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季《陶艺基础》期末考核
(完整word版)陶瓷工艺学试题库(完整版)

陶瓷工艺学试题库一.名词术语解释1.陶瓷制品——以粘土类及其它天然矿物岩石为原料,经加工烧制成的上釉或不上釉硅酸盐制品(如日用陶瓷、建筑卫生陶瓷、普通电瓷等)。
2.胎——经高温烧成后构成陶瓷制品的非釉、非化妆土部分。
3.釉——融着在陶瓷制品表面的类玻璃薄层。
4.陶瓷显微结构——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陶瓷组成相的种类、形状、大小、数量、分布、取向;各种杂种(包括添加物)与显微缺陷的存在形式、分布;晶界特征。
5.胎釉适应性——釉层与胎具有相匹配的膨胀系数,不致于使釉出现龟裂或剥落的性能。
6.实验式——表示物质成分中各种组分数量比的化学式。
陶瓷物料通常以各种氧化物的摩尔数表示。
7.坯式——表示陶瓷坯料或胎体组成的氧化物按规定顺序排列的实验式。
8.釉式——表示陶瓷釉料或釉组成的氧化物按规定顺序排列的实验式。
9.粘土矿物——颗粒大小在2µm以下,具有层状结构的含水铝硅酸盐晶体矿物。
10.粘土—一种天然细颗粒矿物集合体,主体为粘土矿物,并含有部分非粘土矿物和有机物。
与水混合具有可塑性。
11.一次粘土——母岩经风化、蚀变作用后形成的残留在原生地,与母岩未经分离的粘土。
12.二次粘土——一次粘土从原生地经风化、水力搬运到远地沉积下来的粘土。
13.高岭石——一种二层型结构的含水铝硅酸矿物(Al2O3·2S¡O2·2H2O),因首次在我国江西景德镇附近的高岭村发现而命名。
14.瓷石——一种可供制瓷的石质原料,主要矿物为绢云母和石英,或含有少量长石、高岭石和碳酸盐矿物。
15.釉石——制釉用瓷石,其矿物组成与瓷石相似,但具有较低的熔融温度,熔融物具有较好的透明度。
16.石英——天然产出的结晶态二氧化硅。
17.长石——一系列不含水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铝硅酸盐矿物的总称。
18.ɑ—半水石膏——石膏在水蒸气存在的条件下加压蒸煮而得到的晶体呈针状、结晶尺寸较大的半水石膏(ɑ—CaSO4·1/2H2O)。
《陶艺》试卷2

*******学院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系2019级《陶艺》试卷(闭卷)考试时间:6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新石器时代的三个基本特征:()、()、()。
2.()、()、()是马家窑型彩陶的艺术特点。
3.马厂型彩陶盛行陶衣,即在陶器表面涂一层()。
4.灰陶主要以()和弦纹作装饰。
5.商代出现(),釉色青绿而带褐色,胎亦较硬,呈灰白色。
6.商代青铜器的装饰多采用主纹和地纹的结合,以作主花,以()和回纹作为地纹。
7.()原名“洋彩”,是受外来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彩绘方法。
8.釉上彩绘画的基本表现技法是()。
9.()是印刷技术在陶瓷装饰上的运用。
10.粉彩在()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了()的制作工艺。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35分)1.我国从何时开始陶瓷出口?( )A、隋朝B、唐朝C、宋朝D、明朝2.宋代,刻画装饰最为典型、最具代表性的瓷窑是哪个?()A、吉州窑B、哥窑C、定窑D、耀州窑3. 中国陶艺在那个时期开始走向衰败?()A.汉朝 B.魏晋南北朝 C.唐朝 D.宋朝4.景德镇位于哪个省()。
A.江西省 B.安徽省 C.湖北省 D.河南省5.我国瓷器空前发展的时期是哪个朝代()。
A.唐朝 B.元朝 C.宋朝 D.明朝6.半坡型彩陶的装饰花纹以()为主。
A.三角纹 B.宽带纹 C.折线纹 D.辩形纹7.庙底沟型彩陶纹饰的特点是()A.寓人于鱼 B.黑白双关 C.内彩 D. 螺旋纹8.()是用一定的轮廓外形,划分出装饰面,使它成为主要的部位。
A.分割法B. 对比法C. 双关法D. 开光法9.下面哪种粉彩颜料为透明色。
()A.茄色 B.广翠 C.淡翡翠 D.墨绿10.景泰蓝在哪个朝代最为著名精美?()A.宋朝 B.明朝 C.元朝 D.唐朝11.耀州窑遗址在哪个省?( )A.湖北省 B.江西省 C.河南省 D.陕西省12.什么是使用陶器产生的首要条件?()A.泥巴 B.颜料 C.火 D.木棍13.被认为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陶器在哪个省发现的?()A.河北省 B.河南省 C.湖南省 D.湖北省14.马家窑遗址在哪个省?()A.湖南省 B.甘肃省 C.江西省 D.山西省15.黑陶最早在哪个文化时期开始产生?()A.仰韶文化 B.新石器文化 C.半坡文化 D.大汶口文化16.灰陶最早发现在哪一个文化遗址中?( )A.河姆渡文化 B.新石器文化 C.良渚文化 D.仰韶文化17.白陶的含铁量需低于多少?()A.2% B.5% C.3% D.6%18.白陶在哪个时期得到高度发展?()A.夏朝中期B.商代早期C.商代中期D.商代晚期19.铅釉陶在哪个时期被创造出来?()A.唐朝 B.商朝 C.汉朝 D.魏朝20.真正成熟的瓷器在哪个时期出现?()A.西汉晚期 B.东汉晚期 C.秦代晚期 D.魏朝初期21.紫砂陶在哪一个时期兴盛?()A.元代 B.明代 C.唐代 D.清代22. 在以下说法中,最正确的说法是?()A.斗彩就是釉上五彩B.斗彩就是釉下三彩C.斗彩既是釉下彩,也是釉上彩D.斗彩就是珐琅彩23. 宋代定窑白瓷釉色特征为?()A.灰白色 B.青白色 C.纯白色 D.白中闪黄色24.()的收藏是所有文物收藏中时间最长,数量、品种最多的一项。
陶瓷工艺美术品制作与鉴赏考核试卷

D.堆塑
18.以下哪个地区的陶瓷以“细腻、洁白、透亮”著称?()
A.景德镇
B.德化
C.宜兴
D.汝州
19.陶瓷工艺美术品中,以下哪种彩绘技法具有“色彩鲜艳、层次分明”的特点?()
A.青花瓷
B.粉彩瓷
C.釉里红
D.斗彩
20.以下哪个朝代的陶瓷工艺开始出现彩绘技法?()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3.陶瓷器皿的装饰技法中,________是指在釉面上进行彩绘。()
4.中国古代陶瓷中,________是明代的典型代表。()
5.陶瓷器皿的成型工艺中,________是指利用旋转的陶瓷车将泥坯拉成所需形状。()
6.陶瓷釉料中,________是常用的熔剂,有助于降低釉料的熔点。()
7.陶瓷工艺美术品中,________是清代的一种重要彩绘技法。()
A.青花瓷
B.粉彩瓷
C.釉里红
D.白瓷
11.陶瓷器皿的烧制过程中,以下哪些情况可能导致器皿报废?()
A.烧制温度不均
B.器皿内应力过大
C.釉料脱落
D.器皿造型完美
12.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陶瓷器皿的音质?()
A.陶瓷的密度
B.器皿的厚度
C.釉料的成分
D.器皿的形状
13.陶瓷工艺美术品中,以下哪些装饰元素常被用来表达吉祥寓意?()
D.刻坯
4.以下哪种装饰技法不属于陶瓷装饰技法?()
A.釉下彩
B.釉上彩
C.雕刻
D.电镀
5.中国古代陶瓷发展中,唐代陶瓷的典型代表是:()
A.青花瓷
B.唐三彩
C.瓷胎画珐琅
D.铜红釉
6.以下哪种陶瓷器皿主要用于祭祀活动?()
陶瓷工艺技术与陈设品考核试卷

B. 成型工艺
C. 窑烧过程
D. 釉料配制
17. 以下哪个时期是我国陶瓷发展的黄金时期?( )
A. 春秋战国
B. 唐朝
C. 宋朝
D. 清朝
18. 陶瓷陈设品在运输过程中,以下哪个措施可以减少破损率?( )
A. 增加包装层数
B. 使用软质材料填充
C. 避免剧烈震动
D. 以上都对
19. 以下哪种陶瓷品种以胎薄、透明度高著称?( )
A. 打磨抛光
B. 镀金处理
C. 冷却处理
D. 清洁保养
8. 以下哪种陶瓷品种属于炻器?( )
A. 青花瓷
B. 粉彩瓷
C. 玲珑瓷
D. 紫砂器
9. 在陶瓷陈设品的设计中,以下哪个元素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 )
A. பைடு நூலகம்物纹样
B. 植物纹样
C. 山水纹样
D. 人物故事
10. 以下哪种陶瓷釉色是利用氧化钴为着色剂制成的?( )
A. 原料检验
B. 成型检查
C. 窑烧监控
D. 出窑检验
17. 中国古代陶瓷的著名产区包括以下哪些?( )
A. 景德镇
B. 邢窑
C. 汝窑
D. 哥窑
18. 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减少陶瓷陈设品的运输破损?( )
A. 使用防震包装
B. 专业搬运
C. 适当固定
D. 避免恶劣天气运输
19. 以下哪些陶瓷品种以其独特性著称?( )
A. 青花瓷
B. 粉彩瓷
C. 玲珑瓷
D. 薄胎瓷
20. 陶瓷陈设品设计中,以下哪个原则是必须遵循的?( )
A. 美观大方
B. 结构合理
C. 安全无害
陶艺制作与烧制技巧考核试卷

B.釉上彩
C.雕刻
D.印纹
9.陶艺制作中,哪些因素会影响釉料的流动性?()
A.釉料成分
B.烧制温度
C.陶器形状
D.釉料厚度
10.以下哪些做法可以提升陶器的机械强度?()
A.适当提高烧制温度
B.使用高岭土含量高的陶土
C.增加釉料层数
D.适当降低烧制温度
11.在陶艺制作中,以下哪些材料可用于改善陶土的烧制性能?()
5.烧制温度越高,陶器的收缩率越大。()
6.陶艺作品中所有的装饰都必须在烧制前完成。()
7.在陶艺烧制过程中,升温阶段可以快速进行,不需要特别注意。()
8.陶器的烧制过程中,釉料可以防止陶土与窑内气氛直接接触。()
9.刚烧制完成的陶器可以直接用水清洗。()
10.陶艺釉料中的助熔剂可以降低釉料的熔点,使其更容易熔化。()
A.长石
B.石英
C.高岭土
D.碳酸钙
12.以下哪些现象可能是陶器吸水率高的表现?()
A.陶器重量轻
B.陶器声音清脆
C.陶器表面容易附着水分
D.陶器长时间浸泡后出现裂纹
13.陶艺釉料中,以下哪些成分可以增加釉面的光泽度?()
A.氧化铅
B.氧化锌
C.氧化钡
D.氧化硅
14.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陶艺作品的收缩率?()
A.控制拉坯速度
B.均匀干燥
C.适当升温
D.快速冷却
6.以下哪些材料可以作为釉料的成分?()
A.氧化硅
B.氧化铝
C.氧化铅
D.玻璃粉
7.陶艺烧制过程中,哪些现象可能是由于烧制不当引起的?()
A.表面出现气泡
B.釉面出现裂纹
C.陶器变形
陶瓷工艺美术技艺考核试卷

17.下列哪种陶瓷窑炉结构属于倒焰窑?()
A.隧道窑B.梭式窑C.拱式窑D.窑炉
18.陶瓷工艺美术中的“彩绘”指的是什么?()
A.在陶瓷表面施加彩料B.在陶瓷表面施加金属
C.在陶瓷表面施加玻璃D.在陶瓷表面施加塑料
19.下列哪种不属于陶瓷烧制过程中的温度区间?()
A.低温釉B.中温釉C.高温釉D.超高温釉
3.陶瓷坯体收缩不均
4.低温釉、中温釉、高温釉
5.剔刻、彩绘
6.陶瓷坯体在高温下变得致密
7.隧道窑、梭式窑、拱式窑
8.烫金、窑变
9.耐用性、美观性
10.制作工艺、材料成本、艺术价值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拉坯是陶瓷成型的一种基本工艺,包括取料、揉泥、拉坯、修坯等步骤。它的重要性在于能够根据设计要求制作出各种形状的陶瓷器皿,体现了工匠的技术水平和艺术创造力。
2.常见缺陷有开片、起泡、落渣等,原因包括原料杂质、成型不当、干燥不均、烧成温度控制不当等。
3.釉料的作用是保护坯体、增加美观、提高硬度。不同类型釉料特点如低温釉流动性好、高温釉结晶细腻。
4.陶瓷工艺美术在现代生活中具有高艺术价值和实用性,它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还提升了精神文化层次,是现代家居装饰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3.陶瓷烧制过程中的“开片”现象通常是由于_______造成的。
4.陶瓷釉料根据烧成温度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5.陶瓷装饰手法中,_______是利用刻刀在坯体上刻画图案,_______是利用釉料在坯体上形成图案。
陶瓷工艺基础知识考核试卷

10.陶瓷釉料中的熔剂有哪些作用?()
A.降低烧成温度B.改善釉料流动性C.影响釉色D.提高机械强度
11.陶瓷烧成设备包括以下哪些?()
A.窑炉B.窑车C.窑具D.燃烧器
12.陶瓷色剂的作用包括哪些?()
A.调整烧成温度B.改善吸水率C.给陶瓷上色D.影响釉料熔点
A.硅酸盐B.碳酸盐C.氧化物D.硫酸盐
7.陶瓷的装饰方法包括哪些?()
A.印花B.画花C.剔花D.雕刻
8.陶瓷在烧成过程中,以下哪些温度区间可能出现不同的物理化学变化?()
A. 500-900℃ B. 900-1200℃ C. 1200-1400℃ D. 1400-1600℃
9.陶瓷的分类包括哪些?()
A.陶瓷釉料中的色剂过多
B.陶瓷烧成过程中釉料与胎体结合不牢固
C.陶瓷烧成温度过高
D.陶瓷烧成温度过低
18.下列哪种不属于陶瓷的用途?()
A.建筑装饰B.家用器皿C.电子元件D.服装面料
19.陶瓷的“胎釉结合”是指什么?()
A.陶瓷胎体与釉料的物理结合
B.陶瓷胎体与釉料的化学结合
C.陶瓷胎体与釉料的吸附作用
()
4.陶瓷的胎体是指陶瓷的____部分。
()
5.陶瓷烧成过程中,通常在____℃左右的温度下发生烧结。
()
6.陶瓷釉料中的色剂主要起到____的作用。
()
7.陶瓷的开片现象通常是由于____和釉料收缩率不一致造成的。
()
8.陶瓷的烧成工艺包括一次烧成、二次烧成等,其中一次烧成是指____的烧成过程。
C.陶瓷体吸收水分的能力
D.陶瓷体孔隙率的大小
5.下列哪种材料不属于传统陶瓷原料?()
陶艺试题1(答案)

陶艺试题(闭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5分)1.釉上彩的“烤花”温度一般在(700度—900度)之间。
2.泥板制作陶艺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容易形成较大的(完整的平面),成型速度较快。
3.釉上彩绘画的基本表现技法是(勾填法)。
4.没骨画的新彩调和剂主要是(樟脑油),因瓷釉面没有吸水性,光滑。
5.在《陶瓷工艺学》中我们用(吸水率)来划分陶与瓷的界限。
6.陶瓷是陶瓷器的统称,它共分为三大类,分别是(陶器)类、(炻器)类、(瓷器)类。
7.元代青花瓷器的三大特点是:(器型大)、(装饰满)、(胎体厚)。
8.《中国陶瓷史》将我国瓷器产生的时间定于(东汉)时期。
9.广东佛山石湾窑仿均釉中,以一种俗称“(广钧)”的最为著名,它是一种蓝釉中流淌成葱白色如雨点状的品种,好像夏日在蔚蓝的晴空中,突然下了一场暴雨似的。
10.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烧成于(唐)代(巩义)窑。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35分)1.唐三彩的釉料以何种金属氧化物作助熔剂。
(D)A.纳 B.钾 C.钙 D. 铅2.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的“斗彩”瓷器是( C )创制的。
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3.宋代定窑白瓷釉色特征为( D )。
A.灰白色 B.青白色 C.纯白色 D.白中闪黄色4.宋代官窑瓷器口沿与底足的外观特征为( A )。
A.紫口铁足 B.青口灰足 C.白口黑足 D.白口、火石红足5.北宋龙泉窑青瓷胎的呈色为(C)。
A.白 B.灰白 C.灰或浅灰 D.深灰6.中国成熟的瓷器——青瓷,最早在(A)地区出现。
A.浙江 B.福建 C.广东 D.河南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A.斗彩就是釉上五彩 B.斗彩就是釉下三彩C.斗彩既是釉上彩,又是釉下彩 D. 斗彩就是珐琅彩8.宋代汝窑窑址在今天的(D)。
A. 河南临汝B. 河南平顶山C. 河南开封D. 河南宝丰清凉寺9.宋代磁州窑装饰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 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知不觉学习陶艺已整有两年,得李正文老师指引与熏陶,陶艺之路平坦而欢快! 正如其所说“陶艺是心灵的艺术,做陶的人应该有点禅的态度,常常是过程比结果重要”。 他是我心中之灯塔,沿着这正确的方向,途中哪怕没有礁石助以摸索,仍能脚踏实地大 胆地向前探究,不辞辛苦而乐在其中,其中种种亦早使我性情得以豁达、淡泊!
要求: 提交创作作品稿,题材不限,作品稿尺寸要求四开纸面 39×54 厘米。(创作作品稿应该以图片的 jpg 格式提交,文件大小不小于 1m,不大于 4m。分辨率不小于 300dpi,不低于 200 万像素) 一篇文字阐述创作过程,立意,构思,以及手法的考虑,技法的选择。字数不少于 1000 字。(作品 阐述要求在上传作品下方)
作业考核
题目 1、童年记忆 2、花开时节
陶艺基础
我自爱崇山峻岭,茂林修竹,这门口的群山虽不及上月所见黄山之险峻,却别有一
般雅致与秀美,今日春雨绵绵的下了一整天,窗外的山林更显郁郁葱葱,山下溪水也焕 发了活力,山坳间烟雾缥缈,给这眼前美景更添了些神秘之感!在这被称为中国最美丽 的乡村婺源已住了近一个半月,自称为在诗意的栖居,栖居是在这丽美的景色其中,陶艺以土为原料,以水使之成型,在空气中 干燥,经烈火使之永恒。将自己的智慧与技艺与之相融,使之结晶于一体,便得天人合 一之完美!常将自己孤立起来,似与外界隔离,曾笑称享受孤独,却不知日日夜夜与此 相伴,何曾孤独!此中真情唯有身处其中方能感之!
在这山坳、林中、田间、水边陶见的是自然而发之美。古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亦有道法自然。然其中虽有困惑、有从思想到实践中对自己精神世界矛盾的无数次压制 的痛苦,也不曾畏之、动摇,我仍将乐此不疲,脚踏实地去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