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预防接种的常见反应及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关于儿童预防接种的护理体会

关于儿童预防接种的护理体会

关于儿童预防接种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阐述儿童预防接种的护理体会。

方法:抽取我门诊在2013年3月~2014年3月120例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

对于对照组儿童采取常规接种护理,观察组儿童在对照组基础护理的基础上额外增加心理疏导,对两组患儿接种时的依从度疼痛感和家属满意度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儿童60例,0级疼痛40例,1级疼痛12例,2级疼痛8例;对照组60例,0级疼痛20例,1级疼痛10例,2级疼痛30例;由以上数据可得,观察组儿童的0级疼痛和1级疼痛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家属满意度为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P<0.05。

结论在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工作时,要在护理工作中增加对儿童的护理干预,有助于于缓解患儿疼痛,提高患儿依从性和家属满意度使预防接种更顺利。

【关键词】预防接种护理儿童【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7-0248-02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门诊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门诊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120例,其中男性64例,女性56例,年龄3-10岁,平均年龄6.56岁。

将120例预防接种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

两组预防接种儿童在年龄、体重、性别比等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因此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于对照组的儿童在免疫接种时和免疫接种结束后实施常规护理,对于观察组儿童在对照组儿童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

预防接种站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行布置使其充满童趣色彩,以此可以给儿童一个舒适的最初印象,有利于缓解儿童心里对预防接种的抵触心理,缓解紧张情绪,从而提高其依从性。

在候诊区和诊疗室尤其要注意环境的布置,可以在墙壁上贴上幼儿所喜爱的卡通人物,以减轻儿童心里压力。

要做好对注射区与观察区的隔离,以免接种儿童对未接种儿童造成影响。

对于就诊的儿童应合理安排位置避免造成拥挤。

儿童预防接种护理体会

儿童预防接种护理体会
心 理 反 应 给 与 相 应 的 心理 护 理 。 我 们对 婴 幼 儿 , 手 亲 自抚 用 摸儿童 , 除其陌生感 与恐惧感 , 消 以取 得 儿 童 对 接 种 人 员 的 信 任 用 笑 脸 和歌 声 逗 他 们 开 心 。 用 玩 具 转 移 其 注 意 力 。 当 他 们 注 意力 已转 移 到 开 心事 上 时立 即 接 种 。 对 学 龄 前 儿 童 , 先 讲 故 事 、 游 戏 、 图 画 等分 散 其 注 意 力 , 其 逐 渐 适 应 环 做 看 让 境 , 观 看 其 他 孩 子 注 射 时 的勇 敢 表 现 。通 过 接 种 前 后 的心 并 理 护 理 干预 , 童 有 良好 的 心 态 配 合 预 防 接 种 , 避 免 断 针 、 儿 可
象发生 。
[ ] 刘 清 洁, 志忠.口腔科 护理 学 [ . 民卫 生 出版 2 熊 M] 人
社 . 0 4 1 2 0 ,1
[ ] 邹询. 3 现代护理 诊断手册[ . M] 北京 医科大 学、 中国协
和 医科 大 学联 合 出版 社 ,0 6 7 2 0 , 作 者 单 位 :2 2 0 湖 南 省 衡 阳市 中 医正 骨 医 院 4 10
又给医生 提 供诊 断依 据 , 以便 积 极 采取 措 施 , 否则 可 危 及
生命 。 下颌 骨骨 折 常 伴 有 牙 体 组 织 和 牙 龈 的 损 伤 , 内细 菌 可 口 侵入 骨折 线 , 起 骨 内感 染 ; 折 线 周 围 牙 龈 炎 症 及 牙 周 炎 引 骨 症 , 可 引 起 骨 内感 染 。 口腔 清 洁 可 减 少 口内 致 病 菌 , 防 也 预 牙龈 炎 及 牙 周 炎 。故 有 效 的 口腔 清 洁 护 理 是 预 防 感 染 、 进 促

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及接种后的护理

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及接种后的护理

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及接种后的护理预防接种是由专业人员或经过培训的医疗卫生人员,根据疫苗说明书,掌握疫苗的性能及特点,采用预防接种方法,将合格的疫苗直接在受种者体内接种。

目前我国儿童必须要接种的一类疫苗: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灭活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等等,通过接种这些疫苗可以使儿童获得一定抵抗乙型病毒性肝炎、结核病、小儿麻痹症等疾病,提高儿童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

一般来说,在给孩子接种的过程中,家长要注意孩子在接种后出现的不良反应,预防接种后要注意哪些事项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要观察孩子有无不良反应1、局部红肿(1)局部红肿的程度在0.5-l cm之间,多见于上臂外侧。

接种后2—3天内,红肿逐渐消失,然后再形成硬结,局部可出现硬结周围红肿。

个别小孩可在接种部位出现暂时性硬结,2—3天内消失。

(2)接种部位出现的硬结是暂时性的,一般1周左右可自行消退,如果硬结处有压痛,经数天后可自行消退。

在接种部位有化脓性感染也是局部红肿的原因之一,这种情况必须到医院诊治。

(3)如果局部出现红肿疼痛、硬结较大等现象应及时到医院处理。

2、发热(1)轻度发热一般无任何不适,但在接种后24—48小时内,如果患儿体温达38.5℃以上时可以吃退热药。

如果高热不退者可适当选用物理降温或应用退烧药物(如物理降温无效时应及时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在接种疫苗后的24小时内一般不要给宝宝洗澡,以免受凉导致感冒、肺炎等疾病的发生。

(2)如果孩子持续发热或体温超过38.5℃,可采用物理降温或服用退热药的方法。

也可用退热贴或冰枕等物理降温方法进行降温,但降温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体温变化,防止因过度降温而发生体温过低等情况。

(3)接种疫苗后应多给孩子喝水,以保证血液循环畅通、预防出汗过多而造成虚脱或休克。

但不要吃得太多、太饱,以防食物进入血管或发生呕吐。

3、全身不适(1)一般反应:发热、头痛、乏力、恶心、呕吐等。

这类反应一般持续1—2天可自行消失,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

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分析

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分析

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全县各预防接种单位进行预防接种小儿1256例,对预防接种中出现的常见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结果:本组1256例病例中有60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8%,其中全身性反应38例,占3.03%,局部反应22例,占1.75%。

经对症治疗后,不良反应均消失。

结论:小儿预防接种中出现常见不良反应的原因较为复杂,接种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小儿;预防接种;常见不良反应;应对措施预防接种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措施,主要通过疫苗、菌苗、类毒素制剂等方式注入体内,使人体具备某种疾病的抗病能力。

由于小儿身体机能较差,各脏腑尚未发育成熟,极易受到病菌感染。

因此,通过小儿预防接种来提高小儿的抗病能力,是保护儿童的重要手段。

然而,随着预防接种的推广,发现部分儿童在预防接种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

为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笔者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全县各预防接种单位进行预防接种的1256例小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预防接种中小儿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应对措施,现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全县各预防接种单位进行预防接种的小儿1256例,其中有60例出现不良反应,占4.78%。

本组小儿男724例,女532例,年龄1d~2岁,平均年龄(0.6±0.2)岁。

主要接种疫苗:卡介苗135例,乙肝疫苗458例,百白破三联疫苗310例,脊髓灰质炎疫苗121例,麻疹疫苗98例,A群流脑疫苗78例、乙脑疫苗47例,甲肝疫苗87例。

小儿出现不良反应距离接种时间为25min~12d,平均(5.8±2.3)d。

不良反应表现:有38例出现全身反应,如头晕、头痛、恶心、发热、食欲下降等症状;22例出现局部反应,主要症状为接种部位出现发热、红肿、疼痛等,出现的不良症状通常在1~2d内消退。

儿童预防接种存在问题及的护理对策

儿童预防接种存在问题及的护理对策

儿童预防接种存在问题及的护理对策儿童预防接种是控制和消灭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最安全、最简便的策略之一。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儿童预防接种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接种率低、疫苗质量问题、接种人员业务水平低、家长对疫苗的认知不足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从护理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接种率低的问题接种率低是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影响接种率的因素很多,如家长对疫苗的认知不足、接种点布局不合理、接种服务不便利等。

针对这些问题,护理对策如下:1.加强疫苗接种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护理人员应利用各种途径,如家长学校、社区活动等,普及疫苗接种知识,提高家长对疫苗的认知,消除家长的顾虑。

2.优化接种点布局,提高接种服务便利性。

护理人员应积极参与接种点的规划,确保接种点布局合理,方便家长带孩子进行接种。

3.提高接种服务质量。

护理人员应规范操作,确保接种安全,提高家长对接种服务的满意度。

二、疫苗质量问题疫苗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儿童的健康,因此,必须保证疫苗质量。

护理对策如下:1.加强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

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疫苗储存和运输规定,确保疫苗质量。

2.定期检查疫苗质量。

护理人员应定期对疫苗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三、接种人员业务水平低的问题接种人员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到接种工作的质量。

针对接种人员业务水平低的问题,护理对策如下:1.加强接种人员培训。

护理人员应积极参加培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2.建立接种人员考核制度。

定期对接种人员进行考核,确保接种人员具备相应的业务能力。

四、家长对疫苗的认知不足的问题家长对疫苗的认知不足,会影响到儿童接种工作的开展。

针对家长对疫苗的认知不足的问题,护理对策如下:1.加强疫苗接种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护理人员应利用各种途径,普及疫苗接种知识,提高家长对疫苗的认知。

2.建立家长咨询机制。

护理人员应耐心解答家长疑问,消除家长顾虑。

总之,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预防接种的反应及护理措施

预防接种的反应及护理措施

预防接种是一种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但有时会引起一些反应。

以下是常见的预防接种反应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1.疼痛或不适:注射过程可能会引起局部疼痛、灼热感或不适。

护理人员可以提供温暖的
压迫或按摩注射部位来缓解不适感。

2.肿胀和红肿:接种后,注射部位可能出现肿胀和红肿。

可以应用冰敷或凉湿敷布来缓解
症状。

避免搔抓或用力揉搓注射部位。

3.发热:接种后,轻度发热是正常的免疫反应。

多饮水、穿着轻便衣物,保持室内环境凉
爽,以帮助体温调节。

如果发热较高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向医务人员咨询。

4.不适或疲倦:接种后,有些人可能会感到不适或疲倦。

休息和充足的饮水可以帮助恢复
体力。

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5.过敏反应:少数人可能对某些疫苗成分过敏,引起过敏反应。

在接种前告知医务人员有
关过敏史。

如果出现呼吸困难、皮肤发红、荨麻疹或其他严重过敏反应,请立即就医。

6.注意观察:接种后,密切观察接种者的反应和症状。

记录接种日期和接种疫苗的类型。

如果有异常反应,及时向医务人员报告。

7.完善免疫程序:根据计划接种表,确保按时接种所需的所有疫苗。

遵循政府或医疗机构
的建议和指导,以获得最佳的免疫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预防接种反应是轻微的,通常在几天内自行消退。

然而,如果出现严重或持续的反应,或者有任何疑问或担忧,应咨询医务人员进行进一步评估和建议。

护理人员在接种过程中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护理,可以帮助接种者渡过不适期,并确保免疫接种的顺利进行。

儿童保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儿童保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儿童保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摘要:疫苗接种是人类抵御传染病侵袭最重要、最经济、最有效、最方便的措施,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和公共卫生形象的具体体现。

儿童疫苗接种,是在监测某些特定传染病和分析人群免疫状况的基础上进行的,本文围绕儿童卫生机构的ADR观察与护理展开探讨,梳理了儿童保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相关原因,并提出了加强对儿童预防接种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旨在促使预防接种工作的规范化发展。

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可以为预防和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儿童保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护理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预防工作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儿童健康的预防工作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1]。

在注射疫苗时,接种护士经常会遇到一些不良反应。

接种疫苗的护士在遇到这些异常反应时需要保持冷静,如果不能及时处理这些异常反应,可能会损害疫苗接种人员的健康。

大量的疫苗接种临床资料表明,接种疫苗的儿童有不同的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的发生不仅会影响疫苗接种的效果,同时也会导致孩子们对疫苗产生不舒服和排斥[2]。

因此,如何减少儿童免疫缺陷的发生,并增加其治疗效果,对当前临床疫苗接种形势具有重要意义。

一、儿童保健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研究数据表明,小儿麻痹症和白喉的发病率可降低近100%,麻疹和腮腺炎的发病率可降低99%,风疹和百日咳的发病率可降低97%以上[3]。

截止2023年,我国教育部门基于《条例》相关要求,多次强调要做好托幼机构和学校的预防接种工作,加强对传染病防治的责任,增强教育部门的意识。

疫苗接种不良反应是指合格疫苗在实施标准疫苗接种期间或之后对受试者器官和组织的不良反应。

由于疫苗的特点、个体差异、接种时间等原因,儿童在接种疫苗时可能会对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即不良反应。

根据其性质可分为以下三类:(一)一般反应一般反应一般在接种后24小时左右出现。

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腹泻、高热、穿刺部位肿胀、炎症等症状,均为疫苗引起的不良反应。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总结(一)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总结(一)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总结(一)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前言预防接种是一种重要的公共卫生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各类传染病。

然而,偶尔会出现接种后的异常反应,引起一些健康问题。

本文将讨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正文在进行预防接种时,有时会发生以下异常反应的情况:1.疼痛和红肿:接种部位可能会出现疼痛和红肿的情况。

这通常是正常的免疫系统反应,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2.发热:接种后,人体可能会发生发热的情况。

这是由于免疫系统作出反应时释放的细胞因子引起的。

多数情况下,发热会在几日内自行消退。

3.轻微不适:接种后,有些人可能会感到疲倦、头痛、肌肉酸痛或食欲不振。

这些都是正常的身体反应,通常不持续太久,也不会对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4.过敏反应:极少数人可能出现严重过敏反应。

这些过敏反应可能包括呼吸困难、面部肿胀、皮疹、喉咙肿痛等症状。

如果发生这些症状,应该立即就医。

为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事先告知医生:在进行接种前,告知医生有无过敏史或其他健康问题,以便医生能够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正确接种:确保接种过程符合规范操作,采用无菌注射器和一次性针头,避免感染或交叉感染的风险。

•留在接种现场:接种后要在接种现场等待一段时间,以确保身体没有出现严重的不适反应。

医务人员会在此期间给予适当的护理。

•监测反应:注意观察接种后的身体反应。

如果出现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和建议。

结尾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能因为少数患者出现异常反应而放弃接种。

正确的预防措施和认真的观察可以有效降低异常反应的风险,并确保接种的有效性。

通过科学的接种计划,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传染病的威胁。

面对接种后的异常反应,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并采取以下措施:1.纠正误解:异常反应并不意味着接种本身有问题。

预防接种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免疫措施,可以预防各种传染病并保护我们的健康。

大部分人在接种后都只会出现轻微的反应,且很快恢复正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们体 会 到充分 有效 的护理 具有 重要 意义 。总 之 ,有效 的临 床护 理工
作可 以增 加患者 对 医护 人员 的信任 感 ,增强 患者 战胜病 魔 的信 心 , 使患 者及 其 家属能 积极 配合 医师 的治疗 ,加 速疾 病 的好转 和治 疗 的
顺利 进行 。
侧皮肤 加压包扎 ;大咽瘘严重 时要利用咽瘘 口 周 围皮肤游离 形成的皮
瘘大 多可 以 自行闭合 ;直径在 1 ~2 c m的咽瘘要 采用蝶 形胶布牵 引两
的 护 理 ,这 样 可 以显 著 提 高患 者 术 后 生存 率 ,减少 患 者 喉 部 的损 伤 ,保 留患者 的 发音功 能 ,同 时减少术 后 并发症 的 发生 。 目前 治疗
喉癌的常用手段是实施喉部分或全喉切 除手术 ,但是老年喉癌患者
2 1 6 ・临床护理 ・
用无菌导管及时吸出气管内的分泌物,病房内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 度 ,以l 8 ~2 0℃的温度和7 O%~8 0%的湿度为宜,注意通风换气 ,
保 持病房 内空气清洁 。每2 h 向气管 内滴人 含激素、抗生素和酶制剂 的 氯化钠溶 液2 ~5 mL ,达 到抗菌消 炎的作用 ,同时要密 切观察患者 的 呼吸 ,并进行血气监 测 ,如果 出现 异常要及时处 理。在拔 除胃管 后 , 要给予 患者流质饮食 ,在过渡到半 流质食物 ,最 后是普通食 物,可 以 有效避免误 吸的发生。
[ 2 ] 胡 田桂 . 老 年 喉癌 手 术 并发 症 的临 床分 析 [ J ] . 中国 老年 学 杂 志
2 0 0 9 , 2 9 ( 5 ) : 5 9 8 .
婴幼儿预 防接种 的常见反应及护 理体会
孙建 苹
( 长春 市绿园区城西医院 ,吉林 长春 1 3 0 0 6 2 )
预 防接 种是 指用 各种 类毒 素 、菌苗 或者 疫 苗 ,注射 到婴 幼儿 体 内,使 婴幼儿增强一定 的抗病能力 。预防接种后 ,小儿常会 出现一些 反应 ,其中包括局部 反应和全 身反应 ,严重 影响婴幼儿 的身体健 康和 患儿 家庭的生活质量 ,所 以对预 防接种常见反应 预防 、反应观 察、常 规护理 和特殊护理都 十分重要 ,我院对婴幼儿预 防接种常见反 应进行 护理 ,取得 了 良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
要咽下 口中血液 。 3小 结
喉 癌 是 由多种 因素共 同导 致 的 ,发病 原 因十分 复杂 ,主 要包 括 空 气污 染 、吸烟 、职 业 因素 、饮 酒 、病 毒 感染 和 微 量 元 素缺 乏 等


高危 人群 一 定要 戒烟 、忌 酒 ,做 到早 发现 、早 治疗 ,进 行科 学
身体健 康状 况极 差 ,机 体免 疫 力低下 ,并 且伴 有多 种基础 疾病 ,手
术 治疗 存在 着一 定 的困难 。手 术后 患者 喉、 咽部容 易 出现一 系列 并
发症 ,不仅 对躯 体功 能造 成损 害 ,也严 重影 响患者 的生 活质 量 。要 对 患者 进行 定期 身体 检查 ,及 早发 现并 发症 ,并采 取相 应 的护理 干 预措 施 ,积极 配 合治 疗 。通 过对 1 0 4 例 老 年喉 癌患 者 的护 理 ,使 我
措 施 有效 可行 ,对预 防接 种 的患 几影 响显著 ,值 得 , I 鲁 床推 广 。
【 关键 词】 婴 幼 儿 ;预 防接种 ;反应 ;护理
中 图分类 号 :R 4 7 3 . 7 2 文献标 识 Nhomakorabea :B
文章编 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4 )0 3 - 0 2 1 6 - 0 2
瓣 ,做双层缝 合处理 。
2 . 4 出血 的护理
参考 文 献 [ 1 ] 吴红 梅. 喉癌 术后 近期 并发症 的护理对 策 [ J ] . 中国医学 创新 , 2 0 1 3 .
1 0 ( 3 ) : 8 9 .
由于手术 过程 中止血 不 当、结 扎线滑脱或者剧 烈 咳嗽 等 ,会 引发 出血 ,如果止血 不及时会造 成失血性休 克甚 至死亡 。所 以在手术之前 要 根据 患者 的手术 类型 、体 型特点等来选择 合适的套管 ,并测定凝血 功能。换药 时要嘱咐患者 控制不要剧 烈咳嗽 ,以防损 伤血管 。如 果出
由于术 前放疗会导 致手术创 口组织不易愈合 ,患者年老 体弱 、抵 抗力 差 ,手术缝 合喉咽黏膜 时操 作不 当等 ,容 易发生 咽瘘 。咽瘘 即指 术 后唾 液从 创 口漏 出 ,所 以如果 患者 术后 没有 清醒 时要 给予其 高枕 平 卧位 ,待其 清醒后调整枕 高 ,以减少 颈部张力 ,防 止缝 合处裂开 , 促 进切 口愈合 。要注意 固定 胃管 ,嘱咐患者或其家属 在患者打喷 嚏或 咳嗽的时候要 用手 固定好 胃管。要食用 高热量 、高蛋 白、清淡 富含 维生素 、营养 丰富的食物 ,适当锻炼 身体 ,增强老年 患者的机体 抵抗 力 。同时静 脉 补充 脂肪 -  ̄ t , N和 氨基 酸等 营养 物质 ,预 防创 口发生 感 染 ,颈部 加压包扎 并负压 引流 ,以消除死腔 。若 咽瘘 已经形成 ,小咽
2 . 3 咽瘘 的护理
J a n u a r y 2 0 1 4 , V o 1 . 1 2 , N o . 3 围墨
现局 部少量 出血 ,可 以在伤 1 5内放置明海 绵静 脉应用止血 药物 。如果
患者 出现剧烈 咳嗽或者分泌 物中带有鲜血 ,要仔细检查伤 口防止 出现 大 出血 。如果 气管套管 内涌 出大量血液 ,要立使患者 头偏 向一侧 ,不
【 摘 要】 目的 讨 论婴 幼 儿预 防接种 常 见的反 应及 护理体 会 和指 导对 策 。方 法 对婴 幼 儿预 防接种 惠儿实施 预 防接 种异 常反应 预 防 、 反 应观 察 、 常规护 理和 特殊 护理 。结 果 本 组婴 幼 儿预 防接 种 患 儿 1 0 6 例 ,显 效 5 9例 ( 5 5 . 6 6 %) ,有 效 3 7例 ( 3 4 . 9 O%) ,无 效 1 0例 ( 9 . 4 4%) ,总有 效率 9 0 . 5 6%。结 论 加 强对婴 幼 儿预 防接 种 常 见反应 的观 察和 护 理 ,可 以减 少惠 儿的疼 痛 ,增 加 患 儿家庭 的 生活质 量 ,实践 证 明 ,护 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