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用衫结构制图两课评比共38页文档
两用衫结构设计

3.下平线(袖长线)
4.后袖侧直线(袖肥大)
5.袖斜线
袖片框架制图示意图
6.袖山深线:过袖斜线与基础线的交点作上平线的平行线。
7.袖肘线:取袖山深线的中点至下平线的中点作平行线。
8.袖中线:取袖肥大的1/2前移0.3cm。
袖片的结构制图:
制图步骤:1.袖口大:取B/10+3作为袖口大。
2.袖开深斜线:以袖中线和袖开深线交点为点,
2.领底弧线:与领圈弧线相连,画顺领底弧线。
3.领宽线:取领脚高加翻领高的宽度与领底弧线长成直
角。
4.领脚线:与直开领深线呈一定角度,领脚长10cm。
5.领外围直线:与领宽线成直角,相交于领脚线。
6.领外围弧线:与领角长连接画顺领外围弧线,并画顺
圆角。
7.领脚高线:按领脚高在领宽线上取点,画顺领脚高
后衣片制图步骤:
(1)后衣片框架制图
(2)后衣片结构制图
具体步骤:
1后领圈弧线
2肩线
3袖窿弧线
4后背中心线:腰节线偏进2cm.
5后摆缝线:腰节处偏进1.5cm,摆缝处偏出1cm。
2.女两用衫衣袖结构制图:
袖片的框架制图:
具体的制图公式:
袖肥大:B/5
袖口大:B/10+3
袖斜线:AH/2+0.3
制图步骤:1.前袖侧直线
袖山弧线制图步骤如下图在袖山斜线与前袖侧直线交点处1cm作为弧线转折点在袖山斜线与后袖侧直线交处作弧线转折点按图作等分线取点画顺袖山弧线
女两用衫款式变化制图
教学构思:
两用衫变化繁多,本章将以一款为例,以基型为基础,然后变化款式.以使学习者能举一反三,运用于各种变化款式.
目的要求:
女两用衫款式变化Ⅱ前后片结构制图步骤及方法

前片腰部以下波浪展开结构图
问题五:(分组讨论)如何使腰节分割线下呈波浪?
展开
任务三:根据款式特征,分析后片结构构成
1.5
1.5
3
2 1.5
1
2 4
5
0.5
后片制图步骤
①腰节抬高 ②腰省
③后中缝 ④侧缝 ⑤底摆
后片腰部以下波浪展开结构图
问题六:(分组讨论)如何使后片腰节分割线下呈波浪?
展开
展开
12 34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内容 本课题选自《服装结构制
图》我教说材课,的这内本容教是材本是教中材等第职 业七教章育第国三家节规第划二教模材块配第套一教课学题, 用本书课,题是从服本装教类材专或业本的模一块门来专看, 业是基两础用课衫。制重图点的培重养点学部生分职,业在 技本能节的中养起成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腰节设 横向割线
腰节分割 下呈波浪形
腰节以 上设背缝
左右侧 设腰节省
问题一:请同学们根据外形图及实物分析本款前后片有哪些特征?
测量要点 问题二:胸围的加放量是多少?
制图规格
号型 部位 160/84A 规格
衣长 58
胸围 96
单位/cm
领围
肩宽
袖长
前腰 节长
胸高位
38 40 56 40 24
问题三: 160/84A号型适合什么体型的人穿?
知识技能
学生初步具备服装结 构制图的基础知识,有少 部分学生具备运用已学知 识基本绘制出本款前后片 结构图的知识技能。
三 教学目标
教重难(结( (作生学点点2构1学学培())交的3:重:分(会会养2)能知流学、女)析1女女学情力识的习)两难女的两两生感目目团兴女用点两能用用具目标标队趣两衫:用力衫衫有标::精,用款衫。款款女:神体衫式款式式两通;验款变式变变用过在成式化变化化衫教分功变Ⅱ化ⅡⅡ款学析的化前Ⅱ的前式活款喜Ⅱ后前制后变动式悦的片后图片化培、。制下片依结Ⅱ养制图摆结据构外学图依展构。制形生的据宽制图分团过。的图步析结程结步骤及协中构骤及前作激处及方后、发理方法片合学方法。的法。。
《服装结构制图》课程标准1

《服装结构制图》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服装结构制图》[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及其它相关专业[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
是以学习服装结构规律为主要内容的课程。
其专业内容实用性强、针对生产实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了解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方法和变化规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和技巧,熟悉服装生产流程,具备从事服装设计、服装制版工作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并获得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为继续学习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课时] 120[课程目标]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服装设计工作必备的知识、工作规范、工作流程、操作技能和技巧。
本课程以专业教学大纲为依据,掌握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要求包括:掌握服装款式、结构、工艺制作方法,使学生具有独立完成基础纸样和样板制作。
确定缝制工艺流程及成衣效果控制的基本能力。
同时在平时的练习中训练学生精细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并在课堂知识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创新与设计能力。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1.能胜任服装纸样设计2.能胜任服装工业制版3.能胜任服装推版、排版4.能胜任服装驳样制版5.能胜任服装用料测算6.能胜任产品设计与开发[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通过行业专家、课程专家对相关岗位工作任务的分析得出从事服装设计与服装制版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在课程分析、课程内容分析的基础上,以工作岗位为专门化方向模块;以工作任务为线索采用并列式与流程式相结合设计课程内容;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兼顾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完整,保证技能证书考试的要求,为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形成以项目教学、任务教学为主体的课程模式,以工作流程和任务为线索设计项目,把工作过程设计成项目过程,以工作任务负载知识,通过技能操作、仿真模拟、角色扮演、创设情境、发现学习、范例教学、案例分析、实地参观、市场调查、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模式,在工作情境中开展学习过程。
普通女衬衫结构制图PPT教案

第1页/共9页
第2页/共9页
二、普通女衬衫的款式特点及外形:
摆缝收横省,略吸腰;长袖,袖口打细裥,装袖 头;领型为小尖领,也可用小方领、小圆领及大 尖领;领口开得较深;门襟五粒扣,后身左右各 收肩省-2CM。 2、净B加放4-12CM。
第4页/共9页
四、假定制图规格
号型:160/84A 单位:CM
L:64 B:96 S:40 N:38 AH:42
袖长:53.5
38
第5页/共9页
前腰节长:
五、制图方法和步骤:
第6页/共9页
小结:
➢ 普通女衬衫的款式特点及外形 ➢ 尺寸加放量 ➢ 制图规格 ➢ 制图方法和步骤
第7页/共9页
作业:
制作普通女衬衣前衣片结构图。
要求: 1、比例1:5; 2、8开素描纸构图;
第8页/共9页
高二上制图教案

2011-2012高二制图教案侯小捷教材:《服装结构制图》徐雅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课题:第七章两用衫结构制图第一节女两用衫课时:2节(理论解+课时示范+学生实操+辅导)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掌握两用衫的制图步骤和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应用能力,提高技能。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专业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步骤及方法。
教学难点:U型领的画法,袖片的制图方法。
教学方法:讲述、互动、实操等相结合教学用具:教案、尺子、小黑板等教材分析:本节重点部分是两用衫的制图方法和成衣规格的制定,领口、小肩、袋口、双排扣、袖片的制图作为本节的重点内容。
由可U型领口的制图方法可以变化出多种无领领口的造型。
学情分析:现阶段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理论与实操技能,本学期要加强制图能力的培养,提高应变、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回顾上学年的学习内容(西裤、短裙、衬衫和各类款式变化等)。
◆本学期的学习任务(两用衫、茄克衫、西服及变化款)与技能水平的要求。
◆新课什么是两用衫?有何特点?又名春秋衫。
一般指穿着在衬衫或羊毛衫外的上装。
款式变化自由多样。
造型上可分为宽松型、适身型、紧身型。
内部结构丰富多样。
一、制图依据(一)两用衫的外形无领式U字型领,门里襟下摆方角,双排8粒扣,前衣片左右收省各一个,横行双嵌线开袋各一个。
后衣片做背缝,左右收省各一个。
袖型为圆装袖,袖口开衩,两袖口各钉装饰纽扣两粒。
适宜面料:薄型呢绒类,如全毛或毛涤等。
二、测量要点:1、L:较长。
2、B:+14—16CM3、S:略放框架线----轮廓线------内部结构线1.前片:横开领N/5-0.3直开领N/5肩宽S/2-0.7胸宽B/6+1.5胸围B/4+0.5大袋0.1B+5纽位:前腰节/5+2袖窿深B/6+2胸围大B/4+0.52.后片: 横开领N/5直开领2.2肩宽前小肩+0.7胸宽B/6+2.2胸围B/4-0.5五、小结:1、主要公式2、肩、袋、纽位的制图3、制图原理六、作业1、按书中规格画前后片2遍。
【江苏】中职服装结构制图(主编徐雅琴 高教版)教案:第七章 两用衫结构制图01

课题:女两衫(4课时)【学习目标】考纲要求:掌握上装构成原理,掌握男、女两用衫的制图方法及款式变化本节课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女两用衫的制图依据、测量要点及制图方法和制图要领。
【学习重点】1、两用衫的基本概念及变化方式2、女两用衫的制图依据有哪些?3、女两用衫的测量要点?4、女两用衫衣片和袖片的结构制图方法。
5、女两用衫的制图要领。
【自主梳理】(这部分要求同学们根据下面提示预习,课前独立完成,记下不明白的问题,课堂小组交流讨论)学法指导、课前尝试等【课堂探究】第七章两用衫结构图两用衫又名_________,属_____的一个种类。
两用衫一般指_______________。
女装的款式变化在保持基本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前提下,从整体造型上,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进行变化。
从局部造型上,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进行变化。
男装的款式变化可将两用衫(春秋衫)按其款式不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等。
第一节女两用衫所谓两用衫一般是指__________________,不包括典型品种如_________、___ _________等。
两用衫因其可跨两季穿着而得名,其_________、_________不受局限。
一、制图依据(一)款式图与外形概述款式特征:领型为_________。
前中_________、_________,钉纽_________,前片__________,腰节线下__________________,后设_________,侧缝为_________。
袖型为__________________,袖口_________,袖口衩上__________________。
适用面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测量要点1、衣长的测量:衣长应比一般服装_________。
衬衫结构制图

衬衫结构制图第一次课女上衣原型纸样设计操作(一)一、训练目标1、掌握女上衣原型纸样设计。
二、目的分析实践女上衣原型纸样设计的方法,提高学生纸样设计的能力。
三、实施活动(一)课前准备打样纸、铅笔、橡皮、专用打样工具(二)结构制图操作(见教材图P90-91页)cm2.制图操作(1)基础线○1以人体的背长尺寸为长、B/2+5cm为宽作长方形。
其中5cm 是半身胸围的放松量,全身胸围的放松量是10cm。
○2袖窿深线:从长方形的上平线向下取B/6+7cm找点,过该点作一条水平线。
○3侧缝辅助线:在下平线,将长方形的宽二等分,过等分点作垂线至袖窿深线。
○4背宽线:在袖窿线上,距后中心线B/6+4.5cm作一条垂直线。
○5胸宽线:在袖窿线上,距前中心线B/6+3cm作一条垂直线。
(2)图2-2-3○6后横开领:在上平线上,距后中心线B/20+2.9cm找点,该点与后颈点之间的距离即为后○7○8后领口弧线:过后颈侧点和后横开领靠近后中线的等分点画一条圆顺的弧线。
注意弧线在后中心处必须与后中线成直角。
○9”的距离找点,过该点向右取定数2cm,该点就是样板的肩点,再直线连接肩点和侧颈点。
○10前横开领:在上平线,距前中线“”的位置。
通常服装的前后横开领可以相等或前横开领略小。
○11前直开领:在前中线,距上平线“+1cm”取点,该点即为样板的前颈点。
○12前领口弧线:以前横开领和前直开领的长度为长和宽,作一长方形。
在长方形的垂直线上距上平线0.5cm为样板的前颈侧点,弧线连接前颈侧点和前颈点,弧线最凹处距长方形的直角点为1/2大减0.3cm,即“”。
○13前肩线:先测出后肩线的长度,用符号“?”代替。
然后再胸宽线上,距上平线两倍”的距离找点,过该点作一条短的水平线,最后以前颈侧点为圆心,“?-1.8cm”的尺寸为半径在短的水平线上取“●+0.5cm”定点,该点作为画后袖窿弧线的辅助点;在前胸宽线与袖窿深线组成直角的角平分线上取“●”定点,该直线即为前肩线。
女两用衫结构制图

二、测量要点
1、衣长测量 根据款式要求制定。
2、胸围的放松量 春秋季穿着的服装加放量一般在14~16cm,因此款较 合身,放松量宜在10~14cm即可。
3、肩宽的规格 结合造型因素略放宽。
三、制图规格
号 型
160/84A 号 型
部位
规格 肩宽 40
衣长
68 袖长 55
领围
38 前腰节长 40
s/2-0.7
2
N/5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N/5-0.3
1.5
前 片 结 构 图
五、小结:
本节课讲授的重点是:女两用衫无领 型圆领的绘制、腰省及左胸手巾袋的定位。 通过练习,要求同学们掌握女两用衫前片 的结构制图,能够熟练使用公式及相关数 据,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六、布置作业
内容: 按1:5的比例绘制女两用衫前片结构制图。 要求: 1、卷面干净,整洁。 2、线条流畅,弧线圆顺。 3、结构、轮廓线分明。 4、版式设计合理,标明公式及数据。
答:一般指穿着在衬衣或羊毛衫外的上衣。
两用衫一般在什么季节穿着?又名什么?
答:一般在春秋季节穿着的服装。又名春秋衫。 两用衫的造型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部位? 答:主要表现在领型、袖型、下摆、门襟等部位。
领
图
领 型 变 化
门襟变化
下 摆 变 化
袖 型 变 化
一、制图依据
1、款式特征及外形概述: 领型为无领领型圆,前 片左右各设一腰省,左胸设 一装饰手巾袋,单排扣钉纽 四粒(装饰纽四粒),后片 设肩背省及腰省,后中设背 缝,侧缝略吸腰,袖型为独 片袖(肘部至袖口设分割 线),平下摆,袖口钉纽三 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