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文本解读》复习要点

《文学文本解读》复习要点
《文学文本解读》复习要点

wxwbjd@https://www.360docs.net/doc/0d7396674.html,

密码:ks999999

电话:移动小号69999

段圣玉

《文学文本解读》复习要点

1、文学文本的解读 (1)

2、文学文本的解读步骤 (3)

3、解读者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4)

4、试表述罗兰?巴特所说的文本与作品的差别 (5)

5、诗歌的含义 (6)

6、诗歌的特征 (7)

7、诗歌的意境 (12)

8、意象 (14)

9、意象迭加 (14)

10、语境 (15)

11、用典 (16)

12、电影艺术的特点 (17)

13、电影文学文本的特点 (19)

14、电影镜头的类别 (20)

15、电影拍摄的角度 (21)

1、文学文本的解读

文学文本的解读活动也就是文学接受或文学鉴赏活动,是一个反映、实现、改变、丰富文本的过程,也是一个融会了解读者的感受、体验、联想、想像,以及审美判断等多种心理活动机制的特殊的认识活动和心理活动过程。

解读者通过语言的阅读,准确把握这个语言组合体各要素之间的

关系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文本语言符号的提示下,调动自己的艺术感受能力去感知文本形象,展开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去进行形象的再造,从而尽可能完整、清晰地将作品形象、意境“复现”在自己的意识屏幕上,并对文本意义、意味做出解读。这也就是一个文本的反映和实现过程。

从读者的解读过程来看,读者对于文本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一定是融会了自我生活经验、情感经验、欣赏经验的,读者的感受能力、艺术趣味以及已经具有的对于社会生活、对于人生以及对于艺术本身的认识,读者已经具备的关于文学文本的相关知识,都将被运用于他对某个文学文本的解读之中,从自己的理解出发对文本进行“补充”甚至“改造”,从而也会丰富文本的内涵。

而从文学文本本身来看,它也要求必须有读者的补充和丰富。法国当代著名文学理论家罗兰?巴尔特将文学文本区分为“可读的”和“可写的”两类,其实,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可写”性,即总是能够同时也需要调动读者的想像去加以补充、丰富。正如叶圣陶先生指出的:“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倾筐倒箧地说的,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没有说出来,必须驱遣我们的想像,才能够领会它。”其实,文本中没有说出来的部分,常常反而是至关重要的部分,如果没有解读者的想像去加以补充、丰富,文本事实上无法在解读者那里获得真正的反映和实现。

美学的重要理论家伊塞尔认为,正是文本中那些需要读者“以揣度加以填充的地方”,把读者“牵涉到事件中,以提供未言部分的意

义。所言部分只是作为未言部分的参考而有意义,……而由于未言部分在读者想像中成活,所言部分也就‘扩大’,比原先有较多的含义:甚至琐碎的小事也深刻得惊人”。

2、文学文本的解读步骤

从实践上看,文学文本的解读大体上是一个由一般性阅读、细读到解读即批评性阅读组成的相互联系、逐步深入的过程。

一般性阅读是一个由通晓文字(词、句),到把握作者意图或文本“原意”的阅读过程。这一过程所做的工作,主要是初步把握组成文本的字、词、句、段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领会文本在特殊的词、句组合中包含的基本意思,乃至文本的基本主旨。西方现代文学理论家将文学文本区分为“第一文本”和“第二文本”。所谓“第一文本”是指由作者赋予表面形式的书本制成品,这是文本的物理存在形式;所谓“第二文本”则是指经过读者接受而生成新的意义而存在于读者头脑中的文本,这是文本的审美存在形式。一般性阅读是将“第一文本”转变为“第二文本”必须经过的过程,这也大体上是一个相对被动的“非生产性”的阅读过程。

细读则是一个在一般性阅读的基础上,通过细致研究词的搭配、特殊句式、句群的意味、语气,以及特殊的修辞手段的运用等等,来细致体味每个词的本义、暗示义、联想义,在词、句的关系,也即由“上下文”构成的具体“语境”中,重新确定词义的过程。这是一个由“字”到篇、再由篇到“字”的往复过程。

文本解读的最后一个过程,即批评性阅读。文学文本的阅读既不能完全停留在文本本身,也不能仅仅停留于纯粹个人化的反应。对于文学文本的解读,还要求我们能够对文本的美学趣味、社会意义、审美价值等作出分析和判断。这必然地要求我们借助文本以外的更大的意义系统。

3、解读者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首先是艺术感受力,即读者对于艺术形象的感觉能力、审美能力。艺术感受力是解读者必备的一种基本能力。

对于文学文本的解读者来说,其艺术感受力的一个基本内容,也就是解读者对于文学语言的感受力和理解力,特别是对于特殊语境中语词特殊意蕴、情味、旨趣、色彩、意象等的领悟能力。

在解读者艺术感受力的形成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解读者高雅纯正的艺术趣味的培养。所谓艺术趣味,是指主体审美选择的趋向性,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从艺术鉴赏中获得美的享受能力。在文学文本的解读中,高雅纯正的艺术趣味一方面体现为解读者对文本特殊韵味、独特风格的精细的辨识力和判断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为一种对于不同艺术风格的广泛的艺术容受力。高雅纯正的艺术趣味是在长期的、大量的艺术欣赏实践中培养起来的。

解读者应该具备的另一种基本能力即艺术推想力。所谓艺术推想力是指解读者通过文本语言内涵的体味,将语言符号转换为艺术符号,重新建构起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并对它有所补充、有所丰富、有所

发展的能力。这是任何一个文学文本的欣赏者都应该具备的一种思维能力。

文本解读实践中,解读者的艺术推想力的作用,首先表现在通过在造想象的发挥,填补艺术“空白”,把握整体形象。语言对于艺术形象所作的刻画,总是通过突出对象特征,采取“以少总多”、“以一当十”的方式完成的。作家不可能毫发无遗的描绘出对象的全部。

除上面谈到的艺术感受力和艺术推想力之外,从主体素养来看,解读者具备一定的生活阅历和知识储备,对于文学文本的解读也是十分必要的。作为一种精神产品,文学总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作家对于生活的认识是否正确而且独到、深刻,他对生活所做的反映是否真实且达到了艺术化的高度,这些都是我们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必须注意且应该做出判断的问题。而对于这些问题的判断,一方面需要我们有相应的思想水平,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有较为丰富的人生阅力和生活经验。文本解读者应该具备的知识储备,当然是十分广泛的。这里要特别强调的,则是相应的文史知识和关于文学语言、文学文本的知识。

4、试表述罗兰?巴特所说的文本与作品的差别

作为结构主义转向后结构主义的理论家罗兰?巴特撰写了《文本理论》一文,集中阐述后结构主义的文本理论。《文本理论》一方面保存了结构主义以来的理论出发点,另一方面,巴特又修改了结构主义的许多基本观念。

他谈到文本与作品的差别,巴特说,二者不该混淆。

“文本”(text)是二十世纪文学理论之中的一个新兴概念。“文本”指的是作品文字组成的实体——罗兰?巴特称之为“能指的织体”。而“一部作品是一件完成的、可以计算的以及能够占据一个物理空间的(比如在图书馆书架上占据位置)物品”,即“作品”是某一具有固定形式的完整的实体。相形之下,“文本却始终完全彻底地与语言保持同质”。

5、诗歌的含义

在所有的文学样式中,诗歌是最早发展并成熟起来的一种文体,毛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诗言志,在古人看来,诗歌是诗人情志所发的产物,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一旦诗人借助语言把情志传达出来,就成为诗歌。

在生活中,或许,一个微小的细节也会深深地打动你,

诗经?萚兮

萚兮萚兮,风其吹女。

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萚兮萚兮,风其漂女。

叔兮伯兮,倡予要女。

大诗人白居易曾经这样论诗

诗。

绮美,瑰奇。

明月夜,落花时。

能助欢笑,亦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应我爱,世间唯有君知。

白居易在说什么?他在以诗论诗。诗歌的凝练性、跳跃性、韵律性其实已经在他的这首诗里呈现出来。

如果用理论概述一下,那么诗歌的含义就是:诗歌是一种语词凝炼、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6、诗歌的特征

(1)凝炼性:

诗歌要用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极其精练的文学语句,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情感。

语词的精炼性,形象的概括性,反映生活的高度集中性。

古人云:作诗很难,这东西很短,“离首即尾,离尾即首”,太短了,而要在这么短的篇幅之下,表达尽可能广阔而深刻的内容,甚至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诗歌,不能不讲求凝练性。

登颧鹊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全唐诗仅录其六首诗,但篇篇皆绝唱,篇篇皆名作。一首《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就足以让这位山西诗人跻身于唐代一流诗人的行列。

王之涣,仅仅靠这一首诗,就可以名垂千古,为什么?我们看,诗人所描绘的场景何其简洁,太阳缓缓地落下山去,滔滔的黄河东流入海,在这简洁的场景中,其实包含了太多太多的东西,太阳、黄河,在古人看来,这都是永恒的,但太阳、黄河是永恒的,而一天是有限的,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孔老夫子面对一川逝水,会发出由衷的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正是在日月、江河永恒的映照之下,我们有限的时间与生命才显得如此宝贵。

诗人,正是要通过这些高度概括的形象,高度精炼的语词,来展现广阔而深刻的生活。正如诗人所言,诗歌可以让我们:?从一粒沙里看到世界,

?从一朵花里想见天堂,

?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

?让永恒在刹那间收藏。

(2)跳跃性

诗歌在结构上具有突出的跳跃性特征,它遵循想象和情感的逻辑,常常由这一端跳到那一端,或由过去一跃而到未来,超越了时间的藩篱,空间的鸿沟。

陇西行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首句写唐军将士奋不顾身“誓扫匈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次句写五千精兵一旦之间丧身“胡尘”,确实令人痛惜。征人战死得悲壮,少妇的命运就更值得同情。所以这些描写正是为后两句表现少妇思念征人张本。若无前两句明白畅达的叙述、描写作铺垫,亦难见后两句“用意”之“工妙”了。

(3)节奏、韵律性:

在各种文学样式中,诗歌是最强调节奏性的。

诗歌的节奏主要指诗句中长短、强弱不同的音有规律的变化。

节奏:平仄、停顿

古人作诗,总是有规律的搭配平声与仄声,以便形成起伏交替的节奏。

正如古人所说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停顿:一般是四言二顿,每顿两个音节;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五言三顿:每顿的音节是二二一或二一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七言四顿:每顿的音节是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但有时不是非常严格。如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诗歌的韵律,也称押韵,是指同韵母的字在相同位置上有秩序的重复出现。不仅可以增强诗的节奏感,还可以促进感情的抒发。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哀景)

小桥流水人家,(乐景,古人说: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

古道西风瘦马。(欲言人之瘦,而偏言马之瘦。)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赏析:

这首小令仅五句28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

这幅图画由两部分构成:

一、由精心选取的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

二、抒写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剪影。

第一幅画共18个字九个名词,其间无一虚词,却自然流畅而涵蕴丰富,作者以其娴熟的艺术技巧,让九种不同的景物沐于夕阳的清辉之下,象电影镜头一样以“蒙太奇”的笔法在我们面前依次呈现,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深秋时节: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我们可以想象,昏鸦尚能有老树可归,而游子却漂泊无着,

有家难归,其间该是何等的悲苦与无奈啊!接下来,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这种有人家安居其间的田园小景是那样幽静而甜蜜,安逸而闲致。这一切,不能不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人。在这里,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

第二幅画里,我们可以看到,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此时,夕阳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游子却仍是“断肠人在天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乡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肠寸断!一颗漂泊羁旅的游子心在秋风中鲜血淋淋……

分析其押韵

近代学术大师王国维说它“纯是天籁”“万中无一”之作,元代卓越的音韵学家及戏曲作家周德清称它为“秋思之祖”,的确不是溢美之词。

元人最喜摹此曲,而终无如此自然。

大家知道,文学作品,按照表达方式的不同,一般我们分为抒情性作品和和叙事性作品两种。而诗歌是抒情性作品的经典文本,它和叙事性文本的不同,它要建构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而不是像叙事性作品那样,通过完整丰富的故事情节去塑造栩栩如生的典型形象。

7、诗歌的意境

(1)意境的含义

意境是指诗歌文本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像空间。

(2)意境的特征

A、情景交融:这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

诗有二元质焉:一曰景,一曰情。——王国维

“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王夫之

所谓的情景交融,其实有三种表现方式,

景中藏情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情中见景

登幽州台歌

情景并茂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B、虚实相生:这是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

“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梅尧臣

“境分虚实”,“实境”是指逼真描写的景、形、境;“虚境”是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出的审美想象空间。

游园不值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C、韵味无穷:这是意境的审美特征。

韵味,指的是意境中所蕴含的那种咀嚼不尽的美的因素和效果。

明朝陆时雍说,诗“有韵则生,无韵则死。有韵则雅,无韵则俗。有韵则响,无韵则沉。有韵则远,无韵则局。物色在于点染,意态在于转折,情事在于犹夷,风致在于绰约,语气在于吞吐,体势在于游行,此则韵之所由生矣。”

忆秦娥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

阙。

8、意象

意象,作为一个心理学术语,是指有关过去的感受上、知觉上的经验在心中的重现和回忆。在心理学中,意象并不一定是一种视觉形象,或者说不仅仅是一种视觉形象,它还可以是动觉的、嗅觉的、触觉的、味觉的等等。作为诗学术语的意象,则是指通过审美思维创造出来的,融会了主体意趣的形象。诗中的意象自然不是,至少不仅仅是诗人对于过往形象的记忆的一种重现和描绘。它是诗人“心物交融”的产物,是“人心营构之象”即艺术创造的产物。从最一般的层面上理解,这种“人心营构之象”也就是一种表意之象,它是诗人主观的“意”和真切可感的客观的“象”的融合,诗的文本意义正是通过意象的创造而得到传达的。在这里,“象”实际上成为“意”的载体。

9、意象迭加

所谓意象迭加,也就是两个意象不加评论地并在一起,成为一个迭合在一起的意象,由此产生一种新的效果。正如我们在《意象》一篇中已经看到的,通过一项的创造来实现诗的审美传达,本来就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一个重要特征,而意象并置或者意象迭加的手法,在中国古典诗词创作中也多被使用,如白居易《长恨歌》中的“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如贺铸《春玉案?横塘路》中的“若问闲愁

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些诗句。

10、语境

所谓语境,就是指赋予语词或文句以意义的言语环境。

从狭义上说,语境首先是指我们通常所说的上下文,即决定某个语词特殊意蕴的同一诗行、邻近诗行乃至整首诗中的其他语词,或文本设定的情境。

从广义上说,决定文本语义传达的语境,还应该包括文本出现时的那个时期中一切与我们要作出解释的这个语词有关的事情,同时也包括特定文词在一个文化史中被使用所形成的意义的历史“累积”。用英国文学理论家瑞恰兹的话说就是:“‘语境’是用来表示一组同时再现的事件的名称,这组事件包括我们可以选择作为原因和结果的任何事件以及那些所需要的条件。”

语境是现代意义理论十分关注的问题。现代英美新批评派诗歌语言研究的奠基者瑞恰兹,甚至将语境理论作为现代诗歌语义学研究的核心。这是有道理的。由于文学语言不是以其辞典义,而是以其情境内涵与读者发生交流的,因此,在文学文本中,“语境赋予特殊的字眼、意象或陈述语以意义。”反过来说,任何一个我们在文学阅读过程中必须关注,并必须做出意义解读的语词、意象或陈述,之所以具有某种意义,都是因为有语境的支持,“甚至特殊因素的‘意义’都

受语境的修饰”。

11、用典

用典,亦称用事,是指将历史上的典故翻新化入“当下”诗文文本当中,借以表达某种不便明言或难以明言的意思,抒发某种特定的感情。从深层看,诗中用典,自然与诗歌文本自身的美学特质有关。诗须凝炼,诗语须精粹隽永以求言近而旨远。这是我们都知道的。而就另一方面而言,由于诗人创作时的“现时”语境的限制,更由于诗人的内心体验本身具有微妙而难以言传的复杂性,又使诗人难以通过一般的言说来完成自己的传达。这使得诗必须有自己的语言传达方式。在漫长的艺术实践中,诗人们在找到许多其他诗歌表现手法的同时,也找到了“用典”。诗中所用典故的类型,大体包括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或者前人已有的诗文成句。这些典故经过历史流传,一方面为人们熟知且意义大体固定,另一方面,由于不同时代的使用、诠释,其意义也会得到不断丰富,大多显得涵蕴深厚而凝炼警策。典故所具有的这一特点,以及典故借助语言在历史流传过程中形成的历史互文性,使它能够承担起帮助诗人完成特定命意的传达的任务。因此,用典实际上是中外诗家都喜爱的一种表意方式。

从诗法的角度看,诗中用典须切时切境切事切人,即与诗的命意情境诗人所要传达的情感及抒情对象相互吻合,浑化于诗境之中而不落痕迹,即所谓“令事如己出,天然浑厚”。其最高境界,自然是要使典故在经过诗人主观情感的浸润之后,“化”为诗境的有机组成部

分。这种情况,同时也造成诗歌文本中典故内蕴的复杂性。化为诗境有机组成部分的典故,即有诗人对于其原意,或者其在历史流传过程中发生的“转义”的借用,也有诗人在当下语境中赋予它的新的内涵。地昂的历史内涵和当下语境中产生的新意,相互参照、相互发明,构成一个新的表意系统。因此,对于地昂原意的追寻和诗人择典使用时下语境的重建,也就成了解读此类诗歌文本的关键。

诗歌的用典,“有直用其事者”,亦“有反其意而用之者”。所谓“直用事”,即将典故原意直接化入当下文本,如辛词中的“我最怜君中宵舞”和“看试天,补天裂”就是典型的“直用事”。热“反其意而用之”,是将典故原意加以改变的化入诗中。典故的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句,原典出自陆贾《新语?慎微》:“故邪臣之敝贤,犹浮云之障日也。”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敝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正用此典,而王安石则“反其意”为不畏浮云遮挡。本节所选辛词中的“汉血盐车”“千金市骨”亦有“反其意而用之”的意味。在解读诗词中的典故时,这种“正”用或“反”用的情况,也是应该给与注意的。

12、电影艺术的特点

电影艺术是运用画面构图、镜头、蒙太奇、光影、色彩、声音等手段塑造艺术形象、表现审美情感的艺术样式。其特点主要是:

A、造型性与运动性

视觉造型性:艺术均具有造型性,如文学,音乐等,而电影、电

视是看的,强调其视觉造型性。电影艺术是视听结合而以视觉为主的银屏艺术,主要以直观的视觉形象诉诸观众。电影的视觉造型性的核心因素是画面构成的造型。

永恒运动性:电影是运动的视觉艺术,是最能表现出活动的视觉形象画面的艺术,通过运动的画面表现运动的人与事(活动照相术)。具体包括:(A)被摄对象的运动性;(B)摄影机的运动:推拉摇移跟与变焦;(C)被摄对象与摄影机的复合运动;(D)蒙太奇运动。

B、逼真性与假定性

逼真性:视觉的逼真感,银幕上的一切视觉元素都要真实、具体和生活化。

假定性:艺术虚构、艺术虚拟、艺术真实。具体包括:(A)角色的假定;(B)故事情节的假定;(C)场景的假定。

C、时空性与综合性

时空性:电影艺术中时空转换灵活自由、手法多样,可以逼真、直观地体现时空关系,具有极大的自由度与丰富性。电影空间是影像的三维立体与银幕二维平面虚实交叉的复合体。

综合性:

(A)艺术上的综合。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乔托?卡努杜于1911年发表《第七艺术宣言》,在世界电影史上第一次宣称电影是一种艺术,从此,“第七艺术”成为电影艺术的同义语。作为第七艺术的电影,是把静的艺术和动的艺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造型艺术和节奏艺术全都包括在内的一种综合艺术。

(B)艺术与科技的综合。从黑白、无声到有声、彩色、宽荧幕、3D等,电影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电影科技的发展史。

(C)创作力量的综合。电影和电视剧制作所包括的最主要专业职位:编剧、摄像、演员、导演、制片人、场记、美工、灯光、话筒、道具、后期编辑、特效制作人员等等。其中编剧、导演、摄像、制片人和后期编辑是最重要的。

13、电影文学文本的特点

A、视觉性

电影是以视觉为主、视听结合的艺术形式,文学剧本用文学所描写的形象要能够鲜明地体现出视觉形象,具有具体实在的视象性。

B、动作性

文学剧本对人物的描写要具有清晰、丰富的动作的描写。

C、蒙太奇结构

文学剧本要以蒙太奇结构呈现。

蒙太奇(Montage)在法语是"剪接"的意思,但到了俄国它被发展成一种电影中镜头组合的理论。蒙太奇一般包括画面剪辑和画面合成两方面,画面剪辑:由许多画面或图样并列或叠化而成的一个统一图画作品,画面合成:制作这种组合方式的艺术或过程。电影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叙述情节,刻画人物。

蒙太奇就是根据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观众的心理顺序,将一

部影片分别拍摄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照原定的构思组接起来。一言以蔽之:蒙太奇就是把分切的镜头组接起来的手段。由此可知,蒙太奇就是将摄影机拍摄下来的镜头,按照生活逻辑,推理顺序、作者的观点倾向及其美学原则联结起来的手段。首先,它是使用摄影机的手段,然后是使用剪辑的手段。当然,电影的蒙太奇,主要是通过导演、摄影师和剪辑师的再创造来实现的。

14、电影镜头的类别

电影镜头是按银幕框架内容包含的主题的多少来决定的。

在实际应用中,如何取景差别很大。总的来说,镜头的远近取决于画面中人物的多少。

电影镜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六类:

(1)大全景。摄制大全景时摄影机放在远处,常用于拍摄外景,以显示现场的大部分。这类镜头在史诗片、西部片、战争片、日本武士片和历史片。善于使用大全景镜头的艺术家都拍摄史诗风格的影片。

(2)全景。全景的范围约等于剧院中观众与舞台之间的距离。

(3)全身镜头。全景镜头中距离最近的称为全身镜头,所摄的范围可包含人的全身,即画面的上方为人的头部,底部为人的脚部。卓别林的滑稽喜剧电影常用这类镜头,因为这最适宜于演出显示全身姿态的哑剧,同时观众也还能看清演员的面部表情。

(4)中景。中景只照到人物的膝盖或腰部。在展示情节、作为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试题全

名词解释 1. 环境问题の概念 广义: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の生存和发展の一切客观存在の问题。 狭义:由于人类の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の一切问题。2. 大气恒定组分:在地球表面上任何地方(约90 km以下の低层大气)其组成几乎是可以看成不变の成分。主要由氮(78.09%)、氧(20.94%)、氩(0.93%)组成,这三者共占大气总体积の99.96%。此外,还有氖、氦、氪、氙、氡等少量の稀有气体。 3.大气污染:大气中一些物质の含量超过正常本底含量,以至破坏人和生态系统の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生态和材料造成危害の现象。 4.TSP:总悬浮颗粒物,悬浮于空中,粒径为0.02~100μmの颗粒物。 5.PM2.5:可入肺颗粒物,悬浮于空中,粒径小于等于2.5μmの颗粒物。6.干洁空气:自然大气(不包括不定组分)中除去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外の整个混合气体,即大气组成中の恒定组分和可变组分中の二氧化碳和臭氧,简称干空气 7.光化学反应:一个原子、分子、自由基或离子吸收一个光子引起の反应。 8. 水体:地表水圈の重要组成部分,指の是以相对稳定の陆地为边界の天然水域,包括有一定流速の沟渠、江河和相对静止の塘堰、水库、湖泊、沼泽,以及受潮汐影响の三角洲与海洋。 9.水体污染:污染物进入水体中,其含量超过水体の自然净化能力,使水质变坏,水の用途受到影响。

10.水体富营养化:通常是指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封闭性或半封闭性水体,由于生物营养元素の增加,促进藻类等浮游生物の异常增殖,使水质恶化の现象,是一种生态异常现象。这种现象在江河、湖泊中称为“水华”,在海洋上称为“赤潮”。 11.生物化学需氧量(BOD) 定义:在好氧条件下,水中有机物由好氧微生物进行生物氧化,一定时间内单位体积水中有机污染物所消耗の氧量,测定结果以氧含量表示,单位为mg/L。 12.化学需氧量(COD) 定义:在一定条件下,由强氧化剂(重铬酸钾)对水中有机物进行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の氧化剂量换算成氧气量即为化学需氧量,测定结果以氧含量表示,单位为mg/L。 13.氧垂曲线:水体受到污染后,水体中の溶解氧逐渐被消耗,到临界点后又逐步回升の变化过程。 14.环境背景值:环境中诸要素,如大气、水体、土壤以及植物、动物和人体组织等在正常情况下,化学元素の含量及其赋存形态。 15.土壤净化:土壤本身通过吸附、分解、迁移、转化,而使土壤中污染物の浓度降低或消失の过程。 16.潜性酸度:指土壤中交换性氢离子、铝离子、羟基铝离子被交换进入溶液后引起の酸度,以100g烘干土中H+の摩尔数表示,包括交换酸和水解酸。 17.土壤污染:污染物进入土壤并在土壤中不断累积,当其达到一定数量

电力电子技术的实际应用(读书笔记)

电力电子技术的实际应用 摘要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时代的高速发展,电力电子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诞生并被迅速应用于电力电子领域中,已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已对输变电系统性能将产生巨大影响。目前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已涉及电力系统的各个方面,包括发电环节、输配电系统、储能系统等等。电力电子技术是使用电力电子器件(如晶闸管,GTO,IGBT等)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的技术,其发展在优化电能使用、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机电一体化等新兴产业、扩大电网规模和功能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将重点介绍电力电子技术在电 理网络中的应用。 关键字:电力电子技术、输配电系统、晶闸管、电力网络。 在电气工程领域,电力电子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因其在电力领域中起到的巨大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晶闸管等电力器件的发明并被应用于电力领域,正式标志着电力电子技术被应用于电力系统,其在全球电力领域的发展中,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电力电子技术主要应用于电力领域中的电力系统中。电力系统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其功能就是产生电能,再经输电系统、变电系统和配电系统将电能供应到用户。为了实现此功能,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保证了用户能够获得安全、经济、优质的电能。 电力电子技术最初应用到电力领域的历史最早是在20世纪50年代利用不可控器件二极管构成的整流器来替代直流发电机对同步发电机进行励磁调节。随后出现的利用半控器件晶闸管构成的可控整流器更是为发电机的励磁提供里一个快捷有效的控制手段,从根本上改变了发电机的动态和静态性能,有效的改善了系统的稳定性。 在当前大范围使用的电力系统中,通常都是以固定的电压和频率来向用户提供交流电能的(例如我国使用220V、50Hz的交流电),但是最终的用户需要的电能可能形式会有着各式各样的差别,可能是不同频率的交流电、可能是同频率但电压不同的交流电也可能是直流电等等、如果这些要由普通的常规电力系统器件来完成,例如使用变频器,变压器和整流器等,这就需要大量的此类设备,且还要根据不同用户的要求而使用不同的器件,这是很不经济的,也不可能实现。而电力电气器件可以作为电力系统和用户之间的接口,通过受控的开关作用对系统输送到用户的电能进行不同的变换来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故而自其问世以来,就被广泛的应用在电力领域的各个角落。 在电力领域中,实现常规电流变换的装置包括:整流器、逆变器、交流变换器和斩波器四种基本类型。整流器是利用电力电子器件的单向导电性和可控性将交流电能转换为可控的直流电能的变流装置;逆变器是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的装置;交流变换器是把一种交流电能变换为另一种交流电能的装置;斩波器是把一种直流电脑变为另一种直流电能的装置。

英国文学选读课后复习资料

英国文学选读 Of Studies P18 1.We are now living in the age of “information explosion”. What lessons can we learn from Bacon’s< of studies> in our access to information? Our planet is developing forward. The fast-moving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kes it more convenient for students to get sufficient and effective information by countless ways. That is the external condition for our study, which we can appropriately make full use of. But what we have to keep in mind is that the eternal master of study is no one but ourselves in the process of studying. 2.In what sense does reading make a full man? Reading makes a full man. Histories make men wise, poets, witty; the mathematics, subtle; natural philosophy, deep; moral, grave; logic and rhetoric, able to contend. Reading histories makes people learn lessons from the ancient time, avoid making the same mistakes and predict the development of things. People who read histories will be wiser than these who just act according to their own preferences without learning from histories. Reading poem s makes people learn the beauty of language, the beautiful classical style of art and live a poetic life. People who read poems will be wittier than these who haven’t feel the beautiful mood and pure life. Reading mathematics makes people focus on the accurate calculation, develop a scientific attitude, and form a pragmatic spirit. People who read mathematics will be more subtle to consider things from all aspects and do things from the drop carefully than these who don’t read. Reading natural philosophy makes people pursue truth, explore the unknown mystery, and practice actively. People who read natural philosophy will be deeper than these who don’t learn the theory of reflecting the truth. Readingmoral makes peopl e learn the way of harmony living, form the principle of ethical behaviors and develop correct outlooks on values. People who read moral will be graver than these who behave without correct principles and can’t deal with different relationships.Reading log ic makes people master the rules of thinking, dealing with different things and exploring objective reality. People who read logic will be more contend to have clear ideas, mater the principles of objective truth than these who don’t act according to rules. Different kinds of reading materials play different roles in making a full man. People should get into different reading fields and train themselves to become a comprehensive talent. Reading will do good to one’s physical health according to some reading materials of physical training. What’s more important, reading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logic thinking and morality. People can be called a full man on condition that they have fine quality, delicate self-cultivation and strict morality. Try to read extensively and become a full man . Poems: Hamlet P8 1.Why is sleep so frightening, according to Hamlet, since it can “end” the heartache and the thousand natural shocks”?Nobody can predict what he will dream of after he falls asleep. Death means the end of life, you may go to or unknown world and you can’t comeback,. If he dies, Hamlet 's can't realize his will. Though “sleep” can end the heartache and the thousand natural shocks, it is a state of mind.

电力电子技术-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及重点难点内容分析 第一章电力电子器件的原理与特性 1、本章学习要求 1.1 电力电子器件概述,要求达到“熟悉”层次。 1)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概况及其发展趋势。 2)电力电子器件的分类及其各自的特点。 1.2 功率二极管,要求达到“熟悉”层次。 1)功率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主要参数和主要类型。 2)功率二极管额定电流的定义。 1.3 晶闸管,要求达到“掌握”层次。 1)晶闸管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伏安特性。 2)晶闸管主要参数的定义及其含义。 3)电流波形系数k f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4)晶闸管导通和关断条件 5)能够根据要求选用晶闸管。 1.4 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要求达到“熟悉”层次。 1)GTO的工作原理、特点及主要参数。 1.5 功率场效应管,要求达到“熟悉”层次。 1)功率场效应管的特点,基本特性及安全工作区。 1.6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要求达到“熟悉”层次。 1)IGBT的工作原理、特点、擎住效应及安全工作区。 1.7 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简介,要求达到“熟悉”层次。 2、本章重点难点分析 有关晶闸管电流计算的问题: 晶闸管是整流电路中用得比较多的一种电力电子器件,在进行有关晶闸管的电流计算时,针对实际流过晶闸管的不同电流波形,应根据电流有效值相等的原则选择计算公式,即允许流过晶闸管的实际电流有效值应等于额定电流I T对应的电流有效值。 利用公式I = k f×I d = 1.57I T进行晶闸管电流计算时,一般可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已知晶闸管的实际工作条件(包括流过的电流波形、幅值等),确定所要选用的晶闸管额定

自考环境科学概论试题-赢在路上

一、单项选择题 1. 从引起环境问题的根源考虑,由自然力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 A.原生环境问题B.次生环境问题C.环境污染D.生态破坏 2. 属于大气污染的人为污染源是【】 A.火山喷发B.自然尘埃C.工业排放D.海浪飞沫 3. 我们看到某些冰箱上附有绿色标志,意指其较少的使用了【】 A.CO2B.CH4C.绿色物质D.氯氟烃 4. 保护臭氧层的公约是【】 A.《维也纳保护臭氧层公约》B.《长程越界空气污染公约》 C.《气候变化框架公约》D.《巴塞尔公约》 5. 与水体的富营养化有关的是【】 A.核试验B.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C.酸雨D.大量施用农田化肥 6. 《巴塞尔公约》控制的是【】 A.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B.生活垃圾的越境转移 C.固体废物的越境转移D.工业废物的越境转移 7. 交通噪声占城市环境噪声的【】 A.30% B.50% C.70% D.100% 8. 按照危险废物转移的国际条约是【】 A.《21世纪议程》B.《巴塞尔公约》C.《开罗宣言》D.《东京宣言》9. 下述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属于就地保护的是【】 A.自然保护区B.植物园C.动物园D.树木圆 10. 属于可更新资源的是【】 A.石油B.森林C.矿石D.风力 11. 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属于哪种污染【】 A.物理B.化学C.生物D.物理化学 12. 无机汞在水环境中,在微生物作用下,可转化为毒性更强的【】 A.金属汞B.汞的化合物C.汞的络合物D.甲基汞 13. 全球变暖会导致降水带的移动,一般会使低纬度地区现有雨带的降水量会【】A.增加B.减少C.不变D.异常变化

14. 在总悬浮颗粒物中一般直径大于10μm的粒子是【】 A.飘尘B.降尘C.细颗粒物D.粗颗粒物 15. 平流层臭氧吸收【】 A.紫外线辐射B.红外线辐射C.γ射线辐射D.α射线辐射 16. 如果地球森林大面积消失,下列可能发生的是【】 A.CO2增加B.SO2减少C.O3减少D.NOx减少 17. 引起赤潮的原因是【】 A.氰化物污染B.毒物污染C.陆源N、P超标排放D.塑料垃圾 18. 衡量噪声强弱的物理量是【】 A.频率B.声强C.声压级D.噪声级 19. 堆肥化属于固体废物一般处理的【】 A.预处理技术B.焚烧热回收技术C.热解技术D.微生物分解技术 20. 下列属于不可更新资源的是【】 A.石油B.森林C.草原D.太阳能 21. 解决近代城市中的环境问题,可采取【】 A.编制生态规划B.生态工艺C.生态农场D.无污染工艺 22. 下述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属于野生植物迁地保护的是【】 A.自然保护区B.植物园C.动物园D.风景名胜区 23. 按范围划分,离人类最近的环境是【】 A.聚落环境B.地理环境C.地质环境D.宇宙环境 24. 通常所说的工业“三废”是指【】 A.废气噪声废水B.废水废渣噪声C.废气噪声废渣D.废水废气废渣 25. 可对植物叶片产生覆盖作用的大气污染物是【】 A.颗粒物B.SO2C.NO2 D.PAN 26. 目前被认为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是【】 A.CO2B.氟氯烃C.石油D.煤 27. 微波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通过【】 A.加热作用B.反射作用C.穿透作用D.中毒作用

电力电子技术期末复习考卷综合

一、填空题: 1、电力电子技术的两个分支是电力电子器件制造技术和 变流技术 。 2、举例说明一个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实例 变频器、 调光台灯等 。 3、电力电子承担电能的变换或控制任务,主要为①交流变直流(AC —DC )、②直流变交流(DC —AC )、③直流变直流(DC —DC )、④交流变交流(AC —AC )四种。 4、为了减小电力电子器件本身的损耗提高效率,电力电子器件一般都工作在 开关状态,但是其自身的功率损耗(开通损耗、关断损耗)通常任远大于信息电子器件,在其工作是一般都需要安装 散热器 。 5、电力电子技术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为避免功率损耗过大,电力电子器件总是工作在开关状态,其损耗包括 三个方面:通态损耗、断态损耗和 开关损耗 。 6、通常取晶闸管的断态重复峰值电压UDRM 和反向重复峰值电压URRM 中较 小 标值作为该器件的额电电压。选用时,额定电压要留有一定的裕量,一般取额定电压为正常工作时晶闸管所承受峰值电压的2~3倍。 7、只有当阳极电流小于 维持 电流时,晶闸管才会由导通转为截止。导通:正向电压、触发电流 (移相触发方式) 8、半控桥整流带大电感负载不加续流二极管电路中,电路可能会出现 失控 现象,为了避免单相桥式 半控整流电路的失控,可以在加入 续流二极管 来防止失控。 9、整流电路中,变压器的漏抗会产生换相重叠角,使整流输出的直流电压平均值 降低 。 10、从晶闸管开始承受正向阳极电压起到施加触发脉冲止的电角度称为 触发角 。 ☆从晶闸管导通到关断称为导通角。 ☆单相全控带电阻性负载触发角为180度 ☆三相全控带阻感性负载触发角为90度 11、单相全波可控整流电路中,晶闸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 2√2U1 。(电源相电压为U1)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中,晶闸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 。(电源相电压为U 2) 12、四种换流方式分别为 器件换流 、电网换流 、 负载换流 、 强迫换流 。 13、强迫换流需要设置附加的换流电路,给与欲关断的晶闸管强迫施加反压或反电流而关断。 14、直流—直流变流电路,包括 直接直流变流电路 电路和 间接直流变流电路 。(是否有交流环节) 15、直流斩波电路只能实现直流 电压大小 或者极性反转的作用。 ☆6种斩波电路:电压大小变换:降压斩波电路(buck 变换器)、升压斩波电路、 Cuk 斩波电路、Sepic 斩波电路、Zeta 斩波电路 升压斩波电路输出电压的计算公式 U= 1E β=1- ɑ 。 降压斩波电路输出电压计算公式: U=ɑE ɑ=占空比,E=电源电压 ☆直流斩波电路的三种控制方式是PWM 、 频率调制型 、 混合型 。 16、交流电力控制电路包括 交流调压电路 ,即在没半个周波内通过对晶闸管开通相位的控制,调节输出电压有效值的电路, 调功电路 即以交流电的周期为单位控制晶闸管的通断,改变通态周期数和断态周期数的比,调节输出功率平均值的电路, 交流电力电子开关即控制串入电路中晶闸管根据需要接通或断开的电路。

英国文学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英国文学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1.英国最早的居民:凯尔特人Celts 2.英语语言起源于盎格鲁萨克斯ANGLO-SAXON部落融合统一之后,发展于诺曼征服Norman Conquest之后。 3.古代文学两个分支(异教徒文学Pagan和基督文学Christian);BEOWULF文学地位(英国的民族史诗national epic of England),人物角色(Beowulf,Grendel, Grendel's mother, Fire Dragon,Wiglef),修辞手法(头韵法alliteration,暗喻metaphor,低调陈述understatement) 4.诺曼征服人物William the Conqueror,骑士Romance文学年代(中世纪14th-16TH), 《高文和绿衣骑士的故事》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亚瑟王传说最佳作品)P.21选段,反映的是英国的故事matters of Britain。骑士的优良传统美德(忠诚loyalty) 5.威廉朗莱德William Langland作品《耕者皮尔斯》Piers the Plowman(十四世纪以梦境dream vision呈现的作品)

6.乔叟Chaucer地位(诗歌之父Father of English Poetry),主要作品The Canteberry Tales,文学贡献(英雄双行体Heroic Couplet,净化purified LONDON 音dialect),葬于西敏寺大教堂Westminster Abbey,为此建立诗人角Poet's Corner;《坎特伯雷故事集》主要人物(32 朝圣者pilgrims),选作P45(时间April,地点Tabard Inn,人物,巴斯妇人的故事Wife of Bath),抑扬五步格iambic pentameter (轻音unstressed syllable+重音stressed syllable) 7.实行政教分离者(亨利八世Henry VIII)Religious Reformation:The King broke off with the Pope. 8.托马斯摩尔Thomas More的《乌托邦》Utopia,宣扬财产property与困境poverty 分离和建立理想国度ideal state。 9.托马斯怀亚特Thomas Wyatt把十四行诗sonnet引入英国,分离为莎士比亚体Shakespearian Sonnet和斯宾塞体Spencerian Sonnet,十四行诗源于意大利

环境科学概论试卷 B卷 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试卷 B卷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试卷(B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多选) 1、那两种汞化物毒性最大1.4 (1)HgO(2)Hg2Cl2(3)Hg(4)Hg(CH3)2 2、生态工程的特点与优势1.2 (1)资源低消耗(2)成本多效益(3)设计多样化(4)工程人为化 3、全球环境变化中次生环境问题1.3(1)酸雨污染(2)水土流失(3)生物多 样性锐减(4)海洋资源保护 4、复合污染生态效应机制1.4 (1)协作作用(2)相互作用(3)降低作用(4)独立作用 5、环境科学数据的重要来源1.3 (1)环境监测(2)网络(3)科技期刊(4)学术讲座 6、河流环境监测点的设置原则3.4 (1)城市污染(2)面源污染(3)河流的宽度(4)河流的深度与流速 7、有效预防污染最重要的手段2.4 (1)污染控制技术(2)法律与法规(3)环境经济手段(4)公众参与 8、空气污染指数的监测指标1.2 (1)TSP(2)NOX(3)灰尘(4)病毒 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1.4 (1)节约资源与能源(2)推行污染治理与管理(3)制定法律与法规(4)绿 色生活方式 10、与绿色核算相比经济核算的不足:1.4 没反映自然资源的消耗(2)计算成本不准确(3)没有计算人类的消费(4)(1)

环境成本费用 二、名词解释(任选3题,每题6分,共18分) 1、有机污染物与POPs 有机污染物是指由人为因素产生并排放到环境中,由于超出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而累积,达到一定浓度,对环境及人体健康带来影响并造成危害的有机物质。 POPs,持久性有机物,是指一类具有半挥发性、难降解、高脂溶性等理化性质,可进行远距离甚至全球尺度的迁移扩散,并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浓缩累积,对人体和生态环境产生毒性影响的有机污染物。 2、全球环境变化与温室效应 全球环境变化是指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所导致的全球环境问题及其相互作用。 温室效应是指温室气体如CO2、CH4、N2O、O3、CFCS、O3等物质允许太阳的短波辐射通向地表,而部分吸收地表长波辐射,使大气具有与温室中玻璃相类似的特性,即温室效应。 3、污染物河口扩散模式与海水入侵 污染物河口入海的扩散模式:p233 由河口向海湾的流线多呈喇叭状,在稳定条件下,污染物以半圆形散布。设各个方向上的扩散系数相等,连续流入的污染物浓度为p0,则在半径为r处的污染物浓度。 海水入侵:指河口生态系统由于入海水量的不足或断流,导致咸淡水平衡被打破,使海水倒灌,影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水量、水沙平衡,同时也会影响能量和物质的平衡,产生生态退化和环境恶化和地下水咸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 4、生态系统结构与景观

电力电子实训心得体会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总结 随着大功率半导体开关器件的发明和变流电路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利用这类器件和电路实现电能变换与控制的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横跨电力、电子和控制三个领域,是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础之一,是弱电子对强电力实现控制的桥梁和纽带,已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国防、交通、能源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电气工程中的基础电子技术。 本学期实验课程共进行了四个实验。包括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实验,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实验,三相半波有源逆变电路实验,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 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实验 实验目的 (1)熟悉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 (2)掌握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基本调试步骤。 实验线路及原理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利用单结晶体管(又称双基极二极管)的负阻特性和rc充放电特性,可组成频率可调的自激振荡电路。v6为单结晶体管,其常用型号有 bt33和bt35两种,由等效电阻v5和c1组成rc充电回路,由c1-v6-脉冲变压器原边组成电容放电回路,调节rp1电位器即可改变c1充电回路中的等效电阻,即改变电路的充电时间。由同步变压器副边输出60v的交流同步电压,经vd1半波整流,再由稳压管v1、v2 进行削波,从而得到梯形波电压,其过零点与电源电压的过零点同步,梯形波通过r7及等效可变电阻v5向电容c1充电,当充电电压达到单结晶体管的峰值电压up时,v6导通,电容通过脉冲变压器原边迅速放电,同时脉冲变压器副边输出触发脉冲;同时由于放电时间常数很小,c1两端的电压很快下降到单结晶体管的谷点电压uv,使得v6重新关断,c1再次被充电,周而复始,就会在电容c1两端呈现锯齿波形,在每次v6导通的时刻,均在脉冲变压器副边输出触发脉冲;在一个梯形波周期内,v6可能导通、关断多次,但对晶闸管而言只有第一个输出脉冲起作用。电容c1的充电时间常数由等效电阻等决定,调节rp1电位器改变c1的充电时间,控制第一个有效触发脉冲的出现时刻,从而实现移相控制。 实验内容 (1)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调试。 (2)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各点电压波形的观察。 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实验 实验目的 1、熟悉强电实验的操作规程; 2、进一步了解晶闸管的工作原理; 3、掌握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4、了解不同负载下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工作情况。 实验原理 1、晶闸管的工作原理晶闸管的双晶体管模型和内部结构如下:晶闸管在正常工作时,承受反向电压时,不论门极是否有触发电流,晶闸管都不会导通。当承受正向电压时,仅在门极有触发电流的情况下晶闸管才能开通。晶闸管一旦导通,门极就失去控制作用。要使晶闸管关断,只能使晶闸管的电流降 到接近于零的某一数值一下。 2.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电阻性负载) 2.1电路结构若用晶闸管t替代单相半波整流电路中的二极管d,就可以得到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主电路。变压器副边电压u2为50hz正弦波,负载 rl为电阻性负载。 三相半波有源逆变电路实验 实验目的 1、掌握三相半波有源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验证可控整流电路在有源逆变时的工作条件,并比较与整流工作时的区别。

英国文学选读试题资料

一 1. What is the name of Miss Havisham’s manor? (A) Satis House (B) Lockmont (C) Larchmont (D) Satyr House 2. In what region of England are the marshes of the novel found? (A) Sussex (B) Wessex (C) Kent (D) Gloucestershire 3. How old is Pip when Magwitch returns to his life? (A) 9 (B) 23 (C) 18 (D) 7 4. In what publication was Great Expectations originally serialized? (A) Home and Away (B) The English Almanac (C) Simple Wisdom (D) All the Year Round 5. To what genre of fiction, defined by its depiction of a character’s growth from childhood to adulthood, does Great Expectations belong? (A) Bildungsroman (B) Kunstlerspiegel (C) Mannerism (D) Victorian paternalism 6. Who is Pip’s tutor in London? (A) Harold Pocket (B) Walter Pocket (C) Herbert Pocket (D) Matthew Pocket 7. Who is Estella’s father? (A) Compeyson (B) Magwitch (C) Joe (D) Jaggers 8. What action does Jaggers perform obsessively? (A) He straightens his necktie (B) He adjusts his hair (C) He signs his name (D) He washes his hands 9. What is Pip’s reaction to Joe’s visit to him in London? (A) Embarrassment (B) Joy (C) Anger (D) Resignation 10. Who takes credit for Pip’s rise in social status? (A) Mrs. Joe (B) Joe (C) Pumblechook (D) Biddy 11. Who is responsible for the attack on Mrs. Joe? (A) Magwitch (B) Orlick (C) Compeyson (D) Pip 12. For most of the novel, whom does Pip suspect of being his secret benefactor? (A) Jaggers (B) Magwitch (C) Joe (D) Miss Havisham 13. What name does Wemmick call his elderly father? (A) “Aged Parent” (B) “Venerable Ancestor” (C) “Decrepit Sire” (D) “Old Feller” 14. Who tells Pip that Compeyson was Miss Havisham’s fiancé? (A) Wemmick (B) Estella (C) Herbert (D) Magwitch 15. What is Herbert’s nickname for Pip? (A) Haydn (B) Handel (C) Mendelssohn (D) Salieri 16. Where does Pip first encounter Magwitch? (A) The river (B) Mrs. Joe’s house (C) The smithy (D) The churchyard 17. Who is the “pale young gentleman”? (A) Wemmick (B) Herbert (C) Jaggers (D) Startop 18. Whom does Estella marry? (A) Startop (B) Pip (C) Drummle (D) Herbert

电力电子技术复习要点

电力电子技术复习要点 第一章 电力电子器件及其应用 一、一般性概念 1、什么是场控(电压控制)器件、什么是电流控制器件?什么是半控型器件?什么是全控型器件?什么是复合器件? 2、波形系数的概念,如何利用波形计算相关的平均值、有效值 3、什么是器件的安全工作区,有何用途? 4、什么是器件的开通、关断时间,器件开关速度对电路工作有何影响? 二、二极管 1、常用二极管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2、二极管额定电流、额定电压的概念,如何利用波形系数选择二极管额定电流? 三、晶闸管 1、晶闸管的开通、关断条件、维持导通的条件 2、维持电流、擎住电流的概念 3、晶闸管额定电流、额定电压的概念,如何利用波形系数选择晶闸管额定电流? 四、GTR 1、GTR 如何控制工作? 2、GTR 正常工作对控制电流有何要求?为什么? 3、GTR 的安全工作区有何特别?什么是二次击穿现象,有何危害? 4、GTR 额定电流、额定电压的概念,如何利用波形系数选择GTR 额定电流? 五、MOSTFET 、IGBT 1、MOSTFET 、IGBT 如何控制工作? 2、MOSTFET 、IGBT 正常工作对控制电压有何要求?为什么? 3、MOSTFET 、IGBT 额定电流、额定电压的概念,如何利用波形系数选择MOSTFET 、IGBT 管额定电流? 六、如何设计RCD 缓冲电路的参数?各个约束条件的含义?如果增加m ax dt dU 、 瞬态冲击电流I max 限制,其约束条件如何表达?

第二章直流―直流变换电路 一、基本分析基础 1、电路稳态工作时,一个周期电容充放电平衡原理 2、电路稳态工作时,一个周期电感伏秒平衡原理 3、电路稳态工作时,小纹波近似原理 二、Buck、Boost、Buck-Boost、Flyback、Forward电路 1、电感电流连续时,电路稳态工作波形分析 2、利用工作波形分析计算输入输出关系 3、开关元件(VT、VD)的峰值电流、额定电流、承受的电压如何计算? 4、输出纹波如何计算? 第三章直流-交流变换电路 一、单相方波逆变电路 1、单相方波逆变电路控制规律、工作波形分析 2、利用波形分析计算单相方波逆变电路输入电流、电压、功率和输出的电流、 电压、功率 3、单相方波逆变电路移相调压、矩形波调制调压的原理 二、单相SPWM逆变 1、SPWM调制的原理 2、自然采样法、规则采样法、同步调制、异步调制、分段同步调制、幅度调制 比、载波比(频率调制比)的概念 3、桥式电路双极性SPWM逆变的控制方法、输入输出电压关系、如何实现输出 基波的调频调压 4、桥式电路单极性倍频SPWM逆变的控制方法、输入输出电压关系、如何实现 输出基波的调频调压 三、三相逆变 1、三相方波逆变的控制原理、纯电阻负载工作波形分析 2、三相方波逆变纯电阻负载输入、输出的电流、电压、功率计算 3、三相SPWM逆变的控制原理,纯电阻负载工作波形分析

电力电子技术复习提纲

《电力电子技术》复习提纲 期末考试: 总成绩分配比例:平时10%+实验20%+期末70% 题型:填空、简答、计算、分析题(1308、1309) 第一章绪论 本章要点:1、电力电子技术概念。 2、电力变换的种类。 1电力电子技术定义:是使用电力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的技术,是应用于电力领域的电子技术,主要用于电力变换。 2 电力变换的种类: (1)交流变直流AC-DC:整流 (2)直流变交流DC-AC:逆变 (3)直流变直流DC-DC:一般通过直流斩波电路实现 (4)交流变交流AC-AC:一般称作交流电力控制 3 电力电子技术分类:分为电力电子器件制造技术和变流技术 4.电力电子技术的诞生1957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研制出第一个晶闸管,1904年出现电子管,1947年美国著名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晶体管。 5 电子技术分为信息电子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信息电子技术主要用于信息处理,电力电子技术主要用于电力变换。 第2章电力电子器件 本章要点:1、电力电子器件的分类。 2、晶闸管的基本特性和主要参数(额定电流和额定电压的确定)。 3、全控型器件的电气符号。 复习参考:P42 2、3、4 1、电力电子器件一般工作在开关状态。 2、通常情况下,电力电子器件功率损耗主要为通态损耗,而当器件开关频率较高时,功率损耗主要为开关损耗。 3、电力电子器件组成的系统,一般由控制电路、驱动电路、主电路三部分组成,由于电路中存在电压和电流的过冲,往往需添加保护电路。 4、按内部电子和空穴两种载流子参与导电的情况,电力电子器件可分为单极型器件、双极型器件、复合型器件三类。 5、按照驱动电路加在电力电子器件控制端和公共端之间的性质,可将电力电子器件分为电压驱动型和电流驱动型两类。 6、属于不可控器件的是电力二极管,属于半控型器件的是晶闸管,属于全控型器件的是GTO 、GTR 、电力MOSFET 、IGBT ;属于单极型电力电子器件的有电力MOSFET,属于双极型器件的有电力二极管、晶闸管、GTO 、GTR,属于复合型电力电子器件得有IGBT ;在可控的器件中,容量最大的是晶闸管,工作频

最新环境科学概论模拟试题

环境学导论模拟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大气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互相作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强。 2、水体富营养化:由于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而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2、半衰期:进入土壤的农药因降解等原因使其浓度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3、人口环境容量:又称“人口承载力”,指在一定生态环境条件下,一个国家、地区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最高人口数。 4、废物资源化: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讲,表示资源的再循环;狭义讲,指为了再循环利用废物而回收资源与能源,指从原料—成品—消费—废物—生产系统。 5、水体污染: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其含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体的水质和底质的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及功能的现象,称水体污染。 6、光化学烟雾:含有NOX 和烃类大气,在阳光的紫外线(290~430nm)照射下,发生反应所产生的产物及反应物的混合物叫光化学烟雾。 7、人口环境容量:又称“人口承载力”,指在一定生态环境条件下,一个国家、地区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最高人口数。 8、固体废物资源化: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讲,表示资源的再循环;狭义讲,指为了再循环利用废 物而回收资源与能源,指从原料—成品—消费—废物—生产系统。 9、生物多样性: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它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 10、土壤污染: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超过了土壤环境自净作用的速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叫土壤污染, 11、生化需氧量:指在好气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质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所需溶解氧的量,是反映水体中有机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之一。 12、人口环境容量:又称人口承载量。一般理解为在一定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全球或者地区生态系统所能维持的最高人口数。 13、可持续发展: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14.噪声: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凡是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都统称为噪声。如机器的轰鸣声,各种交通工具的马达声、鸣笛声,人的嘈杂声及各种突发的声响等,均称为噪声。 二、填空: 1、环境科学是以“人类—环境”系统为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它是研究“人类—环境”系统的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以及改造利用的科学。 2、大气的运动是在各种力的作用下产生的,作用于大气的力中,以水平气压梯度力和重力最为重要。而风和湍流是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稀释最直接最本质的因素。 3、常用的水中有机物污染指标包括CODcr、BOD5、TOC、TOD。 4、固体废弃物最终处置的方法有许多种、最适合我国国情的方法是卫生填埋,但需注意防止土壤地、下水环境的污染。 5、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工业生产、燃烧排放有毒气体和热带森林、温带植被破坏。 6、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7、一般认为,当土壤中重金属离子浓度高时,以吸附交换作用为主,而土壤溶液中重金属浓度低时,则以络合—螯合作用为主。

王守仁《英国文学选读》(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杰弗里 乔叟)【圣才出品】

第1单元杰弗里?乔叟 1.1 复习笔记 Geoffrey Chaucer (杰弗里·乔叟)(1340-1400) 1. Life (生平) Geoffrey Chaucer, born in 1343 in London, is the founder of English poetry. He was the son of a wine merchant who had connections with the Court. He later became a courtier and comptroller. Chaucer’s learning was wide in scope. He obtained a good knowledge of Latin, French and Italian. He had broad and intimate acquaintance with persons high and low in all walks of life, and knew well the whole life of his time, which left great impressions upon his works and particularly upon his variegated depiction of the English society of his time. He died in 1400 and was buried in Westminster Abbey, thus founding the Poets’ Corner. 杰弗里·乔叟于1343年出生于伦敦,他是英语诗歌之父。他是一个与宫廷有联系的酒商的儿子。他后来担任过侍臣和审计官。 乔叟知识渊博。他精通拉丁语、法语和意大利语。他结交广泛且易与人深交,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