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最新人教版2018-2019学年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语文上册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课件5 人教新课标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课件5 人教新课标版
人教新课标 小学语文 六年级 上册 第四组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背景知识: 背景知识: 19世纪 年代,“华盛顿特区”的白人领袖想 世纪50年代, 华盛顿特区” 世纪 年代 购 买美国西北部的印第安人领地。 买美国西北部的印第安人领地。本文是根据当时印第 安人酋长西雅图的回信编译的。 安人酋长西雅图的回信编译的。西雅图对白人很友 为了纪念他, 好,为了纪念他,美国西北最大的海岸城市命名为西 雅图。白人居民还在他的墓地上建立了纪念碑。 雅图。白人居民还在他的墓地上建立了纪念碑。
思考: 思考:
1.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 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 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 2.为什么用神圣来形容这片土地? 为什么用神圣来形容这片土地? 为什么用神圣来形容这片土地
我来思考一下!
读准字音并组词
嗡 潺
鹿 脂
骏 婴
鹰 眷
圣洁 回荡 宝贵
骏马 滋润 滋养
雄鹰 善待 婴儿
潺潺 松脂 眷恋
遗灰: 遗留下来的痕迹 眷恋: (对自己喜欢的人或地方)
深切的留恋。文中用婴儿 对母亲的留恋来表明印第 安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 眷顾。
对于我们 这个民族 来说, 来说,这片土地的每 一部分都是神圣的。 一部分都是神圣的。
我们是大地的 一部分,大地也是 我们的一部分。
让我来带同学们初步了解一下西雅图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 你们一定要记住: 们,你们一定要记住: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发挥你的想象, 想一想: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 转让给你们, 地,转让给你们,你 们一定要…… 们一定要……
称为常青城,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城市。 被称为常青城,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城市。它 海拔最低,却有古老的冰川, 海拔最低,却有古老的冰川,活跃的火山和终年 积雪的山峰。西雅图又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城市, 积雪的山峰。西雅图又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城市, 它拥有青山、湖泊,拥有港湾河道, 它拥有青山、湖泊,拥有港湾河道,拥有温润的 气候,如春的四季。无论是在美国本土, 气候,如春的四季。无论是在美国本土,还是在 世界其他地方, 世界其他地方,几乎找不到第二个城市能像西雅 图那样,山峦、平地都被密密的、 图那样,山峦、平地都被密密的、几近原始的森 林所覆盖。市区内外皆衬饰着幽静的港湾、 林所覆盖。市区内外皆衬饰着幽静的港湾、河流 绿树,掩映着色彩丰富的街市。 、绿树,掩映着色彩丰富的街市。而在环绕着城 市的青山之中, 市的青山之中,又错落地隐藏着几十个大小不等 的湖泊。树木葱郁,草地青葱, 的湖泊。树木葱郁,草地青葱,甚至飘来飘去的 轻轻掠过的风,都带着青绿的颜色。 雨,轻轻掠过的风,都带着青绿的颜色。

【精品】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人教新课标.doc

【精品】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人教新课标.doc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教学目标1.利用思维导图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了解演说稿的结构特色,揣摩语言,体会文本表达特色,并迁移运用。

3•体会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热爱,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离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演说稿的结构、语言特色,揣摩语言,体会文本表达特色。

三、教学程序教学设计参考个性化备课(-)开门见山,导入新课齐读课题。

题目是有眼睛的,这个题目的眼睛是什么?(神圣)这个词是全文的灵魂。

(二)了解背景,理清脉络1・了解时代背景(1)通过课前搜集资料,谁来说说课文的时代背景?评:了解的很全面。

(2)补充资料:默读。

(课件)19世纪50年代,白人要收购美国西北部的印第安人领地,逼迫之下,印第安酋长无奈地把族人的土地卖给了白人。

望着将要失去的土地,酋长在谈判前用伟大的灵魂和响亮的声音,向在场的白人发表了演讲。

这篇演讲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也被称为《西雅图酋长的宣言》,再读课题。

(3)简介演讲稿从刚才的信息中,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的文体是演讲稿。

演讲稿一般旗帜鲜明的告诉立场,用大量具体的事实进行说明,最后得出结论或者再次强调观点。

2.理清课文脉络(1)浏览课文,看看这篇课文说明一个什么观点?是怎么说明的?结论是什么,或最后强调了什么?根据《学案》,调整你的思维导图。

(2)交流:第一部分:总起(1_3)神圣(1)圣洁(2)家园(3)第二部分:分述(4-8)河水(4-5)空气(6-7)动物(8)第三部分:总结(9-11)爱小结:文章结构是“总-分-总”,开头明确表达观点一一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

接着述说了神圣的理由,最后呼吁要善待土地。

根据思维导图,我们理清了课文脉络。

(三)品词析句,领悟表达1•直接进入第二自然段。

(1)西雅图的演讲,是向自己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作最后的告别,被誉为有史以来最动人心弦的演说。

它有怎样的表达特点呢?谁来读第二自然段。

(2)这段话中都写了哪些事物?在书上画出来。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上课教师:邱晓梅教学目标:1.学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滋润、善待、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收集关于美国印第安人和首领西雅图的知识,了解印第安酋长西雅图发表演讲的时代背景。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

引入新课:1.完成填空练习:()的土地学生口头填空,教师板书词语。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来到这样一片土地上──《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3.解题。

理解“神圣”的意思(原指极其崇高而庄严,不可亵渎)。

过渡:“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为什么用“神圣”来形容呢?二、解疑合探。

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想想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2.交流主要内容,了解“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补充介绍文章背景。

19世纪50年代,“华盛顿特区”的白人领袖想购买美国西北部的印第安人领地。

本文是根据当时印第人酋长西雅图的回信编译的。

西雅图对白人很友好,为了纪念他,美国西北最大的海岸城市命名为西雅图。

白人居民还在他的墓地上建立了纪念碑。

3.围绕“神圣”,理清文章脉络。

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神圣”讲了哪些内容?1~3自然段:总写这片土地的每一个部分都是神圣的。

4~8自然段:表达了西雅图酋长对白人的强烈要求,如果把土地转让了,希望白人能牢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9~11自然段:进一步阐述了人类和大地的关系,指出大地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属于大地,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三、质疑再探。

研读课文1—3自然段,初步理解“神圣”。

1.正像同学们刚开始上课时所说的,我们常用广阔、肥沃(列举学生填空时用的词语)等词语来形容土地,而作者却选择了“神圣”这个词语。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人教新课标1.学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滋养、善待、松脂、珍贵、滋养、婴儿、留恋、闪闪发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背诵感受最深的局部。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4.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别的关系,懂得应该维护环境,保护家园。

经过学习,引导先生取得对自己生活的土地、家园的深入看法,激起先生的环保看法,同时引导先生了解关于美国印第安人和西雅图的知识并以及印第安酋长西雅图宣布演讲的时代背景。

了解含义深入的言语,懂得应该维护环境,保护家园。

多媒体课件,搜集文章优美的言语,感受人与自然毫不相关的情感。

1课时一、设疑导入,引入课题1完成填空练习:的土地。

2提醒课题:印第安人却独具匠心用〝神圣〞一词,明天我们将走进课文«这片土地是神圣的»,领略他们那份特殊的感情。

〔板书课题〕二、品读课文,了解〝神圣〞1背景资料。

〔课件展现〕19世纪50年代,〝华盛顿特区〞的白人首领想购置美国西北部的印第安人领地。

本文是依据事先印第安人酋长西雅图的回信编译的。

西雅图对白人很友好,为了纪念他,美国西北最大的海岸城市被命名为西雅图。

白人居民还在他的墓地上树立了纪念碑。

正像课文描画的那样,印第安人出于人的天分热爱这片土地。

在他们行将分开这片土地的时分,最想看的是什么?2自读第1~3自然段,感受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留恋。

出示:我们是大地的一局部,大地也是我们的一局部。

解读:大地滋养着世上万物,包括动植物等一切有生命的事物,人类只是万物中的一个群体;异样,人类的生命生长离不开大地上各种自然资源的给予。

这句话充沛地说明了人类与大地不可联系的关系,也预示着这片神圣的土地关于我们有多么重要。

三、研读课文,感悟〝神圣〞过渡: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对我们来说是如此的珍贵和不可侵犯,那么怎样才干保管这份神圣,留住这片圣洁呢?1先生自在读第4至8自然段,从文章中找出表达〝神圣〞的相关语句,并做好旁批,写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人教新课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情感体验,价值引导:通过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形式,引导学生体验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培养珍视土地资源的意识,树立环保观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6.课堂总结,巩固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适当的拓展。
3.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课文,认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共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学生能够从课文中汲取力量,培养勇敢面对困难、坚定信念的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同时,教师还要注重课堂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课文主题思想。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3.教师强调尊重自然、珍视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关爱生态环境。
4.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知识巩固和拓展。
在整个教学内容与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同理心,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4.通过课堂讲解、课后作业、拓展阅读等多种形式,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能够理解课文所传达的尊重自然、珍视土地资源的观念,树立环保意识,关爱生态环境。
2.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土地的热爱和敬仰之情,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课文原文及赏析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课文原文及赏析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课文原文及赏析《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课文原文: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

每一处沙滩,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每一根闪闪发光的松针,每一只嗡嗡鸣叫的昆虫,还有那浓密丛林中的薄雾,蓝天上的白云,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和体验中,都是圣洁的。

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青草、绿叶、花朵是我们的姐妹,麋鹿、骏马、雄鹰是我们的兄弟。

树汁流经树干,就像血液流经我们的血管一样。

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溪流河川中闪闪发光的不仅仅是水,也是我们祖先的血液。

那清澈湖水中的每一个倒影,反映了我们的经历和记忆;那潺潺的流水声,回荡着我们祖辈的亲切呼唤。

河水为我们解除干渴,滋润我们的心田,养育我们的子子孙孙。

河水运载着木舟,木舟在永流不息的河水上穿行,木舟上满载着我们的希望。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河水是我们的兄弟,也是你们的兄弟。

你们应该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

印第安人喜欢雨后清风的气息,喜爱它拂过水面的声音,喜爱风中飘来的松脂的幽香。

空气对我们来说也是宝贵的,因为一切生命都需要它。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空气与它滋养的生命是一体的,清风给了我们的祖先第一口呼吸,也送走了祖先的最后一声叹息。

你们要照管好它,使你们也能够品尝风经过草地后的甜美味道。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你们一定要照顾好这片土地上的动物。

没有了动物,人类会怎样?如果所有的动物都死去了,人类也会灭亡。

降临到动物身上的命运终究也会降临到人类身上。

告诉你们的孩子,他们脚下的土地是祖先的遗灰,土地存留着我们亲人的生命。

像我们教导自己的孩子那样,告诉你们的孩子,大地是我们的母亲。

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人教新课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3)

(人教新课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3)
3.家庭作业:与家人分享本课所学的知识,讨论以下问题:
a.我们身边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
b.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如何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c.家人如何看待环保问题?他们认为我们应该如何行动?
4. �搜索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在环保方面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分享。
5.创作一首关于保护环境的诗歌或歌曲,表达对这片神圣土地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4.结合生活实际,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强化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开始前,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美丽的自然风光,如名山大川、湖泊河流等,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到这片土地的美丽与神圣。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这些景点的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学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达到教学目标。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对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他们对课文深层含义的把握和情感体验尚需进一步引导。在本课《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学习中,学生对“神圣”一词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和具体的实例进行解释。此外,学生对环保意识的培养也处于初级阶段,对于土地、资源的珍惜和保护认识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3.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这片土地是我们祖国的瑰宝,我们要珍惜它、保护它。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2019—2020年新课标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docx

2019—2020年新课标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docx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回荡、滋润、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盘点”中列出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4、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课前准备:了解家乡的土地、身边的资源的状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总第课时)联系生活,导入“神圣”1、说说在周围生活中,神圣一般多用来形容什么?在印第安人的眼里,他们生活的那方看起来似乎不起眼的土地也是神圣的。

他们会自豪地告诉每一个光临那片土地的人──2、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感受“神圣”1、土地可以用肥沃、贫瘠来形容,还可以用宽广来形容,却很少有人用神圣来赞美。

那么印第安人为什么这样称呼它呢?让我们走进这片神圣的土地。

2、介绍文章背景知识。

(印第安人首领西雅图写给白人领袖的一封信)3、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顺。

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段落读给全班同学听。

教师随机纠正字音。

梳理内容,定位“神圣”1、再读课文,说说文章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

2、文章哪些自然段体现了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研读语句,理解“神圣”1、自由读文章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这片神圣的土地上呈现怎样的画面?(1)抓住“圣洁”,理解内容。

(我们尊重这片土地上任何东西,不会破坏、伤害它们)(2)感情朗读,读出自己的想象。

(3)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第1、2自然段。

2、如此神圣的一片土地,对于我们来说,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来说,为什么就显得如此珍贵,如此重要?自由读第3自然段,从字里行间去感受。

重点理解以下句子:(1)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①交流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②用一两个词语来形容大地和我们的关系。

(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等)(2)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①共同属于哪一个家园?②交流朗读的感受。

③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回荡、滋润、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盘点”中列出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4、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课前准备:了解家乡的土地、身边的资源的状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课时)
联系生活,导入“神圣”
1、说说在周围生活中,神圣一般多用来形容什么?
在印第安人的眼里,他们生活的那方看起来似乎不起眼的土地也是神圣的。

他们会自豪地告诉每一个光临那片土地的人──
2、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感受“神圣”
1、土地可以用肥沃、贫瘠来形容,还可以用宽广来形容,却很少有人用神圣来赞美。

那么印第安人为什么这样称呼它呢?让我们走进这片神圣的土地。

2、介绍文章背景知识。

(印第安人首领西雅图写给白人领袖的一封
信)
3、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顺。

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段落读给全班同学听。

教师随机纠正字音。

梳理内容,定位“神圣”
1、再读课文,说说文章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

2、文章哪些自然段体现了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研读语句,理解“神圣”
1、自由读文章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这片神圣的土地上呈现怎样的画面?
(1)抓住“圣洁”,理解内容。

(我们尊重这片土地上任何东西,不会破坏、伤害它们)
(2)感情朗读,读出自己的想象。

(3)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第1、2自然段。

2、如此神圣的一片土地,对于我们来说,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来说,为什么就显得如此珍贵,如此重要?自由读第3自然段,从字里行间去感受。

重点理解以下句子:
(1)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①交流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②用一两个词语来形容大地和我们的关系。

(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等)
(2)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①共同属于哪一个家园?
②交流朗读的感受。

③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这片神圣的土地对于我们是如此重要,我们不应该以旁观者的姿态去面对,而应该用主人的身份去保护这片家园的家园。

投入感情,诵读“神圣”
1、引读第3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提示语:共同属于哪一个家园?学生不必回答,随即引导全班齐读课文前三自然段。

2、各自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前三自然段,学有余力的同学背诵下来。

第二课时(总第课时)
读“神圣”,回想画面
引读第1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第2、3自然段。

悟“神圣”,探究段落
样才能保存这份神圣,留住这片圣洁呢?
自由读文章第3~7自然段,从文章里找一找相关的语句。

多读读这些句子,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感受和体会。

重点引导理解以下句子:
(1)河水是我们的兄弟,也是你们的兄弟。

你们应该像善待自己的
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

①交流感受。

(河水对我们很重要)
②为什么作者说要像善待兄弟一样地善待河水?读第4自然段,找到相关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③感情朗读第4、5自然段。

(2)你们要照管好它,使你们也能够品尝风经过草地后的甜美味道。

①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

(空气对生命很重要)
②说说那是一种怎样的味道?文章里哪些句子可以体味到这种独特的味道?(读第5自然段)
③为什么说要照管好它?重点理解“空气与它滋养的生命是一体的,清风给了我们的祖先第一口呼吸,也送走了祖先的最后一声叹息。

”(因为没有了空气,或者空气受到污染,将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呼吸、生物的生长,影响到生命的存在)
④有感情地朗读第6、7自然段。

(3)你们一定要照顾好这片土地上的动物。

①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的理解。

(因为麋鹿、骏马、雄鹰是我们的兄弟)
②重点理解“降临到动物身上的命运终究也会降临到人类身上。

”(因为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同属于一个家园)
③有感情地朗读第8自然段。

(4)你们要像我们一样热爱它,照管它。

为了子孙后代,你们要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大地。

①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我们非常热爱自己的土地)
②说说我们是怎样热爱、照管这片神圣的土地的?
③我们为什么要这样热爱、照管这片土地?
重点理解“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如果家园受到破坏,我们不能及时补救,那么对地球的伤害都将演变成对人类自身的伤害。

如果家园遭到毁灭,人类又怎能独自生存)
④有感情地朗读第9、10自然段。

明“神圣”,凝聚情感
因为我们深爱着这片土地,因此为了子孙后代,你们需要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大地。

因为我们深深地知道──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重点理解“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1)文章第3自然段不是强调大地是我们的一部分吗,为什么说“大地不属于人类”?(因为谁也没有拥有大地的权利,也不可能拥有对大地的控制权;谁也不能凭借自己的喜好、善恶来对待神圣的大地,来破坏、损伤大地的完整和庄严)
(2)为什么说“人类是属于大地的”,前面不是强调“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吗?(因为大地拥有着各种有利于生命成长的物质,人类的生命才能得以繁衍、成长、延续)
(3)感情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读全文,背诵语段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巧拓展,提升认识
读课后“选做题”,根据课前了解的情况,写一写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