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区牧草种植技术要点探索

合集下载

高寒牧区牧草种植栽培管理技术

高寒牧区牧草种植栽培管理技术

高寒牧区牧草种植栽培管理技术作者:童培培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第9期0?引言牲畜生存的根本饲料就是牧草,这也是畜牧业发展的根本,保障牧民的经济增收。

当前因为牧业结构调整和退牧还草政策等方面的影响,需要加大力度研究高寒牧区牧草种植栽培管理技术,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弥补高寒地区天然草地不足等问题,保护天然草地,发展高寒地区农牧业发展。

1?高寒牧区牧草种植栽培管理的意义在高寒牧区,冬季和春季是牲畜长膘的阶段,因为牧草饲料供给存在问题,可能会导致牲畜掉膘,影响到牧民的经济收入。

因此通过人工牧草种植栽培管理,可以使牧草饲料的储备量不断增强,缓解高寒牧区饲料不足等问题。

同时种植牧草还可以使牧草产量和质量不断得到提升,更好的保养和利用土地,进一步提升牧草的利用价值,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促进牧草产业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提升高寒牧区载畜能力,实现高寒牧区畜牧养殖的规模化。

利用高寒牧区牧草种植栽培管理技术,可以促进人工牧草场的发展,扩大草场,也可以更好的保护高寒牧区的林业和土地等资源,改善高寒牧区的生态环境。

2?牧草种植的现状2.1?种植方式不够科学牧民因为自身知识和养殖习惯等因素,导致农畜养殖方面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对于布草种植更加依赖休干和个人喜好等。

此外,种植牧草方面没有结合土地和气候,影响到实际收益。

种植牧草的过程中没有实施科学化管理和培育,任其生长,最后就会影响到牧草的产量和质量。

农畜在生产单发育周期当中,无法为其提供优质草料,降低农畜品质和经济收益,同时也会损害到自然环境土地荷载,破坏生态平衡[1]。

2.2?牧草种苗的引进种植不够科学高寒地区政府大力支持牧草种植工程,农牧民在种植牧草方面,开始在牧草操场种植方面大量的辟荒。

但是这样也会破坏天然植被。

很多牧草种子经营商会实施虚假宣传,蒙蔽农牧民,使其开始盲目种植牧草,没有全面的考虑牧草种植和种植区土地以及环境等方面的因素,造成经济损失,长此以往就会损害到农畜的良好发育和养畜户的经济收入。

高寒地带同德披碱草的生态特性及种植技术应用研究

高寒地带同德披碱草的生态特性及种植技术应用研究

青海地区作为高寒地带,地理气候环境尤为特殊,高寒地区缺氧,常年气温相对较低,冻土常年不化,植物的生长生产能力相对较低。

草原生态系统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完善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于高海拔地区畜牧养殖业是当地的重要支柱性产业,而草场是发展畜牧养殖业的重要支撑。

现阶段,在草原畜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冬春青绿饲料供给不足的现象,再加上草场的不规范利用,生产能力呈现逐渐下降的态势,草原生态系统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通过加强人工种草,能够更好的满足畜牧养殖业的饲草饲料需求,同时也能够给予天然草场休养生息的时间。

同德披碱草是青藏高原地带生长较为常见的一种多年生的禾本科牧草,该种牧草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适口性,而且还具有严酷的生存能力和较高的种子繁殖能力,对环境适应范围较为广泛,尤其是在海拔3000m以上的高寒地带,生长较为旺盛,产量较高,再生能力极强。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经过土壤翻动,家畜的踩踏,能够使该牧草品种得以有效的繁殖,成为主要种群。

披碱草是青海地区加快建立人工草地的首选品种。

一、同德披碱草概述1、形态特征同德披碱草是一种高海拔地区常见的披碱草,高度能够达到1m以上。

茎细长,通常呈直立或斜伸姿态。

叶片线状或线条状,常呈蓝绿色,长度约为2-6cm,宽度约为1-3mm。

同德披碱草产生小型花序,花序通常为穗状排列。

花序上开放着一些小花,花色多为棕黄色或红褐色。

在开花后,会结出类似颖果的果实。

同德披碱草对土壤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其根系发达,可以深入土壤,深度可达120cm。

这使得它能够从较干燥的土壤中吸取水分和养分。

同德披碱草适应各种环境,特别是在海岸、荒漠和干旱地区生长良好。

它对于干燥和盐碱土壤具有一定的耐受力,也能够承受一些寒冷的气候条件。

2、生态特性同德披碱草具有一些独特的生态特性,同德披碱草适应干旱环境,具有较强的耐旱能力。

它能够通过降低气孔导度和减少水分散失来适应干旱条件。

干牧草品种对盐碱土壤具有一定的耐受性,能够在高盐和高碱环境下生长。

高寒地区紫花苜蓿草地种植技术研究

高寒地区紫花苜蓿草地种植技术研究

袁亚芹(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林业和草原综合服务中心,青海称多,815199)摘 要:苜蓿有“牧草之王”的美称,是优质的牲畜饲草,在我国的种植历史高达2 000多年。

紫花苜蓿在我国青海地区草地种植中应用广泛,其在种植生产期间,具有抗寒、抗旱、再生能力强、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等优质特征,产量高、营养价值丰富,适宜于多地区种植生产。

关键词:高寒地区;紫花苜蓿;草地;种植技术中图分类号:S963.2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494(2023)12-0060-02近年,我国苜蓿育种相关研究技术人员,一直以抗寒、抗旱、耐盐碱、持久力为研究目标,目前已经培育出多种适宜在高寒地区种植生产的优质苜蓿品种。

1 高寒地区发展紫花苜蓿草地种植的重要性目前,在青海地区紫花苜蓿作为一种优质饲草,适口性强,可代替饲料进行牲畜的饲喂,且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

苜蓿甘草所含能量与粮食的比率为1.6∶1,即1.6 kg苜蓿干草可替代1 kg粮食的能量水平[1]。

因此,在青海省高寒地区发展种植紫花苜蓿草地种植,对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2 紫花苜蓿概述2.1 植物学特征紫花苜蓿为豆科紫花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通常在种植后2~4年期间,植株生长最为旺盛,进入第5年后生长能力下降。

紫花苜蓿的根系发达,主根较为粗大,扎根深度可达到10 m,因此具有极强的抗寒性。

在其根部上方膨大处为根颈部位,为紫花苜蓿分枝及越冬芽眼着生部位,通常处于土表下方的3~8 m土层之中,并且随着紫花苜蓿的生长年限不断往下方延伸。

紫花苜蓿主茎直立挺拔、茎秆光滑,高度通常为100~150 cm之间,部分植株会更高。

根颈分枝为25~40个之间,部分可达100个。

叶片为三出羽状复叶,小叶为倒卵形或长椭圆形,在顶端有锯齿,托叶长且尖,叶片数量多。

花序为总状花序,单个花序有花20~30朵,花色紫色或深紫色,异花授粉,以虫媒授粉为主。

环境温度达到30 ℃时,龙骨瓣自然开放,或可通过机械碰撞龙骨瓣开放。

高寒区牧草种植技术要点探索

高寒区牧草种植技术要点探索

高寒区牧草种植技术要点探索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高寒区牧草种植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和完善。

对于高寒区而言,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传统的农作物种植已经不能满足当地农民的生产需求,种植牧草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改善牧草的种植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成为了当前高寒区农业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牧草种植的基本要点出发,探讨高寒区牧草种植技术的关键要点,希望能够为广大农业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土壤条件分析在进行高寒区牧草种植前,首先需要对土壤进行充分的分析。

高寒区的土壤通常酸性较高,且冻融作用较大,因此在选择适合的牧草品种时需要考虑土壤的酸碱度、排水性以及有机质含量等因素。

一般来说,对于酸性较高的土壤,可以选择适应酸性土壤条件的牧草品种,如苜蓿、牛草等;对于排水性差的土壤,需要进行相应的改良措施,以保证牧草的生长和产量。

二、牧草品种选择在高寒区进行牧草种植时,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牧草品种是至关重要的。

常见的高寒区牧草种类包括燕麦草、黑麦草、粗茅草、红䕊维草等。

这些牧草品种都具有对寒冷条件的适应性强,生长期长和产量高的特点。

在选择牧草品种时,还需要考虑其耐旱、耐寒、抗病虫害的能力,以保证牧草的生长和产量。

三、施肥技术在高寒区进行牧草种植时,合理的施肥技术可以提高牧草的产量和品质。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施肥,以满足牧草生长的需要。

在施肥过程中,需要控制施肥的量和频率,避免施肥过量导致土壤酸碱度失衡或者对环境造成污染。

四、灌溉管理灌溉是保证牧草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高寒区,尤其是在冬春季节,因为土壤结冰或者熔化过程中,水分的保持十分困难。

需要采取合理的灌溉管理措施,保证牧草的生长需要。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滴灌、渗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以减少水分的浪费和提高灌溉效率。

五、病虫害防治在牧草种植的过程中,病虫害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高寒区的气候条件往往对病虫害的发生有一定的限制,但也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病虫害的问题。

高海拔牧区人工种草管理技术探讨

高海拔牧区人工种草管理技术探讨

高海拔牧区人工种草管理技术探讨摘要:高海拔牧区由于其特殊地理和气候特点,为草地生态与畜牧业发展带来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挑战。

在当前的生态保护与现代畜牧业背景下,实现这些区域的高效、可持续人工种草管理变得尤为关键。

本文系统阐述了高海拔牧区在人工种草过程中遭遇的主要问题,并基于现有状况,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管理策略和建议。

文章旨在对高海拔牧区草地生态的修复与现代畜牧业的推进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高海拔牧区;人工种草;生态修复引言:高海拔牧区作为生态脆弱区域,对于其人工种草活动具有特殊的意义。

然而,受制于恶劣的自然条件、配套设施的落后以及现代化农机装备的不足,这些牧区在人工种草过程中面临许多挑战。

与此同时,随着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农业的推进,高海拔牧区人工种草管理的策略也呈现出新的研究方向和趋势。

本文将深入探讨上述问题并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建议,旨在为高海拔牧区人工种草管理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1高海拔牧区人工种草存在的问题1.1自然条件差在高海拔牧区,地形和气候条件构成了人工种草的首要挑战。

这些地区通常海拔较高,空气稀薄,气候严酷。

这些地方的年均气温偏低,与此同时,年均降雨量也明显少于其他地区,导致水分供应不足,严重制约牧草的正常生长。

除此之外,土壤质量也是个大问题。

由于气候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土地呈现贫瘠状态,有机质含量很少,而且更多的是砂砾和石块。

这些土壤特性增加了牧草种植的难度,尤其是在地势复杂,如高山和峡谷地区,这样的地形更是增加了种草的难度,不利于灌溉和机械化作业[1]。

1.2配套设施落后对于农业发展,配套设施的完善是极为关键的,尤其在高海拔地区。

但是,由于多年的投资不足,这些地区的水利基础设施非常薄弱。

渠道的损坏、明显的渗漏跑水现象是常见问题。

没有有效的灌溉系统意味着在干旱季节,牧草难以获得所需的水分,从而导致其生长受限。

同时,水利设施不足也意味着灌溉面积的限制,这对于希望实现规模化种植的地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阻碍。

高寒区牧草种植技术要点探索

高寒区牧草种植技术要点探索

高寒区牧草种植技术要点探索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增加,高寒区的草地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

良好的牧草
种植技术是保持草地健康和促进畜牧业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高寒区牧草种植技术要点,旨在为农民和农业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选种
高寒区的气候、土壤和海拔高度差异较大,因此在种草时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
件选择适合的牧草品种。

草地的种植应选择具有较强适应能力、优良草质、较长的生长期
和抗旱、抗寒能力强的品种。

二、施肥
高寒区土壤肥力普遍较低,需要腐熟的有机肥料进行改良。

同时还需要施加有效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特别是氮肥。

氮肥可以提高草地的产量和品质,但氮肥的施用量应适度,避免随意过量施肥,导致浪费和土壤污染。

三、草地管理
合理的草地管理可以保持草地的健康、提高草地的产量和质量。

草地管理的要点包括:及时除草、除柴,保持草地整洁无杂草;适时进行浇灌,保持草地湿润;定期修剪,控制
畜群的放牧量和草地的利用率,避免过度利用;种植抗病虫害的牧草,预防和控制病虫害
的发生。

四、科学放牧
合理的放牧是草地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应根据草地的生长状况、畜群的数量和性别、
放牧时间等因素,科学安排放牧量和放牧时间,避免草地过度利用和畜群过度饲养。

在放
牧过程中,应注意保护草地的根系,避免畜群蹂躏草地,损坏草地的生长环境。

五、草地改良
对于已经长期利用且草地受损现象比较严重的地区,需要进行草地改良,例如草种更
新和改善土壤结构等。

草地改良需要科学规划和实施,同时还应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避免
破坏草地生态平衡。

高寒牧区免耕种草的适宜播期研究

杂草 ,开花期 整 刈割 测产 。
草 分 别 采 用 春 播 、秋 播 ,春 播 没 置 : 1/ 5 4、3/、 04
1/、3/ 、1/、2/ 5 5 0 5 4 6 9 6等 6个 播 期 ;秋 播 没置 : 1/、3/、1/ 、3/ 、l/l 5 5 9 0 9 51 01 0 0 51 等 个播期 2 试验设计 . 3 采用随机 『组设 计,重复 3 ,小区面积 1 父 次 2 m
2 试 验 实施 . 4
年生牧草选用燕麦 ( nSt 1 ,属北方 A n a i )
型晚熟品种 ,从 甘肃省甘南州引进 ;多年生牧草选
用 “ 草 l ” 老 芒麦 (lm“ iic N ),由 川 号 Ey ss r 01 bi
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牧草研究所提供。
2 试验处理 . 2 年 生 牧 草 采 用 春 播 ,设 置 : 1 4 0 、 5 、3/ / 4 1/、3/、1/ ( 月) 等 5个播期 。多年生牧 5 5 0 5 4 6 日/
关键词 :免耕种草 ;播 期 ;播 种技 术 中图分 类号 :S 40 5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7 — 4 3 2 0 )2 0 0 — 3 3 8 0 (0 6 1- 0 8 0 6
在高寒牧区开展免耕种草 ,主要利用退化 地 、 鼠害鼠荒地 、撩荒地和牲畜卧圈卧地进行 由于免 耕是一种新的耕作方式 ,需要对免耕种植技术进行 研究 ,其 中适宜的播期是免耕种植技 术研究 的重耍 内容之一 。为了探索适合高寒牧区实 际的免耕播种 适期 ,以利于充分利用高原有限的热量条件 ,节约 生产成本 ,提高产草量 ,特开展了本项试验研究 。
维普资讯
试验研 究
C YYX U A E M O U U

牧草的种植管理与利用技术

牧草的种植管理与利用技术牧草是牲畜的重要饲料之一,对于养殖业来说,科学、高效地种植和利用牧草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牧草种植管理与利用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牧草的种植管理技术1. 地块选择:牧草的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和肥沃的土壤。

因此在选择地块时,应尽量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块用于种植牧草。

2. 土壤改良:在种植牧草之前,可以通过施肥、翻耕等措施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为牧草的生长提供更好的条件。

3. 种子选择:种子的选择对于牧草的生长和质量至关重要。

不同的牧草种类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因此在选择种子时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和饲料需求等因素进行选择。

4. 播种方法:播种的方法和时间也对牧草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春季和秋季是较为适宜的播种时间,在播种时需要注意适量的密度和深度。

5. 管理保护:牧草在生长期间需要及时的浇水、施肥和除草等管理措施。

要合理安排牲畜的放牧时间,避免过度踩踏和过度利用。

6. 病虫害防治:在牧草生长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会对牧草的产量和质量造成影响。

因此需要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并采取防治措施,保证牧草的健康生长。

二、牧草的利用技术1. 收割技术:牧草的收割时间和方法对于牧草的质量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常可以选择进行干草或青贮的方式进行保存,不同的保存方式对牧草的质量和保存期限有所影响。

2. 储存保鲜:对于收获的干草或青贮饲料需要进行储存保鲜,以便日后利用。

在储存时需要注意通风、防潮、防鼠等措施,保证饲料的质量。

3. 饲料配比:在利用牧草时,需要根据牲畜的种类、数量、生长阶段和饲养目标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饲料配比,以满足牲畜的营养需求。

4. 利用技术:除了直接喂牲畜之外,牧草还可以通过加工制成颗粒饲料、浓缩饲料、青贮饲料等形式进行利用,以满足不同需求。

5. 余草处理:有些地区在牧草生长过程中会有剩余的草料,可以通过制作干草、青贮、发酵等方式进行处理,以便日后利用。

高原高寒地区草皮移植回铺技术研究与应用

高原高寒地区草皮移植回铺技术研究与应用摘要:选择合适的草皮草种是草皮卷生产成败的关键所在。

本文根据高寒地区的气候条件,就几个重要指标对草皮卷混播配比做了一些调查研究,探讨了混播所带来的优势互补作用。

关键词:草皮;草种;混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促进了草坪业的迅猛发展。

但是,传统的播种方式的草坪生产已满足不了快速园林建设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业主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草坪建植的任务。

草皮卷的诞生便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能进行苗圃化的生成,快速地进行草坪建植,满足绿化效果,高效而便捷。

1.草皮概念及特点草皮与草坪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草坪是在园林中采用人工铺植或草籽播种的方法,培养形成的整片绿色地面,是园林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休憩、娱乐的活动场所。

草皮是指草地上可以剥离,并可移植到它处,生长成草坪的前期产品。

草皮最突出的特点是可移植性,它是一种专门用于快速建植的商品型草坪。

因此,草皮作为建坪材料,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为用户提供其所需要的草坪。

草皮分为单纯草皮和混合草皮。

混合草皮是由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混合播种,或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与其他草本植物混播而形成的草皮。

混播草种生产草皮的主要优势在于,混播草种的群体具有不同的遗传特性,因而具有更好的综合表现。

混播可以取长补短,发挥各种草坪草种的优良特性,适应变化较大的环境,更快的形成草坪,并能保持草坪质量的稳定性,但缺点是不容易建植成颜色和质地均一的草坪。

2.混播草种分析全球草坪草的栽培技术以高尔夫球场草坪草为代表。

草坪草是用多年生矮小草本植株密植,并经修剪的人工草地。

18世纪中,英国自然风景园中出现大面积草坪。

中国近代园林中也出现草坪。

它一般设置在屋前、广场、空地和建筑物周围,供观赏、游憩或作运动场地之用。

草坪草按用途分为:游憩草坪草、观赏草坪草、运动场草坪草、交通安全草坪草和保土护坡草坪草。

当选择草中的哪种类型最合适于你时,应该首先考虑你要栽植地的气候。

高寒地区披碱草的植物学特征及人工种植技术探讨

DOI:10.3969/j.issn.1003-1650.2024.15.049披碱草作为一种重要的禾本科牧草,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适口性,而且还能够利用旺盛的生命特征和较高的种子繁殖能力对所在地区的土壤进行进一步的改良,防止土壤流失。

再加上该种牧草品种耐严寒,在海拔3000m以上的高寒地区生长旺盛,产量相对较高,再生能力较强,是发展畜牧养殖产业的重要饲料来源。

本次研究结合多年科学经验,以垂穗披碱草为例,探讨了垂穗披碱草人工种植技术要点,希望为农牧民群众建设人工草地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一、垂穗披碱草的植物学特征1、形态特征垂穗披碱草是禾本科披碱草属的植物,高50-70cm,栽培种80-120cm,根茎疏丛状,根系发达,呈须状,秆直立,3-4节,基部节稍弯曲。

叶片扁平,长6-8cm,宽3-5mm,两边微蹙草或下部平滑,上面疏生柔毛,叶鞘除基部者外,其余均短于节间。

穗状花序排列较紧密,小穗多偏于穗轴的一侧,通常弯曲,先端下垂,长5-12cm,穗轴每节一般有二枚小穗;接近顶端处各节仅具一枚小穗,基部具不育小穗。

小穗为绿色,成熟带紫色,长12-15mm,每小穗含3-4小花,其中仅2-3花可育。

应呈长圆形,具3-4脉,长4-5mm,具1-4mm长的短芒;外稃长披针形,具5脉,芒长12-20mm,粗糙,向外反曲或稍展开。

内稃与外稃具5脉,等长,先端钝圆或截平,花药成熟后变黑色,种子披针形,紫褐色,千粒重2.85-3.2g。

2、产地生境垂穗披碱草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中国北方的草本植物。

它主要生长在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青海、四川、新疆、西藏等省区。

垂穗披碱草生于平原、高原平滩以及山地阳坡、沟谷、半阴坡等地方,对土壤要求不严,各种类型的土壤均能生长。

据报道,它能适应pH值7.0-8.1的土壤,并且生长发育良好。

抗寒性强,幼苗能耐低温的侵袭,在青海同德县,当气温下降到-38℃时,能安全越冬,越冬率为95%-9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牧草种植的现状
2.1 牧草的种植方式粗放不够科学
受到自身知识、养殖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当 前藏牧民在农畜养殖方面欠缺科学规范性,对于牧草的
收稿日期:2017-10-11 作者简介:仓木拉(1965—),女,藏族,西藏江达人,本科,教授, 主要从事畜牧及草业教学。
(下转第7页)
5
南方农业2017年11月中正文-20171204.indd 5
第11卷第32期 南方农业 2017年11月 Vol.11 No.32 South China Agriculture Nov. 2017
高寒区牧草种植技术要点探索
仓木拉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西藏拉萨 850000)
摘 要 西藏是我国五大牧区中第三大牧区,也是我国最大的高寒草甸草原牧区。藏区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牧 草,而且从价值上来说,牧草还具有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的双重效益。此外,牧草在风沙的防护治理、水土的 保持和改良中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此,针对西藏等的特殊性,高寒牧区牧草在栽培种植技术的要点分析探 索,不断提高牧草的种植繁育技术水平,以期更好地推动高寒牧区牧草地种植栽培技术,促进牧草及畜业的良 性、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高寒地区;牧草种植;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S5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17.32.003
小仙都葡萄种植省级示范园区,有葡萄大棚约67 hm2, 种植面积超过17 hm2,是省级重要的葡萄种植地区。随着 社会市场需求形式的变化,有机肥料在果树栽培中的应 用,已成为种植园区在绿色生态食品需求下新的发展趋 势。对此,相关研究以及果树栽培人员应积极实践,推 进种植园区的绿色发展。
1.4 商品肥
1 牧草种植栽培的作用和意义
在西藏地区,每年的冬季和春季是家畜长膘的季 节,但常因牧草饲料的供给不足,而导致家畜的掉膘甚 至死亡,给农牧民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此,通过人 工种植牧草,增加牧草饲料的储备量,可以很好地缓 解饲料不足甚至根本性供给问题的解决。同时,牧草 种植不仅提升了牧草产量和质量,也使土地得到更好 的保养和利用,牧草利用价值进一步提升,带来更大的 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甚至推动未来牧草产业的规模化 和产业化 [1]。这些都促进了藏区牧场载畜能力的提升, 更好地促进了畜牧养殖的长远和规模化发展。从整体来 看,牧草种植栽培技术推动了人工牧草场的强劲发展的 同时,草场的不断扩大,也促进了林业、果业、土地、 水资源等方面的保护,从而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和质量的提升。
牧草是牲畜生存所需的根本饲料,也是畜牧这一传 统产业发展的根基,更是西藏农牧民经济增收的重要保 障。但现阶段,受到牧业结构调整和退牧还草政策的影 响,应加大对高寒农牧区牧草种植栽培技术的分析以及 畜牧产业的科学规划和可持续发展,以更好地弥补西藏 地区天然草地自愿的不足现状,实现更好对天然草地牧 场的保护,以及西藏农牧业经济的发展壮大。此外,加 之近几年,西藏地区在对牧场的保养和二次种植上重视 力度不够,给藏区牧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破 坏和损害,致使草原面积的不断退化,生态链的脆弱。 为此,加强对高原地区木材的种植栽培可以减少生态环 境的破坏进而恢复的作用。 种植业更倾向于习惯、个人喜好等,而非农畜饲养的实 际习性、特点和对饲草的食用偏好。此外,在种植的牧 草选择上也没有与土地和气候完全相结合,从而影响了 牧草的生长和实际收益。而对于种植的牧草,在其生长 过程中没有进行科学化的技术管理和培育,而是任其生 长,这都影响到后来的牧草产量和质量。这反过来又对 农畜在需要饲料的生长发育周期内无法提高优质充足的 草料,从而不仅给农畜品质带来降低,降低经济收益, 同时还给自然环境和土地荷载造成不利损害,最终破坏 生态平衡[2]。
3 高寒地区牧草种植的技术
3.1 因地制宜地选择牧草品种
高寒地区牧草的选择首先要满足耐寒、耐旱的基本 特性,与相应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实际畜牧养殖等情 况相符合,使种植的牧草不仅符合区域、季节、生态平 衡等条件,还应满足养畜在质和量上的需求,从而解决 农牧草短缺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坚持把强抗病性、高 产、优质作为牧草选种的原则,以更好地提高被播种牧 草的出芽率。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小面积试验田科学 试种检验效果的方法,确定是否可以大面积播种。对种 植的牧草种子要进行最常见的硬实处理、浸泡及接种的
商品肥是在现阶段越来越多的有绿色生态种植的需求 环境下,结合现代生物、化学、农学等多方面技术,商业化 的有机肥类型[1]。在果树栽培的过程中,需要包括钾、硫、 镁、钙、氮等多种类型的营养成分,对此,单一地应用堆肥 等有机肥类型难以有效地满足果树的营养需求。商品肥是在 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发展的有机肥类型,有利于种植者对果 树生长所需肥力的控制,获得更高的经济价值。
2.2 牧草种苗的引进种植上缺乏科学合理性
近一段时期,受到藏区政府在发展畜牧业而大力支 持牧草种植工程的影响和推动,藏区农牧民在牧草的种 植上也热情高涨的大力进行牧草操场种植的辟荒。但同 时也导致了不少天然植被被破坏,甚至少数农牧民收在 利益和渴望快速致富的心理驱使下,被牧草种子经营销 售商的虚假宣传和大肆炒作,致使本就缺乏种植牧草经 验和技术、知识的农牧民被蒙蔽,盲目地种植牧草,而 不会科学实际的考虑牧草种植与自身种植区域土地、环 境等方面是否相适宜,从而造成在牧草和农畜饲养两方 面不必要的经济投入和损失,长此以往,对农畜的良好 发育和养畜户的经济收入都有很大的损害,造成种非所 用又劳民伤财的局面。
2017/12/4 11:24:22
第11卷第32期 南方农业 2017年11月 Vol.11 No.32 South China Agriculture Nov. 2017

有机肥在果树栽培中的施用技术分析
苏练余
(浙江省缙云县东渡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321401)
摘 要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有机 肥料在果树栽培中的应用,有利于实现果树种植的绿色发展,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果树产量,有利于果树种植 产业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基于此,研究有机肥在果树栽培中的施用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果树栽培;有机肥料;施肥技术 中图分类号:S14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17.3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