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特异性IgE,IgE增高与过敏
过敏性检查报告怎么看

过敏性检查报告怎么看过敏性检查是一种帮助人们了解自己是否对某些物质过敏的方法。
然而,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检查报告中的术语和数据可能会令人困惑。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过敏性检查报告中的术语及其含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检查报告。
1. IgE 抗体IgE 是一种特殊的抗体,是人体对过敏原做出免疫反应的重要成分。
在过敏性检查中,检测 IgE 抗体的水平可以帮助确定对某种特定过敏原是否过敏。
2. 特异性 IgE 抗体特异性 IgE 抗体是指特定过敏原引起的 IgE 抗体。
检测特异性 IgE抗体的水平可以判断是否对某种过敏原过敏。
报告中往往会列出不同过敏原的特异性 IgE 抗体水平,以及相应的参考范围。
若特定过敏原的特异性 IgE 抗体水平超过参考范围,表示可能存在对该过敏原的过敏反应。
3. 轻度、中度和重度过敏有些报告会根据特异性 IgE 抗体水平判断过敏的程度。
轻度过敏一般指特异性 IgE 抗体水平略高于参考范围;中度过敏则表示特异性 IgE 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参考范围;重度过敏则意味着特异性 IgE 抗体水平远超参考范围。
这些分类有助于了解对某种过敏原的过敏程度。
4. 交叉反应有时,人们对多个过敏原都会出现过敏反应,这可能是由于这些过敏原之间存在交叉反应。
检查报告中可能会提及某些过敏原之间的交叉反应。
了解交叉反应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过敏原与过敏反应之间的关系。
5. 临床相关性过敏性检查报告只能提供检测结果,而不是具体的临床症状表现。
因此,在解读检查报告时,需要结合个体的具体症状和临床表现来判断过敏的临床相关性。
有时,特定过敏原的特异性 IgE 抗体水平高,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引起临床症状。
因此,报告中的检测结果仅供参考,需要与医生进行进一步讨论和诊断。
6. 其他过敏性指标除了特异性 IgE 抗体,过敏性检查还可能涉及其他过敏性指标,如非特异性 IgE 抗体、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等。
这些指标可以提供更全面的过敏性评估和判断。
超敏反应的主要免疫学检测

试验部位应清洗干净,严格消毒,以免皮肤的不洁物引起非特异性反应或感染。当皮肤患湿疹、感染、皮炎或外伤时不宜进行皮肤试验。正在或近日服用免疫抑制剂或抗组胺药物者也不宜进行皮肤试验。
(二)试验类型及方法
皮肤试验的最常用部位是前臂屈侧,因此处皮肤较为光滑细腻,而且便于试验操作和结果观察。按正规作法,左右两臂一侧作试验,另一侧作对照。需要时也可选用上臂或背部皮肤。具体试验方法可分为皮内试验、挑刺试验和斑贴试验。
2.特异性IgE:slgE测定是体外检测变应原的重要手段。主要用于Ⅰ型超敏反应的诊断。其试验的灵敏度及特异性都很高、特别是对花粉、螨类、宠物皮屑、牛奶、鸡蛋、坚果等变应原的sIgE测定,灵敏度和特异性都在90%以上,有的甚至接近l00%.根据sIgE含量可确定患者变应原种类,可评价患者过敏状态,脱敏治疗的疗效,对哮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帮助。
出现假阳性的常见原因有:①试验抗原不纯,在提取、配制,甚至在试验过程中被其他抗原污染,引起交叉反应;②试验溶液配制不当,过酸或过碱都会对皮肤产生非特异性刺激;③皮肤反应性过强,例如被试者患有皮肤划痕症,或者有既往过敏的痕迹等;④操作不当,例如注入少量空气也可出现假阳性。
(四)应用与评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放射变应原吸附试验(RAST):将纯化的变应原与固相载体结合,加入待检血清及参考对照,再与同位素标记的抗IgE抗体反应,然后测定固相的放射活性,通过标准曲线求出待检血清中特异性IgE的含量,或在标本放射活性高于正常人均数加3s时判为阳性。
2.酶联免疫测定法试验:原理及步骤基本同RAST,仅是最后加入酶标记的抗IgE,利用酶底物进行显色。测定结果的表示也与RAST相同。
皮肤试验属于活体试验,虽然影响因素众多,却能反应机体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实际免疫状态;并且简单易行,结果的可信度大;这些优点是其他方法难以替代的,所以在临床和防疫工作中都经常应用。
血清总IgE和过敏原特异性检测在过敏性疾病中临床意义

血清总IgE和过敏原特异性检测在过敏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讨论在过敏性疾病中检测血清总ige及过敏原特异性ige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152例过敏性疾病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测其血清总ige及过敏原特异性ige的水平。
结果吸入性过敏患者总ige阳性率为91.8%,食入性过敏患者总ige阳性率为91.0%;前者中尘螨引起的阳性率最高,而后者由螃蟹、虾等海产类引起的阳性率最高。
结论采用酶联免疫法吸附测定法同时检测血清总ige和过敏原特异性ige水平有助于病情确诊和采取对症措施治疗。
【关键词】血清总ige;过敏原特异性ige;过敏性疾病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977-01目前,过敏性疾病在人群中发病率很高,临床上十分常见,原来由于无法确定致病的过敏原,因而在预防和治疗上均有困难,使得病情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由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ige升高可能是引发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1]。
本文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总ige及过敏原特异性ige水平,并分析其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4-2012.9间我院收治的152例过敏性疾病患者,其中男82例,女70例,年龄1-66岁,平均(38±4)岁。
所有患者病情均得到确诊,其分布为荨麻疹27例、过敏性鼻炎50例、支气管哮喘33例、接触性皮炎42例。
全部患者中吸入性过敏85例,食入性过敏67例。
1.2 试剂血清总ige及过敏原特异性ige测定均采用德国生产的定量试剂盒。
1.3 方法采集患者静脉血液2.5ml,并分离,取出血清并作下面处理:血清吸附,再用缓冲液覆盖清洗,加入酶标抗体,洗涤后加底物显色,确定是何种过敏原及总ige水平。
过敏原特异性ige 水平也可通过此法确定。
1.4 检测项目①吸入性过敏原总ige,以及对尘螨、动物皮屑、油漆、豚草、艾蒿、黑粉霉、梧桐、柳树、榛树花粉的敏感性检测;②食入性过敏原总ige,以及对虾、螃蟹、鸡蛋清、牛奶、羊肉、葱、姜、香菜、芹菜等的敏感性检测。
过敏性疾病患者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抗体和总免疫球蛋白E抗体的检测结果与分析

·105·大 医 生D O C T O R2020年第22期过敏性疾病患者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抗体和总免疫球蛋白E抗体的检测结果与分析尤德宏 张纯林 罗 程 高锦伟 高燕敏(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江苏无锡 214000)摘要:目的 探讨过敏原的种类在过敏性疾病患者中的分布,为临床医生在分析、诊治、预防过敏性疾病提供实验室依据。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1 273例疑似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血清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抗体检测(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球蛋白E 蛋白总量(tIgE)抗体检测(酶联免疫法)。
结果 在1 273例患者中,tIgE 抗体阳性的有583例(45.80%),血清过敏原特异性sIgE 抗体阳性718例(56.04%);其中吸入性过敏原前三的是屋尘螨/粉尘螨(34.17%),屋尘(5.34%),猫毛(4.63%);食入性过敏原前三的是鸡蛋白(15.40%),牛奶(9.82%),牛肉(6.83%)。
屋尘螨/粉尘螨,屋尘,猫毛随患者的年龄增长阳性率逐步升高,在大于18岁年龄组开始下降,鸡蛋白,牛奶,牛肉随患者的年龄增长阳性率逐步下降。
(χ2=26.83,P <0.05)。
结论 检测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 抗体和总IgE 抗体的水平,对临床寻找过敏原及采取正确的防范和治疗措施有极大的帮助,有效降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过敏原;过敏性疾病;特异性IgE 抗体;总IgE 抗体Detection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Allergen Specific IgE Antibody and Total IgE Antibody in Patients with Allergic DiseasesYOU Dehong ZHANG Chunlin LUO Cheng GAO Jinwei GAO Yanmin (Wuxi NO.8 People's Hospital,Wuxi,Jiangsu 214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of allergens in patients with allergic diseases and provide evidence for clinicians in the analysis,diagnosis,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allergic diseases. Methods The 1 273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allergic diseases admitted to Wuxi NO.8 People's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for serum allergen specific IgE(sIgE)antibody detection(Western blot)and total IgE(tIgE)antibody detection(enzyme immunoassay).Results In 1 273 cases of patients,tIgE antibody positive in 583 patients(45.80%),serum allergen specific sIgE antibody positive in 718 cases(56.04%);the inhaled allergens in the first three of which is to house dust mites/dust mites(34.17%),house dust(5.34%),cat hair(4.63%);while the ingested allergens in the first three is egg(15.40%),milk(9.82%),beef(6.83%).The positive rates of house dust mite/dust mite,house dust and cat hair gradually increased with the age of the patient,and began to decline in the age group greater than 18 years old;the positive rates of egg,milk and beef gradually 作者简介:尤德宏,本科,副主任技师,研究方向:医学检验。
小儿反复过敏性咳嗽与过敏体质特异性IgE增高有关

小儿过敏性咳嗽诊断新境界-特异性IgE增高过敏源排名第一位的是尘螨过敏,而致病率排名第一的过敏原是尘螨花粉。
食物过敏原的组成中,仅部分蛋白组分具有变应原性,可包含若干种致敏蛋白组分,大多数为水溶性糖蛋白,分子量在10~70kd,同一种食物不同变应原组分的临床意义不同,致敏蛋白组分抗原性的强弱与其sIgE抗体的结合能力及其浓度有关。
人们常常会发现对牛乳蛋白过敏,因为,所有的牛乳蛋白都是潜在的过敏原,最常为IgE识别:分别是酪蛋白和β-乳球蛋白,75%牛乳蛋白过敏的患者对几种蛋白都致敏。
IgE与小儿过敏性咳嗽变异性哮喘体内总IgE水平和特异性IgE水平增高是特应症和变应性哮喘的共同特征和共同识别标志,IgE水平的高低与过敏性咳嗽和哮喘发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体内IgE水平的增高往往可以反映过敏性患者持续的过敏性咳嗽并发哮喘患者过敏症状的存在。
对一组哮喘儿童的研究表明,IgE水平与哮喘的诊断及AHR相关,IgE升高已被确定为哮喘的危险因素,即使在非过敏性过敏性哮喘患者也是这样。
前瞻性研究显示,在特应性家族,暴露于过敏原并随后出现IgE升高与发展为哮喘的可能性相关。
父母的遗传基因可使儿童在出生时即具有特应性素质,这种先天性过敏体质是儿童在以后的人生中罹患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的潜在危险因素,在后天的环境因素影响下这些儿童易感性高,呼吸道容易反复感染并合并过敏反应,极易使之发展为过敏性哮喘。
过敏性哮喘患者多具有较为明显的家族特应症病史和遗传史,尤其在哮喘儿童表现更为明显。
哮喘患儿具有特应症(atopy)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儿童,这主要表现在血清总IgE和特异性IgE水平明显增高、婴幼儿湿疹患病率增加和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增加。
抗过敏益生菌康敏元降IgE复方抗过敏益生菌康敏元益生菌采用了具有增强抗过敏能力的、生理上可接受的益生菌组合物:唾液乳杆菌、格氏乳杆菌、约氏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和罗伊氏乳杆菌,通过促进白介素质12(IL-12)和干扰素γ的分泌增加,可有效改善过敏症状,调控Th1型免疫反应而抑制免疫球蛋白IgE,从而改善Th2型免疫反应过度的过敏现象的方法。
小儿过敏性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中检测过敏原特异性IgE的临床意义

过敏原特异性IgE升高被确定为过敏性哮喘复发的危险因素,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有效降低血清IgE体内总IgE水平和特异性IgE水平增高是过敏症和过敏性哮喘的共同特征和共同识别标志,IgE水平的高低和过敏性哮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体内IgE水平的增高往往可以反映过敏性哮喘患者的特应症存在。
对一组过敏性哮喘儿童的研究表明,IgE水平与哮喘的诊断及AHR相关,IgE升高已被确定为导致过敏性哮喘反复发作的危险因素,即使在非过敏性过敏性哮喘患者也是这样。
哮喘患儿具有过敏症(atopy)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儿童,这主要表现在血清总IgE和特异性IgE水平明显增高、婴幼儿湿疹患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和哮喘的发病率增加,同时也使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异位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增加。
IgE与过敏血清IgE升高是过敏性疾病最有力的提示。
过敏原进入机体诱导产生特异性IgE,IgE结合到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使机体进入对该过敏原特异致敏状态,当过敏原再次接触时,与细胞膜上的IgE受体结合引起一系列生化反应,继而释放出诸如组织胺等各种与过敏反应和炎症有关的生物活性介质,导致支气管粘膜水肿、粘液产生、平滑肌收缩并最终募集炎症细胞浸润,导致急性气道阻塞、FEV1降低。
与正常人比较,过敏体质患者血清IgE显着升高,肥大细胞数较多并且细胞膜上的IgE受体也较多。
临床医学经过细胞水平研讨证明:辅助性T细胞及其发作的细胞因子对IgE的组成起重要调理效果。
依据排泄细胞因子品种的不一样,将辅助性细胞分成为TH1和TH2两个亚群。
而TH2细胞排泄的细胞因子主要在抗体构成及过敏反响过程中起效果。
TH1和TH2之间经过细胞因子而相互调理,在健康情况下,TH1和TH2会相互平衡,且同时接受辅助性T细胞调控,在辅助性T细胞调控能力欠缺时或接触到某些异性蛋白质或细微分子(如尘螨、花粉或海鲜食物等)后,TH2过度活化,致使TH2细胞激素排泄量过高,促使IgE升高,使血清中IgE浓度上升,从而引发过敏。
特异性IgE试验:过敏反应诊断和治疗的客观实验依据

特异性IgE试验:过敏反应诊断和治疗的客观实验依据作者:Lee R Choo-Kang,MD2岁半的玛丽因持续咳嗽去儿科就诊。
时值2月,父母说玛丽经常性地流鼻涕、鼻充血、咳嗽已有4个月。
玛丽是足月妊娠、无并发症。
1岁时除湿疹外外表看上去很健康,后来湿疹已缓解。
自去年冬天进入日托幼儿园后有一阶段患支气管炎,但整个夏天很好。
检查时玛丽有流鼻涕、鼻甲肿胀,双侧肺部有哮鸣音。
玛丽母亲说她本人服用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非处方药,因而怀疑女儿是否也有类似情况。
由于哮喘和特应性疾病的增加,初级保健临床医师正在接诊更多有变应原的年轻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IgE介导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年龄有关,湿疹和胃肠道症状是婴儿和儿童继发于食物过敏反应后的第一个临床表现。
当患特应性疾病的儿童长大时他/她更有可能出现经常反复性的慢性呼吸道疾病。
幼年就对食物过敏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可演变为对气源性致敏原过敏,与其他儿童相比,他们具有发生哮喘的高度危险。
没有客观的诊断检测方法,仅根据症状、家族史和物理检查来区分有无过敏性疾病是非常困难的。
一项研究表明,不借助试验诊断手段,专家预测过敏性疾病的能力很少能超过50%。
特异性IgE试验的进展两种类型的试验(体内皮肤刺痕试验和体外血液试验)已经被用以确定疑似变态反应患者体内特异性IgE抗体的存在。
IgE抗体是由免疫系统针对抗原产生的一种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一旦特异性B淋巴细胞分泌的IgE至血流后,就会与身体上皮表面如呼吸道、胃肠道和皮肤上的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表面膜相接触。
当再接触时,一些过敏原与膜上的相关特异性IgE交联、激发一些包括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和蛋白酶在内的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产生过敏反应的症状。
上世纪70年代引入放射性过敏原吸附试验(RAST)血液检查前,确定IgE介导疾病的唯一方法是皮肤划痕试验。
该试验是使小滴过敏原与皮肤细胞发生反应,同时采用了阳性(组胺)和阴性(盐水)对照。
过敏患者在15分钟内有发红的丘疹反应,皮试结果用数字或丘疹直径来表示。
ige过敏标准

ige过敏标准
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过敏的标准可能会因不同的疾病、检测方法和临床情况而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与IgE 过敏相关的标准:
1. 过敏原特异性IgE 检测:这是一种常见的检测方法,用于确定个体对特定过敏原的致敏程度。
一般来说,较高的过敏原特异性IgE 水平提示对该过敏原存在过敏反应的可能性较大。
2. 临床症状:过敏症状的存在也是判断IgE 过敏的重要依据。
常见的症状包括皮疹、瘙痒、呼吸急促、眼部瘙痒或肿胀、消化系统不适等。
这些症状通常在接触过敏原后迅速出现。
3. 病史和暴露史:个人的过敏病史和过敏原暴露史也会被考虑在内。
如果一个人有过多次过敏反应的经历,或者在接触特定物质后总是出现相似的症状,这可能提示IgE 过敏。
4. 排除其他原因:在确定IgE 过敏之前,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原因,如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需要注意的是,IgE 过敏的诊断通常是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并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临床评估。
具体的标准和诊断方法应由专业的医生或过敏专家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判断和确定。
如果你对特定的过敏情况或检测结果有疑问,建议咨询过敏专科医生,他们能够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和建议。
此外,避免过敏原的接触是预防过敏反应的重要措施之一。
如果你已知对某种物质过敏,应尽量避免接触该物质,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治
疗和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特异性IgE,IgE增高与过敏
一、什么是IgE
1、IgE的性质主要由呼吸道、消化道黏膜固有层淋巴组织中的B细胞合成,为过敏反应的介导因素。
1966年,瑞典学者Johansson和日本学者石坂夫妇首先自豚草过敏患者血清中分离到IgE,并证明了IgE为过敏反应的介质。
IgE为亲细胞型抗体,正常人血清含量极低,为10~10000U/ml。
过敏患者及寄生虫患者血清IgE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
2、IgE的合成
IgE的合成量关系到个体对过敏性疾病的罹患性,IgE的合成及调节机制并不完全明确。
多种过敏反应性疾病常可见于同一患者,称这些过敏易患者过敏体质,与正常人想比,血清IgE明显升高,肥大细胞数较多而且胞膜上IgE受体也较多。
研究证实过敏体质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同一家系中不同成员所患的过敏病可以不同;抗原的性质及进入机体的途径也会影响IgE的合成,以相同途径进入人体的抗原,有的引起强速发型过敏反应,有的则不能,虽然确切原因尚不明了,但与抗原本身的特性,特别是被T细胞识别的表位的特性有关,有些药物如青霉素降解物,蠕虫抗原、蒿草花粉、豚草花粉等,能引起强烈IgE型过敏反应。
抗原进入机体的途径和接触频率对机体产生抗体有影响,经黏膜进入易激发产生IgE应答,而注射则引起IgG的产生,接触过敏原次数越多致敏的可能性越大。
3、细胞因子调节IgE的生成
通过细胞水平研究证实辅助型T细胞及其产生的细胞因子对IgE的合成起重要调节作用。
根据分泌细胞因子种类的不同,将辅助性细胞分为TH1型和TH2型两个亚群,TH1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主要参与细胞免疫和介导迟发性过敏反应,而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主要在抗体形成及过敏反应过程中起作用。
TH1和TH2之间通过细胞因子而互相调节,IL-4促进IgE的合成,而IFN-γ抑制IL-4所诱导的IgE合成,说明TH1和TH2细胞均调控IgE 的合成。
过敏体质者可能有较多产生IL-4的过敏原特异性T细胞并能分泌较多IL-4。
TH1和TH2的平衡或IL-4和IFN-γ量的比例是IgE合成的重要决定因素。
4、IgE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关系
肥大细胞和嗜碱性料细胞是两类表达IgE Fc受体的细胞,每个肥大细胞表面FCεRI 的数目多达数十万。
肥大细胞广泛分布于皮睛结缔组织中的小血管周围及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下层,部分内脏包膜中也有存在。
嗜碱性粒细胞主要分布在血流中,通过直接释放介质引起全身过敏反应或集中到过敏反应部位而参与过敏反应。
IgE抗体与FCεRI高亲和力地结合后,无相应的过敏原刺激则不会现现任何临床症状。
一旦接触了相应过敏原,则过敏原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膜表面上的IgE抗体结合,从而使膜相邻的FCεRI发生相互连接(桥联)。
FCεRI桥联后触发细胞膜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胞外钙离子流入胞内。
脱颗粒释放出颗粒中预合成的以组胺为代表的介质,释放的介质立即直接作用于靶细胞、靶组织、靶器官,引起速发的临床症状。
?
“IgE介导的过敏”早已在免疫学及医学界对导致过敏发生的根源已达成共识,根据基因的功能性分析,通过国际最新菌株筛选平台,运用基因芯片进行高效筛选及体外基因重组,找到了具有抗过敏基因的唾液乳杆菌、格氏乳杆菌等益生菌菌株,研究证实,抗过敏菌株免疫调节抗过敏能力突出。
抗过敏益生菌可降低血清中免疫致敏因子IgE,并有效阻断过敏原与免疫致敏因子IgE 抗体的结合,直接从免疫根源阻断过敏生物链,超越了一直以来针对过敏根治停留在拮抗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的对症治疗环节;其二,益生菌可有效促进脾脏细胞分泌IFN-γ干扰素,直击免疫T细胞,加强免疫T细胞的调控能力,以确保人体免疫功能中最基本的免疫识别功能(T细胞的平衡与IFN-γ量的比例,是IgE合成的重要决定因素。
)。
益生菌过与肠道中一类特殊的细胞接触,定殖后进入血液通过激活细胞的一系列反应,产生一个串联的免疫T细胞生理反应,最终能实现人体血液中抗体——免疫球蛋白IgE降低。
彻底解决“IgE 介导的过敏”发炎反应引起红肿、痒、疼痛,甚至是支气管的收缩,哮喘,鼻炎,结膜炎,皮肤病等各种过敏症状。
二、IgE与过敏
血清IgE升高是过敏性疾病最有力的提示。
过敏原进入机体诱导产生特异性IgE,IgE 结合到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使机体进入对该过敏原特异致敏状态,当过敏原再次接触时,与细胞膜上的IgE受体结合引起一系列生化反应,继而释放出诸如组织胺等各种与过敏反应和炎症有关的生物活性介质。
过敏是一种免疫疾病,是人体内免疫功用失调呈现不平衡的情况。
过敏体质患者,在临床上调查的时分,往往发现多种过敏反响性疾病常可见于同一患者,与正常人比较,过敏体质患者血清IgE显着升高,肥大细胞数较多并且细胞膜上的IgE受体也较多。
临床医学经过细胞水平研讨证明:辅助性T细胞及其发作的细胞因子对IgE的组成起重要调理效果。
依据排泄细胞因子品种的不一样,将辅助性细胞分成为TH1和TH2两个亚群。
而TH2细胞排泄的细胞因子主要在抗体构成及过敏反响过程中起效果。
TH1和TH2之间经过细胞因子而相互调理,在健康情况下,TH1和TH2会相互平衡,且同时接受辅助性T细胞调控,在辅助性T细胞调控能力欠缺时或接触到某些异性蛋白质或细微分子(如尘螨、花粉或海鲜食物等)后,TH2过度活化,致使TH2细胞激素排泄量过高,促使IgE升高,使血清中IgE浓度上升,从而引发过敏。
降低IgE抗体需补充获得降低血清IgE抗体的复方抗过敏益生菌菌株。
降IgE
研究证实,唾液乳杆菌,格氏乳杆菌,约氏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都具有显著的抗过敏功能,其中唾液乳杆菌是研究最多的抗过敏的乳酸菌分离菌株,唾液乳杆菌集中存在于康敏元益生菌当中,采用了具有增强抗过敏能力的、生理上可接受的益生菌组合物,通过促进白介素质12(IL-12)和干扰素γ的分泌增加,可有效改善过敏症状,调控Th1型免疫反应而抑制免疫球蛋白IgE,改善Th2型免疫反应过度的过敏现象的方法。
抗过敏益生菌菌株和肠道壁上的树突装细胞上的受体结合,活化细胞内的转译蛋白移至核内而释放大量细胞激素,属于先天免疫的一个环节,因此,借由其细胞壁多糖尿病类物质如肽聚糖、脂
多糖、多糖等,经先天免疫系统,确实能活化T细胞的发育。
过敏
过敏遗传因素
过敏会由父母遗传给子女,父母皆无过敏遗传机率占5-20%;父母其中一方过敏遗传机率占20-50%;父母双方过敏遗传机率高达80%以上。
加上日益恶化的生活环境及食物链的转变,各种速成食物摆满餐桌及食品添加剂的大量使用,使各种过敏疾病在近十年翻了几倍,已成社会流行病,发病人群每年都在成倍的增加。
过敏环境因素
有关过敏疾病的增加,认为与环境的变化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在生活环境及饮食方面有更明显的关系。
人体肠道中的益生菌会刺激免疫系统作用,但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食品所含抗生素或是类固醇的含量太高的话,都会导致肠道内的益生菌降低,因而无法有效地刺激免疫细胞中辅助型T细胞1(Th1)的生成,而这些辅助型T细胞1的生成与辅助型T细胞2(Th2)相关过敏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联系。
因此,如果能利用抗过敏益生菌刺激免疫系统,激发可以调节过敏免疫反应中的Th1型免疫反应来平衡过敏所发引发的Th2型免疫反应,将可达到改善过敏体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