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道容灾备份系统

合集下载

容灾备份系统

容灾备份系统

产品概述——集数据库备份、文件备份、操作系统备份于一体的综合实时备份系统。

针对Windows、Linux、Unix平台下的各类数据库、文件、操作系统进行智能备份的CDP 灾备系统。

具有实时备份、任意回退、业务接管、异地容灾、集中备份、异构备份、集中管理、中转备份、信息报警等功能。

支持全系列32位和64位的Windows操作系统(包括IA安腾系列的CPU);支持HP-UX、Saloris、AIX等Unix操作系统;支持Redhat、Redflag、SUSE、Ubuntu、中标麒麟等Linux系统;支持MSSQL、Oracle、SyBase、DB2、MySQL、InterBase、Informix、人大金仓、神通等数据库;完美支持Oracle RAC ASM存储设备。

产品背景随着电子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数据越来越成为企业、事业单位日常运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和领导决策的依据。

但是,计算机的使用有时也会给人们带来烦恼,那就是计算机数据非常容易丢失和遭到破坏。

有专业机构的研究数据表明:丢失300MB的数据对于市场营销部门就意味着13万元人民币的损失,对财务部门意味着16万的损失,对工程部门来说损失可达80万。

而丢失的关键数据如果15天内仍得不到恢复,企业就有可能被淘汰出局。

随着计算机系统越来越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数据载体,如何利用数据备份来保证数据安全也成为我们迫切需要研究的一个课题。

数据遭到破坏,有可能是人为的因素,也可能是由于各种不可预测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计算机硬件故障。

计算机是一个机器,其硬件是整个系统的基础。

由于使用不当或者计算机产品质量不佳、配件老化等原因,计算机的硬件可能被损坏而不能使用。

例如,硬盘的磁道损坏。

(2)计算机软件系统的不稳定。

由于用户使用不当或者系统的可靠性不稳定等原因,计算机软件系统有可能瘫痪,无法使用。

(3)误操作。

这是人为的·事故,不可能完全避免。

数据容灾备份体系

数据容灾备份体系

数据容灾备份体系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据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企业、组织和个人都离不开数据,但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为了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数据容灾备份体系应运而生。

数据容灾备份体系是一种综合性的解决方案,旨在应对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的需求。

它是通过制定合理的备份策略和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确保数据能够在意外事件或灾难发生时得到及时、可靠地恢复。

数据容灾备份体系的核心目标是降低数据丢失的风险、最小化业务中断的影响,并提供快速的数据恢复能力。

数据容灾备份体系需要制定合理的备份策略。

备份策略应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敏感程度来确定备份频率和备份介质。

关键业务数据应进行定期备份,并选择可靠的存储介质,如硬盘阵列、磁带库等。

此外,备份数据应进行分类管理,以便在灾难恢复时能够快速定位和恢复所需的数据。

数据容灾备份体系需要采用先进的备份技术和工具。

常见的备份技术包括增量备份、差异备份和镜像备份等。

增量备份只备份与上次备份之后发生变化的数据,可以节省存储空间和备份时间。

差异备份只备份与上一次完整备份之间的差异数据,也能够提高备份效率。

镜像备份则是将整个磁盘或分区完全复制到备份介质中,可以实现快速的系统恢复。

除了备份技术,数据容灾备份体系还需要借助备份软件和工具来实现自动化备份和恢复操作,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数据容灾备份体系还需要考虑数据的远程备份和异地存储。

远程备份可以将备份数据复制到离主数据中心较远的地方,以防止灾难事件对主数据中心的影响。

异地存储则是将备份数据存储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以防止因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导致的数据损失。

远程备份和异地存储可以通过网络传输实现,但在选择网络传输方式和网络带宽时需要考虑数据量和传输速度,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数据容灾备份体系还需要定期进行备份测试和恢复演练。

备份测试可以验证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确保备份数据可以正常恢复。

恢复演练则可以测试数据恢复的速度和效果,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解决。

数据中心灾备系统的分类

数据中心灾备系统的分类

数据中心灾备系统的分类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数据中心在现代企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据中心不仅承载着大量的业务数据和应用程序,还负责保护和存储这些数据。

然而,自然灾害、人为错误或硬件故障等不可预见的状况可能会导致数据中心的中断,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因此,数据中心的灾备系统变得越来越重要,以确保数据中心在灾难发生时能够持续运作。

数据中心灾备系统的分类主要基于它们的可用性和恢复时间目标。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数据中心灾备系统分类。

1. 离线备份灾备系统离线备份灾备系统通过定期备份数据,并将备份数据存储在离数据中心物理位置较远的地方。

一旦发生灾难,数据中心可以使用这些离线备份进行数据恢复,以保证业务的持续运行。

这种系统的优点是备份相对简单,成本较低。

然而,由于备份数据是定期进行的,灾难发生时会有一定的数据丢失,并且恢复时间较长。

2. 热备份灾备系统热备份灾备系统通过实时同步数据来保证数据中心的高可用性。

它将生产环境的数据实时复制到备份数据中心,以便在主数据中心发生灾难时,备份数据中心能够立即接管运行。

这种系统的优点是恢复时间较短,数据丢失较小。

然而,热备份灾备系统的成本较高,需要建立并维护两个数据中心以及数据同步的网络连接。

3. 冷备份灾备系统冷备份灾备系统在备份数据中心中准备好基础设施和系统环境,但不实时同步数据。

当灾难发生时,备份数据中心需要手动进行数据恢复,并恢复成为新的生产环境。

这种系统的优点是相对成本较低,且备份数据中心可以用于其他用途,节省资源。

然而,冷备份灾备系统的恢复时间相对较长,且数据丢失较大。

4. 高可用性集群灾备系统高可用性集群灾备系统通过在生产环境和备份数据中心之间建立集群,确保数据中心在灾难发生时可以无缝切换。

它使用心跳检测和故障切换机制来实现自动切换。

这种系统的优点是恢复时间非常短,几乎没有数据丢失。

然而,高可用性集群灾备系统的实施和维护成本相对较高。

在选择数据中心灾备系统时,企业需要综合考虑业务需求、数据价值、预算以及恢复时间目标等因素。

灾难恢复能力国家标准等级介绍

灾难恢复能力国家标准等级介绍

1灾难恢复能力国家标准等级– 概念和术语灾难: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原因,造成信息系统严重故障或瘫痪,使信息系统支持的业务功能停顿或服务水平不可接受、达到特定的时间的突发性事件。

灾难恢复:为了将信息系统从灾难造成的故障或瘫痪状态恢复到可正常运行状态、并将其支持的与功能从灾难造成的不正常状态恢复到可接受状态,而设计的活动和流程。

灾难备份中心:用于灾难发生后接替主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和支持关键业务功能运作的场所。

恢复时间目标RTO(RecoveryTime Objective):灾难发生后,信息系统或业务恢复时长。

2具体划分标准2.1 第一级介质存储:为各种磁介质、光介质和纸介质提供存储服务。

具有高标准的介质存储环境和设施;机房环境:根据客户的要求,灾备中心为客户准备符合国家标准的机房环境。

数据备份:完全数据备份至少每周一次。

满足国标《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GB/T 20988-2007)灾难恢复等级第1级要求;完全数据备份至少每周一次;备份介质场外存放;有介质存取、验证和转储管理制度;按介质特性对备份数据进行定期的有效性验证;在灾难恢复时,可享有规范运行的数据中心环境和7 x 24小时专业技术支持。

2.2 第二级介质存储:为各种磁介质、光介质和纸介质提供存储服务。

具有高标准的介质存储环境和设施;具有7 x 24小时门禁、视像监控和保安管理;提供7 x 24小时响应的媒体存放及获取服务。

机房环境:根据客户的要求,灾备中心为客户准备符合国家标准的机房环境,包含符合灾难备份原则的机房选址、具备高抗震指标、高承重提升地板的物理建筑,具备多路专线供电线路、长延时冗余UPS系统、备用发电机组、专业精密空调系统以及气体灭火系统等各种基础设施,具备7 x24小时的严格出入授权控制和7 x 24小时的监控录像措施和严格的管理规范,以满足客户对灾难演练和灾难恢复期间的机房环境要求。

网络备份:根据客户的要求,灾备中心可为客户预留所需的通信接入端口,以满足客户在灾难演练和灾难恢复期间对通信线路的要求。

如何评估容灾备份系统的容量与吞吐量(五)

如何评估容灾备份系统的容量与吞吐量(五)

如何评估容灾备份系统的容量与吞吐量在信息时代,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备受关注。

为了应对各种潜在的灾难性事件,如自然灾害、黑客攻击等,企业和组织普遍采用容灾备份系统来保护重要数据的安全。

然而,在选择和评估容灾备份系统时,很多人可能会感到困惑,不知从何入手。

本文将探讨如何评估容灾备份系统的容量与吞吐量,以帮助读者做出明智的决策。

一、容灾备份系统的基本概念容灾备份系统是一种用来备份和保护数据的系统,通常由主备份服务器、备份存储设备和相关的网络设备组成。

其主要功能是在主服务器出现故障或不可用时,自动切换到备份服务器,以确保数据的连续性和可用性。

二、容量评估容量是指一个系统所能处理的数据量或负载大小。

对于容灾备份系统来说,容量评估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提供一个明确的指导,以确保系统能够满足需求并有足够的空间存储备份数据。

1. 数据量估计首先,需要对待备份的数据量进行估计。

这可以通过分析当前系统中的数据量以及预测未来的数据增长趋势来实现。

有时候,数据的增长速度可能很快,因此在容量评估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一点。

2. 存储策略除了数据量估计外,还需要考虑存储策略。

一种常见的策略是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访问频率将数据分为不同的级别,分别处理。

对于关键数据,可以采用更高性能、更可靠的存储设备,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3. 扩展性在容量评估中,还需要考虑系统的扩展性。

扩展性是指系统能够根据需求进行横向或纵向的扩展。

横向扩展是指添加更多的备份服务器或存储设备,以增加系统的处理能力。

纵向扩展是指升级现有设备的性能,以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

综合考虑这两种扩展方式,可以为容灾备份系统的容量评估提供更全面的指导。

三、吞吐量评估吞吐量是指一个系统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处理的数据量。

对于容灾备份系统来说,吞吐量评估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识别系统在高负载情况下的性能瓶颈,并提供性能优化的建议。

1. 吞吐量测试吞吐量测试是评估系统性能的一种有效手段。

如何评估容灾备份系统的可靠性(一)

如何评估容灾备份系统的可靠性(一)

如何评估容灾备份系统的可靠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容灾备份系统在企业和组织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可以确保企业在面临自然灾害、数据丢失或人为错误时能够继续运营。

然而,如何评估容灾备份系统的可靠性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评估容灾备份系统的可靠性,旨在帮助企业和组织做出明智的决策,并保证其业务的连续性。

一、容灾备份系统的可靠性容灾备份系统的可靠性是指系统在不同情况下能够持续正常工作的能力。

评估容灾备份系统的可靠性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数据备份和还原速度、灾难恢复能力、系统的完整性和可访问性等。

1. 数据备份和还原速度数据备份和还原速度是评估容灾备份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备份和还原过程应该快速、高效,以确保最小化数据的丢失和服务的中断。

一个可靠的容灾备份系统应当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数据备份和还原操作。

2. 灾难恢复能力容灾备份系统的灾难恢复能力是评估其可靠性的关键要素之一。

灾难恢复能力指的是系统面临重大灾难或故障时,能够迅速、可靠地从备份中恢复,并继续提供正常的服务。

一个可靠的灾难恢复系统应具备自动化恢复功能,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系统。

3. 系统的完整性容灾备份系统的完整性是评估其可靠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系统完整性包括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一个可靠的备份系统应当能够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即保证备份的数据与源数据一致,并且能够感知并纠正任何数据损坏或丢失的情况。

4. 可访问性容灾备份系统的可访问性是评估其可靠性的最后一个重要指标。

系统的可访问性指的是用户是否能够正常地访问备份数据和服务。

一个可靠的备份系统应当能够提供可靠的访问权限控制机制,并确保用户能够在需要时,安全地访问备份数据。

二、评估容灾备份系统可靠性的方法1. 安全性评估通过对容灾备份系统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可以了解系统的脆弱性以及面临的威胁。

安全性评估可以包括对备份数据的存储方式和数据传输过程的审查,以及系统所使用的加密算法和安全管理措施的检查。

广道DF系列容灾备份解决方案

广道DF系列容灾备份解决方案

•通过客户端捕捉IO活 动,发送给DF管理器
•LAN备份
生产存储
•SAN备份
•连续IO日志 提供强力保护
快速恢复效果(RTO)
一举解决恢复缓慢的问题,为企业的业务连续性保驾护航
− 备份版本立即被提取,以磁盘方式呈现,无需等待,不占额外存储空间 − 可读可写,能指派给任意服务器访问,除了验证,还能用于查询、测试 − 有了先验证机制,就能轻松定位故障时间和故障位置,以达到准确恢复 − 总是基于差量的恢复方式(拷贝、回滚) − 修复操作系统只需几分钟(Recovery CD) − 对于硬件损坏等灾难、遵循“先应急,后修复”原则,先恢复对外的业务
DiskAge nt
•分配镜像盘
本地磁盘
•以太网 广道DF 服务器
C D E D
:
:
:

:
•G
•9:00 •10:00 •11:00 •9:00 •10:00 •11:00
•使用DiskAgent将快 照盘挂载到生产主机
上,然后通过文件拷 贝方式将快照盘D’中 被删除数据恢复至D盘
•连续/间隔 •镜像
广道DF完整解决方案全貌(两地三中心)
生产中 心
LAN备份
数据灾备中 心
DF管理器
•Linux Oracle
Window s Exchange
Window s SQL
SAN备份
光纤交换机
生产存储
DF管理器
•WAN
备灾服务器
备份客户端软件 (DiskAgent)
•应用灾备中
心 本文档只讨论本地备份和异地复制,容灾请见专门的文档资料
• 广道DF能够全面覆盖所有“软”、“硬”故障及灾难,提供最为全面的保 护与快速恢复机制。当出现任何IT事故,广道DF都能在极端时间(分 钟级)可将业务恢复运行,数据恢复到发生故障前的某个I/O(小于毫 秒),从而最大限度的保护客户的利益

容灾备份解决方案

容灾备份解决方案

容灾备份解决方案简介容灾备份是指为了防止数据丢失和业务中断而采取的一种数据备份及系统故障恢复的解决方案。

在互联网时代,数据安全和业务连续性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容灾备份解决方案能够帮助企业在面临自然灾害、硬件故障、人为错误等各种风险时,快速恢复业务并减少损失。

本文将介绍容灾备份解决方案的概念、常见的实施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容灾备份解决方案的概念容灾备份解决方案是指通过备份数据、构建备份系统以及规划灾难恢复策略,以确保在面临各种灾难性事件时能够快速、有效地恢复数据和业务。

容灾备份解决方案的核心目标包括:1.数据备份:将关键数据备份到安全的存储介质中,以防止因数据丢失而导致的业务中断。

2.系统备份:将关键系统的配置备份到安全的存储介质中,以便快速恢复系统。

3.灾难恢复策略:制定灾难恢复计划,包括备份数据和系统的恢复流程。

4.备份监控和管理:对备份数据进行监控、管理和周期性测试,确保备份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容灾备份的实施方法容灾备份解决方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实施,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1. 基于备份服务器的备份方法这种方法是将关键数据备份到一个独立的备份服务器上,备份服务器通常配备有高性能存储设备,可以提供快速的备份和恢复能力。

该备份服务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到主服务器,并定期执行增量备份和全量备份。

在面临灾难性事件时,可以通过备份服务器快速恢复数据和系统。

2. 基于云存储的备份方法随着云计算的发展,许多企业选择将数据备份到云存储中。

云存储提供了高可靠性、高可用性和低成本的备份解决方案。

企业可以选择将数据备份到公有云存储服务商(如AWS、阿里云等),也可以搭建私有云存储架构。

使用云存储备份数据的好处是数据可以在不同地理位置进行复制,并且可以根据需求随时扩展存储容量。

3. 跨区域容灾备份方法对于跨地域分布的企业或数据中心,可以采用跨区域容灾备份方法。

这种方法是将关键数据备份到不同地区的数据中心,以实现地理上的分散存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道容灾备份系统
广道容灾备份系统是数据级容灾系统,是目前唯一获得公安部颁发销售许可证的容灾备份解决方案。

其主要技术优势是:1、能够提供全面的保护数据,包括生产系统的核心程序文件及共享存储上的生产数据产品;2、全面的灾难防御,不仅可以应对生产服务器的硬件故障,而且可以应对各种逻辑性错误导致的生产服务器“软”故障(包括人为误操作、病毒感染、系统及程序溢出崩溃等逻辑性错误导致生产服务器故障);3、具备多种恢复方式。

能够支持文件数据比对恢复、SAN BOOT的快照启动、虚拟备机的转移接管运行等多种容灾恢复方式,以应对不同级别的故障和灾难;4、达到国标GB/T 20988-2007中最高的第6级灾难恢复能力等级,能够确保有效数据的零丢失(即数据丢失量RP0为0),一分钟修复文件误删除、病毒感染等逻辑故障,五分钟恢复操作系统损坏等逻辑灾难,十分钟完成业务系统的P2V(物理机到虚拟机)以应对物理级和站点级灾难(即业务中断时间RTO为分钟级);5、支持各类平台的生产系统,极大的提高了容灾兼容性,避免重复建设,大大降低了容灾备份的建设成本;6、能够轻松验证灾备数据,随时进行容灾演练;7、精简复制功能和独特的带宽优化技术,在窄带环境下实现异地灾备,节省异地容灾成本,是存储设备级灾备技术占用带宽的1/50,常规灾备技术占用带宽的1/6。

本项目填补国内空白,已应用于银行、证券、保险、税务、公安、
海关等国家重要信息系统的数据中心。

完全能够同国外知名公司产品竞争。

在技术对抗测试中已多次击败美国EMC等国际知名公司的同类产品。

本项目是信息安全重要保障,可以为大量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资源的数据安全性和业务的持续运行性提供保障,能够使互联网数据中心、物联网数据中心和云计算数据中心提供更安全可靠地业务,提高服务质量,降低运维成本,减少灾难风险损失,更好的满足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社会服务保证以及商业需要。

对于互联网数据中心、物联网数据中心和云计算数据中心具有重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它可能会成为影响数据中心和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