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温度的测量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1.4.1科学测量——长度的测量 (共31张PPT)

(a)放正确:刻度部分与被测物体紧贴
0
1
2 cm
最小刻度值0.1厘米; 物体长度 2.78厘米 .
最小刻度值1厘米 ; 物体长度 2.8厘米
误差:估读不可能绝对精确,测量的
(先估后选) 例:现有卷尺(分度值1cm)和卡尺(分度值0.1mm)根 据需要选择测量下述物体所用的工具: (1) 测量跳远长度需用__卷_尺____. (2)测量铜丝的直径需用_卡__尺___.
②放正确:
(1)零刻线对准被测物体一端 (2)刻度线应紧贴并平行被测物体。
×
0 cm 1
2
3
4
5
6
7
8
米
1000倍
毫米
厘米
微米
毫米
纳米
长度单位的换算
练2、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中学生身高大约15.7__分_米 __ 2、粉笔盒高度大约为8___厘_米 __ 3、一支铅笔直径约为10__毫_米__
1.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A ) A、3.5米=3.5×100厘米=350厘米 B、 3.5米=3.5米×100厘米=350厘米 C、3.5米=3.5米×100=350厘米 D、 3.5米=3.5×100=350厘米
应用之二:测金属丝的直径。
1.将细铜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用刻度尺测出线圈的长度L. 2.数出线圈的圈数n.则细铜丝的直径是
dl n
二、组合法
应用之一:测硬币(或圆柱)的直径 。
壹元
0 cm
1
2
3
4
5
6
7
8
生活中的计量知识

生活中的计量知识
计量知识是指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测量和计量技术。
以下是一些常见
的计量知识:
1. 时间计量: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时间单位包括秒、分钟、小时、天、月、年等。
而计量时间的工具包括钟表、手机、电脑等。
2. 长度计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测量物体的长度。
使用的
常见单位有米、厘米、英尺、英寸等。
测量长度的工具有尺子、卷尺、测量仪器等。
3. 体积计量:当我们需要测量物体的容量或体积时,我们可以使用升、毫升、立方米等单位。
常见的测量工具包括量杯、容器标度等。
4. 温度计量:测量温度是我们生活中常做的事情。
使用的温度单位有
摄氏度、华氏度等。
测量温度的工具有温度计、体温计等。
5. 质量计量:当我们需要知道物体的重量时,我们可以使用千克、克、磅等单位。
常用的测量工具有秤、天平等。
6. 面积计量:在需要测量地表面积时,我们使用平方米、平方厘米等
单位。
常见的测量工具有测量仪器、尺子等。
7. 波长计量:当涉及到光学或无线电领域时,我们需要测量波长。
常
见的波长单位有纳米、微米等。
测量波长的仪器有频谱仪等。
8. 速度计量:在汽车、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使用中,我们经常需要
测量速度。
使用的速度单位有千米/小时、米/秒等。
测量速度的工具
有速度计、测速仪等。
这些计量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事物的大小、时间、能量等概念。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教学设计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属于《科学(7-9)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部分的入门课。
在《科学(7-9)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进行科学探究需要一定的实验技能,如使用基本工具和仪器进行测量能和观察的技能。
涉及的工具和仪器主要有:刻度尺、量筒、秒表、温度计、显微镜、电流表、电压表、地图和地球仪、星图、普及型天文望远镜等。
长度、体积的量是培养学生使用基本工具和仪器进行观察和测量的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二学情分析长度的测量时学生第一次运用工具进行测量。
几乎每一位学生都使用过刻度尺,但能正确使用的却很少,特别是要求做到“放正确、看正确、读正确、记正确”。
所以,除了严格的测量要求外,还要求学生实践体验使用刻度尺,尽可能地从身边感兴趣的、熟悉的例子入手学习长度的测量、纠正平时不科学不正确的测量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科学的测量方法。
学生对于物体的体积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教科书式在叙述了长度的相关知识后,叙述了体积的单位、测量液体体积的常用仪器——量筒或量杯的正确使用方法、测量形状规则和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等,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对体积相关知识的“规范和梳理”。
而特殊法测体积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测量的意义,知道长度的单位和其他常用单位。
2.熟悉刻度尺上的刻度和测量范围,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学会记录长度测量的结果,学会选择不同测量仪器或方法去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
3.知道体积和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熟悉量筒和量筒上的刻度;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能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
过程和方法 1.能通过观察,初步获得提出问题和做出猜测与假设的能力,了解假设对科学探究的作用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学习从实验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和实验能力。
3.学会用累计法测细铁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方法,能利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及不规则小石块的体积。
量的比较与测量知识点总结

量的比较与测量知识点总结1. 数量和度量的基本概念量的比较与测量是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衡量自然现象、评估物体性质还是进行实验研究,我们都需要掌握一系列的数量和度量知识。
本文将总结一些与量的比较与测量相关的基本知识点。
2. 基本数量的单位与换算在测量中,不同量纲的物理量有不同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SI)是国际上通用的度量单位体系,其中包含了七个基本单位,即米(m)、千克(kg)、秒(s)、安培(A)、开尔文(K)、摩尔(mol)和坎德拉(cd)。
根据基本单位,我们可以通过换算关系来转化不同单位之间的数值。
3. 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测量长度是最基本的物理量,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厘米、英寸等。
在实际测量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尺子、卷尺等工具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面积是指二维图形所占据的空间大小,其单位为平方米(m²)或平方厘米(cm²)。
体积是指三维物体所占据的空间大小,其单位为立方米(m³)或立方厘米(cm³)。
4. 时间和频率的测量时间是人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一种量度,其基本单位为秒(s)。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时钟、手表等来测量时间。
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事件的发生次数,其单位为赫兹(Hz)。
常用的频率单位有赫兹、千赫兹(kHz)等。
5. 重量和质量的测量重量是指物体受到地球引力作用所产生的力大小,其单位为牛顿(N)。
我们可以使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重量。
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其单位为千克(kg)。
质量可以通过天平进行测量,通常使用国际千克原器进行校准。
6. 温度的测量温度是衡量物体热量高低的物理量,常用的单位有摄氏度(℃)和开尔文(K)。
摄氏度是以水的冰点和沸点为标定基准的温度刻度。
开尔文是热力学温标,与摄氏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7. 声音和光线的测量声音是一种机械波,其强度可以用分贝(dB)来表示。
分贝数越高,声音越大。
光线是一种电磁波,其波长和频率决定了光的颜色和能量。
科学 七年级上册 长度、体积、温度测量

模块一长度测量如图所示,容器内装有水,A 点水的深度是( )A .8cmB .32cmC .40cmD .62cm如图所示,小明用一端磨损的刻度尺测量橡皮的长度,长度为( )A .3.15cmB .3.150cmC .2.15cmD .2.150cm宇航员麦克莱恩进入空间站四个月后,他发现自己无法穿上从地面带去的宇航服,原因是他在失重环境下长高了,如图所示,这四个月他长高了( )A .5cmB .5.0cmC .5.00cmD .5.000cm 小云同学用两把刻度尺对木块的长度进行了测量,如图所示,则以下测量结果最接近木块长度真实值的是( )A .3.2cmB .3.25cmC .3.3cmD .3.5cm易错1长度的计算易错2 起始位置非零刻度线的刻度尺读数易错3特殊的长度测量易错4刻度尺的精确度某同学用分度值是1mm 的刻度尺测一个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分别是13.46cm 、13.44cm 、13.44cm 、13.90cm ,测得的结果应表示为( ) A .13.447 cm B .13.45 cmC .13.56 cmD .13.44 cm某同学测得科学课本的长为25.91cm ,宽为18.35cm ,那么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 A .1cm B .1mC .1dmD .1mm用材料甲制成的刻度尺去测量用材料乙制成的物体的长度。
在45℃时测得的长度为L 1,在15℃时测得的长度为L 2。
已知两次的测量方法都正确,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L 1>L 2,则两种材料的膨胀程度不同,且甲比乙更易膨胀B .若两种材料分别为铝和铁,已知铝更易膨胀,则当L 1<L 2时,甲为铝C .若用丙刻度尺在45℃时测得乙的长度为L 3,当L 3>L 2>L 1时,丙最易膨胀D .以上答案都不对学习了长度测量后,小明常用各种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一次,他用刻度均匀的米尺测量一张小桌面的边长,读数为0.980米,无意之中将这把米尺跟标准米尺校对,发现此米尺的实际长度为1.002米,则这张小桌面的实际边长约为( )A .1.002米B .1.020米C .0.982米D .0.987米如图所示,一个饮料瓶装有大概半瓶水,用刻度尺量出水的深度为h 1,然后将饮料瓶倒置,水面到瓶底的高度为h 2,最后再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配合,测量瓶底的直径为D ,那么,该瓶的容积大概为( )A .14πD 2(h 1+h 2) B .πD 2(h 1+h 2) C .4πD 2(h 1+h 2)D .πD 2(h 1-h 2)易错5刻度尺的测量结果分析易错6由读数定刻度尺分度值挑战1 刻度尺的热胀冷缩挑战2 刻度尺的校准挑战3 长度的特殊计算模块二体积测量量筒要做得细而高,而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状,这主要是因为( ) A .细高的量筒与粗矮的量筒相比,相应的刻度间隔较大,便于准确地读数 B .细高的量筒可以做出相对较大的底座,增强稳定性 C .实验时,细高的量筒便于操作D .粗矮的量筒中所盛液体较多,需用较厚的玻璃,因而不便读数 下列是用量筒测量或量取液体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A .首先要选一个量程合适的量筒,把它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线正对自己B .量取液体时,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当液体接近刻度时,改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液体C .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不能俯视或仰视D .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筒举起,与视线平行后读数 用量筒测石块体积的实验中,应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这里的“适量”的含义是指( ) A .水的体积不小于量筒的分度值 B .水的体积不大于量筒的最大测量值C .水能淹没石块且浸没后水面不超过量筒的最大测量值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只测一次,并能准确地量取125mL 的酒精,请在下列四种规格的量筒中选择出适当的量筒( ) A .总容量50mL ,分度值为5mL B .总容量100mL ,分度值为2mL C .总容量250mL ,分度值为5mL D .总容量500mL ,分度值为10mL 量筒内有一些液体,小明先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5毫升。
北师版八上物理第2课时 体积的测量

(2)使用时
①会放:把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 行,不能 歪斜 。 ②会看: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尺 垂直 ,不得斜视。
③会读:一定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 一 位。 (3)记录:要记录数据和 单位 ,测量结果由准确值、 估读值 和 单位 组成。
二、误差 1.概念: 测量值 和 真实值 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2.误差是 不能 避免的,但可以减小。 3.减小误差的方法有: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使用精密的仪器和
则一张打印纸的厚度为 100 um(外包装厚度不计)。
2.如图所示,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0.1 cm,被测 圆的直径为 1.00 cm。
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量筒的分度值分别是2cm3和1cm3, 用它们来测量等质量煤油的体积,某同学的读数分别是
13.6cm3和13.7cm3。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D )
B.150mL 2mL
C.250mL 10mL
D.150mL 10mL
被测液体不能超过量筒的量程; 分度值越小,测量时的准确度越高
3.固体体积的测量 (1)对于具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如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等,只要测量出 它们的长、宽、高或直径,就可以计算出它们的体积。
(2)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的测量。
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一、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
第2课时 体积的测量
温故知新
一、长度的测量 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刻度尺 。 2.长度的国际单位: 米 ,符号: m 。 3.刻度尺的使用: (1)使用前,应该观察 ① 零刻度线 是否磨损,若磨损则要从后面清晰的刻度开始量起。 ② 量程 :便于选择合适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③ 分度值 :便于快速准确地进行测量。
《温度的测量》教案

《温度的测量》教案《温度的测量》教案《温度的测量》教案1学习目标:培养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主要环节(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巩固应用---课堂小结预习内容:预习教材。
重难点、问题预测及对策:【教学重点】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
【教学难点】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水的温度教学资源及优化组合:小组:4杯不同冷热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4支水温计(刻度范围在-20℃――110℃),水温测量记录表(参考书P46)全班:其他各种式样、不同用途的温度计若干(气温计、体温计、高温计等)师生互动:一、测量水温的方法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温度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温度计来测量水的温度。
板书:测量水的温度2、师:书P45展示了一些温度计(气温计、数字温度计、体温计等),你还知道哪些温度计呢?3、师:要测量水的温度,我们必须要有合适的温度计,该选择怎么样的呢?4、学生讨论交流后师小结:一般来说,液体水的温度会在0℃――100℃之间,所以,要测量水的温度,需要选择测量值在0℃――100℃范围的温度计。
5、师:有了合适的温度计之后,我们可以直接测了吗?我们要如何来测量水温呢?请大家一起来看一下P45的插图和方法。
(学生阅读)6、师生共同明确方法。
教师边讲解边演示:(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注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介绍完了之后,请学生想想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如果不按照这样的要求操作,会出现什么情况?(归纳:(1)――上端比较好操作,拿中间会挡住刻度,拿玻璃泡会造成所测的不是水的温度。
(2)(5)――如果碰到容器或读数时离开液面,测量的就不是水的温度了。
(3)――俯视或仰视会造成读数偏大或偏小。
(4)――没有稳定时测出的温度不准。
实验 长度与体积的测量

表3 - 1 - 1 米尺的允许误差
量具名称
任意刻线由始至末刻线间距 300 以下
全 长 ±0.10 ±0.15 ±0.20 ±0.8
每毫米
每厘米
直
尺
大于 300 至 500 大于 500 至 1000 大于 1000
±0.05
±0.08
钢卷尺 大于 1000 至 2000 ±1.2
±0.2
±0.3
图 3 - 1 - 6 千分尺的读数实例
表3-1-4 一级千分尺的示值误差
测量范围 示值误差
0~100 ±0.004
100~150 ±0.005
150~200 ±0.006
200~300 ±0.007
300~400 ±0.008
400~500 ±0.010
3) 注意事项 (1) 测量前, 应检查千分尺零点。旋转棘轮转柄,使测量面与待测物体接触,当听到 棘轮响声时停止旋转。此时微分套筒前沿应与主尺“0”线重合, 同时固定套筒的横线
25.00 100×
17.13
X轴测量范围是50mm,Y轴测量范围是13mm,仪器示值误差土(5十L/15)μ m。其
中L为所测长度的数值,单位为mm。示值误差包括测量误差与仪器误差。
3) 测量显微镜的调节和使用 (1) 目镜调整: 先在测量工作台上放一张白纸, 调整目镜使看到的十字分划丝 最清楚, 并且使十字分划丝与测量工作台的X-Y轴重合, 然后将目镜固定。检查二 者是否重合的方法是使十字丝对准一直线物体 , 当沿X(Y)轴方向移动测量工作台时 , 十字丝始终保持与物体边沿或直线重合。
表3 - 1 - 2 几种常见游标卡尺的类型
主尺分度 值 a/mm 1 1 1 1 0.5 1 0.5 游标分度 值 b/mm 0.9 1.9 0.95 1.95 0.45 0.98 0.48 游标分度 数 n 10 10 20 20 10 50 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温度的测量
一、一周知识概述
(一)测量的重要性
各行各业都需要,已经渗透到了生活中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所以,测量需要一个标准(二)长度单位
国际单位制:米(m)。
对于大点的距离,我们用千米(km)(公里)表示,小点的距离用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和纳米(nm)表示。
10-3千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06微米=109纳米
科学计数法(当长度非常长或者非常短时,就可以用到,如地球周长4万千米=4×107米)
(三)长度的测量
1、先观察刻度尺,注意:测量范围,起始点,大格小格的单位,零刻度线等
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①测量时,先要将刻度尺与物体待测部分并齐
②读数时要注意视线垂直尺面对准待测物体
③如果刻度尺零刻度磨损或刻度不清可以以某一刻度线为测量起点来进行读数
(四)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方法:
1、测量工具的选择:
不同的长度要用不同的尺,不同的精度【精度由尺的最小刻度值决定】也要用不同的尺。
除了尺,还有其他的测量工具:声纳、电磁波、激光等等
2、测量方法:
①测厚度,可以先测量n张纸的厚度,然后测得的值L再除以n,从而得到一张纸的厚度为L/n(n>50,越厚越准确);
②测钢笔杆的直径,方法有两种:A、用一纸条紧包在圆柱体上,在纸条的重叠处用大头针所个孔,然后纸条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个孔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或用细线在圆柱体上绕一圈,量出丝线的长度即为周长。
然后计算直径。
B、直接测量法。
注意多测几组,因为直径不规则
(五)生活中体积的印象:
小的用(ml)表示:如洗发水、可乐、牛奶等,大的用(L)表示:如集装箱、饮水机的水桶等。
(六)体积的常用单位:
一般液态商品都用mL做单位,大点的用L来表示。
对于固体,体积单位大点的用立方米(m3)表示,小的用立方厘米表示;
1立方米=1000升1升=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七)温度
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
每个人的感觉不一样,用直觉去判断物体的冷热是不准确的,如:冬天感觉井水热,夏天感觉井水冷……
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八)温度计
1、温度计种类:体温计,家庭气温计,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等等
2、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3、摄氏温度的规定:
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为100摄氏度(高山上,沸点低,高压锅,压力大,沸点高)
1摄氏度:在0摄氏度和100摄氏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份为1摄氏度。
(比较不同温度计0—100距离是否一样大)
(九)其他温度计
我们一般用的温度计是液体温度计,现代科技中,我们还用到其他很多测温度的工具。
1、色带温度计(婴儿)
2、卫星的遥感(卫星观测)
不同温度计原理是不一样的
二、重难点知识讲解
(一)体积的测量
1、对于规则的固体,我们可以用前面学的知识,量出它的长宽高,然后算出它的体积,如长方体,圆柱体。
2、但液体和不规则物体,如果不标明刻度,我们就不能简单的用尺量出,这时候就要借助另一个常用的工具——量筒。
(1)量筒的使用,测液体体积(测量范围,最小刻度):
①把量筒平放在桌面上
②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2)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把物体放入量筒,看水面上升了多少。
注意:不要把水溅出
(二)正确使用温度计
体温计与一般温度计的区别是什么?体温计为什么可以取出读数?
1、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的玻璃管
2、量程:35℃~42℃
3、最小刻度:0.1℃
体温计:正确的读数方法
例1、说说一般的水银温度计与体温计有什么不同?
答案:
(1)量程大小:水银温度计-30℃至350℃。
测量范围大。
体温计是35℃—42℃.测量范围小。
(2)最小刻度:水银温度计最小刻度是1℃.体温计最小刻度是0.1 ℃
(3)测量时在操作上的不同: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人读数;而水银温度计不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例2、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若是凹形液面,读数时有什么要求?
答案: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水平。
A卷
一、选择题
1、物体内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温度和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有一宇航员把1千克的铁块带到太空中,则铁块的质量将()
A.变大B.变小C.不变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一只鸡蛋的质量接近于()
A.50毫克B.5克C.50克D.0.5千克
3、在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沸水温度的操作,错误的是()
A.选用测量范围大于100℃的水银温度计;
B.将温度计的液泡浸入沸水中;
C.取出温度计读数;
D.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4、下面叙述的几种测量圆柱体周长的方法,不能用的是()
A.用一纸条紧包在圆柱体上,在纸条的重叠处用大头针打个孔,然后展开纸条,用刻度尺量出两个孔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B.在圆柱体上的某点涂上颜色,使圆柱体在纸上滚动一圈。
用刻度尺量出纸上两点颜色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C.用细线在圆柱体上绕一圈,量出丝线的长度即可。
D.用一根橡皮筋拉紧在圆柱体上绕一圈,量出绕过圆柱体橡皮筋的长度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5、要测量一根曲线的长度,你认为可取方法是()
A.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线上从起点到终点慢慢移动,直接读出数值。
B.用一条细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
C.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过程同B。
答案:CCCDB
提示:
1、解析: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温度和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带到太空中的铁块质量不变。
2、解析:大约20只鸡蛋的质量为1千克,故每只鸡蛋的质量为50克。
3、解析:应该选用测量范围大于100℃的水银温度计,待液泡完全进入沸水且液柱不再上升达到稳定时才能读数。
读数时不能取出温度计,否则液柱下降,且视线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4、解析:由于橡皮筋弹性好,故拉紧伸长,再测量时又恢复原长,故橡皮筋的长度不是圆柱体周长。
5、解析: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线上移动,误差很大。
由于橡皮筋的弹性,误差也很大,因此只能选B。
B卷
二、综合题
1、测量是一个将______的量与公认的______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2、使用量筒时,如果俯视读数将偏_______,如果仰视读数将偏________。
3、温度表示物体的___________。
要准确测量温度,需要使用__________。
4、实验室中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等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________,用______表示。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________,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________。
5、物体的____________称为温度。
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定。
6、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_原理制成的。
通常用于制作温度计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试按照实验室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在下列测量温度的正确步骤,并把它的编号依次排列:
A.选用测量范围合适的温度计;
B.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C.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D.把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E.让温度计与被测液体接触一段时间,直至温度计内液面稳定。
正确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有一支刻度不清的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时液柱高为2.5厘米;插入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液柱高为17.5厘米。
那么,这支温度计升高____________厘米液柱表示温度变化为100℃。
当温度计的液柱为5.5厘米时,被测物体的温度是____________℃。
答案:
1、待测的量;标准量
2、小;大
3、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计
4、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摄氏度;℃;0摄氏度;100摄氏度
5、冷热程度;温度计
6、热胀冷缩;水银;酒精;煤油;
7、B、A、D、E、C
8、15;20
中考解析
一、中考热点分析
长度的测量,用量筒测量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温度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读数等知识点的应用是中考的热点,主要以填空、选择题、作图题的形式出现。
长度的测量,用量筒测量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有探究实验、计算题出现。
二、中考回顾
例1、(江苏省南通市)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22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ml.
答案:70
课外拓展
过年了,小明心血来潮,想数一下家里一年来积下的一大叠报纸大约有几张。
但一张张数太费力,你能给他想一个简便的方法吗?请说出具体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