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系统疾病讲义试题实训

合集下载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B1型题 2. X型题 3. A1型题A、骨髓巨核细胞增多伴成熟障碍B、骨髓巨核细胞增多无成熟障碍C、骨髓巨核细胞明显减少D、骨髓原始巨核细胞≥0.30(非红系细胞)E、骨髓可见较多的小巨核细胞1.巨核细胞白血病()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2.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A、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D、急性红白血病E、急性巨核细胞门血病3.CD13阳性见于()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4.CD19阳性见于()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B、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D、红白血病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是()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6.出血症状最明显的白血病是()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A、α-干扰素B、羟基脲C、马法仑D、马利兰E、甲基苄肼7.多发性骨髓瘤治疗首选()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8.为使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达到细胞遗传学缓解,应首选()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A、双下肢对称性紫癜伴有关节痛B、贫血、出血与感染C、鼻出血、牙龈出血与月经过多D、出血、栓塞与休克E、深部肌肉血肿与骨化关节炎9.过敏性紫瘫()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10.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11.下列哪项可以出现在椎体外系统病变时()A.慌张步态B.假面具脸C.静止性震颤D.折刀样肌张力增高E.运动减少而缓慢正确答案:A,B,C,E 涉及知识点: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12.用咖啡因麦角胺治疗偏头痛,下列哪种疾病适用()A.典型偏头痛B.精神型偏头痛C.腹型偏头痛D.基底动脉型偏头痛E.复发性眩晕伴偏头痛正确答案:A,B,C,E 涉及知识点: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13.常用的脑血管造影有以下哪几种()A.颈动脉造影B.椎动脉造影C.大脑中动脉D.椎—基底动脉E.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正确答案:A,B,E 涉及知识点: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14.导致血液病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A.贫血B.颅内出血C.败血症D.全身衰竭E.发热正确答案:B,C,D 涉及知识点: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15.血液病病人易子继发感染的部位主要有()A.咽峡部B.口腔黏膜C.呼吸道D.肛周E.皮肤黏膜正确答案:A,B,C,D,E 涉及知识点: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16.下列哪些表现或指标有助于贫血严重程度的判断()A.呼吸困难B.心悸C.头晕D.脸色苍白E.外周血血红蛋白浓度正确答案:A,B,C,D,E 涉及知识点: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17.导致血液病病人发热的原因主要有()A.贫血B.继发感染C.肿瘤细胞过度增生D.出血E.骨关节痛正确答案:B,C 涉及知识点: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18.发热们出血的病人的护理,正确的是()A.鼓励病人多喝水B.适当增加液体的输入量C.必要时遵医嘱药物降温D.酒精擦浴E.冰敷正确答案:A,B,C,E 涉及知识点: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19.导致成人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包括()A.食物中铁的摄入少B.痔疮出血C.消化性溃疡小血D.女性月经量过多E.钩虫病正确答案:B,C,D,E 涉及知识点: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20.一旦病人出现颅内出血。

血液系统讲义- 血小板

血液系统讲义- 血小板

第六章血小板本章要点:1. 血小板的生成2. 血小板的形态结构和生物化学3. 血小板的功能4. 血小板活化和分泌的检测5. 血小板稳态6. 血小板与血栓疾病7. 血小板质的异常引起的出血疾病8. 血小板量的异常引起的出血疾病女性,26岁。

2年来月经过多,经1周发现皮肤紫癜,牙龈出血,体检:面色轻度苍白,脾未及,血红蛋白80 g/L,白细胞4.5⨯109/L,血小板45⨯109/L,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80个/片,均为颗粒型。

请问,该疾病的可能诊断是什么?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可能原因有哪些?如何进行治疗,其机理是什么?血细胞约占血液容积的45%,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外周血经离心后可分为三层。

上层为富含血小板的血浆(Platele Rich Plasma, PRP),下层为红细胞,中间层为白细胞。

血小板平均直径为1~2 µm,平均体积为5.8 fl。

血小板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质裂解脱落下来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块胞质,每个巨核细胞可产生1000~5000个血小板。

肝脏和肾脏生成的促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是血小板生成的主要调节因子。

新生成的血小板先通过脾脏,约有1/3在此贮存。

人外周血中正常血小板计数为:150,000~40,000/µL。

血小板寿命约7~14天,每天约更新总量的1/10,衰老的血小板大多在脾脏中被巨噬细胞清除。

第一节血小板的生成血小板的产生依赖于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向巨核系定向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成熟成为大的多倍体巨核细胞以及最终裂解为血小板。

巨核细胞发育的连续过程可被划分为四个阶段:巨核母细胞(Ⅰ期)、嗜碱性巨核细胞(Ⅱ期)、颗粒型巨核细胞(Ⅲ期)和成熟巨核细胞(Ⅳ期)。

区分这些阶段的主要标准是胞质的质和量、外形大小、分页情况和核的染色质样式。

巨核细胞在成熟过程中,表面的一些特异性分子标志物逐渐开始表达,如CD41、CD61、GPVI、CD42、PF4等,而一些造血干细胞/祖细胞的分子标志物逐渐消失,如CD34。

02_血液系统_第二讲_造血与调控_讲义

02_血液系统_第二讲_造血与调控_讲义

第一节 造血的发生和场所一、概述血液系统是维持机体各项生理功能的基础,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随着血液循环运输到机体各个器官,并将机体的代谢产物及时排除体外。

正常成人每天每千克体重产生25亿个红细胞,25亿个血小板和10亿个粒细胞,造血速度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控,可从近乎没有造血到数倍于正常造血水平。

血液系统主要由血浆和造血细胞所组成。

造血细胞(hematopoietic cells)主要包括红细胞系统、粒细胞系统、巨核细胞系统、淋巴细胞系统及单核细胞系统的细胞。

各种谱系造血细胞形成的过程,称为造血发生(hematopoiesis)。

能产生和支持造血细胞增殖、分化和成熟的组织和器官,如骨髓、肝脏、脾脏、胸腺和淋巴结等,称为造血场所(hematopoietic organs)。

二、造血发生过程1、胚胎期造血1)中胚叶造血期:主要发生在胚胎发育第2周~6周(图1)。

第2周时,在原肠胚形成的晚期,卵黄囊壁上的胚外中胚层细胞聚集形成血岛,并出现最早的造血细胞,形成原始造血系统。

这种造血只是暂时性的,绝大多数产生的原始血细胞是红细胞,即第1代巨幼红细胞,在释放入血后才脱去细胞核,其血红蛋白含有胚胎α和β珠蛋白链。

血岛内不产生粒细胞和巨核细胞,这一时期的造血又称为原始造血(primitive hematopoiesis)。

与这一原始造血相重叠的是能够生成在成人所见到的各种血细胞的定向造血(definitive hematopoiesis)。

目前认为,主动脉-性腺-中肾区(AGM)是人类胚胎第4-6周产生定向造血细胞的主要部位,但目前的研究显示卵黄囊血岛的前部以及发育中胎盘的尿囊部也可出现定向造血,而定向造血的主要标志是造血干细胞的出现。

造血干细胞在卵黄囊、AGM区和胎盘并不分化、但从这3个部位来源的造血干细胞都可以通过血液循环转移到肝脏,并种植在肝脏,分化成熟为各种血细胞。

图1. 骨髓和骨髓外造血红的的扩张和退化。

血液系统讲义- 造血发育和调控

血液系统讲义- 造血发育和调控

第二章造血及其调控本章要点1. 掌握造血的概念、造血过程、出生前后造血发生的场所。

2. 列举造血调控的细胞因子并描述其调控作用机制。

3. 掌握造血干细胞的概念,描述造血干细胞功能的检查方法和原理。

4. 掌握骨髓穿刺和活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干抽的概念。

5. 描述造血干细胞的归巢和动员过程。

6. 掌握骨髓移植的原理、适应症,了解其最新进展。

7. 了解造血的增殖、成熟和死亡信号传导调控。

8. 了解细胞治疗的概念和最新进展,包括CART, IPS等。

病例患者女,35岁,2005年12月以头晕、乏力、发热、鼻血1月为主诉人院。

入院时血象Hb 24g/L, WBC l.8×109/L,BPC 26×109/L,ANC < 0.5×109/L,骨髓多部位穿刺增生均重度减低。

诊断符合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

给予抗炎、康力龙、惠尔血、强的松等治疗无效,病情急剧加重,经本人和家属同意,于 2006年1月10日行脐血移植治疗。

预处理方案:环磷酰胺(CY)100 mg/(Kg.d)×2d。

预处理后分次输注血型相合、HLA不相合新鲜脐血共6个(其中4男、2女)。

共输入有核细胞数1.6×108/Kg,CFU-GM总数为2.O×104/Kg。

预处理后7日,WBC 为0。

移植后28日,WBC > 1.0×109/L,移植后85日,BPC 60×109/L。

骨髓造血功能明显恢复。

骨髓中检出男性染色体核型46,XY。

脐血移植后胎儿型血红蛋白HBF,由移植前HBF < 1%上升到HBF l4.2%,并持续3月余。

移植后4个月造血功能恢复出院。

出院BPC 50-60 x 109/L,一年后恢复正常。

患者已无病存活达10年余。

请问:脐血移植存在的主要困难是什么?采用不相合脐血移植是否合适?脐血移植的原理和成功的标志?展望脐血移植的前景。

医考蓝宝书:临床医师《内科学》第五章讲义资料(9)

医考蓝宝书:临床医师《内科学》第五章讲义资料(9)

新阳光教育执业医师网医考蓝宝书:临床医师《内科学》第五章讲义资料(9)第五章血液系统疾病§9浆细胞病浆细胞病(plasmacelldyscrasia)系指浆细胞或产生免疫球蛋白的B淋巴细胞过度增殖所引起的一组疾病,血清或尿中出现过量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轻链或重链片段为其特征。

正常免疫球蛋白皆由多株(克隆)浆细胞所产生,所以血清蛋白电泳显示不均一性的波形。

发生浆细胞病时,异常浆细胞株增殖,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轻链或重链片段。

因此在极大多数浆细胞病的血清或尿液中可找到结构单一、在蛋白电泳时呈现基底较窄而均一的单峰,称为M蛋白(monoclonalprotein)。

M 蛋白有以下三种类型:①完整的免疫球蛋白分子,其轻链仅一具种抗原性,不是K链即为λ链;②游离的K或一链,即BenceJonesprotein,或称凝溶蛋白;③仅有重链的片段而无相应轻链。

本组疾病包括:①骨髓瘤(孤立性、多发性、髓外骨髓瘤、浆细胞性白血病),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重链病(γ、α及μ)、原发性淀粉样变性;②未定性(良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后者除有M蛋白外并无临床表现。

病情可能是良性的,也有个别多年后转化为骨髓瘤或巨球蛋白血症。

(其中骨髓瘤是重点掌握内容)。

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

骨髓内有异常浆细胞(或称骨髓瘤细胞)的增殖,引起骨骼破坏,血清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尿内出现Bence~Jones蛋白(凝溶蛋白);最后导致贫血和肾功能损害。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C—myc基因重组,部分有高水平的Hras基因蛋白质产物,可能与本病发生有关。

被激活的癌基因蛋白质产物可能促使一株浆细胞无节制地增殖。

目前认为骨髓瘤细胞起源于前B细胞或更早阶段。

淋巴因子中特别新阳光教育执业医师网白介素6(ⅠL~6)是B细胞的出生和分化因子,而进行性骨髓瘤患者骨髓中ⅠL~6异常升高。

目前认为ⅠL~6等淋巴因子分泌的调节异常与骨髓瘤发病有关。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试题与答案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试题与答案

第五章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A1型题】1.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常见于A.巨幼细胞贫血B.缺铁性贫血C.溶血性贫血D.失血性贫血E.再生障碍性贫血2.我国最常见的的贫血类型为A.再生障碍性贫血B.巨幼细胞性贫血C.缺铁性贫血D.恶性贫血E.溶血性贫血3.含铁量最少的食物是A.蛋黄B.牛奶C.豆类D.黑木耳E.瘦肉4.体内铁吸收的主要部位是A.胃B.十二指肠及空肠上端C.空肠下端D.结肠E.直肠5.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病因是1 / 27A.慢性失血B.铁的摄入不足C.铁的吸收不良D.铁的需要量增加E.骨髓造血功能下降6.导致女性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是A.妊娠B.胃大部分切除术后C.育龄妇女D.月经过多E.缺乏维生素B 127.最能反映贫血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是A.红细胞计数B.红细胞沉降率C.网织红细胞计数D.血红蛋白定量E.血清蛋白定量8.可准确反映贫血患者体内贮存铁情况,能作为缺铁依据的指标是A.血清铁蛋白B.含铁血黄素C.血清铁D.总铁结合力E.骨髓铁染色9.彻底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关键在于A.给予含铁丰富食物B.口服铁剂C.注射铁剂D.去除病因E.应用应用糖皮质激素2 / 2710.补充铁剂治疗贫血最佳给药途径是A.静脉注射B.肌肉注射C.皮下注射D.皮内注射E.口服11.口服硫酸亚铁必有的不良反应是A.黑便B.便秘C.腹泻D.破坏牙釉E.腹痛12.贫血最突出的体征是A.头晕B.记忆力减退C.皮肤黏膜苍白D.心悸E.耳鸣13.贫血病人皮肤粘膜苍白最易观察的部位A.面颊B.口腔粘膜C.前胸D.睑结膜、口唇、甲床E.手背14.缺铁性贫血患者脑组织中铁依赖酶活性降低会出现A.面色苍白B.疲乏C.头晕D.耳鸣3 / 27E.异食癖15.缺铁性贫血患者口服铁剂的护理错误的是A.宜于进餐后服用B.可与维生素C同服C.禁饮浓茶D.如有消化道反应,可与牛奶同服E.液体铁剂应经稀释后用吸管服用,以防破坏牙釉16.关于口服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叙述错误的是A.从小剂量开始以减少胃肠道反应B.与维生素C同用可增强效果C.服药后常出现大便发黑D.血象恢复正常后可马上停药E.服药2小时内禁止饮浓茶17.缺铁性贫血患者应选择含铁丰富的食物是A.低蛋白质B.低维生素C.动物内脏D.牛奶E.谷类【A2型题】18.患者女性,35岁。

2021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讲义之 血液系统疾病用药

2021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讲义之 血液系统疾病用药

面面俱到吗?——NO 有的放矢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用药 抗出血药 抗血栓药 正常止血机制 1.血管收缩 2.血小板聚集形成血小板血栓 凝血机制 正常止血机制 1.血管收缩 2.血小板聚集形成血小板血栓第一节 抗出血药(止血药) 止血5 1.维生素K类 2.凝血因子 3.蛇毒血凝酶 4.抗纤维蛋白溶解药 5.促血小板生成药 6.毛细血管止血药 7.血管硬化剂 重点 搞定分类和机制 1.维生素K类(2、7、9、10) ——维生素K1、K4、甲萘氢醌、亚硫酸氢钠甲萘醌 2.凝血因子A8 B9 (2、7、9、10 8:血友病A 9:血友病B) 3.蛇毒血凝酶 (巴西矛头、尖吻、长白山白眉-蝮蛇蛇毒) (促进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 蛇蛋白 4.抗纤维蛋白溶解药——氨基己酸、氨甲环酸 氨氨抗纤溶 5.促血小板生成药—— A.血小板生成素(TPO) B.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 C.艾曲泊帕乙醇胺喝酒打板子 (口服、小分子血小板生成素(TPO)受体激动剂) 6.毛细血管止血药——卡络磺钠、酚磺乙胺 卡络磺钠:卡通黄了(磺钠) ①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②增强——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力 ③促进——受损的毛细血管回缩——促进凝血 酚磺乙胺:乙胺活了①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②增强——血小板的功能及黏合力 ③促进——血小板释放凝血活性物质 7.血管硬化剂——聚桂醇聚聚关系才硬 ①曲张静脉周围注射,曲张静脉纤维化,压迫曲张静脉,止血 ②静脉内注射,损伤血管内皮、促进血栓形成、阻塞血管,止血 属于促凝血因子合成的药物是 A.蛇毒血凝酶 B.甲萘氢醌 C.鱼精蛋白 D.酚磺乙胺 E.氨基己酸『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维生素K类促凝血因子合成药包含:维生素K1、维生素K4、甲萘氢醌、亚硫酸氢钠甲萘醌;A为蛇毒血凝酶类;D促进为血小板释放活性物质、降低血管通透性;E为抗纤溶类的。

A.卡络磺钠 B.维生素K1 C.血凝酶 D.鱼精蛋白 E.氨甲环酸 1.具有抗纤维蛋白溶解作用的促凝血药是『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氨基己酸、氨甲环酸抗纤溶。

医考类血液造血系统疾病二模拟试题与答案

医考类血液造血系统疾病二模拟试题与答案

血液造血系统疾病二模拟试题与答案一、A3型题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道考题。

请根据答案所提供的信息,在每一道考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女性,患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3年,经应用干扰素+羟基脲治疗后,脾脏缩小,外周血象正常,但近来不明原因发热,脾再次肿大,血象:Hb69g/L,PLT78×109/L,WBC38×109/L,骨髓中原始细胞39%,继续上述治疗无效。

1. 下列哪种情况最有可能A.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加速期B.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变期C.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合并感染D.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合并DICE.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期答案:B2. 上述患者治疗效果最好的措施是A.骨髓移植B.联合化疗C.羟基脲+干扰素D.脾切除E.放射治疗霍奇金病答案:A男,15岁,出生后常有外伤出血不止,现已形成关节肿胀及活动受限制,血常规检查血小板计数正常1. 其出血疾病最可能的诊断是A.血友病B.过敏性紫癜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慢性DICE.维生素C缺乏答案:A2. 对于该患者尚需行哪项检查以确定诊断A.阿司匹林耐量试验B.凝血活酶生成纠正试验C.凝血酶原时间D.血小板功能试验E.纤维蛋白原定量答案:B霍奇金病(何杰金淋巴瘤)患者,两侧颈部及两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胸部、腹部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

而且无发热盗汗及体重减轻。

1. 此患者临床分期为A.Ⅰ期A组B.Ⅱ期A组C.Ⅱ期B组D.Ⅲ期A组E.Ⅲ期B组答案:D2. 对于该患者常用的治疗方式为A.局部照射B.全淋巴结照射+化疗C.全身化疗+局部照射D.单纯化疗E.全淋巴结照射答案:C霍奇金病患者,左侧颈部淋巴结肿大,胸部、腹部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

而且无发热盗汗及体重减轻。

1. 此患者临床分期为A.Ⅰ期A组B.Ⅱ期A组C.Ⅱ期B组D.Ⅲ期A组E.Ⅲ期B组答案:A2. 对于该患者常用的治疗方式为A.扩大照野照射B.全淋巴结照射+化疗C.全身化疗+局部照射D.单纯化疗E.全淋巴结照射答案:A男,19岁,出生后常有外伤出血不止,现已形成关节肿胀及活动受限制,其外公及表弟亦有此情况,血常规检查血小板正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C
19.01.2021
16
16.男性,37岁,因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入院。住院过程中出 现休克,无尿,皮肤粘膜及胃肠道出血。实验室检查:血红 蛋白80g/L,白细胞计数23.5×109/L,血小板10×109/L,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定量0.5g/L。根据上述结果 可怀疑下列哪种情况 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过敏性紫癜 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失血性贫血 E.感染性贫血
答案:C
19.01.2021
17
17.女性,40岁,低热半年,牙龈易出血,全身浅表淋巴结 肿大,肝脏肋下3cm, 脾肋下10cm。化验:血红蛋白110g/L, 白细胞计数200×109/L,原粒及早幼粒为6%,骨髓原粒为 2%,Ph染色体(+)。诊断为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慢粒急变 E.类白血病反应
答案:E
19.01.2021
11
11.男性, 20岁, 贫血4月,牙龈有时出血, 易感冒。查体: 皮肤有少量出血点, 巩膜无黄染,胸骨无压痛, 肝脏肋下未触 及。血红蛋白80g/L, 白细胞3.0×109/L, 血小板50×109/L, 血涂片未见幼稚细胞,血Ham‘s试验(-),尿Rous试验(-), 骨髓增生减低, 粒、红、巨核三系细胞减少。首先采取的治 疗为 A.叶酸,维生素B12 B.雄激素 C.积极输血 D.脾切除 E.骨髓移植
答案:A
19.01.2021
4
4.使纤维蛋白分解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物质是 A.Ⅻ因子 B.抗凝血酶Ⅲ C.凝血酶 D.纤维蛋白单体 E.纤溶酶
答案:E
19.01.2021
5
5.诊断溶血性贫血最有力的证据是 A.尿胆原增高 B.临床出现黄疸 C.网织红细胞增高 D.骨髓幼红细胞增生明显 E.红细胞生存时间明显缩短
答案:B
19.01.2021
18
18.男性,16岁,皮肤粘膜出血,头痛,发热,伴恶心、呕 吐2周。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脾大。血常规:血 红蛋白50g/L, 血小板30×109/L。骨髓原始细胞增多,过氧 化物酶染色(-),糖原染色(+),呈颗粒状,CSF潘氏试验 (+),白细胞200/mm3 ,淋巴细胞为主,最适当的诊断 A.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C.结核性脑膜炎 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答案:E
19.01.2021
6
6.缺铁性贫血与感染性贫血相同点是 A.血清铁降低 B.总铁结合力正常 C.骨髓含铁血黄素增加 D.骨髓铁粒幼红细胞增加 E.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答案:A
19.01.2021
7
7.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出血症状的特点 为 A.分批出现大小不等, 高出皮面的瘀点 B.牙龈出血、鼻衄、皮肤瘀点、瘀斑为多见 C.损伤后案:A
19.01.2021
10
10.男性,20岁,贫血5年, 血红蛋白60g/L, 红细胞 3.2×109/L,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正常, 晨起排酱油色 尿,Ham试验阳性,蛇毒因子溶血试验阳性考虑为 A.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B.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C.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D.海洋性贫血 E.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答案:E
19.01.2021
2
2.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贮于 A.胃壁主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淋巴细胞 D.肝、脾、骨髓的单核细胞 E.网状细胞
答案:D
19.01.2021
3
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下列首选治疗是 A.长春新碱, 强的松, 左旋门冬酰胺酶 B.阿糖胞苷, 柔红霉素, 三尖杉酯碱 C.长春新碱, 左旋门冬酰胺酸, 三尖杉酯碱 D.三尖杉酯碱, 环磷酰胺, 阿糖胞苷 E.阿霉素, 三尖杉酯碱, 阿糖胞苷
精品jing
血液系统疾病试题实训
A1型选择题
1.男性,25岁,面色苍白3年,1周前发热,并出 现巩膜轻度黄染,晨解浓茶色样尿。辅助检查:血 红蛋白60g/L, 白细胞3.1×109/L, 网织红细胞10%, Coombs试验(+),选择哪种治疗最佳 A.输新鲜全血 B.输浓缩红细胞 C.输青霉素 D.输维生素C E.地塞米松
9
9.男性, 30岁, 发热、口腔溃疡1周, 皮肤有瘀点、瘀斑, 鼻 出血, 脾脏肋下可触及边缘。血红蛋白90g/L, 白细胞计数 24.6×109/L, 血小板26.3×109/L, 骨髓幼稚细胞明显增多, 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 其诊断为 A.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B.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C.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D.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E.再生障碍性贫血
答案:B
19.01.2021
8
8.贫血患者起病缓慢,血红蛋白虽低于正常,但 仍无明显症状,其原因主要是: A.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的产生 及浓度增高 B.体内循环血量无改变 C.骨髓代偿性增生 D.心血管的代偿 E.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加
答案:A
19.01.2021
答案:B
19.01.2021
12
12.男性, 25岁, 半年来皮肤苍白、紫癜。辅助检查: 全血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增高, 骨 髓增生低下, Ham‘s试验(-), 诊断可能是 A.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B.白细胞不增多性白血病 C.巨幼细胞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缺铁性贫血
答案:B
19.01.2021
14
14.血管外溶血红细胞的破坏场所为 A.脾脏 B.心脏 C.肾脏 D.淋巴结 E.胰腺
答案:A
19.01.2021
15
15.女性,16岁,高热、寒战、腰痛2天,尿呈酱 油色,红细胞2.0×109/L, 网织红细胞50%,血 Ham‘s试验(+),血红蛋白尿(+),如何处理最佳 A.输新鲜全血 B.输压积红细胞 C.输洗涤红细胞 D.输血浆 E.脾切除
答案:D
19.01.2021
13
13.女性,35岁,患十二指肠溃疡2年,感头晕、心悸、乏 力。查红细胞3.2×109/L,白细胞5.0×109/L, 血红蛋白 80g/L,血小板150×109/L,网织红细胞0.8%。骨髓象:幼 红细胞增生活跃, 中晚幼红细胞达45%, 体积小, 胞浆蓝而少, 边缘不规则,血清铁<50μg/dl,根据这一病史提示 A.巨幼细胞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以上都不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