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灾备份系统

合集下载

数据容灾备份体系

数据容灾备份体系

数据容灾备份体系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据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企业、组织和个人都离不开数据,但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为了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数据容灾备份体系应运而生。

数据容灾备份体系是一种综合性的解决方案,旨在应对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的需求。

它是通过制定合理的备份策略和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确保数据能够在意外事件或灾难发生时得到及时、可靠地恢复。

数据容灾备份体系的核心目标是降低数据丢失的风险、最小化业务中断的影响,并提供快速的数据恢复能力。

数据容灾备份体系需要制定合理的备份策略。

备份策略应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敏感程度来确定备份频率和备份介质。

关键业务数据应进行定期备份,并选择可靠的存储介质,如硬盘阵列、磁带库等。

此外,备份数据应进行分类管理,以便在灾难恢复时能够快速定位和恢复所需的数据。

数据容灾备份体系需要采用先进的备份技术和工具。

常见的备份技术包括增量备份、差异备份和镜像备份等。

增量备份只备份与上次备份之后发生变化的数据,可以节省存储空间和备份时间。

差异备份只备份与上一次完整备份之间的差异数据,也能够提高备份效率。

镜像备份则是将整个磁盘或分区完全复制到备份介质中,可以实现快速的系统恢复。

除了备份技术,数据容灾备份体系还需要借助备份软件和工具来实现自动化备份和恢复操作,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数据容灾备份体系还需要考虑数据的远程备份和异地存储。

远程备份可以将备份数据复制到离主数据中心较远的地方,以防止灾难事件对主数据中心的影响。

异地存储则是将备份数据存储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以防止因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导致的数据损失。

远程备份和异地存储可以通过网络传输实现,但在选择网络传输方式和网络带宽时需要考虑数据量和传输速度,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数据容灾备份体系还需要定期进行备份测试和恢复演练。

备份测试可以验证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确保备份数据可以正常恢复。

恢复演练则可以测试数据恢复的速度和效果,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解决。

医院容灾备份系统设计、实施与日常运维

医院容灾备份系统设计、实施与日常运维

1、医疗行业业务系统特点与存在的痛点随着医疗行业信息化的进程的加深,对医疗数据进行高效地存储和管理,以便提供安全有效地数据与信息的快速访问和利用成为医疗行业数据存储的主要发展趋势,在医院众多的信息化系统中,HIS作为最重要的医院信息系统,贯穿了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起着核心支撑作用,包含财务、人事、住院、门诊、挂号、医技、收费、分诊、药品管理等多个子系统,是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的核心。

现在医院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越来越大,除了HIS系统,医院其他关键业务还包括PACS、EMR、LIS和CIS等应用系统。

这些业务系统包含了大量的医疗影像信息、病人电子病历信息、临床信息和检验信息等。

但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庞大的数据量和后台服务器的软硬件保护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一大难题。

任何的系统停机或数据丢失轻则降低患者的满意度,重则损害医院信誉。

如何避免数据丢失,当遇到数据灾难时如何快速地恢复数据,保障医院业务开展的连续性,已成为影响医院业务发展的关键因素。

经过多次对医院的相关技术人员的访谈,总结出以下急需解决的问题:1、HIS、PACS、EMR、LIS和CIS等应用系统虽然实现了本地的数据级备份通过备份软件定期把数据备份到磁盘阵列或是带库上,但无法应对设备的硬件故障,生产机房火灾、漏水等突发情况,存在数据安全的隐患,需要建立同城容灾中心保障数据安全提升业务连续性。

2、建设同城容灾中心后有条件需要建设异地容灾中心,可以避免水灾、地震等其它的大范围的自然灾害,使得数据和应用的安全等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现有的备份系统没有建立相应的运维方案和管理制度,没有相应的备份恢复演练计划,备份后的数据是否可用无法得到保障。

2、医疗行业业务系统容灾备份需求分析在确定医院关于业务系统容灾备份需求之前先明确几个后文会经常用到的关键词:容灾备份系统,也称灾难备份系统,就是通过建立和维护与原系统完全相同或相似的一个或多个冗余系统,利用地理上分散性或数据系统的冗余性来保证数据抵御灾难的能力。

如何评估容灾备份系统的可靠性(一)

如何评估容灾备份系统的可靠性(一)

如何评估容灾备份系统的可靠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容灾备份系统在企业和组织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可以确保企业在面临自然灾害、数据丢失或人为错误时能够继续运营。

然而,如何评估容灾备份系统的可靠性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评估容灾备份系统的可靠性,旨在帮助企业和组织做出明智的决策,并保证其业务的连续性。

一、容灾备份系统的可靠性容灾备份系统的可靠性是指系统在不同情况下能够持续正常工作的能力。

评估容灾备份系统的可靠性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数据备份和还原速度、灾难恢复能力、系统的完整性和可访问性等。

1. 数据备份和还原速度数据备份和还原速度是评估容灾备份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备份和还原过程应该快速、高效,以确保最小化数据的丢失和服务的中断。

一个可靠的容灾备份系统应当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数据备份和还原操作。

2. 灾难恢复能力容灾备份系统的灾难恢复能力是评估其可靠性的关键要素之一。

灾难恢复能力指的是系统面临重大灾难或故障时,能够迅速、可靠地从备份中恢复,并继续提供正常的服务。

一个可靠的灾难恢复系统应具备自动化恢复功能,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系统。

3. 系统的完整性容灾备份系统的完整性是评估其可靠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系统完整性包括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一个可靠的备份系统应当能够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即保证备份的数据与源数据一致,并且能够感知并纠正任何数据损坏或丢失的情况。

4. 可访问性容灾备份系统的可访问性是评估其可靠性的最后一个重要指标。

系统的可访问性指的是用户是否能够正常地访问备份数据和服务。

一个可靠的备份系统应当能够提供可靠的访问权限控制机制,并确保用户能够在需要时,安全地访问备份数据。

二、评估容灾备份系统可靠性的方法1. 安全性评估通过对容灾备份系统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可以了解系统的脆弱性以及面临的威胁。

安全性评估可以包括对备份数据的存储方式和数据传输过程的审查,以及系统所使用的加密算法和安全管理措施的检查。

计算机系统中的容灾与冗余备份

计算机系统中的容灾与冗余备份

计算机系统中的容灾与冗余备份计算机系统中的容灾(Disaster Recovery, DR)和冗余备份(Redundant Backup)是保障系统可持续运行和数据安全的重要措施。

容灾和冗余备份可以分别理解为在系统遭受灾难性事件(例如硬件故障、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时恢复系统功能,在数据遗失或损坏的情况下恢复数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计算机系统中容灾和冗余备份的步骤和原理。

容灾步骤:1. 需求分析:首先需要对系统的可靠性和恢复时间目标进行分析,并确定对系统中关键数据和功能的要求。

这将有助于选择最适合的容灾解决方案。

2. 风险评估:对系统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硬件故障、网络中断、自然灾害等。

了解系统所面临的风险可以帮助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3. 容灾策略制定:根据需求分析和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容灾策略。

常见的容灾策略包括备份和恢复、数据复制、虚拟化和云计算等。

4. 容灾计划制定:制定详细的容灾计划,包括备份频率、备份数据存储和存储介质、备份验证等。

容灾计划应该是可执行的,并定期进行更新和测试。

5. 容灾技术实施:按照容灾策略和计划,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进行实施。

例如,定期进行数据备份,配置冗余服务器,建立备用网络等。

6. 容灾测试与维护:定期测试容灾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对容灾系统进行维护和更新。

容灾测试是验证容灾系统和流程的重要环节,确保在灾难发生时可以迅速恢复系统功能。

冗余备份步骤:1. 数据备份:根据容灾需求分析的结果,制定数据备份策略。

冗余备份应该覆盖所有关键数据,并至少保留在两个地理位置上,以防一个地点发生灾难。

2. 存储介质选择:选择适合的存储介质进行数据备份。

常见的存储介质包括硬盘、磁带和云存储等。

不同的存储介质各有优劣,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 备份频率:按照容灾需求,确定数据备份的频率。

关键数据可以选择实时备份或定期备份,以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4. 数据完整性验证:备份完成后,需要验证备份数据的完整性。

容灾备份技术在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

容灾备份技术在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

容灾备份技术在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当今社会,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医院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医疗机构不可或缺的核心部分。

医院信息系统负责储存和管理患者的个人信息、病历资料、财务数据等敏感信息,一旦出现系统故障或者数据丢失,将会给医院和患者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在医院信息系统中应用容灾备份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一、容灾备份技术的定义及分类1.数据备份:将医院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复制到其他存储设备或服务器上,以便在发生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进行恢复。

数据备份可以分为全备份、增量备份和差异备份等类型。

2.数据恢复:当医院信息系统发生数据丢失或损坏时,通过备份数据进行恢复,使系统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数据恢复主要包括磁盘阵列恢复、数据库恢复、文件恢复等。

3.虚拟化技术:通过将医院信息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进行虚拟化,实现资源的动态分配和迁移,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灵活性。

4.高可用性集群:通过将医院信息系统部署在多个服务器上,实现负载均衡和故障转移,确保系统在单个服务器故障时能够继续运行。

5.云服务:将医院信息系统部署在云平台上,利用云计算的弹性、可扩展和高效等特点,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容灾备份技术在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实例1.数据备份:该医院采用了全备份和增量备份相结合的方式,将患者的个人信息、病历资料、财务数据等敏感信息备份到远程数据中心。

每天晚上进行全备份,每周进行一次增量备份。

备份数据存储在远程数据中心的安全存储设备上,并通过加密技术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2.数据恢复:在发生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该医院可以立即从远程数据中心恢复备份数据。

为了提高数据恢复的速度,医院采用了快速恢复技术,如磁盘阵列镜像、数据库热备份等。

3.虚拟化技术:该医院采用了虚拟化技术,将医院信息系统的硬件资源进行虚拟化,实现了资源的动态分配和迁移。

当某个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可以将故障服务器上的虚拟机迁移到其他正常服务器上,确保信息系统正常运行。

4.高可用性集群:该医院信息系统采用了高可用性集群技术,将信息系统部署在多个服务器上,实现负载均衡和故障转移。

系统容灾备份详细方案 (2)

系统容灾备份详细方案 (2)

系统容灾备份详细方案容灾备份是指为了防止系统出现故障,保证系统的连续运行而采取的一种应对措施。

下面是一份系统容灾备份的详细方案:1. 制定容灾策略:根据业务需求和系统特点,确定容灾方案的目标和要求,设定容灾策略。

例如,是否需要实时备份、备份数据的存储位置、恢复时间目标等。

2. 容灾架构设计:根据容灾策略制定容灾架构,包括主系统和备份系统的设计,以及数据同步方案。

常见的容灾架构包括主备模式、主备控制模式、多点容灾等。

3. 数据备份:根据容灾架构设计,将主系统的数据进行备份。

备份方式可以是实时备份或者定期备份。

备份数据应存储在独立的存储设备中,以防止主系统故障时备份数据同时丢失。

4. 数据同步:对于实时备份的容灾方案,需要采取数据同步措施,将主系统的数据实时复制到备份系统中。

常见的数据同步方式有数据库复制、文件同步、数据流复制等。

5. 容灾测试和演练:定期进行容灾测试和演练,测试备份系统的可用性和恢复能力。

通过模拟灾难情景,验证容灾方案的有效性,并及时修正潜在问题。

6. 监控和报警:建立监控系统,监测主系统和备份系统的运行状态。

一旦主系统发生故障,及时触发报警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系统的连续运行。

7. 容灾演练和应急响应:定期组织容灾演练,培训相关人员对容灾方案的熟悉程度。

开展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培训,确保在灾难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并恢复系统。

8. 系统监测和优化:持续监测系统性能,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优化改进。

例如,对主备系统的负载均衡策略进行优化,提高系统的整体容灾能力。

总之,容灾备份方案需要基于业务需求和系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制定,以保证系统在不同灾难情景下的连续运行和快速恢复能力。

医院容灾机房中容灾备份系统的解决方案

医院容灾机房中容灾备份系统的解决方案

3 容 灾备 份 系统 的解 决 方案
在 建 立 容 灾 备 份 系 统 时 会 涉及 到 多 种 技 术 .如 :S A N或
N A S技 术 、远 程 镜 像 技 术 、 基 于 I P的 S A N 的互 连 技 术 、快 照
技术等 。 目前 可 以 跨 越 L A N、 M AN和 WAN,成 本 低 、 可 扩 展 性 好 、 具 有 广 阔 的发 展 前 景 的 容 灾 备 份 技 术 就 是 多 种 基 于 I P的 S A N 的 远 程 数 据 容 灾备 份 技 术 。 它 们 是 利 用 基 于 I P的 S A N 的
C O M P U T I N G S E C U R I T Y T E C H N I Q U E S
计算机安全技术
医院容灾机 房中容灾备份系统 的解决 方案
孙 巧 燕
( 江苏 省灌 云县人 民医院计算机 中心 ,江苏 灌云 2 2 2 2 0 0 )
摘 要 :建立容 灾备份 系统 ,以最 小的代价保护应 用数据 的完整性 与安全性 ,在 灾难发生后尽 快恢 复 系统运行 ,减
Ab s t r a c t :E s t a b l i s h d i s a s t e r b a c k u p s y s t e m t o p r o t e c t t h e i n t e g r i t y a n d s e c u it r y o f he t a p p l i c a t i o n d a t a a t a mi n i mu m c o s t , he t d i s a s t e r r e c o v e r y s y s t e m a s s o o n a s p o s s i b l e a f t e r he t o p e r a t i o n , r e d u c e b u s i n e s s p a u s e i t me , a s f a r a s p o s s i b l e d o n , t i n - t e r r u p t o r d o e s n o t a f e c t he t n o r ma l c o n d u c t o f b u s i n e s s ,a n d l e t he t d i s a s t e r l o s s e s mi n i mu m t o he t e n t e r p r i s e i s h o s p i t l a

如何建立全方位的容灾备份系统监控体系(三)

如何建立全方位的容灾备份系统监控体系(三)

如何建立全方位的容灾备份系统监控体系引言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快速发展,数据和信息的重要性越来越被重视。

在企业和组织中,数据安全和业务连续性变得至关重要。

建立全方位的容灾备份系统监控体系,可以帮助企业和组织应对各种灾难和故障,确保数据的安全和业务的持续运行。

本文将探讨如何建立这样一个全方位的容灾备份系统监控体系。

一、灾难风险评估在建立容灾备份系统监控体系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灾难风险评估。

通过评估灾难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可以为后续的系统设计和监控提供有力的依据。

灾难风险评估应包括自然灾害(如地震、火灾、洪水等)、人为事故(如网络攻击、误操作等)以及硬件故障等各种可能的灾难情景。

二、多层次容灾备份系统设计在灾难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需要设计一个多层次的容灾备份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应该包括物理层面的备份系统、虚拟化层面的备份系统以及云存储等多种备份手段。

物理层面的备份系统可以通过磁带备份、镜像复制等方式进行,虚拟化层面的备份系统可以通过虚拟机备份和快照等方式实现,而云存储可以作为一个外部的备份手段来提供额外的保护。

三、实时监控与告警系统建立容灾备份系统监控体系的核心是实时监控与告警系统。

这个系统应该能够实时监控各个层面的备份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数据一致性,并及时发出告警信号。

这可以通过使用专业的监控软件和硬件设备来实现。

监控软件应能够对备份设备、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进行监控,并提供详细的报告和分析。

同时,还需要确保监控系统本身的高可用性和可靠性,避免单点故障影响整个监控体系的运行。

四、定期测试和演练建立容灾备份系统监控体系后,定期的测试和演练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定期的测试和演练,可以评估备份系统的可靠性和恢复能力。

测试和演练应包括模拟各种灾难情景,如磁带损坏、服务器宕机等,以确保备份系统在各种灾难下都能正常工作。

同时,还需要记录和分析测试的结果,及时修复和改进存在的问题。

五、持续改进和优化建立全方位的容灾备份系统监控体系并不是一次性的工作,需要持续改进和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概述
——集数据库备份、文件备份、操作系统备份于一体的综合实时备份系统。

针对Windows、Linux、Unix平台下的各类数据库、文件、操作系统进行智能备份的CDP 灾备系统。

具有实时备份、任意回退、业务接管、异地容灾、集中备份、异构备份、集中管理、中转备份、信息报警等功能。

支持全系列32位和64位的Windows操作系统(包括IA安腾系列的CPU);支持HP-UX、Saloris、AIX等Unix操作系统;支持Redhat、Redflag、SUSE、Ubuntu、中标麒麟等Linux系统;支持MSSQL、Oracle、SyBase、DB2、MySQL、InterBase、Informix、人大金仓、神通等数据库;完美支持Oracle RAC ASM存储设备。

产品背景
随着电子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数据越来越成为企业、事业单位日常运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和领导决策的依据。

但是,计算机的使用有时也会给人们带来烦恼,那就是计算机数据非常容易丢失和遭到破坏。

有专业机构的研究数据表明:丢失300MB的数据对于市场营销部门就意味着13万元人民币的损失,对财务部门意味着16万的损失,对工程部门来说损失可达80万。

而丢失的关键数据如果15天内仍得不到恢复,企业就有可能被淘汰出局。

随着计算机系统越来越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数据载体,如何利用数据备份来保证数据安全也成为我们迫切需要研究的一个课题。

数据遭到破坏,有可能是人为的因素,也可能是由于各种不可预测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硬件故障。

计算机是一个机器,其硬件是整个系统的基础。

由于使用不当或者计算机产品质量不佳、配件老化等原因,计算机的硬件可能被损坏而不能使用。

例如,硬盘的磁道损坏。

(2)计算机软件系统的不稳定。

由于用户使用不当或者系统的可靠性不稳定等原因,计算机软件系统有可能瘫痪,无法使用。

(3)误操作。

这是人为的·事故,不可能完全避免。

例如,在使用DELETE句的时候,不小心删除了有用的数据。

(4)破坏性病毒。

病毒是系统可能遭到破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病毒也随之泛滥。

现在,病毒不仅仅能破坏软件系统,还可能破坏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例如当前流行的每月26日发作的CIH病毒,就是一个典型的破坏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病毒。

(5)自然灾害,例如大火、洪水、地震等。

这是一种人力几乎无法抗拒的原因。

也许有人想象不到,一场小小的机房火灾,就可能使一个跨国企业的的信息系统全部坍塌。

全球数十个生产中心的采购数据,数万个供应商和分销商的订单,几十亿元的存货信息,十几万员工的的全年工作计划,都可能在一分钟内就化为乌有。

因此,以往只有银行和电信商等财务数据密集型的企业才使用的数据安全体系,正越来越成为各类企业不得不未雨绸缪采取的预防措施。

摩根斯坦利的死而复生,正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摩根斯坦利作为一家大型投资银行,像中国电信一样,拥有特别密集的数据,在其业务运行的过程中不允许有任何时间的间断,任何数据的丢失都可能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2001年9月11日,当纽约世贸中心许多大公司的商务数据一瞬间“灰飞烟灭”时,该中心最大
的主顾之一摩根斯坦利却在灾后的第二天就恢复了正常工作状态。

它宣布,除了人员的不幸伤亡、失踪外,世贸双子楼的倒塌没有给公司和客户的资产带来重大损失——危机时刻,摩根斯坦利花费巨资添置的远程数据防灾系统忠实地工作到大楼倒塌前的最后一秒钟,将重要的业务信息完好无损地传送到了几英里以外新泽西州蒂内克的另一个办事处。

在这次大劫难中,摩根斯坦利几年前就制定的数据安全战略发挥了极大作用,将突发危机的不利影响下降到最低程度。

目前,国际上对电脑安全技术越来越重视,人们的安全意识越来越浓,体现在电脑安全技术的应用从个别的特殊行业发展到各行各业;从对电脑设备的重视发展到对核心数据的安全的重视,这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而企业和企业集团的电脑应用已经非常广泛,而且深入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总经理查询系统、财务管理、人事管理、进销存物流管理等子系统的数据都存放在服务器的数据库中,实时性要求非常高,所以,服务器的备份、数据库的实时备份尤其必要和迫切。

当灾难事件发生时:
Ⅰ)无数据备份的系统会发生:当系统瘫痪导致数据丢失时给个人或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Ⅱ)有数据备份的系统则能:迅速恢复数据、系统保持正常良好地运行、无任何损失发生。

功能特点
1.实时:
对数据进行自动监控,连续捕获和备份数据变化,只要数据发生变化,便实时、准确的备份下来。

2.回退:
可按任意操作步数或时间点进行数据快速恢复,对于结构化数据库类型的数据,可以回到数据库的任何状态,对于非结构化的数据,可以回到制定的时间点。

从而能够找回误删或者损坏前的数据。

在恢复的过程中不但保证了数据的完整型,而且能保证事件的完整性。

3.接管:
接管IP:在主服务器宕机以后,从备份机可以手动或者自动的接管主站的IP以及对外的相关服务。

4.异地
异地——局域网
可以在局域网内的任一机器上,对装有数据库机器上的数据进行备份。

主要适用于中小型对灾备需求不是很高的企业。

异地——广域网
可以通过广域网进行异地备份。

即使数据发生灾难性的损坏,也能及时恢复。

主要适用于对数据安全性要求较高的企业。

三大备份方式:
恢复数据型:
UPM数据库保镖系统会在用户指定的备份目录备份数据库文件,当主站数据丢失时,可应用主从站的数据恢复模块将数据加载回主站。

加载过程中可按步数或者时间点回退数据,从而调整数据库的完整性。

优点:硬件成本低,PC配置基本无要求。

缺点:无法进行接管操作
免恢复数据型:
软件将会把数据文件直接加载到从站(备份机)的数据库中,当主站(工作机)瘫痪后可以马上接替工作。

这种备份不需要恢复,但是没有回退功能(此种备份方式的主从站的数据库版本需要一致,并且数据对对应的数据文件所存放的位置也要一致)。

优点:备份数据占用磁盘空间较小,可以进行IP以及数据库服务的接管。

缺点:配置相对较高,从站需要安装与主站同版本的数据库。

没有数据回退功能。

双备份型:
除了在用户指定的备份目录以文件的形式备份数据库文件,同时还会把数据库文件直接加载到从站(备份机)的数据库中。

这样,从站即可以免恢复,也可以回退。

(此种备份方式的主从站的数据库版本需要一致,并且数据对对应的数据文件所存放的位置也要一致)优点:即可以进行IP以及数据库服务的接管,也可以进行数据回退。

缺点:备份文件占用空间较大,从站需要安装与主站同版本的数据库,成本较高。

5.集中
多台服务器上的数据,不管是结构化的数据库数据,还是非结构化的文档数据,都可以全部备份到同一台服务器上集中管理。

6.报警
当服务器主站宕机或者出现故障时,可以在网内通过制定机器提示消息。

或者通过配置无线发送设备后,可以直接发送到指定的手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