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前十回题目
章回体标题

章回体标题
《红楼梦》第一回:贾夫人初试云雨情
《西游记》第一回:大闹天宫
《水浒传》第一回:林冲打虎
《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聊斋志异》第一回:聂小倩
《儒林外史》第一回:乌台诗案
《封神榜》第一回:大乱造化成段平
《红楼梦》第五回:作者正文
《红楼梦》第十回:顽僧误国误社稷正法除妖除奸邪《红楼梦》第四十回:贾宝玉归省庆元宵之夜
《红楼梦》第九十五回:写红楼梦原由合咏荷花
《红楼梦》第九十七回:补遗妙才人浣花洗鉢闲弹棋《红楼梦》第九十八回:续僧话添花减灯解语露浑真。
《红楼梦》章回练习(第37----48回

《红楼梦》章回练习(第37----48回)一、填空题1.史湘云做东道,邀请众姐妹以为题作诗,饮酒、吃蟹,之后评诗。
2.秋爽斋宴饮,贾母提议行酒令助兴。
黛玉行酒令时无意说出《牡丹亭》《西厢记》的两句词曲,其中《牡丹亭》的一句是。
3.在赖大家里做客时,薛蟠看中了风流倜傥的,一心想结交,却被诱至郊外,痛打一顿。
4.贾赦看中了石呆子收藏的,让贾琏前去谈价。
,石呆子死活不肯卖,此后贾雨村诬以之罪,将石呆子家产罚没,把抄来的收藏品送给了贾赦。
5.探春提议建一诗社。
适值送来海棠花两盆,遂起名“”。
其成员有稻香老农(李纨)、潇湘妃子(黛玉)、蘅芜君(宝钗)、怡红公子(宝玉)、蕉下客()、菱洲(迎春)、藕榭(惜春)。
二、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A.贾赦想纳鸳鸯为妾,逼着邢夫人去向鸳鸯说媒。
邢夫人只知承顺贾赦以自保,一应大小事务,俱由贾赦摆布。
她先找来王熙凤商量,王熙凤劝她别去碰钉子,邢夫人不悦,王熙凤便想了一个法子叫她自己去说,凤姐自己找借口躲开。
但令邢夫人和贾赦十分不解的是,鸳鸯竟拒绝了这个做主子奶奶的好机会,而且在贾府、王夫人面前铰发立誓,死也不嫁。
B.王熙凤在生日宴上喝得有些过量,于是想躲回家歇会儿再来。
没想到贾琏正在与多姑娘偷情,虽然派小丫头望风,仍被凤姐逮了个正着。
凤姐醋意大发,先拿平儿出气,并抓住多姑娘厮打。
贾琏大怒,拿着剑追杀凤姐,被贾母骂住,并留凤姐在她那儿过夜。
平儿也被带到怡红院。
宝玉先替贾琏向她陪不是,后又拿出胭脂饰品侍候平儿理妆。
C.探春向宝玉倡议创建诗社。
适值贾芸送来海棠花两盆,遂起名海棠社。
探春给黛玉起名潇湘妃子,宝钗给宝玉起号无事忙、富贵闲人。
宝钗、探春分别叫蘅芜君和蕉下客,稻香老农李纨自荐为掌坛。
大家议定以“白海棠”为题作限韵七律诗,结果薛、林技高一筹。
C.薛蟠在聚会上将蒋玉菡误认为是优伶一类人,一直想与他相交,这使对方感受大受侮辱,但他不动声色,反而与薛蟠约在北门外桥上见面。
红楼梦前十回复习重要题目知识讲解

⑷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辉, 湘江水逝楚云飞。 ( 史湘云 )
⑸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 淖泥中。 ( 妙玉 )
⑹.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 载赴黄粱。 ( 贾迎春 )
⑺.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 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贾惜春 )
2、《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一生的命运都与 他随身的一块玉密切相联,请简述贾宝玉与 玉有关的一件事。
答:示例:宝玉摔玉 表妹林黛玉来投亲,宝黛初见,宝玉觉得她
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十分有好感。可 当他闻知黛玉无玉,便摔玉于地说:“这玉 连人的高下都不识,不要了。”此举惊坏了 黛玉,也吓得众人一拥去抢玉,多方哄他才 作罢。
⑻.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 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王熙凤 )
⑼.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村妇,巧 得遇恩人。 ( 巧姐 )
⑽.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 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李纨 )
⑾.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 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秦可卿 )
13.简述《红楼梦》中贾雨村判案的事。
薛姨妈之子薛蟠,为争英莲伤了人命,被 告至应天府。刚到任的贾雨村判案时,一 门子递给他一张“护官符”,告诉他薛蟠 是金陵四大家族中的薛家人。贾雨村惧怕 四大家族的势力,胡乱判了此案。最后薛 蟠夺走英莲,又逍遥法外。
14.简述《红楼梦》中的一位人物的出场方 式。
连云港杨集高级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
1、《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提到贾宝玉的取名和抓周,请简述这两件事, 并说明它的作用。
贾宝玉一出世,嘴里便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 玉,大家都觉得这孩子来历不小,便取名叫 “宝玉”。一年后抓周时,贾政摆上各种东 西,叫宝玉抓取,可是,他什么都不取,只 把脂粉钗环抓过来。贾政大怒,说“将来一 定是个酒色之徒。”这两件事为《红楼梦》 的这个主要人物情节的推进定下了基调。
红楼梦回目名称解读

红楼梦回目名称解读
《红楼梦》的回目主要是指小说中各个章节的标题。
下面是一些回目名称的解读: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这个回目主要介绍了主角贾宝玉在梦中认识的黛玉,她是识通灵这个人的化身。
第二回贾雨村风流倜傥谈笑间,慕容琳风月两忘痴心梦。
这个回目主要讲述了宝玉家族的一个远房亲戚贾雨村和他的朋友慕容琳的风流故事。
第三回贾夫人仙逝才人痛哭。
这个回目讲述了贾家的老太太去世,让大家都非常伤心悲痛。
第四回凤姐儿拍板惜春妒贾母盼兰墙愁黛玉。
这个回目主要讲述了贾母婉容和凤姐之间的争执,以及宝玉和黛玉之间的缘分。
第五回黛玉悼亡颦儿退朝母妃占鸳鸯等闲说梦。
这个回目关注的主要人物是黛玉和颦儿。
他们都失去了重要的亲人,非常悲伤。
第六回贾母惊悉贾琏诓骗黛玉惜春乃假意相娶。
这个回目介绍了贾琏和黛玉之间的关系,以及一个重要的婚姻。
第七回贾宝玉神仙驾到宝钗展风情姆妙舞。
这个回目讲述了贾宝玉和宝钗之间的互动,以及宝钗在政治和文化上的能力。
第八回黛玉葬花扶墙倚杏小红訽言标致。
这个回目讲述了黛玉和她的圈子中的人物的一系列日常活动,包括扶墙观花,赏杏花和听小红说话。
第九回妙玉送梦迎春报雪旋儿泥菩萨现真身。
这个回目主要突出妙玉和春的关系,以及近亲之间的复杂情感关系。
以上是一些《红楼梦》的回目的解读。
每个回目都有它独特的主题和独立的故事情节,是小说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红楼梦》经典情节章回梳理及相关题目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情节丰富、复杂,章回众多。
以下是对其经典情节章回的梳理及相关题目:1.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主要介绍了贾家、史家、王家、薛家四大家族的背景,以及贾宝玉的出生和通灵宝玉的来历。
2.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看到了金陵十二钗的判词,预示了她们的命运。
同时,也描述了贾宝玉和秦可卿的梦境。
3. 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秦可卿病逝,贾珍悲痛欲绝,为秦可卿举行了盛大的葬礼。
同时,王熙凤开始协理宁国府,展现了她的管理才能。
4. 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贾政带领贾宝玉等人游览大观园,为各景点题写对额。
同时,元春省亲,大观园正式开放。
5. 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描述了宝黛钗等人在大观园中的日常生活,以及林黛玉葬花的情景。
6. 第三十四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贾宝玉被贾政毒打,林黛玉等人前去探望,表达了他们对贾宝玉的关爱。
同时,薛宝钗也前去探望,用言语劝慰贾宝玉。
7. 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林黛玉和薛宝钗互诉衷肠,表达了她们的友情。
同时,在风雨之夜,林黛玉创作了《秋窗风雨夕》这首词。
8. 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
大观园众人开夜宴,共同庆祝贾宝玉的生日。
同时,尤三姐自尽,尤氏姐妹开始筹备葬礼。
9. 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矢孤介杜绝宁国府。
王夫人听信谗言,抄检大观园,导致众多丫鬟被撵。
同时,贾赦欲纳鸳鸯为妾,被贾母拒绝。
10. 第一百零五回:锦衣军查抄宁国府,骢马使弹劾平安州。
贾家被锦衣军查抄,宁国府一片混乱。
同时,贾雨村被弹劾,贾府势力日渐衰落。
以上只是对《红楼梦》经典情节章回的简要梳理和相关题目的介绍,实际上,《红楼梦》的情节丰富、复杂,每个章回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如果想要更深入地了解这部作品,建议仔细阅读原著。
红楼梦第二十回到第六十回 主要简答题

第二十回到第六十回主要简答题◆1.“大正月又怎么了?环兄弟小孩子家,一半点儿错了,你只教导他,说这些淡话作什么!凭他怎么去,还有太太老爷管他呢,就大口啐他!他现是主子,不好了,横竖有教导他的人,与你什么相干!”凤姐为什么会这样叱骂赵姨娘?答:贾环和莺儿赌钱输了耍赖,被宝玉数落了几句,赌气回来。
赵姨娘本就对宝玉心怀妒嫉怨恨,借骂贾环发泄,被走过窗外的凤姐听见。
赵姨娘是妾,身份卑微,贾环虽然是庶出,仍是主子身份。
凤姐瞧不起赵姨娘,隔窗训斥了她。
◆2.袭人笑道:“他们既随和,你也随和,岂不大家彼此有趣?”宝玉道:“什么是大家彼此!他们有‘大家彼此’,我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宝玉何以产生这样想法?答:宝钗生日会上,叫了戏班,大家吃酒看戏。
凤姐说贾母喜爱的小旦龄官像一个人,宝钗笑而不说,宝玉也猜着了,亦不敢说。
湘云则笑着说像林黛玉。
宝玉听了,忙把湘云瞅了一眼,使个眼色,但是来不及了。
结果惹得黛玉不高兴。
宝玉两处调停,却把湘云和黛玉都得罪了,非常沮丧回房躺在床上,只是瞪眼。
袭人深知原委,不敢劝说,只得以其他事来解释。
宝玉仍是不高兴,所以说了上文的话。
而宝玉细想这句子的趣味,不禁大哭起来,他记起宝钗推荐《山门》这句唱词,翻身起来写了一偈,又填了一支《寄生草》。
自己念了一遍后觉得无挂碍,有自得,便上床睡觉了。
◆3.简述宝黛共读西厢的故事答:茗烟偷偷给宝玉很多“杂书”。
三月桃花开时,宝玉携带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的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书从头细玩时,被黛玉撞见了。
黛玉接过书来瞧,觉得词藻警人,余香满口。
宝玉自比张生(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比黛玉为莺莺(你就是那“倾城倾国的貌”),黛玉听了含嗔带怒,却也打趣宝玉是“银样镴枪头”。
◆4.虽然是宝玉的寄名干娘,马道婆在接受赵姨娘的好处后,还是与赵姨娘合谋算计凤姐和宝玉,马道婆使了什么计,交代赵姨娘如何行事?结果怎样?答:马道婆给赵姨娘十个纸绞的青面白发的鬼,两个纸人儿,交代将凤姐、宝玉的年庚八字,写在纸人的上面,叫他并在一处,分别放两人的床上。
《红楼梦》前80回_选择题小测

(B 正面还写着“莫失莫忘,仙寿永昌”,反面写着“一除邪 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C 孤独的贾元春、懦弱的贾迎春、 精明的贾探春、孤僻的贾惜春)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AD )
A、秦可卿死后,她的丫鬟名宝珠者,见秦氏死了,也触柱而 亡。贾珍以孙女之礼殓殡。 B、王熙风是《红楼梦》中塑造的非常成功的人物形象,她贪 婪、凶狠、狡诈,“毒设相思局”中她设计害死试图调戏 她的贾瑞。 C、贾政长女元春被册封为妃,皇帝恩准探亲。荣国府为了迎 接这一大典,修建极尽奢华的大观园,又采办女伶、女尼、 女道士,出身世家、因病入空门的妙玉也进了荣府。 D、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宝玉大展风采,贾政也很欢喜,还 破天荒地夸了宝玉几句。 E、在元春省亲的宴会上,宝钗建议宝玉把“绿玉”改成“绿 蜡”。
10、‚宝玉挨打‛之后,同是前来探望宝玉的宝 钗和黛玉,言行情态各不相同,请你对此作简要 叙述。 答:①宝钗托着一丸药进来,规劝宝玉‚早 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无意间流露出对宝 玉的情感,因而红了脸,低下头来,还堂皇地为 薛蟠辩护。②黛玉泪光满面,眼睛肿的桃儿一般, 万句言语无法倾诉,仅抽噎道:‚你从此可都改了 罢!‛
2、简述宴席上凤姐作弄刘姥姥时众人的不同笑态。 答:刘姥姥在宴会上曾经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湘云把含在嘴里来不及咽下的‚一口饭都喷出 来‛; 林黛玉连气都笑岔了,伏着桌子只叫‘嗳 唷’; 年幼的惜春,跑过去拉着奶母的手叫‚揉揉 肠子‛; 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 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 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两项是(AB )
A、《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 的开展作了 必要的交代。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比如第四回 就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展 现了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 B、古代的神话传说与小说联系十分密切,可以说是小说的渊源。 《红楼 梦》就是以女娲补天的神话开篇的。 C、姑苏城乡宦甄士隐可怜寄居庙内穷儒贾雨村,赠银让他赶考。因葫芦 庙失火,甄家被烧毁。 不久以后的元宵之夜,女儿英莲被拐走。 一日, 他听到了道人的 《好了歌》 ,顿悟人生,遂与道人一起飘然而去。 D、林黛玉在贾府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 多行一步路,是因为当时她父 母已双亡,寄 人篱下。 E、黛玉应贾政之召来到了荣国府。宝黛初见,两人竟然都有似曾相识 的感觉,为此 后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奠定了基础。
专题05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提升训练)(解析版)

专题05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提升训练】一、选择题1.选出下列有关《红楼梦》1-10 回的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雨村在中秋夜晚,仰望明月,诗兴大发,吟出一首绝句:“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B.林黛玉进贾府时看到王夫人正房中靠背引枕、坐褥等均是“半旧”的,说明贾府当时已经走向了没落衰败,这个封建家族只是金玉其外,实则暗藏种种危机。
C.刘姥姥找到了周瑞家的,周瑞家的猜着她的来意。
一则因她丈夫昔年争买田地一事,多得板儿他父亲之力;二则也要显弄自己的体面,于是很主动地引她去见王熙凤。
D.为了使宝玉和秦钟不被人欺侮,在贾蔷的挑动下,宝玉的书童茗烟大闹学堂,与嫉恨宝玉和秦钟的金荣等人发生冲突。
后来李贵力压各方,平息了事端。
【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分析名著内容的能力。
该题意在指导学生去阅读文学名著。
名著阅读需要掌握主要的故事情节,积累大量的人物形象,这要靠我们平时的阅读积累。
积累的方式主要是摘抄和理解分析。
B项,“说明贾府当时已经走向了没落衰败”错,不能说明贾府当时已经走向了没落衰败,应该表明贾家的荣华富贵由来已久。
故选B。
【点睛】名著阅读积累是一个很宽泛的话题,从学生备考的实际出发,可以积累以下方面的内容:1、作家作品常识,包括作家字号、时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朝代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
2、作品的故事梗概,重要章节的主要内容、故事情节等。
3、作品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
4、作品的大致主旨。
以上1、3点,从当前名著阅读的考题来看最为重要。
2.对《红楼梦》一书评说有误的一项是:()A.长篇小说《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它不但在国内家喻户晓,在世界文坛上也是举世公认的文学名著。
B.《红楼梦》的初名叫《石头记》,它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时,就受到人们的喜爱。
《红楼梦》问世以后,人们争相阅读它,谈论它。
除此外,《红楼梦》还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后来被称之为“红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答题
1、 (08江苏卷)《红楼梦》中写道:“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请说说“金玉良缘”、“木石前盟”的含义。
(5分)
“金玉良缘”指薛宝钗有金锁,贾宝玉有宝玉,两人应结成姻缘。
“木石前盟”指林黛玉前生为绛珠仙草,贾宝玉前生为女娲炼石补天余下的石头化成的神瑛侍者,两者有恩有义,今世应结成姻缘。
如答:薛宝钗的“钗”中有金,贾宝玉的名字中有玉,两人结为婚姻为金玉良缘。
林黛玉的名字中有木,贾宝玉的名字中有玉,前生有约,两人应结为婚姻为木石前盟。
(顾按,此处似应加上“亦可”之类语句)
2、概括说说《红楼梦》中“红楼第一梦”的主要内容。
(6分)
金陵人甄士隐午睡,梦见一僧一道走来,谈论一段风流公案:昔日离恨天的一棵绛珠仙草,奄奄一息,神瑛侍者见此草风流袅娜,凡心一动,溉之以甘泉,被贬下人间。
仙草修得女体,下凡报恩,愿将一生的眼泪都还给他,以报浇灌之恩。
士隐正待询问,却被惊醒。
3、(09江苏卷)概括说说《红楼梦》“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主要内容。
(6分)
①介绍贾府的历史与人物,②点出贾府存在的危机,③介绍主要人物贾宝玉的特
4、简述“通灵宝玉”的来历。
本是女娲炼就的一块顽石,因无才补天而随神瑛侍者(即后来的贾宝玉)入世,幻化为贾宝玉落胎时口衔的美玉,上有“通灵宝玉”四字。
5、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说说《红楼梦》第三回“摔玉”事件中反映了贾宝玉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因为贾宝玉家中的姐妹都没有玉,他一向认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本为家中姐妹们感到不平,而如今又得知林黛玉也没有玉,他更觉唯独自己有玉,有什么意思呢?于是就解下脖子上的玉,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显示出他的叛逆、平等的性格。
6、简述《红楼梦》贾雨村夤缘复旧职的过程
贾雨村因“贪酷等弊”被同僚参了一本后离职,后做林黛玉的私塾先生,林进京,贾雨村央烦林如海修书一封拜托贾政,贾政帮忙就复旧职了。
7、“护官符”体现了四大家族怎样的特点?使用了怎样的语言技巧?
体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富贵、豪奢、权倾四野、地位显赫、相互勾结的特点。
反映了中国古代权势者们肆意侵吞民脂民膏、相互勾结、狼狈为奸的黑暗现实。
使用了夸张、比喻、谐音、双关等语言技巧。
8、贾宝玉在太虚幻境所见《十二钗判词》,是对金陵十二钗命运、遭遇和品德的最好预示和写照,请根据下列判词,说说她是谁,并从中任选三人,根据判词简要说说她的命运、遭遇和品德。
①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惜春)
②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
(巧姐)
③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湘云)
④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妙玉)
⑤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迎春)
⑥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林黛玉,薛宝钗)
⑦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便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探春)
⑧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元春)
⑨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王熙凤)
⑩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李纨)
⑾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秦可卿)
9、《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除了林黛玉和薛宝钗外,还有哪十位?
答:王熙风、史湘云、李纨、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秦可卿、妙玉、巧姐。
10、《红楼梦》中的人、地、物的命名往往具有隐喻性,尤其善用谐音,请略举三个这样的
例子,并解释其含义。
甄士隐——真事隐
贾雨村——假语存
卜世仁——不是人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原应叹息”
11、简要分析《红楼梦》第五回在小说结构上的作用。
第五回是全书故事情节发展的总纲领。
本回主要讲述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的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结局交代出来。
《红楼梦》只流传下80回,后40回由高鹗续写,因此,对于《红楼梦》中人物的命运发展,基本上是依据这些隐喻揣摸出来的。
12、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本文在《红楼梦》中的位置
《红楼梦》前五回是全书的序曲,从第六回的本文开始,全书的故事情节才正式展开。
曹雪芹在精心安排《红》的艺术结构中,没有让故事平铺直叙,而是选择了一个与贾府地位悬殊极大的村妇刘姥姥,因此,“刘姥姥”是作者向读者介绍贾府的由头,也成了全书结构上的一个穿针引线的人物。
13、刘姥姥其人:未进荣国府之前我们已经对她有了一些了解:村野中人,家境贫寒,长期艰难的生活磨练,一方面具有农妇醇厚善良的本质,另一方面也使她沾染了不少世俗油滑庸俗之气。
一进荣国府的作用:
1.通过刘姥姥这位乡下村妇的视角突出了贾府之大、之显赫、之奢华。
2.同时也通过王熙凤等人对刘姥姥的不冷不热的态度,为二进荣国府时得到贾母的欢心而众人态度跟着转变做了铺垫,前后的不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 六回有批者说“此回借刘姥姥,却是写阿凤正传。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
1、结构上起贯穿全文的作用。
小说用刘姥姥引出故事,推进情节,提示结局,前后一以贯之。
从内里,从近处对贾府进行透视和详察,推动小说情节的开展,便于更深入与细
腻地展开贾府内部的生活细节。
同时,见证贾府由盛到衰的过程。
2、意义上的象征作用。
她代表着一种艰难却也自给自足的平民世界,这种生活对贵族之家的浮华奢靡是有新鲜感的。
刘姥姥的到来,使贾母感受到一种遥远的真挚的情感,使贵族小姐们感受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乐趣。
14、比通灵金莺微风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贾宝玉的玉辞,薛宝钗的金锁文。
仙寿:年龄。
因宝玉前身是女娲锻炼过得石头,又是“赤霞宫神瑛侍者”,所以他的年龄是“仙寿”。
恒昌:永远健康的意思。
永继:长寿。
这两句是对偶句,莺儿说:“我看二爷玉上的话倒与姑娘项圈上的话是一对儿。
”两句话意思接近,从字面上来解,是说只要不丢失,则能长命百岁,平平安安。
80回后有宝玉失玉的一段文字,而丢了这块玉,也预示着命运的重大转折,即“知祸福”。
而“一除积祟,二疗冤疾“,则是在前80回宝玉凤姐中马道婆魔法时,通灵玉已发挥了它的这两个功效。
那个癞头和尚念的几句诗里,有一句”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
也说明了日后发生了重大变故时,虽是寄予了吉祥与祝愿,但通灵玉与黄金锁,也改变不了主人的命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