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89828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89828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89828

武威阳光实验学校(中学部)课堂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下册

总第 1 课时时间:2014 年 3 月

学科地理设计者刘亮

课题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课时安

1 课型

读图观察、启发式讲

述、学生活动、探究。

知识目标知识目标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2.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

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4.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教学难点

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导入新课]

分别把课前挂好的新疆高山牧区景观图、西双版纳热

调整与思考

过程设计带风光傣家竹楼景观图、东南沿海经济特区的工业生产流水线景观图和长江三角洲农业及工业景观图与四位扮演者(学生)口述台词(课文中的叙述)配套,依次打开。[讲授新课]

这项活动完毕后,再叫一、两名同学试着描述自己家乡的特点。

教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总结:以上同学的描述,说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大屏幕依次显示)

至此,同学们已经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些中国的地理差异。

举例:(大屏幕显示)

活动2:(让学生自己调查、了解邮政编码与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域之间的联系)检查学生调查结果:

第一、二位编码表示一级行政区

第三、四位编码表示下一级行政区

第五、六位编码表示投递局的代码

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反映出区域的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呢?

如:长途电话号码:区号+电话号码

承转: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根据不同的理由(或满足不同的需要)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地理区域。(利用多媒体大屏幕显示中国地形图)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下面我们将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进行区域划分。(这时,在中国地形图上出现闪动的区域界线,并附有区域名称)教师用光标指到哪个区域,即请同学们集体读出这个区域的名称。

总结:这就是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人们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地理区域,一个地区可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在此基础上,我们重点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位置和范围。正是由于区域间存在的差异性较大,而同一区域内相同或相似性较多,我们才有必要对它们进行区域划分,有利于人们因地制宜安排生产、生活。

作业名校课堂

调整与思考课后反思

武威阳光实验学校(中学部)课堂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下册

总第 2 课时时间:年月学科地理设计者刘亮

课题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课时安排 1 课型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知识目标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2.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

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4.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教学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教学难点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新课】

1.中国区域地理知识是在中国总论的基础上讲述的,因此,所

涉及的内容中很多都是学生已经学过的。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

抓住这一点,尽量采用简明生动的启发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对区域

知识的构建。

2.可以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直观地感到我国南方地区和北

方地区的差异。我国地域辽阔,区域差异明显,在教学中要突出区

域特色。

【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1.展示不同区域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

地区的自然差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播放录像资料。提出问题:从

图片或录像资料中看到南方和北方有哪些差异?如何用科学的地

理方法表述它们?为什么会有差异?

2.这部分教材中的图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景观图,包括图5.9

中的“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图5.10的

“东北林海雪原”、图5.11的“海南岛热带风光”。另一类是地理图表,

包括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城市的

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长江和黄河的流量过程线图,这部分教

学活动应注重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3.指导学生分别阅读哈尔滨和北京的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图,引导学生得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特征。再

将这样的特点与武汉和广州的气候进行对比,认识到南方比北方冬

调整与思考

季气温高,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而且年降水量多。同时为分析河流流量的特点和植被的特点打下基础。填活动1表格。

4.由降水的特点引导到河流流量分析。首先让学生明白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来源主要是靠天然降水补给,由于南方地区的降水量比北方地区多,所以造成了长江流量比黄河流量大。进一步帮助学生发现,河流流量的变化与降水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总的来说,河流的流量随着降水的变化而变化,降水量增加,河流的流量增大,反之减少。引申到我国南方地区夏季会出现洪涝灾害,明确灾害的形成原因,树立防灾减灾意识。完成活动2的有关部分。

【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

1.“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农耕制度土地利用类型旱地为主水田为主主要农作物小麦、大豆等水稻、油菜等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

一年二至三熟

传统运输方式

陆路运输为主,多用

汽车、马车

水运

传统民居

屋顶坡度较小、墙体

较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其他不同

3.组织学生探究北方农村生活景观和南方农村景观差异的原因,完成活动1:

主要形成原因

农耕制度土地利用类型地形、气候主要农作物气候

作物熟制气候

传统运输方式地形

传统民居气候

其他不同

作业名校课堂

调整与思考课后反思

武威阳光实验学校(中学部)课堂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下册

总第3 课时时间:年月学科地理设计者刘亮

课题第六章第一节自然特

征与农业

课时安

二课时课型

讨论法、启发式讲述

法。

知识目标

1.掌握我国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2.说明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

教学重点 1.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2.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有哪些。教学难点自然条件对农业发展影响。

教学过程设计【自主学习】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1.范围: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一线以北,东临海和海。

2.地形:以和为主。东部有广阔的平

原和平原;西部有的黄土高原。

3.气候:地跨我国的和,大部分地区属

于。大部分属于(干湿区)。

4.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又常被称为“”。

调整与思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