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井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原版)

合集下载

基坑井点降水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基坑井点降水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基坑井点降水专项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述本项目为一座多层建筑工程,地下部分采用基坑井点降水方式进行井下水和地表积水的控制,确保施工安全。

本施工组织设计旨在规范基坑井点降水施工,保证施工质量和工期。

二、施工目标1.保证施工安全,防止基坑失稳和坍塌事故的发生。

2.控制地下水位,降低地下水对基坑支护结构的影响。

3.控制地表积水,防止洪水和暴雨对施工现场的影响。

4.确保施工质量和工期。

三、施工方案1.施工前期准备(1)制定施工方案:根据工程要求和地质条件,确定井点降水的施工方式和参数。

(2)专项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基坑井点降水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工序、安全措施和配合工作。

2.施工技术措施(1)基坑开挖: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坑开挖,严格控制开挖坑底的平整度。

(2)排水井点施工:根据井点降水设计参数和地下水位,准确地布置排水井点,确保排水效果。

(3)排水系统:安装充分、有效的排水设备,配合排水泵站,确保及时、有效地排走井下水和地表积水。

(4)水位监控:安装水位监测设备,实时监测井下水位,及时判断排水设备是否正常运行,防止水位过高引发事故。

(5)监测预警:设置基坑监测点和预警系统,实时监测基坑变形和安全隐患,及时报警和采取措施。

3.安全措施(1)安全技术培训:对参与基坑井点降水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安全设施:设置警示标志牌、安全围挡和警示灯,保障现场安全。

(3)防护措施: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服、安全带等,防止人身伤害。

四、施工组织和协调1.组织机构:(3)技术人员:负责监控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参数和设备运行情况。

(4)安全人员: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和事故处理。

2.协调配合:(1)与地下管线部门协调,确保施工不损坏地下管线。

(2)与其他相关工程部门协调,保障施工顺利进行。

五、质量控制1.施工前的质量控制:进行现场调查、勘察和设计,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保证工序的正确实施。

降水井施工方案(原版)

降水井施工方案(原版)

目录1编制依据 (3)2工程概况水文地质条件 (3)3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5)4降水设计方案 (6)4.1降水井井身大样 (7)4.2降水井布置 (7)4.3集水坑布置 (8)4.4施工技术措施 (9)4.5降水井施工 (10)4.6抽水试验 (11)4.7实验目的 (11)4.8降水的运行 (12)4.9降水井点的监测 (13)4.10封井方案 (13)4.11填坑方案 (16)5施工部署 (17)5.1施工管理体系 (17)5.2质量保证体系 (17)5.3劳动力组织计划 (17)5.4机械设备计划 (17)6施工安全及环保措施 (18)5.4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8)7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1)7.1工程质量控制目标 (21)7.2质量控制措施 (21)7.3实施质量管理计划 (23)7.4质量控制程序 (26)8施工安全及环保措施 (28)8.1降水安全、环保措施 (28)8.2土方施工安全、环境保证措施 (28)降水专项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白银市人防疏散基地项目一标段/二标段白银市人防疏散基地项目设计施工图纸(2)甘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4)《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6)《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13)(7)《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8)《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 50194-2014)(9)《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2工程概况及水文地质条件白银市人防疏散基地项目主要由一标段、二标段组成,由甘肃再就业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统一编制实施现场降水措施。

一标段涵盖内容包括疏散指挥中心、物资库房A和物资库房B。

建筑面积总面积为:7987.15㎡。

其中疏散指挥中心建筑面积为5313.13平方米,建筑主体高度为15米,地上四层;物资库房A由四个单体组成,单位工程建筑面积为308.05平方米,建筑主体高度为7.2米,地上二层;物资库房B由四个单体组成,单位工程建筑面积为401.78平方米,建筑主体高度为7.5米,地上二层。

降水井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南庭二)

降水井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南庭二)

第一章工程概况、综述第一节工程简介及地质条件1、工程简介“XXX”项目场地位于XXX大道南侧。

本工程规划总建筑面积67677.3 m2,计容积率建筑面积51016.88 nf。

其中,住宅建筑面积41246. 46 m2,商业及辅助配套建筑面积9770. 42 m2o拟建物群包括6栋高层住宅楼,附带4栋多层商业裙楼,整体设一层地下室。

髙层住宅基础拟釆用筏板基础,平均基底反力约为450Kpa;商业部分和纯地下室采用独立基础加抗水板,平均基底反力约为300Kpa o该拟建物由XXXX设计,整体大开挖。

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2.1、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单一,属于岷江水系I级阶地。

勘察期间测得勘探点孔口标高为49& 52〜503. 87m,平均501. 34,高差5. 35m, 场地地形整体平坦,局部地段因堆积建渣略有起伏。

2.2、地层岩性及分布场地上覆第四系人工填土(QJ),其下由第四系全新统河流冲洪积(Q,珅)成因的粉土、砂及卵石组成,其地层特征如下:(一)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J)(1)杂填土:杂色、深灰色等;松散;稍湿。

主要由碎混凝土块、碎砖、瓦砾等建筑垃圾组成,含少量粘性土及卵石。

回填时间2年左右,为新近回填。

该层场地均有分布,层厚0.30〜3.00m。

(2)素填土:灰色、褐灰色,松散〜稍密,稍湿。

主要由粉土组成,含少量砖瓦碎石及植物根茎,底部有少量细砂。

回填时间大于5年。

该层场地局部分布,层厚0.60〜4. 10m o(二)第四系全新统河流冲洪积层(Qf"”)(3)粉土:褐黄、褐灰色;稍密〜中密;湿〜很湿;粘粒含量12.5〜19.4%。

含氧化铁、铁猛质及云母片,上部分布有薄层粉质粘土,底部含少量细砂。

该层场地局部地段分布,层厚0.70〜4.90m。

(4)细砂:灰色、青灰色;松散;湿〜很湿。

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云母片,局部地段渐变为粉土或中砂。

该层呈层状状分布于卵石层顶板之上,层厚0. 30〜3. 30mo(5)中砂:褐黄、褐灰、黄灰色;松散〜稍密;湿〜饱和。

工程降水井施工方案(3篇)

工程降水井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我国某城市,工程场地地下水位较高,为确保基坑开挖及施工的顺利进行,需进行降水井施工。

以下为工程降水井施工方案。

二、施工准备1. 施工材料:根据设计要求,准备好所需的井管、成井过滤器、泥浆泵、空压机、潜水泵等施工材料。

2. 施工设备:准备好施工所需的钻机、挖掘机、吊车、搅拌机等设备。

3. 人员组织:成立降水井施工小组,明确各岗位人员职责,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4. 施工现场:对施工现场进行平整,确保场地坚实、排水畅通。

三、施工工艺1. 钻孔施工(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钻孔位置、深度、直径等参数。

(2)采用钻机进行钻孔,钻孔过程中应保持孔位垂直,确保钻孔精度。

(3)钻孔过程中,及时清除孔内岩屑,防止孔壁坍塌。

2. 成井施工(1)将井管下至孔底,确保井管垂直、稳定。

(2)采用搅拌机将成井过滤器与泥浆混合,倒入井管内,使过滤器与井管紧密结合。

(3)采用泥浆泵将泥浆注入井管内,形成泥浆护壁。

3. 降水施工(1)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降水方式(如喷射井点降水、深井井点降水等)。

(2)将潜水泵安装在井管内,确保水泵运行正常。

(3)启动水泵,将地下水抽至地表,降低地下水位。

四、施工质量控制1. 钻孔质量:确保钻孔精度,孔位垂直,孔径符合设计要求。

2. 成井质量:井管、过滤器、泥浆等材料质量符合要求,成井结构稳定。

3. 降水效果:根据设计要求,确保地下水位降至规定深度。

五、施工安全措施1. 严格执行施工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2. 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3. 施工设备定期检查、保养,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4. 施工过程中,注意防尘、防毒、防触电等措施。

六、施工进度安排根据工程进度要求,制定降水井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七、施工验收1. 降水井施工完成后,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

2. 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通过以上施工方案,确保工程降水井施工顺利进行,为基坑开挖及施工创造良好条件。

降水井施工方案完整版

降水井施工方案完整版

城市之星A.B组团工程基坑井点降水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企业名称:浙江祥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0一六年八月八日目录1编制依据 (3)2工程概况水文地质条件 (3)3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3)4降水设计方案 (4)4.1降水井井身结构 (4)4.2降水井布置 (4)4.3施工技术措施 (5)4.4降水井施工 (6)4.5降水井监测 (7)5施工部署 (6)6.1施工管理体系 (6)6.2质量保证体系 (6)6.3劳动力组织计划 (6)6.4机械设备计划 (7)6.5施工工期 (7)7施工安全及环保措施 (7)7.1降水安全、环保措施 (7)7.2土方施工安全、环境保证措施 (8)附:降水井井身结构图降水井平面布置图基坑降水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①、山东省深基础工程勘察院《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②、《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③、有关场地平面图。

2工程概况及水文地质条件本场地位于济阳县龙海路以西,安康街以南,开元大街以北,拟建的建筑物为25层和28层的住宅楼,拟建建筑物设置一层地下室,地下室开挖深度约5米左右,土方开挖量约120000m3。

3场地水文地质条件依据本场地岩土勘察报告,本场地含水层共四层,其中:上层滞水含水层共二层,潜水含水层二层。

对基础施工有影响的含水层为上层滞水含水层。

①、第一层上层滞水含水层该含水层地下水位埋深为约0.5m左右的高水位,分布于第一层淤泥粉质黏土、黏质粉土杂填土中,地下水主要来此于地下降水入渗补给和地下管线渗漏补给,表现为地下水位及含水量随补给源的变化而变化,无统一地下水位,含水层渗透性较差,渗透系数小于1m/d。

②、第二层上层滞水含水层该含水层分布于渗透系数相对较高的②~③的粉土夹层中,含水层性质属层间水。

主要特征是含水层水位随含水层层位变化而变化,因此无统一的含水层位和地下水位,含水岩性多为粉土或砂质粉土夹层,水量较小,渗透性较差。

③、潜水含水层本含水层位于基坑底面以下,地下水位埋深约:14m左右,其渗透性较好,水量较大,对基础施工不影响。

降水井工程施工组织方案

降水井工程施工组织方案

降水井工程施工组织方案项目背景降水井工程是在城市排水系统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一种水利工程,用于收集和排除地表和地下水的降水,防止洪水和水浸等现象的发生。

因此,合理施工组织方案对于降水井工程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项目概述本项目旨在建造一座降水井,以收集城市降水并将其排除。

该降水井的设计参数为500立方米容量,位于市中心的公园内。

具体的工程内容包括:1.地面开挖:在工程区域开展土方开挖,以满足降水井的建设需求。

2.地基处理:对开挖后的地面进行处理,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3.井身建设:按照设计要求建造降水井的主体结构,包括井筒和井盖等。

4.连接管道:将降水井与城市排水系统相连接,以实现降水的收集和排除。

5.环境整治:在工程完成后,对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和绿化,以提高公园的景观价值。

施工组织方案施工准备阶段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1.工程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采购和储备建设所需的材料,包括水泥、钢筋、管道等。

2.人力资源调配: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进度安排,制定合适的人员配备计划。

3.机械设备调配:根据工程需求,调配合适的机械设备,如挖掘机、起重机等。

4.施工现场布置:在施工现场设置施工临时用房、安全警示标志等。

地面开挖阶段地面开挖是整个工程的第一步,其施工流程包括:1.桩基定位:根据设计要求,在工程区域进行桩基的定位和标示。

2.土方开挖:根据井室的尺寸和深度,在标示的区域内进行土方开挖。

3.土方运输:将开挖出的土方运输至指定区域,以保持现场整洁。

4.土地平整:在土方开挖后进行地面平整,以为下一步施工做好准备。

地基处理阶段地基处理是确保井身稳定和承载力的重要步骤,其施工流程包括:1.地表清理:清除地表上的杂物和垃圾等。

2.地表压实:利用振动式压路机进行地表的压实,增加地表的承载能力。

3.地基加固:根据地质勘探结果,在井底周围进行地基加固,以增加井身的稳定性。

井身建设阶段井身建设是整个工程的核心部分,其施工流程包括:1.井筒制作:根据设计要求,在地基处理后开始制作井筒,使用预制混凝土构件进行施工。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井点降水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井点降水施工方案

井点降水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工程质量要求为国家施工验收规格合格标准。

二、地质情况根据甲方提供的地质勘察报告,本工程场地的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在0.3~1.3m,相应水位标高在1.9~2.2m;地下水初见水位埋深在0.8~1.6m,相应水位标高在1.4~1.7m。

三、工程设计概况本工程场地自然标高为-2.750m,为了满足基础施工的要求,基坑还需下挖深度为2.85m。

在基坑施工时为了确保槽底干燥施工,本工程施工拟采用大口井抽水的办法降水。

四、降水施工的一般方法大口井采用冲击钻泥浆护壁方法形成,井点沿基坑外侧3.00m处均匀布置(井点布置见附图),设计形成的孔径800mm,井深10.00m。

施工的一般顺序为:井点测量定位→挖探坑→成孔→换浆→安放井管→填滤料→戏井→水泵安装→布设排水管网→运行管理→水位观测1、定井位按设计要求布设井位,偏差不大于300mm ,当因障碍物影响而偏差过大时,应与甲方技术人员协商一致。

2、挖探坑视地下障碍物情况,在井位处挖探坑,直径800mm,深10.00m,当井口土质松散时,须设置护筒,避免泥浆浸泡、冲刷导致孔口坍塌。

3、成孔采用反循环钻机成孔,地层自造浆护壁。

4、换浆井管下入前应注入清水或稀泥浆进行清孔换浆,将孔底沉渣充分置换出来,管井周围形成良好的反滤层,滤管的作用发挥的充分。

5、安放井管井管宜于地表500㎜,上部采用不含砂石的粘土封口。

6、填滤料井管下入后立即填入滤料。

井管与井壁之间填充的滤料必须一次完成,滤料沿井孔四周均匀填入,掌握回填速度,避免中部架空。

洗井后,如滤料下沉量过大,应做好补填工作。

滤料填充完毕,保证井成孔直径必须在于滤管300㎜以上,确保滤管外围的过滤层厚度。

7、洗井成井后,用潜污泵抽水洗井,清除也内的泥浆,直至水清砂净。

8、水泵安放潜水泵放置于深9.5m处,(下到孔底后上提0.5m),水泵安放完毕开始布设抽水线路,及时抽排水。

9、布设排水管网认真踏勘现场,找寻污水管道,将各井的排水塑料管合理、优化安置,通过合理管路排到管道。

井点降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井点降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井点降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项目概况井点降水工程是指通过井点排水深井降水的方式,降低工程地基水位,防止地基涌水砂浆,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本项目位于城市中心区域,地下水位较高,需进行降水处理。

降水工程设计采用井点降水方式,具体包括井点布置、井点材料、降水装置等。

二、工程目标1.降低地下水位,确保地基稳定性;2.防止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涌水砂浆问题;3.为工程施工提供必要的排水保障;1.项目部署(1)成立降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小组,由有关专业工程师负责;(2)派遣工程师到现场进行实地勘察,确定井点布置位置;(3)制定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步骤、工时计划、安全措施等;(4)确定施工所需材料和设备,确保施工顺利进行;2.井点布置(1)根据地下水位高度和地基情况,确定井点布置方案;(2)井点应均匀分布在工程范围内,确保降水效果均衡;(3)井点间距应根据地基情况和水位高度进行合理确定;3.材料准备(1)选用优质的钢管作为井点的主要材料,确保耐腐蚀和安全可靠;(2)根据设计要求准备井点安装所需的管件、阀门等配件;(3)准备降水设备,包括抽水泵、管道等;4.施工流程(1)开挖井点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井点孔的开挖,保证井点的深度和直径符合要求;(2)安装井点材料:将钢管等材料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确保牢固可靠;(3)连接降水设备:将抽水泵等降水设备连接至井点,并进行试运行,确保正常工作;(4)监测降水效果:持续监测井点降水效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5)定期维护:定期对井点和降水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降水效果持续稳定;5.安全措施(1)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方案,指导施工人员进行操作;(2)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3)配备应急救援设备,做好应急预案;四、工程验收与整改1.完成工程后,组织相关专业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2.对验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及时改进;3.制定工程竣工验收报告,进行归档保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编制依据 (3)2工程概况水文地质条件 (3)3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5)4降水设计方案 (6)4.1降水井井身大样 (7)4.2降水井布置 (7)4.3集水坑布置 (8)4.4施工技术措施 (9)4.5降水井施工 (10)4.6抽水试验 (11)4.7实验目的 (11)4.8降水的运行 (12)4.9降水井点的监测 (13)4.10封井方案 (13)4.11填坑方案 (16)5施工部署 (17)5.1施工管理体系 (17)5.2质量保证体系 (17)5.3劳动力组织计划 (17)5.4机械设备计划 (17)6施工安全及环保措施 (18)5.4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8)7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1)7.1工程质量控制目标 (21)7.2质量控制措施 (21)7.3实施质量管理计划 (23)7.4质量控制程序 (26)8施工安全及环保措施 (28)8.1降水安全、环保措施 (28)8.2土方施工安全、环境保证措施 (28)降水专项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白银市人防疏散基地项目一标段/二标段白银市人防疏散基地项目设计施工图纸(2)甘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4)《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6)《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13)(7)《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8)《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 50194-2014)(9)《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2工程概况及水文地质条件白银市人防疏散基地项目主要由一标段、二标段组成,由甘肃再就业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统一编制实施现场降水措施。

一标段涵盖内容包括疏散指挥中心、物资库房A和物资库房B。

建筑面积总面积为:7987.15㎡。

其中疏散指挥中心建筑面积为5313.13平方米,建筑主体高度为15米,地上四层;物资库房A由四个单体组成,单位工程建筑面积为308.05平方米,建筑主体高度为7.2米,地上二层;物资库房B由四个单体组成,单位工程建筑面积为401.78平方米,建筑主体高度为7.5米,地上二层。

基础结构采用机械成孔灌注桩,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抗震烈度为7度,屋面防水等级二级,两道设防,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二标段涵盖内容包括医疗救护中心、室外附属用房、桥梁工程、园林景观工程、绿化等。

其中主要构筑物医疗救护中心建筑面积为1850.1平方米,建筑主体高度为11.4米,地上三层。

基础结构采用机械成孔灌注桩,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抗震烈度为7度,屋面防水等级二级,两道设防,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室外附属用房主要由配电室、泵房、消防水池、室外公厕3栋组成。

其中配电室、泵房建筑面积为352.66平方米,建筑主体高度为4.65米,地上一层;消防水池建筑面积为234.98,建筑主体高度为地下-5.3米,地上2.7米;室外公厕建筑面积为23.1,建筑主体高度为3.3米,地上一层。

消防水池基础结构采用筏型及箱型基础,主体为剪力墙结构,整体浇筑;其余构筑物基础结构采用独立基础,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抗震烈度为7度,屋面防水等级二级,两道设防,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桥梁工程分桥1、桥2、桥3。

其中桥1宽4.5米,主体深度3米,面铺1×6m简支空心板;桥2、桥3宽度均为7.5米,主体深度3米,面铺1×8m简支空心板。

室外综合地沟,开挖深度地下-5米,长期处于地下水丰富地段,主沟尺寸1600*1800,基础以持力层为主。

本工程主要构筑物基础采用机械成孔灌注桩的,有效桩长平均6.0m左右,井桩全长配筋,基础井桩基础持力层为中风化砂岩层。

本工程室外附属用房基础采用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形式的,以第四层卵石作为基础持力。

工程由白银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开发建设,由北京正东国际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进行图纸设计;由甘肃三轮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进行全方位工程质量、安全监理;由合甘肃再就业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总承包。

3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通过钻探揭露,场地内地层在勘探深度范围内自上而下分为如下四层:(1)粉土:场地内均有分布。

浅黄色,稍湿-湿,稍密。

土质均匀,偶含砾石及白色钙质菌丝,局部夹粉细砂及粉质粘土薄层,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

层面标高1425.30-1426.34,层厚0.9-2.2米。

(2)饱和粉土:该层位于地下水之下,场地内分布不连续,主要分布在场地西部。

浅黄色,饱和,稍密,土质较匀,偶含砾石,局部夹粉细砂及粉质粘土薄层,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

层面埋深1.0-1.8米,层面标高1424.27-1425.34,层厚0.3-2.0米。

(3)中砂:场地内分布不连续,主要分布在场地东部。

青灰色,饱和,稍密,砂质较纯,偶含砾石,砂粒多呈方块状,中风化,级配一般,砂粒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云母,粘粒含量3.5-4.8%。

层面埋深0.9-1.6米,层面标高1423.77-1424.90米,层厚0.6-2.1米。

(4)卵石:场地内分布不连续,青灰色,饱和,稍密,一般粒径5-10cm,最大粒径约15cm,粒径大于2cm的颗粒占总质量的约70%,颗粒磨圆度较好,多呈椭圆状,主要成份为砂岩、灰岩、花岗岩,颗粒间呈接触式排列,级配一般,骨架颗粒间中细砂填充,含量约占30%,填充程度一般,层面埋深1.0-3.3米,层面标高1422.10-1424.61米,该层厚度较大本次为揭穿。

场地地下水分布及类型拟建场地位于黄河Ⅰ级阶地,属地下水丰富地段。

据本次勘察钻探揭露,场地内地下水埋深1.0-1.8m,水位高程1424.10-1425.34.含水层主要为卵石层,由西南向东北径流,主要靠黄河水侧向径流补给,以泉水或地下径流的形式排泄于下游河谷。

地下水量和水位受黄河水位控制明显,与黄河水位变化变现出同步性。

含水层富水性较好,单井涌水量800-1000m3/d,含水层透水性较好,渗透系数30-50m/d。

地下水年水位变化幅度约1m。

地下水和土腐蚀性评价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该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中等腐蚀性。

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中等腐蚀性,长期浸水作用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干湿交替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中等腐蚀性。

拟建场地适宜本工程的建设,属于抗震有利地段。

4降水井设计方案根据现场开挖的情况本地区的地下水位埋深约1.0米,机械钻孔桩要求将地下水降至渗水量少的卵石面层以下1米,而设计挖孔桩桩底标高远低于卵石面层标高,因此在机械钻孔桩施工前必须考虑降排水做法,同时要考虑降水后对基坑护坡和场内道路的影响,降水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砂土流失,确保周围拟建筑物的安全。

本工程地下水位较浅,基础埋置较深,需降水面积较大,但针对上述流砂的情况,从节约成本综合考虑出发,因此考虑使用机械挖孔降水井的施工方法,可起到有效的降水;降水井深度约为7~8米,比流砂的砂层底低2米左右,井内采用潜水泵抽水的施工方法,确保降水效果;针对室外附属用房、桥梁管道、景观湖开挖以及局部管井降水不能辐射到的区域,出现的明水现象,采取开挖集水坑,抛掷毛石垫底,坑内设潜水泵抽水的施工方法,具体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开挖情况配合降水。

4.1降水井井身大样图4.2降水井布置降水井的布置是保证降水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次降水工程井点的布置采取一点一设,分别针对拟建物进行降水井点布置,降水井距拟建筑物为5m。

同时在施工中利用收集到的有关水文地质资料,抽水试验成果再作适当调整。

降水井平面布置图井点布置说明:本次降水井设计布置为7口,为便于施工,采取逐一针对、就近降水原则,1#—4#降水井位于物资库房A/B周边,5#降水井位于医疗救护中心北边,6#降水井位于疏散指挥中心北边,7#降水井位于消防水池东边。

4.3集水坑布置集水坑的布置是针对部分室外构筑物、桥梁管道、景观湖开挖以及局部管井降水不能辐射到的区域进行布置,集水坑距建筑基坑较近,开挖后,基础抛掷500厚毛石,周边砌筑300厚毛石护坡,防止滑落,坑内设潜水泵一台,必要时可增加,具体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开挖情况配合降水。

集水坑构造布置图4.4施工技术措施由于本基坑上部含水层属上层滞水含水层,地下水位较高变化较大,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下管线渗漏补给,其含水介质渗透性差;因此,含水层进行降水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确保本基坑降水效果,本次降水在布井和施工中采用如下几个方面的技术措施:①、加深降水井深度从水文地质资料分析,含水介质为粘质粉土、砂质粉土,渗透性差,涌水量小的特点,因此加大降水井深度以增大渗流梯度,确保降水效果。

②、合理布井依据本基坑平面形态,基坑内侧地下水的补给源较小,外侧补给源相对较大,因此,布置降水井时,外侧加密布井,内侧可增大降水井间距。

③、完善成井工艺、确保成井质量由于本次降水涉及到含水层属上层滞水含水层,且各含水层渗透性较差,含水层赋存层位变化较大。

因此,只有完善成井工艺才能确保成井质量。

在降水井施工过程中,采用多次反复、内部循环洗井法成井。

④、加设引排设施依据本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含水介质均为粉质粘土、砂质粉土,其持水度大,均匀性差,基于上述特征,在施工中如出现坑壁、坑底渗水现象,可采用加设引排设施,以确保基坑及基础施工的正常进行。

4.5降水井施工主要机具、设备1)井管井管为φ1000钢护筒焊管,管长7m。

2)水泵根据单井涌水量、管井长度选定抽水机具为潜水泵,型号:QY-30,流量:30m3/h,扬程30m,电机功率3kW。

3)排水管用ф50mm硬质塑料管,并设0.3%的坡度,与附近下水道接通。

4)成孔设备Φ1000井点管孔采用反循环钻机成孔,吊机一台,下放钢套筒。

4、降水施工工艺4.1井点降水工艺流程井点测量定位→挖井口、安护筒→钻机就位→钻孔→回填井底砂垫层→吊放井管→回填井管与孔壁间的砂砾过滤层→洗井→井管内下设水泵、安装抽水控制电路→试抽水→降水井正常工作→降水完毕拔井管→封井4.3集水坑降水工艺流程集水坑测量定位→开挖集水坑→基础抛砌500厚毛石→砌筑300厚毛石护坡→担设钢管横杆→坑内下设水泵→安装抽水控制电路→试抽水→集水坑正常工作→降水完毕取出水泵→封填集水坑4.6抽水试验为了进一步确定该场地水文地质参数,根据设计要求,抽水试验必须在井群正式施工前进行,试验选用井位图上降水井作为抽水井,另一降水井暂作为观测井,采用深井潜水泵,井打好后,先各抽1-2天或更长时间,以确保抽水时流量稳定,待水位恢复,抽水开始前应测定孔内和潮水水位变化情况,则抽水试验应选择井内水位波动相对平稳的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