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冲压模具培训讲义(内部培训资料)

合集下载

冲压模具基础知识讲义一

冲压模具基础知识讲义一

DE 下模板 材質﹕SLD(D2)熱處理 HRC58~60
LB 下墊板 材質﹕YK30 熱處理 HRC48~52
L20P05/0下921模座 B2 下墊塊 B1 下托板 材質: SS41 copy right from Lemon.xu by liguo.shi
19
5.1沖孔模
2005/0921
copy right from Lemon.xu by liguo.shi
定位凸點 以刺 破的方式成形 需脫料 凸點的 高度一般為T0.2
7
成形工序: 凸包與打橋
2005/0921
有工藝孔之 打橋式 先沖 工藝孔再成 形橋式 沖頭 仿形 入塊可 做平的
無工藝孔之 打橋式 用刺 破形式成形 需加脫料
凸包成形 凸包較高較 大時需整形 打凸時沖 頭仿形即可 整形時凸 包四周需做壓筋
U2 上墊塊 材質﹕SS41
EJ 擊出板 材質﹕S50C 熱處理 HRC45~48
UP 上模座 材質﹕SS41
UB 上墊板 材質﹕YK30 熱處理 HRC48~52
PH 上夾板 材質﹕SS41 用來夾持沖頭零件等
PP 止擋板 材質﹕YK30 熱處理 HRC48~52
PS 脫料板 材質﹕SLD(D2)熱處理 HRC58~60
圓形凸包
copy right from Lemon.xu by liguo.shi
8
成形工序: 反折拍平
2005/0921
拍平后兩片料貼在 一起 若反折邊較短 可直接用壓平式成 形 若反折邊較長 則 需用側推形式成形
反折邊較短 一般指不超過 4mm 用壓平
反折邊較長 或 整條大邊反折 用側推成形
copy right from Lemon.xu by liguo.shi

冲压基础知识培训讲义

冲压基础知识培训讲义
1).形状简单的弯曲件
形状简单的弯曲件,如V形,U形,L形等,可以采用一次弯曲成形.
2).形状复杂的弯曲件
形状复杂的弯曲件,一般需要采用二次或多次弯曲成形,并应正确选择弯曲顺序.一般的原则是:弯曲时就先弯外角,后弯内角,前次弯曲必须考虑使后次弯曲有可靠的定位,后次弯曲不能影响前次成形的部分.
3).单面不对称弯曲件
这四部分在冲裁件剪切断面上占的比例随材料的力学性能,料厚,刃口锐钝,模具结构及凸,凹模间隙等不同而变化.塑性差的材料断裂倾向严重,断裂带增宽,光亮带,圆角带所占的比例较小,毛刺也小,塑性好的材料则相反.要想提高冲裁件断面质量,可通过增加光亮带的高度或采用整形工序来实现.
三.冲裁件的尺寸精度
冲裁件的尺寸精度是指冲裁件实际尺寸与基本尺寸的差值,差值越小,则冲裁件尺寸精度越高.
2.金属冲压件的尺寸公差
依据零件就具备的强度,刚度和结构需要等因素确定.由设计时给定.
二.表面形状和位置公差
冲压件除了首先满足尺寸精度外,其表面形状和相对位置也就满足一定的
公关要求.
表面形状和位置公差符号表
公差
特征项目
符号
有无基准要求
形状
形状
直线度

平面度

圆度


圆柱度

形状或位置
轮廓
线轮廓度
有或无
拉深工艺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以平板为毛坯,通过拉深模将平板毛坯变成开口空心工件,拉深前后毛坯与开口空心工件的材料厚度基本不变,这种拉深称为不变薄拉深.
三.冲压的发展趋势
冲压加工是一种生产效率高,少无切削的加工方法,人们日常生活中用的金属制品,冲压件占有绝大多数.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对冲压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而也促进了冲压技术的迅速发展.主要体现在冲压工艺,冲压模具和冲压设备三个方面.

冲压基础培训资料-1

冲压基础培训资料-1

五金冲压培训资料第一节冲压常识介绍一、冲压工序术语冲裁:切开、切边、切舌、落料、冲孔、冲缺、冲槽、剖切、戳切、整修、工序总称等。

1、切开:将材料沿敞开轮廓局部面不是完全分离,被切开面分离的材料位于或基本位于分离前所处的平面上。

2、切边:利用冲模修切成形工序件边缘,使之具有一定直径,一定高度或一定形状的一种冲压工序。

3、切断:将材料沿敞开轮廓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被分离材料成为工件或工序件。

4、冲中心孔:在工序件表面形成陷凹中心孔的一种冲压工序,背面材料无相应凸起(工艺孔)。

5、冲孔:将废料沿封闭轮廓使材料从工序件上分离,在材料或工序件上获得需要的孔6、冲缺:将废料沿敞开轮廓使材料或工序件上分离的敞开轮廓形成缺口,深度不超过宽度。

7、冲槽:将废料沿敞开轮廓使材料或工序件上分离的敞开轮廓呈槽形,深度超过宽度。

8、压筋:起伏成形的一种,当局部成形以筋的形式出现时,相应起伏成形工序称为压筋。

9、压花:强行局部压挤材料,在工序表面形成浅凹花纹、图案、文字或符号,背面无凸起。

10、校平:提高局部或整体平面型,零件平直度的一种冲压工序。

11、落料:将材料沿封闭轮廓分离,被分离材料成为工件,大多为平面。

12、戳切:利用尖刀戳切模进行落料或冲孔,无下模,材料下面为平板(非金属被冲)。

13、整形:依靠材料流动,少量改变工序件形状、尺寸保证工件精度。

14、整修:沿外形成内形切去少量材料,提高边缘光洁度和垂直度,同时提高尺寸精度。

二、冲模零件术语1、上盖板、上模座、垫板、公夹板、脱料板、上模板、下模板、下模垫板、下模座。

2、刃口斜度、刃壁。

3、凸模、凹模、导板模。

4、导柱(内外)、导套、导料板、定位销、顶料销、顶板、顶杆、固定板、废料切刀、定位针等。

三、冲压工艺术语1、工件:已完成工艺工件规定的各道工序的冲件。

2、工序件:已经冲压的坯料或冲件尚需进一步冲压。

3、毛刺(批锋):冲裁后冲件断面边缘锋利的凸起。

4、毛刺面:边缘有毛刺的冲件平面,对于落料、毛刺面且接触凸模的平面,对于冲孔、毛刺且接触凹模的平面。

冲压模具基础知识培训

冲压模具基础知识培训

冲压模具根底知识培训引言冲压模具是冲压加工中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设备等行业。

了解冲压模具的根底知识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冲压模具的根底知识,包括冲压模具的定义、分类、结构和制造工艺等方面内容。

1. 冲压模具的定义冲压模具是指用于金属板材冲压成型的工具。

它们通过施加压力将金属板材弯曲、剪切、冲孔等,以获得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冲压模具通常由上模、下模、导向装置、排料装置等局部组成。

2. 冲压模具的分类冲压模具按照其功能和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强力模具:用于冲压大尺寸和高硬度的金属板材,通常用于汽车制造等领域。

- 细冲模具:用于冲压小尺寸和薄板材的零件,常见于电子设备等领域。

- 引伸模具:用于将金属板材拉伸成型,常用于制造拉伸零件。

- 异型模具:根据产品的形状和结构特点设计的专用模具。

3. 冲压模具的结构冲压模具一般由以下四个局部组成: - 上模〔也称为凸模〕:位于模具上部,是施加压力的局部。

通常通过模具座固定在冲床上。

- 下模〔也称为凹模〕:位于模具下部,是被冲压材料放置的位置。

通常通过模具座固定在冲床上。

- 导向装置:用于引导上模和下模的运动轨迹,保持模具的平稳运行。

- 排料装置:用于从模具中排出冲压后的零件和废料。

4. 冲压模具的制造工艺冲压模具的制造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设计:根据产品的需求和工艺要求,设计出模具的结构和尺寸。

- 材料准备:选择适合的模具材料,并进行材料加工和热处理,以提高模具的硬度和耐磨性。

- 数控加工:利用数控机床对模具进行加工,包括铣削、车削、钻孔等。

- 精密磨削:使用磨床对模具进行精细加工,以到达更高的精度和外表质量。

- 装配和调试:将各个部件组装在一起,并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模具的正常运行。

5. 冲压模具的操作本卷须知在使用冲压模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定期检查模具,发现裂纹、磨损等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模具。

冲压模具助学课件(培训版)(真正好课件)

冲压模具助学课件(培训版)(真正好课件)

二、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操作位置
工作环境的温度、 通风、照明、噪声和 振动等均应符合劳动 卫生要求。如果达不 到要求,应采用措施 加以改造。
应配备必要的劳 动保护用品,例如耳 塞(耳罩)、操作手 套等,以加强对人员 的保护。 1-肘托板 2-坐椅 3-脚踏板
三、压力机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① 开动设备前,检查压力机操纵部分、离合器和制动器是否处于有效 状态,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好,曲柄滑块机构各部有无异常。严禁 带病运转,严禁拆卸、损坏安全装置。
3.冲压成形与模具技术概述 3.2 冲模的分类
冲裁模
弯曲模
工艺性质分
拉深模
成形模
冷挤压模
3.冲压成形与模具技术概述 3.2 冲模的分类
按工序组合分
单工序模
复合模
级进模
3.冲压成形与模具技术概述 3.2 冲模的分类
单工序模: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只完成一道冲压工序 的模具。
复 合 模:只有一个工位,在压力机一次行程中,在同一 工位上同时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压工序的模 具。
3.冲压成形与模具技术概述
3.1 冲压工序的分类
成形工序:坯料在冲压力作用下,变形部分的应力达到 屈服极限,但未达到强度极限,坯料产生塑 性变形,成为具有一定形状、尺寸与精度制 件的加工工序。(弯曲、拉深、翻边等)
3.冲压成形与模具技术概述 3.1 冲压工序的分类
按材料变形特点分
分离工序
成形工序
冲压模具助学课件(培训版)
冲压设备篇 冲压概述篇 冲压模具设计基础篇
1.冲压加工的特点及其应用 2.冲压及模具的发展趋向 3.冲压成形与模具技术概述 4.冲压用材料
冲压概述篇
Fuji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冲压培训资料

冲压培训资料

问题分析
运用鱼骨图、因果图等方法,对问题进行 深入分析,找出根本原因。
实施改进措施
将改进措施落实到实际生产中,并对实施 过程进行监控。
冲压生产效率提升与改进
流程优化
通过对生产流程的梳理和优化,减 少生产中的浪费环节,提高生产效 率。
设备升级
引入先进的冲压设备和技术,提高 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
人员培训
加强员工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操 作水平和生产效率意识。
生产计划管理
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确保生产线的 平衡和稳定运行,提高生产效率。
05
冲压案例分析与实战演练
典型冲压案例分析
• 案例一:冲压件缺陷分析 • 缺陷描述:冲压件存在孔洞、变形等问题 • 原因分析:模具磨损、压力过大、材料质量问题等 • 解决方案:更换模具、调整压力、加强材料质量控制等 • 案例二:冲压工艺优化 • 描述:提高冲压效率及产品质量 • 分析:优化模具结构、改进冲压工艺参数 • 方案:设计更合理的模具结构、调整冲压工艺参数等
冲压实战演练
演练一
冲压操作流程
步骤
上料、冲压、下料、检查等
目的
熟悉冲压操作流程,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演练二
冲压异常处理
步骤
模具更换、压力调整、下料顺畅等
目的
学会处理常见异常情况,提高操作技能
THANK YOU.
冲压操作技巧与经验
掌握冲压设备
了解冲压设备的性能、特点和操作 方法,以便更好地控制冲压过程。
模具调整
根据需要,对模具进行调整,以获 得更好的冲压效果。
坯料选择
选择符合要求的坯料,以确保冲压 件的质量。
经验积累
通过实践积累经验,不断提高冲压 技能。

冲压模具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冲压模具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五,模具材料
冲裁刀口材料,冲头与凹模常用钢材为SKD11,SLD,更高要求的用DC53,或者 瑞典一胜百公司的ASS88.等.硬度更高的为高速钢SKH9,SKH51等.要求相当高产量 非常大的产品用ASP23,ASP30,甚至用钨钢等材料. 国产材料为Cr12.一般不用. 用于一般折弯或者拉深的材料,可以用D2. 其余不重要部分,用45钢.一般模座,垫脚,托板等用A3即可.
拉深比: 一次拉深所能达到的最大限度。通常以圆形为例。拉深后直径与拉深前直径之比。 一般材料,第一次拉深在0.55~0.6。如果产品超过此比值则需要分成几次拉深,以
后每次系数都要逐步变大。第二道大约在0.75~0.8,之后在0.8~0.85,0.85~0.9之间,可 以查阅相关资料得取数据。
拉深比与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俗称软硬)和材料的厚度,以及润滑能力,拉深速 度都有相关。
坐标磨床
坐标研磨(JG)适合于高精度内孔或外形研磨加工。例:模板上的导柱孔,销 钉孔等。
3次元(三坐标)
七,模具工艺流程
冲压模具工艺流程,样品提交过程
设计
前加工
备料,标准件请购
(铣,磨,钻,加工中心,等)
热处理
非热处理零件
磨平面
线切割 磨平面
交样 修模 试模 装配
说明
在模具制作过程中,重要的环节,热处理,与线切割.线切割是最 重要也是模具制作明显区别于其它工业手段的方式. 线切割是通过金属丝对金属进行放电腐蚀加工的一种加工 方法。线切割分快丝线割与慢丝线割。快丝线割为国产线割, 加工便宜,但加工精度低。慢丝线割为进口机床。机床费用 及加工费用较高,但加工精度比较高。
六,模具加工
加工需求
• 精度 • 重复精度 • 复杂形状 • 超硬材质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培训资料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培训资料

(冲压)产品设计
相互关联
冲压成形工艺设计
冲压模具设计
相互影响
冲模制造
冲压产品生产
冲模设计与制造流程图
第一章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
第一节 冲压成形与模具技术概述
四、冲模设计与制造的要求(续)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包括冲压工艺设计、模具设计与模具 制造三大基本工作。
冲压工艺设计是冲模设计的基础和依据。 冲模设计的目的是保证实现冲压工艺。 冲模制造则是模具设计过程的延续,目的是使设计图样,通 过原材料的加工和装配,转变为具有使用功能和使用价值的模 具实体。
一、冲压与冲模概念
1.基本概念
冲压: 室温下 压力机 模具 材料 分离或塑性变形。
冲 压 生 产 场 景
第一章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
第二节 冲压成形与模具技术概述
一、冲压与冲模概念
1.基本概念(续) 加工对象:主要金属板材 加工依据:板材冲压成形性能(主要是塑性) 加工设备:主要是压力机 加工工艺装备:冲压模具
第一章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
第一节 冲压成形与模具技术概述
五、冲压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
1.龙光冲压技术模具现状 现有模具设计中高级工程师10人,模具师傅80人。 主要客户:华为,台达,TCL,金宝等国际知名企业。
我们致力于模具制造、设计的创新。龙光模具在使用寿命、效 率、加工精度、生产周期短等方面处于五金模具的前源。
第一章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
第一节 冲压成形与模具技术概述
四、冲模设计与制造的要求(续)
冲模设计与制造必须有系统观点,必须考虑企业实际情况 和产品生产批量,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寻求最佳的技术 经济性。
片面追求生产效率、模具精度和使用寿命必然导致成本的 增加,只顾降低成本和缩短制造周期而忽视模具精度和使用寿 命必然导致质量的下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9CrWMn:属于低合金冷作模具钢,其中含C0.9%,Cr0.5~0.8%,W 0.5~0.8%,Mn 0.9~1.2%,Si≤0.4%,P,S ≤0.03% 具有一定的淬透性和耐磨 性,热处理后HRC45~54。在模具上多用于间接受到高强度冲击部分,如 上下垫板,脱料背板及冲头垫块等。
4.Cr12MoV:属于冷作模具钢,其中含C 1.5%,Cr 12%,Mo 1.0%,V 1.0%, Mn≤0.6%,具有良好的淬透性,韧性,耐磨性及强度,高温回火后,尺寸 均匀,碳化物细化,HRC50~59。在模具上多用于直接受到高强度冲击的 模板及冲头,韧口等部位,如脱料板,下模板,冲头,镶件等。
5.其他钢材代号及热处理性能
复合模结构图
简易复合模(G1-110T)
内导柱 等高套筒
弹簧
上模座 上垫板 母模板
公母模板 外脱板 下夹板 下模座 下垫脚
与冲孔模结构异同:
复合模和冲孔模的不同之处在于有内、外脱板,母模板和 公母模板;同时内导柱固定于下模。 1. 内、外脱板: 内脱板主要将原材料压紧后冲裁,再剥离冲子 外脱板在压紧材料的同时,将废料与零件分离 2. 母模板: 作为凹模,用于将零件冲出来 3. 公母模板: 既作公模又做母模,在下料的同时,又有冲孔的工序
机构冲压模具培训讲义
机构部三课
主要内容
冲压模具类型及结构 模板备料大小原则 产品工序排配及报价 冲裁力计算及冲床选择 常见产品设计问题点
冲压模具类型及结构 冲孔模 复合模 折弯模 连续模
冲孔模结构图(含弹簧箱型)
打杆
冲孔模结构图(模内弹簧型)
1.上承板
作用:通过夹模器将模具的上模部分,装夹在冲 床的滑轨上,实现快速架模。
材质: Cr12Mo1V,HRC59,T=25.0/30.0 mm
10. 下垫脚 方便架模,留有空隙落出废料,同时用于调整闭模
高度,让模具实用于不同吨位冲床。 材质: A3,高度视模高要求调整,一般T=120.0mm 11. 下承板
将下模部分通过夹模器装夹在冲床台面上,实现快速架 模;同时可以承接废料,不让废料粘污冲床台面。 材质: A3,T=25.0 mm
3.等高套筒和复位弹簧:这是两个相辅相成的部件,也是实现脱模高度的主 要部件;等高套筒控制了脱料板的行程,而复位弹簧则提供了脱料板所作用 的动力。等高套筒材质:45#钢,在模具中一般以100mm为间距,均匀分布。 弹簧材质:65Mn,模具中按弹簧力大小依次分为棕色,绿色,红色,蓝色, 黄色和银色(由大到小)。
材质: 9CrWMn,T=15.0 mm,HRC51 8. 脱料板
冲压过程中导正冲子,使其与下模冲裁间隙配合;加 强冲子刚性,冲裁时紧压材料,分离后将材料与冲子剥 离。需要热处理。
材质: Cr12Mo1V,T=25.0/30.0 mm,HRC51
9. 下模板
又称母模板,固定下模入块,或直接作为凹模进行冲裁, 是模具中重要的工作部分。高硬度,高耐磨性。
材质:9CrWMn,T=15.0 mm,HRC51 6. 上夹板
主要用于夹紧冲子,同时也夹紧内导柱。也是脱料 板水平位置之参照,不需要热处理。
材质:A3/45#,T=20.0 mm
7. 脱料背板 又称背打板,主要用于支撑脱料板镶块入子及方便
固定锁螺丝,或用于夹持三节式冲子。增加脱料板强 度,减缓冲裁力,需要热处理。
下模板
下垫板 下模座 下垫脚
下承板
常见冲压模具钢材代号及热处理性能
1. A3钢:属于普通碳素钢,也叫Q235钢,含C 0.14~0.22%,Mn 0.3~0.65%,S 0.05%,屈服强度为235MPa.在板材系列里,属于最普通的材质,在五金模 具中多用于上下承板,模座,垫脚,夹板等。
2.45#钢:属于碳素钢,其中含C 0.45%,Si 0.27%,Mn 0.65%,回火后 HRC40~50.热处理后机械性能较A3钢佳,模具中多用于上下夹板(大批量) 及一些小五金件如内外导柱,等高套m
上打板
4. 上下模座 上连承板和垫脚,下接垫板和夹板,承受模具所带
来的冲压力;固定外导柱,并在其的引导下,使上下 模能够精确的配合。
材质:A3,T=40.0/50.0 mm,视模具大小而定
5. 上下垫板
通常是为了减缓冲子和入块或者母模板对上下模座 的冲击而增加的,都是承力部件;同时也起到增加模 具高度的作用。由于为受力部件,故需要热处理。
材质:A3,T=30.0 mm
2.上垫脚
位于上承板和上模座之间,增加模具高度,并保证 达到有效的夹模高度。
材质:A3,高度视模高而定,一般 T=75.0 mm
3.上打板
作用:利用它放置复位弹簧,从而构成了以承板,垫 脚和模座为一体的弹簧箱结构,方便快拆。利用它的 上下运动,达到传输弹簧压力的作用。
4.打杆:仅用于弹簧箱结构,传递弹簧力,实现脱料板脱料之功用,材质:45#,在 模具中分布视模具大小而定,一般以100mm为间距,均匀分布。
5.固定销:确保板与板之间相对位置的精确,材质:45#钢
6.入块/镶块:五金模中,通常把需要快换,快拆或易损坏等部位做成镶件形 式,方便生产操作,材质与相应模板材质相同。
内外脱板、公母模板的加工方式
共板线割:将一块板或零件从另外一块模板中线割出 来的加工方式叫共板线割。
定位槽与冲床 上定位棒匹配
其它部分结构功用介绍
1.外导柱:固定于上下模座,是上下模工作精度的重要保证,材质:45#钢。 主要用在大型冲压模具中(≥160T),尤其是冲孔,折弯等尺寸精度高的模具。
2.内导柱:一般都是固定于上夹板,主要作用是调整上夹板、脱落板和母模 板水平相对位置,确保凹凸刃口正常配合冲裁,在没有外导柱时是模具工作 精度的主要保证。材质:45#钢。
7.顶料销:成型后,起到将零件与上下模板分离的作用。
8.螺丝:在锁承板,垫脚和模座时多采用M12,以150mm间距分布,模板之 间视模板大小而定,多用M10或M8,通常以120mm间距分布。
冲孔模(含弹簧箱)(G1-160T)
等高套筒 上打板 外导柱
内导柱
复位弹簧 等高套筒 打杆
上承板 上垫脚 上模座 上垫板 上夹板 脱料背板 脱料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