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和体积的测量(2)

合集下载

运输中的货物尺寸与体积计算方法

运输中的货物尺寸与体积计算方法

运输中的货物尺寸与体积计算方法在运输中,对于货物尺寸和体积的准确计算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正确的计算能够帮助我们确定货物的包装和运输需求,从而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货物尺寸和体积计算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1. 货物尺寸的测量方法在进行货物尺寸的测量时,我们需要准备一把尺子或者测量工具。

常见的货物尺寸包括长度、宽度和高度。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测量方法:1.1 长度测量:将尺子或测量工具放置在货物的一个端点上,沿着货物的最长边缘,直到另一个端点。

记录所得长度值。

1.2 宽度测量:将尺子或测量工具放置在货物的一个端点上,垂直于长度方向,直到另一个端点。

记录所得宽度值。

1.3 高度测量:将尺子或测量工具放置在货物的一个端点上,垂直于长度和宽度的方向,直到另一个端点。

记录所得高度值。

2. 货物体积的计算方法货物体积的计算通常是通过将长度、宽度和高度三个尺寸相乘得到的。

我们可以根据货物的形状和尺寸,选择适合的计算公式。

2.1 矩形货物体积计算:如果货物是矩形的,即长、宽、高边都是直角的,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体积:体积 = 长度 ×宽度 ×高度2.2 圆柱形货物体积计算:如果货物是圆柱形的,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体积:体积= π × 半径^2 ×高度其中,半径指的是圆柱形货物底部圆的半径。

2.3 不规则形状货物体积计算:如果货物的形状不规则,无法直接使用上述公式计算体积,可以选择将其分割为若干个规则形状的部分,然后计算每个部分的体积,并将它们相加得到最终体积。

3. 注意事项在进行货物尺寸和体积计算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3.1 单位统一:在测量和计算过程中,需确保所使用的尺寸和体积单位一致,通常情况下使用国际单位制(如厘米、米、立方米)。

3.2 考虑包装和填充物:在计算货物体积时,应当注意考虑包装材料和填充物对实际体积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3.3 考虑货物的最大尺寸:在选择适当的运输工具和路线时,需注意货物的最大尺寸限制,以免造成运输困难和额外费用。

科学入门(二)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科学入门(二)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科学个性化辅导授课案教师:谈辉荣内容(课题):科学入门(二)—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教学目的掌握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方法,熟练地进行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重难点: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方法教学过程一、长度的测量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要测量物体的长度,先要规定长度的标准即长度单位,然后选用合适的工具进行测量。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较大的还有千米(km),较小的还有分米(dm)、厘米(cm)、微米(μm)、纳米(nm)等。

3、常见长度单位的关系: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06微米=109纳米1分米=0、1米,1厘米=0、01米,1毫米=0、001米,1微米=0、000001米,1纳米=0、000000001米正确换算方式举例:(1)1.84米=1.84×1000毫米=1840毫米(2)600毫米= 600×0、001米=0、6米常见几种错误方式:1.84米=1.84米×1000=1840毫米; 1.84米=1.84米×1000毫米=1840毫米1.84米=1.84毫米×1000=1840毫米; 1.84米=1.84×1000=1840毫米练习: 完成下列长度单位换算并写出其过程(1)、0、35千米= 厘米(2)、76厘米= 纳米(3)、1、97分米= 微米(4)、32、5毫米= 米(5)、18微米= 分米(6)7650纳米= 厘米4、刻度尺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5、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注意事项:①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刻度尺的零刻度(看是否磨损?测量时选用的起始刻度不一定用刻度尺原来的零刻度)、量程(测量范围)(比如:测书本厚度,可用一般的刻度尺;测量铅球成绩用皮卷尺;建筑设计用卷尺等)、最小刻度(比如测跑道,可用最小刻度是厘米的皮卷尺;测量玻璃要求比较精确的,需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尺)。

②放正确: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

体积的测量与计算

体积的测量与计算

体积的测量与计算体积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它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我们经常需要准确地测量和计算物体的体积。

本文将介绍体积的测量方法和计算公式,并提供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

一、体积的测量方法1. 几何体的体积测量:(1)直角三棱柱、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可以通过边长的乘积来计算,即V = l × w × h,其中l为长度,w为宽度,h为高度。

(2)圆柱体的体积可以通过底面积乘以高度来计算,即V = π ×r^2 × h,其中π为圆周率,r为底面半径,h为高度。

(3)球体的体积可以通过四分之三乘以球半径的立方来计算,即V = (4/3) × π × r^3。

2. 非规则物体的体积测量:(1)水位法:将非规则物体完全浸入水中,根据容器中涨水的高度差来计算体积。

(2)分段法:将非规则物体分成若干个规则几何体,分别计算每个几何体的体积,然后将其累加得到整体的体积。

(3)计算机辅助法:利用三维扫描仪等高科技设备,将非规则物体数字化,然后通过计算机模拟和计算得到体积。

二、体积的计算公式根据几何体的形状和特点,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常用的体积计算公式,如下:1. 直角三棱柱、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 = l × w × h。

2. 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 = π × r^2 × h。

3. 球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 = (4/3) × π × r^3。

除了上述常见的公式外,根据不同几何体的特点,还可以推导出其他体积计算公式。

三、体积的实际应用体积的测量和计算在很多领域都有实际应用,以下是一些例子:1. 建筑工程: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需要测量和计算房间、建筑物或其他结构物的体积,以确定材料的用量和空间的分配。

2. 液体容器:在工业生产和家庭生活中,需要测量液体容器的体积,以便确定液体的用量和容器的设计尺寸。

分组实验:测量物体的长度和体积含解析

分组实验:测量物体的长度和体积含解析

第4节科学测量分组实验测量物体的长度和体积01实验报告【实验目标】1.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学会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选择刻度尺。

2.初步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初步学会用量筒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实验器材】带有毫米刻度的直尺、卷尺、三角尺、量筒、烧杯和水,细线、小石块(大小能放入量筒)、塑料盒、金属块。

【实验过程】1.测量物体的长度(1)估测被测物体的长度。

(2)根据估测的长度选择适当的刻度尺,被选刻度尺的量程应大于被测物体的长度,且刻度尺的最小刻度越小越精确。

(3)按以上的要求分别测量橡皮的长度、宽度、厚度以及课桌的长度,读出示数,记录测量结果。

2.测量小石块的体积(1)用烧杯将适量的水(能浸没石块)倒入量筒中,读出水的体积V1;(2)将小石块用细线拴住,缓慢放入量筒的水中。

当石块沉到筒底,并被水完全浸没时,读出此时水面所指示的刻度值V2。

(3)计算待测石块的体积V=V2-V1。

3.测量塑料盒的体积(1)用烧杯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的体积V1;(2)用细线系住一金属块,使其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读出此时量筒的示数V2;(3)再用细线将塑料盒和金属块系在一起,使它们一起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读出此时量筒的示数V3。

(4)计算出塑料盒的体积V=V3-V2。

【问题与讨论】1.如何选择合适的刻度尺?2.记录长度测量结果时应注意什么问题?3.使用量筒测量固体的体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4.对于不沉于水的蜡块等物体的体积如何测量?02实验突破1.学校开运动会要画百米跑道,在下列如何选用工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选用分度值是1厘米,量程是50米的皮卷尺B.选用分度值是1毫米,量程是30厘米的钢尺C.选用分度值是1毫米,量程是1米的木尺D.上述工具都不行,一定要选用量程超过100米的刻度尺2.做某实验需要量取45毫升的水,应选用下列仪器中的()A.100毫升的烧杯B.10毫升的量筒C.100毫升的烧杯和滴管D.50毫升的量筒和滴管3.某同学在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先仰视读得液体的体积为34毫升,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再俯视读得液体的体积为15毫升,则倒出液体的体积是()A.小于19毫升B.等于19毫升C.大于19毫升D.无法判断4.现有以下几种刻度尺:①总长0.6米的毫米刻度尺;②总长1.5米的厘米刻度软尺;③总长20厘米的毫米刻度直尺;④总长30米的厘米刻度卷尺。

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测量方法

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测量方法

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测量方法长度、面积和体积是几何学中的基本概念,它们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我们需要学习如何测量它们。

一、长度的测量方法长度是物体延伸方向的度量,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厘米、毫米等。

测量长度可以使用尺子、卷尺、测绳等工具。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长度测量方法:1.直尺测量法:将直尺的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起始端对齐,读取尺上与被测物体末端对齐的刻度值,即为被测物体的长度。

2.卷尺测量法:将卷尺紧贴被测物体,拉直卷尺,读取尺上与被测物体末端对齐的刻度值,即为被测物体的长度。

3.测绳测量法:使用测绳紧贴被测物体,拉直测绳,读取测绳上与被测物体末端对齐的刻度值,即为被测物体的长度。

二、面积的测量方法面积是平面图形所覆盖的二维空间大小,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等。

测量面积可以使用尺子、网格纸等工具。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面积测量方法:1.网格法:将被测物体放在网格纸上,数出被测物体覆盖的网格数,根据网格的大小计算出面积。

2.方格法:在被测物体上放置一个方格框架,数出被测物体覆盖的方格数,根据方格的大小计算出面积。

3.几何图形法:对于规则形状的物体,可以直接计算其面积公式,如正方形的面积为边长的平方,矩形的面积为长乘以宽等。

三、体积的测量方法体积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厘米、立方毫米等。

测量体积可以使用量筒、容量瓶等工具。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体积测量方法:1.量筒测量法:将待测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取液面高度对应的刻度值,即为液体的体积。

2.容量瓶测量法:将待测液体倒入容量瓶中,读取液面高度对应的刻度值,即为液体的体积。

3.排水法:对于不溶于水的固体,可以将其放入一个已知体积的容器中,测量固体浸入水后的总体积,再减去水的体积,得到固体的体积。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测量方法。

掌握这些方法对于中学生在学习几何学、物理等学科时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 长度与体积的测量

实验  长度与体积的测量

表3 - 1 - 1 米尺的允许误差
量具名称
任意刻线由始至末刻线间距 300 以下
全 长 ±0.10 ±0.15 ±0.20 ±0.8
每毫米
每厘米


大于 300 至 500 大于 500 至 1000 大于 1000
±0.05
±0.08
钢卷尺 大于 1000 至 2000 ±1.2
±0.2
±0.3
图 3 - 1 - 6 千分尺的读数实例
表3-1-4 一级千分尺的示值误差
测量范围 示值误差
0~100 ±0.004
100~150 ±0.005
150~200 ±0.006
200~300 ±0.007
300~400 ±0.008
400~500 ±0.010
3) 注意事项 (1) 测量前, 应检查千分尺零点。旋转棘轮转柄,使测量面与待测物体接触,当听到 棘轮响声时停止旋转。此时微分套筒前沿应与主尺“0”线重合, 同时固定套筒的横线
25.00 100×
17.13
X轴测量范围是50mm,Y轴测量范围是13mm,仪器示值误差土(5十L/15)μ m。其
中L为所测长度的数值,单位为mm。示值误差包括测量误差与仪器误差。
3) 测量显微镜的调节和使用 (1) 目镜调整: 先在测量工作台上放一张白纸, 调整目镜使看到的十字分划丝 最清楚, 并且使十字分划丝与测量工作台的X-Y轴重合, 然后将目镜固定。检查二 者是否重合的方法是使十字丝对准一直线物体 , 当沿X(Y)轴方向移动测量工作台时 , 十字丝始终保持与物体边沿或直线重合。
表3 - 1 - 2 几种常见游标卡尺的类型
主尺分度 值 a/mm 1 1 1 1 0.5 1 0.5 游标分度 值 b/mm 0.9 1.9 0.95 1.95 0.45 0.98 0.48 游标分度 数 n 10 10 20 20 10 50 25

第4节科学测量第1课时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第4节科学测量第1课时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1cm
体 2.常用单位: 立方厘米(cm3)


升(L) 毫升(mL)
单 3.换算关系:
1立方厘 米的体积
1cm

1米3=1000升 1升=1000毫升
1毫升=1厘米3
1.测量体积的工具——量筒、量杯
2
用 量 筒 测 量 体 积
2. 量筒的使用 2
用 ①使用前要先视察量筒上的单位

标度,认清量程和分度值,选择
③读数时视线要于尺面垂直
正确
偏大
偏小
④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记下单位。 (注意:读数包含两部分:准确值和一位估计值,记录
结果时要有单位)
2.7 8 cm
准确值 + 估计值 + 单位
⑤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归纳为六个字 ①选(量程、分度值) ②放(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贴紧被测长度,左边
课堂测评
4.下面量筒读数时的几种做法,正确的是( D )
A.
B.
C.
D.
课堂测评
5.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 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 D.测量中错误是可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课堂测评
6.说一说图中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哪一个 是正确的?为什么?
1.测量长度最基本的工具——刻度尺。
2





刻度尺


三角尺
皮尺



2. 刻度尺的选择
思考:
测量一块橡皮的长度与测量教室门的长度
用什么刻度尺测量?

七年级科学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教案

七年级科学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教案

七年级科学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长度和体积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2. 学会使用刻度尺、量筒等测量工具进行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3. 能够进行单位换算,并运用测量结果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2. 学会合作交流,培养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注重实践、严谨治学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方法。

2. 刻度尺、量筒等测量工具的使用。

难点:1. 长度和体积的单位换算。

2. 运用测量结果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刻度尺、量筒、实验器材等。

2. 教学环境:实验室或教室。

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长度和体积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长度和体积的定义、测量方法及单位换算。

3.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使用量筒测量体积。

4. 结果分析: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5. 拓展应用:运用测量结果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的面积、体积等。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了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方法,能够运用测量结果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引导和解答疑问。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长度和体积测量方法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结果分析。

3.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长度和体积测量应用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拓展1. 长度和面积的进一步探究:引导学生思考长度和面积之间的关系,探索面积的测量方法。

2. 体积与容积的对比:讲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二者之间的区别。

八、教学策略1. 循序渐进:从基础知识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掌握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方法。

2. 师生互动:鼓励学生提问,教师及时解答,增强课堂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如何测量曲线的长度? “化曲为直法”
4)如何用自行车测操场跑道周长运动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跑道长度?
滚轮法:
小 结:
长度的 测量
长度的 单位
测量工具
测量方法 的设计
单位换算
工具的选择 刻度尺的 正确使用
选正确 放正确 看正确 读记正确
1、请你在下列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 课桌高7.8 ____ ,一根头发的直径约75 ____ , 手指甲的宽约12 ____ ,学校的旗杆高15 ____ , 我国长江全长6300 ____ 。
刻度尺——折尺
刻度尺——皮尺
游标卡尺
千分尺
建筑工人常用卷尺测量长度 潜水艇常用声纳测潜水艇到障碍物间的距离 雷达用电磁波反射的原理测距离
6、正确使用刻度尺
(测量前观察)
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值、测量范围
刻度尺的零刻线(测量起点)是否磨损。 量程以及分度值是多少? 量程就是刻度尺能测量的最大范围。 (测量值一般在量程内) 分度值是指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也叫做最小 刻度值。(精确程度)
为什么要测量
单纯依靠人的感觉器官对物体的 长度进行估计和判断,不够准确。
1、长度测量的应用
●门窗的大小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家具的高度
●原子的半径
●楼房之间的距离 ●奥运会跳远成绩
●人的高度
●地图的绘制
2、长度的单位
“长度的国际单位”
——米(m)
感受
一个平常的初中生的右手侧举后,从右 手中指指间到左肩的距离,约为1米。北京 到杭州的空中距离约为1100千米。
3、长度单位的换算 1千米(km)= 1000米(m)
1米= 10分米(dm)
= 10厘0米(cm)
= 10毫00米(mm) 1米=106(μm)微米=109(nm) 纳米
4、关于科学记数法
1000000= 106
1= 100
100000= 105
0.1= 10-1
10000= 104
0.01= 10-2
10-3千米
1米0-1 1米0-2 1米0-3
做一做
1、2.5 米= 250 厘米; 2、2.5 毫米= 0.0025 米; 3、250000 记做 2.5╳105 ; 4、0.00005 记做 5 ╳10-5 。
例 下列换算正确的是( C )
A 、3 2 .5 厘 米 = 3 2 .5 厘 米 1 0 .3 2 5米 100
活动
量一下自己大拇指与食指之间的 最大距离,并记录数据。
这就是你的指距。 生活中我们也常常用自 己的指距来粗略测量某 些长度,如课本长、课 桌宽等等。
7、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1)估计被测量物的长度 (2)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3)设计科学合理的测量方法 (4)采用“多次测量,取其平均”可以减 少误差。
常见的长度单位还有哪些呢?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km、m、dm、cm、mm、μm、nm
此外还有: 光年、公里、 里
请将长度单位符号填入下列数字后面:
(km m cm mm ) 1.小明今年才十六岁,可身高已达173_c_m__ 2.我的自然课本宽184 _m_m__ 3.我们学校操场的跑道为200 _m___ 4.我们学校到黄岩约20 _k_m__ 的路程。
C . 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过程同 B
1.8 1
7. 如右图,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
绕18圈,总长度为
厘米,铜丝
的直径是 毫米。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需要测 量,那我们具体什么时候需要测量呢?
如何知道它有多高?
什么叫做测量
测量:就是把一个“待测量”与公 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第三节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
6. 要测量如图中所示的一根曲线的长 度,你认为可取的方法是( B )
A . 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线上从起点到 终点慢慢移动,直接读出数值
B. 用一条无弹性的细丝线与曲线完全 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 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 这两点间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
2、用如图1-1所示刻度尺测量木块的 长度,刻度尺最小刻度是____ ,木块的 长度是____厘米,合____毫米。
3、某同学用刻度尺先后三次测量一个 物体的长度,各次测得的数据分别为:L1=17.52厘 米,L2=17.53厘米,L3=17.51厘米,更接近真实值 的数据是____ 。 4、在下列四个数据中,用最小刻度是1分米的刻度 尺测量的数 据是( )。 A、7.0米 B、0.98分米 C、654毫米 D、 0.00123千米
6、正确使用刻度尺
1、选正确:根据测量的长度和最小刻度 需要选择合适的刻度尺。
2、放正确: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 3、看正确:视线与尺垂直 4、读记正确:数值后写明单位
读数
1.77厘米
测量结果=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对下列测量你能正确读数吗? 2.70厘米 3.54厘米
对下列测量你能正确读数吗? 3.50 cm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长度时,要估计数字,估计数字的 位数越多越好。 B、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 符合操作规程, 就可以避免误差。 C、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所选取刻度尺的 最小刻度越小越好。 D、用最小刻度不同的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 物体的长度,测量 的数据倍数是不同的。
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罗曼·罗兰 实现梦想比睡在床上的梦想更灿烂。 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人类的精神与动物的本能区别在于,我们在繁衍后代的同时,在下一代身上留下自己的美理想和对于崇高而美好的事物的信念。——苏霍姆林斯 基 漫无目的的生活就像出海航行而没有指南针。 我们并不需要用太华丽的语言来包裹自己,因为我们要做最真实的自己。 人生,恰似一次永远不会停止的远足,重要的是:在痛苦中学会去微笑。 在人生征途中有许多弯路小路险路暗路,只有意志坚定且永不停步的人,才有希望到达胜利的远方。 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 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讨论与练习
1)用什么方法测出一张纸的厚度?
累积法:
厚度是:1_.2_0__cm、纸的张数是1__5_0_ 张,则每 一张纸的厚度是_0_.0__8___mm、即__8_0__ µm
2)如何用普通刻度尺测量测细铁丝的直径?
累积法:
圈数是:___1_0__圈 长度是:__2_._5_0__cm 则直径是:__2_._5__mm
B、32.5厘 米 =32.5厘 米 1 米 0.325米 100
C 、3 2 .5 厘 米 = 3 2 .5 1 米 0 .3 2 5米 100
D 、32.5厘 米 =32.5 1 0.325米
解析
100
32.5厘米32.51厘米=32.5
1
米0.325米
100
5、长度测量工具 刻度尺——直尺
5.下图是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 中正确的是( B )
6、四位同学用最小刻度为1分米的同一把刻度尺测量 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一个错误的测量数据是 ( )。
A、26厘米 B、2.6分米 C、260毫米 D、0.26米
7、有三把刻度尺,一把最小刻度为1分米,第二把 最小刻度为1厘米,第三把最小刻度为1毫米。用它 们测量某物体的长度, 则( )。 A、使用最小刻度是1毫米的刻度尺最好 B、使用最小刻度是1厘米的刻度尺最好 C、使用最小刻度是1分米的刻度尺最好 D、无法判断使用哪把刻度尺最好
1000= 103
0.001= 10-3
100= 102
0.0001= 10-4
10= 101
0.00001= 10-5
1千米 = 1 0 米0 = 10米3
0
1米=10 分米= 1分01米
= 10厘0米= 厘1米02
= 1毫0 0米= 毫10米3
0
1米 = 0.00千1米 =
1分米= 0.1米= 1厘米= 0.0米1 = 1毫米= 0.00米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