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高考化学选择题】14_化学计算型选择题(已去水印、页眉页脚)
新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新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电解质?A. 二氧化碳B. 酒精C. 氯化钠D. 蔗糖答案:C2. 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 2Na + 2H2O → 2NaOH + H2↑B. Na + H2O → NaOH + H2↑C. 2Na + H2O → 2NaOH + H2D. Na + 2H2O → NaOH + 2H2↑答案:A3. 以下哪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A. 碳B. 硅C. 氮D. 氧答案:B4. 以下哪种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A. NaClB. MgOC. HClD. Fe答案:C5.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强酸?A. 醋酸B. 碳酸C. 硝酸D. 氢氧化钠答案:C6.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碱?A. 氨水B. 硫酸C. 氯化钠D. 氢氧化钠答案:D7.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氧化物?A. 二氧化碳B. 氢气C. 氯化钠D. 氧气答案:A8.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非金属单质?A. 铁B. 碳C. 钠D. 硫答案:D9.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有机化合物?A. 碳酸钙B. 甲烷C. 氯化钠D. 水答案:B10.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混合物?A. 氧气B. 空气C. 纯水D. 氢氧化钠答案:B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 请写出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 + HCl → NaCl + H2O12. 请写出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 + H2SO4 → FeSO4 + H2↑13. 请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 + H2O → HCl + HClO14. 请写出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 + 3CO → 2Fe + 3CO215. 请写出硝酸银与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gNO3 + NaCl → AgCl↓ + NaNO3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

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气B. 氮气C. 空气D. 二氧化碳答案:C2. 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是:A. 物理变化B. 化学变化C. 核反应D. 能量转换答案:B3. 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一般:A. 少于4个B. 多于4个C. 等于4个D. 等于8个答案:A4.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ClB. HClC. NaOHD. MgO答案:B5. 根据元素周期表,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原子半径:A. 越大B. 越小C. 不变D. 先变大后变小答案:B6. 酸雨的pH值一般小于:A. 5.6B. 7C. 5D. 6.5答案:A7.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A. 与酸反应放出氢气B. 与水反应放出氢气C. 与氧气反应放出氢气D. 与二氧化碳反应放出氢气答案:A8.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是:A. 加热高锰酸钾B. 电解水C. 过氧化氢溶液分解D. 以上都是答案:D9. 下列物质中,不能燃烧的是:A. 木炭B. 硫磺C. 铁丝D. 氮气答案:D10.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A. 元素种类不变B. 原子种类不变C. 原子数目不变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2Na + 2H2O → 2NaOH + H2↑2. 硫酸铜溶液呈蓝色,这是因为溶液中含有______离子。
答案:Cu2+3. 实验室中常用的干燥剂有浓硫酸和______。
答案:无水硫酸铜4. 原子核由质子和______组成。
答案:中子5. 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当温度升高时,吸热反应会向______方向移动。
答案:正反应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 已知2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18g水,求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高三化学计算试题及答案

高三化学计算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矿泉水B. 蒸馏水C. 空气D. 粗盐答案:B2.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2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是()。
A. 18gB. 16gC. 36gD. 12g答案:B3.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ⅢA族的元素是()。
A. 钠B. 铝C. 硅D. 磷答案:B4. 根据化学反应式CaCO3 → CaO + 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C.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 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答案:B5.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O → 2H2↑ + 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B.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C. 该反应是中和反应D. 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B6.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氢气是氧化剂B. 氧气是还原剂C. 氢气是还原剂D. 氧气是氧化剂答案:D7.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S + 3O2 → 2SO2 + 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硫元素被氧化B. 该反应中硫元素被还原C. 该反应中氧元素被氧化D. 该反应中氧元素被还原答案:A8. 根据化学方程式4P + 5O2 → 2P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磷元素被氧化B. 该反应中磷元素被还原C. 该反应中氧元素被氧化D. 该反应中氧元素被还原答案:A9. 根据化学方程式2Mg + O2 → 2Mg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镁是还原剂B. 氧气是氧化剂C. 镁是氧化剂D. 氧气是还原剂答案:B10. 根据化学方程式2Al + 6HCl → 2AlCl3 + 3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铝是还原剂B. 盐酸是氧化剂C. 铝是氧化剂D. 盐酸是还原剂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根据化学方程式C6H12O6 + 6O2 → 6CO2 + 6H2O,葡萄糖完全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每消耗1mol葡萄糖,需要消耗______ mol氧气。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选择题专练 定量计算型

题型十四 定量计算型一、单项选择题1.足量的下列物质与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消耗物质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 A .S B .Cl 2 C .Si D .Al 答案 D解析 3S +6NaOH=====△2Na 2S +Na 2SO 3+3H 2O Cl 2+2NaOH===NaCl +NaClO +H 2O Si +2NaOH +H 2O===Na 2SiO 3+2H 2↑ 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 当NaOH 一定时,消耗的铝的物质的量最多。
2.在1 L K 2SO 4和CuSO 4的混合溶液中c (SO 2-4)=2.0 mol·L -1,用石墨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 L(标准状况)气体,则原溶液中c (K +)为( ) A .2.0 mol·L -1B .1.5 mol·L -1C .1.0 mol·L -1D .0.50 mol·L -1答案 A解析 n (O 2)=n (H 2)=1 mol 阳极: Cu 2++ 2e -===Cu1 mol2 mol 2H ++ 2e -===H 2↑2 mol 1 mol阳极: 4OH --4e -===2H 2O + O 2↑4 mol1 mol根据电荷守恒得:c (K +)+2c (Cu 2+)=2c (SO 2-4)c (K +)=2×2.0 mol·L -1-2×1 mol·L -1=2 mol·L -1。
3.向一定量的Fe 、FeO 和Fe 2O 3的混合物中加入120 mL 4 mol·L -1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1.344 L NO(标准状况),向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 溶液,无血红色出现。
若用足量的氢气在加热条件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能得到铁的物质的量为( ) A .0.21 mol B .0.24 mol C .0.16 mol D .0.14 mol 答案 A解析 最后得到Fe(NO 3)2溶液,其物质的量为n [Fe(NO 3)2]=12×(0.120 L ×4 mol·L -1-1.344 L22.4 L·mol-1)=0.21 mol ,所以得到铁的物质的量为0.21 mol 。
高考化学复习化学计算.docx

鼎尚图文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化学计算考试时间:60分钟 考试范围:化学计算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0分,共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 甲苯含有6A N 个C -H 键B.18gH 2O 含有10N A 个质子C.标准状况下,22.4L 氨水含有N A 个NH 3分子D.56g 铁片投入足量浓H 2SO 4中生成A N 个SO 2分子 2.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高温下,0.2 mol Fe 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 2分子数目为0.3N AB. 高温下,1 L pH=13的NaOH 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 -离子数目为0.1N AC. 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 L (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 AD. 5NH 4NO32HNO 3 + 4N 2↑+ 9H 2O 反应中,生成28 g N 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N A 3.某科学家利用二氧化铈(CeO 2)在太阳能作用下将H 2O.CO 2转变为H 2.CO 。
其过程如下:222mCeO (m-)CeO Ce+O x x x −−−→⋅太阳能①90022222(-)CeO Ce H O CO CeO H CO m x x x x m x x ⋅++−−−→++℃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中CeO 2没有消耗B.该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C.右图中△H 1=△H 2+△H 3D.以CO 和O 2构成的碱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CO+4OH ——2e —=CO 32—+2H 2O 4.某溶液可能含有Cl -.SO 42-.CO 32-.NH 4+.Fe 3+.Al 3+和K +。
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空气B. 矿泉水C. 蒸馏水D. 石油答案:C解析:纯净物是指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蒸馏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纯净物,而空气、矿泉水和石油都是混合物。
2.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形式是()。
A. 光能B. 热能C. 电能D. 机械能答案:B解析: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形式是热能,因为反应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热量的释放或吸收。
3.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 酒精B. 蔗糖C. 硫酸D. 醋酸答案:C解析: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硫酸是一种强酸,属于电解质。
4. 元素周期表中,第ⅢA族元素的价电子数是()。
A. 1B. 2C. 3D. 4答案:C解析:元素周期表中,第ⅢA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因此价电子数为3。
5.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2H2O → 2H2 + O2B. NaCl + AgNO3 → AgCl + NaNO3C. 2H2 + O2 → 2H2OD. 2H2O2 → 2H2O + O2答案:C解析: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氧化态发生变化的反应。
选项C中,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氢元素的氧化态从0变为+1,氧元素的氧化态从0变为-2,因此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6.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下列操作中,可以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 增加反应物浓度B. 减少生成物浓度C. 增加生成物浓度D. 减少反应物浓度答案:A解析:勒夏特列原理指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会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增加反应物浓度会使得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7.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 NaClB. H2OC. NaOHD. MgO答案:B解析:共价化合物是由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合物。
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因此属于共价化合物。
2024新课标高考化学试卷
2024新课标高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B. 食品添加剂只要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使用,是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
C. 为防止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
D. 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可达到水果保鲜的目的。
2. 设N_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22.4LCCl_4所含的分子数为N_AB. 1molFe与足量稀HNO_3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_AC. 1mol/LNa_2SO_4溶液中含有的Na^+数目为2N_AD. 常温常压下,28gN_2中含有2N_A个氮原子。
3.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CaCO_3+2H^+=Ca^2 + +H_2O + CO_2↑B.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OH^-+H^++SO_4^2 - =BaSO_4↓+H_2OC. 铁与氯化铁溶液反应:Fe + Fe^3+=2Fe^2+D. 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Cu+Ag^+=Cu^2++Ag4.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 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B.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减弱。
C. 元素周期表中共有18个纵行,16个族。
D. 元素的性质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
5. 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A. 3 - 甲基-2 - 戊烯。
B. 2 - 乙基丙烷。
C. 2,2 - 二甲基-1 - 丁烯。
D. 3,3 - 二甲基-2 - 戊炔。
6. 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 CH_4+Cl_2→(光照, )CH_3Cl+HClB. CH_2=CH_2+Br_2to CH_2BrCH_2BrC. 2C_2H_5OH + 2Nato2C_2H_5ONa+H_2↑D. C_2H_5OH + 3O_2→(点燃, )2CO_2+3H_2O7. 下列关于金属冶炼的说法正确的是()A. 金属冶炼的本质是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
高考化学试题题库大全及答案
高考化学试题题库大全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ClB. H2OC. MgOD. CO22. 根据题目中的选项,可以判断出B和D选项中的H2O和CO2都是由共价键结合的化合物,因此它们属于共价化合物。
而A选项中的NaCl 和C选项中的MgO都是由离子键结合的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
因此,正确答案为B和D。
3. 根据题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共价化合物是由共价键结合的化合物,而离子化合物是由离子键结合的化合物。
在本题中,H2O 和CO2都是由共价键结合的化合物,因此它们属于共价化合物。
二、填空题4. 请写出水的化学式:______。
5. 水的化学式为H2O,其中H代表氢元素,O代表氧元素,数字2表示氢元素的数量。
因此,正确答案是H2O。
三、简答题6. 请简述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7.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或离子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过程。
在这类反应中,一个物质失去电子(被氧化),而另一个物质获得电子(被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反应,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
四、计算题8. 已知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c = 1.2 × 10^-3,反应物A的初始浓度为0.1 mol/L,求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物B的浓度。
9. 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我们有:Kc = [B] / [A]设平衡时B的浓度为x mol/L,A的浓度为(0.1 - x) mol/L,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得:1.2 × 10^-3 = x / (0.1 - x)解这个方程,我们可以得到x的值,即B的平衡浓度。
五、实验题10. 请描述如何通过实验确定一个化合物是酸性还是碱性。
11. 可以通过酸碱指示剂法来确定化合物的酸碱性。
首先,取少量待测化合物溶液,然后滴加几滴酚酞指示剂。
如果溶液变红,说明该化合物是碱性的;如果溶液颜色不变或变蓝,说明该化合物是酸性的。
高考化学试题库及答案
高考化学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 氢气B. 二氧化碳C. 氯化钠D. 酒精2.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 2H_2 + O_2 \rightarrow 2H_2O \],该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A. 1:1B. 2:1C. 2:2D. 1:23.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 Zn + CuSO_4 \rightarrowZnSO_4 + Cu \],该反应属于:A. 置换反应B. 合成反应C. 分解反应D. 复分解反应二、填空题4.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为____、____、____。
5.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 2Al + 6HCl \rightarrow2AlCl_3 + 3H_2 \uparrow \],该反应中铝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____。
三、简答题6. 请简述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并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
四、计算题7. 某工厂生产了1000g纯度为90%的硫酸铵(NH_4)_2SO_4,求该工厂实际生产了多少克硫酸铵。
五、实验题8. 描述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个物质是否为酸性。
答案:1. C2. B3. A4. 锂(Li)、钠(Na)、钾(K)5. 从0价变为+3价6.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有元素的氧化态发生变化的反应。
例如,铁与氧气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铁的氧化态从0变为+2或+3,氧气的氧化态从0变为-2。
7. 1000g × 90% = 900g8. 取少量待测物质,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若溶液变红,则该物质为酸性。
结束语:以上是高考化学试题库及答案的一部分,希望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帮助。
化学是一门需要不断练习和理解的学科,通过不断的练习,可以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祝同学们高考取得优异成绩!。
巧解化学计算型选择题.doc
用采极端假设法:当全按4N02+02+2H20==4HN03R应时,浓度值=4V/5:22.4V=l/28;当全按4N0+302+2H20==4HN03反应时,浓度值=4V/7:22.4V=l/39.2,原题设三气体混合其浓度值必落在两个极端值间,巧选(0。此法对化学平衡、混合物计算等问题不明朗的计选题有着恰到好处的作用,因为运用极端假设法转换思路,很容易走出逆境。
例7. 1升0. 1 mol • L-1NaOH溶液吸收0. 8molC02,所得溶液中的CO广和
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约为()
(A) 1:3(B) 2:1(C) 2:3(D) 3:2
采用十字交叉法:以0. 8molC02结合Na*的量为基准,则有分别转化为
C03=或HCO3—所需Na+1. 6mol或0. 8mol以及题设平均值ImolNa的三个量,得
例2.向三份各2. 5毫升0. 03 mol• L的Ca(0H)2溶液中加入同浓度磷酸溶液。使之分别生成Ca3(P04)2> CaHP04> Ca(H2P04)2,所需磷酸溶液的体积比是()
(A) 1:2:3(B) 3:1:2(C) 6:3:2(D) 2:3:6
采用放缩法进行等效变换:将三种盐化学式放大变形为Ca3(P04)2、3CaHP04> 3Ca(H2P04)2,则满足三份等量Ca(OH) 2溶液中Ca*等量的条件.目测比较变形的化学式及数据即知需H3PO4溶液体积比应为2:3:6;若将三盐化学式中Ca3(P04)2缩小变形为l/3Ca3(P04)2亦可满足题设条件,则需旺。4溶液
例6.由两种气态炷组成的混合物20毫升,跟过量的氧气混合后进行完全燃烧,当燃烧产物通过浓硫酸体积减少30毫升.然后通过碱石灰体积又减少40毫升(气体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得),则这两炷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征服高考化学选择题之十四——化学计算型选择题一、与分子式有关的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等)1、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 的原子质量数为A ,含N 个中子,它与1H 原子组成H m X 分子。
在agH m X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A .B .(-)m ol a A N AC .(-)m ol aA N A m + D .(-)m ol a A N m A + 2、某有机化合物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50,若已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50%,则分子中碳原子的个数最多为A .4B .5C .6D .73、化合价为n 的某元素的硝酸盐的式量为x ,其氢氧化物的式量为y ,则n 的值是A 45yx - B 45x y - C 79y x - D 79x y -4、用足量的CO 还原32.0 g 某种氧化物,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60 g 沉淀,则该氧化物是A FeOB Fe 2O 3C CuOD Cu 2O5、某有机物的蒸气,完全燃烧时需要三倍于其体积的氧气,产生二倍于其体积的二氧化碳,该有机物可能是(A)C 2H 4O (B)C 2H 5OH (C)CH 3CHO (D)CH 3COOH6、由C 、H 、O 组成的化合物8.80毫克,完全燃烧后得到CO 222.0毫克,H 2O10.8毫克.该化合物的实验式是(A)C 5H 6O (B)C 5H 12 (C)C 5H 12O 2 (D)C 5H 12O7、某有机样品3.1g 完全燃烧,燃烧后的混合物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共增重7.1g ,经过滤得到10g 沉淀。
该有机样品可能是A .甲醇B .乙醇C .乙醛D .甲醇和丙三醇的混合物二、与物质的量有关的计算(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溶液浓度等)8、在a LAl 2(SO 4)3和(NH 4)2SO 4的混合物溶液中加入b molBaCl 2,恰好使溶液中的-24SO 离子完全沉淀;如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 molNH 3气,则原溶液中的Al 3+离子浓度(mol/L)为A .a cb 22- B .ac b 22- C .a c b 32- D .a c b 62-9、在石灰窑中烧制生石灰,1molCaCO 3完全分解所需要的能量,可燃烧0.453mol 碳来提供。
设空气中O 2体积分数为0.21,N 2为0.79,则石灰窑产生的气体中CO 2的体积分数可能是A .0.43B .0.48C .0.49D .0.5210、有BaCl 2和NaCl 的混合溶液aL ,将它均分成两份。
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 2+离子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 3溶液,使Cl —离子完全沉淀。
反应中消耗xmol H 2SO 4、ymol AgNO 3。
据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c(Na +)/ mol·L -1为A .(y-2x )/aB .(y-x)/aC .(2y-2x)/aD .(2y-4x)/a11、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pH=1,c(Al 3+)=0.4mol·L -1,c(SO 42-)=0.8mol·L -1,则c(K +)为:A .0.15 mol·L -1 B .0.2 mol·L -1 C .0.3 mol·L -1 D .0.4 mol·L -112、浓度为0.50mol·L -1的某金属阳离子M n +的溶液10.00mL ,与0.40mol·L -1的NaOH 溶液12.50mL完全反应,生成沉淀,则n 等于A .1B .2C .3D .413、在273K 和101kPa 的条件下,将2.00g 氮气、1.40g 氮气和1.60g 氧气混合,该混合气体的体积是A 6.72LB 7.84LC 10.08LD 13.44L14、某氯化镁溶液的密度为1.18g/cm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为5.1%,300mL 该溶液中Cl -离子的物质的量约等于A 0.37molB 0.63molC 0.74molD 1.5mol(-)m ol a A N m A m ++15、等质量的CuO 和MgO 粉末分别溶于相同体积的硝酸中,得到的Cu(NO 3)2和Mg(NO 3)2溶液的浓度分别为amol/L 和bmol/L 则a 与b 的关系为A a =bB a =2bC 2a =bD a =5b16、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如果ag 某气态双原子分子的分子数为P ,则bg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 (L )是 ( )A .A bN 22.4apB .A pN 22.4abC .A A bN b 22.4ND .A aN 22.4pb17、将标准状况下的a 升氯化氢气体溶于1000克水中,得到的盐酸的密度为b 克/毫升,则该盐A B 、升摩/22400ab C 、升摩/5.3622400a ab+ D 、升摩/5.36224001000a ab+18、固体A 在一定温度下分解生成气体B 、C 、D :2A=B+2C+3D,若测得生成气体的质量是相同体积的H 2的15倍,则固体A 的摩尔质量是A 30g·mol -1B 60g·mol -1C 90g·mol -1D 120g·mol -119、某温度下,100 g 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26.5 g 。
若向此溶液中添加3.5 g 氯化钠和6.5 g 水,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A 30%B 5.61005.35.26++×100% C 26.5% D 5.35.61005.35.26+++×100%20、甲、乙、丙三种不同浓度的稀H 2SO 4,分别跟等物质的量的Al 、KHCO 3和K 2CO 3刚好反应完全,所耗去甲、乙、丙三种酸的体积比为1:2:3,则甲、乙、丙三种酸物质的量之比应是A 1:1:1B 3:1:2C 6:3:2D 18:3:421、将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氧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1:2:3B .3:2:1C .6:3:1D .6:3:222、用10亳升的0.1摩/升BaCl 2溶液恰好可使相同体积的硫酸铁、硫酸锌和硫酸钾三种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完全转化为硫酸钡沉淀,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摩尔浓度之比是(A)3:2:2 (B)1:2:3 (C)1:3:3 (D)3:1:123、等体积硫酸铝、硫酸锌、硫酸钠溶液分别与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反应。
若生成的硫酸钡沉淀的质量比为1︰2︰3,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为A .1︰2︰3B .1︰6︰9C .1︰3︰3D .1︰3︰624、使相同摩尔浓度的NaCl 、MgCl 2、AlCl 3溶液中的Cl -离子完全沉淀时,若所用相同浓度的AgNO 3溶液的体积比为3:2:1,则上述三种溶液的体积比是(A)9:4:1 (B)3:2:1 (C)6:3:2 (D)9:3:125、密度为0.91克/厘米3的氨水,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即质量分数为0.25),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 )A.等于12.5%B.大于12.5%C.小于12.5%D.无法确定三、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26、已知Q 与R 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 +2Y =2Q +R 中,当1.6g X 与Y 完全反应后,生成4.4g R ,则参与反应的Y 和生成物Q 的质量比为A 23︰9B 32︰9C 46︰9D 16︰927、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和物10克,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升,则混和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A 、锌B 、铁C 、铝D 、镁28、两种金属的混和粉末15克,跟足量盐酸充分反应时,恰好得到物的是(A)Mg 和Ag (B)Cu 和Zn (C)Al 和Fe (D) Fe 和Al29、b g 某金属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该金属的三价正盐和a g 氢气。
则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 .a b2 B .a b23 C .a b3 D .b a330、称取两份铝粉,第一份加足量浓氢氧化钠溶液,第二份加足量盐酸,如要放出等体积的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份铝粉的质量之比为(A)1:2 (B)1:3 (C)3:2 (D)1:131、将适量铁粉放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Fe 3+和Fe 2+浓度相等.则已反应的 Fe 3+和未反应的Fe 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2:3 (B)3:2 (C)1:2 (D)1:132、某500mL 溶液中含0.1molFe 2+、0.2molFe 3+,加入0.2mol 铁粉,待Fe 3+完全还原后,溶液中Fe 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A 0.4mol/LB 0.6mol/LC 0.8mol/LD 1.0mol/L 33、将 a g 含NaOH 样品溶解在 b mL 0.l mol·L -1 的硫酸中,再加入 c mL 0.1 mol·L -1 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样品中 NaOH 的纯度是(NaOH 式量为 40)A. [(b -c)/125a]×100%B. [(b -2c)/125a]×100%C .[(b -c)/250a]×100%D .[(8b -8c)/a]×100%34、一定条件下,将等体积NO 和O 2 的混和气体置于试管中,并将试管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约为原总体积的 (A)41(B)43(C)81(D)8335、一定体积的KMnO4溶液恰好能氧化一定质量的KHC2O4·H2C2O4·2H2O。
若用0.1000mol·L-1的NaOH溶液中和相同质量的KHC2O4·H2C2O4·2H2O,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恰好为KMnO4溶液的3倍,则KMnO4溶液的浓度(mol·L -1)为提示:①H2C2O4是二元弱酸②10[KHC 2O 4·H 2C 2O 4]+8KMnO 4+17H 2SO 4=8MnSO 4+9K 2SO 4+40CO 2↑+32H 2OA.0.008889 B.0.08000 C.0.1200 D.0.2400四、有关混合物的计算36、a g 铁粉与含有H 2SO 4的CuSO 4溶液完全反应后,得到a g 铜,则参与反应的CuSO 4与H 2SO 4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1 :7B .7 :1C .7 :8D .8 :737、在一定条件下,将钠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1.5g 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80mL 浓度为0.5mol/L 的HCl 溶液中和,则生成物的成分是A .Na 2OB .Na 2O 2C .Na 2O 和Na 2O 2D .Na 2O 2和NaO 238、CuCO 3 和Cu 2(OH)2CO 3的混合物34.6 g ,可恰好完全溶解于300ml 、2 mol.L -1的盐酸溶液中,加热分解等量的这种混合物可得CuOA 16.0 gB 19.2 gC 24.0 gD 30.6 g39、某二价金属的碳酸盐和酸式碳酸盐的混合物,跟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消耗H +和生成CO 2物质的量之比为6:5,则该混合物中碳酸盐和酸式碳酸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 .1:1B .1:2C .1: 3D .1:440、用1升0.1摩/升NaOH 溶液吸收0.8摩CO 2所得溶液中的和的摩尔浓度之比约为:(A)1:3 (B)2:1 (C)2:3 (D)3:2五、有关方法技巧(守恒法、差量法、十字交叉法、极端假设法等)41、锌与很稀的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锌、硝酸铵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