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七市二模

合集下载

20届高考语文模拟卷分类汇编(古诗鉴赏)(4月)

20届高考语文模拟卷分类汇编(古诗鉴赏)(4月)

江苏省各地2020届高考语文模拟卷分类汇编(4月)古诗鉴赏一、南京市、盐城市2020届高考第二次模拟检测试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羌村三首①(其二)杜甫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

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

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②。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

[注]①公元757年,诗人言事触怒肃宗,被迫回到因战乱十余月未通音信的羌村,与家小相聚,写下《羌村三首》。

②糟床,榨酒的器具。

9.简要赏析“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两句的表达效果。

(5分)10.古人评点:诗人“身虽到家,而心实忧国”。

请结合后八句诗,简要分析这样评说的原因。

(6分)二、南师附中扬子中学2020届高考4月月考试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怀王道甫①陈亮落魄行歌记昔游,头颅如许尚何求?心肝吐尽无余事,口腹安然岂远谋?才怕暑,又伤秋。

天涯梦断有书不?大都眼孔新来浅,羡尔微官作计周。

【注】①王道甫是陈亮青少年时代的好友,两人志同道合。

登第后,王道甫长期屈居微职,性情志趣也大异于从前。

9.结合全词,词人对友人情意真挚的“怀”是如何体现出来的?(5分)10.下阕最后两句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6分)三、苏北七市2020届高考第二次模拟检测试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题。

石湖仙·寿石湖居士姜夔松江烟浦,是千古三高游衍佳处。

须信石湖仙,似鸱夷翩然引去。

浮云安在,我自爱绿香红舞。

容与,看世间几度今古。

卢沟旧曾驻马,为黄花闲吟秀句。

见说胡儿,也学纶巾欹雨。

玉友金蕉,玉人金缕,缓移筝柱。

闻好语,明年定在槐府。

【注】①石湖居士: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成大的号。

②三高:代指古代隐逸、放达之土。

③鸱夷:春秋时期范蠡功成身退,变姓名为鸱夷子皮。

④卢沟:卢沟桥,金都(今北京)名胜。

乾道六年范成大曾出使金国。

⑤槐府:古代三公的官署或宅第。

9.上阕从哪些方面可看出范成大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

2020年全国普通高考招生模拟考试(II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全国普通高考招生模拟考试(II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全国普通高考招生模拟考试(II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歌应有对生活现实的深切抵达中国诗歌有着悠久而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要求诗歌产生一定的现实功用,介入、改变外部现实,一直是中国诗歌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形成了光辉而灿烂的中国诗歌文化,使诗歌不断走入人民大众的内心之中和生活之中。

近年来,诗歌中的现实书写也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打工诗歌、乡土诗歌、城市诗歌也是各有其问题。

“打工诗歌”写作现象将一个数量庞大的社会群体和写作群体呈现到了社会大众面前,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文学意义。

打工诗歌的写作贴近生活、“接地气”、有真情,体现着现实主义精神,具有感动人心的力量。

但是,如果深入地、大量地阅读作品,便会发现其中有不少问题。

“打工诗歌”作品数量很多,但却大同小异,“千部一腔,千人一面”,在艺术上存在粗糙、直白、重复等问题,文学性不强。

从深层次来讲,诗首先是诗,应该用诗的方式说话,评价其成就的最终尺度只能是艺术水准和品质。

在打工诗歌的写作中,有一部分是跟风的、人云亦云的写作,所书写的现实是想象的、观念的、概念化的,而与真实、丰富、复杂的社会现实并不搭界。

乡土诗歌的写作资源是广袤的乡村。

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农村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也遭遇着挑战,这对于写作而言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

但就现实之中的乡土诗歌创作而言,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乡土诗歌写作的群体很大,但写得好的、有特色的还不多。

很多诗人的观念还停留在前现代社会,一味把乡土、乡村写成桃花源、乌托邦。

个别这样的写作并无不可,但是如果风靡一时、大行其道,无疑是有问题的。

因为这样的写作,前人早已写过无数遍了,并无新意,而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审美方式早已发生变化,再用那种封闭、单向度的抒情方式来呈现乡村,无异于刻舟求剑甚至是掩耳盗铃。

城市诗歌的相关话题近年被广泛谈论。

2020年高考语文二模试卷附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二模试卷附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二模试卷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一、积累应用(10分)1.填空。

(5分)(1)何时倚虚幌,_____________。

(杜甫《月夜》)(2)_____________,杜鹃声里斜阳暮。

(秦观《踏莎行·____________》)(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及,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其中第二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

(5分)(1)下列加点词语的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A.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的沧海桑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

B.蜂蜜和蜜蜂两词虽然只是语序不同,但它们指的是迥然不同....的事物。

C.回顾这近30年的教研生涯,我真有一种忝列门墙....的感觉,感觉我不配做钱老师的弟子。

D.这些科技含量高的家用产品必将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成为明日黄花....。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3分)打开微信,我们每天都面对那种“鸡汤”,其实“鸡汤”就是散文的一种,它的受众最广泛。

由此,一种“公号体”散文应运而生,一种以3000到5000字的篇幅来表达感受、观点的文体已经确立。

它浸润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我们陷在这样的文字里。

即使我们非常不愿意承认,但也要面对这一事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号体”带给我们的动辄十万加的阅读量的变化,更带给我们文学观与情感方式的变革。

①大众关于散文的审美体系和经典标准已经发生改变②微信时代隐秘改变我们的阅读习惯、审美方式,以及情感交流③也在转变传统散文文体的声音、腔调和语词④“公号体”散文在打破陈规,它转变着读者的思维方式A.④①③② B.④③①②C.①②④③ D.④③②①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精准解析】江苏省2020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精准解析】江苏省2020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4)王业偏安,叹息北征将士精忠报国,伤心南渡君臣
-2-
A. 司马迁
诸葛亮
辛弃疾
项羽
B. 文天祥
康有为
李清照
项羽
C. 文天祥
康有为
辛弃疾
岳飞
D. 司马迁
诸葛亮
李清照
岳飞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联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抓住关键词语分析理解对联内容,
判断对应人物。
(1)“著成信史照尘寰”可以看出写的是司马迁,这副对联是写在韩城司马迁祠的名联。
D. 说到一首诗歌的好坏,先要看人作的诗是不是真正令人感动,是不是有他自己真正的思想、
感情、意念。
-1-
【答案】1. C 2. B
【解析】
【1 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这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
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意义。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
(2)从“先主后主”“襄阳南阳”可以看出写的是诸葛亮,这是写在南阳卧龙岗武侯祠的对
联。
(3)根据“词苑”“女儿花”确定为李清照。
(4)“王业偏安”是指南宋,“精忠报国”写的是岳飞。
故选 D。
4.下列诗句中,下图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 )
A.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B.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C.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D.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图文转化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下列 诗句中,与下图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对于图文,要宏观把握其外形特点,说明画面内 容时,画面中的要素要全,不能偏颇或漏掉。如图上有深涧、涧边草、树、黄鹂。 A 项,图上既无“水田”,也无“白鹭”。 B 项,图上没有“台阶”。

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全国II卷】

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全国II卷】

绝密★启用前【新课标II】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模拟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

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

2020年高考二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2020年高考二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二模试卷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一、积累应用(10分)1.填空。

(5分)(1)何时倚虚幌,_____________。

(杜甫《月夜》)(2)_____________,杜鹃声里斜阳暮。

(秦观《踏莎行·____________》)(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及,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其中第二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

(5分)(1)下列加点词语的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A.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的沧海桑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

B.蜂蜜和蜜蜂两词虽然只是语序不同,但它们指的是迥然不同....的事物。

C.回顾这近30年的教研生涯,我真有一种忝列门墙....的感觉,感觉我不配做钱老师的弟子。

D.这些科技含量高的家用产品必将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成为明日黄花....。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3分)打开微信,我们每天都面对那种“鸡汤”,其实“鸡汤”就是散文的一种,它的受众最广泛。

由此,一种“公号体”散文应运而生,一种以3000到5000字的篇幅来表达感受、观点的文体已经确立。

它浸润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我们陷在这样的文字里。

即使我们非常不愿意承认,但也要面对这一事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号体”带给我们的动辄十万加的阅读量的变化,更带给我们文学观与情感方式的变革。

①大众关于散文的审美体系和经典标准已经发生改变②微信时代隐秘改变我们的阅读习惯、审美方式,以及情感交流③也在转变传统散文文体的声音、腔调和语词④“公号体”散文在打破陈规,它转变着读者的思维方式A.④①③② B.④③①②C.①②④③ D.④③②①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2020届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含解析)

2020届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含解析)

2020届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含解析)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含解析)一、积累应用1.按要求填空。

⑴虽无丝竹管弦之盛,_______,亦足以畅叙幽情。

()(《兰亭集序》)⑵王国维在《______》中借用了柳永的词句“_____,_____”来类比成就大事业、大学问必经的第二境界。

【答案】 (1). 一觞一咏 (2). 王羲之 (3). 人间词话 (4). 衣带渐宽终不悔(5). 为伊消得人憔悴【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答好此类题,平时要重视理解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理解语境和侧重点,且注意根据音义确定字形,不丢字加字,作家作品要正确对应,不要张冠李戴。

注意关键字“觞”“羲”“词”“消”“憔悴”等字词的写法。

【点睛】答好名句默写和文学常识题,要注意平时积累。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或给下句写上句的直接默写。

写时要注意字形,注意易错字、生僻字及语气词的写法,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文学常识题要关注作家的时代、风格、地位、主要成就及代表作品。

答题要看清要求,从最有把握的题做起;要看清出处,根据出处提示回想原文信息,根据所给语境搜索所需内容。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选择。

2016年,由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领衔的“中国深部探测技术”项目研究成果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黄大年对他的团队成员说:在“巡天探地潜海”领域,我们一直在跟跑;经过5年的努力,我们进入了并跑阶段。

要达到领跑水平,我们更要戮力同心,沉下心来做研究。

常常有队员拿实验报告来向我(),或发来论文让我(),不时能看到你们的(),我很欣慰,也很骄傲。

目前我们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从并跑到领跑的路还很长,“_____,_____”,我们任重道远。

⑴按顺序填入括号的词语,用语贴切的一项是A.请示指正不经之谈B.垂询斧正不根之论C.请教斧正不易之论D.咨询指正不刊之论⑵填入画线处的句子,合适的一项是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江苏省2020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江苏省2020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模拟卷)(二)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写在密封线内。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人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说到一首好的诗歌,先要作诗的人是不是内心真正有一种感动,是不是有他自己真正的思想、感情、意念。

就是说,是不是“情动于中”,是判断一首诗歌好坏最重要的________。

那么什么才能使你“情动于中”呢?晋朝陆机有一篇《文赋》说过,“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在那强劲的、寒冷的秋风之中枯黄、凋零的落叶,人们看了会________。

在芬芳、美好的春天,我们看见草木柔条发芽长叶,我们觉得________,这是大自然给我们的一种感动。

所以,人心之动,是物使之然也,也就是说,“情动于中”的一个因素是外在的大自然的物象。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标志触目伤怀赏心悦目B. 标志触目伤怀清耳悦心C. 标准悲从中来赏心悦目D. 标准悲从中来清耳悦心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说到一首诗歌的好坏,先要看人作的诗是不是内心真正有一种感动,是不是有他自己真正的思想、感情、意念。

B. 说到一首诗歌的好坏,先要看作诗的人是不是内心真正有一种感动,是不是有他自己真正的思想、感情、意念。

C. 说到一首好的诗歌,先要看人作的诗是不是真正令人感动,是不是有他自己真正的思想、感情、意念。

D. 说到一首诗歌的好坏,先要看人作的诗是不是真正令人感动,是不是有他自己真正的思想、感情、意念。

【答案】1. C 2. B【解析】【1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这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意义。

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理念、方法方面: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 药并用。
②文化传播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文化自 信。
③标准建设方面:协调统一标准,争取成为国 际标准。
④资源开发方面:研究、传承经典处方并创 造性地使用。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 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个人有记忆,民族有记忆,大自然也有记 忆。记忆是一段经历,是一种积淀,是一笔 财富……
(4)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5)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 部张十八员外》)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辛弃疾《永 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8)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 程口占示家人》)
石湖仙·寿石湖居士 姜夔
卢沟旧曾驻马,为黄花闲吟秀句。见说胡儿,也学纶巾欹
// // // 雨。玉友金蕉,玉人金缕,缓移筝柱。闻好语,明年定在槐府。
【注】④卢沟:卢沟桥,金都(今北京)名胜。乾道六年范成大曾 出使金国。⑤槐府:古代三公的官署或宅第。
10.下阕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注】①石湖居士: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成大的号。 ②三高:代指古代隐逸、放达之土。③鸱夷:春秋时 期范蠡功成身退,变姓名为鸱夷子皮。④卢沟:卢沟 桥,金都(今北京)名胜。乾道六年范成大曾出使金 国。⑤槐府:古代三公的官署或宅第。
石湖仙·寿石湖居士 姜夔
松江烟浦,是千古三高游衍佳处。须信石湖仙,似鸱夷翩 然引去。浮云安在,我自爱绿香红舞。容与,看世间几度今 古。
A.虚心吸取优秀人才的智慧可快速提升自我。
B.知人善任才能充分发挥手下人的全部特长。
C.别人的思想和言论并不能成为自己的学问。
D.真诚地对待朋友才有可能得到朋友的尊重。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3分)
A.下笔千言立就
就:完成
B.学使者以课士按禾 C.门人子侄苦请稍辍
课:教授 辍:停止
B.今日高朋在座,满室生辉,感谢各位光临家父 寿筵!
C.拜读完大作,深感佩服,斗胆稍作斧正,请多 包涵!
D.今日叨扰老师多时,请您留步,足下改日再来 求教。
4.对下面这段文字语意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常有人这样表述:西塞罗是这样说的,柏拉图如 此认为,亚里士多德说过……然而我们自己的呢?我 们有什么样的判断?一位罗马富翁网罗来一大批饱 学之士,让他们随时陪伴。在跟朋友聚会时,一旦谈 到什么问题,他就让这些人替代他。各人根据自己 的特长,随时给他提供材料,这人给他一段发言稿, 那人告诉他荷马的某一首诗。富翁认为,学问装在 他手下人的脑袋里,也就变成自己的了。
记忆是人对经历过的人、事、物的识记、 保持或再现。
第一句 “个人有记忆,民族有记忆,大自然也有记忆”
明确了记忆的主体,个体的人、群体的民族、 自然界的生物都有记忆。从小到大、到老,人会经 历各种各样的人、事、物,这些经历会在大脑中留 下痕迹。一个民族,从古到今会经历繁荣、衰败甚 至会经历耻辱,这些都会成为民族的记忆。大自然 的各种生物在生长过程、进化的长河中也会出现重 复或类似的情况,这些是大自然的记忆。
D.孝友,指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文中吕留良病重还 对子孙辈论述孝友的大义,表现他重视对后代的教 育。
乡试考中的称为举人,秀才指府、州、县学的 生员。文中也未说吕留良参加乡试考试。
(1)执斋始愕眙不得应,既而闻其衷曲本末,乃起揖 曰:“此真古人所难,但恨向日知君未识君耳。”(5分) 陈执斋起初惊讶地注视(他)没有答应,接着 听说他内心隐秘事情的原委,于是起身作揖说: “这真是古人难以做到的事,只是遗憾先前知道你 (名字)却没有认识你啊。”
第二句 “记忆是一段经历,是一种积淀,是一笔财 富……”
阐述了“记忆”的价值意义,记忆的前提是经 历了一段特定的时光、过程,然后积淀在个人、民 族、大自然的“大脑”中,对个人、民族、大自然 的“成长”、发展起着启发、警醒或激励等积极的 作用。
①“卢沟旧曾驻马”等,表达对范成大功业的颂扬; ②“玉友金蕉,玉人金缕,缓移筝柱”表达对范成大
寿宴的祝贺;
③“明年定在槐府”表达对范成大美好前程的祝愿。
(1)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劝学》)
(2)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屈原《离骚》)
(3)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郦道元《三 峡》)
1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扣住新时期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论述了当代文 学作家妙用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创作优秀的文学作品 的观点。
B.第③段以陈忠实的《白鹿原》、张炜的《你在高原》 等为例,论证了当代小说家对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精神 的传承。
C.第④段将《从森林里来的孩子》中的笛声与《花树 花树》中的哭嫁歌对比,论证传统艺术元素能赋予作 品审美意境。
C.目前,已经作为团体标准的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中的证 候诊断标准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之间的协调统一性 依然有待加强。
D.虽然屠呦呦院士已经凭借中医药研究成就获得诺贝尔 奖,但中医药文化依然未得到足够重视,甚至还存在自 我贬低的现象。
20.要让中医药发挥更大的作用需做好哪几方 面的工作?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分析。(6分)
1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第二段中的景物描写,点明了时节、地点以及 地域特色,为下文写人物在“平原”上的活动提供 了背景。
B.征粮的保长带兵搜走了胡顺昌夫妇藏在床底下的 四斗米,这一情节与小说后文“车站上又到了兵哩” 相照应。
C.郭老二进城前对胡顺昌夫妇无动于衷,回来后对胡 顺昌夫妇表示同情与无奈,前后的态度发生了明显 的变化。
④侧面表现:郭老二说还要征粮,侧面表现了人 物处境的艰难。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三点得6分,意思对即 可;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亦可。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次要人物、环境)
14.小说叙写了胡顺昌夫妇的故事,请探究作者 在其中寄寓的情感态度。(6分)
①对战争造成社会动乱的批判; ②对因遭受战乱而生活艰难的百姓的同情; ③寄寓了作者对百姓过上美好生活的期望; ④表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问题的关注。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传统文化元素在文中特指优秀中华传统文 化中的艺术元素,它从属于民族文化。
B.中华文化中的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 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精神标识。
C.当代小说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不是对其 简单移植,而是提炼精髓后巧妙融入。
D.当代作家在创作时应坚守民族文化立场,使 作品体现鲜明的中国风格和时代特色。
【注】①石湖居士: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成大的号。②三高: 代指古代隐逸、放达之土。③鸱夷:春秋时期范蠡功成身 退,变姓名为鸱夷子皮。
9.上阕从哪些方面可看出范成大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 (5分)
①居住环境;②人生志向;③兴趣爱好;④生活态 度(胸襟气度)。
评分建议:每点1分,答对4点得5分;意思对即可。
①不断借鉴戏曲以及国外的芭蕾文化精髓
②找到属于中国的芭蕾语汇
③几十年来中国芭蕾继承和发扬民族舞蹈传统
④不仅使故事题材本土化
⑤丰富创新自身的舞蹈与舞台语汇
⑥也使舞蹈风格和舞台表现民族化
A.②④①⑥③⑤ B.②④⑥③①⑤ C.④③②⑤⑥① D.④⑤②⑥③①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
A.希望贵公司提供更高效的在线办公软件,特 来电垂询。
D.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文学作品如何传 承传统文化的分析,也有对据弃传统文化的历史教训 的反思。
17.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对当代文学产生了哪些 影响?请简要概括。(6分)
①增强当代作家的文化自信; ②扩大当代文学的审美意境; ③丰富当代文学的创作题材; ④增添当代文学的古典韵味。
18.下列对材料中“中医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 项是(3分)
阐述内容是对阻击此次疫情的分析,不是 中医药治疗各种疾病的原理。
1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为迅速救治确诊患者,使用清肺排毒汤治疗214名新冠 肺炎患者虽不属严格意义上的科研项目,但临床验证 结果令人满意。
B.当下医学通行的是更符合资本运作规律的西医,传统 中医及中医药因未对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展开研究而 受到打压。
2020高三七市二模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 组是(3分)
新冠肺炎疫情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
世界各国 ▲ 。疫情发生后,我们用中国速
度为世界防疫争取了宝贵时间,用中国力量筑牢了 控制疫情 ▲ 的防线,用中国实践为世界抗
疫树立了新标杆。中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
中 ▲ 的努力将为全人类最终战胜疫情作出巨
A.中医药治疗各种疾病的原理是在最短的时间 内阻截病气传变渠道,尽快将病邪排出体外。
B.中医药文化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宇宙观、自 然观、生命观、生活观、健康观和疾病观。
C.中医药文化起源于中华农耕文明,在实践中得 到发展,其核心价值是仁、和、精、诚。
D.当前,中医药应有的价值无法实现,要做好中医 药标准化工作亟需促进标准的推广应用。
D.桂英从对丈夫的不理睬到后来“摇摇头”、流泪, 表现她最终原谅了丈夫,这一过程也流露出她对命 运的妥协。
13.小说是如何塑造胡顺昌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6分)
①语言描写:胡顺昌对妻子又劝又怪,表现他既 疼爱妻子,又性情暴躁。
②环境映衬:“阳光强烈得刺眼”映衬了胡顺昌 的焦灼不安。
③细节刻画:胡顺昌自艾自怜的心理,“昏沉地 抱着头”等细节凸显了他的无奈与辛酸。
(2)先君毅然曰:一息尚存,不敢不勉,况此时精神犹堪, 收拾后此更何及耶?“(5分) 先君果断地说:“(只要有)一口气还在,不 敢不勤勉,何况现在(我的)精神还能忍受,暂停 (著书的心思)后这又怎么能来得及(编完书) 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