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轨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合集下载

L-HG液压导轨油技术参数

L-HG液压导轨油技术参数

L-HG液压导轨油技术参数
产品简介
L-HG液压导轨油是由优质深度精制的润滑油基础油,经科学配方加入多种功能添加剂,经精细调制而成。

产品兼有导轨油和液压油的性能,在低速下可使机床振动或间断滑动(粘-滑)减至最小。

质量性能满足GB11118.1-2011(HG)、ISO 11158-1997(HG)、Cincinnati P53等规格要求。

适用范围
产品适用于液压--导轨润滑为一个油路的精密机床使用,适用于其他要求润滑油有良好粘-滑性的机械润滑部位。

在环境温度0℃以上使用。

性能特点
●具有良好的抗磨性。

良好的粘-滑特性,防止出现“爬行”现象;
●具有良好的抗氧安定性、防锈及防腐蚀性能。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具有良好的抗泡性和空气释放性。

保证液压系统工作的灵敏、准确、平衡;
●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与常规密封材料均有良好的适应性。

所属品牌:
紫荆花贝昂(Energy)
包装规格
170kg/钢桶。

注意事项
根据设备用油规定选用质量等级和粘度牌号,确保品质。

产品必须专用专储。

贮运过程必须防水、防潮、防尘、防外来杂质混入、防高温等。

换油时原系统要清洗干净,防止与其它油品混用,不同类型、不同品种液压导轨油未经验证原则上不能混用。

使用时注意环境保护。

润滑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润滑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润滑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名称化学品中文:润滑油化学品俗名:机油化学品英文:lubricating oil 英文名称:Lube oil技术说明书:CAS No.:NA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无含量:100%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无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

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

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和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

有资料报道,接触石油润滑油类的工人,有致癌的病例报告。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46#导轨油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46#导轨油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搬运
避免长期或持续与皮肤接触。 避开吸入其蒸汽和(或)烟雾。
装卸桶装产品时,应穿保护鞋 ,并使用恰当的装卸工具。
储存
密闭容器,放在凉爽、通风良好的地方,使用适当加注标签及可封闭的容器。储存温度:长期储存(3 个月以上)-15~50℃;短期储存-20~60℃。
推荐使用的物料 对于容器或容器内衬,应使用软钢或高密度聚乙烯。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特定的危险
危险燃烧物品可能包括:气载固体与液体微粒及气体(烟)的复杂混合物。一氧化碳。未被识别 的有机、无机化合物。
适当的灭火介质 泡沫,洒水或喷雾。干化学灭火粉、二氧化碳、沙或泥土仅宜用于小规模火灾。
不适用的灭火物 切勿喷水。
消防人员保护设备 合适的保护装置包括 在密封空间内接近起火点时 必需配戴的呼吸装置。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46#导轨油
第5页共7页
武汉国光石化产品有限公司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汇编
并无专门确定本产品的生态毒理学数据。 上述资料基于对类似产品的成分及生态毒理学的了解而提供。
急性毒性
溶解性较差的混合物。 可能致使水生生物体散发秽臭。 预期实际无毒: LL/EL/IL50 >100 mg/l (针对水生生物) (LL/EL50 表示为标称产品量,需要准备水分测试)
如可能发生溅泼 ,请戴安全护镜或全脸面罩。
一般而言,除了普通的工作服之外不需特殊的皮肤保护措施。
需要对工人的呼吸区域或一般工作场所的各种物质的浓度进行监测,以确认是否 符合 OEL 及接触控制的适当性。对于某些物质,也可以采用生物监测。
46#导轨油
第3页共7页
武汉国光石化产品有限公司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汇编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导轨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导轨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导轨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一、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名称:导轨油生产企业名称:_____地址:_____邮编:_____联系电话:_____应急电话:_____二、成分/组成信息主要成分:基础油、添加剂(抗磨剂、防锈剂、抗氧化剂等)三、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可燃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长期接触或吸入导轨油的蒸气可能会引起呼吸道刺激、头晕、头痛等症状。

皮肤接触可能导致过敏、红肿等不良反应。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一定危害,可能会污染土壤和水体。

燃爆危险:可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四、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 15 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五、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可燃,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六、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七、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导轨油的燃烧性能与安全性评估

导轨油的燃烧性能与安全性评估

导轨油的燃烧性能与安全性评估导轨油是一种用于工业设备、机械以及火车、电车、电梯等运输工具的润滑剂。

然而,作为一种易燃材料,导轨油的燃烧性能与安全性成为使用者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对导轨油的燃烧性能进行评估,并分析其对人员、设备和环境的安全性。

首先,导轨油的燃烧性能是评估其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燃烧性能包括燃点、闪点、自燃温度等指标。

燃点是指在实验室条件下,导轨油开始燃烧的温度。

闪点是指在开放容器中,导轨油能够产生足够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物并在接触明火或高温测量仪器时产生闪火的最低温度。

自燃温度是指导轨油在特定条件下自行开始燃烧的最低温度。

对于导轨油的燃烧性能评估,可以通过实验室测试方法进行。

常用的实验方法有闭杯法和开杯法。

闭杯法是将导轨油置于闭合容器中,通过升温观察其燃点和闪点。

开杯法是将导轨油置于开放容器中,通过引燃物(例如火柴)接近导轨油表面并观察其闪点。

除了燃烧性能,导轨油的安全性也值得关注。

安全性包括对人员、设备和环境的影响。

对人员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导轨油的挥发性和毒性。

挥发性是指导轨油在常温下能够迅速蒸发的特性,过高的挥发性会导致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

毒性是指导轨油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高毒性的导轨油可能引发人员中毒等问题。

设备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导轨油的腐蚀性和稳定性。

腐蚀性是指导轨油对设备材料的腐蚀程度,高腐蚀性的导轨油可能导致设备损坏。

稳定性是指导轨油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保持化学和物理稳定的能力。

长期存放导轨油可能会导致质量变化,进而影响设备的运行。

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导轨油的可降解性和环境影响。

可降解性是指导轨油在自然环境中逐渐降解的能力。

如果导轨油不易降解,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

而环境影响是指导轨油对大气、水域和土壤的影响。

导轨油的泄漏或排放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为了评估导轨油的安全性,可以进行一系列实验和分析。

例如,通过挥发性测试和毒性测试来评估对人员的影响;通过腐蚀性测试和稳定性测试来评估对设备的影响;通过可降解性测试和环境影响评价来评估对环境的影响。

润滑油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润滑油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润滑油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润滑油化学品英文名称: lubricating oil中文名称2:机油英文名称2:Lube oil技术说明书编码:CAS No。

:分子式:分子量:230—500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和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有资料报道,接触石油润滑油类的工人,有致癌的病例报告.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普通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导轨油68# 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

导轨油68# 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

产品名称导轨油68#企业识别略成分/组分信息➢配方说明:高度精炼的矿物油及添加剂危害识别➢危害说明:未被列为有害物质、未被列为健康危害物质、未被列为环境危害物质。

➢预防措施:无预防用语➢事故响应:无预防用语➢安全储存:无预防用语➢废弃处置:无预防用语➢不影响分类的其它危害:未被评为可燃物,但会燃烧。

长期或持续接触皮肤,而不适当清洗,可能会阻塞皮肤毛孔,导致油脂性粉刺/毛囊炎等疾病。

用过的油可能包含有害杂质。

急救措施➢一般信息:在正常条件下使用不应会成为健康危险源。

➢吸入:于正常使用状况下,不需要治疗。

若症状仍存在,应获取医疗建议。

➢接触皮肤:脱去污染衣物。

用水冲洗暴露的部位,并用肥皂(如有)进行清洗。

如刺激持续,请求医。

➢接触眼睛:用大量的水冲洗眼睛。

如刺激持续,请求医。

➢吞食:除非吞服量大,一般无医疗的必要,但仍应求医。

➢最重要的症状/作用(急性和慢性):油脂性粉刺/毛囊炎征兆及症状可能包括曝露的皮肤出现黑色脓包及斑点。

若摄入,可能会导致恶心、呕吐及/或腹泻。

➢立即治疗,特殊看护:对症治疗。

消防措施➢使所有非急救人员撤离火区。

➢化学品引发的特殊危害:危险燃烧物品可能包括:气载固体与液体微粒及气体(烟)的复杂混合物。

一氧化碳。

未被识别的有机、无机化合物。

➢适当的灭火介质:泡沫,洒水或喷雾。

干化学灭火粉、二氧化碳、沙或泥土仅宜用于小规模火灾。

➢不适用的灭火物:切勿喷水。

➢消防人员防护设备和防范:合适的保护装置包括在密封空间内接近起火点时必需配戴的呼吸装置。

泄漏应急处理➢个人防范、保护设备及紧急措施:避免沾及皮肤及眼睛。

➢环保防范:使用合适的防扩散措施, 以免污染环境。

用沙、泥土或其它适合的障碍物来防止扩散或进入排水道、阴沟或河流。

➢密封及清理方法和材料: 溢出后,地面非常光滑。

为避免事故,应立即清洁。

用沙、泥土或其它可用来栏堵的材料设置障碍,以防止扩散。

直接回收液体或存放于吸收剂中。

用粘土、沙或其它适当的吸附材料来吸收残余物,然后予以适当的弃置。

(完整版)润滑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完整版)润滑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润滑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名称化学品中文:润滑油化学品俗名:机油化学品英文:lubricating oil 英文名称:Lube oil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无含量:100%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无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

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

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和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

有资料报道,接触石油润滑油类的工人,有致癌的病例报告。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轨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一、物品与厂商资料
物品中文名称特级导轨油
物品英文名称SAGAWA SL IDEWAY OIL T SERIES
供应商
制造商
紧急联络电话
紧急传真号码
二:成分辨别资料
组成部份由矿物油及极压剂、防锈剂、粘附剂、抗泡剂等组成
产品性能具有良好的润滑性、抗极压性和粘附性。

广泛用于机械设备之多用途导轨及其它各部位润滑。

危害物质成份(成成份百分比)无
三、危害辨识资料
主要危害效应:危害之程度取决于接触时间之长短、接触量及急救速度与彻底的处理措施吸入:无显著危害效应资料
皮肤接触:皮肤不适
眼睛接触:刺激眼睛
食入:呼吸危害、肠胃不适
环境影响:无此有效资料
物理性及化学性危害:高热产生有害油雾蒸气之危害效应的报告
物品危害分类:无
四急救措施
不同暴露途径之急救方法:
吸入:停止操作,置于通风良好的环境中。

皮肤接触:用清洗剂清洗干净即可。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消炎药水清洗,并马上送去医院
吞食:清洗肠胃。

对急救人员之防护:无此有效资料
对医师之提示:无此有效资料
五、灭火措施
适用灭火剂:火灾用干粉(ABC或BC)、二氧化碳、泡沫及水雾。

大型火灾用泡沫或使用大量微细水雾减火
灭火时可能遭遇之特殊危害:完全燃烧产生CO2、H2O、未完全燃烧会产生CO。

蒸气空气混合物高于闪火点可能引起火灾。

特殊灭火程序:
1、救火人员须穿戴防护具及呼吸器,在上风处救火。

2、停止油料的外泄与流动并使用减火剂,隔离外泄区所有的火源
3、如果没有发生危害的可能,进入灾区尽量移开储存容量。

4、用水雾冷却灾区附近之容器,直至火扑灭减。

5、请注意此油料易与氧化剂反应。

6、避免吸入高温燃烧产生之有害气体。

7、注意不得以高压水柱直接喷射泄露之油料
8、尽量使用自动或固定式减火设备减火,人员避免进入灾区
消防人员之特殊防护设备:发生火灾时,应携带适当防护装置或个人自携式呼吸设备
六、泄露处理方法
个人应注意事项1、在污染区尚未完全清理干净前,限制人员接近区
2、确定清理工作是由受过训练的人员负责。

3、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环境注意事项:禁止废油流入下水管路及河流、土壤,应用密封容器妥善保存。

清理方法:化学清洗剂清洗或用沙掩埋。

七、安全处置与储存方法
处置:防止有灰尘及杂物进入
储存:置于室内环境,保持油品密封。

不可与易燃、易爆化学品摆在一起
八、暴露预防措施
工程控制:1、使用适当设计及保养的机械通风系统,如整体换气装置或局部排气装置。

2、以局部排气装置及必要的制程隔离以控制舞滴及蒸气量
3、供给充分新鲜空气以补充派气系统抽出的空气。

4、可能需要处理发散的废气以免污染环境
控制参数:容许浓度八小时日时量平均5mg/m3
容许浓度:短时间时量平均10 mg/m3
个人防护:1、呼吸防护:工作时若有油雾产生,须戴棉布口罩
2、手部防护:操作完毕,清洗即可或戴防油手套
3、眼部防护:若有飞溅情况下戴眼镜
4、皮肤防护:戴PVC或人造橡胶制成的不透水围裙
卫生措施:1、工作后尽速脱掉污染衣物,洗净后方可穿戴或丢弃。

2、工作场所严禁抽烟或饮食
3、处理此物后,须彻底洗手
4、维持作业场所清洁
九、物理及化学特性
物质状态:液态外观颜色:黄至棕色比重:0.87—0.89g/cm3 60℉
气味:无特殊刺激性气味含水量:无闪火点:212—252℃
酸碱度:不适用沸点:无资料自燃温度:无资料
十安定性及反应性
安定性:常温常压下稳定
特殊状况可以之危害反应:不会发生聚合反应
应避免之状况:避免和高热、火花、明火、其它着火性物质、不兼容物接触
应避免之物质:避免和氧化剂接触,会引起火灾与爆炸之危害
危害分解物:不完全燃烧会产生烟雾,一氧化碳,醛类和其它不完全燃烧产物,可能产生硫化氢,烷基硫醇和硫化物,高温燃烧会产生碳、钙、硫的氧化物
十一:毒性资料
急毒性:
吸入:停止操作,置于通风良好的环境中。

皮肤接触:用清洗剂清洗干净即可。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消炎药水清洗,并马上送去医院
吞食:清洗肠胃。

十二:生态资料
可能之环境影响:废油会造成土壤变质,危害植物,污染水源
十三废弃处置办法
废弃处置办法:
1、交由政府许可之回收商处理
2、参考相关法规处理,依仓储条件贮存待处理的废弃物,于排烟柜中蒸馏回收或采用特定焚
化处理
十四运输资料
国内运送规定:
1、道路交通安全规则第84条
2、船舶危险品装载规则
十五法规资料
适用法规:劳工安全卫生设施规则,危害物及有害物通识规则毒性化学物质管理法道路交通安全规则劳工作业环境空气中有害物质容许浓度标准事业废弃物贮存清除处理方法及高施标准
十六:其它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