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失效的原因及常见故障分析
换热器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换热器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一、管式换热器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一、两种介质互串(内漏)1 产生原因①换热管腐蚀穿孔、开裂。
②换热管与管板胀口(焊口)裂开。
③浮头式换热器浮头法兰密封漏。
2 处理方法①更换或堵死漏的换热管。
②换热管与管板重胀(补焊)或堵死。
③紧固螺栓或更换密封垫片。
二、法兰处密封泄漏1 产生原因①垫圈承压不足、腐蚀、变质。
②螺栓强度不足,松动或腐蚀。
③法兰刚性不足与密封面缺陷。
④法兰不平或错位,垫片质量不好。
2 处理方法①紧固螺栓,更换垫片。
②螺栓材质升级、紧固螺栓或更换螺栓。
③更换法兰或处理缺陷。
④重新组对或更换法兰,更换垫片。
三、传热效果差1 产生原因①换热管结垢。
②水质不好、油污与微生物多。
③隔板短路2 处理方法①化学清洗或射流清洗垢污。
②加强过滤、净化介质,加强水质管理。
③更换管箱垫片或更换隔板。
四、阻力降超过允许值1 产生原因壳内、管内外结垢2 处理方法用射流或化学清洗垢物五、振动严重1 产生原因①因介质频率引起的共振。
②外部管道振动引起的共振。
2 处理方法①改变流速或改变管束固有频率。
②加固管道,减小振动。
二、板式换热器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板式换热器常见故障有串液、外漏、压降过大、供热温度不能满足要求四个方面。
一、串液1 产生原因①由于板材选择不当导致板片腐蚀产生裂纹或穿孔。
②操作条件不符合设计要求。
③板片冷冲压成型后的残余应力和装配中夹紧尺寸过小造成应力腐蚀。
④板片泄漏槽处有轻微渗漏,造成介质中有害物质浓缩腐蚀板片,形成串液。
2 处理方法①更换有裂纹或穿孔板片,在现场用透光法查找板片裂纹。
②调整运行参数,使其达到设计条件。
③换热器维修组装时夹紧尺寸应符合要求,并不是越小越好。
④板片材料合理匹配。
二、外漏1 产生原因①夹紧尺寸不到位、各处尺寸不均匀(各处尺寸偏差不应大于3 mm)或夹紧螺栓松动。
②部分密封垫脱离密封槽,密封垫主密封面有脏物,密封垫损坏或垫片老化。
换热器运行故障分析与解决方案

换热器运行故障分析与解决方案一、引言换热器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常用的设备,用于传递热量。
然而,在长期运行过程中,换热器可能会浮现故障,导致热传递效率下降,影响生产效益。
因此,本文将对换热器运行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故障分析1. 故障现象换热器故障可能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热传递效率下降:换热器在运行过程中,热传递效率明显降低,导致热量传递不充分。
- 温度异常:换热器出口温度异常偏高或者偏低,与设计要求不符。
- 压力异常:换热器出口压力异常偏高或者偏低,可能导致流体流动不畅。
- 漏水现象:换热器存在漏水现象,可能导致热量损失和设备损坏。
2. 故障原因换热器故障的原因可能有多种:- 换热介质质量不合格:换热介质中存在杂质或者沉淀物,导致换热器内壁结垢,影响热传递效率。
- 换热器管道阻塞:管道内存在杂质、沉积物或者生物膜,导致管道阻塞,影响流体流动。
- 换热器泄漏:换热器密封不良或者管道连接处存在漏洞,导致漏水现象。
- 换热器设计不合理:换热器设计参数不符合实际工况要求,导致运行故障。
三、解决方案1. 清洗换热器内壁针对换热介质质量不合格导致的结垢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 使用合适的清洗剂进行清洗,去除内壁结垢物。
- 定期清洗,避免结垢物长期积累。
2. 清理管道阻塞针对管道阻塞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 使用高压水枪进行管道冲洗,清除杂质、沉积物和生物膜。
- 定期检查管道,发现问题及时清理。
3. 检修和更换密封件针对换热器泄漏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 检查换热器密封件,如发现老化、破损或者变形等情况,及时更换。
- 加强管道连接处的密封,确保无漏洞存在。
4. 优化换热器设计针对换热器设计不合理导致的运行故障,可采取以下措施:- 根据实际工况要求,重新设计换热器参数,确保其能够满足热传递需求。
- 优化换热器结构,提高热传递效率。
四、结论通过对换热器运行故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换热器故障可能表现为热传递效率下降、温度异常、压力异常和漏水现象等。
换热器运行故障分析与解决方案

换热器运行故障分析与解决方案标题:换热器运行故障分析与解决方案
引言概述:
换热器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设备,用于传递热量。
然而,由于长时间运行或操
作不当等原因,换热器可能会出现故障。
本文将从换热器运行故障的常见原因入手,分析故障现象及可能的解决方案,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换热器故障处理方法。
一、换热器运行故障原因分析
1.1 流体流速过大或过小
1.2 换热器管道堵塞
1.3 换热器管道泄漏
二、换热器故障现象分析
2.1 温度不稳定
2.2 热效率下降
2.3 压力异常
三、换热器故障解决方案
3.1 调整流体流速
3.2 清洗换热器管道
3.3 更换损坏管道
四、预防换热器故障的方法
4.1 定期检查和维护
4.2 控制流体流速
4.3 使用高质量的换热器管道材料
五、换热器故障处理注意事项
5.1 遵循操作规程
5.2 注意安全防护
5.3 寻求专业帮助
结论:
换热器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设备,了解换热器运行故障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对于保证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读者可以更好地处理换热器故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换热器运行故障分析与解决方案

换热器运行故障分析与解决方案一、引言换热器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常用的设备之一,它能够将热能从一个流体传递到另一个流体。
然而,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换热器可能会浮现故障,影响其正常运行。
本文将对换热器运行故障进行分析,并提供解决方案,以确保换热器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行。
二、换热器运行故障分析1. 故障一:换热效率下降换热效率下降是换热器常见的故障之一。
造成换热效率下降的原因有不少,包括管道阻塞、传热面积减少、换热介质流量异常等。
针对不同的原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解决:- 清洗管道:定期对换热器的管道进行清洗,以防止管道阻塞。
- 检查传热面积:定期检查传热面积是否有损坏或者腐蚀现象,如有必要,及时更换。
- 检查流量:检查换热介质的流量是否正常,如发现异常,及时调整。
2. 故障二:泄漏换热器的泄漏问题可能会导致能量的浪费,同时也会对设备的安全性造成威胁。
泄漏的原因可能是密封件老化、焊缝开裂等。
针对泄漏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 更换密封件:定期检查换热器的密封件,如发现老化或者破损,及时更换。
- 检查焊缝:定期检查焊缝是否存在开裂现象,如有必要,进行修复或者更换。
3. 故障三:压力异常换热器的压力异常可能会导致设备的损坏或者安全事故的发生。
压力异常的原因可能是管道阻塞、阀门故障等。
针对压力异常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 清洗管道:定期清洗管道,以防止阻塞。
- 检查阀门:定期检查阀门是否正常运行,如发现故障,及时修复或者更换。
三、解决方案实施1. 制定维护计划为了确保换热器的正常运行,我们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维护计划。
维护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清洗计划:明确清洗换热器的频率和方法。
- 检查计划:明确检查换热器各个部件的频率和方法。
- 维修计划:明确维修换热器的方法和时间安排。
2. 建立监控系统为了及时发现换热器的故障,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换热器的运行状态,并提供报警功能。
换热器运行故障分析与解决方案

换热器运行故障分析与解决方案一、问题描述在某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换热器出现了运行故障。
根据现场工作人员的描述,故障表现为换热器无法正常进行热交换,导致工艺流程受到影响,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将对该换热器的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故障分析1. 故障现象根据现场工作人员的描述,换热器无法正常进行热交换,导致工艺流程受到影响。
具体表现为:- 换热器出口温度异常升高;- 换热器进口温度异常下降;- 换热器传热效率明显下降。
2. 可能原因根据故障现象的描述,初步判断可能的故障原因有以下几点:- 换热介质流量异常;- 换热介质压力异常;- 换热器管道堵塞;- 换热器管壳泄漏。
3. 故障排除为了进一步确认故障原因,需要进行以下的故障排除工作:- 检查换热介质流量传感器,确认其工作状态正常;- 检查换热介质压力传感器,确认其工作状态正常;- 检查换热器管道,清除可能存在的堵塞物;- 检查换热器管壳接口,确认是否存在泄漏。
4. 故障解决方案根据故障排除的结果,可以针对不同的故障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如果换热介质流量异常,可以检查换热介质供应系统,确保供应流量稳定,并清洗换热器内部管道;- 如果换热介质压力异常,可以检查供应系统的压力调节装置,确保压力稳定,并检查换热器内部管道是否存在堵塞;- 如果换热器管道堵塞,可以采取清洗管道的方式,将可能存在的污垢清除;- 如果换热器管壳泄漏,可以检查管壳密封件的状态,如果存在磨损或老化,及时更换。
5. 预防措施为了避免类似故障的再次发生,可以采取以下的预防措施:- 定期对换热介质供应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流量和压力的稳定;- 定期对换热器进行清洗和维护,防止管道堵塞和泄漏的发生;- 定期更换换热器的密封件,避免因老化而导致的泄漏。
三、总结通过对换热器运行故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故障原因可能包括换热介质流量异常、换热介质压力异常、换热器管道堵塞和换热器管壳泄漏等;- 通过故障排除工作,可以确认具体的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 为了避免类似故障的再次发生,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定期对换热器进行检查和维护。
换热器运行故障分析与解决方案

换热器运行故障分析与解决方案一、引言换热器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之一,用于热量的传递和能量的转换。
然而,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换热器可能会浮现各种故障,影响其正常运行。
本文将针对换热器的运行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换热器运行故障分析1. 故障一:换热效果下降换热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热量的传递,如果换热效果下降,可能会导致生产过程中的温度不稳定或者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可能原因:- 换热器管道阻塞:管道内部可能会积聚污垢或者沉积物,导致热量传递的阻力增加,从而降低换热效果。
- 换热介质流量异常:换热介质的流量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影响换热效果。
- 换热器表面结垢:换热器表面可能会结垢,导致热量传递的效果下降。
解决方案:- 定期清洗换热器管道:通过定期清洗管道内的污垢和沉积物,保持管道的畅通性。
- 调整换热介质流量: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换热介质的流量,确保其在合适的范围内。
- 定期清洗换热器表面:定期清洗换热器表面的结垢,保持其换热效果的稳定性。
2. 故障二:换热器泄漏换热器泄漏是一种常见的故障现象,可能会导致能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可能原因:- 换热器密封不良:换热器的密封件可能会老化或者损坏,导致泄漏。
- 换热器管道破裂:长期的使用可能会导致管道的破裂,从而引发泄漏。
解决方案:- 定期检查和更换密封件:定期检查换热器的密封件,如发现老化或者损坏,及时更换。
- 定期检查管道状况:定期检查换热器管道的状况,如发现破裂等问题,及时修复或者更换。
3. 故障三:换热器压力异常换热器的正常运行需要保持一定的压力范围,如果压力异常,可能会导致设备损坏或者安全隐患。
可能原因:- 换热器泄漏:换热器的泄漏可能会导致压力异常。
- 换热介质流量异常:换热介质流量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导致压力异常。
解决方案:- 及时修复泄漏问题:发现换热器泄漏时,及时修复问题,确保换热器的正常运行。
- 调整换热介质流量: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换热介质的流量,确保其在合适的范围内,避免压力异常。
换热器运行故障分析与解决方案

换热器运行故障分析与解决方案标题:换热器运行故障分析与解决方案引言概述:换热器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用于将热量从一个介质传递到另一个介质,以实现加热或冷却的目的。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换热器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影响正常工作。
本文将就换热器运行故障的分析与解决方案进行详细探讨。
一、换热器温度异常1.1 温度过高- 可能原因:管道堵塞、介质流速过快、换热器内部结垢、冷却水流量不足等。
- 解决方案:清洗管道、增加换热器冷却水流量、定期清洗换热器内部等。
1.2 温度过低- 可能原因:介质流速过慢、换热器内部泄漏、换热器表面结霜等。
- 解决方案:增加介质流速、修复泄漏部位、加强换热器绝热措施等。
1.3 温度波动大- 可能原因:介质流速不稳定、换热器内部结垢、换热器管道设计不合理等。
- 解决方案:调整介质流速、清洗换热器内部、重新设计换热器管道等。
二、换热器压力异常2.1 压力过高- 可能原因:介质流速过快、换热器内部结垢、管道堵塞等。
- 解决方案:调整介质流速、清洗换热器内部、清理管道等。
2.2 压力过低- 可能原因:换热器内部泄漏、介质流速过慢、换热器表面结霜等。
- 解决方案:修复泄漏部位、增加介质流速、加强换热器绝热措施等。
2.3 压力波动大- 可能原因:介质流速不稳定、换热器内部结垢、管道设计不合理等。
- 解决方案:调整介质流速、清洗换热器内部、重新设计管道等。
三、换热器噪音异常3.1 噪音过大- 可能原因:介质流速过快、换热器内部结垢、换热器支撑不稳等。
- 解决方案:调整介质流速、清洗换热器内部、加固换热器支撑等。
3.2 噪音过小- 可能原因:介质流速过慢、换热器内部泄漏、换热器表面结霜等。
- 解决方案:增加介质流速、修复泄漏部位、加强换热器绝热措施等。
3.3 噪音频率异常- 可能原因:介质流速不稳定、换热器内部结垢、换热器管道设计不合理等。
- 解决方案:调整介质流速、清洗换热器内部、重新设计管道等。
换热器运行故障分析与解决方案

换热器运行故障分析与解决方案一、引言换热器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之一,用于传递热量和冷量。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换热器可能会浮现各种故障,影响其正常运行。
本文将对换热器运行故障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换热器运行故障分析1. 故障现象在使用换热器时,可能会浮现以下故障现象:- 温度不稳定:换热器出口温度波动较大,无法保持稳定;- 压力异常:换热器进出口压力差异过大,或者压力不稳定;- 换热效果下降:换热器传热效果明显下降,无法满足工艺要求。
2. 故障原因换热器故障的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换热介质问题:换热介质的流量、温度、压力等参数异常,导致换热器无法正常工作;- 换热器结构问题:换热器管道阻塞、泄漏、腐蚀等问题,影响换热效果;- 换热器附属设备问题:换热器的泵、阀门、仪表等设备浮现故障,影响换热器的正常运行。
三、换热器运行故障解决方案1. 故障排查当发现换热器浮现故障时,首先需要进行故障排查,确定故障原因。
具体步骤如下:- 检查换热介质的流量、温度、压力等参数是否正常;- 检查换热器管道是否阻塞、泄漏、腐蚀等问题;- 检查换热器附属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2. 故障处理根据故障排查的结果,针对具体故障原因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 换热介质问题处理:调整换热介质的流量、温度、压力等参数,确保其在正常范围内;- 换热器结构问题处理:清洗换热器管道,修复泄漏处,防止腐蚀等问题;- 换热器附属设备问题处理:修复或者更换故障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3. 故障预防为了避免类似故障的再次发生,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和维护换热器,确保其正常运行;- 对换热介质进行监测和调整,避免参数异常;- 建立完善的换热器运行记录和维护计划,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四、总结通过对换热器运行故障的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提供,可以匡助用户更好地了解换热器故障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故障排查和处理,同时加强对换热器的预防和维护工作,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换热器失效的原因及常见故障分析
摘要换热器的种类很多,操作方法大同小异,它们的共同点是利用两种物料间大量的接触面积进行热交换,以完成冷却、冷凝、加热和蒸发等化工过程。
而换热器的操作条件、换热介质的性质、腐蚀速度和运行周期决定了换热器操作维护的内容。
现以广泛使用的板式换热器为例,讨论其失效原因及常见故障。
关键词换热器;失效原因;故障分析
1换热设备劣化和失效的主要形式及原因
造成换热设备劣化和失效的主要形式及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1腐蚀
换热设备管束受到的腐蚀取决于管束内外侧介质的化学组分、浓度、压力、流速以及管束本身的材质性能。
1)介质引起的均匀腐蚀。
①硫及硫化物引起的均匀腐蚀。
硫及硫化物导致金属表面直接形成一层金属疏化物。
这种硫化物较厚而疏松对金属表面不能起保护作用。
因此,这种腐蚀是以一定的速率使管壁减薄。
②盐酸产生的均匀腐蚀。
介质中所含的氯化物遇到水时,形成盐水,加热到150-200℃以上时生成盐酸,有十分强烈的腐蚀作用,是一种“低温腐蚀”,主要发生在有冷凝产生的部位。
腐蚀的形态是均匀腐蚀,也可能随冷凝液的流向产生沟状腐蚀。
③其他强腐蚀性介质,如尿素甲胺液、硫酸、醋酸等也会引起管束的均匀腐蚀。
2)应力腐蚀开裂。
化工装置的换热设备常出现的应力腐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奥氏体不锈钢管,由氯离子引起的应力腐蚀;另一种是铜管在氨环境下的应力腐蚀。
3)冷却水引起的各种腐蚀。
水冷却器占了换热设备中相当大的比例,在水冷却器的水侧,会产生各种形态的腐蚀。
①磨蚀与冲蚀。
冷却水流速高,并带有泥砂之类的固体顾粒,则在流速高,水冲击严重的局部部位易发生这种腐蚀。
②气烛。
当设计不合理,或实际的运行工况与设计工况不一致,引起水测局部管束的表面发生水的汽化时,容易在水测的管外壁发生气蚀。
③结垢引起的坑蚀。
冷却水流速过低,水质不好、水中含油污、泥垢、pH值过高,以及水中的菌藻等,都能使管束表面产生沉积物的堆积,并使沉积物覆盖下的管子金属的表面氧化膜因缺氧而破坏。
④pH值过低,使管束产生电化学均匀腐蚀。
在对冷却器的水侧进行化学清洗或正常运行时,若水质空置不好,使水侧的PH值过低,易使碳钢管束产生电化学均匀腐蚀。
4)其他形式的腐蚀。
换热器中还可能出现其他形式的破坏,如管子与管板间的缝隙腐蚀,脱碳、碱脆、氢侵蚀、等等。
1.2机械及热应力损伤
换热设备会在使用中受到各种不同类型的机械损伤。
1)管子与管板胀接处发生松动。
当胀接的管端与管板间的温差超过设计值时,会影响管子与管板的结合力。
管子突然降温时,会因为胀接处的管子外径收缩而发生泄漏;管子温度比管板温度高得太多时,胀接处的管子会因此而发生塑性变形,当管子温度降至正常时,已塑性变形的管子由于外径已减少,同样会在管子与管板的胀接处发生泄漏。
2)管子与管板大的温差引起焊缝开裂、胀接松脱两端为固定式管板的换热器,当管子与壳体的温差大于设计值时,管壳之间的热膨胀量的差太大,在管子与管板的连接处产生较大的附加应力,使焊缝开裂或胀接处松脱,结果在连接处发生泄漏。
有时,从整体上看管程和壳程两测介质的温差符合设计要求,但由于个别管子结垢、堵死等原因,使个别、局部的管子与个体及周围其他管子的温差过大,同样会使连接处出现开裂、松脱而失效。
这种损伤形式,不仅对两端固定管板的换热器会发生.对浮头式换热器的管束也同样会存在:温差越大,管束越长,管束从壳体的刚性越大,这种损坏越易产生。
3)化学清洗及机械清理引起的损伤。
换热器在停工期间进行的机械或人工清除垢层时,常常会使管束受到包括表面刮伤、压、弯等损伤。
过度的喷砂或化学清洗也会减簿管子的有效壁厚。
4)扳动产生的疲劳损伤。
与换热器相连的转动机械,如泵、压缩机等设备的振动,介质的流动及介质压力的脉动,都会引起管束的振动。
过度的管束振动会使管子受到疲劳损伤,其结果是产生疲劳开裂或腐蚀疲劳开裂。
这种因管束振动而产生的疲劳裂纹一般都是环向裂纹。
环向裂纹一般出现在管子的中间。
2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2.1外漏
1)产生原因。
①夹紧尺寸不到位、各处尺寸不均匀(各处尺寸偏差不应大于3 mm)或夹紧螺栓松动。
②部分密封垫脱离密封槽,密封垫主密封面有脏物,密封垫损坏或垫片老化。
③板片发生变形,组装错位引起跑垫。
④在板片密封槽部位或二道密封区域有裂纹。
实例:北京、青海和新疆等地的多个热力站均采用饱和蒸汽作为一次侧热源供暖,由于蒸汽温度较高,在设备运行初期系统不稳定的情况下,橡胶密封垫在高温下失效,引起蒸汽外漏。
2)处理方法。
①在无压状态,按制造厂提供的夹紧尺寸重新夹紧设备,尺寸应均匀一致,压紧尺寸的偏差应不大于±0.2N (mm)(N为板片总数),两压紧板间的平行度应保持在2mm以内。
②在外漏部位上做好标记,然后换热器解体逐一排查解决,重新装配或更换垫片和板片。
③将开换热器解体,对板片变形
部位进行修理或者更换板片。
在没有板片备件时可将变形部位板片暂时拆除后重新组装使用。
④重新组装拆开的板片时,应清洁板面,防止污物粘附着于垫片密封面。
2.2串液
1)产生原因。
①由于板材选择不当导致板片腐蚀产生裂纹或穿孔。
②操作条件不符合设计要求。
③板片冷冲压成型后的残余应力和装配中夹紧尺寸过小造成应力腐蚀。
④板片泄漏槽处有轻微渗漏,造成介质中有害物质(如C1)浓缩腐蚀板片,形成串液。
实例:某铝业有限公司硫酸系统中1台板片材料为254 SMo 的BR03板式换热器,在运行5个月后出现冷却水侧碳钢接管腐蚀泄漏,酸液泄漏到了冷却水侧。
检查发现板片酸液进口处和导流区域有严重的腐蚀及开裂现象。
现场分析发现,系统运行温度、流量和浓度等工艺参数均超出设计条件,使用温度远超出材料的适用范围。
采用饱和蒸汽作为一次侧热源的板式换热器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板片腐蚀,导致产品串液。
这是由于蒸汽温度较高,设备运行中很容易造成橡胶密封垫在高温下失效,引起蒸汽外漏并在二道密封区域急速冷凝。
随着外漏的不断进行,冷凝残液越聚越多,局部形成cl质量浓度较高区域,达到破坏板片表面钝化层的腐蚀条件。
同时,由于此区域板片冷冲压形成的内部应力较大,在表面钝化层被破坏的情况下,内部应力作用导致应力腐蚀的发生。
几种常用板片材料耐Cl腐蚀的能力
2)处理方法。
①更换有裂纹或穿孔板片,在现场用透光法查找板片裂纹。
②调整运行参数,使其达到设计条件。
③换热器维修组装时夹紧尺寸应符合要求,并不是越小越好。
④板片材料合理匹配。
参考文献
[1]杨锦明.催化顶循换热器失效原因分析及改进效果.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