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宝山 高三一模 作文题解析及范文(辩论还是沉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高三一模宝山作文讲析及范文(辩论还是保持沉默…)(6篇范文从60—68分)

原题回放:人们对待生活总有不同的观点和立场,有人相信理越辩越明,可以通过辩论统一认识;也有人认为即使你再有说服力也难以改变对方立场,不如选择沉默。

面对不同观点立场,我们应该展开辩论还是保持沉默?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题目类型:现象类言论型

话题词:辩论、沉默

题目侧重:“人们对待生活总有不同的观点和立场”其实提出人的认知多元性是客观存在的,这是辩论或沉默的客观前提。“总”字告诉我们即便经过辩论或沉默,人的观点立场也无法完全相同。

“面对不同观点立场,我们应该展开辩论还是保持沉默”这句总结强调了“辩论”与“沉默”二者的对立性,似乎只能二者取一,其实我们还可有第三种选择:有时辩之,有时沉默。那么我们何时可辩?何时沉默?支撑这些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一.界定概念

1.辩论: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在最后得到共同的认识和意见。

2.观点:①指观察事物时所处的立场或出发点。②专指政治观点,从一定的阶级利益出发所形成的对事物或问题的看法。③指从一定的立场或角度出发,对事物或问题所持的看法。

3.立场:指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所抱的态度,是处在在某一地点位置看某一个事物事件问题等。

4.沉默:一言不发的沉寂,不再说话的。沉默表示或默认,或无言的抗议,或无奈的选择;或懦弱的表现,或无争的自信,或避免被伤害。

二.辩论的原因、作用、意义。

1.材料明确:辩论可以统一认识。辩论是让公众参与到公共话题中来参与公共思考和表达,通过辩论统一的认识,才是真实的社会共识,才能真正凝聚人心的知识。

2.理不辨不明,辩论是得到真理的充分必要条件。

3.立场不等于真理,立场虽难以改变,也不应放弃对错误立场的斗争。

4.有时辩论不是为了形成统一认识,而是增进交流,辨明事理,去粗取菁,吐故纳新,从而认清自我,提升自我。

5.辩论是为了交换思想、沟通情感、碰撞思维,达到自我的反思与更深层次的领悟---辩论后获得的是日臻完善的自我。

6.通过辩论展开交流,融汇不同个体的思想,以此寻求更优于过往的思维体系,以及一个更为广博的生命气象。

三.辩论的原因、作用、意义。

1.材料明确:人的立场难以改变。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往往对不和之声则直接屏蔽,对许多人顽固的人,改变他们的立场难如登天。

2.立场依靠辩论无法改变,需要实践和事实来改变;顽固的错误立场需要时间、需要失败来改变。

3.人的立场难以改变,辩论可以改变观点但也不起作用,所以沉默比辩论更合适。

4.丰富多彩是世界的本源,世界的差异性、多元化,来自人们对生活的不同观点与立场,这没必要强求一致。生活只有保持多样性。

5.沉默有时是一种避免被伤害的工具---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四.沉默与辩论的关系

1.沉默与辩论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伴相生,相互融合,互相依存。

2.沉默、辩论都无关紧要,只要自己有胆量、有勇气、有智慧,坚信自己,总会有成就自我的一天。

3.不管是沉默还是辩论,都要想明白自己这么做是为己为人,于私于公,求真求利。

4.一味企图说服的固执的辩论是强词夺理以炫己智,协商沟通的辩论是胸襟开阔以求真知。

五.我们应有的做发。

1.“辩论”,不等于“诡辩”,不仅要实事求是,合情合理,而且要在辩论中,融入理性、真诚、责任担当。

2.以问引导,在“问”中引发思考,在“辩”中深化思考。

3.辩论中,我们不囿于自己的观点,放开眼界,向对方寻找正误。在不断向外探索时向内审视,要在看见对方优点时看到自己的缺点。这样才能完善自己的认知。

4.辩论中我们要谨记“求同存异”。

5.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辩论”。

7.“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平时多辩论,从他人的思想中汲取最新鲜的养分,才能保持自己思想的鲜活。

8.辩论和沉默都要是具体情况,相机而行。

六.优秀标题

于无声处听惊雷;辩则求精,不辩容他;和而不同;

追求自由之思想;该辩则辩,该默则默;

七.素材积累

1.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罗素《西方哲学史》

2.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

3.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

4.树高蝉声细,山高语音低。水深流去远,贵人话语迟。---孔子

范文

1.辩则求精,不辩容他(68)

①生活多彩、思维多元,因而人们的观点和立场也就多种多样。面对不同的观点和立场,有人追求以辩而统一认知,有人则选择不辩以清净避世。我却认为,应取两者之中庸平衡之点,于辩中求精求新,于不辩中包容多元。(概述材料,简析材料,明确论点)

②面对相异的声音,有人总持“与我何事”的态度,认为即使辩了也无用,不如不辩。可是,这样的不辩,是一种消极的避世态度,更是人对自身话语权的放弃以及对人类共同责任的懈怠。法西斯思想刚露苗头之时,本是极易打压的,正是英法纵容的绥靖政策,助长了错误观点的火焰,隐忍的沉默最终酿成人类历史刻骨铭心的惨痛。可见,面对错误的观点、歪斜的立场,我们不能不辩。辩,一种权利,更是一种义务。(阐述辩的作用之一)

③“理越辩越明”,辩对于错误的观点有助其改正之功,对于正确的观点也有着推进其发展的助力。“辩论”即思想上的交流,倘若无人辩论,人人持自己的观点,关进自己的象牙塔中,必然造成人情冷漠、社会瓦解。而懂得辩论,不仅使人际稳固、社会和谐,更能使每个观点之间取长补短,开辟新的境界。新文化运动始于中国社会新旧交接的转型时期,胡适一派唯新文化是尊,与梁漱溟等人坚持传统文化的观点常常冲突。在多次辩论后,更全面更客观的中西调和论诞生了,成为人们至今普遍接受的思想。可见,“辩”使人们深入观点,补全认识。进一步揭开生活的内核,探清人生的真理(阐明辩的作用之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