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知识大全
有关丝绸桑蚕知识与技术的详细整理

有关丝绸桑蚕知识与技术的详细整理本文系中国丝绸网独家发布,转载请申明!一、什么是桑蚕丝?桑蚕丝俗称真丝,桑蚕丝面料也是真丝面料,机械缫的又称厂丝,手工缫者称土丝。
缫丝厂出厂的桑蚕丝俗称生丝.生丝经脱胶后成为熟丝。
1.生丝的性能生丝光滑透明、柔软、并富有弹性,光泽柔和优雅,其织物相互摩擦后会产生特有的丝鸣。
生丝的横截面呈成对的近似三角形(或近似石榴籽形)。
生丝的密度为1.33~1.45g/cm3,经脱胶后熟丝的密度为1.25~1.30g/cm’。
生丝吸湿性强,透气性好。
标准回潮率为11%,在相对湿度100%的湿空气中,最大回潮率可达36%~39%,生丝吸水后长度增长1.3%~1.6%,横截面增大约19%。
生丝的强力和伸长率良好,拉伸断裂强度为3.0~3.5dN/t。
x,断裂伸长率为15%--25%。
生丝经精练脱胶后吸湿性、强度和伸长率均有所降低。
桑蚕丝的初始模量为45--90dN/tex。
桑蚕丝耐光性较差,日光照射后会泛黄、发硬、发脆、强力下降。
桑蚕丝干燥时不导电,是良好的绝缘体,在相对湿度65%气中,质量比电阻可达10加~2g/cm,故在生产过程中,因摩擦易产生静电,故必须控制车间温湿度或采用静电消除措施。
桑蚕丝的绝热性能良好,导热系数约为50~54roW /(m‘K),在天然纤维中为最小,故蚕丝织物冬夏均宜穿着。
生丝对弱酸作用稳定.但不耐强酸,会在强酸的溶液中水解,高温时尤甚。
生丝对碱的稳定性弱,在强碱溶液中显著水解,高温时更甚。
桑蚕丝的吸色性能优良(染色一般在精练后进行),酸性染料、活性染料、酸性媒染染料、还原染料和直接染料等均宜,可按要求选择之。
总之桑蚕丝各方面的性能均很优良,其优良性能一直被所有化学纤维作为仿制的目标。
2.生丝的规格如下表所列,常用的有22.2/24.4dtex(20/22旦)、30.0/32.2 dtex(27/29旦)、44.4/48.9dtex(40/44旦)。
3.生丝的等级按国家GBl797--86生丝分级规定,根据物理指标和外观质量的综合成绩,生丝分为6A、5A、4A、3A、2A、A、B、C、D、E、F级和级外品。
丝绸制作知识点总结大全

丝绸制作知识点总结大全近些年来,丝绸制品在市场上备受推崇,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钟爱。
无论是衣服、家居用品还是装饰品,丝绸都展现出了它的独特魅力。
今天我们就来总结一下丝绸制作的知识点,从蚕丝的生产到丝绸制品的加工,带你全面了解丝绸的制作过程。
1. 蚕丝的生产蚕丝是丝绸的原料,它是由蚕茧中取出来的,而蚕茧则是蚕的一种自然保护机制。
蚕丝的生产过程一般包括蚕的饲养和蚕茧的收集。
蚕的饲养是一个繁琐的过程,需要精心护理蚕宝宝,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食物,确保它们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的吐丝结茧。
而蚕茧的收集则需要技术工人进行,需要小心翼翼地将蚕茧取出并分类。
2. 蚕丝的加工蚕丝的加工主要包括煮茧、除蜡、捻丝和织布等环节。
首先是煮茧,这是将蚕茧放入开水中煮熟,目的是软化蚕丝上的胶质。
接着是除蜡,这个过程是将蚕丝浸泡在含碱性的溶液中,以溶解蚕丝上的蜡质。
其次是捻丝,这是把蚕丝进行捻合,使其变得坚实,以便后续的加工。
最后是织布,这是将蚕丝进行编织成布料,形成最终的丝绸产品。
3. 丝绸制品的加工一般来说,丝绸制品的加工包括裁剪、缝制、印花和染色等环节。
首先是裁剪,这是根据设计图纸将丝绸布料进行裁剪,制作成对应的衣物、家居用品或装饰品。
接着是缝制,这是将裁剪好的布料进行缝制,形成最终的产品。
再者是印花,这是将特定的图案印在丝绸制品上,以增加艺术感和装饰效果。
最后是染色,这是将丝绸制品进行染色处理,使其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色彩。
4. 丝绸的养护丝绸制品的养护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丝绸制品的使用寿命和外观质量。
一般来说,丝绸制品需要轻柔洗涤,最好使用中性洗涤剂进行清洗,不宜受阳光直射,避免损坏丝绸的纤维结构。
另外,丝绸制品可以使用专门的丝绸喷雾剂进行护理,以保持它的柔软度和光泽。
5. 丝绸的特点丝绸具有天然美丽、柔软光滑、透气性好、吸湿性强、抗菌防蛀等特点,使得它成为了一种优秀的纺织原料。
另外,丝绸还具有良好的保暖性和抗静电性,适合作为衣物和家居用品。
中国丝绸文化知识

中国丝绸文化知识中国丝绸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
丝绸作为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发明,不仅在经济和贸易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艺术、服饰、建筑等方面。
以下是对中国丝绸文化的一些基本了解。
1. 丝绸的起源丝绸起源于中国,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7世纪的仰韶文化时期。
中国的丝绸生产技术在古代一直被世界称道。
传说中,黄帝的妻子嫘祖发现了蚕的养殖和丝绸的制作方法,从而开创了丝绸的历史。
2. 丝绸的制作工艺中国的丝绸制作工艺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从养蚕、蚕茧的收集到丝绸的加工和染色,每个环节都要经过细致的手工操作。
中国的丝绸以其精湛的工艺和高质量而闻名于世。
3. 丝绸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丝绸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古代中国的贵族阶层常常以丝绸作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丝绸也成为贡品和外交礼物。
丝绸还被广泛应用于中国的服饰、家居用品、艺术品等制作中,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4. 丝绸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国丝绸文化在传承中不断融合创新。
虽然现代技术的发展给丝绸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变化,但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仍然得到重视。
一些传统技艺不仅得以保护传承,还通过现代设计与时尚相结合,创造出更多具有创新性的丝绸产品。
5. 丝绸的国际影响中国的丝绸文化不仅在国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世界贸易的重要通道,将丝绸和其他中国商品传播到了亚欧各地。
丝绸之路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总之,中国丝绸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它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也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丝绸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将继续推动丝绸产业的发展,并为世界带来更多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机会。
参考资料:- 杜常青. 中国丝绸文化. 北京图书馆. 2008.- 李贤义. 中国丝绸文化艺术. 中国文化出版社. 2005.。
丝绸之路知识小百科

丝绸之路知识小百科
(1)起源:西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陆上通道。
(2)起点:西汉首都长安(今西安)。
(3)路线: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凉州、酒泉、瓜州、敦煌、新疆、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
这条路被认为是连结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而丝绸则是最具代表性的货物。
备注:
到唐代,伴随着我国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我国通往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以及非洲大陆的航路纷纷开通并延伸,海上丝绸之路最终替代陆上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丝绸类面料知识

丝绸类面料知识(一)类别编丝绸作为旅游商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但许多人对丝绸的性能、特点还不大了解。
丝织物分类原则首先是以织物的组织结构为主要依据,其次以制造工艺如生织物、熟织物、加捻等为依据,另外是以织物实质上形状为依据,目前丝织物可分为十四个大类:1、纺类应用平纹组织构成平正、紧密而又比较轻薄的花、素、条格织物,径纬一般不加捻。
如电力纺、彩条纺。
2、绉类运用织物组织或运用各种工艺条件,使织物表面发生绉缩。
这种表面均匀绉缩的丝绸织物统称为绉类丝绸。
绉类丝绸的品种很多,常见的有双绉、碧绉、留香绉、特论州等。
其特点是手感柔软,色泽鲜艳,柔美,有弹性。
绉类可以做各种衣服。
3、绸类织物的地纹可采用平纹或各种变化组织,或同时混用其它组织。
绸是丝织品中最重要的一类。
绸类织物品种很多,按所用原料分有真丝类,柞丝类,绢丝类,合纤绸等。
一般市场常见的丝绸有美力绸,斜纹绸,尼龙绸等。
美力绸多是纯人造丝产品,它的绸面,色泽鲜艳,斜纹道清晰,手感平滑挺劲。
主要用途是做高档衣服的里绸。
4、缎类织物地纹的全部或大部采用缎纹组织的花素织物。
缎类织物俗称缎子,品种很多;缎类织物是丝绸产品中技术最为复杂,织物外观最为绚丽多彩,工艺水平最为高级的大类品种。
我们常见的有花软缎,素软缎,织锦缎,古香缎等;花软缎,织锦缎,古香缎可以做旗袍、被面、棉袄等。
其特点:平滑光亮,质地柔软。
古香缎、织锦缎花型繁多,色彩丰富,纹路精细,雍华瑰丽,具有民族风格和故乡色彩。
5、绢类绢类织物平纹组织,质地轻薄,坚韧挺括平整。
一般常见的有天香绢,筛绢等。
天香绢可以做妇女服装,童装等。
它的缎花容易起毛,不宜多洗。
6、绫类绫类丝绸按原料分为:纯桑蚕丝织品,合纤织品和交织品。
绫类织物的地纹是各种经面斜纹组织或以经面斜纹组织为主,混用其他组织制成的花素织物,常见的绫类织物品种有花素绫、广陵、交织绫、尼棉绫等;素绫是用纯桑蚕丝做原料的丝织品,它质地轻薄,用于裱画裱图。
产品知识-丝绸文化与真丝介绍

一、丝绸的发展史1.丝绸的起源与发展①.新石器时代—发明养蚕、缫丝技术;出现原始腰机、出现平纹织物;②.商周时期-----出现桑、蚕、丝、帛文字;出现平纹提花、绞经织物;开始利用朱砂染色;2.丝绸的创新与成熟①.春秋战国---中原地区成为丝绸生产的中心区域;大量利用茜、蓝、栀等织物染料进行染色;通过草原丝绸之路将蚕桑业传至东亚地区;②.秦汉时期---已形成完备的技术体系,踏板斜纹机流行使用,提花织物经锦达到高峰;张骞出使西域,凿空陆上丝绸之路;③.魏晋南北朝—丝绸产区扩至西亚、西南地区;发明蚕卵冷藏技术,抑制蚕卵孵化;载桑养蚕业传至印度、越南及中亚地区;④.隋唐五带----丝织品种丰富,斜纹、纬显花盛行;通经断纬技术运用于丝织品(革丝);防染印花—染颉、夹颉、蜡颉盛行;蚕种、丝织技艺传入意大利、阿拉伯地区;3、融会与发展①.宋辽金元---丝绸中心南移长三角地区,出现桑苗嫁接技术,促进蚕桑业发展;海上丝路成为丝绸贸易的主要商道;②.明代---长三角出现丝绸生产贸易专业化市镇,(官服补子采用不同鸟兽纹样区别高低)为满足统治者的消费需求,民间织机开始承接官营制造任务,机户发展迅速,在江浙一带设立十余个织染局;郑和下西洋促进海上贸易发展;③.清代—在南京、苏州、杭州设立官营织造局(江南三织造),形成四大名绣;化学染料开始用于印染;4.国外设备技术发展17-18世纪英国发明提花装置、动力织机、滚筒印花机;19世纪初意大利发明蒸汽缫丝机;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发明飞梭织机、喷气织机;1928年日本发明自动换梭织机、自动缫丝机;1964年美国发明计算机控制自动提花机;1978年德国发明电脑纹版机;5.公司规模我们达利集团成立于1978年,并于1992年在香港联交所正式上市,拥有员工12000多人,总部设于香港,在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中国、中国台湾均设有分子公司,其在中国的生产基地占地超过60万平方米。
丝绸知识大全

丝绸知识大全本文由中国丝绸网整理收集,转载请申明一、丝织物的分类与品名编号丝织物以其外观与结构特征分为1 4大类。
即:绍、纺,绉、绸、缎、绵、绢、绫、罗、纱、葛、娣、呢、绒。
但在其定名时,是以产品大类为基本词,并在其前冠以修饰词。
其修饰词包括原料种类。
工艺特征,织物形态。
组织特征和主要用途等。
例如:人造丝软缎、古香缎、喇叭绸等。
如果再加上它的品号。
它所用的原料也就清楚了。
丝织物的编号有外销编号与内销编号之分:外销丝织物编号如表47所示。
外销丝绸编号由五位数字组成,第一位代表原料,第二位(有时二、三位在一起)代表大类,第三、四、五位(有时只有四、五位)代表品种规格。
例如:l l560电力纺中的第一位“l”为桑丝,第二位“1”代表纺。
第三、四、五位“560”即为具体规格。
内销丝织物编号如表48所示。
亦是采用五位数字。
为了与外销区别,1~7个数字不用,仅使用8~9两个数字。
第一位数字代表丝织物用途,其中:8表示衣着用丝织物,9表示被面和装饰用布。
第二位数字代表原料属性。
第三位数字代表组织结构。
第四、五位数字代表规格序号。
二、丝织物的性能特点采用桑丝及柞丝为主要原料,以氏丝或绢纺纱织成的各种丝织物,具有以下主要性能特点,可供服装衣料选用及加工时参考:1.各类纯丝织物的强度均较纯毛织物高,但其抗皱性比毛织物差。
2.桑丝织物色白细腻、光泽柔和明亮、手感爽滑柔软、高雅华贵,为高级服装衣料。
3.柞丝织物色黄光暗,外观较粗糙,手感柔而不爽、略带涩滞、坚牢耐用、价格便宜,为中档服装及时装衣料。
特别在回潮率30%时亦无潮湿感。
4丝织物的耐热性较棉、毛织物好,一般熨烫温度可控制在150~180C左右。
慰时垫布方可免出极光。
对柞丝织物应避免喷水,以防造成水渍难以除去,影响织物外观。
5绢纺织物表面较为粗糙,有碎蛹屑呈现黑点,手感涩滞柔软,呈乳白本色别风格,价格比长丝织物便宜,亦为外用服装理想面料。
6.丝织物耐光性在各类织物中最差,故长期光照服用性差。
丝绸知识——有关真丝 真丝面料的基础知识

丝绸知识——有关真丝真丝面料的基础知识一、什么是真丝弹力缎弹力缎因为有5%的氨纶,95%的桑蚕丝,在普通素绉缎的基础上有了弹性,所以更适合做贴身服装。
同时又用有素绉缎的高贵、手感滑爽、富有弹性、组织密等特点。
二、什么是真丝欧根纱又叫做真丝绡,是一种婚纱面料,质地有透明和半透明的一种轻纱。
多用于覆盖在缎布活着丝绸上面。
因其质地挺括,常被用于制作婚纱礼服,还可以用于制作窗帘、连衣裙、圣诞树饰品、各种饰品袋等。
三、什么是双绉双绉系绉类丝绸织物,经丝采用无拈单丝或弱拈丝,纬丝采用强拈丝。
经精炼整理后,织物表面起绉,有微凹凸和波曲状的鳞形绉纹。
光泽柔和,手感柔软,穿着舒适,抗皱性能良好。
主要用作男女衬衫、衣裙等服装。
四、什么是真丝面料,分类是怎么分的真丝面料有哪些这个问题很多新人都在问,在很多人眼里认为真丝面料都是一样的。
所以我这里对真丝面料有哪些这个问题说一下,其实真丝面料一般用原材料分,有白厂丝,炸蚕丝,双宫丝等,风格也有很多种,姆米厚度也有很多种,价格从10几元到100多元都有。
真丝面料从成份分有哪些1)真丝面料(丝绸面料)成份一般多由100%真丝,也就是桑蚕丝。
2)丝棉交织,一般有丝棉缎或者丝棉纺,如丝棉纺按真丝电力纺风格织造,一般是丝占30%,棉占70%,光泽大大低于真丝电力纺。
3)丝涤交织,一般由真丝和涤沦交织在一起,多用于内衬等。
4)弹力真丝,一般由95%的桑蚕丝和5%的氨纶丝进行交织,使面料有一定的弹力。
真丝面料从组织风格一般由上述组成。
真丝面料分类有哪些很多新人都不太清楚。
有的甚至认为真丝面料都是一样的。
呵呵,我在这里好好说下。
真丝面料分类其实分类也不多,无非是“绫,罗,绸,缎”再加个“纱,绡,绉,纺”就差不多了。
别的真丝面料分类还有,不过也非常偏门了。
绫:就是裱画用的了,原来中国没棉花,就用真丝了。
现在一般真丝绫很少了。
基本上是过去式了。
罗:杭罗是代表,不过现在用的也非常少了,杭罗和苏缎,江苏的云锦并称为中国的“东南三宝”,“杭罗”已于2009年9月30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丝绸知识大全本文由中国丝绸网整理收集,转载请申明一、丝织物的分类与品名编号丝织物以其外观与结构特征分为1 4大类。
即:绍、纺,绉、绸、缎、绵、绢、绫、罗、纱、葛、娣、呢、绒。
但在其定名时,是以产品大类为基本词,并在其前冠以修饰词。
其修饰词包括原料种类。
工艺特征,织物形态。
组织特征和主要用途等。
例如:人造丝软缎、古香缎、喇叭绸等。
如果再加上它的品号。
它所用的原料也就清楚了。
丝织物的编号有外销编号与内销编号之分:外销丝织物编号如表47所示。
外销丝绸编号由五位数字组成,第一位代表原料,第二位(有时二、三位在一起)代表大类,第三、四、五位(有时只有四、五位)代表品种规格。
例如:l l560电力纺中的第一位“l”为桑丝,第二位“1”代表纺。
第三、四、五位“560”即为具体规格。
内销丝织物编号如表48所示。
亦是采用五位数字。
为了与外销区别,1~7个数字不用,仅使用8~9两个数字。
第一位数字代表丝织物用途,其中:8表示衣着用丝织物,9表示被面和装饰用布。
第二位数字代表原料属性。
第三位数字代表组织结构。
第四、五位数字代表规格序号。
二、丝织物的性能特点采用桑丝及柞丝为主要原料,以氏丝或绢纺纱织成的各种丝织物,具有以下主要性能特点,可供服装衣料选用及加工时参考:1.各类纯丝织物的强度均较纯毛织物高,但其抗皱性比毛织物差。
2.桑丝织物色白细腻、光泽柔和明亮、手感爽滑柔软、高雅华贵,为高级服装衣料。
3.柞丝织物色黄光暗,外观较粗糙,手感柔而不爽、略带涩滞、坚牢耐用、价格便宜,为中档服装及时装衣料。
特别在回潮率30%时亦无潮湿感。
4丝织物的耐热性较棉、毛织物好,一般熨烫温度可控制在150~180C左右。
慰时垫布方可免出极光。
对柞丝织物应避免喷水,以防造成水渍难以除去,影响织物外观。
5绢纺织物表面较为粗糙,有碎蛹屑呈现黑点,手感涩滞柔软,呈乳白本色别风格,价格比长丝织物便宜,亦为外用服装理想面料。
6.丝织物耐光性在各类织物中最差,故长期光照服用性差。
7.对无机酸较稳定,但浓度大时会造成水解。
对碱反应敏感,洗涤时应采用中性皂。
三、面料分类[双绉]双绉,是用桑蚕丝为原料制成的绸缎,其特点,是绸面呈现双向的细微绉纹,所以称双绉。
双绉的经线是20/22D2根并合无捻的桑蚕丝,纬线是20/22D2-4根并合加S向强捻和Z向强捻的桑蚕丝,平纹组织交错而成的坯绸,经过精炼脱胶后,由于S与Z捻向的纬线与无捻的经线的交错中,纬向各自捻向扭曲,因此,在绸面上反映出两种不同捻向微细扭曲美感的绉纹。
双绉的规格很多,配套齐全。
幅宽有70、90、100、114、140cm的。
重量有8.5、9、10、12、14、15、16、18、20、22m/m的。
有纯白、染色、印花的。
宜做男女衬衣,还可做各种绣衣,用途广泛。
我国江苏、浙江、上海、四川、广东、山东等绸缎主产区都有生产,并向全世界出口。
是我国绸缎生产和出口的一个重要品种,占我真丝绸生产和出口总量的15%和10%多。
双绉由于特点多,质缺好,用途广,深受欢迎,盛销不衰。
[提花绸]提花绸,是用提花机使经纬线交错点织成各种花纹图案的绸缎,是绸缎中的一个大类,是与绸面印上花纹的印花绸大类不同的一个类别。
其中在双绉的经线上提花的称花双绉,在丝纹经线上提花的称花绉缎,在纺经线上提花的称花纺,等等。
还有在各种绸缎经线上提花的,有织锦缎、花软缎、花富纺、花大绸等,特别是还有一种在提花绸上印花的,即提花印花相结合的绸缎。
提花绸中,除了已名闻中外的我国传统品种的织锦缎、古香缎、克利缎、金宝地、天鹅绒等外,还有当代盛销世界的花绉缎、万寿缎、九霞缎、花广绞、花软缎等。
目前提花加印花的绸缎在西欧也很流行。
各种提花绸,可以适应各种内外服装和装饰方面的需要,有用于内衣、外衣和礼服的,有用于被面、床罩和椅套的,还可用于糊墙和各种装饰的。
用真丝提花绸作糊墙绸,不仅美观大方,而且还有吸泄气体,调节室内温度之功。
我国绸缎产地都生产提花绸,占我绸缎总产量的35%以上,占绸丝出口量的20%上下。
我国提花绸品种多,花色多,广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
四、丝绸织品编号的含义丝绸织品的编号是用三位数表示。
第1位数代表织品所用原料的类别:序数1代表桑蚕丝,包括土线、双宫丝、绢丝2代表合成纤维,包括锦纶、涤纶等3代表天然纤维混纺4代表柞丝,包括柞绢丝5代表人造丝,包括粘胶、醋酯等6代表两种原料以上交织,包括长丝交织、长丝与短纤交织7与1-6有所不同,其代表被面类产品。
第2位数代表大类品名,如绢、纺、绉、绸、缎、锦、绢、绫、罗、纱、葛、绨、绒、呢等。
第3位数则代表丝织品规格的顺序号。
大写的英文字母代表织品的产地。
如:B 北京C 四川D 辽宁E 湖北G 广东H 浙江J 江西K 江苏M 福建N 广西Q 陕西S 上海T 天津V 河南W 安徽X 湖南丝织品上都带有标签,从标签上的编号,便可认定产品的原料物成及产地。
五、真丝绸和仿丝绸的识别丝绸分真丝绸与仿丝绸两种,其区别方法有:一、品号识别国产绸缎实行中国丝绸总公司制定的统一品号。
品号由5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左边第一位数字表示料子的品种:全真丝织物(包括桑蚕丝、绢丝)为“1”,化纤织物为“2”,混纺织物为“3”,柞蚕丝织物为“4”,人造丝织物为“5”,交织物(包括醋酸丝织物)为“6”,被面织物为“7”。
二、光泽、手感识别全真丝织物呈幽雅的珍珠光泽,手感柔和飘逸;化纤织物光泽明亮、刺眼,手感硬挺。
某些仿真丝织物虽然手感柔和,但是绸面发暗、无珍珠光泽。
六、丝绸的护肤保健作用素有"织物皇后"美称的真丝织物,如今越来受消费者的喜爱,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丝绸制品对人体具有独特的护肤保健功能。
蚕丝是一种天然高级蛋白质纤维,含有18种与人体皮肤相类似的氨基酸成份,真丝绸附着在皮肤上通过接触磨擦,对人体的皮肤有保护滋润、延缓衰老的作用,还有着增加上皮细胞活力,防止血管硬化,促进伤口愈合和使白血球下降等特殊功能。
真丝绸质地高雅,穿着柔软舒适,其透气、透湿性俱佳,具有良好的吸污和搞菌力。
据日本美容学家研究分析,其吸湿性是全棉制品的1.5倍,放湿性超过棉制品二成以上。
丝绸服装能使皮肤顺利地出汗,同时吸收代谢的二氧化碳,保持皮肤清洁,减少微生物在皮肤上孳生的机会,从而有益于人体的健康。
经专家学者研究,蚕丝中的乙氨酸有防日光辐射的能力,利用真丝纤维对紫外线的吸收性可以防御过剩的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危害;蚕丝中所含的氮元素能抑制纤维迅速燃烧,而遇火不易烫伤人的皮肤。
因此,有人将丝绸赞誉为人类的"第二皮肤"一点儿也不过份。
七、中国丝绸的历史专家们根据考古学的发现推测,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中期,中国便开始了养蚕、取丝、织绸了。
到了商代,丝绸生产已经初具规模,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有了复杂的织机和织造手艺。
在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几乎所有的地方都能生产丝绸,丝绸的花色品种也丰富起来,主要分为绢、绮、锦三大类。
锦的出现是中国丝绸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把蚕丝优秀性能和美术结合起来,丝绸不仅是高贵的衣料,而且是艺术品,大大提高了丝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影响是很深远的。
到了秦汉时期,丝织业不但得到了大发展,而且随着汉代中国对外的大规模扩展影响,丝绸的贸易和输出达到空前繁荣的地步。
贸易的推动使得中原和边疆、中国和东西邻邦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从而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这条路从古长安出发,经甘肃、新疆一直西去,经过中亚、西亚,最终抵达欧洲。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长期战乱,造成对黄河流域经济的严重破坏,到了隋代,中国蚕桑丝绸业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了长江流域。
唐朝是丝绸生产的鼎盛时期,无论产量、质量和品种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丝绸的生产组织分为宫廷手工业、农村副业和独立手工业三种,规模较前代大大扩充了。
同时,丝绸的对外贸易也得到巨大的发展,不但"丝绸之路"的通道增加到了三条,而且贸易的频繁程度也空前高涨。
丝绸的生产和贸易为唐代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宋元时期,随着蚕桑技术的进步,中国丝绸有过短暂的辉煌。
不但丝绸的花色品种有明显的增加,特别是出现了宋锦、丝和饰金织物三种有特色的新品种,而且对蚕桑生产技术的总结和推广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明清两代,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丝绸的生产与贸易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丝绸生产的商品化趋势日渐明显,丝绸的海外贸易发展迅速。
但是,封建制度对生产力的阻碍也十分突出,中国丝绸业在苛捐杂税和洋稠倾销的双重打击下,陷入了十分可悲的境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丝绸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从1980年到1990年的十年间,中国生丝产量从3.6万吨上升到5.7万吨,增长了1.58倍;丝织物的产量增长了2倍多;丝织品消费量也从4亿米增长到了12.2亿米,增长了约3倍;出口的生丝占世界生丝贸易量的80%以上,绸缎也要占50%上下。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又争得了在世界丝绸市场上的主导地位,丝绸业成为国家的创汇支柱产业。
八、丝绸与中国民族文化丝绸的出现,使养蚕织绸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非常重要并且具有高度创造性的手工业门类。
丝绸的兴盛则开创了中华民族丝绸服饰文明的新时代,给中国古代民俗、习惯以巨大的影响。
与此同时,丝绸对中国汉字的巨大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人类历史上,因丝绸贸易而兴起的东西方人民的大规模经济文化交流,对推动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在浩若烟海的中国古典诗词里,不少诗篇是以蚕桑丝绸为题材的。
如《诗经》中反映妇女从事农桑事业的情景:"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爱求柔桑。
……"大量对蚕桑丝绸的描写,可以窥见丝绸对中国古代诗词文化的巨大影响。
作为世界蚕桑丝绸业的发源地,中国流传着许多与此相关的神话和传说。
如蚕马神话、螺祖教民、天仙配等等,都以天真美丽的幻想和清新质朴的风格,艺术地概括了人们对蚕桑丝绸的认识,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对蚕桑丝绸的亲情。
九、丝绸的三十四小类主要是按绸面的表现划分。
(1). 双绉:就用平纹组织,经无捻,纬采用二左二右强捻丝,绸面呈均匀绉效应的织品。
(2). 乔其:应用平纹组织,经纬采用二左二右强捻丝,质地衡疏轻薄,绸面有纱眼和绉效应的织品。
(3). 碧绉,经无捻,纬采用碧绉线(20/22Dx3加S捻1600T/m,再并20/22D1根,加Z捻1600T/m),是细密绉纹的织品。
(4). 顺纡:经无捻,纬用单向强捻丝,绸面呈直向绉纹的织品。
(5). 塔夫:应用平纹组织,经纬先练染,质地细密挺括的熟织品。
(6). 电力纺:桑蚕丝(柞于蚕丝)生织平纹织品。
(7). 薄纺:应用桑蚕丝生织,平方米绸重在6m/m及以下的平纹织品。
(8). 绢纺:经纬均采用绢丝的平纹织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