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毛中特第六章PPT演示课件
合集下载
2018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述

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日益增强。
2005年国际专利申请统计,美 国:45111件、日本:25145件、德 国:15870件,中国:2452件,只 占总量的1.8%,是发展中国家第
一名韩国的一半。
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4)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对党和国家提出了 新要求。
有利于先进文化的发展完善,同时不同意识形态 的斗争也是长期的,甚至有时会复杂和尖锐化。错误、 落后,甚至是腐朽的思想文化也会造成消极影响。
上的讲话》2001年7月1日)
3.国情与党情的新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1)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提出了新要求。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将长期处于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面临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继续向现代 化目标迈进的任务,但完成这个任务有难度有风险,具有很大 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义阵营
义阵营
划
经济
冷战遏制 和平演变 约
政治
意 识 形 态
军事
针锋相对 反和平演变
成
东欧剧变 终止经互会
解散华约 苏联解体
世
界 进 入 新 旧 格
转 换 的 时 期
局
北约空袭的主要武器之一:“旋风”式 超音速变后掠翼战斗机。
1999年3月24日傍晚,北约 对南联盟发动了蓄谋已久的空 中打击,这是一场未经联合国 安理会授权,严重违背《联合 国宪章》的入侵行动。
页。)
“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 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 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江泽民:《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1)多极化政治格局的曲折发展对党和国家提出了新要求。
2005年国际专利申请统计,美 国:45111件、日本:25145件、德 国:15870件,中国:2452件,只 占总量的1.8%,是发展中国家第
一名韩国的一半。
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4)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对党和国家提出了 新要求。
有利于先进文化的发展完善,同时不同意识形态 的斗争也是长期的,甚至有时会复杂和尖锐化。错误、 落后,甚至是腐朽的思想文化也会造成消极影响。
上的讲话》2001年7月1日)
3.国情与党情的新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1)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提出了新要求。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将长期处于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面临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继续向现代 化目标迈进的任务,但完成这个任务有难度有风险,具有很大 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义阵营
义阵营
划
经济
冷战遏制 和平演变 约
政治
意 识 形 态
军事
针锋相对 反和平演变
成
东欧剧变 终止经互会
解散华约 苏联解体
世
界 进 入 新 旧 格
转 换 的 时 期
局
北约空袭的主要武器之一:“旋风”式 超音速变后掠翼战斗机。
1999年3月24日傍晚,北约 对南联盟发动了蓄谋已久的空 中打击,这是一场未经联合国 安理会授权,严重违背《联合 国宪章》的入侵行动。
页。)
“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 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 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江泽民:《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1)多极化政治格局的曲折发展对党和国家提出了新要求。
2018版毛概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 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 ——四个多样化之一:社会经济成分日益多样化
年份 公有经济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非公有经济国内生产总 值 [亿元] 合计 [亿元] 1978 3595 30 3624 结构 [%] 1997 99.1 0.9 100 56676 18096 74772 结构 [%] 75.8 24.2 100
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主要内容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 主要内容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条件
世情、国情的变化,党情、党的历史方位 的变化
世情变化
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挫折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还很不安宁 科技革命日新月异 文化冲突更为明显 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
2003年3月20日,美英等国以伊位 克隐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 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公然单方面决 定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军事打击。
——主要表现二:恐怖主义危害上升 联合国大会主席让· 平在新版《成果文件草 案中首次定义了恐怖主义,即任何以胁迫一定人 口、某个政府或国际组织为目的,旨在造成平民 或非战斗人员死亡或严重身体伤害的行为,均为 恐怖主义行为。
美 驻 中 亚 空 军 基 地
美国在发动伊拉克战争及占领伊拉克前,美国 在全球130个国家有驻军,有752处军事设施, 其中的65个军事基地驻扎了大约37万军人。
1999年3月24日傍晚,北约对南联盟发动了 蓄谋已久的空中打击,这是一场未经联合国 安理会授权,严重违背《联合国宪章》的入 侵行动。
毛中特概论课件 6第六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
生产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 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代 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 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我们 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 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 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弘扬民族精神。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 设,这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作好思想政治工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 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 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 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 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 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 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 器,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 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科学 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
政治格局在多极化中曲折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危害上升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各 族人民实现自己利益、创造美好生活 的共同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 与的创造性事业。我们全部工作的出 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不断实现好维护 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生产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 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代 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 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我们 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 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 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弘扬民族精神。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 设,这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作好思想政治工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 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 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 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 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 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 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 器,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 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科学 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
政治格局在多极化中曲折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危害上升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各 族人民实现自己利益、创造美好生活 的共同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 与的创造性事业。我们全部工作的出 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不断实现好维护 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毛中特第六章》PPT课件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
• 马克思、恩格斯曾对未来社会的发展阶段提出过设想。在1 875年的《哥达纲领批判》中,将未来社会分为从资本主义 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即过渡时期,共产 主义的第一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
马 恩 对发 共展 产阶 主段 义的
参阅书目
• 1.邓小平:《我们的宏伟目标和根本政策》,《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 版。
• 2.邓小平:《我国方针政策的两个基本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 版。
参阅书目
• 3.邓小平:《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
出版社1993年版。 • 4.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江泽民文
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完整准确地把握这一科学判断坚持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对于我们完整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并高举这个理论旗帜对于我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对于我们正确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及党在现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毛泽东在研究苏 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指出:社会主 义这个阶段,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 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 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比前一阶段 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 毛泽东认为,中国还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阶段。遗憾的是,后来毛泽东对社会主义 所处阶段的认识出现了反复,使社会主义 实践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 现代服务业是指那些不生产商品和货物的产业, 主要有信息、物流、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服 务等行业。
• 马克思、恩格斯曾对未来社会的发展阶段提出过设想。在1 875年的《哥达纲领批判》中,将未来社会分为从资本主义 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即过渡时期,共产 主义的第一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
马 恩 对发 共展 产阶 主段 义的
参阅书目
• 1.邓小平:《我们的宏伟目标和根本政策》,《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 版。
• 2.邓小平:《我国方针政策的两个基本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 版。
参阅书目
• 3.邓小平:《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
出版社1993年版。 • 4.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江泽民文
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完整准确地把握这一科学判断坚持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对于我们完整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并高举这个理论旗帜对于我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对于我们正确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及党在现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毛泽东在研究苏 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指出:社会主 义这个阶段,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 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 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比前一阶段 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 毛泽东认为,中国还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阶段。遗憾的是,后来毛泽东对社会主义 所处阶段的认识出现了反复,使社会主义 实践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 现代服务业是指那些不生产商品和货物的产业, 主要有信息、物流、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服 务等行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六章课件 PPT很有特色哦 资料很丰富

第四,俄国无产阶级不仅能够取得革命
的胜利,而且可以在一国范围内开展社 会主义建设。面对欧洲革命形势的变化 及苏维埃政权巩固和发展的事实,列宁 提出了上述论断,并进一步对俄国可以 在一国范围内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 条件做了进一步分析:(1)俄国无产阶 级已经击败了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实 际上获得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 (2)苏维埃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上的相 互依赖,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 度的经济竞赛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列宁 敏锐地透视两种制度在一定历史时期内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 发展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我们将来在世界范围内取得胜利以后,
我想,我们会在世界几个最大城市的街 道上用黄金修建一些公共厕所。这样使 用黄金,对于当今几代人来说是最‘公 平’而富有教益的”----- -----《论黄金在目前和在社会主 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列宁
第二,列宁着重分析了社会主义可以在经济落
后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条件。(1)帝国主义 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加剧,造成资本主 义统治链条中薄弱环节。(2)帝国主义战争 的严重破坏,使一些经济不发达国家的社会矛 盾尖锐化,使这些国家的人民除了起来革命之 外别无出路。(3)不发达国家与资本主义发 展不充分,封建势力存在,造成这些国家资产 阶级的软弱性、动摇性、叛卖性,他们不可能 举起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把这些国家引上资 本主义道路。(4)这些国家无产阶级人数虽 少,但革命性较强,有农民作同盟军,有无产 阶级政党的领导。这些条件汇合起来,就可以 形成一种直接的革命形势。
2、“东方”式的建立道路——革命: 国家落后(农民国家);社会矛盾激化;改革——革命
“仅仅在于这么一个事实,那就是它是唯一的把这个国家最大多数民从所能够理解的、 所向往的那种目标作为自己公开的纲领的政治力量——立即结束战争,土地归农民, ‘夺回被夺走了的东西’,即拥有所有私人财富的权利,而实现这一切的办法则是通过 无产阶级专政,它将通过‘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和无情的阶级斗争而得到体现。在这一 纲领中,群众‘没有理论的潜在的社会主义’终于找到了它的表现形式。”
毛概第6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PPT课件

28
29
• 1、基本路线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 • (1)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 • (2)依靠力量:各族人民 • (3) 主要内容:一个中心:经济建设;
两个基本点: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 • (4)方针: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 (5)目标: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
国家。
30
•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要性: • (1)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 (2)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必须以经济
产量 0.32 25 49 137 164 186 10 1.8 0.6 61.5 34.6 202 118
印度 为中国倍数 1 2.08 1.14 8.67 6.56 2.82 2.5 0.20 0.40 1.88 1.83 0.68 5.9 19
2、是由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决定的
什么叫现代化?五十年代一个样,六十年代 不一样了,七十年代就更不一样了。
全球排第110位。
落后美国100年。
22
• 与发达国家整整相差一个世纪
按照生产力经济学的一种说法,人类社会
的生产力,大体可以分为四代,即原始生产力、 手工生产力、机器生产力、现代生产力(以自 动控制为标志),与它们相对应的分别是渔猎 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以现 代生产力为基础)。我国目前的生产力是“四 世同堂”,总体上处于从手工生产力向机器生 产力、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阶段,而 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则处在从机器生产力向现代 生产力、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时期, 两相比较,相差整整一个世纪。
起来。 • 第三,防止“左”或右。
34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经济纲领: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 和发展生产力。
35
2、政治纲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9
• 1、基本路线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 • (1)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 • (2)依靠力量:各族人民 • (3) 主要内容:一个中心:经济建设;
两个基本点: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 • (4)方针: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 (5)目标: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
国家。
30
•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要性: • (1)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 (2)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必须以经济
产量 0.32 25 49 137 164 186 10 1.8 0.6 61.5 34.6 202 118
印度 为中国倍数 1 2.08 1.14 8.67 6.56 2.82 2.5 0.20 0.40 1.88 1.83 0.68 5.9 19
2、是由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决定的
什么叫现代化?五十年代一个样,六十年代 不一样了,七十年代就更不一样了。
全球排第110位。
落后美国100年。
22
• 与发达国家整整相差一个世纪
按照生产力经济学的一种说法,人类社会
的生产力,大体可以分为四代,即原始生产力、 手工生产力、机器生产力、现代生产力(以自 动控制为标志),与它们相对应的分别是渔猎 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以现 代生产力为基础)。我国目前的生产力是“四 世同堂”,总体上处于从手工生产力向机器生 产力、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阶段,而 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则处在从机器生产力向现代 生产力、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时期, 两相比较,相差整整一个世纪。
起来。 • 第三,防止“左”或右。
34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经济纲领: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 和发展生产力。
35
2、政治纲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018版毛概第六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ppt课件

PPT课件
8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
1.是在对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科学判断的 基础上形成的
2.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和总结历史 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3.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基础上形成的
PPT课件
9
1.是在对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科学判断的 基础上形成的
世情变化
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挫折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仍不安宁
科技革命日新月异
文化冲突更为明显
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PPT课件
10
1.是在对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科学 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
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挫折,主要体现为东欧 巨变和苏联解体。
东欧巨变:
指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8个社会 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制度最终演变为资本主义制 度的剧烈动荡。与之相伴随的是执政东欧40多年 的共产党、工人党或下台成为在野党,或改变了 性质。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东欧各国的社会性质发 生改变。
和主要内容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PPT课件
50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
3.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基础上形成的
年份 1997
改革发展阶段简图
攻 坚
1992
1978
PPT课件
阶 段
47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 3.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基础上形成的
毛中特-6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总结世 界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曲折发 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提出的。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具有特定内涵 的新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 次。
二、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它不是 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 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 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 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卡夫丁峡谷
• “卡夫丁峡谷”典故出自古罗马史。公 元前 321年,萨姆尼特人在古罗马卡夫丁 城附近的卡夫丁峡谷击败了罗马军队,并 迫使罗马战俘从峡谷中用长矛架起的形似 城门的“牛轭”下通过,借以羞辱战败军 队。后来,人们就以“卡夫丁峡谷”来比 喻灾难性的历史经历,并且卡夫丁峡谷成为 了“耻辱之谷”的代名词,并可以引申为 人们在谋求发展时所遇到的极大的困难和 挑战。
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要经 历一系列阶段才能过渡到社会 主义。 进入社会主义以后,根据 成熟程度的不同分为: “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 “发达的社会主义”、 “完备形式的社会主义等。 并正式把共产主义第一阶 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
3、斯大林
斯大林把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分为 三个阶段:过渡时期;建成社会主义时 期;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时期。 但斯大林把社会主义看作是一个短暂的阶段, 急于求成、脱离实际地过早提出了向共产主义高级 阶段过渡的任务。 1936年,苏联“基本上实现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 即社会主义”,之后,开始向共产主义过渡。 1952年,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 再一次提出苏联已经处在“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 产主义期间。”
(2)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 提出初级阶段的特征
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
二、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它不是 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 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 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 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卡夫丁峡谷
• “卡夫丁峡谷”典故出自古罗马史。公 元前 321年,萨姆尼特人在古罗马卡夫丁 城附近的卡夫丁峡谷击败了罗马军队,并 迫使罗马战俘从峡谷中用长矛架起的形似 城门的“牛轭”下通过,借以羞辱战败军 队。后来,人们就以“卡夫丁峡谷”来比 喻灾难性的历史经历,并且卡夫丁峡谷成为 了“耻辱之谷”的代名词,并可以引申为 人们在谋求发展时所遇到的极大的困难和 挑战。
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要经 历一系列阶段才能过渡到社会 主义。 进入社会主义以后,根据 成熟程度的不同分为: “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 “发达的社会主义”、 “完备形式的社会主义等。 并正式把共产主义第一阶 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
3、斯大林
斯大林把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分为 三个阶段:过渡时期;建成社会主义时 期;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时期。 但斯大林把社会主义看作是一个短暂的阶段, 急于求成、脱离实际地过早提出了向共产主义高级 阶段过渡的任务。 1936年,苏联“基本上实现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 即社会主义”,之后,开始向共产主义过渡。 1952年,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 再一次提出苏联已经处在“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 产主义期间。”
(2)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 提出初级阶段的特征
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1年12月25日夜,在克林姆林宫上空飘 扬了近70年的苏联国旗在夜幕中缓缓降下
14
形成条件及过程
关于苏联解体原因的十一说
1. “葬送说”。这一观点认为戈尔巴乔夫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叛徒,是乱党乱国 的罪魁祸首,是他葬送了苏联的社会主义事业。
2. “和平演变说”。该观点认为苏联演变的主要原因是西方推行“和平演变”战 略的结果。
4
导论
5
导论
6
02
形成条件及过程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及发展过程
7
形成条件及过程
党情新变化
党的发展变化对自身建 设提出的新要求
世情变化
当代世界的发展变化对 党和国家的新要求
国情变化
当代中国发展变化对 党和国家的新要求。
8
形成条件及过程
世情变化
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挫折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还很不安宁 科技革命日新月异 文化冲突更为明显 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资料:1989年,大量公民外逃的浪潮,使长 期保持稳定的民主德国政局出现大动荡。这 时,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领导更换,政府宣 布开放东西柏林边界,拆除”柏林墙”;决 定实行多党制。1990年春天,称为“德国联 盟”的三个反对党联盟在大选中获胜。10月 ,以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的方式,实现两 德统一。柏林墙打开后,大批民主德国公民 前往西柏林。
第六章
The important thought of Three Represents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WEINA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主讲人:xxxx
时间:201x年05月
1
目录
CONTENTS
1
导论
江泽民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
形成条件及过程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及发展
17
形成条件及过程
3. “民族矛盾说”。有人认为,苏联解体是苏联实行大俄罗斯主义,对内搞霸权 主义的结果。苏联演变的过程也是苏联民族关系日趋紧张、民族矛盾日益激化、 民族分立日见增长的过程。
4. “上层自决说”。这种说法认为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来自苏共内部,“是苏共 的上层精英在对苏联的发展方向进行讨论所做出的决策结果”。
过程
3
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及
主要内容
4 历史地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2
01
导论
江泽民及“三个926年08月17日出生,
江苏省扬州市人。1943年起参加地下党领导的学生运动, 1946年0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 大学电机系。
9
形成条件及过程
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挫折,主要体现为 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
东欧巨变:指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8个社会主 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制度最终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 与之相伴随的是执政东欧40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或下台成 为在野党,或改变了性质。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东欧各国的社 会性质发生改变。
16
形成条件及过程
11. “抛弃说”。该说法认为苏共违背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背离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丧失了人民群众的支持。
资料:苏联解体前不久苏联社会科学院曾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 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仍然能够代表工人的仅占4%,认为代表 全体人民的占7%,认为苏共代表全体党员的也只占11%, 而认为苏共代表党的官僚、代表干部、代表机关工作人员的, 竟占85%!也就是说,绝大多数苏联人民并不认为共产党 是他们利益的代表。
1955年赴苏联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实习。 1982年后,任电子工业部第一副部长、党组副书记,部 长、党组书记。
1985年后,任上海市市长,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书记。 1989年6月在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 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1993年3月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 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 员会主席。1998年连任主席,2005年3月辞职。
继波兰后,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
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
也如洪水决堤般,相继发生了剧变。各国发生剧变
的起因虽然有所不同,但基本模式都是相似的,即
反对派发动进攻-执政党分裂-圆桌会议-共产党下台
-社会性质转变 。
1989年柏林墙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13
形成条件及过程
苏联解体:指从1990年3月 开始到1991年12月,苏联 的15个加盟共和国相继脱 离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联盟而宣告独立,而且都 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苏 联不复存在了,执政苏联 70多年的苏共也失去了执 政地位。
10
形成条件及过程
11
形成条件及过程
最大罢工委员会 团结工会
转变为当时 的反对派
1980年,波兰工人生活困
难,进行罢工
1989年,执政的波兰统一工人党无力 挽救社会危机,不得不与反对派举行 圆桌会议,决定实行议会大选
团结工会 在大选
中获胜, 波兰改
旗易帜, 成为资
本主义国 家
12
形成条件及过程
5. “经济没搞好说”。该观点认为,苏联剧变中首要的决定因素是现存社会主义在 同西方经济的竞赛中失败了,特别是在最近的技术革命期间,苏联的中央集权 经济不能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经济并驾齐驱。
15
形成条件及过程
6、“斯大林模式说”。这种说法认为苏联演变的原因是由于实行“斯大林 模式”的结果,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窒息了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 力,阻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 7. “意识形态说”。这种观点认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新思维”是苏联演 变的思想渊源;“民主化、公开化、多元化”迎合了国家帝国主义和国内 反动势力的反共需要;“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和平演变的政治策 略。 8.“错误路线说”。该观点认为苏联演变的决定性因素是党的主要领导人 推行错误的“改革”路线,即所谓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把国 家引上了资本主义复辟的道路。 9. “人心不足说”。这一观点认为当经济发展到一个瓶颈之时,虽然可以解 决温饱问题,但是膨胀的野心催生了膨胀的欲望,如果当时坚持那么几年,很可 能会出现另一种结果。 10. “历史合力说”。这一观点认为苏联演变是多种原因交错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