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企业出口退税账务处理doc
出口退税的账务处理

按照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生产企业免抵退税的会计核算主要涉及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和"应收补贴款-- 出口退税"等科目。
其会计处理如下:(1)货物出口并确认收入实现时,根据出口销售额( FOB 价)做如下会计处理: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等)(2)月末根据《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计算出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做如下会计处理: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月末根据《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计算出的"应退税额"做如下会计处理:借:应收补贴款-- 出口退税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出口退税)(4)月末根据《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计算出的"免抵税额"做如下会计处理: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5)收到出口退税款时,做如下会计处理: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对于按会计制度规定允许扣除的运费、保险费和佣金,在实际结算时与原预估入帐金额有差额的,可以在结算月份进行调整。
对于企业已经申报的数据发现错误的,不能够直接调整原申报数据,而应在以后月份通过红蓝字调整法进行调整。
对于出口退税申报与增值税纳税申报不一致,产生差额的,须在下期进行帐务调整,相应的应同时调整增值税纳税申报表。
由于以上原因需进行帐务调整的,其会计处理为:(一)对本年度出口销售收入的调整(1)对于前期多报或少报出口,或用错汇率,导致出口销售收入错误的,在本期发现时,须在本期进行如下会计处理:根据销售收入调整额: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科目)(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贷:主营业务收入(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2)对于按会计制度规定允许扣除的运费、保险费和佣金,与原预估入帐金额有差额的,须在本期进行如下会计处理:根据销售收入调整额:借:其他应付款(或银行存款等科目)(蓝字或红字)贷:主营业务收入(蓝字或红字)当上期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第2c栏"免抵退出口货物销售额(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差额)"不等于0时,须在本期进行如下会计处理:根据免抵退出口货物销售额(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差额):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科目)(差额大于0时为蓝字,小于0时为红字)贷:主营业务收入(差额大于0时为蓝字,小于0时为红字)注意事项:①出现上述情况进行帐务调整的同时,应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进行调整,调整的方法为在出口明细表中录入一条调整记录(正数或负数)。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计算及账务处理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计算及账务处理例题例1某外贸公司2011年5月从某化妆品公司购进出口用化妆品800箱,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金额400万元,进项税额为68万元,货款已银行支付。
当月该批商品已全部出口,售价为每箱900美元(当日汇率1美元=6.8元人民币),申请退税的单证齐全。
该化妆品的价款中已含消费税额为130万元,增值税退税率为13%。
以上账务如何处理?应退增值税税额=不含增值税购进额x退税率=4000000x13%=520000元转出不退税增值税额=680000-520000=160000元应退消费税税额=1300000分录:1、购进货物借:物资采购4000000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一进项税额680000贷:银行存款46800002、货物入库借:库存商品4000000贷:物资采购40000003、出口报关销售借:应收账款4896000贷:主营业务收入48960004、结转商品销售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4000000贷:库存商品40000005、不退税增值税额转出借:主营业务成本160000贷: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一进项转出1600006、计算出应收增值税退款时借:其他应收款一应收出口退税520000贷: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一出口退税5200007、收到增值税退税款时借:银行存款520000贷:其他应收款一应收出口退税5200008、计算出应收消费税退款借:其他应收款一应收出口退税1300000贷:主营业务成本13000009、收到消费税退款借:银行存款1300000贷:其他应收款一应收出口退税1300000例2某进出口公司2010年3月购进服6000件,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金额为93000元,出口至美国,离岸价为15000美元(汇率为1美元=6.7元人民币),假如服装退税率为13%,试计算该公司当月应退税额和一些账务处理1、购进服装的进项税额是多少?2、应退增值税额是多少?3、转出增值税额是多少?4、购进货物分录5、货物入库分录6、出口销售分录7、结转商品销售成本8、增值税应退税额分录9、收到退税款分录1、购进服装的进项税额是多少?93000x0.17=158102、应退增值税额是多少?93000x0.13=120903、转出增值税额是多少?15810-12090=37204、购进货物分录借:物资采购93000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一进项税额15810贷:银行存款1088105、货物入库分录借:库存商品93000贷:物资采购930006、出口销售分录借:应收账款100500贷:主营业务收入1005007、结转商品销售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93000贷:库存商品93000借:主营业务成本3720贷: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一进项转出37208、增值税应退税额分录借:其他应收款一应收出口退税12090贷: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一出口退税120909、收到退税款分录借:银行存款12090贷:其他应收款一应收出口退税12090。
出口企业应收出口退税计算及帐务处理

出口企业应收出口退税计算及账务处理一、出口退税涉税一般帐务处理分录:1.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退税率和征税率差)借:主营业务成本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应退税额(出口销售额FOB人民币价*退税率-免抵税额):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应退税额)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应退税额)3.免抵税额(出口销售额FOB人民币价*退税率-应退税额):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免抵额)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免抵额)4.收到退税款借:银行存款货: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二、主要涉及会计科目:其他应收款(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应退税额)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免抵额)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免抵额)三、主要计算公式:1、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牌价×(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收率-出口货物退税率)2、计算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末留抵税额若应纳税额为正数,即没有可退税额(因为没有留抵税额),则仍应交纳增值税;若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期末有未抵扣税额,则有资格申请退税,但到底能退多少,还要进行计算比较。
3、计算免抵退税额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免税购进原料包括从国内购进免税原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
其中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公式为: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海关实征关税和消费税4、确定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a、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b、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0。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的操作流程及账务处理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的操作流程及账务处理一般情况下,企业办理出口退税,其需具体准备以下申请材料:(1)出口货物报关单原件。
(2)出口销售发票。
(3)进货发票。
(4)结汇水单或收汇通知书。
(5)属于生产企业直接出口或委托出口自制产品,凡以到岸价CIF结算的,还应附送出口货物运单和出口保险单。
(6)有进料加工复出口产品业务的企业,还应向税务机关报送进口料、件的合同编号、日期、进口料件名称、数量、复出口产品名称,进料成本金额和实纳各种税金额等。
(7)产品征税证明。
(8)出口收汇已核销证明。
(9)与出口退税有关的其他材料。
而有关于出口退税流程,企业在办理过程中,其一般遵循如下操作步骤:(1)证件的送验及登记表的领取。
一般情况下,企业在取得有关部门批准其经营出口产品业务的文件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工商登记证明后,应于30日内办理出口企业退税登记。
(2)退税登记的申报和受理。
企业领到"出口企业退税登记表"后,即按登记表及有关要求进行填写,并在加盖企业公章和有关人员印章后,连同出口产品经营权批准文件、工商登记证明等证明资料一起报送税务机关。
随后,税务机关经审核无误后,即受理登记。
(3)填发出口退税登记证。
税务机关接到企业的正式申请,经审核无误并按规定的程序批准后,核发给企业"出口退税登记"。
至此,出口退税办理基本完成。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是指外贸企业在出口货物时,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可以申请国家出口退税,从而减少企业出口成本,提高企业出口竞争力的一种税收优惠政策。
出口退税流程及账务处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申报出口退税外贸企业在出口货物时,首先要向海关申报出口退税,并准备相关材料,如出口合同、发票等。
二、发票审核发票审核是指外贸企业准备的出口发票必须经过海关的审核,以确定出口退税的数额。
三、退税审核退税审核是指外贸企业准备的出口退税申请材料经过海关审核,以确定出口退税的数额。
四、海关审批海关审批是指外贸企业准备的出口退税申请材料经过海关审核,以确定出口退税的数额,并在海关出具审批意见。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的账务处理

某生产企业委托外贸企业出口香烟,计销售收入为5000元,适用消费税税率45%,计算应缴纳的消费税225000元。则生产企业委托外贸企业出口时应作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
应收账款7250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5000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255000生产企业实际交纳消费税时应作的会计分录如下:
依上例,受托外贸企业收到税务部门退回企业的消费税255000元,退还给该生产企业。外贸企业的会计处理如下:
①生产企业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生产企业采用委税款应由外贸企业退还给生产企业。
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生产企业,在计算消费税时,按应交消费税额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实际缴纳时,借记“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收到外贸企业退回税金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发生退关、退货、补交已退的消费税,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⑧乳胶手套×1000=361100(元)⑨分散蓝43589.75元
本月应退消费税的出口货物有轮胎和汽油,其计税依据为元和1000升。
(2)确定退税率物增值税退税率除薄荷油为6%、轮胎工缴费为14%外,其余均为9%,轮胎消费税退税率为10%,汽油消费税单位退税额为0.2元/升。
(3)计算应退税额
本月出口货物应退税额为:
一、出口退税的计算
(一)计税依据和退税率
准确地计算出口退税,必须正确地确定计税依据和适用退税率。
1.计税依据出口退税的计税依据,指计算应退税额的计税金额或计税数量。
(1)外贸企业出口货物退增值税的计税依据
外贸企业出口货物退增值税的计税依据为出口产品购进金额。如果出口货物一次购进一票出口,可以直接从专用发票上取得;如果一次购进多票出口或多次购进、多票出口,不能具体到哪一票业务时,可以用同一产品加权平均单价乘以实际出口数量计算得出。如果出口货物是委托加工产品,其退税计税依据为用于委托加工的原材料购进金额和支付的加工费金额。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的会计账务处理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的会计账务处理
1 .购进出口货物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
2 .确认外销货物的销售收入,根据外币金额和选定汇率确定销售额:
借:应收账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3 .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4 .根据征税率与退税率的差率,将不可退的进项税计入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征退税差额)
贷: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5 .货物出口后,根据退税率,计算应收出口退税额:借: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6 .收到出口退税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
出口企业出口退税的申报流程及账务处理流程

出口企业出口退税的申报流程及账务处理流程一、出口企业出口退(免)税的计税依据及退税方法(一)生产企业即有生产能力的出口企业《关于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政策的通知》 (财税[2022]39 号)第 4 条第 1 项规定: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劳务(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除外)增值税退(免) 税的计税依据,为出口货物劳务的实际离岸价(FOB)。
实际离岸价应以出口发票上的离岸价为准,但如果出口发票不能反映实际离岸价,主管税务机关有权予以核定。
生产企业合用免抵退税办法。
(二)外贸企业即不具有生产能力的出口企业财税[2022]39 号第 4 条第 4 项规定: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委托加工修理修配货物除外)增值税退(免)税的计税依据,为购进出口货物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金额或者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注明的完税价格。
外贸企业合用免退税办法。
二、出口退税的申报时间(一)生产企业生产企业出口并按会计规定做销售的货物,须在做销售的次月进行增值税纳税申报还需办理免抵退税相关申报及消费税免税申报(属于消费税应税货物的)。
企业应在货物报关出口之日(以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上的出口日期为准,下同)次月起至次年4 月 30 日前的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收齐有关凭证,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货物增值税免抵退税及消费税退税。
逾期的,企业不得申报免抵退税。
(二)外贸企业外贸企业出口并按会计规定做销售的货物,须在做销售的次月进行增值税纳税申报将合用退(免)税政策的出口货物销售额填报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免税货物销售额”栏。
企业应在货物报关出口之日次月起至次年4 月 30 日前的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收齐有关凭证,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出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免退税申报。
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的,企业在增值税纳税申报期以外的其他时间也可办理免退税申报。
逾期的,企业不得申报免退税。
普通情况来说,生产企业和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的申报期限最迟是出口之日的次年 4 月 15 日前(遇节假日顺延),举例说明:出口日期是 2022 年 6 月 6 日,只要是在 2022 年 4 月 15 日前(遇节假日顺延)进行出口退税申报就不算超期申报,允许享受出口退税政策。
出口退税的账务处理

出口退税的核算以及账务处理:
1、计算当月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以及当月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当月不得抵扣税额=(当月外销产品离岸价格-当月进口料件金额)*(增值税率-退税率)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转出)
2、计算当月应纳税额
当月应纳税额=当月销项税额-(当月进项税额-当月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留抵税额
3、计算当月免抵退税额:
当月免抵退税额=(当月外销产品离岸价格(或当月外销产品到岸价格-运保佣费用)当月进口料件金额)*退税率
4、确定当月应退税额:
当月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留抵税额=0)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当期免抵税额=0
纳税人以自产货物用于换取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抵偿债务以及对外投资,在计征增值税、消费税、所得税时分别以以下价格确定计税依据:
1、在计算消费税时,以同类产品的最高销售价格确定计税依据;
2、在计算增值税时,以同类产品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计税依据;
3、在计算所得税时,以同类产品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计税依据;同时扣除产品的成本以及所负担的消费税及其他税金及附加后的所得额为计税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省出口退税工作会议材料之九出口企业帐务处理辅导(仅供参考)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有关帐务处理按照《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规定,出口企业出口的货物必须进行财务处理才能办理退税。
一、外贸企业涉及出口退税的主要明细帐外贸企业办理出口退税必须设置的明细帐有:库存出口商品帐、自营出口商品帐、应收(付)外汇帐款明细帐、应交税金(增值税)明细帐等:(1)库存出口商品帐:是核算企业盈亏情况的重要帐册,是按商品代码、商品品名、记载数量、金额等设置的明细帐。
以购进的出口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为做帐依据。
商品必须严格按照实际应付的全部款项扣除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款,为该商品的进价成本。
在货物购进入库时,按照相应的会计分录,在出口商品库存帐各栏目逐栏记录。
2、自营出口销售帐:是核算出口销售的重要依据,必须严格按制度规定向银行办理交单的口径为销售收入。
自营出口销售帐是按商品代码、商品品名、销售成本、销售收入、金额等设置的。
以出口企业开具的出口销售发票为做帐依据。
在货物报关出口后,必须及时做自营出口销售帐。
在自营出口销售帐的贷方反映收入部分,外币金额栏反映出口销售发票的外币金额,折美元金额栏反映美元金额数,人民币金额栏反映出口发票外币金额乘以当日外汇人民币牌价计算的销售收入,此销售收入与实际收汇后用结汇水单上的外汇人民币牌价计算的销售收入之差在“汇兑损益”科目反映,国外发生的运保费冲减自营出口销售收入。
自营出口销售帐的借方记出口货物的销售成本,进价栏反映不含税金额,费用栏为国内发生的出口费用,单独设“经营费用“科目的此栏目不反映。
余额部分借为亏损,贷为毛利。
3、应收(应付)外汇帐款明细帐:此明细帐是记载企业应收或应付国外客户的出口货款、进口货款、佣金等结算款项,以出口销售发票上所列的出口销售金额为做帐依据,按不同的会计科目反映,如自营出口、自营进口、代理出口、代理进口。
如果收汇、付汇商品种类较多的企业还可根据合同号或发票号或客户再分设子目。
借方记载企业应收或应付外汇及按汇率折为人民币的金额;贷方记载企业实际收汇的外汇及按汇率折为的人民币金额;余额部分借代表企业未收的外汇,贷为企业多收的外汇。
4、应交税金(增值税)明细帐:外贸企业设置应交税金(增值税)明细帐反映增值税核算缴纳情况。
以购进出口货物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为做帐依据。
外贸企业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
在应交增值税明细帐中设置进项税额、已交税金、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栏目,分别记载有关金额。
应交增值税明细帐各专栏的记载内容。
a、企业购入货物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记入“进项税额”栏,进口货物缴纳的增值税也记入“进项税额”栏;b、企业按规定已缴纳的增值税记入“已交税金”栏;c、企业内销货物的增值税记入“销项税额”栏;d、出口企业外销货物适应零税率,不记销项税金,并向税务机关申请退还出口货物的进项税,收到退税款后记入“出口退税”栏;e、“进项税额转出”栏反映出口企业计税金额乘以征、退税率之差计算的不予退税部分;f、应交增值税明细帐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出口企业多交或尚未抵扣或出口未退税的增值税;期末贷方余额,反映出口企业尚未缴纳的增值税。
二、出口退税的会计分录外贸企业从货物购进、出口到收到应退税款,必须完成以下的会计分录:(1)购进出口货物时借:商品采购、经营费用等科目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2)商品验收入库时借:库存商品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商品采购(3)出口货物已经装船、装车,并已取得装船提单、铁路运单或空运运单时借:应收账款-应收外汇账款贷:自营出口销售收入同时,结转销售成本借:自营出口销售成本贷:库存商品再将征退税率差不予退税部分转入商品销售成本借:自营出口销售成本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4)出口货物在收到外汇,并在银行按当天现汇买价折合人民币开具结汇水单转入公司帐户时借:银行存款、汇兑损益等科目贷:应收账款-应收外汇账款(5)在退税单证齐全申报退税时借:应收补贴款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实际收到退税款时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补贴款三、按照财税〔2004〕116号文件第二条计提销项税额的会计处理(一般纳税人):销项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1+法定增值税税率)×法定增值税税率对《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出口货物退税率的通知》(财税〔2003〕222号)规定的不予退税的货物根据出口报关单有关内容在出口当期计提销项税,申报纳税。
对其他文件规定不予退税的货物,根据出口报关单及退税部门的有关通知计提销项税,申报纳税。
帐务处理: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贷:产品销售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例:某进出口公司某年从某机床厂购进汽车轮胎一批,工厂开来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所列金额100万元,税额17万元,并取得相应的出口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及消费税专用缴款书,货物全部报关出口后,外销销售收入折为人民币150万元。
(假设退税率为13%)计算其应退税税款及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首先确定该批货物为自营出口,贸易方式是一般贸易。
应退增值税款为:增值税发票所列不含税金额×退税率=100万元×13%=13万元不予退税税款为:增值税发票不含税金额×征退税率之差=100万元×(17%-13%)=4万元应退消费税税款为(假设消费税率为10%):不含税金额×消费税税率=100万元×10%=10万元相应的会计处理为:货物入库,按增值税发票做如下会计分录:借:库存出口商品100万元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万元贷:银行存款117万元货物报关出口后,按出口销售发票做如下分录:借:应收外汇帐款150万元贷:自营出口销售收入150万元同时结转出口销售成本借:自营出口销售成本100万元贷:库存出口商品100万元计算增值税应退税款时,做如下分录:借:应收补贴款13万元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13万元计算消费税税款,同时冲减出口销售成本,做如下分录:借:应收补贴款10万元贷:自营出口销售成本10万元将不予退税部分转入产品销售成本,做如下会计分录:借:自营出口销售成本4万元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4万元收到退税款后,凭收入退还书做如下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23万元贷: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13万元--消费税10万元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会计核算及账务处理一、外销收入的确认生产企业出口业务就其性质不同,主要有自营出口、委托代理出口、加工补偿出口、援外出口等。
就其贸易性质不同,主要有一般贸易、进料加工复出口贸易、来料加工复出口贸易、国内深加工结转贸易等等。
外销收入是生产企业出口退(免)税的主要依据,外销收入不管是什么成交方式下的,最后都要以离岸价为依据进行核算和办理出口退(免)税,因此,除正常的销货款外,外销收入的确认还与外汇汇率确定、国外运保佣的处理、出口货物退运等密切相关。
(一)入账时间及依据1、关于做帐时间问题:生产企业在货物出口时,必须按会计制度的规定在财务上做销售帐。
做帐时间以出口货物离岸时的当期为准。
2、生产企业自营出口,销售收入的入账金额一律以离岸价(FOB价)为基础,以离岸价以外价格条件成交的出口货物,其发生的国外运输、保险及佣金等费用支出,均应扣除。
离岸价(FOB)以出口发票上的离岸价为准(委托代理出口的,出口发票可以是委托方开具的或受托方开具的),并与海关报关单所注明的离岸价和“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出口退税子系统中的离岸价一致。
若出口发票的离岸价和“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出口退税子系统中的离岸价不一致,出口企业及时向海关申报更改,海关重新出具新的电子信息和纸质“证明联”。
以其他方式开具的,应扣除按会计制度规定允许冲减出口销售收入的运费、保险费、佣金等。
若出口发票不能如实反映离岸价,企业应按实际离岸价申报“免、抵、退”税,实际离岸价以“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出口退税子系统中的离岸价为准。
(二)外汇汇率的确定企业会计制度(2001)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企业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采用业务发生时的汇率,也可采用业务发生当期期初的汇率折合。
如出口货物离境当月已结汇的出口货物,按银行结算的实际牌价计算作帐和申报;未结汇的,按出口货物离境时的当月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人民币基准汇价计算作帐和申报。
(三)销售账薄的设置生产企业应根据出口业务设置自营出口销售明细账、委托代理出口销售明细账、来料加工出口销售明细账、深加工结转出口销售明细账,一般采用多栏式账页记载外销收入有关情况,内外销必须分别记账,按不同征税率和退税率分账页分别核算出口销售收入,并在摘要栏内详细记载每笔出口销售。
二、免抵退税会计科目的设置对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核算,主要涉及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和“应收补贴款”会计科目。
(一)“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的核算内容出口企业(仅指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下同)应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借方发生额,反映出口企业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支付的进项税额和实际支付已缴纳的增值税;贷方发生额,反映出口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缴纳的增值税额、出口货物退税、转出已支付或应分担的增值税;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多交或尚未抵扣的增值税;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缴纳的增值税。
出口企业在“应交增值税”明细账中,应设置“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金”、“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金”、“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等专栏。
1、“进项税额”专栏,记录出口企业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而支付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
出口企业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支付的进项税额,用蓝字登记;退回所购货物应冲销的进项税额,用红字登记。
2、“已交税金”专栏,核算出口企业当月上交本月的增值税额。
企业交纳当期增值税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
3、“减免税金”专栏,反映出口企业按规定直接减免的增值税税额。
企业按规定直接减免的增值税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补贴收入”等科目。
4、“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专栏,反映出口企业销售出口货物后,向税务机关办理免抵退税申报,按规定计算的应免抵税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5、“转出未交增值税”专栏,核算出口企业月终转出应交未交的增值税。
月末企业“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账出现贷方余额时,根据余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6. “销项税额”专栏,记录出口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收取的增值税额。
出口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收取的增值税额,用蓝字登记;退回销售货物应冲销的销项税额,用红字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