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计划3(羟丙)
质量工作计划

质量工作计划
一、目标和任务。
1. 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客户要求。
2. 提高生产流程中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3. 降低产品质量问题的发生率,提高客户满意度。
二、工作内容。
1.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质量管理手册和流程文件。
2. 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和供应商管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3. 定期对生产过程进行质量把控,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4. 加强产品成品检验,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
5. 建立质量问题反馈机制,对客户投诉和质量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和改进。
6. 培训员工,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
三、时间安排。
1.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月底前完成。
2. 加强原材料质量检验和供应商管理,每季度进行一次评估。
3. 定期对生产过程进行质量把控,每周进行一次检查。
4. 加强产品成品检验,每批产品出厂前进行检验。
5. 建立质量问题反馈机制,每月对客户投诉进行整理和分析。
6. 培训员工,每季度进行一次质量管理培训。
四、责任人。
1. 质量管理体系完善,质量部负责。
2. 原材料质量检验和供应商管理,采购部负责。
3. 生产过程质量把控,生产部负责。
4. 产品成品检验,质检部负责。
5. 质量问题反馈机制建立,客户服务部负责。
6. 员工培训,人力资源部负责。
五、预期效果。
1. 产品质量得到提升,客户投诉率下降。
2. 生产效率提高,成本降低。
3. 公司形象得到提升,市场竞争力增强。
(羟丙)试

质量计划
NO:QBXWS20051203 1.目的:通过实验确定羟丙纤维素产品的生产工艺,改进产品外观质量(消除絮状物),提高产品收率,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2.实施步骤:方案制定培训试生产产品检验工艺验证
修改工艺确定工艺和岗位SOP
3.职责
3.1质量技术部负责试生产方案的制定,试产报告的拟订和报审。
3.2一车间主任负责质量计划的组织试产。
3.3工艺员、质监员负责试产过程中工艺执行和过程产品的送检。
4.实施方案
4.1原料:100品号精制棉、次氯酸钠、工业盐酸、片碱、环氧丙烷、工艺用水4.2配料、干燥:
在正常碱化设备中,用40公斤碱配制密度为1.15的碱液,全部喷入110公斤精制棉,控制流化床温度70-80度进行干燥,干燥过程中注意进料均匀,注意观察物料的颜色,温度过高物料变成黄。
4.3醚化:将干燥后的物料投入醚化机内,升温30度开始加入环氧丙烷,控制反应温度80度以下反应3小时。
4.4中和:中和釜内加入2000工艺用水升温到50度加入75公斤醋酸投入5公斤次氯酸钠,继续升温到90度观察物料外观情况再决定是否水解。
5.所需配备资源
正常运转所需人员、设备、原料、水电汽。
6.检验标准:
本公司该产品内控标准。
7.质量计划于2005年12月23日执行。
8.注意醋酸应提前准备,因在该季节环境温度下为固体,应提前进行溶解好。
编制人:杨春凤审批准:日期:2005年12月23 日。
2023年质量控制员Q3工作计划

2023年质量控制员Q3工作计划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质量控制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为一名质量控制员,在Q3期间,我们将制定有效的工作计划,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进一步巩固企业的竞争优势。
一、品质绩效目标质量控制员需要与团队合作,制定可衡量和可跟踪的品质绩效目标,以确保产品质量得以提升。
a) 感知性质量:通过客户反馈、市场调研等手段了解产品在市场中的表现,制定提升产品质量的具体目标。
例如,通过客户调研,了解产品的使用体验和客户满意度,并根据反馈结果制定改进计划。
b) 内在质量:通过制定产品检验标准、流程优化等措施确保产品质量的内在稳定性。
例如,建立更加严格的产品检验标准,优化检验流程,从而提升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二、质量改进计划a) 引入质量改进方法:在Q3期间,质量控制员需要引入一些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如六西格玛、PDCA循环等,来促进质量问题的发现和解决。
例如,通过六西格玛方法,对生产过程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从而有效降低产品缺陷率。
b) 建立质量改进团队:质量控制员需要与其他部门合作,共同建立一个质量改进团队,通过跨部门协作来解决质量问题。
例如,与生产部门协作,开展员工培训,提高生产操作的准确性和标准化程度,进一步降低产品缺陷率。
三、供应商质量管理在Q3期间,质量控制员需要加强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符合要求。
a) 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质量控制员需要与采购部门合作,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控。
例如,根据供应商的交货准时率、产品质量稳定性等指标,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
b) 与供应商合作解决质量问题:质量控制员需要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及时沟通和解决质量问题。
例如,及时反馈供应商的产品质量问题,并与其协商解决方案,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
四、质量培训计划为了加强团队成员的质量意识和能力,质量控制员需要制定质量培训计划,并定期组织培训活动。
质量攻关进度计划

质量攻关进度计划
项目计划进度
羟丙纤维素2006.1-3月分完成实验、试产
4月份完成实验结果报告
羧甲淀粉钠4、5月份在车间改造时间完成质量计划,
因经过干燥设备的改造实验知道膨胀率跟
干燥有一定的关系,车间改造后开始启用
进行实验,在三个月内完成。
关于产品文号申报计划
申报文号计划4月份完成立项材料的编写
5-6月份完成立项工作(省安监处受理后
30个工作日)完成材料初审和现场审核)
6-7月份完成样品的抽样检验(省局抽样后
30个工作日完成检验)
8-9省局收到样品检验报告后50个工作日
进行技术评审。
12月份之前拿到文号。
羟丙基纤维素质量标准

目的:建立一个羟丙甲纤维素的质量标准范围:适用于羟丙甲纤维素责任者:内容:品名:羟丙甲纤维素拼音名:Qiangbingjia Xianweisu英文名:Hypromellose本品为2-羟丙基醚甲基纤维素。
根据甲氧基与羟丙氧基含量的不同将羟丙甲纤维素分为四种取代型,即1828、2208、2906、2910型。
按干燥品计算,各取代型甲氧基(-OCH3)、羟丙氧基(-OCH2CHOHCH3)的含量应符合附表的规定。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纤维状或颗粒状粉末;无臭。
本品在无水乙醇、乙醚或丙酮中几乎不溶;在冷水中溶胀成澄清或微浑浊的胶体溶液。
【鉴别】(1)取本品1g,加热水(80~90℃)100ml,不断搅拌,在冰浴中冷却,成黏性液体;取2ml置试管中,沿管壁缓缓加0.035%蒽酮的硫酸溶液1ml,放置5分钟,在两液界面处显蓝绿色环。
(2)取鉴别(1)项下的黏性液体适量,倾注在玻璃板上,俟水分蒸发后,形成一层有韧性的薄膜。
【检查】酸碱度取本品1.0g(以干燥品计),边搅拌边加入90℃的水50g中,冷却后,用水调节溶液至100g,搅拌至溶解完全,依法测定(附录ⅥH),pH 值应为5.0~8.0。
黏度取本品10.00g,按干燥品计算,加90℃的水使样品与水总重为500.0g,制成2.0%(g/g)的混悬液,充分搅拌约10分钟,直至颗粒得到完全均匀的分散和润湿,置冰浴中冷却,冷却过程中继续搅拌40分钟,离心除去气泡,必要时加冷水调节重量;用旋转式黏度计(NDJ-5),在20℃±0.1℃,依法测定(附录ⅥG第二法),黏度应为标示黏度的80%~120%(标示粘度为5)。
第 1 页共2 页羟丙甲纤维素质量标准第 2 页 共 2 页 水中不溶物 取本品1.0g ,置烧杯中,加80~90℃的热水100ml ,溶胀约15分钟后,在冰浴中冷却,加水300ml (必要时可适当增加水的体积,确保溶液滤过),并充分搅拌,用经105℃干燥至恒重的1号垂熔玻璃坩埚滤过,烧杯用水洗净,洗液并入上述垂熔玻璃坩埚中,滤过,在105℃干燥至恒重,遗留残渣不得过5mg (0.5%)。
羟丙甲纤维素 国标

羟丙甲纤维素国标
羟丙甲纤维素,又称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是一种水溶性纤维
素衍生物,常用作增稠剂、乳化剂和稳定剂。
在国际上,羟丙甲纤
维素的国际标准通常是以英文缩写HPMC(Hydroxypropyl Methyl Cellulose)来表示。
而在中国,羟丙甲纤维素的国家标准是GB/T 23858-2009《羟丙甲纤维素》。
根据国家标准GB/T 23858-2009,《羟丙甲纤维素》规定了羟
丙甲纤维素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
其中,技术要求包括外观、纯度、粘度、水分、残留
物等指标,试验方法包括外观检查、纯度测定、粘度测定、水分测定、残留物测定等。
这些规定旨在保证羟丙甲纤维素产品的质量和
安全性,以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羟丙甲纤维素作为一种功能性多用途助剂,在建筑材料、涂料、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建筑材料中,羟丙
甲纤维素常用作水泥砂浆、瓷砖胶、石膏制品等的增稠剂和乳化剂,能够改善产品的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
在医药领域,羟丙甲纤维素
常用作胶囊的成型剂、眼药水的稳定剂等,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和可溶性。
在食品工业中,羟丙甲纤维素常用作稳定剂和增稠剂,
能够提高食品的口感和质地。
总的来说,羟丙甲纤维素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性助剂,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国家标准GB/T 23858-2009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规范羟丙甲纤维素产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促进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
羟丙纤维素内控标准

干燥失重
≤8.0%
≤8.0%
炽灼残渣
≤1.0%
≤1.0%
铁盐
≤0.010%
≤0.010%
重金属
≤0.0020%
≤0.0020%
砷盐
≤0.0003%
≤0.0003%
含量:羟丙氧基(C3H7O2)
7.0%~16.0%
7.0%~16.0%
微生物限度检查
霉菌数
≤100个/g
细菌数
≤1000个/g
水分
≤3.0%
≤3.0%
重金属
≤10ppm
≤10ppm
微生物限度检查
霉菌数
≤100个/g
细菌数
≤1000个/g
大肠杆菌活螨
不得检出
聚乙二醇6000内控标准
一、物料编码:F09
二、引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P992
三、质量指标:
指标名称
法定标准
内控标准
性状
物理外观
白色蜡状固体薄片或颗粒状粉末
大肠杆菌活螨
不得检出
聚山梨酯80内标准
一、物料编码:F06
二、引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P992
三、质量指标:
指标名称
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标准
内控标准
性状
物理外观
本品为淡黄色至橙黄色的黏稠液体
本品为淡黄色至橙黄色的黏稠液体
相对密度
1.69~1.09
1.69~1.09
黏度
350~550mm2/s
350~550mm2/s
白色蜡状固体薄片或颗粒状粉末
凝点
53~58℃
53~58℃
质量部QA工作计划

质量部QA(技术中心)
工作计划
1、完善食品添加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批生产记录。
2、整理包衣粉生产所用原材料的分供方档案。
3、包衣粉生产批生产记录。
4、设计印发包衣粉和食品添加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药用辅料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质量台账,并整理2012年记录.
5、联系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江苏省食品药品检验所、中国药科大学及上海药品检验所、广东省药品检验所关于我公司产品羟丙甲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羟丙纤维素、微晶纤维素、高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琥珀酸酯、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羟乙基纤维素及普鲁兰多糖的2015版标准增修订事项(包括样品提供、资料申请和部门接触)。
6、和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系关于药用辅料GMP的申报事项(包括人员外出培训)
7、美国客户提出不合格项整改事项,并监督其执行。
8、产品稳定性考察和产品有效期的确定事项。
9、理顺所有文件并做好修订和完善发放登记。
10、整理各种质量记录并做好登记编号和设计印发.
11、做好准备迎接技术监督局关于食品添加剂的现场监督检查(包括记录、车间现场、仓库、供应商审计材料)。
12、杭州民生、连云港豪森、武汉健民审计提出问题的整改和完善。
13、工业用水系统的验证。
14、GMP软件资料(包括法律法规、岗位职责、管理制度等)的培训学习和完善.
15、偏差、变更和自检等内容的整理完善.
16、其他相关的临时性工作安排。
质量部QA(技术中心)
2012.08。
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计划
NO:QBXWS20051202 1.目的:通过实验确定羟丙纤维素产品的生产工艺,改进产品外观质量(消除絮状物),提高产品收率,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2.实施步骤:方案制定培训试生产产品检验工艺验证
修改工艺确定工艺和岗位SOP
3.职责
3.1质量技术部负责试生产方案的制定,试产报告的拟订和报审。
3.2一车间主任负责质量计划的组织试产。
3.3工艺员、质监员负责试产过程中工艺执行和过程产品的送检。
4.实施方案
4.1原料:100品号精制棉、次氯酸钠、工业盐酸、片碱、环氧丙烷、工艺用水4.2配料、干燥:
配制密度为1.15的碱液500公斤,投入110公斤精制棉,浸泡1.5小时后脱去碱液,在控制流化床温度70-80度精心干燥,干燥过程中注意进料均匀,注意观察物料的颜色,温度过高物料变成黄。
4.3醚化:将干燥后的物料投入醚化机内,升温30度开始加入环氧丙烷,控制反应温度80度以下反应3小时。
4.4中和:中和釜内加入2000工艺用水升温到50度加入75公斤醋酸投入5公斤次氯酸钠,继续升温到90度观察物料外观情况再决定是否水解。
5.所需配备资源
正常运转所需人员、设备、原料、水电汽。
6.检验标准:
本公司该产品内控标准。
7.质量计划于2005年12月23日执行。
8.注意醋酸应提前准备,因在该季节环境温度下为固体,应提前进行溶解好。
编制人:杨春凤审批准:日期:2005年12月2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