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选修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

合集下载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三专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共42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三专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共42张PPT)
C 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此分析较为合理的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纯属偶然 B.大战注定爆发于1914年 C.萨拉热窝事件成为奥匈宣战的借口 D.普林西普刺杀的是奥匈的皇储
战争过程
材料一: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
的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这是人
所共知的。对他们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
利用中立,扩大军火生意,大发战争横财;
战争过程
(三)第三阶段 1917—1918年
美国参战
材料一 德国于1917年早些时候发动无限制潜艇战, 威胁到美国的商业海运,1917年1月17日,德国密报 德驻墨西哥公使,称支持墨西哥收回19世纪中期与美 战争中失去的土地。2月15日,这份密报被英国情报 局破译并传给美国政府,威尔逊知道后认为这是对美 国的侮辱和挑衅。美国新闻界将电报公布后,全国一 片哗然,反德风浪席卷美国。 1917年4月6日,美国向德国宣战。
战争背景
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
奥匈 德国 俄国 法国 英国
奥匈拒绝和平解决和所有调停,于7月26日向塞尔维亚宣战。 德国于8月1日中午向俄国宣战。8月3日下午6时1刻向法国宣战。 于7月30日开始总动员。 8月1日下午4时3刻,法国宣布实行总动员。 从8月4日夜11时起,对德国进入战争状态。
战争背景
战争过程
(一)第一阶段 1914年
1914年9月11日,小毛奇向德皇报告:“陛下,我们输掉了这场战争。” 3天后,他被撤职。
(1)重心:西线 主要战役 马恩河战役(法国境内)1914.9 ①国家:德国→英法 ②特点:一战中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宣告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 ③结果:施里芬计划破产,1914年底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美国参战主要原因:分享胜利果实,凭借经济实力, 夺取世界霸权 影响:大大增强协约国的实力,推动战争进程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第一单元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课件(33张)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第一单元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课件(33张)

[尝试答题] (1)基本现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主要 取 决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利用程度。 (2)要求:重新分割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国家:英国、 法 国。矛盾:新兴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和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之 间 的矛盾。 (3)随着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 矛 盾日益尖锐,英德矛盾成为各国之间最主要的矛盾, 形成 了 分别以英德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

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政治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1.政治发展不平衡:英法美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民 主制度;德俄日三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专制主义和 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2.经济发展不平衡: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德经济发展迅 速,超过老牌的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改变了帝国主 义 国 家间的力量对比。
(3)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 ①20世纪的世界已经基本上形成一个整体,各国各地区 之间 的联系日益加强,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②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_____科__技______的飞速进步,为 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也使 战争变得更加残酷。
三、“巴尔干火药桶” 1.复杂的巴尔干 (1)历史因素:巴尔干半岛长期处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民 族关系复杂。 (2)两次巴尔干战争 ①1912年秋,“巴尔干同盟”发动了对____奥__斯__曼_____帝国的 战争,即“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②1913年,爆发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保加利亚与塞尔 维亚、希腊、门的内哥罗、罗马尼亚、奥斯曼帝国交战,保 加利亚战败。
考查一战前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漫画:英国的欧洲大陆政策
材料二 德意志帝国放弃它在东非的要求……承认英国保 卫 桑给巴尔,……英国把海利戈兰岛让给德意志。……德意 志 应……对大英帝国……在非洲的反法政策……在亚洲的反 俄 政策……给予帮助。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件 第一单元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件 第一单元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课件

(3)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 ①20世纪的世界已经基本上形成一个整体,各国各地区 之间 的联系日益加强,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②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_____科__技______的飞速进步,为 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也使 战争变得更加残酷。
[探究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基本现象?该时期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 取决于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德国的什么要求?据材料二指出,德国与哪 两国产生矛盾?这又反映了哪两类性质国家的矛盾?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的原因。
[探究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材料获取信息、再认再现以及归纳、 整合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一主要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 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材料二反映了德国争夺殖民地与世界霸 权的要求。回答第(1)问要分析材料一,且要抓住题干中的关 键词“基本”“该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而后概括回答。回答第(2)问要在理解 材料二所反映信息的基础上,依据所学知识作答。回答第(3) 问要围绕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分析原因。
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政治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1.政治发展不平衡:英法美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民 主制度;德俄日三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专制主义和 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2.经济发展不平衡: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德经济发展迅 速,超过老牌的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改变了帝国主 义 国 家间的力量对比。
(3)帝国主义干涉巴尔干事务 ①原因:两次巴尔干战争不仅在巴尔干地区制造出新的矛盾, 为资本主义列强的干涉提供了机会。 ②表现:俄国、奥匈帝国投入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 ③影响:列强的争夺、民族矛盾的不断激化,使巴尔干地区 成为欧洲的“___火__药__桶______”。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1.4【教学课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1.4【教学课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人民教育出版社 选修三
特别提示 战争的性质是由战争的背景、参战双方的目的所决 定的。
人民教育出版社 选修三
二、战争催生了新世界
1.欧洲衰退
(1)经济危机:因失去大量海外投资和工业遭到严重破坏,欧洲 财政金融
地位急剧下降,对 世界经济 的控制力不断减弱。 (2)政治危机 ①欧洲各国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高涨。 ②德意志、奥匈帝国战败, 英法 等国受到重创,以欧洲为中心的 受到挑战。 世界格局
(2)社会主义的理想和观念,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特别提示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损失和心灵创
伤,使人们认识到:战争是残酷的,破坏是巨大的,要珍惜和
平、捍卫和平。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人类,也
可毁灭人类,应充分发挥其进步性。
人民教育出版社 选修三
人民教育出版社 选修三
人民教育出版社 选修三
2.美日崛起
(1)对美国
①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 债权国 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占有世界黄
金储备的48.5%。
②美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它在欧洲重建中发挥了无法替代的
作用。
人民教育出版社 选修三
(2)对日本
①一战使日本获得了扩张的良机:它乘机占领了中国的 山东 、太平洋上

国联成立
人民教育出版社 选修三
三、大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改变欧洲政治格局 (1)摧毁了德意志 、俄罗斯、奥匈、奥斯曼四个帝国。 (2)促成了一个新型 社会主义国家 的出现。 2.催化新技术发展
(1)军用飞机和汽车为人们所关注。
(2)推动了 化工技术 的发展。 生产流程 (3)促使人们不断地改进 ,为 生产管理 的革新提供了条件。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教案(含解析)人民版选修3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教案(含解析)人民版选修3
反思改进措施
反思改进措施(一)教学特色创新
1.课堂互动: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我发现,学生对于讨论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非常感兴趣,他们在这些活动中能够积极思考、交流和合作,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观看影视资料时,学生可以关注战争中的关键战役、科技运用和历史人物的表现,从中分析战争的发展脉络和影响。
-在参观纪念馆和博物馆时,学生可以重点了解展品背后的故事,思考战争对人类社会和个人的影响,培养对历史的尊重和敬畏之心。
-阅读人物传记,学生可以了解历史人物在战争中的决策过程和影响力,从中汲取领导力、决策能力和人格魅力等方面的启示。
-俄国革命与奥匈帝国的解体
-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
-国际联盟的成立
5.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的参战与战后待遇
-二十一条与五四运动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趋势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使其能够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经过的学习,把握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理解战争背后的复杂因素。
2.强化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通过分析战争中的关键战役、科技运用和影响,提升学生的史料分析、批判性思维和综合评价能力。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背景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重点,如马恩河战役、索姆河战役等,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第1单元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第1单元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 大战?这场世界性战争为什么会爆发?本节课就 来学习和探究这个问题。
问题探究1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会爆发?
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各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
1870 年
美国 23%
其他 22%
1913 年
美国 35%
897年12月6日)
●假使德国明天从地面上被消灭掉,那末,后天在世界 上就找不到一个不因此而更富的英国人。过去,各国为 争夺某一城市或某种遗产而厮杀若干年,难道现在它们 不应该为每年五十亿英镑的商业收入而从事战争吗?
——(英)《星期六评论》(1897)
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907年) 欧洲最终形成两大
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俄国
1904年 英法协约
1907年 英俄协约
欧洲开始出现两大 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从三大矛盾的对立到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三 英德矛盾 大 法德矛盾 矛 俄奥矛盾 盾
发展
两 同盟国: 大 德意奥 集 协约国:
团 英法俄
1914年8月,当战争爆发时,一位德国官员绝 望地评论道:“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联 盟体系,它们是现代的祸根。”
13%
德国
英国 32%
法国 10%
英国 14%
法国 16% 6%
一战前英法德美力量变化表、1870-1913工业增长倍数
类别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4.6 8.1 1.9
186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 3 4 2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2 1 4
1913年殖民地面积位次
--[英]吉尔伯特《二十世纪世界史》

2019-2020人教版历史选修3 第1单元 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019-2020人教版历史选修3 第1单元 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动荡不安的世界1.背景(1)20世纪初,世界被列强基本瓜分完毕。

(2)全球各国各地区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成为一个整体。

2.原因(1)根本原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希望重新瓜分世界。

(3)列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3.表现(1)列强通过谈判和幕后交易解决彼此间的矛盾,纠集军事集团。

(2)大规模扩军备战,增强本国实力。

二、剑拔弩张的两大军事集团1.三对基本矛盾(1)法德矛盾①普法战争中战败的法国被迫割地赔款,失去了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法国视德国为最大的敌人。

②德国拼命扩充陆军,试图压制法国。

(2)英德矛盾①英国推行欧洲大陆均势的政策,希望欧洲大陆上出现强国对峙的局面,便于自己插手欧洲事务。

②英国不愿看到德国强大,加上在殖民地等问题上冲突的加剧,英德矛盾逐步激化。

(3)俄奥矛盾:主要表现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

①奥匈帝国视该地区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②俄国打着斯拉夫主义的旗号,向该地区扩张。

2.军事集团形成[深度点拨]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和实质根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德经济实力居世界前列,但殖民地较少。

而英、法经济实力相对落后,所占殖民地较多。

帝国主义国家间实力对比与所占殖民地出现不相称的状况。

实质: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复杂的巴尔干(1)巴尔干半岛长期处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民族关系复杂。

(2)两次巴尔干战争①1912年秋,“巴尔干同盟”发动了对奥斯曼帝国的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奥斯曼帝国战败。

②1913年因“巴尔干同盟”内部矛盾,发生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保加利亚战败。

(3)帝国主义干涉①原因:巴尔干半岛上的战争给列强提供了机会。

②表现:俄、奥匈投入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

③影响:列强的争夺、民族矛盾的不断激化,使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材全解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材全解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单元概览】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一战爆发的背景、经过及大战的影响。

19世纪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矛盾日趋激烈,最终演变成一场世界性的战争,战争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经济政治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争夺殖民地与世界霸权的矛盾更加激烈,形成了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

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直接引发了战争的爆发。

战争在欧洲形成了三条战线,历经1914年—1916年、1916-1918年两个阶段,最终以同盟国的战败而结束。

一战削弱了欧洲在国际政治格局中地位,美国、日本趁机崛起,逐渐改变着世界政治格局。

同时引发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进步,深刻影响了政府的职能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课程标准研读】【教学建议】重点:帝国主义列强的主要矛盾:英德矛盾;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难点:帝国主义列强主要矛盾的变化的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突破方法:1.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对比的变化,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列强矛盾的激化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是一战爆发的具体原因;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导火索。

2.对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可结合教材插图,采用列表比较的方式,加深对其形成的原因、经过、核心国家、位置范围的了解。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进入20世纪不久,数千年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性大战降临,把人类拖进了苦难的深渊。

战争远远超出了发动者的预想,按照自身的规律展开。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空间上以欧洲为主战场,亚洲、非洲、美洲和澳洲也被卷入,在时间上长达四年之久,许多文明的成果毁于一旦,留下了一串触目惊心的破坏数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迷惑性。
本质:掌握世界的领导权,称霸世界。
【高频预测】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高考命题的“冷点”之一。从近 三年的高考来看,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题目不多, 2011年和 2009年的高考没有涉及;2010年的高考上海单科第19题考查了一 战爆发的原因。预计在今后的高考中,对本考点的考查,主要是 结合材料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经过、性质及影响等方面; 在命题立意上,多结合当前的热点考查战争对人们思想的影响。
材料二
德国对英国这个头号贸易和海洋国家霸权的挑战,英
国和其他列强对这种经济——军事——心理威胁的反应,都属
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威廉二世和德国其他领导人深
受美国制海权的伟大倡导者艾尔费雷德·塞耶·马汉海军少将 学说的影响。海外殖民地和海外贸易必须发展商船和军舰,从
而危及几个世纪以来英国的海上霸权。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 材料中“击死奥大利之男女两青年”指萨拉热窝事件引发战争,
故①正确;“意大利之中立”指意大利战前中立,后来参加协
约国作战,故②正确;“俄人与焉,德人与焉„„”表明一战 参战国及范围之广,故④正确。土耳其在一战期间参加的是同 盟国,排除③。
4.(2012·杭州模拟)英国历史学家杰弗里·帕克在其历史著作 《剑桥战争史》中有这样一段话:“长远看来,协约国可任意
借助美国经济,但德国却遭到封锁,这使它只能使用中欧资源,
这种封锁产生了巨大的效果。„„似乎为了对拿破仑进行解释, 上帝还是站在了较大工业的这边。”在作者分析一战同盟国失 败的原因中,不包括( )
A.协约国与美国贸易密切,可以得到巨额的贷款 B.英国的海上封锁 C.数年的大战使同盟国经济遭到极大破坏 D.协约国经济实力总体强于同盟国
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一战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影响,故选 B。
6.(2011·南京模拟)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用伍德罗·威尔逊的话来说:
“深深植根于整个历史的阴暗土壤之中。如同一切战争一样,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渊源于人类的本性,渊源于人类领导者 的弱点、自负、唯利是图和优柔寡断。”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阶段 第一 阶段
第二 阶段
时间
1914年
主要战役(事件) 西线:马恩河战役 东线:俄军击败奥军 南线:奥军被赶出塞尔维亚
影响
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1915~ 1916年
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 战争主动权转移到协 日德兰海战 约国一方 美国参战;中国、巴西等
第三
阶段
1917~ 国参战;十月革命后,苏 1918年 俄退出战争;基尔港水兵 起义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从兴高采烈的群众和开拔的士兵高
唱《马赛曲》、《在故乡》或《蒂珀雷里》等歌曲开始的。交 战双方的军列上都用粉笔写着“圣诞节回家”的题词。所有的 民族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一场短暂而又胜利的战争„„到这时,
欧洲各民族进入了历史上最具毁灭性、最残酷的战争的第四个
年头„„厌战和失败主义情绪不仅在战壕中出现,而且也在两 大阵营的平民百姓当中出现。其中一个最惊人的表现是:1917
工业生产急剧发展。„„美国在战前已是一个工业大国,但它作为 世界上最富裕的经济大国的潜力直到战后才充分发挥出来。这场战 争当然更加扩大了美国贸易顺差„„这个对外贸易顺差一部分满足 了美国对外投资的需要„„一部分用于偿还外国在美国的投资„„ 美国已从债务国变成了强大的债权国了。而且,战争又使许多先由 欧洲供给商品的地区变成了美国商品的主要市场了。 ——G·C·菲特《美国经济史》
材料二
„„当他(威尔逊)于1918年12月踏上欧洲血染的土地时,
广大民众以发狂的热情把他当作“人类的国王”、“救世主”、 “和平王子”来欢迎。他们贪婪地聆听着他的有关和平和安全的 远景规划。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欧洲民众发狂欢迎威尔逊的原因, 简析威尔逊“有关和平和安全的远景规划”的本质。
“当(在会议桌上)发生争论时,德国总是在开口前把一支 左轮手枪摆在桌面上,结果使别的国家望而生畏,联合起来对 付它。” ——(英)杰弗里·帕克《剑桥战争史》
(1)材料一作者如何认识一战爆发的原因?你是否同意?说出
理由。
(2)材料二作者又是如何强调发动战争的责任主体的?你有何 认识? 【解析】本题以美、英两国的历史学家对一战爆发原因的不同 理解入手,考查学生辩证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要求学生透过 表象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回答时,先要仔细阅读材料,归 纳各自的观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加以批驳。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美国参战和苏俄退出战争的理 解。这两种行为实际上都是围绕着国家利益展开的,它使协约
国阵营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力量并未因苏俄退出而削弱,反而
使同盟国一步步走向崩溃,加速了一战的结束。
3.1916年2月《新青年》发表文章说:“击死奥大利(奥匈帝国) 之男女两青年耳,竟演成一折天柱绝地维空前之大决斗。始则
奥塞二国之眦睚,于是俄人与焉,德人与焉,法人、英人与
焉„„如土耳其之弱、如意大利之中立,皆联袂投入战争,唯 恐或后。”这说明( )
①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导火线 ②意大利在战争前保持中立 ③土耳其追随意大利参加协约国作战 ④一战参战国之多、范围之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第 (1) 题“影响”由材料“对美国经济最重大的影响之一是工业生产急 剧发展”“作为世界上最富裕的经济大国的潜力直到战后才充分 发挥出来”“扩大了美国贸易顺差”“美国已从债务国变成了强
大的债权国了”“战争又使许多先由欧洲供给商品的地区变成了
美国商品的主要市场”可以概括出答案。第(2)题分析原因时可 结合时代背景来分析,从战争对人们的影响、威尔逊理论的迷惑
个欧洲的战争„„在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的意 识„„在过去几年中„„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上述材料反映 了一战的影响是( A.引发了十月革命 )
B.促进了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C.和平主义思潮兴起 D.欧洲各国发生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据材料中 “印度支那”、“唤起了一种独立的意识”及“1926年”分析
答案:(1)作者认为一战起因于人性的普遍弱点。这一观点显 然是不正确的。一战的爆发是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
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各国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尖锐,两大
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的结果,不能简单归因于人性的弱点。 (2)作者将发动战争的首要责任推到德国身上,认为是德国的 海洋霸权危及了各国的利益导致的。一战是各帝国主义国家矛 盾的总爆发。以英德矛盾为中心,是各国争夺霸权和扩军备战 的结果,不能将发动战争的责任归罪于某一个国家。
(3)战争催化剂:20世纪各帝国主义国家扩军备战,新式武 器和运输通信网络的发展,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 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4)“火药桶”出现:列强的争夺、民族矛盾的不断激化, 使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5)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6)重要原因:德英两国的推动。
2.世界各国力量对比变化
(1)使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以欧洲为中心的 世界格局受到挑战,美日崛起。
(2)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打破。 (3)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开始
瓦解。
3.人类社会生活 (1)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2)加速了新技术和新的军事理论的发展。 (3)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平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潮兴起。
复习时,一要注意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二要注意以
时间为线索掌握一战中重大战役及影响;三要注意从经济、科技、 思想等角度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一、选择题 1.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崛起》中说道: “第一强国对其他国家说:这不仅是我们的利益,也是你们的 利益。不摇晃梯子,不掀翻桌子,只要维持现状就好。”你认 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有可能说这番话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
大战的大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爵评论道:“灯光正 在整个欧洲熄灭。”他的评论的确很有道理,而且其正确的程
度比他当时所能预见的还大得多。第一次世界大战注定要使格
雷伯爵所熟悉的整个欧洲变成废墟。它毁灭了数世纪之久的哈 布斯堡、霍亨索伦、罗曼诺夫和奥斯曼等王朝。 ——《全球通史》
性等方面考虑。其本质应该根据其政治立场和阶级属性来考虑。
答案:(1)影响:美国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实力迅速增长;美
国对外投资和商品市场扩大,对外贸易顺差扩大;由债务国变成 债权国。 (2)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民众带来了巨大灾难;战后人 们渴望和平、反对战争;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原则”具有很大
【模块链接】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工业革 命加剧了各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如电力、内燃机、新兴工业、炸药运用于军事,为大战提供了条 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例】(2012·湘潭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场战争(1914~1918年)对美国经济最重大的影响之一是
2.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1918年3月,
苏俄同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对上述两件大事的正确分析是( )
①协约国阵营发生了重大变化
②协约国集团的力量并未因俄国退出而削弱 ③实质上都起到了加速战争结束的作用 ④美国和苏俄都维护了自己的利益 A.集团的失败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主要有实 力处于劣势、军事战略失误、同盟国各国内部矛盾加剧、国际力 量对比处于不利地位等因素,但根源是经济和军事实力在总体上 处于劣势,造成人力、物力的匮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