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辽宁省沈阳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辽宁省沈阳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辽宁省沈阳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新添加的题型 (共2题;共20分)1. (4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安知鱼之乐________②固不知子矣________③全矣________④请循其本________2. (16分) (2017七上·乌鲁木齐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⑤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⑥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 ②不亦说乎________③人不堪其忧________ ④饭疏食饮水________(2)下面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 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B . 学而时习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C . 人不知而不愠五十而知天命D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亦在其中矣(3)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孔子把“不义而富且贵”视作“浮云”,应怎样理解“浮云”这一比喻义?现代社会是商品经济社会,我们不能回避利益问题。

你认为孔子的“义利观”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指导意义?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3. (5分) (2017七上·民乐期末)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照要求完成小题。

轻轻地打开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眼前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解决散步时的分歧彰显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tān痪的史铁生在秋天怀念与母亲诀别时收获着“好好儿活”的勇气;跟轻风流水应合着的牧童的笛声传递着春的气息;还有那可爱的水藻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奉献给济南的冬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语文的世界里徜徉,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1)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辽宁省沈阳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辽宁省沈阳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辽宁省沈阳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1. (1分) (2019七上·宜兴月考) 音汉互写①jiàn________ 赏②怪诞不经________③chéng________戒二、情景默写 (共1题;共1分)2. (1分)(2018·虹口模拟) 默写(1)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

(《钱塘湖春行》)(2) ________,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3)屠乃奔倚其下,________。

(《狼》)(4) 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5)则吾斯役之不幸,________。

(《捕蛇者说》)三、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3. (1分) (2017九上·成都月考) 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材料一】《礼记·檀弓》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齐国发生饥荒,有人在路上施舍饮食,这人对一个饥饿的人说:“嗟,来食!”饥饿的人说:“我就是饿死,也不吃这‘嗟来之食’。

”这人终于不食而死。

【材料二】一个乞丐,他形容枯槁,衣衫褴褛,浑身还散发着一股异味,大家都讨厌他,唯恐避之不及。

当乞丐走到一位小孩面前,小孩翻遍身上的口袋,抱歉地说:“叔叔,对不起,我很想帮助你,可是我现在什么都没有呢。

”没想到乞丐却对小孩深深地鞠了一躬,连声称谢。

小孩不解地问:“我什么都没给你,你为什么要谢我呢?”“不,孩子,”乞丐说,“你给了我最好的东西!”我的探究: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分)4. (2分) (2016八上·汉中期中) 请为下面一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15字)10月12日讯,秋意盎然,阳光灿烂,运动场内彩旗纷飞。

12日下午,陕西广播电视大学举行首届“叠床被·养良习”千人活动,来自全校各班级的1000名学生共赛叠床被,展示该校的生活风采和寝室文明。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有答案) (1)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有答案)  (1)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28分)1.抄写诗句,用正楷或行楷,要求正确、工整、美观。

(4分)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广漠滞留翻来覆去莫衷一事B.升腾托辞囊萤映雪合辙押韵C.虐待翡翠犹然而生相形见拙D.轩昂犀利引经据典粗制烂造3.用诗文原句填空,其中(1)(2)两题还需填写出处或作者。

(12分)(1),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2)荡胸生曾云,。

(《望岳》)(3)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5)_______________,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6)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7)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_______________。

(朱自清《春》)(8)古代诗歌中有很多思乡念亲的名句。

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借“鸿雁传书”的典故表现了思乡之情;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想象表现了对妻子的无尽思念。

4.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要求与例句格式相似,并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

(2分)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岭中的巨松,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为壮丽的河山添上一笔绿意。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第 2 页第 3 页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他的雪橇上,除了一切必需的载重外,还拖着大约16公斤左右的珍贵岩石样品。

B. 船舱鼓鼓的,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C. 一个人尽管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D. 为了防止禽流感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5.默写(6分)(1)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2)▲,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3)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4)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5)▲,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周敦颐《爱莲说》)6.下列关于名著《骆驼祥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2分)A. 《骆驼祥子》写了祥子三次买了车又三次卖了车的人生经历,反映了当时社会人民的苦难生活。

第 4 页B. 《骆驼祥子》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爷,大胆泼辣而蛮横的虎妞,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以及大学教授曹先生等等。

C. 《骆驼祥子》的语言是从北京市民社会的口语中提炼出来的,但又保持了口语的“原味儿”。

D.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最终由一个“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底层劳动者沦为一个“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7.阅读《海底两万里》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啊!我既激动,又惊慌,心都要跳出来了!那条可怕的章鱼已向尼德张开了血盆大口。

这个不幸的人将被咬成两段。

我赶紧上前搭救。

可是,尼摩船长赶在了我的前头,抡起手中的斧子深深地砍进了章鱼巨大的牙床骨。

尼德奇迹般地获救了,赶忙从地上爬起来,将鱼叉整个捅进了章鱼的心脏。

七年级下语文期末试题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语文期末试题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总分:120分时间:120分)第一部分(1~5题,23分)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每空1分,共6分)(1)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2)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4)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下的蕴涵丰富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每小题1分,共4分)(1)全班同学正在春游,可突然下了暴雨,班主任忧心忡忡..( ),不知天黑前能否顺利返回。

(2)小狗的腿受伤了,经过包扎后恢复了很多,只是走路还是有点蹒跚..( )。

(3)一到节假日,各大商场就开始________(chóu huà)活动,努力吸引顾客。

(4)在哪种环境,就要守哪种________(guī jǔ)。

这也就是“入乡随俗”吧。

3.下面文段中,第②④两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4分)①“懒人经济”又称“网宅经济”,即足不出户通过网络或电话订购自己所需要的商品。

②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使很多平时工作繁忙的白领无暇顾及日常生活。

③“懒人经济”应运而生,一大批快递公司、网上商城,甚至还有跑腿公司发展迅速。

④“懒人经济”给消费者带来方便,同时又给社会增添了新的就业。

⑤这些“懒人”在无意之中,为扩大内需、发展第三产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第②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④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带答案) (4)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带答案) (4)

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30分)1.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3分)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⑴她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

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的彩色, ⑵出她们的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

假如我是个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来⑶出她们轻捷的舞步和和细响的铃声。

假如我是个雕刻家,我就要在玉石上模拟出她们的充满了活力的苗条灵动的身形。

A.点染B. 描绘C. 传达2.读下面两句话,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1)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zào()热了,使tián()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2)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wàng()下断言,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biàn( )诉的动物。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关汉卿是一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他汲取大量民间生动的语言,熔铸精美的古典诗词,创造出一种生动流畅、本色当行....的语言风格。

B.每个名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C.5班小明弄不懂,为什么平日他那些可歌可泣....的行为不被人重视,而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却被当成了不起的大事。

D.每到夜幕降临,小吃街便人声鼎沸....,那场面十分壮观。

4. 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4分)①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其他别人,也感动着中国。

②中华民族之所以逐渐富强起来,也是因为这些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质的中国情结。

③也许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④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家庭、集体、和社会利益为出发点做些有意义的事,那我们会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

而我们的家庭,集体,祖国也就越来越好了。

(l)第①处词语赘余,应删去_______(2)第②处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2018.6班级姓名成绩第一部分积累运用(20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的汉字注拼音。

(2分)往日多么傲慢的我,多么矜.【】持的我,原来也是个càn【】头。

现在只有三个疲bèi【】、léi【】弱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他们的燃料已经告罄.【】。

2. 下面关于名著《海底两万里》内容概述有3处错误,请用横线划出来,并在下面的横线上改正。

(3分)潜艇经由地球上最危险的海峡——托雷斯海峡前往印度洋,中途触礁搁浅。

经艇长同意,我和随从孔塞伊坐小艇上格波罗阿尔岛去,一起上小岛采摘野果、狩猎,捉到一只被豆蔻汁给迷醉的极乐鸟。

土著的巴布亚人发现了我们,他们追赶到沙滩,后来还划来独木舟围住鹦鹉螺号,企图向我们发起进攻。

尼摩艇长发射炮弹把土著人吓退走了。

鹦鹉螺号被涨起来的海潮托起,离开了珊瑚石床,时间比艇长所预料的时间还提前了一天。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B.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学校关注和培养的重要工作。

C.劝阻青少年戒烟,对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D.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4.仔细阅读下面材料,并根据材料内容对出下联。

(3分)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仪式4月26日上午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举行。

9时许,仪式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

随着一瓶香槟酒摔碎舰艏,两舷喷射绚丽彩带,周边船舶一起鸣响汽笛,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航空母舰在拖曳牵引下缓缓移出船坞,停靠码头。

出坞下水是航空母舰建设的重大节点之一,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建造航空母舰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航空母舰是现代海战的绝对主力。

上联:天舟一号飞向蓝天实现太空梦想下联:5.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便捷,并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

但与此同时,各类谣言也借助网络平台加以传播。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将你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按要求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2.本试题不分ⅠⅡ卷,所有答案都写在答题卡上,不要直接在本试卷上答题。

3.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对应的答题卡区域,不得超出规定范围。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人,不要无谓地幻想与理想美丽邂逅,而应开阔胸襟,抱着不断雕镂.()自我的态度,直到将自己切成一颗最璀璨的钻石,在生命的长河中yìyì( )生辉!①镂()②yì()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有的“世界之最”才有价值和意义,才值得争取和付出,才能得到公众的认可和支持。

②不管时代如何变化,英雄人物始终是历史的精神坐标,构成一个民族向慕正义、追求崇高的价值底座。

③中共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引发了外媒的关注。

A.内涵统领广泛 B.内容统筹集中C.内涵统筹集中 D.内容统领广泛3.依次填入空缺处的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人类是自然万物的一种,自然界到处是人类的弟兄,人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由于①会释放被压抑的情感②会想到生命力的强悍③会平息烦躁的心情④会想到时光的一去不返A.②①④③ B. ③④①② C.④②③① D.④①②③4.观察丰子恺的画作《松间明月长如此》,写一段解说性的文字,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3分)5.填空。

(5分)①《木兰诗》中的“,”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②杜甫在《望岳》中,虚实结合,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

③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表现村中热闹景象.民风淳朴的语句是:,。

④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富于哲理,借情抒景,表达自己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1. 下列词语字形、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卓.(zhuō)越祈.(qí)祷锋芒毕露.(lù) 妇儒.(rú)皆知B. 烦锁.(suǒ) 震悚.(sǒng) 鲜.(xiān)为人知鞠躬尽瘁.(cuì)C. 烦燥.(zào) 修茸.(qì) 如释重负.(fù) 耐.(nài)人寻味D. 忏.(chàn)悔炽.(chì)热悲天悯.(mǐn)人忍俊.(jùn)不禁【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A. 应为卓.(zhuó)越、妇孺皆知;B.应为烦琐、鲜.(xiǎn)为人知;C.应为烦躁、修葺;D.正确。

2.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孟母,一位的母亲,她不怕苦,独自一人将孟子拉扯大,将孟子培养成了一位伟人。

有人对此却,认为这是母亲应尽的职责,实在。

这种看法很片面。

母亲为了孩子确实能无怨无悔地奉献,然而对孩子的爱是否恰当,是否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就值得探讨了。

A. 众所周知不仅还不以为意不足挂齿B. 家喻户晓不仅还不以为然微不足道C. 家喻户晓尽管还不以为意不足挂齿D. 众所周知尽管还不以为然微不足道【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在语境中选择合适词语的能力。

解题时要注意区分近义词的不同意思。

“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知名度很大;“众所周知”,大家普遍知道的。

结合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可知用“家喻户晓”来形容人人都知道的孟母较为恰当。

故排除A、D两项。

“不仅”与“还”连用,表示递进关系,而“尽管”不能与“还”连用。

结合句意可知第二空应填写“不仅”,第三空应填写“还”。

故排除C项。

“不以为然”,表示不同意或否定;“不以为意”,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

“微不足道”,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不足挂齿”,表示不值得一提。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应选B。

【点睛】选词填空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

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

要培养自己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就要重视日常积累;要在平时的阅读中认真体会词语的含义、用法及表达作用,掌握词语的规范用法。

3.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爱莲说》作者刘禹锡,字茂叔,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诵书》等。

B. 《登飞来峰》作者王安石,字半山,号介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 《骆驼祥子》作者老舍,主人公祥子的第一辆车被抢走以后,千辛万苦聚积的准备第二次买车的钱被孙侦探给洗劫了。

D. 《海底两万里》作者是英国的科幻小说家凡尔纳,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

【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识记与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学习中,注意多积累,多背诵,这样才能轻松应对此种题型。

A.应将《诵书》改为《通书》。

B.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

C.正确。

D. 凡尔纳是法国小说家。

4. 对语法知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近日,40岁的杜女士在火车上长时间歪着脑袋玩手机..游戏,竟引发..脑卒中(即“中风”)。

专家称,长时间一个姿势,会导致颈动脉夹层而发生脑卒中。

新闻一出,引起了不少人的恐慌。

①那么,什么是脑卒中?脑卒中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②这.也是中国人死亡的第一元凶,③是由于大脑血管堵塞导致脑血液缺乏或血管突然破裂出血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④它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

A. 文中的“引发”是动词,“手机”是名词,“这”是代词。

B. “引起了不少人的恐慌”是偏正短语,“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是并列短语。

C. ①②③④的正确顺序应该是①④③②。

D. 文中第④句没有语病。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法知识的综合理解运用能力。

包括词性辨析、短语类型辨析、病句辨析以及句子排序。

我们要对这些语法知识熟练掌握,才能从容应对这种综合性语法题。

A.正确。

B.“引起了不少人的恐慌” 中“引起”是动词,“不少人的恐慌”中心语是“恐慌”,所以“引起了不少人的恐慌”是动宾短语。

C. ①句“那么,什么是脑卒中”与前边的“竟引发脑卒中”相接,所以应放在第一位,③句讲的是引发脑卒中的原因,应放在第二位,②句中的“这”指代④句的内容,所以②句应放在④句的后边。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正确语序为:①③④②。

D. 第④句缺少宾语,应在句末加上“的特点”。

故选A。

5. 诗文填空。

(请规范书写)(1)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2)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3)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4)_____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5)____________________,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6)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___________________。

(7)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1)阴阳割昏晓(2). (2)柳暗花明又一村。

(3). 箫鼓追随春社近(4). (3)独怆然而涕下(5). (4)商女不知亡国恨(6). (5)可怜夜半虚前席(7). (6)可据理臆断欤(8). (7)濯清涟而不妖【解析】【详解】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

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

默写时,要注意割、柳、箫、怆、涕、臆、欤、濯、涟几个易错的字形。

写完之后,要重新读一下诗句,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溪上遇雨(其二)崔道融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6.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歌咏夏雨,令人欣喜,富有生活情趣。

B. 全诗描绘了一幅雨势迅猛、雨脚不定的夏雨图。

C. 用“忽惊”“却是”进行转折,准确地写出了骤雨过后的景色,表达了诗人遇雨的悲伤无奈之情。

D. 在结构上,诗歌分别从“前山”和“溪上”两处着笔,让景物既有时间上的变化,又有空间上的对比,使得全诗错落有致。

7. 诗歌第一二句描写了一幅什么画面?【答案】6. C 7. 我独自坐在山间的岩石上,看见前面浓密的乌云饱含着雨水喷洒在前方起伏的山峦上,而此地却依然阳光灿烂。

描写了一幅夏雨急骤、雨脚转移迅速造成的一种自然奇景。

【解析】【6题详解】此题考查了诗歌内容的把握,作答时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

C.此项结合第三、四句的意思来思考。

句意:忽然大吃一惊,滚滚的乌云挟带着狂风骤雨,已泻到了我的头上!不过我却意外地发现:前山青翠的山峰上,还是映照着一抹夕阳的余晖!诗人用“忽惊”“却是”将这两句进行转折,写出了夏雨急骤的特点。

“忽惊”“却是”蕴含着诗人对夏雨的瞬息变化难以意料的惊喜之情。

所以C项说法错误,故选C。

【7题详解】本题考查描写诗歌所展现的画面。

注意不能只是解释诗句。

描绘,还要结合上下句去联想想象,为了增添语言的描写性,我们一可以运用修辞,如比喻、拟人等,使语言更形象、生动;二可以添加联想与想象,把古诗因为追求简练而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

结合这两句诗的意思“我坐看天空中浓密的乌云含着雨水喷洒在前方的山峦上,而这里却依然阳光灿烂”来描绘即可。

“坐看黑云衔猛雨”写出了夏雨急骤的景象,“喷洒前山此独晴”描绘了雨脚转移迅速的自然奇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良奇遇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

为其老,强忍,下取履。

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父以足受,笑而去。

良殊大惊,随目之。

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良因怪.之,跪曰:“诺。

”五日平明,良往。

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

”五日鸡鸣,良往。

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

”五日,良夜未半往。

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

”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

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榖城下黄石即我矣。

”遂去,无他言。

不复见。

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8. 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有一老父,衣.褐(名词作动词用,穿)B.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曾经)C. 顾.谓良曰(回头看)D. 良因怪.之,跪曰:“诺。

”(责怪)9. 将文中划浪线部分需要加标点符号的地方用“/”标出来。

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10.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2)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3)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

”【答案】8. D 9. 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10. (1)老人走了一里路光景,又折回来,(对张良)说:"小家伙(还是)可以教育的!"(2)老人已经先到了,气呼呼地(对张良)说:"跟老人约会,(竟然)后到,什么道理?"(3)过了一会,老人也来了,很高兴地(对张良)说:"应当这样。

【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

文言词语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义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

D. “良因怪之”的意思是张良感到非常奇怪。

所以“怪”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其余三项都正确。

【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根据句意“天亮后,(张良)看看他送的那卷书,原来是《太公兵法》。

张良感到这件事实在怪,(从此)经常诵读、研究这卷兵书”来划分即可。

【10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