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南召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河南省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情况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河南省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情况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序言本报告以数据为基点对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情况的现状及发展脉络进行了全面立体的阐述和剖析,相信对商家、机构及个人具有重要参考借鉴价值。
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情况数据专题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情况数据专题报告主要收集国家政府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及其它权威机构数据,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处理及清洗。
数据严谨公正,通过整理及清洗,进行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情况的分析研究,整个报告覆盖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等重要维度。
目录第一节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情况现状 (1)第二节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指标分析 (3)一、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现状统计 (3)二、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现状统计 (3)三、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统计 (3)四、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指标分析 (7)一、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现状统计 (7)二、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现状统计分析 (7)三、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统计分析 (7)四、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10图表目录表1: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情况现状统计表 (1)表2: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现状统计表 (3)表3: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现状统计表 (3)表4: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统计表 (3)表5: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6-2018)统计表 (4)表6: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6表10: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现状统计表 (7)表12: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统计表 (7)表13: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6-2018)统计表 (8)表14: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第一节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情况现状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情况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8年):表1: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情况现状统计表第二节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指标分析一、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现状统计表2: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现状统计表二、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现状统计表3: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现状统计表三、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统计分析表4: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统计表四、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表5: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6-2018)统计表五、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表6: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表7: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6-2018)统计表七、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表8: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9: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三节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指标分析一、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现状统计表10: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现状统计表二、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现状统计分析表11: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现状统计表三、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统计分析表12: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统计表四、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6-2018)统计分析表13: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6-2018)统计表五、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7-2018)变动分析表14: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6-2018)统计分析表15: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6-2018)统计表七、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7-2018)变动分析表16: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17:南阳南召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年份南阳南召县变动值总值变动值。
县经济形势分析及全年走势预测

我县1-9月经济形势分析及全年走势预测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对接长珠闽,建设新**”和“小县大作为”的发展战略,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经济形势分析及特点1、三次产业全面增长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3.5亿元,同比增长16.9%,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形势平稳。
1-9月,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78亿元,同比增长3.1%,实现农业总产值5.21亿元,增长14%。
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早稻种植面积7.08万亩,比去年减少293亩;蔬菜面积5600亩,增长5%;完成脐橙开发面积2.5万亩。
畜牧水产稳定发展,实现肉类总产量2.43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383.5吨,增长6%,水产品产量582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170吨,增长25%。
第二产业增速提高。
1-9月,工业实现增加值4.23亿元,增长43.9%;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73亿元,增长53.6%,完成年度计划的83.6%。
其中产值超千万元的有11户,产值超5千万元的7户,产值超亿元的4户,分别是南方稀土、赣州稀土**分公司、鑫盛钨业和大华新材料公司。
工业发展逐步向做强做优方向发展,重点行业支撑强劲,7户规模以上稀土、钨砂、电力工业实现产值9.88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86.2%。
第三产业活力增强。
伴随我县开放型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金融保险、物流仓储、批发零售贸易、旅游和住宿餐饮等第三产业活力不断增强。
据统计,1-9月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4.73亿元,增长8.8%,总量和速度均创近年来较高水平。
2、三驾马车同时发力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
1-9月,全县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3亿元,同比增长28.3%,完成年度计划的55.5%。
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亿元,同比增长31.9%,完成年度计划的69.5%。
工业投资仍是主体,1-9月,完成工业投资1.62亿元,增长28.5%,其中制造业投资1.56亿元,增长66.7%。
南召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南召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南召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地处中原腹地,是河南省的山区县。
近年来,南召县坚持以县域经济发展为重点,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南召县发挥地理优势,以农业为基础,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县政府大力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农民走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通过推广高效农业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同时发展特色农业,加强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提高农民收入。
目前,南召县已经建成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了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
此外,县政府还鼓励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高产业的附加值。
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南召县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水平和服务能力。
县政府加大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打通交通瓶颈,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在水利建设方面,南召县注重水土保持和灌溉设施建设,提高农田灌溉能力。
同时,电力供应方面,县政府加大电网改造和升级工程的投入,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和安全。
三、劳动力技能提升南召县重视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通过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
此外,县政府还鼓励科技创新,促进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和能力。
四、生态环境保护南召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县政府加大生态治理投入,推进土地整治和植被恢复工程,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治理。
此外,南召县大力推行节能减排政策,加强环境监管,提高环保水平。
五、农村现代化进程加快南召县以农村现代化为目标,加快农村和发展进程。
县政府实行土地流转政策,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并注重农村基本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南召县还积极推动乡村旅游,提升农村形象和吸引力。
南召县的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比如,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农业发展水平相对偏低,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较慢等。
贫困帽子摘下来 ——南召县创新出彩系列报道之一

2020.7A编者按:近年来,河南省南召县委、县政府以强县富民为主线,以改革发展为动力,以城乡贯通为途径,以提升基础设施能力为支撑,围绕实力、生态、智慧、幸福新南召的发展定位,团结协作,克难攻坚,创新举措,精准发力,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高质量谋划推进县域高质量发展,在脱贫攻坚、基础能力建设、产业发展、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全域党建等方面创新不断,精彩纷呈;一个个创新出彩实践,不仅让南召短时间内焕发出了生机和活力,而且赢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可和好评。
其创新探索,让人深受启发,值得思考和借鉴。
12农村·农业·农民本刊全媒体记者冯春久特约记者廖涛贫困帽子摘下来2月28日,河南省南召县戴了多年的贫困帽子摘了下来。
这天,南召县的广大干群虽然说不上奔走相告,但人们言语间的激动兴奋之情显而易见。
两年多的憋屈,其中的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全因为一场“翻身仗”而烟消云散。
南召县摘下来的不仅仅是贫困的帽子,更摘掉了世人的“有色眼镜”———南召人不仅敢打硬仗,而且还有打赢硬仗的信心和决心。
2017年,脱贫攻坚交叉考核,该县在南阳全市位置靠后受到追责问责;2019年,脱贫攻坚综合考核,该县在南阳全市位列第一名备受瞩目。
两年多的时间,南召县委、县政府咬定青山不放松,全力以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县委书记作为总指挥始终奔赴在最前线以上率下,车上放条被子走到哪村住哪村,全县沟沟岔岔了然于胸;各级干部“白加黑”冲锋陷阵,一户不漏,一人不少。
乔端镇镇长朱超走遍了全镇999家贫困户,与每个孤寡人员都有合影;驻村第一书记以村为家,跑项目、找资金、上产业,河南省招生办驻太山庙村第一书记陈伯斌、李德典接力奋战,为全村争取各种资金4000万元,全村面貌焕然一新,成为脱贫致富的“明星村”“幸福村”。
5月18日,说起来南召县的这场“翻身仗”,南召县政协副主席、县扶贫办主任李立思索良久,说了一句话:“啃硬骨头,一要用心,二要用钱。
”南召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27083户81795人,已脱贫24627户76394人,尚有2456户5401人没有脱贫,今年9月底前要全部脱贫。
地方县1-9月份经济形势分析

地方县1-9月份经济形势分析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复杂形势,我县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总体思路,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总基调,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为总揽,大力推进项目建设,突出抓好产业培育,不断加强作风建设,经济运行总体仍保持稳中有进运行态势。
一、1-9月经济运行情况1-9月,预计(下同)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4.44亿元,同比增长7.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68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38.59亿元,同比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35.17亿元,同比增长9.0%。
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畜牧产业亮点突出。
1-9月份,畜牧水产业发展迅速,其中全县生猪出栏22.37万头,猪肉产量16036吨;出栏肉用牛0.76万头,同比增长77.8%,牛肉产量达到808吨,同比增长74.1%。
(二)项目投资带动有力。
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9.19亿元,同比增长20.16 %。
三次产业投资呈现结构持续优化、质量明显改善等特点。
(三)消费市场增速缓慢。
1-9月,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5.01亿元,同比增长11.3%。
随着汇丰超市及广源鞋业两个较大企业关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速度明显受到影响,排名在全市靠后。
(四)工业生产保持稳定。
1-9月,全部工业增加值36.50亿元,增长6.0%。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5.33亿元,增长6.1%,依然保持稳定的增幅速度。
(五)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00元,同比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50元,同比增长10%。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虽然我县1-9月经济保持了平稳发展,但与全年工作目标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部分指标排名不够理想,经济运行中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一)工业形势严峻。
一是停产停业企业较多。
1-9月,全县因停产半停产而退出的矿山企业达11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3.7%。
部分有色金属企业因技改、矿产品价格低迷、手续办理等原因半停产,香锡公司一季度没有生产,到8月份累计产值同比下降32.5% 。
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县域经济发展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在整体协调推进的基础上,要找到工作的突破口,抓重点、重点抓,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鉴戒。
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范文(一)一、近年来我市县域经济呈加速发展态势(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逐年加快。
县域生产总值、财政收进、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年加快。
从2019年起,县域经济一举扭转了长期发展滞后的被动局面,增长速度超过全市均匀水平。
2019年,三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9.6亿元,是2019年的2.4倍,年均增长14.5%,人均gdp突破800美元;实现财政收进15.05亿元,是2019年的2.6倍,年均增长20.8%,;农民人均纯收进2969元,比2019年增加1150元,年均增长10.4%。
今年上半年,三县实现产业增加值28.83亿元、财政收进9.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4%、26.4%,其中财政收进增长高于全市11.8个百分点,长丰、肥西产业增加值增长均快于全市。
县域农民人均现金收进1656元,同比增长26.8%,高于全市9.2个百分点。
三县在全省县域经济考核的位次大幅上升。
2019年县全省(市)综合指数,肥西居第7位,比2019年上升16位;肥东居第8位,比2019年上升10位;长丰居第11位,比2019年上升30位。
(二)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运行质量明显进步。
2019年,县域经济中三次产业结构已由2019年的44.4∶24.9∶30.7调整为25.8∶40.6∶33.6。
5年时间,一产比重下降了将近20个百分点,二产上升了15.7个百分点,三产上升了2.9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已越过一、二、三和二、一、三两个阶段,进进二、三、一阶段。
县域产业结构趋向产业化、所有制结构趋向民营化、就业结构趋向非农化、人口结构趋向城镇化。
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非农产业主导作用日益强化,县域经济效益不断改善,财政收进快速增长。
县域经济发展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县域经济发展工作情况汇报材料一、背景介绍在如今经济发展快速的时代,县域经济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一个县级单位,我们要加强自身经济实力的提升,以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本文将对我县经济发展的工作情况进行汇报,以便更好地了解和评估我们的工作。
二、经济总体情况截止目前,我县经济总体发展良好。
经济总量持续增长,GDP年均增长率超过7%,达到X亿元人民币。
主要经济指标表明,我县的经济发展正处于稳步向好的轨道上。
三、产业结构调整为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县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通过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我县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目前,服务业已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
四、招商引资工作为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我县,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通过举办招商引资交流会、参加国内外展会等方式,积极宣传我县的投资环境和政策优势。
同时,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合作,提供优惠政策和专业服务,吸引了一批知名企业在我县设立分支机构。
截至目前,已经引进重点项目XX个,总投资额超过XX亿元。
五、农业现代化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我们不能忽视农业的发展。
我县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
此外,我们还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六、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作为一个县级单位,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是重要的工作内容。
我们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城市交通、水、电等公共设施,并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同时,我们也积极推进环境保护工作,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七、对外开放与合作交流开放与合作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我县积极参与地方间和国际间的合作交流,加强与其他地区的经贸往来。
通过举办投资促进会、产业对接会等活动,吸引更多外资和先进技术引进,并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的繁荣。
南召用数据推动发展

南召:用数据推动发展河南省南召县以中科曙光城市云计算中心(以下简称曙光城市云中心)为核心的数字技术在精准扶贫、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不断凸显出新优势、展现新作为,用数据提供决策、用数据加强管理、用数据驱动创新、用数据推动发展。
“我们把曙光城市云中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和突破口,为南召县跨越式发展打通了信息‘大动脉’。
这个中心的落户运营,不仅在于提升新兴基础设施水平,更重要的是,把数字经济和互联网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引入经济社会发展之中,为县委、县政府的科学决策施政,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新动力。
”南召县委书记刘永国如是说。
数字技术成为精准扶贫利器地处伏牛山腹地的南召县,是典型的深山县、库区淹没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2017年,南召明确了建设“实力、生态、智慧、幸福”新南召的发展定位,“智慧南召”开启了数字扶贫的新篇章,打响了脱贫攻坚的“数字战役”。
该县建成了电子商务产业园,吸引高新科技、高智能企业落地创业。
宝天曼电商、华康艾制品、五朵山实业、稻谷田电商、爱淘电商、真武顶山珍、菇乃乃特产、勤道电商等一批具有南召特色的电商企业形成聚合之势,注册了服务类、平台类、应用类电子商务企业100余家。
电子商务涵盖艾制品、旅游产品、野山珍、中药材、苗木花卉、商贸物流等,推动了政府、企业、社会共采“数据金矿”,实现多方共赢发展。
2020年,该县电子商务从业人数达2000人,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2亿元。
南召曙光城市云中心有力支撑了“电商网”发展,也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武器。
南召曙光城市云中心研发的智慧党建平台,以全域党建为引领助推脱贫攻坚。
该县开展的“党员干部带支部”活动,在平台电子地图上,可以实时浏览到全县310个行政村结对帮带干部的帮扶信息和帮扶成效,帮扶干部的工作动态也一目了然。
凭借强大的算力,南召曙光城市云中心可以支撑1万个大中型企业应用或10万个小微型企业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XX年南召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县位于豫西南部、伏牛山南麓、南阳盆地北缘,总面积2946平方公里,辖8镇8乡、340个行政村,总人口62万人,是全省25个深山县、7个库区重淹没县、31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23个首批对外开放重点县之一。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大力实施“农业奠基、工业立县、基础先行、开放带动”战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使**进入了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加快经济转型、统筹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18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48.64亿元,同比增长14.1%,超过国家、省、市平均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95亿元,增长34.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完成1.1636亿元,增长3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6761元、2448元,增长14.4%、16.6%,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18.94亿元,增长17%。
“十五”计划圆满完成,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翻番,全县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排序大幅提升。
主要做法是:一、把工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撑做大做强工业是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
近年来,**县强力实施“工业立县”战略,倾全县之力大办工业,推动了工业经济迅速发展壮大,质量效益明显提高。
18年全县工业增加值达到26.2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53.9%,增长16.5%,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县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5%,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达到170%。
一是抓骨干育龙头。
重点培育兴隆汽车配件公司、和平制动器公司、鑫琦钙粉加工公司、华龙辛夷公司、金纬绢纺公司、助剂厂等骨干企业,全县纳税5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达到21家。
汽配铸造、矿产建材、电力、农副产品加工四大工业主导产业日渐明晰,规模不断壮大,市场竞争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
二是抓园区上规模。
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膨胀工业经济总量的载体来抓,完成投资2700万元,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各类园区共吸纳50万元以上企业52个,另有一大批项目即将入驻。
尤其是县城工业园区,通过抓硬件建设、抓环境优化、抓政策激励,目前已入驻企业20家,年产值达到2亿元。
三是抓改制激活力。
因企制宜,分类施治,采取招商引资、盘活资产、收购、租赁、股份制改造、破产重组、多种开发等形式,催化剂厂、钾长石矿、砖厂、印刷厂、缫丝厂、云母厂等企业先后进入改制程序,鑫达公司成功租赁水泥一厂,使其从濒临倒闭一跃成为纳税266万元的大户,天瑞集团收购重组云钢总厂,初步启动生产,纳税就达到521万元。
四是抓项目增后劲。
去年,全县项目建设呈现出投资总量大、项目个头大、外来项目多、建设速度快的良好态势。
回龙电站、杰达特种材料、鑫琦钙粉、英威选矿厂等一大批工业项目的建成投产,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后发动力。
五是抓服务强“三属”。
立足**三属企业比较集中的特色和优势,创优环境,强化服务,注重横向联合,充分利用其技术、设备、人才优势,新上项目,实现了优势互补,促进了共同发展,三属企业对县域经济的贡献份额不断增加,18年纳税额达到3000万元,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二、把“三农”工作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根本做好“三农”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
近年来,**县创新举措,夯实农业基础,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坚持以“三村”建设为统揽,努力改善农村面貌。
建设文明新村118个,特色经济专业村146个,移民新村9个,惠及农民9万余户30余万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综合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五年共解决贫困人口5.8万人,探索出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受到国家、省、市充分肯定,成为全省一面旗帜。
二是坚持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
着力培育华龙辛夷、隆源花生制品、江海集团养鹅加工、金纬绢纺、亨源叶类加工等一批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快了农村劳动力向工业企业转移步伐,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建成皇路店花生米、尹店大葱、乔端山珍等一批专业市场,催生一批专业协会、中介信息等服务组织,形成了企业开拓市场、创建基地、带动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三是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发展农业特色经济。
全县经济作物面积达到35万亩,林、蚕、牧、菌、毯、渔六大主导产业规模日益壮大,十大特色产品基地初步形成,辛夷、柞蚕、山茱萸、香菇通过国家有机认证,**先后被命名为“中国辛夷之乡”、“中国柞蚕之乡”和全国首家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县。
同时,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去年,全县外出务工农民达到9.6万人,实现务工收入7.2亿元,劳务输出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三、把旅游开发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亮点近年来,**县坚持以旅游开发为龙头,以商贸流通业为基础,加速发展第三产业,1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8.82亿元,同比增长11.4%。
一是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来抓。
首先,准确定位,科学规划,完成了《**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真武顶景区开发建设详细规划》,把**旅游定位为南阳旅游、伏牛山旅游走向国内国际市场的对接点,充分展示“人文四祖”和“自然四绝”的独特魅力。
其次,加大开发力度,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模式,引进南阳旅游开发公司投资7000万元打造五朵山景区,引进XX和惠公司投资5000万元开发真武顶景区,大大加快旅游开发步伐。
鼓励引导干部职工、企业老板、景区农户投资旅游开发,建成农家乐宾馆300余处,旅游接待服务能力大为提高。
其三,加大宣传促销力度,通过举办五朵山开放仪式、《玉兰花》特种邮票首发式等大型活动,“**胜境·XX画院作品展”、**旅游知名度大为提高。
18年接待游客3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500万元。
二是把商贸流通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主体来抓。
商贸流通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县域经济的“助推器”。
近年来,**县积极发展房地产、物流配送等新兴服务业,改造提升邮政通讯、餐饮交通等传统服务业,建成了鑫东方购物广场、东方大酒店、金世纪宾馆、大众超市等一大批综合性商贸服务企业,城乡市场日益活跃。
18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8.1亿元,同比增长14.6%,消费需求对GDP的贡献份额达到36.7%。
四、把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主体近年来,**县始终坚持把民营经济作为壮大县域经济的主力军,放手、放开、放胆发展民营经济。
出台了《关于扶持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意见》等激励政策,在经营范围、收费标准、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优惠,鼓励民营经济参与国企改革、城镇建设以及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经营开发。
兑现奖励承诺,连续两年拿出100多万元重奖纳税大户,激发了广大干群发展民营经济的积极性。
实施“反哺”工程,鼓励**籍在外事业有成人员返乡上项目、办企业,引导机构改革分流人员投身民营经济主战场,使民营经济规模不断壮大。
强化服务,集中整治“四乱”行为,实行重点企业挂牌保护制度,促进了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18年,全县民营企业发展到8458家,实现总产值72亿元,同比增长22.8%,入库税金9600万元,同比增长35.2%,迅速发展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主体。
五、把招商引资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县立足优势,抢抓机遇,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着力打造开放、诚信、平安、魅力“四个**”,全力优化发展环境,努力做到用优越的环境招商,用诚实的信誉安商,用优质的服务亲商,广泛吸引外地客商到**投资兴业。
一是着力创造宽松优惠的政策环境。
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若干规定》、《**县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县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为外来投资客商提供最大限度的优惠。
同时,每年拿出50万元专项资金重奖招商引资、项目争取先进单位和有功人员,在全县形成了“人人思招商、竞相引项目”的浓厚氛围。
二是着力创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18年**县在全市率先成立了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所有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清理、精减、规范。
实行民主评议行风、企业评议部门活动,部门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明显增强,主动服务、超前服务、优质服务蔚然成风。
三是着力创造良好的基础环境。
坚持小城镇、大战略,不断加大基础建设投入,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亿元,相继建成一大批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交通、城建、水利、电力、生态治理、社会事业等方面的重大项目,极大地改善了经济发展硬环境,有力支撑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公路建设投入资金6.8亿元,干线公路、景区公路、农村公路全面施工,岭南高速开工建设,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277公里,实现了“出口标准路、贯通循环路、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的历史性目标。
城镇建设完成投资6.5亿元,县城面积由4.2平方公里扩大到12平方公里,框架拉大到30平方公里,品位提升,形象一新,“山城、水城、绿城、生态旅游城”的格局基本形成。
同时,电力、通讯、广播电视等网络日益完善,实现了村村通电、村村通有线电视、村村通程控电话。
环境的不断优化,全省首批对外开放重点县的金字招牌进一打响,促进了招商引资、项目争取工作卓有成效的开展,18年全县新上招商引资项目159个,引资总额15.4亿元,争取上级批复项目89个,资金2.18亿元,合同利用外资1650万美元,外商投资企业由18年的1家发展到目前的16家。
对外开放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近几年来,**县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具体工作推进中,我们感到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问题比较突出。
为加速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我们建议:1、关于项目立项审批问题。
因县域经济的起点和规模所限,国家立项十分困难。
**是个资源大县,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步伐,需要尽快把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目前,煤炭勘探开发、金红石矿开发、天池抽水蓄能电站、核电站等重大项目正在积极争取,虽然多方努力,但至今没有得到国家立项,项目长期审批不下来,造成了资金、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
另外,我们还有一些项目需要省里帮助做好策划工作,疏通有关渠道,加快立项审批。
2、关于公路建设问题。
**是个深山县,交通闭塞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目前,急需修建S248内乡——钟店——嵩县59公里二级油路、S331**——嵩县界段55公里二级油路,以打通两市、三县的重要交通线。
另外,X001线白河店——钟店27公里路面损毁严重,急需修成三级水泥路,请求上级尽快立项。
3、关于加大扶持问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于生存条件恶劣的农民。
截止18年底,**县仍有9.2万贫困人口,这部分农民分散居住在深山区和库区重淹没区,仅鸭河口水库移民人数就达5.5万人,虽然县里连年来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但由于生存条件非常恶劣,极易返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