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软件设计师设计题解析
解析软件设计师中的案例分析题

解析软件设计师中的案例分析题软件设计师中的案例分析题是考察考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软件设计知识和技巧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考生需要能够发现问题、找到解决方案,并加以合理的设计和实施。
本文将针对软件设计师中的案例分析题进行解析和分析,并提供一些解题的技巧和方法。
一、案例分析题的特点和解题思路1. 案例分析题的特点案例分析题通常以一个实际问题或场景为基础,考察考生对软件设计的全面理解和应用能力。
题目中可能会给出一些前提条件、需求和限制,考生需要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2. 解题思路在解答案例分析题时,考生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思考和分析:1) 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描述和要求,明确问题的需求和目标。
2) 理清思路: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信息和要求,构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框架。
3) 分析问题:深入分析问题的本质,确定问题的关键因素和影响因素。
4) 找到解决方案:根据问题的分析,设计合理的解决方案,考虑方案的可行性和可实施性。
5) 实施和评估:根据解决方案,实施相应的设计和操作,并进行评估和反馈。
二、解析案例分析题的关键技巧和方法1. 提取关键信息在案例分析题中,关键信息可能会埋藏在问题描述中的细节中。
考生需要通过仔细分析,提取出与问题相关的关键信息,以便于准确理解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
2. 分析问题对于案例分析题,考生需要有较强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在分析问题时,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例如从用户需求、系统功能、技术实现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全面理解问题的本质和关键因素。
3. 制定解决方案在解决方案的设计过程中,考生需要充分考虑问题的需求和限制,并进行合理的权衡和选择。
解决方案应该具备可行性和可实施性,同时需要综合考虑软件设计原理和实践经验。
4. 实施和评估在实施解决方案之前,考生需要充分考虑方案的实施过程和可能的风险。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采取逐步实施的方式,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评估,以确保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软件设计师历年试题分析与解答

软件设计师历年试题分析与解答作为软件设计师考试的重要一环,历年的试题分析和解答对于备战考试的考生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对历年试题的分析和解答,考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考试的出题规律、考察的重点和技巧,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本文将对软件设计师历年试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第一部分:软件设计师试题分析1. 试题的种类和大致分布软件设计师的考试试题可以分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案例分析题等。
根据历年试题的分析,单选题和多选题在试题中的比重较大,判断题次之,案例分析题相对较少。
2. 题目难度和知识点覆盖软件设计师试题的难度有较大的变化范围,有些题目的知识点考察较为基础,而有些则涉及到较为复杂和深入的专业知识。
根据历年试题的分析,试题主要覆盖了软件开发、软件测试、项目管理、软件工程、数据库等相关知识点。
3. 题目解答技巧在解答试题时,考生需要灵活运用一些解题技巧,以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注意审题,理解题目的要求和所涉及的知识点;在多选题中,可以通过排除法缩小选项范围,提高选择正确答案的概率;在判断题中,要注意辨别关键字和表述的否定形式,以免误选。
第二部分:软件设计师试题解答1. 单选题解答范例题目: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用户需求分析的主要活动是()。
A. 确定测试策略B. 确定开发方法C. 确定需求规格说明书D. 确定软件发布计划解析:用户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活动是确定需求规格说明书,故正确答案为C。
2. 多选题解答范例题目:以下哪些是软件构件的特性?()A. 可重用性B. 可移植性C. 可测试性D. 可扩展性解析:软件构件的特性包括可重用性、可移植性、可测试性和可扩展性,因此正确答案为A、B、C、D。
3. 案例分析题解答范例题目:某公司计划开发一套在线购物系统,需要考虑系统的可用性和性能。
请就如何提高系统可用性和性能,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案。
解析:在解答案例分析题时,考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案。
软件设计师历年试题分析与解答

软件设计师历年试题分析与解答一、概述软件设计师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职业,在日益发展的信息技术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能够胜任软件设计师的工作,考生需要通过软件设计师资格考试。
本文将分析历年软件设计师试题,并对其解答进行详细解析。
二、试题分析与解答1. 题目一题目描述:在软件开发中,需求分析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请分析并总结需求分析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解答: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其基本原则和方法如下:1.1 清晰明确:需求分析应当给出明确而完整的需求描述,避免模糊不清或者矛盾的需求。
1.2 可追踪性:需求应能够被准确定义和追踪,以确保开发过程中能够完整地实现这些需求。
1.3 可测试性:需求应当具备可测试性,以方便开发团队进行验证和验证。
1.4 可行性:需求应当在技术和资源上是可行的,考虑到实际条件和限制。
1.5 交流与协作:需求分析需要进行与客户、项目经理和开发团队的有效沟通与协作,共同明确和理解准确的需求。
2. 题目二题目描述:请列举至少三种常用的软件开发模型,并对其进行简要介绍。
解答:常用的软件开发模型包括瀑布模型、迭代模型和敏捷开发模型。
2.1 瀑布模型:瀑布模型是软件开发的经典模型,按照线性顺序依次完成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阶段。
每个阶段的输出作为下一个阶段的输入,流程呈现为“上一阶段完成,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形式。
2.2 迭代模型:迭代模型是在瀑布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将软件开发过程划分为多个迭代周期,每个迭代周期包含了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阶段。
每个迭代周期都会生成可供用户评审的软件原型,并根据反馈进行调整和完善。
2.3 敏捷开发模型:敏捷开发模型注重快速响应变化和迭代开发,通过迭代、自组织和跨团队协作的方式实现项目开发。
敏捷开发模型强调团队成员之间的实时沟通和反馈,通过小规模、高效率的迭代周期逐步实现软件产品。
3. 题目三题目描述:软件测试的目的是什么?请列举至少两种常用的测试方法。
软件设计师中级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1. 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需求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A. 确定软件系统的总体结构B. 编写程序代码C. 识别和定义系统需求D. 对软件系统进行测试答案:C2. 以下关于软件测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测试是为了证明软件没有错误B. 测试是为了找出软件中的错误C. 测试是为了确保软件满足用户需求D. 测试是为了提高软件的性能答案:B3. 下列哪项不是软件设计的基本原则?()A. 信息隐藏B. 模块化C. 尽可能使用全局变量D. 高内聚低耦合答案:C4.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继承的作用是()。
A. 实现代码重用B. 提高程序可读性C. 实现封装D. 隐藏对象的属性答案:A5. 以下哪个不是软件维护的类型?()A. 改正性维护B. 预防性维护C. 适应性维护D. 创新性开发答案:D6. 在软件开发中,瀑布模型的特点是()。
A. 迭代开发B. 顺序开发C. 增量开发D. 并行开发答案:B1. 简述软件设计的主要任务。
答:软件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将需求规格说明书转换为计算机可执行的程序,包括确定软件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模块接口、设计数据结构、设计算法等。
2. 简述软件测试的目的。
答:软件测试的目的是以较小的代价发现尽可能多的错误,并期望通过此过程来修正错误,提高软件的质量。
同时,软件测试也是评估软件质量、保障软件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3. 简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封装的概念。
答:封装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将对象的属性和方法结合成一个独立的单元,并通过访问控制机制来限制对属性和方法的访问。
封装可以提高代码的安全性、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
4. 简述软件维护的定义和类型。
答:软件维护是指在软件交付使用后,为了改正错误、改善性能或其他原因而修改软件的过程。
软件维护的类型包括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和预防性维护。
5. 简述瀑布模型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答:瀑布模型是一种顺序开发的软件开发模型,它按照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的顺序进行开发。
软件设计师练习题及解析二

软件设计师练习题二2.1 单项选择题1.下列字符列中,可以作为“字符串常量”的是()①ABC ②ABC”③’abc’④’a’【解】C程序中,一个字符率常量是表示一个字符序列,书写时,用双引号字符前后括住这个字符序列。
所以只有”ABC”是一个正确的字符率常量,其余都不是。
其中,ABC可作为标识符,字符列’abc’不能出现在C程序中,’a’是一个字符常量。
所以解答是②。
2.在以字节存储字符的系统中,’\n ’在内存占用的字节数是()①1 ②2 ③3 ④4【解】一般来说,一个字符在内存中只占1个字节,’\n’是转义字符,其意义是换行符,它作为一个字符存储,在内存也只占五个字节。
所以解答是①。
3.字符串”XyZ”在内存占用的字节数是()①3 ②4 ③6 ④8【解】字符串中的每个字符占1个字节,但C程序在存储字符串时,要在最后一个有效字符后面接上1个字符串结束的标记符’\0’。
这样,存储字符串常量”xyZ”需要4个字节。
所以解答是②。
4.在以下字符列中,合法的长整型常数是()①OL ②4962710 ③0.054838743 ④2.1869el0【解】为表示不同范围的整数,整型数据分短整型、基本型和长整型,并对三种整型内部表示的最高位的不同理解,又分别分成无符号和带符号两种。
若要明确指明一个整数是长整型的,必须在整数之后接上字符’L’。
所以OL是一个长整型的整型常量,而4962710是基本整型数据,而对于用2个字节表示一个基本整型数据的系统来说,该整数将因超出范围而是一个错误的整数;0.054839743和2.1869el0都是double型的实数。
所以解答是①。
5.一个char型数据,它的值在内存中存放的是()①ASCll代码值②BCD代码值③内码值④十进制代码值【解】计算机存储字符,通常是存储字符的某种代码值。
有许多种字符编码的方法,最流行的是ASCII 代码。
在C语言中,Char型数据也用ASCII代码表示。
2022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历年经典真题及解析part16

第1题单选题一个程序根据输入的年份和月份计算该年中该月的天数,输入参数包括年份(正整数)、月份(用1~12表示)。
若用等价类划分测试方法进行测试,则()不是一个合适的测试用例(分号后表示测试的输出)。
A.(2013,1,31)B.(0,1,‘错误’)C.(0,13,‘错误’)D.(2001,-1,‘错误’)【解析】正确答案:C。
测试用例编写一般原则:1、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尽可能多地覆盖尚未被覆盖的有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到所有的有效等价类都被覆盖为止;2、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仅覆盖一个尚未被覆盖的无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到所有的无效等价类都被覆盖为止。
在本题中,C选项同时覆盖了两个无效等价类,所以不符合测试用例编写的一般原则。
第2题单选题下面关于栈和队列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栈和队列都是操作受限的线性表B.队列采用单循环链表存储时,只需设置队尾指针就可使入队和出队操作的时间复杂度都为O(1)C.若队列的数据规模n可以确定,则采用顺序存储结构比链式存储结构效率更高D.利用两个栈可以模拟一个队列的操作,反之亦可【解析】正确答案:D。
第3题单选题若关系R、S如下图所示,则关系代数表达式π1,3,7 (σ3<6(R×S))与()等价。
A.π A,C,E(σ C<D (R×S))B. π A,R.C,E (σ R.C <S.D (R×S))C.πA,S.C,S.E(σR.C <S.D(R×S))D. πR.A,R.C,R.E(σR.C <S.D(R×S))【解析】正确答案:B。
本题考查关系代数运算方面的基础知识。
本题要求关系代数表达式π1,3,7 (σ3<6(R×S))的结果集,其中,R×S的属性列名分别为:R.A,R.B, R.C,R.D,S.C, S.D和S.E ,其结果如下表所示:σ3<6 (R×S)的含义是从R×S结果集中选取第个分量(R.C),小于第六个分量(S.D )的元组,故σ3<6 (R×S)与σ R.C<S.D (R×S)等价。
软件设计师考试难题详解

高速缓存Cache与主存间采用全相联地址映像方式,高速缓存的容量为4MB,分为4块,每块1MB,主存容量为256MB。
若主存读写时间为30ns,高速缓存的读写时间为3ns,平均读写时间为3.27ns,则该高速缓存的命中率(1)%。
若地址变换表如下所示,则主存地址为8888888H时,高速缓存地址为(2) H解析:(1)D 这是一道命中率的计算题.公式:cache读写时间* 命中率+主存读写时间* (1-命中率)=平均读写时间。
设命中率为x,根据题意可以得到3x+30(1-x)=3.27得出:x=0.99(2)D这道题一个是考查直接映像、全相联、组相联,以及在具体映射时候是如何实现的。
这里有个基本的计算,那就是1M=10 00 00H这样是不是就比较醒目了:内存地址范围Cache地址范围3800000H-38FFFFFH 000000H-0FFFFFH8800000H-88FFFFFH 100000H-1FFFFFH5900000H-59FFFFFH 200000H-2FFFFFH6700000H-67FFFFFH 300000H-3FFFFFH=================================================某指令流水线由5段组成,各段所需要的时间如下图所示。
某软盘有40个磁道,磁头从一个磁道移至另一个磁道需要5ms。
文件在磁盘上非连续存放,逻辑上相邻数据块的平均距离为10个磁道,每块的旋转延迟时间及传输时间分别为100ms 和25ms,则读取一个100块的文件需要(24)时间。
(24)A.17500msB.15000msC.5000msD.25000ms答案:A解析:读取一个块的时间为:寻道延迟+旋转延迟+传送时间。
所以传输100块文件需要的时间为:(10*5+100+25)*100=17500两个小组独立地测试同一个程序,第一组发现25个错误,第二组发现30个错误,在两个小组发现的错误中有15个是共同的,那么可以估计程序中的错误总数是___(35)___个。
2020年下半年软件设计师下午案例分析真题(试题二)

2020年下半年软件设计师下午案例分析真题(试题二)2、【说明】M集团拥有多个分公司,为了方便集团公司对各个分公司职员进行有效管理,集团公司决定构建一个信息平台以满足公司各项业务管理需求。
【需求分析】1、分公司关系模式需要记录的信息包括公司编号、名称、经理号、可联系地址和电话。
分公司编号唯一标记分公司关系模式中的每一个元组,每个分公司各有一名经理,负责分公司的管理工作,每个分公司设立仅为本分公司服务的多个业务部,业务部包括:研发部、财务部、采购部、交易部等。
2、业务部关系模式需要记录的信息包括业务部的编号、名称、地址、电话和分公司编号,业务部编号唯一标记分公司关系模式中的每一个元素,每个业务部各有一名主管负责业务部的管理工作,每个业务部有多名职员,每个职员只能来源于一个业务部。
3、职员关系模式需要记录的信息包括职员号、姓名、所属业务部编号、岗位、电话、家庭成员姓名和成员关系。
其中职员号唯一标记职员关系,岗位包括:经理、主管、研发员、业务员等。
【关系模式】分公司(分公司编号、名称、(a)、联系地址)业务部(业务部编号、名称、(b)、电话)职员(职员号、姓名、岗位、(c)、电话、家庭成员姓名、关系)【概念模式设计】2-1 实体-联系图【问题1】(4分)根据问题描述,补充4个联系,完善图2-1的实体联系图,联系名可用联系1、联系2、联系3和联系4代替,联系的类型为1 : 1、1 : n和m: n(或1 : 1、1: *和*:*)【问题2】(3分)根据题意将以上关系模式中的空(a) ~ (c)的属性补充完整,并填入对应位置。
【问题3】(4分)(1)分析分公司关系模式的主建和外键(2)分析业务部关系模式的主建和外键【问题4】(4分)在职员关系模式中,假设每个职员有多名家庭成员,那么职员关系模式存在什么问题?应如何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设计师设计题解析根据软件水平与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高级程序员不仅要具备高水平的程序编制能力,而且要熟练掌握软件设计的方法和技术,具备一定的软件设计能力。
软件设计题是下午试题的难点,本文针对软件设计题,给出了解答的一般方法,并且给出了解答实例,最后对历年试题进行了分析,希望给广大考生提供帮助。
解题的一般方法一、软件设计题要点综观1990年到2004年的高程下午设计题,主要包括以下考点:1. 完善处理流程,或指出处理内容,或指出处理结果。
2. 指出流程图中错误,或为避免错误应在某处添加处理项目。
3. 为达到某目的,需要改动哪些处理,或改变处理方法会引起什么后果。
4. 指出错误清单内容。
5. 文件的记录应包含哪些内容。
6. 完成处理需要什么样的文件,或文件有什么特征,或引入某文件有什么好处。
7. 文件怎样分类,或指出关键字。
8. 某处理的频度。
9. 输入数据的格式。
10. 题意中的分类有何好处。
11. 为实现某目的适当修改文件的记录内容。
12. 指出图中数据流名,或指出哪些位置数据可增加或删去。
考点最集中的部分是关于文件记录的内容,其次是文件的分类排序,再次是当目的改变应该改动哪些。
二、答题注意事项事务处理流程图一般由若干处理与若干数据组成,在评估流程图并回答试题的问题时,应该注意下面一些问题。
从“处理”的角度来说,必须注意:1. 每个事务处理均有一个特定目标,这一目标往往都是文字说明的。
与此对应的处理应能覆盖所设定的目标。
对于说明处理要求,都应从问题目标进行考虑。
2. 除覆盖问题目标的处理外,还有两类处理应予考虑:一是为了保证处理的正确性,设计一些处理框,以检查输入数据的数据项及数据的值域;另一种是检查数据会合时数据的一致性。
二是为了处理的效率,如速度、次数、减少处理访问等而引进了一些处理。
3. 在一个流程图内,在一条流程上的各个处理不能有功能上的重复。
如有重复,不是有错,就是流程还可优化。
4. 每个处理都是由“处理的依据”到“使用数据”,以及从“处理结果”到“产生数据”。
“使用数据”或者“产生数据”与处理相互匹配是十分重要的。
从“数据”的角度来说,必须注意:1. 注意流程图最初的输入数据与最终输出数据,考虑从输入到输出之间数据演变的情况。
根据数据的演变与流程,关于从输入到输出应有哪些数据就比较清楚了,其作用也可以从演变方面了解。
2. 考虑数据流程中,哪些数据应作为文件形式出现,哪些是中间使用的临时数据。
在数据演变中,一些数据经多个“处理”加工后得到结果,每加工一次就产生一个新数据,对这些数据分析,就能得出各数据的存储要求。
3. 对数据按问题要求设计数据结构。
输入(输出)数据的结构与问题有关,而中间数据的结构除与输入(输出)数据有关外,还与处理有关。
4. 为减少数据冗余,要保证数据一致性,数据文件设计中应考虑关系,亦即各种文件的记录之间的联系。
我们对高级程序员软件设计题的解题方法做了分析,现在我们来分析一道例题。
★解答实例2000年试题3:阅读以下说明和流程图,回答问题1和问题2。
【说明】某供销系统接受顾客的订货单。
当库存中某配件的数量小于订购量或库存量低于一定数量时,向供应商发出采购单;当某配件的库存量大于或等于订购量时,或者收到供应商的送货单并更新了库存后,向顾客发出提货单。
该系统还可随时向总经理提供销售和库存情况表。
该供销系统的分层数据流图中部分数据流和文件的组成如下:文件配件库存=配件号+配件名+规格+数量+允许的最低率库存量数据流订货单=配件号+配件名+规格+数量+顾客名+地址提货单=订货单+金额采货单=配件号+配件名+规格+数量+供应商名+地址送货单=配件号+配件名+规格+数量+金额假定顶层图是正确的,“供应商”文件已由其他系统生成。
[问题1]指出哪张图中的哪些文件可不必画出。
[问题2]指出在哪些图中遗漏了哪些数据流。
回答时用如下形式之一。
(1) X X 图中遗漏了 X X 加工 (或文件) 流向 X X 加工 (或文件) 的 x x 数据流;(2) X X 图中 X X 加工遗漏了 X X 输入 (或输出) 数据流。
在顶层图中,供销系统的3个输入数据流(订货单、送货单与销售及库存情况)和5个输出数据流(不合法的订货单、不合法的送货单、提货单、采购单与销售及库存情况表)在0层图中都得到反映。
考查0层图中所有的输入数据流和输出数据流,是否有遗漏的加工呢?在顶层图中总经理的查询是单独的加工,但在0层图中却给包括到加工1中去了,成为加工1.3,其输入或输出数据流也都包括在该加工中。
考查加工1子图,加工1.3包含在加工1中是科学的,因为该加工需要来自加工1数据支持,且事务简单,包含在加工1中可以大大减小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复杂程度。
因此不能说0层图遗漏了加工。
至于文件,在0层图中凡是需要文件的地方都是从文件输入的,未发生遗漏现象。
仔细研究0层图,大体上确定加工1有3个输入数据流(订货单、到货通知和查询销售及库存情况),加工1子图中只有订货单与查询销售及库存情况两个数据流,显然遗漏了输入数据到货通知,该数据流应该从哪个子加工输入呢?看试题中的说明“收到供应商的送货单并更新了库存后,向顾客发出了提货单”。
据此至少可以判定输入数据流到货通知是子加工1.4更新库存的前提条件,没有到货通知,就无法更新库存。
是直接输入加工1.4吗?再看子加工1.4与其他子加工的关系。
子加工1.5输出数据流的去向是子加工1.4。
而子加工1.5需要到货通知的支持,但从子加工1.4到子加工1.5却没有数据流。
综合以上分析,应该在子加工1.5处输入数据流到货通知。
首先看配件库存文件。
在加工1子图(图3)中,配件库存文件经过加工1.4更新库存而修改,然后还要为加工1.1和加工1.2提供数据支持,在加工1.1中,通过检查订货单中订购的配件在配件库存中是否有记录,来确定该配件是否属于经销范围,然后以此来确定订货单是否合法。
其次,还要在加工1.2中比较合法订货单的数量与库存数量,以此确定是否需要发出采购请求。
再次,在发出提货单后,如果库存量低于允许的最低库存量,也要发出采购单。
可以看出,在该加工图中,未发现对配件库存文件的不适当的使用。
在加工2子图(图4)中,在加工2.4核对送货单后要更新库存文件然后加工2.3计算增量提供数据支持,计算出需要采购的配件的数量。
应该说这里对配件库存文件的使用是正确的。
因此我们可以确定配件库存文件在加工1和加工2中都有应用,画在0层图中是合适的。
缺货订单文件在试题说明中没有提到,具体的应用需要我们自己分析。
0层图中显示该文件被加工1和加工2使用。
现在的任务就是确定两个加工中对该文件的使用是正确的。
在加工1中缺货订单的数据来自加工1.2和加工1.4,在加工1.2中,接受合法的订货单后,如果订货单上数量大于配件库存文件的数量,将产生缺货订单文件。
在加工1.4中,在有货订单送达后,需要交出提货单,然后更新库存。
如果库存量低于允许的最低库存量,应该将缺货信息反映到缺货订单中。
在加工2中,缺货订单为加工2.3提供部分数据支持,在计算配件增量以明确需要增加的配件的清单时,需要参照缺货订单。
结合以上对使用缺货订单文件的分析,可以认为,因此将该文件画在0层图中是有必要的。
我们分析了配件库存文件和缺货订单文件,再来看采购清单。
0层图显示该文件只应用于加工2。
采购清单如果只应用在加工1中,最有可能的地方是加工1.2及其后的采购请求数据流,但在这里采购清单是有必要的吗?从加工2中可以看出,采购清单是按供应商对采购单进行汇总来产生的,对采购单进行汇总,显然已经属于加工2的工作,不应在加工1中予以反映。
由此可以断定在加工1中不应该有采购单文件。
所以在0层图中画采购清单是不合适的。
以上考查了0层图、加工1子图和加工2子图中缺货订单、配件库存及采购清单的使用,下面研究加工1中的销售历史文件。
如果没有该文件支持,加工1.3是无法制作销售及库存情况表的;而且该文件由加工1.4更新库存产生,其输入数据流和输出数据流均在加工1中,在加工1中使用该文件是合适的。
问题2要求指出哪些图中遗漏了哪些元素。
一般来说,这类题目的解答首先要考虑各层次图的数据平衡,其次要考虑加工的输入数据流和输出数据流要平衡,即保证加工的输出数据流都有其对应的输入数据流。
所谓数据平衡,就是在多层次数据流程图中,父图和子图之间的数据流必须保持一致,比如说在父图中某加工有2个输入数据流和一个输出数据流,那么在该加工的子图中的输入(输出)数据流必须在数目上和内容上与父图保持一致。
考查0层图,加工1有不合格订货单、销售及库存情况表、提货单与采购请求4个输出数据流。
但在加工1子图中,却没有输出数据流提货单,这显然是不符合数据平衡原则的。
但该数据流应从何处输出呢?根据试题说明,在更新库存后应向顾客发出提货单。
显然这里合适的位置是子加工1.4。
2004年11软件设计师级上午试题●内存按字节编址,地址从A4000H 到CBFFFH,共有__(1)__字节。
若用存储容量为32K×8bit的存储芯片构成该内存,至少需要__(2)__片。
(1)A.80K B.96K C.160K D.192k (2)A.2 B.5 C.8 D.10●中断响应时间是指__(3)__。
(3)A.从中断处理开始到中断处理结束所用的时间B.从发出中断请求到中断处理结束后所用的时间C.从发出中断请求到进入中断处理所用的时间D.从中断处理结束到再次中断请求的时间●若指令流水线把一条指令分为取指、分析和执行三部分,且三部分的时间分别是t 取指=2ns;t分析=2ns;t执行=1ns,则100条指令全部执行完毕需__(4)__ns。
(4)A.163 B.183 C.193 D.203●在单指令流多数据流计算机(SIMD)中,各处理单元必须__(5)__。
(5)A.以同步方式,在同一时间内执行不同的指令 B.以同步方式,在同一时间内执行同一条指令C.以异步方式,在同一时间内执行不同的指令D.以异步方式,在同一时间内执行同一条指令●单个磁头在向盘片的磁性涂料层上写入数据时,是以__(6)__方式写入的。
(6)A.并行 B.并-串行 C.串行 D.串-并行●容量为64块的Cache采用组相联方式映像,字块大小为128个字,每4块为一组。
若主存容量为4096块,且以字编址,那么主存地址应该为__(7)__位,主存区号为__(8)__位。
(7)A.16 B.17 C.18 D.19(8)A.5 B.6 C.7 D.8●软件开发中的瀑布模型典型的刻画了软件生存周期的阶段划分,与其最相适应的软件开发方法是__(9)__。
(9)A.构件化方法 B.结构化方法 C.面向对象方法D.快速原型法●下述任务中,不属于软件工程需求分析阶段的是__(10)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