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屏的种类及工作原理
触控屏原理

触控屏原理触控屏是一种能够实现人机交互的输入设备,它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与电子设备互动的方式。
触控屏的原理是通过感应人体触摸的电容变化来实现操作,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电容式触控屏和电阻式触控屏两种类型。
电容式触控屏是利用电容原理来实现触摸操作的。
在电容式触控屏上,涂有导电涂层的玻璃或塑料板作为感应层,当手指触摸屏幕时,人体的电荷会导致感应层上的电荷发生变化,从而检测到触摸位置。
这种触控屏的优点是响应速度快、触摸灵敏,适合于大尺寸触摸屏的应用。
而电阻式触控屏则是利用两层导电膜之间的电阻变化来实现触摸操作的。
在电阻式触控屏上,上下两层导电膜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当手指触摸屏幕时,上下两层导电膜之间的电阻会发生变化,从而检测到触摸位置。
这种触控屏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合于小尺寸触摸屏的应用。
触控屏的原理虽然简单,但是实现起来却需要多种技术的配合。
首先是传感技术,能够准确地感应到触摸位置;其次是信号处理技术,能够将触摸位置的信号转化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数据;最后是驱动技术,能够将计算机的指令传递给触控屏,实现相应的操作。
这些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触控屏在手机、平板电脑、电子白板等电子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触控屏的原理虽然简单,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在电容式触控屏上,如果手指潮湿或者戴着手套,可能会影响触摸的灵敏度;而在电阻式触控屏上,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可能会出现触摸不准确的情况。
因此在设计和使用触控屏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提高触控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触控屏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机交互设备,其原理的了解对于我们更好地使用电子设备是非常有帮助的。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触控屏在未来会有更广泛的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平板电脑的触摸屏原理

平板电脑的触摸屏原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平板电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作为平板电脑最核心的操作方式,触摸屏技术更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使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平板电脑触摸屏的原理及其工作原理。
一、电容式触摸屏目前用于平板电脑的触摸屏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电容式触摸屏,另一种是电阻式触摸屏。
先来介绍一下电容式触摸屏。
电容式触摸屏是利用触摸屏上的电容传感器来感知人体触摸的位置。
当我们用手指触摸屏幕时,电容传感器会感受到我们的电荷,并记录下触摸的位置。
具体原理如下:1.透明导电层:电容式触摸屏最上层是一层透明导电层,用于接受人体触摸。
2.感应电容:透明导电层下方是一层感应电容层,是由两层具有导电性的材料组成。
当我们的手指触摸屏幕时,感应电容层上的电子会产生变化,这种变化会被感应器检测到。
3.控制器:感应器将触摸到的数据传输给控制器。
控制器会分析数据,并确定触摸的位置。
4.显示器:控制器将位置信息传输给显示器,显示器将根据位置信息调整显示的内容。
这就是电容式触摸屏的工作原理。
通过感应电容层感应触摸位置,再经过控制器和显示器的处理,最终实现触摸屏的使用。
二、电阻式触摸屏与电容式触摸屏相比,电阻式触摸屏在原理和结构上有所不同。
电阻式触摸屏的工作原理如下:1.触摸定位:电阻式触摸屏上方有一层外触摸屏,当我们用手指或者其他物体触摸屏幕时,外触摸屏会产生微小的弯曲。
2.电流流动:外触摸屏的四角分别有导电涂层,当外触摸屏弯曲时,导电涂层产生电流。
3.触摸定位:电流通过外触摸屏的导电涂层,进入一条纵向导电线,再经过一条横向导电线。
触摸的位置会改变电流的流动路径,通过测量电流的改变,就可以确定触摸的位置。
4.控制器和显示器:通过电流的改变,控制器可以准确地确定触摸的位置,并将位置信息传输给显示器,显示器就会做出相应的反应。
总结无论是电容式触摸屏还是电阻式触摸屏,它们都是通过感知触摸位置,然后将位置信息传输给显示器做出相应的反应。
手机触摸屏工作原理

手机触摸屏工作原理
手机触摸屏工作原理是通过感应器和触摸控制电路实现的。
感应器主要有电容式触摸屏和电阻式触摸屏两种类型。
在电容式触摸屏中,触摸面板由一层导电材料制成。
当手指触摸屏幕时,人体的电荷会影响导电材料上的电场分布。
触摸屏上的感应电极会检测到这些电荷变化,并传输给触摸控制电路进行处理。
通过计算不同电极之间的电流变化,可以确定手指触摸的位置。
而电阻式触摸屏则是由两层导电材料制成的,中间夹层有微小的空隙。
当手指触摸屏幕时,导电材料之间会发生接触,形成闭路。
触摸控制电路会通过在四个角落施加不同的电流,测量两层导电材料之间的电阻变化来确定触摸位置。
不论是电容式触摸屏还是电阻式触摸屏,触摸控制电路会将检测到的触摸事件转化为数字信号,通过特定的驱动程序进行解释,最终传送给手机系统。
手机系统根据接收到的信号确定用户的触摸操作,并做出相应的响应,如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打开应用等。
总结来说,手机触摸屏工作的关键是通过感应器检测用户的触摸行为,并将触摸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后传输给手机系统,实现用户操作的交互功能。
触摸屏的分类及其原理

触摸屏的分类及其原理通常,触摸屏系统由触摸检测传感部件和触摸屏控制器两部分器件组成。
前者采集用户的触摸信息并传送到控制器,后者通过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到用户的触摸位置,并将位置信息发送给上一层的主机,同时接收主机发送的控制命令并加以执行。
触摸屏的主要分类从技术原理上区分,触摸屏可以分成四个基本种类:红外技术触摸屏、表面声波触摸屏、电阻触摸屏、电容触摸屏。
下面将对以上四种触摸屏技术进行简单的介绍。
1、红外技术触摸屏该触摸屏由安装在触摸屏外框上的红外发射和接收器件构成。
发射器件在屏幕表面形成红外检测网,任何物体都可改变触点的红外线而实现触摸的检测。
红外触摸屏不受电流、电压和静电干扰,适合条件恶劣的工作环境,价格低,安装方便,响应速度快。
红外现在应用开始广泛化了,一般都是用于大型设备,比如电视上主持人的触摸大电视,寿命一般,准确率高,支持多点,透光率最好,最高100%。
2、表面声波触摸屏表面声波是沿介质表面传播的机械波。
此类触摸屏由触摸屏、声波发生器、反射器和声波接收器组成。
其中声波发生器产生一种高频声波跨越屏幕表面,在手指触摸时,触电上的声波被阻止,声波接收器由此确定坐标位置。
表面声波触摸屏不受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分辨率极高,有极好的防刮性,使用寿命长,透光率好,没有漂移,表面也不怕划,缺点是怕水和油污,脏了要维护。
3、电阻式触摸屏电阻触摸屏是一块与显示屏表面匹配的多层复合薄膜。
该结构以一层玻璃作为基层,表面涂一层透明的导电层(ITO,氧化铟),上层再覆盖一层防刮的塑料层,它的内表面也涂有一层ITO,四线和八线触摸屏由两层具有相同表面电阻的透明阻性材料组成,五线和七线触摸屏由一个阻性层和一个导电层组成,通常在两层导电层之间有许多细小(小于千分之一英寸)的透明隔离点把它们分隔开。
当触摸屏表面受到的压力(如通过笔尖或手指进行按压)足够大时,顶层与底层之间会产生接触。
所有的电阻式触摸屏都采用分压器原理来产生代表X坐标和Y坐标的电压。
触摸显示屏原理图

触摸显示屏原理图
触摸显示屏是一种先进的输入设备,将触摸操作转换为电信号,以实现在屏幕上进行交互。
触摸显示屏的原理是基于电容和电阻两种技术。
电容式触摸显示屏利用了电容的原理,人体接触屏幕时会产生微弱的电荷。
电容式触摸显示屏表面覆盖着电容感应层,由一系列纵横交叉的导电线组成。
当手指或其他导电物体触摸屏幕时,电流会在导电线网络中产生,从而改变了电容的分布情况。
传感器会检测这些变化,并将其转化为坐标信息。
通过计算手指的位置,系统可以感知手指的移动和点击等操作。
电阻式触摸显示屏则采用了电阻薄膜技术。
它是由两层平行排列的导电薄膜组成,两层薄膜之间有一层绝缘层隔开。
当屏幕上受到压力作用,导电薄膜会接触,并形成电路。
通过测量屏幕上的电阻变化,系统可以确定触摸的位置。
相对于电容式触摸显示屏,电阻式触摸显示屏对物体的压力很敏感,因此不仅可以用手指触摸,也可以使用其他物体触摸。
总的来说,触摸显示屏通过感知电容或电阻的变化,将触摸操作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计算来确定触摸的位置。
这种先进的技术使得我们可以通过手指或其他物体来操作屏幕,实现更加便捷和直观的交互体验。
触摸屏的原理及应用实例

触摸屏的原理及应用实例1. 触摸屏的原理触摸屏是一种通过触摸屏幕表面来输入和控制信息的设备。
它使用了一种称为电容感应的技术,通过感应人体的电荷来实现触摸操作的。
触摸屏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种:•电容感应原理:通过在屏幕表面的导电玻璃上涂覆一层透明导电涂层,当人体接近触摸屏时,人体上的电荷会改变电场的分布,从而被触摸屏感应到,进而确定触摸点的位置。
•压力感应原理:在屏幕背后放置一层弹性物质,当屏幕表面被外力按下时,压力会传递到感应层,通过感应层的变形来确定按压点的位置。
•声波感应原理:在屏幕四角放置声波传感器,当人体触摸屏幕时,会产生微弱的声波信号,通过测量声波的传播时间和方向来确定触摸点的位置。
2. 触摸屏的应用实例触摸屏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到电子签名板等各种设备上都可以看到触摸屏的身影。
下面是一些触摸屏应用的实例:•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触摸屏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核心输入方式。
用户可以通过手指在屏幕上滑动、点击等手势操作来完成各种功能,如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浏览网页等。
•电子签名板:电子签名板是触摸屏的一种常见应用。
通过触摸屏可以实现用户对文档进行签字、绘图等操作,使得签名和绘图更加便捷和精确。
•自助终端:触摸屏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助终端,如自助售货机、自助餐厅点餐机等。
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选择商品、点餐等,极大地简化了操作流程,提升了用户体验。
•工业控制设备:触摸屏也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设备,如机械操作界面、控制面板等。
通过触摸屏可以实现工业设备的可视化操作,操作更加方便和直观。
•教育设备:触摸屏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通过触摸屏可以实现互动教学,学生可以通过触摸屏来选择答案、画图等,提升了课堂互动和学习效果。
3. 总结触摸屏作为一种高效、直观的输入方式,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电容感应、压力感应和声波感应等原理,触摸屏可以准确地感知用户的触摸动作,从而实现各种功能的操作。
触摸屏种类及工作原理

触摸屏种类与工作原理触摸屏的基本原理是,用手指或其他物体触摸安装在显示器前端的触控屏时,所触摸的位置(以坐标形式)由触摸屏控制器检测,并通过接口(如RS-232串行口)送到C PU,从而确定输入的信息。
触摸屏系统一般包括触摸屏控制器(卡)和触摸检测装置两个部分。
其中,触控屏控制器(卡)的主要作用是从触摸点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CPU,它同时能接收CPU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触摸检测装置一般安装在显示器的前端,主要作用是检测用户的触摸位置,并传送给触控屏控制卡。
1.电阻触摸屏(电阻式触摸屏工作原理图)电阻触摸屏的屏体部分是一块与显示器表面相匹配的多层复合薄膜,由一层玻璃或有机玻璃作为基层,表面涂有一层透明的导电层,上面再盖有一层外表面硬化处理、光滑防刮的塑料层,它的内表面也涂有一层透明导电层,在两层导电层之间有许多细小(小于千分之一英寸)的透明隔离点把它们隔开绝缘。
当手指触摸屏幕时,平常相互绝缘的两层导电层就在触摸点位置有了一个接触,因其中一面导电层接通Y轴方向的5V均匀电压场,使得侦测层的电压由零变为非零,这种接通状态被控制器侦测到后,进行A/D转换,并将得到的电压值与5V相比即可得到触摸点的Y轴坐标,同理得出X轴的坐标,这就是所有电阻技术触摸屏共同的最基本原理。
电阻类触摸屏的关键在于材料科技。
电阻屏根据引出线数多少,分为四线、五线、六线等多线电阻触摸屏。
电阻式触摸屏在强化玻璃表面分别涂上两层OTI透明氧化金属导电层,最外面的一层OTI涂层作为导电体,第二层OTI则经过精密的网络附上横竖两个方向的+5V至0V的电压场,两层OTI之间以细小的透明隔离点隔开。
当手指接触屏幕时,两层OTI导电层就会出现一个接触点,电脑同时检测电压及电流,计算出触摸的位置,反应速度为10-20ms。
五线电阻触摸屏的外层导电层使用的是延展性好的镍金涂层材料,外导电层由于频繁触摸,使用延展性好的镍金材料目的是为了延长使用寿命,但是工艺成本较为高昂。
触摸屏的技术原理

触摸屏的技术原理触摸屏是一种在屏幕表面上能够感应触摸位置的设备。
它广泛应用于现代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工业控制设备、自动取款机等。
触摸屏的技术原理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包括电阻式触摸屏、电容式触摸屏、声波式触摸屏和红外线触摸屏。
电阻式触摸屏是最早也是最常见的触摸屏技术。
它由两层透明导电薄膜构成,中间有一小段间隙。
当用户触摸屏幕时,两层导电薄膜相互接触,形成一个电路。
屏幕四角处有四个传感器,用于确定用户的触摸位置。
传感器测量电流的变化,将其转换为坐标,以确定触摸位置。
电阻式触摸屏的优点是触摸灵敏度好、可在任意物体上触摸。
然而,它的缺点是需要外力压缩屏幕才能进行操作,使触摸体验不够顺滑。
电容式触摸屏是目前最常见的触摸屏技术,其原理基于电容传感器。
电容式触摸屏涂覆了一层导电层,通常是玻璃或薄膜。
当用户触摸屏幕时,人体带有电荷,与电容层产生电场。
传感器测量电场的变化,以确定用户的触摸位置。
电容式触摸屏的优点是触摸感应灵敏、高清晰度、不需要外力压力,触摸体验更加顺滑。
然而,它的缺点是不能使用手套或非导体物体触摸。
声波式触摸屏利用超声波传感器检测用户触摸位置。
触摸屏上方或周围放置了一组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
通过发射器发出超声波,当用户触摸屏幕时,触摸点引发超声波的反射。
接收器接收到反射波后,计算触摸位置。
声波式触摸屏的优点是可以实现多点触摸和透明触摸屏。
但受到环境噪音和杂散声波的干扰,可能会影响精度和稳定性。
红外线触摸屏使用红外线传感器检测触摸位置。
触摸屏的周围装有一组红外线发射器和接收器,以形成一个无形的光栅网格。
当用户触摸屏幕时,被触摸的区域会阻挡红外线,使对应位置的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较少的红外线信号。
通过计算接收到的光强变化,确定用户的触摸位置。
红外线触摸屏的优点是透明度高、可使用任何物体触摸。
然而,它的缺点是易受到外界干扰,可能产生误触。
总结来说,触摸屏的技术原理主要有电阻式、电容式、声波式和红外线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触摸屏种类及原理随着多媒体信息查询的与日俱增,人们越来越多地谈到触摸屏,因为触摸屏不仅适用于中国多媒体信息查询的国情,而且触摸屏具有坚固耐用、反应速度快、节省空间、易于交流等许多优点。
利用这种技术,我们用户只要用手指轻轻地碰计算机显示屏上的图符或文字就能实现对主机操作,从而使人机交互更为直截了当,这种技术大大方便了那些不懂电脑操作的用户。
触摸屏作为一种最新的电脑输入设备,它是目前最简单、方便、自然的一种人机交互方式。
它赋予了多媒体以崭新的面貌,是极富吸引力的全新多媒体交互设备。
触摸屏在我国的应用范围非常广阔,主要是公共信息的查询;如电信局、税务局、银行、电力等部门的业务查询;城市街头的信息查询;此外应用于领导办公、工业控制、军事指挥、电子游戏、点歌点菜、多媒体教学、房地产预售等。
将来,触摸屏还要走入家庭。
随着使用电脑作为信息来源的与日俱增,触摸屏以其易于使用、坚固耐用、反应速度快、节省空间等优点,使得系统设计师们越来越多的感到使用触摸屏的确具有具有相当大的优越性。
触摸屏出现在中国市场上至今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这个新的多媒体设备还没有为许多人接触和了解,包括一些正打算使用触摸屏的系统设计师,还都把触摸屏当作可有可无的设备,从发达国家触摸屏的普及历程和我国多媒体信息业正处在的阶段来看,这种观念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事实上,触摸屏是一个使多媒体信息或控制改头换面的设备,它赋予多媒体系统以崭新的面貌,是极富吸引力的全新多媒体交互设备。
发达国家的系统设计师们和我国率先使用触摸屏的系统设计师们已经清楚的知道,触摸屏对于各种应用领域的电脑已经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必不可少的设备。
它极大的简化了计算机的使用,即使是对计算机一无所知的人,也照样能够信手拈来,使计算机展现出更大的魅力。
解决了公共信息市场上计算机所无法解决的问题。
随着城市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和电脑网络在国民生活中的渗透,信息查询都已用触摸屏实现--显示内容可触摸的形式出现。
为了帮助大家对触摸屏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笔者就在这里提供一些有关触摸屏的相关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对大家有所用处。
一、触摸屏的工作原理为了操作上的方便,人们用触摸屏来代替鼠标或键盘。
工作时,我们必须首先用手指或其它物体触摸安装在显示器前端的触摸屏,然后系统根据手指触摸的图标或菜单位置来定位选择信息输入。
触摸屏由触摸检测部件和触摸屏控制器组成;触摸检测部件安装在显示器屏幕前面,用于检测用户触摸位置,接受后送触摸屏控制器;而触摸屏控制器的主要作用是从触摸点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CPU,它同时能接收CPU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
二、触摸屏的主要类型按照触摸屏的工作原理和传输信息的介质,我们把触摸屏分为四种,它们分别为电阻式、电容感应式、红外线式以及表面声波式。
每一类触摸屏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要了解那种触摸屏适用于那种场合,关键就在于要懂得每一类触摸屏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下面对上述的各种类型的触摸屏进行简要介绍一下:1、电阻式触摸屏(电阻式触摸屏工作原理图)这种触摸屏利用压力感应进行控制。
电阻触摸屏的主要部分是一块与显示器表面非常配合的电阻薄膜屏,这是一种多层的复合薄膜,它以一层玻璃或硬塑料平板作为基层,表面涂有一层透明氧化金属(透明的导电电阻)导电层,上面再盖有一层外表面硬化处理、光滑防擦的塑料层、它的内表面也涂有一层涂层、在他们之间有许多细小的(小于1/1000英寸)的透明隔离点把两层导电层隔开绝缘。
当手指触摸屏幕时,两层导电层在触摸点位置就有了接触,电阻发生变化,在X和Y两个方向上产生信号,然后送触摸屏控制器。
控制器侦测到这一接触并计算出(X,Y)的位置,再根据模拟鼠标的方式运作。
这就是电阻技术触摸屏的最基本的原理。
电阻类触摸屏的关键在于材料科技,常用的透明导电涂层材料有: ??A、ITO,氧化铟,弱导电体,特性是当厚度降到1800个埃(埃=10-10米)以下时会突然变得透明,透光率为80%,再薄下去透光率反而下降,到300埃厚度时又上升到80%。
ITO是所有电阻技术触摸屏及电容技术触摸屏都用到的主要材料,实际上电阻和电容技术触摸屏的工作面就是ITO涂层。
B、镍金涂层,五线电阻触摸屏的外层导电层使用的是延展性好的镍金涂层材料,外导电层由于频繁触摸,使用延展性好的镍金材料目的是为了延长使用寿命,但是工艺成本较为高昂。
镍金导电层虽然延展性好,但是只能作透明导体,不适合作为电阻触摸屏的工作面,因为它导电率高,而且金属不易做到厚度非常均匀,不宜作电压分布层,只能作为探层。
1.1四线电阻屏四线电阻模拟量技术的两层透明金属层工作时每层均增加5V恒定电压:一个竖直方向,一个水平方向。
总共需四根电缆。
特点:高解析度,高速传输反应。
表面硬度处理,减少擦伤、刮伤及防化学处理。
具有光面及雾面处理。
一次校正,稳定性高,永不漂移。
1.2五线电阻屏五线电阻技术触摸屏的基层把两个方向的电压场通过精密电阻网络都加在玻璃的导电工作面上,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两个方向的电压场分时工作加在同一工作面上,而外层镍金导电层只仅仅用来当作纯导体,有触摸后分时检测内层ITO 接触点X轴和Y轴电压值的方法测得触摸点的位置。
五线电阻触摸屏内层ITO需四条引线,外层只作导体仅仅一条,触摸屏得引出线共有5条。
特点:解析度高,高速传输反应。
表面硬度高,减少擦伤、刮伤及防化学处理。
同点接触3000万次尚可使用。
导电玻璃为基材的介质。
一次校正,稳定性高,永不漂移。
五线电阻触摸屏有高价位和对环境要求高的缺点1. 3电阻屏的局限不管是四线电阻触摸屏还是五线电阻触摸屏,它们都是一种对外界完全隔离的工作环境,不怕灰尘和水汽,它可以用任何物体来触摸,可以用来写字画画,比较适合工业控制领域及办公室内有限人的使用。
电阻触摸屏共同的缺点是因为复合薄膜的外层采用塑胶材料,不知道的人太用力或使用锐器触摸可能划伤整个触摸屏而导致报废。
不过,在限度之内,划伤只会伤及外导电层,外导电层的划伤对于五线电阻触摸屏来说没有关系,而对四线电阻触摸屏来说是致命的。
2、电容式触摸屏2.1电容技术触摸屏是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的。
电容式触摸屏是是一块四层复合玻璃屏,玻璃屏的内表面和夹层各涂有一层ITO,最外层是一薄层矽土玻璃保护层,夹层ITO 涂层作为工作面,四个角上引出四个电极,内层ITO为屏蔽层以保证良好的工作环境。
当手指触摸在金属层上时,由于人体电场,用户和触摸屏表面形成以一个耦合电容,对于高频电流来说,电容是直接导体,于是手指从接触点吸走一个很小的电流。
这个电流分从触摸屏的四角上的电极中流出,并且流经这四个电极的电流与手指到四角的距离成正比,控制器通过对这四个电流比例的精确计算,得出触摸点的位置。
2.2电容触摸屏的缺陷电容触摸屏的透光率和清晰度优于四线电阻屏,当然还不能和表面声波屏和五线电阻屏相比。
电容屏反光严重,而且,电容技术的四层复合触摸屏对各波长光的透光率不均匀,存在色彩失真的问题,由于光线在各层间的反射,还造成图像字符的模糊。
电容屏在原理上把人体当作一个电容器元件的一个电极使用,当有导体靠近与夹层ITO工作面之间耦合出足够量容值的电容时,流走的电流就足够引起电容屏的误动作。
我们知道,电容值虽然与极间距离成反比,却与相对面积成正比,并且还与介质的的绝缘系数有关。
因此,当较大面积的手掌或手持的导体物靠近电容屏而不是触摸时就能引起电容屏的误动作,在潮湿的天气,这种情况尤为严重,手扶住显示器、手掌靠近显示器7厘米以内或身体靠近显示器15厘米以内就能引起电容屏的误动作。
电容屏的另一个缺点用戴手套的手或手持不导电的物体触摸时没有反应,这是因为增加了更为绝缘的介质。
电容屏更主要的缺点是漂移:当环境温度、湿度改变时,环境电场发生改变时,都会引起电容屏的漂移,造成不准确。
例如:开机后显示器温度上升会造成漂移:用户触摸屏幕的同时另一只手或身体一侧靠近显示器会漂移;电容触摸屏附近较大的物体搬移后回漂移,你触摸时如果有人围过来观看也会引起漂移;电容屏的漂移原因属于技术上的先天不足,环境电势面(包括用户的身体)虽然与电容触摸屏离得较远,却比手指头面积大的多,他们直接影响了触摸位置的测定。
此外,理论上许多应该线性的关系实际上却是非线性,如:体重不同或者手指湿润程度不同的人吸走的总电流量是不同的,而总电流量的变化和四个分电流量的变化是非线性的关系,电容触摸屏采用的这种四个角的自定义极坐标系还没有坐标上的原点,漂移后控制器不能察觉和恢复,而且,4个A/D完成后,由四个分流量的值到触摸点在直角坐标系上的X、Y坐标值的计算过程复杂。
由于没有原点,电容屏的漂移是累积的,在工作现场也经常需要校准。
电容触摸屏最外面的矽土保护玻璃防刮擦性很好,但是怕指甲或硬物的敲击,敲出一个小洞就会伤及夹层ITO,不管是伤及夹层ITO还是安装运输过程中伤及内表面ITO层,电容屏就不能正常工作了。
3、红外线式触摸屏(红外线式触摸屏工作原理图)红外触摸屏是利用X、Y方向上密布的红外线矩阵来检测并定位用户的触摸。
红外触摸屏在显示器的前面安装一个电路板外框,电路板在屏幕四边排布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一一对应形成横竖交叉的红外线矩阵。
用户在触摸屏幕时,手指就会挡住经过该位置的横竖两条红外线,因而可以判断出触摸点在屏幕的位置。
任何触摸物体都可改变触点上的红外线而实现触摸屏操作。
早期观念上,红外触摸屏存在分辨率低、触摸方式受限制和易受环境干扰而误动作等技术上的局限,因而一度淡出过市场。
此后第二代红外屏部分解决了抗光干扰的问题,第三代和第四代在提升分辨率和稳定性能上亦有所改进,但都没有在关键指标或综合性能上有质的飞跃。
但是,了解触摸屏技术的人都知道,红外触摸屏不受电流、电压和静电干扰,适宜恶劣的环境条件,红外线技术是触摸屏产品最终的发展趋势。
采用声学和其它材料学技术的触屏都有其难以逾越的屏障,如单一传感器的受损、老化,触摸界面怕受污染、破坏性使用,维护繁杂等等问题。
红外线触摸屏只要真正实现了高稳定性能和高分辨率,必将替代其它技术产品而成为触摸屏市场主流。
过去的红外触摸屏的分辨率由框架中的红外对管数目决定,因此分辨率较低,市场上主要国内产品为32x32、40X32,另外还有说红外屏对光照环境因素比较敏感,在光照变化较大时会误判甚至死机。
这些正是国外非红外触摸屏的国内代理商销售宣传的红外屏的弱点。
而最新的技术第五代红外屏的分辨率取决于红外对管数目、扫描频率以及差值算法,分辨率已经达到了1000X720,至于说红外屏在光照条件下不稳定,从第二代红外触摸屏开始,就已经较好的克服了抗光干扰这个弱点。
第五代红外线触摸屏是全新一代的智能技术产品,它实现了1000*720高分辨率、多层次自调节和自恢复的硬件适应能力和高度智能化的判别识别,可长时间在各种恶劣环境下任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