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第九章 装配图
《机械制图》教学课件 第九章~

机械制图
滑动轴承装配图
11
2.装配图画法的特殊规定和简化画法
1.一般规定
装配图中的所有零、部件都必须编写序号,且形状、规格和大小均相同的零件一 般用同一个序号仅标记一处。必要时,也可用同一个序号逐个标注这些相同零件。对于如 轴承、电动机等标准化组件,可将其看作一个整体,编注一个序号。
装配图中零、部件的序号应与明细栏中的序号一致。
15
机械制图
2.零、部件编号
(b)不正确
18
机械制图
1.装配工艺结构
零件的结构设计要考虑维修时拆卸方便。如下图所示,滚动轴承外圈若用孔肩定位,孔肩高度应小于外圈 厚度;内圈若用轴肩定位,轴肩高度应小于内圈厚度;否则,难以拆卸。此外,为了便于拆卸,也可在零件的合适 位置加工出拆卸工艺孔。
(a)正确
用螺纹连接的地方要留足装拆时的活动空间,如下图所示。
1.装配图画法的特殊规定
④ 假想画法。为了表达部件或机器的作用和安装方法, 可将与本部件有关但又不属于本部件的相邻零、部件的部分 轮廓用细双点画线表示。如图所示的皮带张紧轮装配图中, 用细双点画线表示张紧轮固定在底座上的情况。假想轮廓的 剖面区域内不画剖面线。
此外,在装配图中,当需要表示运动零件的运动范围或 运动的极限位置时,可采用假想画法先按其运动的一个极限 位置绘制图形,再用细双点画线画出另一极限位置的图形, 如图所示。
机械制图
1.必要数量的视图 2.必要的尺寸 3.技术要求
第9章装配图

装配图中,可假想沿着两个零件的结合面剖切,这时, 零件的结合面不画剖面线,其他被横向剖切的轴、螺钉 及销的断面要画剖面线
(机工多3)机械制图教学软件
第九章 装配图
3.假想画法
在装配图中,为了表示运动零 件的极限位置或本零部件与相邻 零部件的相互关系时,可用细双 点画线画出该零部件的外形轮廓
4.夸大画法
俯视图主要表达机用虎钳的外形,并通过局 部剖视表达钳口板与固定钳身联接的局部结构
(机工多3)机械制图教学软件
第九章 装配图
单件画法
3.分析工作原理和零件的装配关系
工作原理
旋转螺杆9,使螺母8带动活动钳身4在水平方向右、左移动,进而夹紧或旋松工件。 机用虎钳的最大夹持厚度为70mm
装配关系
螺母8从固定钳身1下方的空腔装入工字形槽内,再装入螺杆9,用垫圈11、垫圈5及挡圈6和圆锥 销7将螺杆轴向固定;螺钉3将活动钳身4与螺母8连接,最后用螺钉10将两块钳口板2,分别与固定 钳身1、活动钳身4连接
第九章 装配图
2.确定零件的视图表达方案
在确定零件的视图表达方案时,不能简单照搬装配图,而应根据零件的结构形状、按照零件图的视图 选择原则重新选定
3.确定零件图上的尺寸
根据零件在装配体中的作用,从零件设计、加工工艺等方面来确定长、宽、高三个方向的主要基准, 再根据加工和测量的需要,适当选择一些辅助基准
(机工多3)机械制图教学软件
第九章 装配图
装配图中所有零部件,应 按顺序编写序号,相同的零 部件只编一个序号,一般只 注一次
零件序号应标注在 视图周围,按水平或 竖直方向排列整齐、 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 向排列
序号的字号 应比图中尺寸 数字大一号或 大两号
零件序号应填写在指引线 一端的横线上(或圆圈内) ,指引线的另一端应自所指 零件的可见轮廓内引出,并 在末端画一圆点;若所指部 分内不宜画圆点(零件很薄 或涂黑的剖面)时,可在指 引线一端画箭头指向该部分 的轮廓
机械制图习题集第九章的答案装配图共18页

九、 装配图 9.4 读平口钳装配图并拆画零件图
1.固定钳体
22上88..00一44..22题002200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退出
九、 装配图 9.4 读平口钳装配图并拆画零件图
2.丝杆
22上88..00一44..22题002200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退出
九、 装配图 9.4 读平口钳装配图并拆画零件图
1.泵体
22上88..00一44..22题002200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退出
九、 装配图 9.7 读齿轮油泵装配图并拆画零件图
2.泵盖
22上88..00一44..22题002200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退出
九.齿轮
22上88..00一44..22题002200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退出
3.活动钳体
22上88..00一44..22题002200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退出
九、 装配图 9.5 读顶尖座装配图并拆画零件图
1.尾座体
22上88..00一44..22题002200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退出
九、 装配图 9.5 读顶尖座装配图并拆画零件图
2.底座
22上88..00一44..22题002200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退出
九、 装配图 9.6 读快速阀装配图并拆画零件图
2.阀体
22上88..00一44..22题002200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退出
九、 装配图 9.6 读快速阀装配图并拆画零件图
3.上封盖
22上88..00一44..22题002200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退出
九、 装配图 9.7 读齿轮油泵装配图并拆画零件图
九、 装配图 9.1 拼画手压阀装配图
装配图

第九章装配图(A卷)年级第学期专业班级《机械制图》课程提示:(1)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满分值为207分。
(2)请把答案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50分)1. 在装配图中尺寸表示机器或部件外形轮廓的大小,即总长、总宽和总高的尺寸。
2. 在装配图中尺寸表示机器、部件规格或性能的尺寸。
3. 在装配图中,当剖切平面通过某些标准产品的组合件,或该组合件已由其他图形表达清楚时,可只画出。
4. 两个零件的接触表面,只用条共有的轮廓线表示;非接触面画条轮廓线。
5. 在剖视图中,相接触的两零件的剖面线方向应或间隔不等。
6. 为了保证轴肩端面与孔端面接触,可在轴肩处加工出,或在孔的端面加工出。
7. 装配图中的指引线应自所指引部分的可见轮廓内引出,并在指引线末端画一。
若所指部分不便于画圆点时,可在指引线末端画,并指向该部分的轮廓线。
8. 为了表示与本部件有装配关系,但又不属于本部件的其他相邻零、部件时,可采用画法,将其他相邻零、部件用细线画出。
9. 在装配图中,当某个零件的形状未表示清楚而影响对装配关系的理解时,可另外单独画出该零件的某一。
10. 在各视图中,同一零件的剖面线方向与间隔必须。
11. 为了防止机器或部件内部的液体或气体向外渗漏,同时也避免外部的灰尘、杂质等侵入,必须采用装置。
12. 在装配图中尺寸表示将部件安装到机器上或将整机安装到基座上所需要的尺寸。
13. 装配图中的明细栏画在装配图右下角标题栏的方,栏内分格线为线,左边外框线为线。
14. 装配图中的,用来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和结构特点。
15. 在装配图中,对于薄片零件或微小间隙,无法按其实际尺寸画出,或图线密集难以区分时,可将零件或间隙适当画出。
16. 两个零件在同一方向上只能有个接触面和配合面。
17. 机器或部件在工作时,由于受到冲击或振动,一些紧固件可能产生松动现象,因此在某些装置中需要采用结构。
18. 装配图中零件序号应自下而上,如标题栏上方位置不够时,可将明细栏顺序画在标题栏的方。
机械制图9

上一页
返回
9.2 装配图的规定画法和特殊画法
9.2.1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1)两相邻零件的接触面和配合面规定只画一条线。但当两 相邻零件的基本尺寸不相同时,即使间隙很小,也必须画出 两条线,如图9-2所示。 (2)两相邻金属零件的剖面线的倾斜方向应相反,或者方向 一致、间隔不等。在各视图上,同一零件的剖面线倾斜方向 和间隔应保持一致。 (3)对于紧固件以及实心的轴、手柄、连杆、球、键等零件, 若剖切平面通过其基本轴线时,则这些零件均按不剖绘制。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9.6 读装配图及拆画零件图
9.6.2 拆画零件图
在设计过程中常常要根据装配图画出零件图。拆画零件图要 在全面看懂装配图的基础上进行。图9-18是从旋塞阀装配 图中拆画出的阀体零件图。关于零件图的内容和要求,已在 第8章中叙述,这里着重叙述由装配图画零件图时应注意的 几个问题。 1.零件形状的构思 装配图主要表示零件间的装配关系,至于每个零件的某些个 别部分的形状和详细结构,并不一定都已表达完全,这些结 构可以在拆零件图时根据零件的作用要求进行设计。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9.2 装配图的规定画法和特殊画法
3.假想画法 (1)为了表示某些零件的运动范围和极限位置时,可画出该 零件的一个位置,再用双点画线画出其运动范围或极限位置, 如图9-3所示。 (2)为表示本部件与不属于它的其他零部件的装配、安装关 系,可以用双点画线将其他零部件的形状或部分形状假想画 出来。 4.夸大画法 在装配图中常有一些薄片零件、细丝弹簧、微小间隙、小锥 度等,如果按实际尺寸画出往往表达不清晰,或不易画出, 为此可以采用夸大画法。
上一页
第九章 装配图2

两孔直径相同
两孔直径不同
第七节 机械零、部件测绘
一、测绘工具和测绘方法
2.测量方法
测量中心高
H=A+D/2 H=B+d/2 测量中心高,可以用直尺和卡钳(或游标卡尺)测出
第七节 机械零、部件测绘
一、测绘工具和测绘方法
2.测量方法 测量角度和圆角
用量角规测量角度
用圆角规测量圆角。测量时 选与被测圆角完全吻合的一 片,读取该片上的半径R
容,掌握零部件序号的标注方法,会使用明细栏。由于装配
图与零件图在设计、制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决定 了它们具有不同的内容和各自的特点。
装配图与零件图的内容比较
项目内容 零件图 装配图
视图方案选择 表达单个零件的结构形状 视图表达方法 零件的普通表达方法和简 化画法
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 和装配关系
第七节 机械零、部件测绘
二、零、部件测绘的方法步骤
标注出零件草图中的全部尺寸界限、尺寸线和箭头。等对零 件进行实际测量时,再一一注写尺寸数字。 一般是边测量、边注写,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 以避免错误和遗漏尺寸。
第七节 机械零、部件测绘
二、零、部件测绘的方法步骤
(五)零部件实际测量
按照已经画好的零件草图,用测量工具逐一测量出所需的 尺寸,并且边测量边填写尺寸数字。
本章既是全书的重点,也是全书的学习难点。
第九章
1概述
装配图
2装配图的视图表达方法 3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4装配结构的合理性
5读装配图及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6由零件图画装配图
7机械零、部件测绘
第六节 由零件图画装配图
球阀装配示意图
机械制图装配图

(a) 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图9-11 两零件的接触面
(b) 错误 图9-12 接触面转折处的结构
资讯
③ 为了保证螺纹的拧紧,应适当加长螺纹尾部,并在螺杆上加工 出退刀槽,在螺孔上作出凹坑或倒角。 ④ 为了保证螺纹紧固件与被连接工件的表面接触良好,常在工件 上做出沉孔或凸台。
(a) 尾部加长
● 装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装配后应满足的要求等。例如,应满足零件装配 的加工要求、装配后的密封要求等。 ● 检验、试验的条件以及操作要求。 ● 对产品的使用、维护、保养以及运输方面的要求。
技术要求一般用文 字写在明细栏上方或 图纸下方空白处。
图9-5 滑动轴承装配图
资讯
9.4 装配图的零、部件序号及明细栏
资讯
2. 拆卸部件、画装配示意图
装配示意图是在部件拆卸过程中所画的记录图样。它的主要作用是避
免由于零件拆卸后可能产生的错乱致使重新装配时发生困难,同时在画
装配图时亦可作为参考。
装配示意图主要记录每个零件的名称、数量、位置、装配关系及拆
卸顺序,而不反映整个部件的结构和各零件的具体形状。在示意图上应
对各个零件进行编号,还要确定各标准件的规格、尺寸和数量,并标注
④ 对于一组紧固件(如螺栓、螺母、垫圈)以及装配关系清楚的零件组, 允许采用公共指引线。
(a)
(b)
图9-8 零、部件序号
资讯
⑤ 在装配图中,对同种规格的零件只编写一个序号;对同一标准的部件 (如油杯、滚动轴承、电机等)也只编一个序号。 ⑥ 序号应沿水平或竖直方向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排列均匀整齐。
(a)
2. 标注零、部件序号的规定
① 零、部件序号(或代号)应标注在图形轮廓线外边,并填写在指引线一 端的横线上或圆圈内, 指引线、横线或圆均用 细实线画出。
机械制图装配图(共70张PPT)

二、装配图表达部件的根本要求的表达方法
1、表达部件的根本要求
装配图应满足的根本要求:
(1)应着重表达部件的整体结构,特别是各零件的相 互位置、连接方式、装配关系表达清楚;
(2)分析部件或机器的传动路线、运动情况、润滑 冷却方式以及操作或控制等。
3
2、选择表达的方法和步骤
根本方法:根据部件的机构特点,从装配干线入手:
拆去件3、10 A―A
定位凸块 在阀体上
B―B
φ113 φ107 φ97 φ80
140 220
球阀装配图
100 240
技术要求 1.装配后进行压力检验25Mpa.
2.关闭阀门时不得有泄漏.
螺钉 GB/T 73 M6×12
6
球阀装配图表达方法
拆去件3、10
A-A
定位凸块在阀体上
B-B
局部剖补充表 达定位凸块与手 柄的相对位置。
26
4、 技术要求的注写
❖ 当技术要求在视图上不能表达清楚时,应
(4)标准件:可不画草图,但要测出主要尺寸。
在标题栏上方或左方空白处,用文字说明。 装配图的局部放大图2:主视图左右两端
根本方法:根据部件的机构特点,从装配干线入手:
在装配图中允许不画的零件的工艺结构如倒角、圆角、退刀槽等,在零件图中应全部画出。
查无重复、无遗漏时,
再统一填写序号。 25
3、明细栏和标题栏
(1)明细栏是机器或部件中全部零、部件的详细目录,应画在 标题栏的上方。
(2)零、部件的序号应自下而上填写,如空间不够时,可将明细 栏分段画在标题栏的左方。
(3)当明细栏不能配置在标题栏的左方时,可作为装配图的续 页,按A4幅面单独绘制,其填写顺序应自上而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9-1 滑动轴承分解轴测图
二、装配图的要求和内容 根据装配图的作用,装配图必须满足以下表达要求: 1)能清楚地反映部件的工作原理、传动路线等。 2)能完整地表示所有零件的位置和装配关系,包括联接形 式和装配要求。 3)能反映本部件中各种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第二篇 机械制图
第六章
机件的表 达方法
第七章
标准件与 常用件
第八章 零件图
第九章 装配图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第九章 装配图
第一节 装配图概述 第二节 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第三节 装配图的视图选择 第四节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第五节 装配图的零件序号及明细栏 第六节 装配图的画图步骤 第七节 零件的装配结构 第八节 看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
一、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为了便于区分不同零件、正确理解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 国家标准《机械制图》对装配图作了必要的规定画法,如图93所示。
图9-3 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1)相邻零件的接触表面和配合表面只画一条粗实线;不接 触表面和非配合表面应画两条粗实线。
2)两个(或两个以上)金属零件相互邻接时,各零件的剖面 线的倾斜方向应当相反,或者方向一致,但间隔错开、间距不 等。
4)能展示该部件所占的空间和与邻近部件的关系。 根据以上对装配图的要求,装配图的内容应包括:一组视图、 必要的尺寸、零件的有关说明(零件序号、名称、数量、材料 等)、技术要求(部件安装、检验、调试等方面的要求)和总标 题栏等有关内容。
第二节 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零件表达中的视图、剖视图和断面图等方法同样适用于装 配图,除了这些表达方法外,装配图还有一些规定画法和特殊 画法。
图9-5 空气换向阀一、装配图上标注尺寸的要求 装配图与零件图在生产中的作用不同,对标注尺寸的要求 完全不同。零件图的尺寸供制造零件之用,而装配图的尺寸用 以说明部件性能、规格、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部件所占空间 以及与相邻部件的关系等。所以装配图上不应标注各零件的 全部尺寸,而应根据上述目的标注相关尺寸。
3.简化画法 1)装配图中若干相同的零件组(如螺纹紧固件等)可以详细 地画出一组或几组,其余的只需用细点画线表示其装配位置, 如3×ϕ5的简化画法。 2)零件的一些工艺结构(如小圆角、倒角、退刀槽等)允许 省略不画。
4.夸大画法 装配图中有些薄垫片、小间隙等;如按其实际尺寸画出不 能表达清楚时,允许把它们的厚度、间隙适当放大画出,如图 9-4中的主视图所示。
3)同一零件在各剖视图和断面图中的剖面线倾斜方向和间 距应一致。
4)当剖切平面通过螺钉、螺母、垫圈等联接件及实心件 (如轴、手柄、连杆、键、销、球等)的基本轴线时,这些零件 均按不剖绘制。当其上的结构(如凹槽、键槽、销孔)需表达 时,可采用局部剖视。
二、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 在装配图中,为了简单而清楚地表达一些部件、零件的结 构特点,还使用了一些特殊画法,如图9-4所示。
若拼画过程中发现零件设计存在问题,则要对零件图加以 修改。如此交叉反复,完成该部件及其零件的设计。
制造厂或加工车间人员根据零件图制造零件,并将合格零 件按装配图上的要求装配成部件,部件经检验合格后,作为产 品出厂或安装到整机上。使用时,操作者根据装配图了解部件 的工作原理进行操作。
从上述部件的设计、制造和使用过程可以看出,装配图是 部件设计中表达技术思想的工具,是零件设计的依据、零件装 配和部件测试的蓝本,也是操作使用的指导性文件。
二、其他视图的选择 应根据确定的主视图选取能反映尚未表达清楚的其他装配 关系、外形及局部结构的视图,并选取适当的剖视表达各零件 的内在联系。根据部件的结构特点,在选用各种方案时,应同 时确定视图数量,以完整、清晰地表达部件的装配关系和全部 结构为前提,尽量采用最少的视图。
空气换向阀是控制气缸活塞轴向运动的部件。当阀芯受外 力作用上下运动时,从左端进气管进来的压缩空气交替从右端 输入气缸的接管送出,达到换向的目的。后下端设有在阀芯上 下时排放残余空气的排气口如图9-5所示。所取主视图最能反 映工作原理和大部分零件的位置和装配关系,左视图补充了排 气过程的说明,俯视图对阀体的结构形状作了补充表达。
第三节 装配图的视图选择
绘制装配图时,不但要正确运用装配图的各种表达方法,还 要从有利于生产、便于读图出发,恰当地选择视图,将部件或 机器的工作原理、各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及主要零件的基本结 构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
一、主视图的选择 部件的放置位置应尽量与工作位置一致,主视图应以表达 部件的工作原理和主要装配关系为重点,且采用适当的剖视。
二、装配图的尺寸种类及标注 1.特性尺寸 特性尺寸指表示机器或部件的性能和规格的尺寸。这些尺 寸在设计时已确定,是设计、了解和选用机器的依据。例如阀 门的口径G1/2、齿轮减速器的中心距等。
2.装配尺寸 装配尺寸是装配工作的主要依据之一,用以保证零件间的 配合性质、相对位置要求,如图9-6所示。其主要类型有: (1)配合尺寸 表示两个零件间配合性质的尺寸,如 ϕ20H7/f6和ϕ30H6/g6等。 (2)相对位置尺寸 表示零件间比较重要的相对位置的尺 寸,如64mm等。
第一节 装配图概述
一、部件设计、制造过程和装配图的作用 一台机器通常由若干个部件组成,每个部件完成整机工作 的一部分。部件设计的一般步骤是根据该部件的用途、性能 要求,先构思其工作原理,设计其结构形式,一般应制订多种方 案,并画出装配示意图或草图,供比较选择;然后根据零件在部 件中的作用和位置,定出零件的详细结构,确定其大小,并画出 零件图;再根据零件图拼画详细的装配图。
图9-4 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
1.沿零件结合面的剖切画法和拆卸画法 如图9-4中的俯视图所示,为了表示部件内部零件间的装配 情况,在装配图中可假想沿某些零件结合面剖切,或假想将某 些零件拆卸后再画出视图,结合面上不画剖面符号。
2.假想画法 对于不属于本部件但与本部件有关系的相邻零件,可采用 细双点画线来表示。 对于运动的零件,当需要表明其运动极限位置时,亦可用细 双点画线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