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学研究内容及与其他共19页
矿床学资料

1、、、、矿床矿床矿床矿床:指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所含有用矿物资源的质和量,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被开采利用的地质体。
矿床是矿产在地壳中的集中产地。
2、、、、矿产矿产矿产矿产::::是自然界产出的有用矿物资源。
3、、、、矿床学研究基本任务矿床学研究基本任务矿床学研究基本任务矿床学研究基本任务:1正确认识各类矿床的地质特征、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查明矿床的成因;2查明矿床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演化特征,认识矿床在地壳中的分布规律,以便预测在何种地质环境中,可以期望找到何种矿产和矿床类型。
4、、、、矿产的种类矿产的种类矿产的种类矿产的种类: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可燃有机矿产、地下水资源5、、、、矿点矿点矿点矿点:有用组分百分含量达到工业要求(达到工业品位),但储量规模很小,难以大规模开发,一般为民采。
6、、、、矿化点矿化点矿化点矿化点:有用组分有一定富集,其含量超过地壳平均值(克拉克值),但储量和品位达不到工业要求(低于工业品位)。
7、、、、矿石矿石矿石矿石:从矿体中开采出来的,从中可提取有用组份(元素、化合物或矿物)的矿物集合体。
矿石=矿石矿物+脉石矿物8、、、、矿石矿物矿石矿物矿石矿物矿石矿物:矿石中可被利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也称有用矿物。
9、、、、脉石矿物脉石矿物脉石矿物脉石矿物:矿石中不能被利用的矿物,也称无用矿物。
10、、、、脉石脉石脉石脉石:矿体中的无用物质,包括围岩的碎块、夹石和脉石矿物,它们通常在开采和选矿过程中被废弃掉。
11、、、、夹石夹石夹石夹石:矿体内部不符合工业要求的岩石,它的厚度超过了允许的范围,就得从矿体中剔除。
12、、、、矿石品位矿石品位矿石品位矿石品位:矿石中有用组份的含量。
13、、、、矿石品级矿石品级矿石品级矿石品级::::即技术品级,指工业加工利用过程中根据矿石的品位及有益和有害组份的含量综合确定的。
14、、、、矿石构造矿石构造矿石构造矿石构造:指组成矿石的矿物集合体的特点,即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相对大小及其空间相互的结合关系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矿床学

矿床学1、绪论矿床:矿产在地壳中集中的产地。
准确说是地壳中地质作用形成的,含有一定质和量的有用矿物资源,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开采的地质体。
矿产:自然界产出的有用矿物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资料。
矿床学研究基本任务:①研究矿体的形状、大小、产状及其与围岩的关系,查明矿产规模,位置和开采条件。
②研究矿床与地层,构造,岩石及各种地质作用和生物,气候的关系及控矿作用。
③阐明矿床的各种成因,研究矿床所有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对其的控制作用。
2、绪论矿产的种类:①金属矿产→黑色,有色,轻重金属②非金属矿产→例如,金刚石,石英,云母。
长石,高岭土。
③可燃有机矿床→天然气,炼石油,有机液体。
④地下水资源→钦用水,技术用水,农业,工业用水,地热水,卤水。
矿点:已被发现并且显示矿产存在标志的地点。
矿化点:具有直接或间接矿化标志,不能确定是否有矿床存在的地点。
矿石:从矿体中开采并提取出的有用组分的矿物集合体。
矿石矿物:可以利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也称有用矿物。
脉石矿物:矿石中不能利用的矿物,也称无用矿物。
脉石:矿体中无用物质,包括碎块,夹石,和脉石矿物。
夹石:矿体内由于厚度超过允许范围而不符合工业要求的被剔除出去的岩石。
矿石的构造:组成矿物集合体的特点,即矿物集合体形态,大小,及其空间上的相互关系。
矿石的结构:组成矿石的矿物颗粒的形态,大小,及其空间上的相互关系。
同生矿床:与围岩在同一地质作用下,同时或近似同时形成的矿床。
后生矿床:形成时间晚于围岩的矿床。
侧伏角:矿体延伸方向与走向间的夹角。
倾伏角:矿床最大延伸方向与水平投影线的夹角。
围岩:即矿床周围的岩石,与矿体的界线清楚或呈渐变过渡。
母岩:矿床形成过程中,提供主要矿物的岩石,与矿床在空间和成因有密切关系。
矿床的成因类型:按照矿床形成作用和成因划分的矿床类型,称为矿床成因类型。
矿床的工业类型:在成因基础上,从工业利用角度来进行的矿床分类,称为矿床工业类型。
矿 床 学

矿床学第一章矿产资源及其意义1.概念:矿床学或称矿床地质学,是研究矿床在地壳中的形成条件、成因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由于矿床学是直接应用与矿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地质学科,所以在早期也称为经济地质学。
2.矿产:是指自然界产出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有用矿物资源。
具体而言,是天然赋存于地壳内部或地表,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呈固态、液态或气态的具有经济价值或潜在经济价值的物质。
3.指在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所含有用矿物资源的质和量符合当前经济和技术条件,并能被开采和利用的地质体。
4.矿产资源的特点:(1)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2)矿产资源分布的空间不均衡性;(3)矿产资源概念的可变性;(4)矿产资源赋存状态的复杂多样性;(5)矿产资源具有多组分共生的特点。
5.(1)金属矿产:a 黑色金属:铁、锰、铬、钒、钛等。
b有色金属:铜、铅、锌、铝、镍、镁、钴、钨、锡、钼、铋、汞、锑等。
c贵金属:金、银、铂、钯、锇、铱、铑等。
e放射性金属:铀、钍、镭等。
d稀有金属:钽、铌、锂、铍、锆、铯、铷、锶等。
f稀有金属:轻稀土金属(镧、铈、镤、钕、钜等);重稀土元素等。
(2)非金属矿产:a冶金辅助原料:萤石、菱镁矿、耐火粘土、白云石和石灰岩等。
b化工原料:磷灰石、磷块岩、黄铁矿、钾盐、岩盐、明矾石、石灰岩等。
c工业制造原料:石墨、金刚石、云母、石棉、重晶石、刚玉等。
d陶瓷及水泥原料:长石、石英砂、高岭土和粘土等。
f建筑及水泥原料:砂岩、砾岩、浮石、石灰石、石膏、花岗岩、珍珠岩及各种石材等。
g宝玉石:金刚石、硬玉、软玉、玛瑙、蔷薇辉石、绿松石、电气石和绿柱石等。
(3)能源矿产:煤、石油、油页岩、天然气水合物、地沥青、石煤、地热水、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等。
(4)地下水资源:饮用水、工业用水、矿泉医疗水、地下热水等。
6.矿床学研究的最基本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成矿物质的来源;成矿物质的搬迁运移;成矿物质的沉淀富集。
7.对成矿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的流体主要有以下七种:(1)岩浆:这主要是指硅酸盐熔浆,这种成矿流体主要由硅酸盐成分组成,温度高(1000℃左右),压力大,成矿物质往往与成矿流体一致,即二者同源。
矿床的研究内容

矿床的研究内容
嘿,你问到矿床的研究内容啊,这可是个大学问呐!咱先从四川这边儿说起,矿床这东西啊,就得先摸清它的底细,看看它长啥样,有啥特点,这就跟咱们四川人看辣椒一样,得仔细瞅瞅,瞧瞧它的颜色、形状,闻闻它的味道。
再说贵州那边儿,贵州的矿床啊,得有科学的态度去研究,得用专业的方法去探测,就像贵州的茅台酒一样,得经过精心的酿造,才能品出其中的韵味。
咱再转到陕西去,陕西方言里有个词儿叫“扎实”,用在矿床研究上也挺合适。
研究矿床啊,就得扎实地去做,深挖细究,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这样才能找到矿床的真相。
最后咱们来北京这边儿聊聊,北京话儿里讲究个“明白”,矿床研究也得图个明白。
咱们得明白这矿床是怎么形成的,它里面都有些啥,这些东西对我们有啥用处,这样才能把矿床研究得透透彻彻。
总的来说啊,矿床的研究内容啊,就像咱们各地的方言一样,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韵味。
但不管咋样,都得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去发掘它的真相,这样才能让咱们更好地利用这些自然资源,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是地球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三个分支学科,它们分别研究地球内部各种矿物、岩石的成因、组成、结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它们在地球上的产生方式、分布规律和资源利用等问题。
下文将对这三个学科做进一步的介绍。
一、矿物学矿物学是研究地球上各种矿物的学科。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质都可以成矿物,如钙、铁、铜、锌、硫、碳等,而大家熟知的矿物则有黄铁矿、磁铁矿、方铅矿、锆石等。
矿物学主要研究如下几个方面:1、矿物的分类及命名。
矿物学家们根据矿物形态、颜色、晶体结构及化学成分等多种因素将矿物分为很多不同的品种。
这些品种中有些以人名命名,有些则是以地方、名称或颜色等为命名基础。
2、矿物的形态结构及物理性质。
矿物常常具有很明显的晶体结构。
矿物学家会对矿物的晶体形态、颜色、光泽等进行详细的观测、测量及描述,以及对其物理性质进行测试。
3、矿物的化学成分和化学性质。
不同的矿物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通过深入研究矿物的成分及其化学性质,可以为矿床研究、矿石选矿及资源利用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二、岩石学岩石学是研究地球上岩石的产生、成分、形态及演化历史等问题的学科。
大自然中的岩石分为三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常见的火成岩有花岗岩、玄武岩、安山岩等;常见的沉积岩有砂岩、泥岩、石灰石等;而变质岩则可以按照其变质程度分为片岩、云母片岩、变质角闪岩等,也可以根据岩石的成分来进行分类。
岩石学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岩石的成因与分类。
岩石学家根据岩石产生的方式,将其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等,同时还可以根据其组成、结构等特点进行微观分类。
2、岩石结构和组成。
岩石学家研究岩石的结构和组成,包括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考虑。
通过对岩石结构及其组成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以及地球历史的演化过程。
3、岩石分布与利用。
岩石学家还研究岩石在地球上的分布规律,可以为勘探和开采矿物资源、固体燃料资源和地质环境评估等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
矿床学的研究方法

矿床学的研究方法矿床是在地壳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而人们的观察却不能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在目前的科学技术条件下,人们只能看到现代的某些成矿作用,而不能直接观察过去地质时代中的成矿作用;只能观察成矿作用的某一片段,不能观察成矿作用的全过程;只能观察地表和地壳浅部的矿床特征,很难观察地壳深处的成矿特征。
由于这种观察的局限性,很容易导致对矿床认识的片面性。
因此,在研究矿床时,必须全面观察各种地质矿化现象,掌握大量的实际资料,对矿床进行具体研究分析、比较和综合,以便对矿床成因获得较为客观的认识。
同时,由于绝大多数矿床是在地壳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今天所能见到的成矿作用不能与以往地质时期的成矿作用简单的加以比拟,因此必须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正确运用将今论古的方法。
矿床学的研究必须与找矿、勘探和采矿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使之成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反复循环并不断提高的过程。
生产实践过程类似于医学上的“临床解剖”,是进行全面、深入观察与研究矿床的最理想场所。
通过现场研究,了解矿床(或矿体)在水平、垂直方向上的具体变化特征和变化规律,可以为成矿规律的总结提供最直接的证据。
我国钨矿床的“五层楼”分带规律、鞍山式铁矿的“向斜”控矿规律、北美的斑岩型铜(钼)矿矿化模式,以及通过在太平洋洋中脊直接观察到的正在进行的现代洋底成矿作用(黑、白烟囱)而提出的热水喷流成矿模式等都是在生产实践基础上研究和总结得出的科学结论。
当前,找矿勘探工作已经积累了极其丰富的资料,这些资料一方面不断检验已有的矿床理论是否正确,对某些传统的矿床成因观点进行重新评价;另一方面通过总结、概括新的理性认识,形成新的成矿理论,为成矿预测、找矿勘探和矿山生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一、矿床研究的一般方法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人们逐步总结出一套对矿床进行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野外(现场)观察、室内研究和综合分析3个阶段:1. 野外(现场)观察野外(现场)工作是一切矿床研究工作的基础,它主要包括下列内容:(1)在系统研究和总结区域地质、矿区地质和矿床地质资料基础上,在矿床范围内进行详细的观察和编录,测制各种地质图、剖面图和素描图等,查明矿床范围内的地质情况,即地层、岩浆岩、构造活动等情况。
矿床学研究内容

矿床学研究内容
矿床学是研究地球内部矿物质分布规律和矿产资源形成、分布与保护等方面的一门综合学科。
它是地球科学和矿产资源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也是资源勘查和开发的重要学科。
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 矿床类型分类与形成机制研究
矿床类型是指单一或多种矿物在同一区域内聚集成一定规模的翼状成矿体。
矿床类型具有巨大的多样性,有金属矿床、非金属矿床、燃料矿床、水热矿床、沉积矿床等。
矿床形成机制是指矿床矿物成分在地球内部各种地球化学环境及其演化过程中形成,传输和聚集的过程与规律。
2. 矿床成因类型、矿山地质、矿床模拟等方面的研究
矿床成因类型研究是指矿床形成的主要过程及其特征、过程中的各种作用因素关系等方面的研究。
矿山地质是指在矿山勘查、开采和利用过程中,矿山岩体中各种地质学问题的研究。
矿床模拟是指对矿床形成过程的数值模拟和仿真研究,为矿床的发现、探测和评价提供了重要手段。
3. 矿床地球化学、矿晶化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
矿床地球化学与矿晶化学是指研究矿物和矿床中元素的分布和成分组成。
矿物学是指矿物的形成、结构、性质、分类、分布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地球化学是指地球内部、表层、大气、水文圈和生物圈的化学成分及其分布规律、化学演化过程等方面的研究。
4. 矿物资源评价与矿产资源开发
矿床学主要依靠多学科交叉与综合应用,对矿床形成与演化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使得成矿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等提供高精度、高分辨率和丰富信息。
这些数据是矿产资源勘查、发展和保护决策的前期研究基础,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一切工作的基础和保障。
地质学的重要分支领域及其研究内容

地质学的重要分支领域及其研究内容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起源、演化和结构以及地球上的各种地质现象的科学。
地质学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分支领域,每个领域都专注于研究地质学的不同方面。
下面将介绍地质学的几个重要分支领域及其研究内容。
1. 矿床学矿床学是研究矿床的形成、分布和开发的学科。
它研究矿物资源的产生机制、矿床类型和成矿规律。
矿床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地球化学、矿床分类、矿床特征分析以及矿产资源评价等。
通过矿床学的研究,可以指导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矿产资源的合理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 地球物理学地球物理学是研究地球内部及其周围物理性质的学科。
它通过测量和研究地球的重力、磁场、地震、电磁场等物理现象,揭示地球内部的结构和性质。
地球物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地震学、地磁学、重力学、电磁学等。
通过地球物理学的研究,可以预测地震、勘探地下资源、研究地球内部构造等。
3. 地球化学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中化学元素的分布、迁移和转化规律的学科。
它通过分析地质样品中元素和同位素的组成和比例,研究地球化学过程和地壳演化。
地球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宇宙化学等。
通过地球化学的研究,可以了解地球物质的起源和演化,揭示地球系统的运行机制。
4. 地球历史学地球历史学是研究地球历史演化的学科。
它通过研究地球上岩石和化石的分布、形态和组成,重建地球过去的环境、生物演化和地质事件。
地球历史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地层学、古生物学、年代学等。
通过地球历史学的研究,可以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探索生物的起源和进化,为了解地球未来的演变提供参考。
5. 地质工程学地质工程学是应用地质学原理和方法解决工程问题的学科。
它研究地质环境对工程建设的影响,进行地质勘察和工程地质灾害预测,提供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地质依据。
地质工程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灾害学、岩土工程学等。
通过地质工程学的研究,可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减少地质灾害对工程造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