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骋于信息时代的_黑马_从接受美学看中国网络文学的盛行原因

合集下载

网络文学的兴起与发展

网络文学的兴起与发展

网络文学,这个曾经被传统文学界嗤之以鼻的“小弟弟”,如今却已经成长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

它像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席卷了整个文化市场,让无数人为之疯狂。

那么,网络文学是如何从一个“边缘”走向“主流”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的成长历程。

首先,网络文学的兴起,得益于互联网的普及。

在互联网的浪潮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传统的纸质书籍逐渐被电子书取代,而网络文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它以一种全新的形式,满足了人们对于阅读的渴望,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也能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其次,网络文学的内容丰富多样,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从玄幻、武侠到言情、都市,网络文学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文学类型。

而且,网络文学的创作门槛相对较低,许多普通人也能通过网络平台,展示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文学梦想。

这无疑为网络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然而,网络文学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在早期,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网络文学市场鱼龙混杂,一些低俗、暴力的内容充斥其中,给网络文学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部门加大了对网络文学的监管力度,网络文学的质量逐渐得到了提升。

此外,网络文学的商业模式也在不断创新。

从最初的免费阅读,到后来的付费阅读、打赏制度,网络文学的盈利模式越来越成熟。

这不仅为作者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也为网络文学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网络文学的影响力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网络。

许多网络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动漫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扩大了网络文学的影响力。

这些改编作品的成功,也反过来推动了网络文学的创作热情,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总的来说,网络文学的兴起与发展,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也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

虽然它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正是这些困难和挑战,促使网络文学不断自我完善,不断向前发展。

相信在未来,网络文学会以更加成熟、更加多元的姿态,继续在文学领域发光发热。

网络文学流行的原因

网络文学流行的原因

网络文学流行的原因王泽民交通学院21112241现在网络小说非常流行,从一些大型网站比如起点中文网、网易等大力推荐网络小说,在大书店的文学书架上,网络小说总是占有着一副广阔的天地。

1、从作者(写手)本身的角度来看,与传统小说作家不同,网络小说作者几乎全部是年轻人,像唐家三少、辰东、土豆、番茄等,他们写出的作品适合年轻人的口味,而网络的使用主体为年轻人,从来没看到过某个老大爷老奶奶抱着个手机或是电脑在那看网络小说的吧。

在一定程度上,网络小说就像是一个梦,这些青年作者在编织着奇幻的梦,而这些梦也是读者的梦,能够引起读者感情的共鸣,因此这些作品更容易被大家接受,这为网络小说流行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2、从读者角度来看。

在充满竞争的社会里,人们为了生活而心碌。

学生天天忙于学习,走向工作的起早贪黑地工作、忙于交际,倾轧在各种人际关系中。

现实的压力与委屈使人们迫切寻找一个精神寄脱。

当网络小说以光彩夺目的形象展现于大众,进入他们生活后,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去崇拜,跟随网络小说一起疯狂,一起宣泄,他们都向往梦幻般的人生,生活在自己虚拟的世界中,幻想着自己成为了网络小说中的主角,并以此成为生活中的目标,以满足心理的需求。

3、从内容来看。

网络小说的主角往往开始时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然后经过一些奇遇成为了一个光芒万丈、无所不能的大人物。

而现实中普通的人太多,你每一个平常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变得很优秀,能够与众不同,能够成为大家的焦点。

但现实与理想的落差太过强烈,通过看网络小说看主角从平凡走向辉煌,通过角色带入来满足自己的希望,。

网络小说中主角往往有过不平凡的经历,遇上过什么神秘现象,得到了别人所没有的力量,从此主角能够呼风唤雨,大有作为,这种现象符合大部分读者的心里。

读者一旦看这些小说,便被它的故事情节深深地迷恋住了。

小说一般续集很多,层出不穷,让一些人因此流连忘返于网络小说之中。

此类小说紧紧抓住了部分人自制力不强、好奇心强烈的特点,让其无法从“漩涡”中逃脱,在好奇心理驱使下自投罗网。

网络文学的崛起与影响力

网络文学的崛起与影响力

网络文学的崛起与影响力网络的普及和发展给了人们更多的交流和表达渠道,也催生了众多新兴的文学形式,其中网络文学显著崛起,并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本文将从网络文学的定义与特点、崛起的原因以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网络文学的定义与特点网络文学是指以网络为媒介、通过网站、博客、微博等网络平台发布和传播的文学作品。

相较于传统的纸质书籍和线下文学作品,网络文学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首先,网络文学具有互动性。

传统文学是一种单向传播的过程,而网络文学则能够与读者进行双向互动,读者可以通过评论、点赞等方式与作品互动,与作者进行交流和互动。

其次,网络文学的门槛相对较低。

相较于出版传统书籍,网络文学创作和发布的门槛较低,几乎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自己的作品,这为更多的人提供了展示才华和表达情感的机会。

此外,网络文学形式多样。

网络文学不仅包括小说、散文等传统文学形式,还衍生出更多的变体,如微型小说、网文、耽美文等,满足了不同读者群体的需求,同时也丰富了整个文学领域。

二、网络文学崛起的原因网络文学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并产生影响力,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网络的普及为网络文学提供了广阔的传播平台。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和阅读文学作品,网络成为了人们获取文学作品的重要途径。

其次,网络文学具有更高的时效性和传播速度。

相较于传统的纸质书籍,网络文学创作和传播的速度更快,作者可以即时发布作品,读者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获取到最新的作品,这使得网络文学具有了更高的时效性和吸引力。

此外,网络文学的多样化也是其崛起的原因之一。

传统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于出版商的审查和选题,而网络文学则能够更加自由地创作和传播,提供了更多元的文学作品,吸引了更多的读者和创作者。

三、网络文学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网络文学的崛起对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网络文学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网络文学阅读理解答案

网络文学阅读理解答案

网络文学阅读理解答案网络文学阅读理解答案网络文学阅读理解答案1网络文学刚出现时,很多人宣称这是全新的文学,是横空出世的“将来的文学”。

现在,有了足够的作品放在那里,网络文学作家和相关从业人员也有了冷静的自觉,对网络文学的前世今生大致有了共识——它就是通俗文学,其基本形态就是类型小说。

而网络文学的诞生与1949年以后以至1980年代以来“纯文学”占主流、通俗文学边缘化地位相关。

互联网的出现为压抑已久的通俗文学提供了释放平台。

这就是为什么欧美没有网络文学,因为网下已有充分发育的通俗文学生态,不需要在网上释放。

要放下两种傲慢与偏见,传统文学依靠思想与艺术品质对网络文学抱有傲慢与偏见,网络文学背靠市场对传统文学抱有傲慢与偏见。

实际上,它们应该是并行不悖的,它们都能从对方那里得到重要的支持和营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健全的文学生态。

同时,对网络文学必须加强引导。

通俗文学本来就有市场驱动的属性,网络文学现在的主要媒介平台就是商业性网站,资本的力量起很大作用,如果没有自律,没有必要的管理,那么,低级庸俗就会大行其道。

通俗文学对应着人的某些基本欲求,但它也追求、想象、探索和表现这些欲求的转化和升华,从而体现某些社会广泛认同的主流价值,给读者以意义感。

而是否转化、能否升华,则是合格的通俗文学和不合格的通俗文学的基本分界。

所以,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需要文学的自觉,更需要文化的自觉。

25.从材料来看,催生中国的网络文学诞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26.材料涉及以下一些概念:网络文学,通俗文学,纯文学,传统文学。

简要说明这些概念之间的大致关系。

(5分)27.“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需要文学的自觉,更需要文化的自觉。

”结合材料,解释这句话的含意。

(6分)参考答案:25.长期以来纯文学占主流,通俗文学被边缘化(或“被压抑”);互联网的出现。

(4分,每点2分)26.从艺术品质角度,通俗文学和纯文学是相对的一组概念,(2分)从传播媒介角度,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是相对的一组概念,(1分)网络文学属于通俗文学,(1分)传统文学的主流是纯文学。

网络文学的兴起和未来

网络文学的兴起和未来

网络文学的兴起和未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网络文学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网络文学是指利用网络为载体进行创作和阅读的文学形式。

它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开启了新的文学市场。

本文将探讨网络文学的兴起原因及其未来的趋势。

一、网络文学的兴起原因1.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便捷和快速。

这种便捷和快速的传播方式也促进了网络文学的发展。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更多的人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创作和阅读,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学群体。

这种群体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和互动。

2.人们对新事物的追求网络文学具有更新、多元的特点,它可以更加准确地表达年轻人的文化和审美追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

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文学的表现形式,而是希望能够接触到更多的新事物。

网络文学正好满足了这部分人的需求。

3.新技术的应用随着技术的发展,新的技术也被应用到网络文学创作中。

比如,网络小说可以随时更新,读者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到最新的内容。

同时,网络小说也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进行阅读和交流。

这种技术的进步,为网络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二、网络文学的未来趋势1.实现文学IP的多元化开发网络文学会成为未来一个重要的IP来源,通过IP的多元化开发,可以让更多人接触到网络文学。

比如,将网络小说改编成电视剧、电影等作品,可以进一步扩大网络文学的读者群体。

同时,在网络文学的基础上进行商业化开发,也是一个可以探索的方向。

2.强化版权保护随着网络文学市场的不断扩大,版权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者的权益和作品的保护是网络文学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

企业需要加大版权保护力度,同时,也需要加强对作者的扶持和保护。

3.加强文学内容的创新和品质网络文学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文学内容的重复和质量问题。

网络文学应该加强内容的创新,推出更多有特色的作品,以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

同时,要重视作品的品质,加强编辑和审读的工作,提高作品的质量和口碑。

网络文学的兴起和发展趋势

网络文学的兴起和发展趋势

网络文学的兴起和发展趋势网络文学是我们现代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在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下创造出来的一种在线文学形式。

它具有传统文学形式的各种特点,但它能够更快、更容易地获取到,可以与作者进行直接的互动,读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进行浏览、分享和评论。

网络文学的兴起和发展趋势有哪些呢?网络文学是怎么兴起的?网络文学的兴起应该说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有着关系的。

近年来,我们的互联网发展越来越快,在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互联网的出现使得我们可以进行更多的在线交互和信息传递,网络文学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文学也在慢慢地崛起起来。

网络文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网络文学的发展趋势可以说是非常明显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文学的时代已经来临,已经成为很多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

网络文学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交互互动性:网络文学可以实现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互动,这也是网络文学最大的优势之一。

在未来,网络文学将会更加注重交互性和娱乐性的提高,这也是网络文学被更多人认可的关键之一。

2. 多元化呈现方式:网络文学的多元化呈现方式是网络文学的发展趋势之一。

它提供了更为多元化的形式,比如小说、散文、诗歌、小说片段等等。

网络文学可以是任何一种字体的形式,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习惯进行选择。

3. 高质量创作:高质量创作是网络文学未来的核心之一。

网络文学作品的创作、甄选、审美和传播都需具备相关的能力,这些都需要作者、编辑、专业人士的智慧和热情,才能够推动网络文学的更进一步发展。

4. 数字化出版:数字化出版是网络文学未来的趋势之一。

未来,数字化出版将成为网络文学的主流方式。

此外,印刷技术和数字技术的不断融合也将促进网络文学的发展。

总之,网络文学的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支持。

无论是从互联网还是从人们的需求出发,网络文学的发展前景都是极为广阔的。

网络文学不仅能够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同时也成为了新的职业选择,为创作者提供了新的平台。

网络文学的崛起与传统文学的冲击

网络文学的崛起与传统文学的冲击

网络文学的崛起与传统文学的冲击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文学逐渐崭露头角,并对传统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本文将探讨网络文学的崛起原因、其与传统文学的冲突与融合以及对传统文学的影响等方面。

首先,网络文学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互联网的普及。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网络技术的进步,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上网阅读和发布作品。

二是网络文学的互动性。

网络文学通过评论、点赞、打赏等方式,使读者与作者之间形成了互动,打破了传统文学的单向性,为创作与阅读带来了更大的参与感。

三是网络文学的更新速度快。

相比传统文学出版的时间周期,网络文学可以迅速发布,读者能够第一时间获取更新的作品,满足他们对新鲜内容的需求。

然而,网络文学的崛起也给传统文学带来了冲击。

首先是读者的转移。

现在很多读者更倾向于在手机、电脑上阅读网络文学作品,而不再购买传统文学出版物。

这导致了传统文学市场的萎缩。

其次是创作方式的转变。

网络文学的创作更注重商业化和流行元素,以追求点击量、收入等指标为目的。

相比之下,传统文学更强调艺术性和思想性。

网络文学的崛起对传统创作方式产生了冲击。

再次是文学价值的分化。

一些网络文学作品内容浅显、琐碎,难以变成经典作品,而传统文学作品则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具有更高的文学价值。

传统文学面临重要作品稀缺和良莠不齐的问题。

然而,网络文学的崛起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学的衰落。

实际上,二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融合与互补。

首先是传统文学在网络平台上的传播。

很多经典作品已经通过网络平台重新被人们发现和阅读,受到了新一代读者的喜爱。

其次是网络文学中的优秀作品也在逐渐被传统出版社引进出版,从而提升了网络文学的整体质量和形象。

此外,传统文学可以从网络文学的发展中汲取新的元素和创作方式,为传统文学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新思维。

无论是网络文学还是传统文学,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与优势。

网络文学追求即时性、互动性和商业化,在短时间内传播更广;而传统文学则注重文学的深度、思想性和艺术性,具有更持久的文学价值。

网络文学的兴起与新媒体的互动性

网络文学的兴起与新媒体的互动性

网络文学的兴起与新媒体的互动性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文学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了当代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

网络文学以其独特的特点和互动性,吸引了大量的读者和作家,成为了文学创作和传播的新平台。

本文将探讨网络文学的兴起原因以及与新媒体的互动性。

一、网络文学的兴起原因1.1 技术的进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阅读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和阅读文学作品,不再受限于传统的纸质书籍。

这为网络文学的兴起提供了有利条件。

1.2 读者需求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学作品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文学作品往往需要购买纸质书籍或者去图书馆借阅,而网络文学则可以通过互联网免费或者付费获取,更加方便快捷。

此外,网络文学的题材更加多样化,满足了不同读者的需求。

1.3 作家创作的新平台传统的文学创作需要经过出版社的审核和发行,门槛较高。

而网络文学则为作家提供了一个更加开放和自由的创作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布自己的作品,获得读者的反馈和认可。

这为更多的作家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

二、网络文学与新媒体的互动性2.1 读者参与度高网络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读者可以通过评论、点赞、转发等方式与作家进行互动。

读者可以在作品下方留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与其他读者进行交流。

这种互动性大大增加了读者的参与度,使得读者不再是被动接受作品,而是可以主动参与到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中。

2.2 作品更新及时传统的纸质书籍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编辑、排版、印刷等流程才能出版,时间较长。

而网络文学可以实时更新,作家可以根据读者的反馈和需求进行修改和调整,使作品更加完善。

读者可以随时获取最新的作品内容,不再需要等待。

2.3 多媒体形式的呈现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文学可以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

作家可以通过插图、音频、视频等方式丰富作品的表现形式,增加读者的阅读体验。

这种多媒体的呈现方式使得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吸引了更多的读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驰骋于信息时代的“黑马”———从接受美学看中国网络文学的盛行原因彭金梅(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湖南湘潭411201)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文学在中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从尧斯的接受美学来看,其发展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一、网络文学的内容切合了广大网民的审美情趣;二、网络文学的受众参与给了它极大的支持;三、网络文学的传播途径的多样化。

关键词:网络文学; 接受美学; 发展原因中图分类号:I20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43(2009)06-0075-03A B lack H orse G alloping in the I nform ation Age———On the Prevailing of I nternet Literature in China from the Aspect of Aesthetics AcceptancePE NGJin -mei(Humanities College ,Hunan Univer sity o 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gtan ,Hunan 411201)Abstract :With the coming of the in formation age ,netw ork literature makes a consider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Based on Hans R obert Jauss πs reception aesthetics ,there are three reas ons :first ,the contents of netw ork literature touch the spot of netizen πs aesthetic taste ;second ,the participation of audience gives the netw ork literature great support ;third ,there are a lot of transmission routes of netw ork literature.K ey w ords :netw ork literature ; Reception Aesthetics ; development reas on收稿日期:2009-03-20作者简介:彭金梅(1975-),女,苗族,湖南沅陵人,湖南科技大学硕士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小说方面的研究。

网络文学是指由网民在网络上发布的,供网民在线阅读的文学作品、类文学文本及含有一部分文学成分的网络艺术品,其中以网络文学原创作品为主。

以1991年4月5日创刊的全球第一家中文电子周刊《华夏文摘》第4期首发留学生小说《奋斗与平等》算起,中国的网络文学已经走过十几年的旅程了。

在这十几年中,网络文学异军突起:1994年,“新语丝”文学网站创办了自己的电子月刊;1995年“橄榄树”文学网站成立;1997年,我国最大的中文原创文学网站“榕树下”在上海成立[1]。

网络文学以其自由、灵活、图文并茂的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涌现出痞子蔡、安妮宝贝等网络作家及《第一次亲密接触》、《悟空传》等网络作品。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年1月发布的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结果显示,我们国家目前网民有211亿,这个数字今后会更进一步扩大。

并且,网络文学也逐渐改变了其最初抒写性情、心无旁骛的无功利、非商业的存在态势,日渐与大众传媒和现代出版业合流,走上了产业化的轨道,成为引人注目的新型文化产业。

由此有人把网络文学称为“文学的卡拉OK ”,因为它具有快餐的诸多特点。

首先是“出炉”快。

很多网络作家都是即兴写作,很少经过字斟句酌的深思熟虑,就把文章发布到网上。

其次是很对大众胃口,普及快。

从风靡网络的几大创作类型来看,有以“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为代表的网恋题材,以邢育森的《网侠》为代表的侠义题材和以宁财神的“网络鬼故事”为代表的恐怖幻想系列。

这些作品都是借了高科技的手段走着通俗文学的老路,更多的注重对读者心理和感觉的刺激。

第三个特点,即受众“消化”快。

很多网络文学的读者也就是在随意的点击中寻求一时的心理快感,囫囵吞枣,很少有细细咀嚼品味。

然而尽管如此,网络文学犹如信息时代的一匹“黑马”在文学的天地尽情驰骋。

其发展如燎原之势在中国席卷开来。

面对这些我们不由得去问:网络文学何以有如此的魅力吸引了中国数以万计的网民?有人愿写有人愿看,甚至不惜掏腰包花钱付费在网上看?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用尧斯的接受美学一一观照,我们就会发现网络文学盛行的原因。

首先,从网络文学的内容来看,网络文学的内容多以反映爱情生活、心情故事、校园生活等内容居多。

写作、发表、传播、阅读等各个环节都是在线的文学活动。

网络文学的作者,呈现出平民化的特点,谁都可以在网上涂鸦,甚至第28卷第6期 怀化学院学报 V ol 1281N o 162009年6月  J OURNA L OF HUAIHUA UNI VERSITY Jun .2009可以说是“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

从网络文学的创作过程来看,一般是把文字与视频、音频结合起来制作成多媒体、超文本链接式作品,作品不会定格,发表之后,评论接踵而来,甚至出现了由作家与网民共同续写的接龙式作品。

随着文学网站、个人主页电子文学刊物的出现,网络文学得以蓬勃发展,“网络文学”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文学现象,其兴起的背景包容着时代和文化色彩,同时也与尧斯的接受美学的观点有着惊人的吻合。

以尧斯为代表的接受美学酝酿、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鼎盛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前半期,接受美学“既不是美学中美的本质或美感一般形式的研究,也不是文艺理论的鉴赏批评研究,而是以现象学和解释学为其理论基础,以读者的文学接受为旨归,研究读者对作品接受过程中的一系列因素和规律的方法论体系”[2]。

接受美学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存在于历时态读者的阅读与接受中。

古典作品是在历代读者的接受、反应、评价中获得其每一时代的“当代的存在”即现实的生命的。

同样,古典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也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历代读者的接受状况而变化的。

因为价值总是相对于主体需求而言的,它是主客体间一种需求与满足需求的关系。

而从中国的网民的构成来看,绝大多数是四十岁以下的年轻一族。

而且目前文学类网站数目庞大,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用G oogle输入中国文学这样的字段,起码可以有百万个这样的网页,网民的数量也是非常庞大的数字。

众多的网民主要是以青少年网民为主。

这么多的网站和网民,他们的整个状态是和网络共生的,就是说在他们开始成人之后是跟网络同时成长起来的,他们没有主流媒体这个概念,他们认为网络就是主流的。

他们不关心,也不想知道中国的文学期刊。

因此,这批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和网络共生,网络就是他们的家。

在他们的心目中,网络就是主流媒体,他们很少关注传统媒体也很少关心文学的社会价值。

因此他们的写作状态是基于生活观念发生了变化,世界观、人生观与上一代人出现了明显的断裂。

但他们也有具有自己的优势,就是他们完全摆脱了意识形态的束缚,进入了文学的自由天空。

如果说网络文学是对作者发表、出版权的解放,实现了“每个人都是艺术家”的平民梦想,那么关于表现形式方面的各种实验,就可以说是写手们超越现实与自我愿望的一种发泄和表达。

在这众多的网民中,有的在为生活四处奔波,有的在为未来积极地筹划。

生活的快节奏,使人们生活重心发生了转移,不断涌入的外来思潮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因而精英文学不再是社会唯一的代言人,其精英地位渐渐受到冲击。

人们更多的是需要可供轻松消遣的大众文学。

由此便出现了民间大众的喜剧风格逐渐消解取代政教合一革命意识形态的崇高风格,慵散的享乐与世俗幸福感成为大众消费文化的基调这一趋势。

网络文学正是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恰好满足了人们的这一需求。

它根据网民的喜好或者说网民的审美情趣而创作出了大量的反映爱情生活、心情故事、校园生活、魔幻世界等作品让人们借以娱乐、消遣、回味、或是憧憬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压力。

有需求就有市场。

只要读者喜欢,就会有成批量的作品问世。

这正如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一炮走红,而后出现了《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的亲密接触》,而这种让人啼笑皆非的作品的出现无不说明网络文学的成长与读者的休戚与共的关系。

其次,接受美学还认为,不只是文学作品历史地、社会性地决定着读者,同样,读者也反过来支配、造就着作者和作品。

伊瑟尔在《读者作为小说结构的重要部分》中就这样说:“在文学作品的写作过程中,作者头脑里始终有一个‘隐在的读者’,写作过程便是向这个隐在的读者叙述故事并与其对话的过程。

”[3]安妮宝贝、宁财神、李寻欢、俞白眉、沙子和邢育森等在网络上都享有盛名。

俨然是令数万人痴迷不已的网络红人。

他们的作品不单纯以文字,还以声音以及其他视觉效果为表达方式在网上发布,数以万计的网民纷纷跟帖,有支持有批评有建议,而作者便根据这些决定作品的走向,有的甚至不惜改变原有的思路以赢得更多网民的支持,颇具有交流和互动性。

这诚如尧斯所强调的那样:“在作者、作品和读者的三角形中,读者绝不是被动部分,绝不仅仅是反应连锁,而是一个形成历史的力量。

没有作品的接受者的积极参与,一部作品的历史生命是不可想象的。

因为,仅仅是通过他的中介,作品才进入一个连续的变化的经验视野之内,在这里面发生着从简单接受到批判性的理解,从消极到积极的接受,从公认的审美规范到超越这些规范的新创造的永恒转变。

”[4]接受美学认为,艺术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消费,而是显示赞同与拒绝的审美活动。

而网络空间提供作者和读者及时交流的自由平台,读者被放到了重要的位置就采纳了这一点。

有的网络文学就是由原创作者和跟贴者共同完成的。

作者和作品之间看似牢固的关系在此削弱了,因而文本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充分实现了作者和读者的互动这样一个流动的交互过程,其内容是不断变化、更新的。

这也即说,网络文学只有原始版本,没有最终版本,它与其后的回应与更改构成一个整体。

如第一部BBS公告版上诞生的网络原创作品《风中玫瑰》中就有和网友的相互对话,成为小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恰恰与接受美学的核心相呼应,即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

网络文学的全民参与性,瓦解了精英意识,恰与现代大众文化中的快速浏览的急切心态、能量发泄式的狂歌劲舞的深层无意识的非理性冲动发泄趋势走到了一起。

正如网络作家今何在说的:“它完全是出于自己的一种表达欲望……因为自由,写作真正成为一种个人的表达而不是作家的专利。

”[5]网络文学追求最大限度的自由,自由是作者和网络文学富有生命力的一大动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