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医资源-消化内镜学

合集下载

消化内镜下各类疾病分型与表现

消化内镜下各类疾病分型与表现

消化内镜下各类疾病分型与表现内镜新手必备图谱!来源: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消化性溃疡出血Forrest分级Type IType IIType III食管炎洛杉矶(LA)分类(1994 年)内镜下表现A 级黏膜破损长径≤5mm,并且局限在1 个黏膜皱襞内B 级至少有1 处黏膜破损长度>5 mm ,并且互相不融合C 级至少1 处有两条黏膜破损互相融合,但非全周性D 级融合为全周性的黏膜破损附记:有无溃疡、狭窄以及Barrett 上皮。

内镜下息肉山田分型山田分型:息肉分为4 型:Ⅰ型最为常见,息肉隆起与胃黏膜间角大于90°,色泽与周围黏膜相似或稍红;Ⅱ型息肉无蒂,息肉隆起与胃黏膜间角近90°;Ⅲ型息肉表面不规则,无蒂,息肉与黏膜间角小于90°;Ⅳ型息肉有细蒂,蒂之长短不一,表面光滑,可有糜烂或近似颗粒状。

食管曲张静脉分级1、静脉色调 Color (C)① 白色曲张静脉white varices (Cw); ②蓝色曲张静脉Blue varices(CB)2、红色表面 Red Color Sign(RC)① 红色斑点、②樱桃红色、③血肿、④弥漫性发红。

3、占居部位 Location(L)Ls 至食管上段曲张静脉、Lm 至食管中段曲张静脉、Li 下段食管、Lg 胃底。

4、形态 Form(F)F1 直线状或细小弯曲的静脉;F2 串珠状曲张静脉;F3 占据管腔的结节状曲张静脉。

早期胃癌分型早期胃癌癌组织限于粘膜层和粘膜下层,无论有否淋巴结转移,称为早期胃癌。

其分型简化为三型:隆起型、平坦型、凹陷型。

微小胃癌为早期胃癌的始发阶段,以直径0.5cm 以下胃癌为微胃癌,0.6——1.0cm 胃癌为小胃癌,统称为微小胃癌。

胃粘膜活检病诊断为胃癌,而手术切除标本经病理节段性连续切片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能发现癌组织称为一点癌。

进展期胃癌分型(Bormann 分型)Bormann 分型(1923)是国际上最广泛采用的一种进行期胃癌分型法,它是根据癌瘤在粘膜面的形态特征和在胃壁内浸润方式进行分类的。

【新手必备】消化内镜常见病图谱

【新手必备】消化内镜常见病图谱

【新手必备】消化内镜常见病图谱感谢一听大师授权刊载【内部学习资料】【供初学者参考】很久没有叨叨了,我先说两句题外话。

记得多年前我刚进医院下临床的时候,遇到一位已经从医整整十年的带教老师,临床与内镜的各种知识,她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

她把我带进了医学的大门,她让我成为了今天的我。

每念及此,我都会感念与老师共度的那段,当时略带苦涩,如今回忆却无比幸福的日子。

多年以后,当我也有资格成为一名老师的时候,我才对当年老师的心情有更深的理解,我也希望我的学生们能通过我接触到医学医术,了解医学之善,敬畏医者之德,学习医疗之识,传播医务之思。

千万不要做那只会在磨盘上不停打转的驴,要做就做那志在千里之外的马。

哪怕现在你不得不打圈拉磨,也请相信,只要你蓄积实力,厚积而薄发,总有一天,你会放蹄山野,自由奔跑,自在呼吸,自己做自己!我一直信奉的一句话送与大家:这个世界上,也许别人可以想办法阻拦你做很多事,而唯独学习与上进,是谁也拦不住的!除非你自己不愿意!【食管胃粘膜异位】【乳头状瘤】【食管裂孔疝】【霉菌性食管炎】【食管静脉曲张】【Barrett食管】(巴雷特食管)【食管表浅癌】【食管类基底细胞癌】【食管黄色瘤】【糖原棘皮症】【食管角化症】【颗粒细胞瘤】【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伴萎缩、糜烂、肠化、胆汁反流等)【胃溃疡】【鸡皮样胃炎】【疣状胃炎】【增生性息肉】【胃底腺息肉】【胃黄色瘤】【胃腺瘤】(胃型 / 肠型)【胃平滑肌瘤】(间质瘤)【胃脂肪瘤】【胃淋巴瘤】【胃息肉病】(胃息肉综合征)【胃癌】【胃内异位胰腺】【十二指肠霜斑样溃疡】(十二指肠糜烂/炎)【十二指肠淋巴管瘤】【溃疡性结肠炎】【结肠黑变病】【结肠增生性息肉】【结肠炎性息肉】【结肠腺瘤】【SSA/P 锯齿状腺瘤 TSA】【锯齿状病变】【息肉综合征】【结肠癌】【L S T】。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内镜诊断ppt课件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内镜诊断ppt课件

Ⅱc型:浅凹陷型,病灶轻微凹陷,相当于糜烂。
Ⅲ型:凹陷型,病灶凹陷较显著。
ppt精选版
49
进展期胃癌内镜分型 Borrmann分型
Ⅰ型:隆起型,病变明显隆起,与周围粘膜界限清晰, 呈颗粒样或结节样,表面多有发红或渗出液附着;
ppt精选版
50
Ⅱ型:溃疡型,溃疡形成,包绕溃疡的胃壁肥厚,形成 周堤,周堤与周围粘膜界限较清晰。周堤背向周围粘 膜呈陡峭抬起,虽有色泽变化但与周围正常粘膜类似, 溃疡底较浅;
除具有肿块型的特 征外,肿瘤周围食管 粘膜已受侵,表现为 表面粗糙不平、僵硬;
ppt精选版
27
溃疡浸润型:
溃疡范围较广,已超 过食管周径一半以上。除 具有溃疡型特征外,肿瘤 周边粘膜已受侵犯,管壁 僵硬、蠕动差;
ppt精选版
28
四周狭窄型:
肿瘤侵犯食管壁四 周,形成环形狭窄, 边界不清,表面可有 溃疡形成或结节颗粒 样变,镜身常难以通 过。
ppt精选版
29
2 Chapter
第二章节
胃十二指肠疾病
ppt精选版
30
正常胃、十二指肠粘膜
ppt精选版
31
慢性胃炎内镜分型分级
浅表性胃炎:点片状或条 状红斑,粘膜粗糙不平, 出血点或者出血斑。
萎缩性胃炎:粘膜呈颗粒 状,皱襞变平,可透见血 管,可有色泽灰暗的肠上 皮化生结节。
(全国慢p性pt精胃选版炎研讨会共识意见,2000年,井冈山32 )
因此,重复检查结肠镜发现病变 的序贯变化时,诊断的把握度更大
当怀疑缺血性结肠炎而进行结肠 镜检查时,应格外谨慎,减少注气, 以避免穿孔
ppt精选版
72
血管发育不良
血管发育不良是急、慢性消化道出血、 特别是下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

上消化道出血采用消化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上消化道出血采用消化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上消化道出血采用消化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目的探讨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收取我院收治的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观察组(内镜下药物治疗)与参考组(常规药物注射)各为50例,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止血时间进行观察。

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有效及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与参考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

结论采用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能够快速止血,缓解临床症状,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显著的推广使用价值。

标签:上消化道出血;消化内镜;临床效果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常见出血症状,主要包括屈氏韧带以上的胃、食管、上段空肠、十二指肠、胆管及胰管等某部位出血,疾病死亡率较高。

本病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其中肝硬化、消化性溃疡等引起的息肉、黏膜撕裂、血管病变等因素较为常见[1],及时给予患者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为对上消化道出血采用消化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笔者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男53例,女47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7.35±3.26)岁,患者均经胃镜检查证实,均表现为便血、呕血等,伴随不同程度的乏力、头晕、血压下降等,出血原因:胃溃疡4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26例,胃黏膜溃烂17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0例,胃癌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5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立即接受胃镜检查,实行血压、呼吸、心率、血样饱和度、脉搏监护等,给予禁食、低流量吸氧、洗胃、扩充血容量,必要时输血等治疗,患者同时静脉注射奥美拉唑,2次/d,40mg/次,连续治疗7d。

消化内镜病检教材

消化内镜病检教材

应注意生锈的,较粗的固定针会腐蚀标本边缘,影响 切 缘病变情况的判断,而且生锈的物质沉着在黏膜表面, 也会影响病理组织学观察.在伸展固定EMR/ ESD标本 的泡沫塑料或橡胶板上,应在标本周围标记该标本在 体内的相对位置,例如口侧、肛 侧、前壁、后壁等, 便于将病理组织学观察的结果与内镜表现相对照
慢性胃炎取材块数和部位由胃镜医师根据需要 决定。一般取2~5块。如取5块则胃窦2块取自 距幽门2~3 cm处的大弯和小弯.胃体标本取自 距贲门8cm的大弯 (胃体大弯中部)和距胃角近 侧4cm的小弯以及胃角1块,对可能或肯定存在的 病灶要另取,用于科研的标本要严格按照悉尼 系统要求取5块活检
胃镜活组织检查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规范. J Intern Med Concepts Pract 2010.
⑤ 疑为乳糜泻者, 应在十二指肠球部和远端十二指肠取 活检组织 4~6块
⑥疑为显微镜下结肠炎者,应在升结肠、横结 肠、降结 肠、乙状结肠各活检取材至少 2块
⑦疑为 IBD 者,初次诊断考虑为 CD 时,应至少在 5 个部位 进行活检,其中应包括回肠末端、直肠,每 个部位活 检取材 2块以上;如内镜表现为左半结肠和 直肠的 疑似UC的病变,活检的部位和数量可适当减 少;内镜表现疑似异型增生的病灶均需活检,也可进 一步行染色、放大内镜观察后,针对最可疑的部位进 行活检
病理学的诊断。活检部位的准确性是避免诊断假阴性 的关键 • 活检部位的第一块标本尤为重要,后续活检因黏膜出 血易影响其准确性。黏膜活检要求取材标本应足够大, 深度需尽可能达到黏膜肌层
陈晓宇.胃肠道活检和手术标本的病理检查要点[J].胃肠病 学,2012,1 7(1 1):641-645.
• 选择性活检:为了明确内镜所见病变的性质,可选择 病变处局部黏膜进行活检隆起性病灶在其顶部(充血、 糜烂等)及其基底部(糜烂、凹凸不平、色泽改变等) 活检;内镜诊断为息肉的隆起性病 灶也可完整切除 后送检;

消化系统2(医工系)201205

消化系统2(医工系)201205

消化道粘膜的异常表现对早期病变的 发现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粘膜破坏
粘膜皱襞中段、消失,代 之以杂乱不规则的钡影。
多由恶性肿瘤侵蚀所致。
粘膜破坏
龛影
粘膜皱襞平坦
条纹状皱襞变得不明显,甚至完 全消失。
原因:龛影周围粘膜和粘膜下层 炎性水肿或恶性肿瘤黏膜和黏膜 下层浸润。
粘膜皱襞平坦
粘膜皱襞纠集
皱襞从四周向病变区集中,呈放射状。
原因: 慢性溃疡斑痕收缩。
粘膜皱襞 纠集
粘膜皱襞增宽和迂曲
表现为粘膜皱襞的透明条纹影增宽, 常伴有皱襞迂曲和紊乱。
原因:
粘膜和粘膜下层的炎症、肿胀及结缔 组织增生所致,多见于慢性胃炎和胃 底静脉曲张
粘膜皱襞 增宽和迂曲
3、管腔大小的改变
狭窄:
超出正常限度的持久性管腔缩小。
早期食管癌主要依靠食管内镜和食管钡 剂造影检查。
中晚期食管癌分型 增生型 浸润型 溃疡型
以上各型可混合出现
食管癌的X线表现
腔内充盈缺损 粘膜皱襞破坏 管腔狭窄 不规则龛影
常不同程度地 同时存在
腔内充盈缺损 癌瘤向腔内突 出,造成形状 不规则、大小 不等的充盈缺 损,是增生型 癌的主要表现。
龛影口部的 粘膜水肿
胃 溃 疡
狭颈征 龛 影
胃 溃 疡
慢性溃疡周围的瘢痕 收缩,造成粘膜皱襞 均匀性纠集。这种皱 襞如车轮状向龛影口 部集中且到达口部边 缘,也是良性溃疡的 特征。
钡斑
粘膜聚集
胃的变形和狭窄
胃溃疡引起的瘢痕性改变可造成胃的 变形和狭窄。
小弯溃疡可使小弯缩短,致幽门与贲 门靠近,形成“蜗牛胃”。也可以是 使胃体呈环状狭窄而形成“葫芦胃”。

上消化道出血采用消化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上消化道出血采用消化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临床研究·上消化道出血采用消化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杜倩(北大医疗鲁中医院 消化内科,山东 淄博 255400)0 引言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内科疾病,是指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等发生病变而引起出血症状的疾病。

上消化道出血具有发病急、出血量较大、致死率高的特点,通常患者会以呕血或便血的方式,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过1000 mL ,短时间内大量失血会引起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1]。

本院为提高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对使用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相关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在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随机抽选80例进行本次的研究,其中男51例,女29例,年龄26-70岁,平均(42±7.6)岁,病程1-15 d ,平均(6.2±3.8)d 。

患病类型有胃溃疡22例、十二指肠溃疡20例、食管静脉曲张28例、急性胃粘膜病变10例。

将80例患者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将其均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常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接下来的对比。

纳入标准:经临床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除上消化道出血外无其他脏器受损出血。

1.2 方法。

参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其中包括监测生命体征、吸氧、禁饮食,抑酸、补液防治电解质紊乱,补充血容量,根据病情予以输注红细胞悬液等治疗[2]。

研究组患者除予以常规治疗外,则接受消化道内镜治疗。

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进行内镜下套扎止血术,在进行内镜检查之前,先将套管安装在食管咽喉处,然后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了解患者的出血位置,以及曲张静脉的形态、位置 、有无红色症等,确定套扎部位后退镜。

将套扎器安装后再次进镜,将内镜前端的透明帽正面抵住准备套扎的曲张静脉,并且保证其接触紧密,将吸引器打开,把曲张静脉吸入,并将曲张静脉吸进套扎帽中,待吸入静脉为红色且将视野全部挡住时,向前旋转把手,拉近牵拉线,待套扎全部将静脉瘤吸入后,套扎操作完成;对每条需行内镜下套扎的曲张静脉,自其根部自下而上逐一进行套扎。

〖医学〗消化系统疾病的常用检查和护理

〖医学〗消化系统疾病的常用检查和护理
消化系统疾病的常用检查和护理
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
教学目标
识记
能正确叙述消化系统疾病的常用辅助检查项目
理解
能简要描述纤维内镜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应用
能正确叙述常用辅助检查的护理配合要点
内镜检查
胃镜
小肠镜
结肠镜
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
胆道镜
腹腔镜
超声内镜
胶囊内镜
胃镜检查相对禁忌症Fra bibliotek血管造影
--经皮肝穿刺门静脉造影术
适应症
门静脉高压症(侧支分布、血流动力学) 检查栓塞曲张的冠状静脉 了解肿瘤与门静脉及其各属支的关系 诊断 APUD 肿瘤及其定位
血管造影
禁忌症
碘过敏 肾功能损害 有凝血功能障碍者 有重度腹水者
放射性核素检查
胃-食管、十二指肠-胃反流测定 胃排空测定 胃粘膜异位显像 消化道出血 尿素呼气试验检测 Hp 脂肪酸呼气试验
脂肪平衡试验 D-木糖试验 维生素B12吸收试验 氢呼吸试验
胰腺外分泌功能检查
胰酶测定(淀粉酶、脂肪酶等) CCK和促胰液素试验 Lundh试验 尿BT-PABA试验 粪脂测定和粪糜蛋白酶测定 胰丹桂基试验 双标记Schilling试验 脂肪酸呼气试验
谢谢
谢谢
精品课件文档,欢迎下载,下 载后可以复制编辑。
胃分泌功能检查
每小时基础胃酸分泌量(BAO)和
每小时胃酸最大分泌量(MAO)及
其比值BAO/MAO可了解胃酸分泌情况
十二指肠溃疡
增高
胃溃疡
正常或稍低
萎缩性胃炎和胃癌
降低甚至缺乏
胃泌素瘤
BAO明显增高、MAO稍高
BAO/MAO>0.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内镜
1.硬式内镜(1805~1932年)
2.半可曲式内镜( 1932 ~) 3.纤维内镜(1957~)
4.电子内镜(1983~)
5.胶囊内镜(2000~) 6.几种新型内镜
1.硬式内镜(1805~1932年)
△1805年,德国Bozzine首先提出了内镜的设 想,他通过内镜看到了子宫和直肠的内腔。
Wolf-Schindler半可曲式内镜
3.纤维内镜
1957年,美国Hirschowitz制成了 第一台纤维内镜(fibroendoscope),
使内镜进入纤维光学内镜的阶段。日
本在1963年开始生产纤维胃镜。
纤维内镜
4.电子内镜
1983年,美国Weloh Allyn公司首 先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内镜 (vidioendoscope),它将CCD片直接安
⑷内镜超声检查术(EUS) 内镜超声 是将微型高频超声探头安置在内镜顶端,当 内镜插入体腔后,一方面通过内镜直接观察 腔内的形态改变,一方面又可进行实时超声 扫描,以获得管道层次的组织学特征及周围 临近脏器的超声图像,还能进行超声血流、
多普勒、血流频谱分析,可用于超声指导下
的内镜治疗。
学术组织
(二)世界内镜学术组织
小肉芽肿
多发不 规则溃 疡形成, 有大量 脓性分 泌物附 着,溃 疡间无 正常粘 膜
多发深 大溃疡, 肠腔内 大量脓 性分泌 物
粘膜多 发乳头 状、指 状、桥 状假息 肉,息 肉表明 光滑
粘膜散 在多发 假息肉, 其间散 在不规 则深溃 疡
食管粘膜正常内镜像
上中段血管网呈 放射状或树枝状
下段血管网 呈栅栏状
激光共聚焦显
微内镜(confocal laser endomicroscopy , CLE)将激光共聚焦显微系统整合于传统内窥镜 上,使临床医生能够在活体内直接观察到组织 细胞学的变化,这在以往只能通过病理学家来 证实。虽然染色内镜和放大内镜已经能够观察
到胃肠道粘膜表面的详细结构,但是激光共聚
焦显微内镜却能进一步发现粘膜下的病变,直
胶囊内镜
6.几种新型内镜
⑴染色内镜和放大内镜
染色电子内镜检查技术是应用对比、
吸收、功能、荧光等原理,在常规内镜检 查的过程中,采用喷洒管在黏膜表面喷洒 染料,来进一步观察病变。常用不吸收或
吸收后对人体无害的色素包括靛胭脂、亚
甲蓝、卢格氏碘溶液等。
与常规内镜检查相比,染色内镜通过对比染
色,使得病变显示更为清晰,有利于了解病变的
一、 内镜发展史
(一)内镜(endoscopy)
(二)世界内镜学术组织 (三)我国消化内镜发展史
学术组织
(一)内镜(endoscopy)
为经体表插入器械,窥视有关脏器
的变化。早期用于诊断,目前已成为介
入治疗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从最初的 硬式内镜至纤维内镜、电子内镜、胶囊 内镜已有120多年历史。
程度和范围,再配合以放大内镜对发现的病变进
行实体的放大,根据腺管开口的形态,初步鉴别
消化道黏膜的良恶性病变,易发现早期癌或癌前
病变,提高活检的准确率和阳性率,利于消化道
黏膜癌的预防和早期治疗,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和 生存质量,尤其适合于不典型增生、糜烂、息肉、 溃疡、黏膜白斑、肠上皮化生等病变。
⑵激光共聚焦显微内镜
放在内镜镜端,将光线转变为电能,
经视频处理器处理后,直接在监视屏
上显示图象。
5.胶囊内镜
2000年,以色列开发出第一台将图象连 续发射至体外的医学照相机,它的外形酷似 药品胶囊,故俗称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e)。这种内镜自动记录、自动排
出,无需医生操作,患者痛苦小,尤其能发
现目前还是消化道盲区的小肠病变。
△1826年,法国Segales研制成功了膀胱镜和 食道镜。
△1853年法国Desormeaux观察尿道、膀胱、 直肠和子宫等器官。 △1868年,德国kussmaul制成第一台食管胃 镜。
kussmaul硬式内镜
Mikulitz硬式内镜
2.半可曲式内镜
1932年,光学师Wolf和内镜学者 Schindler共同研制成功了一种半可曲 式内镜(semeflexible lens gastroscope)
△内镜检查的麻醉与监护 △并发症
△内镜检查的麻醉与监护
喷雾法 咽喉部局麻 口含法(胃镜胶)
祛泡剂
镇静与全身麻醉(异丙酚)
△并发症
阿托品 循环抑制 心肺复苏
呼吸道梗阻 呼吸抑制 —吸氧
三、内镜检查方法—实践
食管病变 胃部病变 十二指肠病变 小肠病变
大肠病变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对胰胆疾病 的诊断和治疗 ◎内镜下介入治疗
反流性食管炎内镜像
A级 纵形充血斑
病变长度<0.5cm
B级 溃疡形成
病变长度>0.5cm
反流性食管炎内镜像
C级 纵形溃疡围>75%
反流性食管炎内镜像
Barrett食管
接指导活检以及更为有效的内镜治疗。
⑶内镜窄带成像术
内镜窄带成像
(narrow band lmajing, NBI)是一种全新的
内镜成像诊断技术,具备电子染色功能、放大
功能,其突出优势在于既能对消化道粘膜表面
的细微形态、结构显示,又可使普通内镜难以
发现的病灶突显出来,能更加精确的引导活检、
提高消化道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
◎大肠镜治疗
◎内镜下介入治疗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上消化道息肉摘除术 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摘除术 内镜粘膜切除术
上消化道肿瘤的内镜治疗
上消化道异物的内镜治疗 经皮穿刺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
◎大肠镜治疗
止血术 高频电息肉切除术
扩张术 金属支架置入术 粘膜切除术 夹子术 套扎术 取异物术
◎欧洲消化内镜学会(ESGE) ◎泛美消化内镜学会(SIED)
◎亚太消化内镜学会(APSDE)
◎世界消化内镜学会(OMED)
(三)我国消化内镜发展史
20世纪50年代开始 20世纪70年代 纤维内镜 20世纪80年代 电子内镜 20世纪90年代 全国基层医院普及 ERCP、介入治疗与国际接轨
二、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大肠扭转复位术 肿瘤热疗术
内镜治疗并发症
女 性 3 岁
横结肠息肉高频电切除术后残蒂渗血
内镜治疗并发症的处理
女 性
3 岁
止血夹止血
胆道塑料支架
适应范围广泛
肝门部肿瘤胆道双支架置入
肝门部肿瘤胆道双支架置入
用于生存期短、经济条件欠佳者
胆道金属支架
用于恶性病变、生存期长、经济条件许可者
铺路石样改变
消化内镜学
概述
内镜诊断和治疗——近30年发展的 一门新兴 学科
消化内镜检查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至20世纪 60年代才进入实用阶段。 我国70年代初引进纤维内镜,至今已普及到 县、区一级医院。约70%的医院开展了多种内 镜下的治疗工作。对胆、胰疾病的疗效可与外 科手术媲美。 内镜学是一门形态学科,内镜图象十分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