支10病人在行甲状腺摄碘实验前,应禁食含碘食物的时间是A3-6天B6-9天C1周D2-3周E4-6周11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不宜进食的食物是A高碘食物B高维生素食物C高钾食物D高脂食物E高蛋白质食物12下列选项中说明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才取得术前准备有效的是第4页共21页A情绪稳定,体重减轻,脉率<85次/分B情绪稳定,体重增加,脉率<90次/分C情绪稳定,体重增加,BMR V+25%D情绪稳定,体重增加,BMR V+30%E脉率降低13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行I治疗前,护士应告知其A7~60天进食含碘的食物B正常饮食C禁食一切动物类食物D7天禁食带鱼虾米E15天禁食海鱼14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手术的禁忌症是A高功能腺瘤B早期妊娠C胸骨后甲状腺D内科治疗无效或复发者E青少年患者15硫脲类、咪唑类抗甲状腺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是A粒细胞减少B全血细胞减少C血红蛋白降低D肾功能受损E药疹16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考虑停用他巴唑,最可能的原因是A全身酸痛、出汗B突眼加重C胃肠道症状D白细胞计数<3.0X109/LE中性粒细胞低于2.0X109/L17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常用药是硫脲类抗甲状腺药物,其主要作用是A阻滞T4转变为T3B抑制碘的吸收C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D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E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18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术前服用饱和碘化钾溶液,护士为其说明该药物的作用是A减慢突眼症的进展B减少甲状腺血管血流量C抑制甲状腺激素(TH)的合成D增加甲状腺释放功能E抑制甲状腺内过氧化酶系19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眼征时,才取得眼保护措施不包括A无菌盐水纱布覆盖眼睛B风沙天气尽量不外出C限制钠盐摄入D外出佩戴有色眼镜E给予高热量、高盐饮食20为甲状腺全切除术后的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关于甲状腺的服用方法,不包括A每天按时服药B出现畏寒、烦躁、乏力时及时报告医务人员C出现心慌时增加剂量D随年龄调整剂量E密切观察服药后病情变化21对新入院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采取的心理护理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指导患者放松心情B向患者家属解释病情C与患者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D请患者家属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不要对患者使用过激行为和语言E限制患者参与团体活动22患者,男性,62岁,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5年。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学霸笔记15内分泌、营养及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15章:内分泌、营养及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本章重点考核重点内容为糖尿病分类、诊断标准、药物治疗、营养不良的原因、临床表现,小儿维生素D 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各分期表现、护理措施。
学霸笔记1.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B细胞为胰岛的主要细胞,分泌胰岛素。
2.碘缺乏是地方性甲状腺肿最常见的原因。
3.甲状腺肿结节压迫气管,可引起咳嗽、呼吸困难;压迫食管,可引起吞咽困难;压迫喉返神经,引起声音嘶哑。
4.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指由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功能增强,从而分泌TH过多所致的临床综合征。
呈大弥漫性、对称性肿大,听诊有震颤及血管杂音,为甲亢重要体征。
5.甲状腺危象:体温>39 ℃;心率≥140次/分;恶心、呕吐、腹泻;虚脱、休克、嗜睡、谵妄或昏迷;可合并心衰、肺水肿等。
丙硫氧嘧啶为治疗甲状腺危象的首选药。
6.Graves病是一种伴TH分泌增多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
7.FT4、FT3是诊断临床甲亢的首选指标。
8.促甲状腺激素(TSH)是反映甲状腺功能最敏感的指标,甲亢时TSH降低。
9.甲亢常用药物是硫脲类和咪唑类。
主要副作用是粒细胞减少及药疹。
10.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是治疗甲亢的有效方法。
术前应指导病人练习头颈过伸位。
手术时机是经药物准备2~3个月后。
11.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术后并发症①呼吸困难和窒息是术后最危急的并发症,多于术后48小时内发生;②喉返神经损伤可导致声音嘶哑,轻微声音嘶哑;③喉上神经损伤:外支受损可导致声调降低,内支受损导致饮水时易发生呛咳;④低钙性手足抽搐:为甲状旁腺受损,术后1~2日出现,可用50%葡萄糖溶液40 mL加用10%葡萄糖酸钙20 mL静脉推注。
12.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所致的一组内分泌疾病。
临床典型症状为黏液性水肿。
13.血清TSH升高,为原发性甲减最敏感的指标。
血清TSH无升高反应者提示垂体性甲减;延迟升高者为下丘脑性甲减。
[护考]考点总结-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张春
![[护考]考点总结-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张春](https://img.taocdn.com/s3/m/83a4ec69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cb.png)
[护考]考点总结-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1.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的护理
(1)甲状腺毒征患者心血管的表现中易诱发的是——房颤
(2)甲状腺腺体上下极可触及震颤,闻及血管杂音,为本病的重要特征
(3)甲状腺危象相临床表现——早期原有的甲亢症状加重,并出现高热(体温>39℃),心动过速(﹥140次/分),常伴有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烦躁不安(4)诊断甲亢的首选指标——(FT4、FT3)
(5)喉上神经内侧支损伤——饮水呛咳;喉上神经外侧支损伤——音调降低(6)甲亢患者饮食护理: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纤维素饮食
2.甲减病理特征——粘液性水肿
3.库欣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1)典型表现——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多血质,皮肤薄、紫纹等(2)饮食护理——低钠、高钾、高蛋白、低糖类、低热量的食物
4.糖尿病病人的护理
(1)糖尿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呼吸气味——烂苹果味
(3)糖尿病病人低血糖值≤3.9mmol/L
(4)适用于二型肥胖患者用药:双胍类,代表药二甲双胍
(5)胰岛素抽吸顺序——先短后长
5.痛风病人的护理
(1)痛风患者首选用药——秋水仙碱
6.营养不良病人的护理
(1)临床表现——早期表现为体重不增
(2)皮下脂肪消耗的顺序依次——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部
7.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病人的护理激期临床表现:颅骨——软化、方颅或鞍形颅;胸部——肋骨串珠;四肢——手镯,脚镯征、“O”形腿或“X”形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章内分泌、营养及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四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人的护理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作用障碍所致的内分泌疾病。
其临床典型症状为黏液性水肿。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原发性(甲状腺性)甲减:约90%以上是甲状腺本身病变所引起。
2.继发性(垂体性)甲减:是由于垂体或下丘脑疾病所引起的,常见原因有垂体肿瘤、垂体手术、放疗或产后垂体缺血性坏死等。
3.下丘脑甲减:罕见。
4.甲状腺激素不敏感综合征:少见。
二、临床表现
多见于中年女性,多数起病隐袭,发展缓慢。
1.一般表现:畏寒、乏力;体温偏低、动作缓慢;少食而体重不减或增加。
典型黏液性水肿表现为表情淡漠,眼睑水肿、面色苍白、眉毛稀疏、踝部非凹陷性水肿。
2.精神神经系统:记忆力减退、智力低下、嗜睡、精神抑郁,重者呈痴呆、幻觉、木僵、昏睡或惊厥。
3.心血管系统:窦性心动过缓、心浊音界扩大、心音减弱。
超声检查可发现心包积液,胸腔或腹水。
久病者由于血胆固醇增高,易并发冠心病。
4.消化系统:有畏食、腹胀、便秘,严重者可出现麻痹性肠梗阻或黏液水肿性巨结肠。
5.内分泌系统:有性欲减退,女性可有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和不孕;男性出现阳痿。
6.肌肉与关节表现:肌肉软弱乏力,寒冷时可有暂时性肌强直、痉挛、疼痛等粘液性水肿,病人可伴关节病变,偶有关节腔积液。
7.黏液性水肿昏迷:表现为嗜睡、低体温(体温<35℃ )、呼吸减慢、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等,重者昏迷、休克、呼吸衰竭,死亡率极高。
8.呼吸系统表现:肺泡通气量减少,呼吸肌功能障碍,肺毛细血管活力减弱,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影响气体交换,氧分压降低,呈缺氧状态。
1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反应迟钝B.记忆力减退
C.月经不调D.疲乏,怕冷
E.精神兴奋
三、辅助检查
1.血常规及生化检查:轻、中度贫血;血糖正常或偏低;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常增高。
2.甲状腺功能检查
(1)血清TSH升高,为原发性甲减最敏感的指标。
(2)血TT4、TT3、FT4、FT3降低,仅TSH高为原发性甲减。
(3)甲状腺摄131I率降低。
3.判断病变部位的检查
(1)血TSH:原发性甲减者升高;下丘脑-垂体性甲减者常降低。
(2)TRH兴奋试验:血清TSH无升高反应者提示垂体性甲减;延迟升高者为下丘脑性甲减。
(3)血清T3、T4增高,血清TSH基值或对TRH兴奋试验反应正常或增高,临床无甲亢表现,提示为TH不敏感性甲减。
(4)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异位甲状腺、下丘脑-垂体病变等的确定。
四、治疗原则
主要是对症处理和甲状腺素替代治疗。
有贫血者补充铁剂、维生素B12或叶酸等;各型甲减均需要用TH替代,永久性甲减者需要终身服用。
药物常用左甲状腺素(L-T4)口服。
治疗的目标是用最小剂量引纠正甲减而不产生明显不良反应,使血TSH值恒定在正常范围。
2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需要补充
A.甲状腺激素B.叶酸
C.VB12
D.VB1
E.铁剂
五、护理问题
1.体温过低:与基础代谢率下降有关。
2.便秘:与肠蠕动减慢有关。
3.活动无耐力:与基础代谢率水平低下及肌肉松弛有关。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甲减所致黏液性水肿有关。
5.有受伤的危险:与甲减所致精神迟缓、听力减退、动作缓慢有关。
6.潜在并发症:粘液性水肿昏迷。
六、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钠和低脂肪饮食,多饮水;调节室温在22 ~ 23℃之间,加强保暖;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发生,避免使用肥皂。
2.便秘护理
(1)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2)进粗纤维食物,摄入足够的水分;
(3)每日适当活动;
(4)必要时遵医嘱给予缓泻剂,观察有无腹胀、腹痛等麻痹性肠梗阻的表现。
3.体温过低护理:加强保暖。
4.社交障碍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病人多参与社交活动。
5.并发黏液性水肿昏迷护理
(1)避免诱发因素;
(2)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全身黏液性水肿情况每日记录病人体重;
(3)建立静脉通道,按医嘱给予急救药物;
(4)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局部热敷,以免加重循环不良和烫伤。
6.用药护理
(1)指导病人按时服用左甲状腺素;
(2)对于有心脏病、肾炎、高血压的病人,应特别注意严格遵医嘱的剂量准确给药,不可任意减量或增量;
(3)服用利尿剂,需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
(4)替代治疗效果最佳的指标为血TSH恒定在正常范围内,长期替代者每6 ~ 12个月检测一次。
七、健康教育
1.告知病人发病原因及自我护理的注意事项。
2.做好个人卫生,冬季要注意保暖。
避免出入公共场所,预防感染和创伤。
3.对需终生替代治疗者,向其解释终生服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可随意停药或变更剂量,以防出现严重后果。
慎用安眠、镇静、止痛、麻醉药、以免加重病情。
4.指导病人自我监测甲状腺素服用过量的症状。
3患者女,50岁。
患甲状腺功能减退症2年。
家属主诉患者记忆力严重减退、反应迟钝、经常猜疑别人,家人都无法和其正常交流和相处。
该患者目前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是
A.焦虑B.恐惧
C.社交障碍D.角色紊乱
E.自我形象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