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各国碰撞标准对比.ppt
各国碰撞标准对比

≥48.3 ±150
FMVSS 208
2006.9.1后生产的车,总质量≤ 3855kg,整备 质量≤ 2495kg,要进行以下试验:
50%男性正碰假人 • 系安全带,48km/h对刚性壁进行碰撞
(2007.9.1开始逐步实施56km/h刚性壁进行碰撞, 2010.9.1之后所有车都要进行该项试验)
中国、美国、欧洲及海湾国家 碰撞法规的介绍
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对汽车碰撞安全性作出强制 性要求,并且建立了各自的法规。在汽车碰撞法 规方面主要有两大体系:欧洲和美国法规,其他 如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法规基本上 是参考美国和欧洲的法规制定的。汽车碰撞法规 主要包括:前碰、侧碰、后碰法规。
各国碰撞法规和标准的试验方法和要求
•
不系安全带,40km/h对刚性壁进行碰撞
5%女性正碰假人 • • • 系安全带,48km/h对刚性壁进行碰撞 系安全带,40km/h,40%偏置碰撞试验 不系安全带,40km/h对刚性壁进行碰撞
12个月、3岁、6岁儿童假人和5%女性假 人气囊抑制试验和低风险气囊起爆试验
FMVSS 208
2、欧洲正面碰撞标准ECE R94
5、 碰撞试验期间以及之后,车辆电瓶必须保持在原来固定 位置(利用其安全防护装置)。
4、后碰撞法规对比
欧洲 试验车质量 碰撞速度 壁障重量 碰撞器 整备质量 35~38 km/h 1100±20 kg 刚性平面 宽度不小于 2500mm、高度不 小于800mm,碰 撞器表面最低处 离地面175mm 美国 整备质量 48 km/h 80km/h 1814±23 kg 1368 kg 刚性平面 可变形壁障 中国 整备质量 48 ~ 52km/h 1100±20 kg 刚性平面
C-NCAP与各国NCAP对比

C-NCAP与各国NCAP对比个人总结:侧碰:移动小车以50km/h的速度撞击驾驶室侧的一面,是目前所有NCAP机构都采用的项目,唯一有区别的是美国NCAP,NHTSA结合美国车辆普遍较重、车速较快的国情,选用了自重更大、速度更快的移动式障碍,并将角度设置在27°的斜角碰撞。
柱碰:是欧洲NCAP体系下的独有项目。
测试车辆以29km/h的速度横向移动撞向固定的刚性柱子(类似于事故中侧撞电线杆一类的物体),这项测试重点是检测车身的刚性。
这是由于欧洲道路狭窄、路边树木茂密且粗壮的特殊路况而制定的项目。
行人保护:小重叠面碰撞:25%鞭打试验:不同头枕,伤害对比车顶静压测试:(新数据库-表2-碰撞之后最终的车辆情况-车顶着地)IIHS认为:当车辆翻滚时,车顶对于车内乘员的保护作用相当重要。
而车顶承压能力测试能够很好地反映车辆的翻滚安全性。
当车顶承压能力达到4倍车辆自身重量时,车辆的翻滚安全性较好。
测试时,一块铁板会被压向车顶的一侧,直至车顶溃缩5英寸为止,此时测量车顶受到的压力值。
IIHS的这项测试从1973年便开始进行,但当时的标准低很多,仅要求车顶承受1.5倍车重即可。
而现在新的标准已把车顶承重许可值提升至4倍车重了。
安全辅助装置:主动刹车,盲点辅助,车道偏离(新数据库-表17和27)盲点辅助其他辅助装置:酒精锁死系统,驾驶员注意力分散控制,行人主动安全系统,智能刹车灯(新数据库-表27)2010年对比正文:性可以不好,但车绝不可以不安全,可见安全是个永远聊不完的话题。
目前国际上较权威的碰撞标准有美国的NHTSA、IIHS(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以及欧洲的E-NCAP,中国也在2005年正式推出了C-NCAP标准,我们希望通过对比看到我们的碰撞标准在国际上所处的位置。
NCAP是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的缩写,即新车评价规范。
1978年,美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对国内车辆进行的正面碰撞测试为日后的NCAP奠定了基础,随后欧洲和日本等国都制定了相关的NCAP。
各类汽车碰撞解析

JNCAP正面完全碰撞
把测试车的前面全部与墙壁碰撞,JNCAP的规定是 时速55km正面碰撞。得出评价结果的依据是用驾 驶座位和乘客座位坐了的实验用假人受到碰撞时 受到哪种程度的伤害进行测量。
15
JNCAP前面交错碰撞
测试车前面的一部份撞上障碍物,JNCAP规定以时 速64km使驾驶座位侧面撞向占车体4成宽度的障 碍物上。
筹划中的中国版NCAP预计将在7月出台,初步 确定包括正碰、侧碰、后碰三项内容。
23
后碰试验必要性
当一辆车被追尾,它会加速向前,同时车座施压推 动乘客的身体往前,头部却因惯性而滞后,这种 滞后将持续到颈部加速甩向前方。这样,最多能 承受90度弯曲的头颈,在瞬间便会受到创伤。在 短时间内,汽车加速与减速的力量全部挤压在脆 弱的颈部的时候,即使车速只有10公里/小时,驾 驶者也有受伤的危险。在追尾事故中颈部受伤者 所占比例非常高,而多数是由于在事故发生的一 刹那未能得到头枕的有效保护所致。
JNCAP是由日本国土交通省(相当于国内交通部)为主导, 交付“OSA(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Automotive Safety & Victims’ Aid)自动车事故对策中心”来执行
JNCAP由对新车的安全性能的3个碰撞测试和刹车性能 测试,从2004年气进一步度引进了“行人安全性”的评价 体系,考量对的行人头部保护性能,合计5个的测试项目 构成。而且商用车部门的测试也从2004年启动。
汽车碰撞
前言
衡量新车安全性能好不好,不能由厂家自己 说了算,要经过试验验证。其中“汽车碰 撞安全性能试验”就是主要项目之一,也 是人们最关注的试验项目,因为车祸大部 分都是碰撞,这个测试结果基本反映了汽 车对乘员和行人的安全程度。
各国碰撞标准对比

标准要求
HIC≤1000 80g≤3ms 不超过图1 的值 不超过图2 的值 ≤57Nm ≤50mm —— ≤1.0m/s 不超过图3 的值 ≤8kN ≤1.3 ≤15mm
序号
12
检测项目
标准要求
其他
1.在方向盘轮毂中心测得的方向盘残余位 移在垂直向上的方向不应超过80mm,水 平向后的方向不应超过100mm。 2.碰撞实验后,如果燃油供给系统存在连 续泄漏,泄漏速度不应超过30g/min。 3.实验中车门不应打开。 4.前部的锁止系统不应发生锁止。 5.碰撞实验后,除支撑假人的重量外不需 要使用工具就能 5.1 对于每排座椅,至少有一个门能打 开。这只对硬顶结构车辆适用。 5.2 把假人从车辆中取出。
• 在试验车辆运动结束后5 分钟内,液体 泄漏不超过142g。
• 随后的25分钟内,每分钟的间隔中燃油 泄漏不应超过28g。
FMVSS301
美国新FMVSS301 法规全面提升了汽车追 尾防火安全标准,后撞速度从目前的时速48 km逐渐提高到时速80 km
这个规定将在2006 年起逐步实施,对2008 年9月1 日后生产的车全面实施。
1 .1适用范围 FMVSS214侧面碰撞适用于所有 乘用车和质量小于4536kg的多用 途乘用车,卡车和客车。
FMVSS 214 技术要求
序号
检测项目
标准要求
1
胸部损伤指数 TTI(Thoracic Trauma Index )
对于四门乘用车和多用途乘用车、 卡车或客车不应超过85g;
对于两门乘用车不超过90g。
在不使用工具情况下,每排 座位至少有一个门能打开。
解脱约束系统时的最大
5
假人
载荷(N)
最新各大碰撞测试标准汇总

●美国NHTSA美国高速公路安全协会(NHTSA)是美国政府部门汽车安全的最高主管机关,作为美国政府部门车辆监管的权威性机构,其评分标准可是经过美国国会同意才制定,由该机构与民间共同执行。
『NHTSA还保留着100%正面碰撞速度为56Km/h』『NHTSA的侧面碰撞是有角度的更接近实际情况』『柱状测试项目是新增的速度为32Km/h』『翻滚试验是NHTSA很重要的特点』NHTSA保留了之前的56Km/h正面刚性壁障碰撞试验、62km/h侧面可移动壁障27度碰撞试验和SUV的翻滚试验,NHTSA新增加的柱碰试验为:试验车辆以32km/h的速度撞击静止的直径为25cm的柱壁障。
和欧洲NCAP不同的是,NHTSA的柱碰试验不是试验车辆垂直撞击柱壁障,而是以75°的角度撞击,NHTSA认为这种试验形式能更好地模拟实际路面上的交通事故。
●美国IIHS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nsurance Institute for Highway Safety)也是世界安全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基本的测试之外,IIS还时常会进行一些特殊的碰撞,比如会进行车辆的对撞来评测安全性能,以及128Km/h的时速撞向不可移动固体墙。
IIHS的亮点在于对车顶强度有着自己的评判标准,方法是,使用金属板以一定的角度和速度撞击车顶,然后测量车顶凹陷程度。
评为“G”的条件是凹陷不超过5英寸,并且车顶必须能承受超过4倍于车重的碰撞力度。
达到相同凹陷程度所能承受的强度为车重的3.25倍以上4倍以下时,评价为“A(Acceptable:允许范围内)”;2.5倍以上3.25倍以下时,评价为“M(Marginal:允许范围最底线)”;不到2.5倍时,评价为“P(Poor:差)”。
与国内碰撞测试不同的是,IIHS只会选择最低配车型进行测试。
●J-NCAP(日本)J-NCAP是由国家出资,国土交通省委托NASV A(独立行政法人自动车事故対策机构)来进行的,J-NCAP很大程度上借鉴E-NCAP的规则,但又在此基础上加入自己的特色,独特的6星评价体系也是它的特点之一。
新版物理16.4 碰 撞 (共13张PPT)学习PPT

球 随后著名的物理学家如伽利略、马略特、牛顿、笛卡尔、惠更斯等都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总结出碰撞规律,为动量守恒定律的建
立奠定了基础。 二、生活中的各种碰撞现象 二、生活中的各种碰撞现象 一、历史上对碰撞物体的研究 其特点是:相互作用时间短,作用力变化快和作用力的峰值大。 最早发表有关碰撞问题研究成果的是布拉格大学校长、物理学教授马尔西(M. 二、生活中的各种碰撞现象 四、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1、碰撞: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在相遇的极短时间内产生非常大的相互作用。 随后著名的物理学家如伽利略、马略特、牛顿、笛卡尔、惠更斯等都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总结出碰撞规律,为动量守恒定律的建 立奠定了基础。 一、历史上对碰撞物体的研究 其特点是:相互作用时间短,作用力变化快和作用力的峰值大。
二、生活中的各种碰撞现象
打 台 球
二、生活中的各种碰撞现象 撞车
二、生活中的各种碰撞现象
随后著名的物理学家如伽利略、马略特、牛顿、笛卡尔、惠更斯等都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总结出碰撞规律,为动量守恒定律的建 立奠定了基础。
打 2、斜碰:碰撞前的相对速度方向不在两球的连心线上
其特点是:相互作用时间短,作用力变化快和作用力的峰值大。 最早发表有关碰撞问题研究成果的是布拉格大学校长、物理学教授马尔西(M.
• 2、弹性碰撞:两物体碰撞后形变能完 全恢复,则没有能量损失,碰撞前后 两小球构成的系统的动能相等,这样 的碰撞为弹性碰撞。
四、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 3、非弹性碰撞:若两物体碰撞后它们 的形变不能完全恢复原状,这时将有 一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动能转化为内能,碰撞前后系 统的动能不再相等,我们称这样的碰 撞为非弹性碰撞。
全球NCAP汽车碰撞对比分析

全球NCAP汽车碰撞测试对比解析选车网作者:付苏全球最早实行NCAP碰撞测试的国家是美国,至今为止已经有33年的历史。
而当时的方法也非常简单,汽车以56公里/小时的速度撞击固定壁,得出的参数随后公布给消费者以作为购车参考。
从此之后,全球各大汽车厂商开始关注车辆安全结构,而其它国家也随后推出了自己的NCAP测试标准,正如我们如今所熟知的欧洲ENCAP、澳大利亚ANCAP、日本JNCAP以及中国的CNCAP。
由于各国的路况和国情不同,NCAP的碰撞标准也不尽相同,而通过对比各国NCAP规则,我们便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他们之间存在的不同亮点,甚至是缺陷。
美国NHTSA(即美国NCAP)美国实际上有两个汽车碰撞测试组织,而最为知名的则是NHTSA,即美国高速公路安全协会。
NHTSA的汽车碰撞评分标准是经过美国国会认可后才制定的,并且是官方组织,是美国政府部门汽车安全的最高主管机关,所以权威性要高于之后诞生的IIHS。
IIHS是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创建的一个非盈利组织,其碰撞评分标准主要提供给保险公司作为保费依据。
因此,国际上在引用美国NCAP数据时,多采用NHTSA。
NHTSA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对评测规则进行升级,只有正面和侧面碰撞两个评分项,而直到2009年,NHTSA才重新修改了其规则。
修改后的规则较之前增加了侧面柱形碰撞和翻滚测试,而其中翻滚测试是美国NHTSA的重点项目,目的在于模拟车辆行驶中突遇侧翻后的场景,这项测试在全球NCAP评测机构中仅美国NHTSA独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美国NHTSA在对规则进行升级后,加入了与欧洲相同的侧面柱碰撞测试,目的在于模拟车辆在行驶中侧面B柱区域撞击树木或电线杆等物体,而与欧洲不同的是,美国NHTSA的侧面柱形碰撞试验的速度更高,为32公里/小时,而欧洲为29公里/小时。
同样,美国NHTSA的侧面可变性物体碰撞速度也要高于欧洲,为62公里/小时,而欧洲为50公里/小时。
汽车安全正面碰撞法规介绍(ppt 34页)

主动安全
被动安全
碰撞保护
制 照车
乘约行
碰
动 明辆
员束人
撞
.
.防
碰系保
后
转 向 . 轮 胎
指盗 示保 .护 信 号 装
撞统护
安.
.
全内儿
保外童
护饰保
.护
燃 油 防 火 . 等
置
等
正侧 追 翻
面面 尾 滚
碰
碰 撞
碰 撞
保 护
撞
碰撞速度、碰撞形态
......
6
一、被动安全正面碰撞法规的发展
a. 据美国高速公路管理局的统计数字,在汽车碰撞事故中,发生正面碰 撞的约占49%,侧面碰撞占25%,追尾碰撞占22%,
17
二、试验流程
3 、车辆准备及测试设备的安装
a. 排空制动液、洗涤液及空调系统中的液体等液体,排出液体的质量应予以补偿 b. 拆除行李舱地毯及随车工具,以及备胎(确定备胎不影响车辆碰撞特性)。 c. 安装车载记录仪,在车辆左右侧B 柱下部门槛的位置安装单向加速度传感器。 d. 测量车辆质量和前后轴的轴荷,与整备质量和前后轴的轴荷比较,各轴轴荷的
试验车辆到达试验室后,先测量运达时的车辆质量和前后轴的轴荷,并予 以记录。检查和确认车辆外观、配置和车辆的基本参数
2、车辆整备质量的测量
a. 排空燃油箱中的燃油,运转发动机并到发动机自然熄火为止。 b. 向燃油箱中注入水,水的质量为燃油箱额定容量时的燃油质量90%(汽油密度
以0.74 g/ml 计,柴油密度以0. 84 g/ml 计)。 c. 检查并调整各轮胎气压至车辆半载时制造厂所规定的气压值; d. 检查调整车辆的其他液体达到最高液位; e. 确认备用轮胎和随车工具已就位,清除车辆中任何与车辆无关的物品。 f. 测量和记录四个车轮的过车轮中心的横切面与车轮护轮板上缘的交点的高度。 g. 测量和记录车辆质量和前后轴的轴荷,车辆质量即为整车整备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国碰撞法规和标准的试验方法和要求
➢ 正面碰撞法规 ➢ 侧面碰撞法规 ➢ 后面碰撞法规
精选
正面碰撞标准
FMVSS 208
1、美国正面碰撞标准 FMVSS208
1.1 适用范围
美国正面碰撞FMVSS 208 适用于总质 量不大于4536kg 的乘用车、卡车、多用
途乘用车。
HIII 50%男性正面碰撞假人
精选
FMVSS 208
精选
1.2 技术要求
序号
检验项目
1
头部伤害指数 HIC(Head Injury Criterion)
2
胸 部 3ms 合 成 加 速 度
3
胸部变形量(mm)
大腿受力 4
(N)
左腿 右腿
5
车辆部件
6
假人
7
燃油泄漏量
8
碰撞速度
速度 (km/h)
9
碰撞时样车偏移量 (mm)
精选
FMVSS 208
标准要求 ≤1000 ≤60g ≤76
≤10000
车辆部件不能侵入乘员舱 实验过程中,假人身体的每个部分应包 含在乘员舱的外表面以内
在碰撞中:〈28g 碰撞后前 5 分钟〈142g 碰撞后 6-30 分钟〈28g/分钟
≥48.3 ±150
FMVSS 208 2006.9.1后生产的车,总质量≤ 3855kg,整备 质量≤ 2495kg,要进行以下试验:
精选
侧面碰撞标准 1、美国侧面碰撞标准FMVSS214
1 .1适用范围 FMVSS214侧面碰撞适用于所有 乘用车和质量小于4536kg的多用 途乘用车,卡车和客车。
精选
精选
FMVSS 214 技术要求
序号
检测项目
标准要求
1
胸部损伤指数 TTI(Thoracic Trauma Index )
对于四门乘用车和多用途乘用车、 卡车或客车不应超过85g;
精选
精选
3、中国正面碰撞标准GB11551
3 .1适用范围 GB11551正面碰撞适用于M1类车辆。
精选
精选
3.2 技术要求
序号
检验项目
驶员
乘
员
≤1000
胸部变形量
2
(mm)
驾驶员
乘
员
大腿受力
驾驶员
左腿 右腿
3
(N)
乘员
左腿
右腿
≤75 ≤10000
4
车门状态
碰撞中 碰撞后
精选
FMVSS301
1.2 技术要求
• 碰撞开始到试验车辆运动结束过程中, 燃油系统或油箱中的液体(替代燃油)泄 漏不超过28g。
• 在试验车辆运动结束后5 分钟内,液体 泄漏不超过142g。
• 随后的25分钟内,每分钟的间隔中燃油 泄漏不应超过28g。
精选
FMVSS301
美国新FMVSS301 法规全面提升了汽车追 尾防火安全标准,后撞速度从目前的时速48 km逐渐提高到时速80 km
50%男性正碰假人 • 系安全带,48km/h对刚性壁进行碰撞
(2007.9.1开始逐步实施56km/h刚性壁进行碰撞, 2010.9.1之后所有车都要进行该项试验) • 不系安全带,40km/h对刚性壁进行碰撞 5%女性正碰假人
• 系安全带,48km/h对刚性壁进行碰撞 • 系安全带,40km/h,40%偏置碰撞试验 • 不系安全带,40km/h对刚性壁进行碰撞
车门不得开启,前门 的锁止系统不得锁止。
在不使用工具情况下,每排 座位至少有一个门能打开。
解脱约束系统时的最大
5
假人
载荷(N)
≤60
取
出
能完好取出
碰撞中
不允许泄漏
6
燃油泄漏量
碰撞后
车辆停止 5 分钟内
7
碰撞速度
速度 (km/h)
8
碰撞时样车偏移量 (mm)
若出现连续泄漏,则泄
漏速度不超过 30 g/min 48~50 ±150
精选
精选
2、中国侧面碰撞标准 GB20071 /欧洲侧面碰撞法规 ECER95
2 .1适用范围 GB20071、 ECER95侧面碰撞适用 于座椅的R点与地面的距离不超过 700mm的M1和N1类车辆 。
欧洲侧碰假人
精选
精选
2.2 技术要求
序
检测项目
号
1 头部伤害指数
2 胸部变形量
3 胸部粘性指标
精选
FMVSS 208 12个月、3岁、6岁儿童假人和5%女性假 人气囊抑制试验和低风险气囊起爆试验
精选
2、欧洲正面碰撞标准ECE R94
2.1 适用范围 欧洲正面碰撞ECE R94适用于总质量不超过 2.5吨的M1类车辆。
精选
精选
2.2 技术要求
序
检测项目
号
1 头部伤害指数
2 颈部轴向拉力 3 颈部剪切力 4 颈部绕Y 轴弯矩 5 胸部变形量 6 胸部加速度 7 胸部粘性指标 8 大腿受力 9 小腿压力 10 胫骨指数 11 膝关节滑移量
4 耻骨力
5 腹部内力
标准要求
HPC≤1000 RDC≤42mm VC≤1m/s PSPF≤6kN APF≤2.5kN
精选
后面碰撞标准
1、美国后面碰撞标准FMVSS301
1.1适用范围 FMVSS301后面碰撞适用于总质 量不大于 4536 kg的乘用车,多用 途车,卡车,大客车。
速度48km/h 台车质量:1814 kg
标准要求
HIC≤1000 80g≤3ms 不超过图1 的值 不超过图2 的值 ≤57Nm ≤50mm —— ≤1.0m/s 不超过图3 的值 ≤8kN ≤1.3 ≤15mm
精选
序号
12
检测项目
标准要求
其他
1.在方向盘轮毂中心测得的方向盘残余位 移在垂直向上的方向不应超过80mm,水 平向后的方向不应超过100mm。 2.碰撞实验后,如果燃油供给系统存在连 续泄漏,泄漏速度不应超过30g/min。 3.实验中车门不应打开。 4.前部的锁止系统不应发生锁止。 5.碰撞实验后,除支撑假人的重量外不需 要使用工具就能 5.1 对于每排座椅,至少有一个门能打 开。这只对硬顶结构车辆适用。 5.2 把假人从车辆中取出。
对于两门乘用车不超过90g。
2 骨盆侧向加速度峰值 ≤130g
精选
新FMVSS214 修改后的FMVSS 214 将增加使用代表第5 百分 位成年女性的假人(SIDIIs-FRG),和代表第50 百 分位的成年男性的假人:Eurosid-2re。 • 障碍壁与车辆90 度的侧碰撞 • 32 km/h 的75 度斜角柱碰
中国、美国、欧洲及海湾国家 碰撞法规的介绍
精选
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对汽车碰撞安全性作出强制 性要求,并且建立了各自的法规。在汽车碰撞法 规方面主要有两大体系:欧洲和美国法规,其他 如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法规基本上 是参考美国和欧洲的法规制定的。汽车碰撞法规 主要包括:前碰、侧碰、后碰法规。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